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氧气量。
缺氧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细胞死亡。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小鼠缺氧实验。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 探讨缺氧的潜在机制。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小鼠20只,体重约20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
2. 缺氧模型建立:将一组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容器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正常饲养。
3. 实验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观察小鼠活动能力、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2)生化指标:检测小鼠血液中的乳酸、丙酮酸、血糖、尿素氮等生化指标。
(3)组织学观察:取小鼠脑、心脏、肝脏等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1)缺氧组小鼠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
(2)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
(3)缺氧组小鼠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如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
2. 生化指标:(1)缺氧组小鼠血液乳酸、丙酮酸含量显著升高,血糖含量降低。
(2)缺氧组小鼠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表明肾脏负担加重。
3. 组织学观察:(1)缺氧组小鼠脑组织出现神经元损伤,表现为神经元肿胀、核固缩等。
(2)缺氧组小鼠心脏、肝脏组织出现细胞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
五、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缺氧导致小鼠活动能力下降、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表现为明显的缺氧症状。
这与缺氧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2. 缺氧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缺氧导致小鼠血液乳酸、丙酮酸含量升高,血糖含量降低,表明细胞能量代谢受到抑制。
同时,缺氧导致小鼠血液尿素氮含量升高,说明肾脏负担加重。
3. 缺氧的潜在机制:缺氧导致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阻,能量供应不足。
此外,缺氧还可能导致细胞内钙超载、活性氧(ROS)产生增加,进一步加重细胞损伤。
小鼠各型缺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环境,观察小鼠的生理反应,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分为三种缺氧类型: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若干只。
2. 实验仪器: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耗氧量测定装置、记录表格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乏氧性缺氧实验- 将四只小鼠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 将甲、乙、丙鼠放入缺氧瓶中,每2分钟记录一次死亡情况(记录时间及耗氧量)。
- 观察并记录甲鼠尸体部分肝叶颜色变化。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将一只小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广口瓶中,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 将一只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观察并记录其死亡时间。
4. 缺氧耐受性实验- 将四只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 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丙嗪,使其进入人工冬眠状态;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 将两组小鼠分别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中,塞紧瓶塞,连通测氧耗装置。
- 开始计时,每3分钟重复观察并记录上述指标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 甲、乙、丙鼠均死亡,耗氧量逐渐减少,肝叶颜色变暗。
- 结果表明,乏氧性缺氧会导致小鼠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肝细胞缺氧,导致肝叶颜色变暗。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鼠死亡时间较短,耗氧量迅速下降。
- 结果表明,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小鼠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迅速引起缺氧。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鼠死亡时间较长,耗氧量逐渐减少。
缺氧小鼠实验报告讨论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低氧环境模拟技术,对小鼠进行缺氧处理,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2. 分析缺氧对小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代谢系统的影响;3. 探讨缺氧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
2. 缺氧模型制备:将缺氧模型组小鼠置于低氧舱中,氧浓度为10%,持续处理4小时;低氧预处理组小鼠在缺氧前1小时给予低氧预处理,氧浓度为10%,持续处理1小时;高氧预处理组小鼠在缺氧前1小时给予高氧预处理,氧浓度为30%,持续处理1小时;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气环境中。
3. 生理指标检测: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糖、血清生化指标等生理指标。
4. 免疫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等免疫指标。
5. 神经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等神经指标。
6. 代谢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肝糖原、血清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模型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 免疫系统:缺氧模型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神经系统:缺氧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进行不同类型的缺氧处理,观察和记录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变化,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若干只,体重 18 22g,雌雄不拘。
2、实验器材:密闭广口瓶、钠石灰、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三、实验方法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放入盛有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中,瓶容积约为 500ml,通过测氧仪监测瓶内氧浓度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深度、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存活时间。
2、血液性缺氧(1)给部分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剂量为 01ml/10g,建立血液性缺氧模型。
(2)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皮肤黏膜颜色变化、呼吸状态和行为表现,并记录存活时间。
3、组织性缺氧(1)给另一部分小鼠腹腔注射氰化物溶液,剂量为 01ml/10g,造成组织性缺氧。
(2)同样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低张性缺氧(1)随着瓶内氧气逐渐减少,小鼠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深,活动逐渐减少,精神状态变差。
(2)小鼠的存活时间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平均存活时间约为_____分钟。
2、血液性缺氧(1)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后,小鼠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呼吸变得急促但浅弱。
(2)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平均约为_____分钟。
3、组织性缺氧(1)注射氰化物溶液后,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痉挛等症状。
(2)存活时间最短,平均仅为_____分钟。
五、结果分析1、低张性缺氧时,由于外界氧分压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肺通气量,试图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随着缺氧时间延长,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活动减少和精神萎靡,最终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2、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性质改变,使其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皮肤黏膜青紫等症状。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小鼠缺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小鼠缺氧实验,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行为变化,了解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吸入空气中氧分压低于正常时发生的异常状况。
缺氧可导致机体供氧不足,细胞及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小鼠缺氧模型是常见的用于研究缺氧生物学效应的模型之一。
三、实验步骤:1. 将小鼠用柔软的纸巾包裹住,将其头部放入密封的缺氧箱中。
2. 打开缺氧箱的气阀,调控缺氧箱内的氧气浓度。
3. 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行为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缺氧条件下,小鼠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一开始,小鼠表现出不安和焦虑的行为,如不停地走动、尖叫等。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症状。
最终,小鼠停止活动并失去知觉。
五、实验讨论: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行为变化与人类相似。
当人体暴露在缺氧环境中时,也会出现焦虑、呼吸困难甚至失去知觉等症状。
这是因为缺氧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供氧不足,细胞功能受损。
六、实验结论:小鼠缺氧实验结果表明,缺氧对小鼠的行为和生理状态产生明显影响。
缺氧可导致小鼠出现焦虑、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小鼠停止活动并失去知觉。
这与人类在缺氧环境中出现的症状相似,提示缺氧对生物体有重要影响。
七、改进方向:1. 增加实验样本的数量,提高结果可靠性。
2. 进一步研究小鼠缺氧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如血氧饱和度、乳酸酸中毒等。
3. 探究缺氧对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影响,加深对缺氧机制的理解。
以上为小鼠缺氧实验的简要报告,实验结果可为缺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缺氧环境,探究缺氧对全身器官的影响及机制。
实验材料:
1.小鼠模型
2.缺氧模拟装置
3.生理测定仪器
实验方法:
1.将小鼠放置于缺氧模拟器中,调节缺氧度数,分别设置不同缺氧时间,如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
2.在不同时间段结束后,取下小鼠,用生理测定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CO2排气量、血乳酸等指标进行检测。
3.对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进行活组织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实验结果:
1.与正常小鼠相比,缺氧小鼠的血压、心率持续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降低,CO2排气量明显增加,血乳酸升高。
2.缺氧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水肿、坏死、坏死性炎症、间质出血等改变,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异。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对全身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导致多种缺氧病理生理学改变。
其中,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重要器官尤其容易受到缺氧侵袭,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保护。
小鼠缺氧病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代谢,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小鼠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1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仪器:缺氧箱、呼吸机、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制备(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持续30分钟。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中,持续吸入一氧化碳30分钟。
(3)氰化钾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腹腔注射氰化钾50mg/kg,观察动物中毒症状。
2. 实验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低张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和钠石灰组。
3. 指标检测(1)呼吸频率:观察并记录实验前后小鼠的呼吸频率。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变化,如兴奋、抑制、抽搐等。
(3)血液指标:检测小鼠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4)组织学观察:取小鼠脑组织、肺组织等,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兴奋、抑制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脑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元变性等。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肺组织出现水肿、肺泡出血等。
3.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步骤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掌握缺氧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由于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
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仪器设备:缺氧箱、电子秤、离心机、显微镜、酶标仪等。
3. 试剂:生理盐水、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血糖测定试剂盒、乳酸测定试剂盒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分组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和缺氧干预组。
2. 缺氧模型建立(1)将缺氧箱内氧气浓度调至10%。
(2)将缺氧模型组小鼠放入缺氧箱内,保持箱内氧气浓度为10%,持续2小时。
(3)缺氧干预组小鼠在缺氧箱内放入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氧气浓度为21%,持续2小时。
3. 实验指标检测(1)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
(2)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糖水平。
(3)乳酸测定: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各组小鼠乳酸水平。
(4)组织切片: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血红蛋白、血糖、乳酸水平及肝脏组织形态学差异。
五、实验结果1. 血红蛋白水平:缺氧模型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干预组(P<0.05)。
2. 血糖水平:缺氧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干预组(P<0.05)。
3. 乳酸水平:缺氧模型组小鼠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干预组(P<0.05)。
4. 肝脏组织形态学:缺氧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出现明显水肿、脂肪变性,缺氧干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善。
六、实验结论1. 缺氧可导致小鼠血红蛋白、血糖、乳酸水平升高,提示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有显著影响。
缺氧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组织、器官或细胞因氧供应不足或氧利用障碍而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
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严重时可导致生命危险。
为研究缺氧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2. 缺氧模型复制:(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装有钠石灰的广口瓶中,使瓶内氧分压降低,模拟低张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向小白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CO,使血红蛋白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3)组织中毒性缺氧:向小白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亚硝酸钠,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3. 观察指标:(1)呼吸频率:记录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变化。
(2)皮肤黏膜颜色:观察小白鼠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判断缺氧程度。
(3)存活时间:记录小白鼠死亡时间,分析缺氧耐受性。
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先加快后减慢,皮肤黏膜由红润变为樱桃红,存活时间较长。
2. 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
4. 缺氧耐受性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缺氧耐受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缺氧类型、动物个体差异、外界环境温度等。
四、实验分析1. 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缺氧。
实验结果显示,低张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先加快后减慢,皮肤黏膜由红润变为樱桃红,存活时间较长,表明低张性缺氧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
2. 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血液性缺氧组小白鼠呼吸频率加快,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存活时间较短,表明血液性缺氧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
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高伟飞(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10级临床专业临滨1班4组20102090114)一、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当组织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也不同。
根据缺氧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机体的代谢、功能状况以及锻炼适应等。
本实验才缺氧的不同环节入手观察呼吸变化及皮肤黏膜的颜色改变。
实验通过动物的不同代谢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动物所处环境温度,观察动物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对象:小鼠四、实验材料: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广口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生理盐水、美兰亚硝酸钠、氯丙嗪、冰块、量筒等五、实验方法:1、取2只小鼠,注射及处理:1号:亚硝酸钠及美兰0.2ml ,左下腹注射2号:亚硝酸钠及生理盐水各0.2ml ,左下腹注射注射完,观察,2号小鼠立即死亡,1号小鼠仍存活;然后处死解剖,剪下一片肝脏组织放于滤纸上,观察肝的颜色。
2、取2只小鼠称重,编号3、4注射及处理:3号:氯丙嗪0.2ml,左下腹注射4号:生理盐水0.2ml 左下腹注射将3、4号小鼠分别分别放入钠石灰的广口瓶,塞上塞子,记录下量筒的液面,连通耗氧装置,开始计时,直至小鼠死亡,记录下时间和量筒下降的液面刻度计算两只小鼠的耗氧量小鼠耗氧率R(ml/min/g) =A/(W*t.)六、实验结果:1、几种类型的缺氧序号注射及处理缺氧类型肝脏颜色1 NaNO2+美兰0.2ml血液性缺氧暗红色2 NaNO2+生理盐水0.2ml血液性缺氧青石板色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序号体重(g)注射及处理存活时间总耗氧量(ml)耗氧率(ml/min/g)3 18.8 氯丙嗪0.2ml(冰浴)27分8 0.0164 20.6 生理盐水(常温)27分18 0.032七、实验分析:1、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的质或量的改变引起的缺氧。
机能实验报告小鼠缺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掌握缺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分析缺氧条件下小鼠生理指标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进行有氧代谢,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本实验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实验仪器:缺氧装置、电子天平、氧气传感器、显微镜、酶标仪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碘酊、酒精、NaOH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缺氧处理:将实验组小鼠放入缺氧装置中,进行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
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
3. 样本采集:缺氧处理结束后,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血液、肝脏、肾脏、大脑等组织样本。
4. 生理指标检测:采用酶标仪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等指标;采用显微镜观察小鼠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氧气传感器检测小鼠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指标差异。
五、实验结果1. 血液指标:实验组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2. 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组小鼠肝脏、肾脏、大脑等组织切片显示细胞肿胀、空泡化等病理变化,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
3. 呼吸指标:实验组小鼠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六、实验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缺氧条件下,小鼠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表明缺氧导致小鼠有氧代谢受阻,能量供应不足。
同时,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化等病理变化,进一步证实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缺氧处理时间的选择:本实验中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根据实验结果,缺氧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小鼠死亡。
缺氧实验报告正常小鼠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探讨缺氧条件下小鼠的生命体征变化。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存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正常小鼠1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
2. 缺氧装置:自制缺氧箱,容量为1000mL。
3. 仪器:电子天平、秒表、温度计、血压计、呼吸计等。
4. 药品:生理盐水、乳酸钠等。
三、实验方法1. 将1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浓度为10%,温度控制在(20±2)℃,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命体征变化。
3. 对照组:将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观察小鼠的生命体征变化。
4. 观察指标:(1)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2)小鼠活动能力、行为变化;(3)小鼠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 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逐渐降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缺氧30分钟后,呼吸频率降至(12±2)次/min,心率降至(80±5)次/min,血压降至(60±5)mmHg。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处于正常范围。
2. 活动能力、行为变化(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活动能力逐渐减弱,表现为动作迟缓、精神萎靡。
缺氧30分钟后,小鼠出现明显的疲劳现象,甚至出现昏睡状态。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活动能力、行为正常。
3. 存活时间(1)实验组:在缺氧条件下,小鼠存活时间约为30分钟。
(2)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中,小鼠存活时间超过6小时。
五、讨论与分析1. 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降低、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说明缺氧对小鼠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活动能力、行为变化:缺氧条件下,小鼠活动能力减弱、精神萎靡,说明缺氧对小鼠的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耐受性,以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或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供应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的情况。
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会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缺氧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若干只。
2、实验器材:密闭容器(如广口瓶)、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低氧环境模拟(1)将小鼠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调节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程度的低氧环境。
(2)使用测氧仪监测容器内的氧气浓度,确保达到预定的低氧水平。
2、观察指标(1)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小鼠的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
(2)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
3、实验分组(1)设立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气环境中。
(2)设置不同程度低氧组,如轻度低氧组、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
4、实验操作(1)将小鼠轻轻放入实验容器中,迅速封闭容器,开始计时。
(2)观察并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各项指标。
五、实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正常氧气环境中表现活跃,呼吸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2、轻度低氧组小鼠在开始阶段活动略有减少,但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状态,存活时间较长。
3、中度低氧组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呼吸频率加快,出现焦虑不安的表现,存活时间较轻度低氧组缩短。
4、重度低氧组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存活时间最短。
六、实验分析1、从行为表现来看,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小鼠的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逐渐变差。
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了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功能。
2、呼吸频率的变化反映了小鼠对缺氧的代偿反应。
在轻度低氧时,呼吸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在重度低氧时,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代偿。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缺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有害于生命健康。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小鼠进行缺氧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缺氧的生理学效应以及应对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鼠缺氧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分析。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本实验使用12只2-3月龄的小鼠,体重在20-25g之间。
小鼠是实验动物中最为常用的种类之一,其生理特征与人体较为接近,这也是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的原因之一。
2. 组织样本制备将小鼠放置在缺氧室中,实行8小时长期缺氧训练,然后立即用三氯乙酸酚麻醉动物。
随后,取出小鼠大脑、心脏和肝脏等器官,将其冰冻保存,以备后续组织样本制备。
3. RT-PCR分析通过RT-PCR反应体系,提取所需组织样本中的RNA。
随后运用高保真度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获得相应的cDNA模板。
根据所需基因及其引物调整试剂体系,进行PCR扩增反应。
扩增结束后,取样本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分析其PCR扩增产物的特征和大小,以判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1. 缺氧训练引起小鼠组织缺氧损伤缺氧训练后,小鼠被发现缺氧受损明显,心脏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包括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减少和形态改变等。
同时,高浓度染料染色显示,组织细胞核周围空隙的体积显著增大,这也表明缺氧训练引起了细胞凋亡和坏死。
2. 缺氧训练重构小鼠的基因表达谱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缺氧训练后,小鼠的基因表达谱出现了显著变化。
在实验中选择的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euN)和中性粒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变化。
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大脑和心脏细胞缺氧损伤后,神经元的表达产物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影响了细胞内环境进一步发生的改变。
3. 缺氧训练影响小鼠免疫系统实验后,采用血清免疫学试验探究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训练对小鼠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分泌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显著下降。
小鼠密闭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密闭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2. 分析密闭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3. 探讨密闭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密闭缺氧实验是通过将小鼠置于密闭环境中,使小鼠处于缺氧状态,从而模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缺氧情况。
通过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存活时间,可以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实验仪器:密闭缺氧箱、温度计、计时器、电子天平、生理盐水、注射器、手术剪、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组小鼠置于密闭缺氧箱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3. 记录实验组小鼠从放入密闭缺氧箱开始至出现死亡的时间。
4. 观察记录小鼠在缺氧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如呼吸频率、心率、活动能力等。
5. 实验结束后,解剖小鼠,观察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的病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密闭缺氧箱中的存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 实验组小鼠在缺氧过程中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快、活动能力下降等生理反应。
3. 实验组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六、分析与讨论1. 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存活时间缩短。
2. 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表明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多系统影响。
3. 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快、活动能力下降等生理反应,可能是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
4. 本实验结果表明,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提示在类似缺氧环境中,应注意对小鼠等实验动物的保护,避免因缺氧导致的生理功能损伤。
七、结论1. 密闭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存活时间缩短。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机制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种病理状态。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从而分析缺氧的机制。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如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2. 观察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 分析缺氧对小鼠血液颜色、耗氧量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4.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的复制:- 乏氧性缺氧:将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降低容器内的氧气浓度。
- 血液性缺氧:通过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或氰化钾等物质,降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
- 组织中毒性缺氧:通过注射一氧化碳等物质,阻断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2. 观察指标:- 呼吸频率和深度-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如翻正反射、肌肉紧张度等)- 血液颜色变化- 耗氧量3. 数据分析:- 通过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分析缺氧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1. 呼吸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明显增加,以增加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无明显变化。
2. 中枢神经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出现翻正反射减弱、肌肉紧张度降低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明显变化。
3. 血液颜色:-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变暗,呈紫红色,提示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耗氧量:-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明显增加,以维持生命活动。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无明显变化。
五、机制分析1. 呼吸系统:- 缺氧条件下,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提高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小鼠缺氧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2. 探讨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功能的影响。
3. 为进一步研究缺氧条件下生物体的适应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箱、电子天平、呼吸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3. 实验试剂: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肝素钠等。
三、实验方法1. 将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 A组为缺氧组,B组为对照组。
3. 将A组小鼠放入缺氧箱中,保持缺氧状态,缺氧箱内氧浓度为5%。
4. B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保持正常呼吸。
5. 每隔2小时对两组小鼠进行体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6. 实验持续8小时,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
7. 实验结束后,对A组小鼠进行安乐死,解剖观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体重逐渐下降,而B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
2. 呼吸频率: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呼吸频率逐渐升高,而B组小鼠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
3. 血氧饱和度:实验开始时,A组与B组小鼠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过程中,A组小鼠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而B组小鼠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4. 器官观察:A组小鼠解剖后,发现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心脏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病变。
五、讨论与分析1. 缺氧对小鼠生理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小鼠体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缺氧对小鼠生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2. 缺氧对器官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出现明显病变,提示缺氧可能对器官功能产生损害。
缺氧及缺氧耐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严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缺氧耐受是指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生理和生化调节机制,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为了研究缺氧及缺氧耐受,本实验通过建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探讨影响缺氧耐受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建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
2.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的因素。
3. 分析缺氧耐受的生理和生化调节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小鼠,体重约20克。
2. 实验仪器:缺氧装置、呼吸监测仪、电子天平、离心机、水浴箱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氯丙嗪、美兰、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建立: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置于缺氧装置中,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
实验组小鼠在缺氧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生活。
2. 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观察小鼠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2)生化指标: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液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乳酸脱氢酶活性等生化指标的变化。
(3)组织形态学观察:取小鼠心脏、肝脏等组织,观察组织细胞的变化。
3. 影响缺氧耐受因素研究:(1)温度:将实验组小鼠分为低温组(4℃)和常温组(25℃),观察温度对缺氧耐受的影响。
(2)亚硝酸钠:向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钠,观察亚硝酸钠对缺氧耐受的影响。
(3)氯丙嗪:向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丙嗪,观察氯丙嗪对缺氧耐受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变化:实验组小鼠在缺氧条件下,呼吸频率、心率逐渐降低,体温下降。
缺氧时间越长,生理指标变化越明显。
2. 生化指标变化:实验组小鼠在缺氧条件下,血液中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
缺氧时间越长,生化指标变化越明显。
3. 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小鼠心脏、肝脏等组织细胞出现缺氧性损伤,如细胞肿胀、细胞核固缩等。
乌拉特小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生物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功能紊乱。
缺氧耐受性是指生物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即生物体在缺氧环境下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乌拉特小鼠缺氧模型,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小鼠的缺氧耐受性。
二、实验目的1. 建立乌拉特小鼠缺氧模型。
2.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3. 分析小鼠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乌拉特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仪器: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器、电子天平、生理盐水、氧气传感器等。
3. 实验方法:(1)建立乌拉特小鼠缺氧模型: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用一氧化碳发生器产生一氧化碳,使缺氧瓶内氧气浓度降至3%以下。
(2)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观察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活动能力等生理指标变化。
(3)分析小鼠的缺氧耐受性:通过计算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分析小鼠的缺氧耐受性。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指标变化:(1)呼吸频率:实验组小鼠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缺氧对小鼠的呼吸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
(2)心率:实验组小鼠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缺氧对小鼠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
(3)体温:实验组小鼠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缺氧对小鼠的体温调节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
(4)活动能力:实验组小鼠的活动能力明显减弱,说明缺氧对小鼠的运动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
2. 小鼠的缺氧耐受性分析:实验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为(X±Y)分钟,其中X为平均存活时间,Y 为标准差。
对照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为(A±B)分钟,其中A为平均存活时间,B为标准差。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乌拉特小鼠对缺氧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高伟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10级临床专业临滨1班4组20102090114)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
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当组织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也不同。
根据缺氧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机体的代谢、功能状况以及锻炼适应等。
本实验才缺氧的不同环节入手观察呼吸变化及皮肤黏膜的颜色改变。
实验通过动物的不同代谢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动物所处环境温度,观察动物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对象:小鼠
四、实验材料: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广口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生理盐水、美兰亚硝酸钠、氯丙嗪、冰块、量筒等
五、实验方法:
1、取2只小鼠,注射及处理:
1号:亚硝酸钠及美兰0.2ml ,左下腹注射
2号:亚硝酸钠及生理盐水各0.2ml ,左下腹注射
注射完,观察,2号小鼠立即死亡,1号小鼠仍存活;然后处死解剖,剪下一片肝脏组
织放于滤纸上,观察肝的颜色。
2、取2只小鼠称重,编号
3、4
注射及处理:
3号:氯丙嗪0.2ml,左下腹注射
4号:生理盐水0.2ml 左下腹注射
将3、4号小鼠分别分别放入钠石灰的广口瓶,塞上塞子,记录下量筒的液面,连通耗氧装置,开始计时,直至小鼠死亡,记录下时间和量筒下降的液面刻度
计算两只小鼠的耗氧量
小鼠耗氧率R(ml/min/g) =A/(W*t.)
六、实验结果:
1、几种类型的缺氧
序号注射及处理缺氧类型肝脏颜色
1 NaNO2+美兰
0.2ml
血液性缺氧暗红色
2 NaNO2+生理盐
水0.2ml
血液性缺氧青石板色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序号体重
(g)
注射及处理存活时
间
总耗氧
量(ml)
耗氧率
(ml/min/g)
3 18.8 氯丙嗪0.2ml
(冰浴)
27分8 0.016
4 20.6 生理盐水(常
温)
27分18 0.032
七、实验分析:
1、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的质或量的改变引起的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素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美兰为还原剂,可抑制氧化剂的中毒反应。
因此1号小鼠存活,2号小鼠死亡。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氯丙嗪是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镇静、抗精神病、镇吐、降低体温及基础代谢、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m-胆碱能受体阻断、抗组织胺、影响内分泌等作用,再加上冰浴,制造低温环境,使得3号小鼠的基础代谢率将为最低,可延长其死亡时间。
八、实验结论:
1、缺氧是这2小鼠死亡的共同原因,不同的药物是小鼠死亡的条件,氯丙嗪加上低温可延长小鼠的死亡时间。
2、高铁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属于血液性缺氧,原因: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肝脏呈青石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