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
缺氧 实验报告
![缺氧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d69f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9.png)
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行为变化,探
讨缺氧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小鼠、缺氧箱、实验器材。
方法:
1. 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设置不同程度的缺氧条件,如低氧、中氧、高氧等。
2. 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行为和生理变化,记录其呼吸频率、心率、体
温等数据。
3. 对比正常氧气条件下的小鼠行为和生理数据,分析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在低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活动能力下降,体温略有下降。
2. 在中氧条件下,小鼠呼吸和心率均有所增加,但仍能保持正常活动。
3. 在高氧条件下,小鼠呼吸和心率明显增加,出现焦虑和不安的行为。
实验结论:
1. 缺氧条件下,生物的呼吸和心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 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下,会对生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生
命危险。
3. 缺氧对生物的影响与缺氧程度密切相关,高度缺氧会导致生物的焦虑和不安
行为。
实验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缺氧对生物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高原、潜水等缺氧环境下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缺氧环境中。
结语:
缺氧实验为我们揭示了生物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对于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项实验,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缺氧环境下健康的关注,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缺氧小鼠实验报告小结
![缺氧小鼠实验报告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0419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3.png)
实验名称: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实验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某大学实验中心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g,共40只。
实验分组: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轻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和重度缺氧组。
实验方法:1. 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给予标准饲料和清洁饮水。
2. 轻度缺氧组:将小鼠置于低氧环境中,氧浓度控制在10%左右,持续暴露24小时。
3. 中度缺氧组:将小鼠置于低氧环境中,氧浓度控制在5%左右,持续暴露24小时。
4. 重度缺氧组:将小鼠置于低氧环境中,氧浓度控制在2%左右,持续暴露24小时。
实验指标:1. 生化指标:测定小鼠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水平。
2. 生理指标:观察小鼠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活动度。
3. 组织学观察:观察小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1. 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缺氧组小鼠血清中的LDH、ALT、AST和BUN水平无明显差异;中度缺氧组小鼠血清中的LDH、ALT、AST和BUN水平显著升高;重度缺氧组小鼠血清中的LDH、ALT、AST和BUN水平极显著升高。
2. 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活动度无明显差异;中度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活动度显著降低;重度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活动度极显著降低。
3. 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缺氧组小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无明显病理变化;中度缺氧组小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出现轻度病理变化;重度缺氧组小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出现明显病理变化。
实验结论:1. 缺氧环境对小鼠的生理功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小鼠的生理功能逐渐受损。
缺氧鼠实验报告
![缺氧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d2cc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5.png)
缺氧是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利用氧气障碍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缺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组织利用氧气障碍等。
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小鼠的影响,探讨缺氧对机体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面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了解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2. 观察缺氧对小鼠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形态学方面的变化。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瓶、气体分析仪、呼吸机、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3. 实验分组: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低张性缺氧组、血液性缺氧组、组织中毒性缺氧组。
4. 实验方法:(1)低张性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充入95%氮气和5%二氧化碳,使氧分压降低至10mmHg,观察小鼠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形态学变化。
(2)血液性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充入95%氮气和5%二氧化碳,同时向瓶内注入10%氰化钠溶液,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观察小鼠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形态学变化。
(3)组织中毒性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充入95%氮气和5%二氧化碳,同时向瓶内注入10%亚硝酸钠溶液,使组织利用氧气障碍,观察小鼠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形态学变化。
(4)正常对照组:将小鼠放入正常环境中,观察小鼠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及形态学变化。
5. 数据采集与处理:记录每组小鼠的生存时间、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并观察小鼠的神经系统及形态学变化。
1. 低张性缺氧组:小鼠生存时间为(60±5)min,呼吸频率为(80±10)次/min,心率降低,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
2. 血液性缺氧组:小鼠生存时间为(30±5)min,呼吸频率为(100±15)次/min,心率降低,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抽搐等症状。
缺氧小鼠实验报告讨论
![缺氧小鼠实验报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e2934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9.png)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低氧环境模拟技术,对小鼠进行缺氧处理,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2. 分析缺氧对小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代谢系统的影响;3. 探讨缺氧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体重(20±2)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
2. 缺氧模型制备:将缺氧模型组小鼠置于低氧舱中,氧浓度为10%,持续处理4小时;低氧预处理组小鼠在缺氧前1小时给予低氧预处理,氧浓度为10%,持续处理1小时;高氧预处理组小鼠在缺氧前1小时给予高氧预处理,氧浓度为30%,持续处理1小时;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气环境中。
3. 生理指标检测: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糖、血清生化指标等生理指标。
4. 免疫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等免疫指标。
5. 神经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等神经指标。
6. 代谢系统检测:检测各组小鼠的肝糖原、血清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模型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 免疫系统:缺氧模型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菌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神经系统:缺氧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预处理组和高氧预处理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递质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0f4a3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e.png)
3.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 防止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
缺氧类型
表4-2 不同类型缺氧成果比较
呼吸频率及 皮肤粘膜、血液及
深度
肝脏颜色
正常对照
乏氧性缺氧
CO中毒性 缺氧
亚硝酸盐中 毒性缺氧
存活时间 (min)
【注意事项】
1.复制乏氧性缺氧时, 缺氧瓶一定要密闭,可用凡 土林涂在瓶塞外。瓶内钠石灰必须能有效地吸收 CO2。
2.复制CO中毒时,CO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 加热,但应预防CO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 响观察。CO为有毒气体,试验中应注意防护。
硝酸钠中毒、贫血
血
血红蛋白含
特点:动脉血氧分
液
量降低、血
压、血氧饱和度正
性
红蛋白构造、
常,血氧含量降低。
缺
功能异常
氧
CO中毒(皮肤粘膜 樱桃红色)、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 (咖
啡色或类似发绀)
循
环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性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氧
原因:组织中毒、
线粒体损伤、维生
组
线粒体功能克制
织
性
呼吸酶合成降低
缺
线粒体损伤
二、乏氧性缺氧
(1)取钠石灰少许(约5g)及小鼠一只放入缺氧瓶 内。观察动物旳一般情况、呼吸、皮肤(口唇)颜 色,然后塞紧瓶塞,统计时间。后来每3min反复 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统计), 直至动物死亡。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病理缺氧实验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5b597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e.png)
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探讨病理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耐受性。
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变化,分析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进一步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结果1. 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逐渐加快,呼吸幅度增大,肺通气量增加。
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呼吸频率进一步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出现兴奋和抑制现象。
初期,小鼠表现为精神亢奋、活动增加;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小鼠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现象。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缺氧对血液颜色的影响在乏氧性缺氧条件下,小鼠的血液颜色逐渐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小鼠的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即发绀。
这表明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4.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1)个体差异:实验中发现,较小的小白鼠因个体发育不完全,大脑对呼吸中枢更不敏感,故其缺氧能力常大于较大的小白鼠,即存活时间更长。
(2)缺氧瓶的密闭性:缺氧瓶的密闭性越好,进入其中的氧就越少,小白鼠存活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3)钠石灰:钠石灰用于吸收瓶中CO2以排除CO2的干扰。
实验中发现,钠石灰不能有效地吸收CO2,使瓶中存有低浓度CO2,从而促进呼吸,导致本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比前几个班各组的更长。
三、结论1. 乏氧性缺氧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代偿缺氧。
2. 乏氧性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小鼠出现精神亢奋、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现象。
3. 乏氧性缺氧导致机体缺氧程度加重,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出现发绀现象。
缺氧小鼠观察实验报告
![缺氧小鼠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197c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
2. 掌握缺氧小鼠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为缺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而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
缺氧小鼠实验是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从而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仪器:缺氧箱、天平、显微镜、解剖镜、记号笔、记录纸等。
3. 药品与试剂:生理盐水、福尔马林固定液、苏木精-伊红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缺氧处理:将缺氧组小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浓度为5%左右,持续4小时。
3. 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
4. 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观察小鼠呼吸、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2)行为指标:观察小鼠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睡眠等行为表现。
(3)组织学观察:取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观察到的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五、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组小鼠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行为指标:缺氧组小鼠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明显下降,睡眠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组织学观察:缺氧组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细胞损伤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六、讨论1. 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的影响:缺氧会导致小鼠呼吸、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降低,活动能力、运动协调性下降,睡眠时间延长。
这说明缺氧对小鼠生理、行为有显著影响。
2. 缺氧对小鼠组织的影响:缺氧会导致小鼠大脑、心脏、肝脏等组织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细胞损伤现象。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课件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1cc5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0.png)
目录
• 引言 • 缺氧小鼠模型的建立 • 缺氧小鼠的生理变化 • 缺氧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目录
• 缺氧小鼠的基因表达变化 • 缺氧小鼠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缺氧的背景和重要性
01
缺氧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之一,特别是在高原、潜水、航 空等环境下,缺氧对人体的影响 更加显著。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缺氧会影响小鼠的血管舒缩功能,导致血液循环 出现障碍。
神经系统的变化
意识状态改变
缺氧会导致小鼠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可能出现昏迷或惊厥。
运动协调性下降
缺氧会导致小鼠的运动协调性下降,出现肢体瘫痪或颤抖等症状。
脑组织损伤
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小鼠的脑组织损伤,影响其神经功能。
04
缺氧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改 变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针对缺氧小鼠进行药 物治疗的方法,通过药物的作用
改善缺氧状态。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抗 凝剂、抗炎药等,需要根据不同
类型的缺氧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 给药方式,避免对小鼠造成不良
反应。
其他干预措施
其他干预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吸 氧等,可以改善缺氧小鼠的呼吸
特点
模拟急性缺氧情况,如高 山、潜水等,时间较短, 对小鼠的生理影响较大。
慢性缺氧小鼠模型
原理
通过长时间逐渐降低氧气 浓度,模拟慢性缺氧状态。
方法
将小鼠置于低氧舱内,逐 渐降低氧气浓度至10%以 下,并保持数周至数月。
特点
模拟慢性缺氧情况,如高 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时间较长,对小鼠的生理 影响较小。
02
缺氧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会 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危 险。因此,研究缺氧对人体的影 响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0d6b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f.png)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进行不同类型的缺氧处理,观察和记录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变化,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若干只,体重 18 22g,雌雄不拘。
2、实验器材:密闭广口瓶、钠石灰、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三、实验方法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放入盛有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中,瓶容积约为 500ml,通过测氧仪监测瓶内氧浓度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呼吸频率、深度、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存活时间。
2、血液性缺氧(1)给部分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剂量为 01ml/10g,建立血液性缺氧模型。
(2)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皮肤黏膜颜色变化、呼吸状态和行为表现,并记录存活时间。
3、组织性缺氧(1)给另一部分小鼠腹腔注射氰化物溶液,剂量为 01ml/10g,造成组织性缺氧。
(2)同样观察并记录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和存活时间。
四、实验结果1、低张性缺氧(1)随着瓶内氧气逐渐减少,小鼠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深,活动逐渐减少,精神状态变差。
(2)小鼠的存活时间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平均存活时间约为_____分钟。
2、血液性缺氧(1)注射亚硝酸盐溶液后,小鼠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呼吸变得急促但浅弱。
(2)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平均约为_____分钟。
3、组织性缺氧(1)注射氰化物溶液后,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痉挛等症状。
(2)存活时间最短,平均仅为_____分钟。
五、结果分析1、低张性缺氧时,由于外界氧分压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肺通气量,试图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随着缺氧时间延长,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活动减少和精神萎靡,最终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2、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性质改变,使其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皮肤黏膜青紫等症状。
小鼠缺氧病理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病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8436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8.png)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小鼠缺氧模型,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影响。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代谢,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缺氧,观察缺氧对小鼠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10只,体重20-25克。
2. 实验仪器:缺氧箱、呼吸机、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等。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制备(1)低张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缺氧箱中,箱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持续30分钟。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中,持续吸入一氧化碳30分钟。
(3)氰化钾中毒性缺氧:将小白鼠腹腔注射氰化钾50mg/kg,观察动物中毒症状。
2. 实验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低张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和钠石灰组。
3. 指标检测(1)呼吸频率:观察并记录实验前后小鼠的呼吸频率。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变化,如兴奋、抑制、抽搐等。
(3)血液指标:检测小鼠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4)组织学观察:取小鼠脑组织、肺组织等,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1. 低张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兴奋、抑制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脑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元变性等。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3)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4)组织学观察:肺组织出现水肿、肺泡出血等。
3.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1)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出现紫绀。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结论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9b6007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b.png)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生理状态,它会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探讨缺氧对小鼠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2. 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3. 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雄性小鼠,体重(20±2)g,共40只。
2. 实验设备:缺氧箱、生理记录仪、电子天平、解剖显微镜等。
3. 实验方法:(1)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标记为A组、B组、C组和D组。
(2)A组为对照组,正常饲养,不进行缺氧处理。
(3)B组为轻度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模拟海拔3000m的缺氧环境,持续处理2小时。
(4)C组为中度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模拟海拔5000m的缺氧环境,持续处理2小时。
(5)D组为重度缺氧组,将小鼠放入缺氧箱中,模拟海拔8000m的缺氧环境,持续处理2小时。
(6)在缺氧处理前后,分别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在缺氧处理后,各组小鼠体重均出现下降趋势,且随缺氧程度加重,体重下降幅度越大。
2. 心率变化:在缺氧处理后,各组小鼠心率均出现升高趋势,且随缺氧程度加重,心率升高幅度越大。
3. 呼吸频率变化:在缺氧处理后,各组小鼠呼吸频率均出现升高趋势,且随缺氧程度加重,呼吸频率升高幅度越大。
4. 血氧饱和度变化:在缺氧处理后,各组小鼠血氧饱和度均出现下降趋势,且随缺氧程度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越大。
五、实验结论1. 缺氧会对小鼠的生理机能产生显著影响,表现为体重下降、心率升高、呼吸频率升高和血氧饱和度下降。
2. 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小鼠的生理反应越明显,说明缺氧对小鼠的生理机能损害程度越大。
3. 本实验为临床治疗缺氧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示在缺氧环境下,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体生理机能的稳定。
观察各型缺氧小鼠的实验报告
![观察各型缺氧小鼠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03e119650e52ea5518984f.png)
活动情况
呼吸频率 呼吸幅度 (次/10s)
皮肤血液颜色
死亡时 间
正常 正常 烦躁不安 烦躁不安 迟钝 无力瘫软 抽搐 正常 打转 迟钝、瘫软 抽搐 正常 迟钝 迟钝、侧卧 迟钝、侧卧 瘫软 瘫软 小便失禁 正常 迟钝、侧卧 小便失禁 瘫软、抽搐
瘫软、抽搐
18 16 30 20 20 12 — 25 30 32 —
组别缺氧类型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常对照组
记录 时间
活动情况
呼吸频率 呼吸幅度 (次/10s)
皮肤血液颜色
死亡时 间
0' 0' 3' 6' B组 乏氧性缺氧 9' 12' 15' 0' 3' C1 CO中毒 6' 9' 0' 3' C组 6' 血液 C2 NaNO2+美兰 9' 性缺氧 12' 15' 18' 0' C3 NaNO2中毒 3' 6' D1 KCN中毒 0' D组 组织中毒 D2 0' 性缺氧 KCN+Na2S2O3
皮肤玫瑰红,血鲜红 1'32"
记录 时间 A组正常对照组 0' 0' 3' 6' B组 乏氧性缺氧 9' 12' 15' 0' 3' C1 CO中毒 6' 9' 0' 3' C组 6' 血液 C2 NaNO2+美兰 9' 性缺氧 12' 15' 18' 0' C3 NaNO2中毒 3' 6' D1 KCN中毒 0' D组 D2 组织中毒 0' 性缺氧 KCN+Na2S2O3 组别缺氧类型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502b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9.png)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类型缺氧对小鼠的影响,了解缺氧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测定小鼠耗氧量和存活时间的方法,分析缺氧的机制。
二、实验原理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或者不能充分利用氧气时,会发生缺氧。
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四种类型。
本实验通过不同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在缺氧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存活时间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探讨缺氧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小鼠若干只。
2、实验器材:广口瓶、测氧仪、钠石灰、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亚硝酸钠溶液、注射器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低张性缺氧模型的建立取两只小鼠,分别放入容积相等的广口瓶中,其中一个广口瓶瓶口密封,瓶内放置适量钠石灰以吸收二氧化碳,造成低张性缺氧环境;另一个广口瓶瓶口敞开,作为正常对照。
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表现和存活时间。
2、血液性缺氧模型的建立取两只小鼠,一只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溶液,造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血液性缺氧;另一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表现和存活时间。
3、循环性缺氧模型的建立取两只小鼠,一只用丝线结扎其单侧颈动脉,造成脑循环障碍,引起循环性缺氧;另一只作为对照,不进行任何处理。
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表现和存活时间。
4、组织性缺氧模型的建立取两只小鼠,一只放入充满一氧化碳的广口瓶中,造成组织性缺氧;另一只放入充满空气的广口瓶中作为对照。
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表现和存活时间。
五、实验结果1、低张性缺氧缺氧组小鼠出现呼吸加深加快、活动减少、口唇发绀等症状,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正常对照组小鼠活动正常,存活时间较长。
2、血液性缺氧注射亚硝酸钠溶液的小鼠出现皮肤黏膜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存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3、循环性缺氧结扎单侧颈动脉的小鼠出现偏瘫、抽搐等症状,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4、组织性缺氧暴露于一氧化碳环境中的小鼠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存活时间极短。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141d7d2af1ffc4fff47ac36.png)
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2013-3-25].[实验原理]1.乏氧性缺氧2.血液性缺氧3.组织中毒性缺氧J[实验目的]1.学习各型缺氧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了解缺氧的分类。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中机体的变化。
3.掌握各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
2013-3-251 [实验动物]■小白鼠4只2013-3-252013-3-25器材小白鼠缺氧瓶(250 ml 带塞锥形瓶或广 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一套.刻度吸管(2ml. 5ml ), 1ml 注射器二具、酒精灯、6号针头二颗、 手术剪、组织银、眼科镶各一把。
2.试剂和药品 钠石灰(NaOHCaO ).甲酸.浓 硫酸、氢氧化钠、1%亚硝酸钠溶液2013-3-251.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形等 2.呼吸频率(次/10s ).深度 3.皮肤(口唇)、血液颜色 4. 存活时间实验材料]观察指标][实验步骤]、正常对照组1-取正常小鼠一只,观察动物的的各项指标.2.处死动物后立即从眶静脉取血2滴于装有7ml蒸馆水的试管内混匀. 观察其颜色。
打开胸腹腔,观察其内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
2013-3-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乏氧性缺氧"(1)取钠石灰少许(约5g)及小白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
观察动物的一般悄况、呼吸.皮肤与口唇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
以后每3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它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快死亡时从眶静脉取血2滴于装有7ml蒸憎水的试管内混匀,观察其颜色。
(2)取出动物尸体,做好记号,待以后解剖。
2013-3-251.一氧化碳中毎性缺氧(1)取小白風1只放人广口瓶中,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肤与口唇颜色。
(2)将广口瓶通过橡皮管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揑连,用刻S吸管吸舉甲酸3ml放人试管卤;加人菠a酸2ml,塞紧试竄用酒精灯微微1热述S,以加速CO的产生(不f苛迸热以至液体沸腾,尊魏动物过快死亡).(3)待动物快死亡时立即从眶》脉取血2滴于装有7ml蠡®水的试管內混匀<观察箕颜龟打开胸腹腔, 观察箕禺脏颜色,昇与其柚类型航换小m比较。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7e12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6.png)
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耐受性,以深入了解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或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供应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的情况。
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会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缺氧程度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若干只。
2、实验器材:密闭容器(如广口瓶)、测氧仪、计时器、解剖器械等。
3、实验药品: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低氧环境模拟(1)将小鼠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调节氮气和氧气的比例来模拟不同程度的低氧环境。
(2)使用测氧仪监测容器内的氧气浓度,确保达到预定的低氧水平。
2、观察指标(1)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小鼠的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
(2)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
3、实验分组(1)设立正常对照组,小鼠置于正常氧气环境中。
(2)设置不同程度低氧组,如轻度低氧组、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
4、实验操作(1)将小鼠轻轻放入实验容器中,迅速封闭容器,开始计时。
(2)观察并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各项指标。
五、实验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正常氧气环境中表现活跃,呼吸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2、轻度低氧组小鼠在开始阶段活动略有减少,但仍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状态,存活时间较长。
3、中度低氧组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呼吸频率加快,出现焦虑不安的表现,存活时间较轻度低氧组缩短。
4、重度低氧组小鼠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存活时间最短。
六、实验分析1、从行为表现来看,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小鼠的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逐渐变差。
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了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功能。
2、呼吸频率的变化反映了小鼠对缺氧的代偿反应。
在轻度低氧时,呼吸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获取更多的氧气。
但在重度低氧时,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代偿。
小鼠缺氧院实验报告
![小鼠缺氧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cdcd5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1.png)
一、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 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 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了解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分为三组,分别模拟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10只,体重约20g。
2. 实验仪器:缺氧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刻度吸管、注射器、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0.1%氰化钾等。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组:- 将小鼠放入缺氧瓶中,密封瓶口,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
- 记录小鼠的死亡时间,计算小鼠的耗氧率。
2. 血液性缺氧组:- 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模拟血液性缺氧。
- 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记录死亡时间。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组:- 小鼠腹腔注射0.1%氰化钾,模拟组织中毒性缺氧。
- 观察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记录死亡时间。
五、实验结果1. 乏氧性缺氧组:- 小鼠在缺氧瓶中存活时间为60分钟,耗氧率为0.2ml/min。
- 小鼠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绀、昏迷等症状。
2. 血液性缺氧组:- 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后,存活时间为30分钟。
- 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昏迷等症状。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组:- 小鼠腹腔注射0.1%氰化钾后,存活时间为15分钟。
- 小鼠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昏迷等症状。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成功复制了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三种模型,并观察了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
2.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均对小鼠产生严重影响,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发绀、昏迷等症状。
3.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存活时间存在差异,可能与缺氧程度、小鼠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缺氧老鼠实验报告
![缺氧老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5f28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7.png)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生物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组织细胞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
缺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窒息、肺部疾病、贫血等。
为了研究缺氧对生物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鼠的耐受性和死亡率。
二、实验目的1. 复制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 研究缺氧对小鼠耐受性和死亡率的影响。
3. 分析缺氧对不同缺氧类型小鼠的影响差异。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装置、恒温水浴箱、电子天平、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等。
3. 实验分组: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氧1组、缺氧2组、缺氧3组和缺氧4组。
4. 实验方法:(1)缺氧模型建立:将缺氧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加入适量的氮气,使装置内氧气浓度降至5%以下。
(2)实验操作:① 缺氧1组:将小鼠置于缺氧装置中,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② 缺氧2组:将小鼠置于缺氧装置中,观察小鼠在缺氧环境中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记录小鼠的耐受性和死亡率。
③ 缺氧3组:在缺氧1组的基础上,给予小鼠低氧血症治疗,观察治疗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④ 缺氧4组:在缺氧1组的基础上,给予小鼠高氧血症治疗,观察治疗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⑤ 正常对照组:将小鼠置于正常环境中,观察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5. 数据收集与处理:分别于实验开始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168小时、192小时、216小时、240小时、264小时、288小时、312小时、336小时、360小时、384小时、408小时、432小时、456小时、480小时、504小时、528小时、552小时、576小时、600小时进行小鼠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并记录数据。
不同类型的缺氧实验报告
![不同类型的缺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c92e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e.png)
不同类型的缺氧实验报告缺氧是指组织和器官在缺少充足氧气供应时的一种生理反应。
在科学实验中,研究者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模拟和观察不同类型的缺氧情况,以便了解其对生物体的影响和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缺氧实验方法及其实验报告。
一、单纯性缺氧实验1.实验目的:模拟环境中缺氧情况,观察生物体对缺氧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2.实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小鼠(2)实验仪器:缺氧箱、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等(3)实验组数: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4)实验步骤:a.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
b.正常对照组置于正常气氛中,缺氧组置于缺氧箱中。
c.观察各组小鼠的活动情况、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
d.检测并分析生物体的血液参数、生化指标等。
3.实验结果和讨论:(1)缺氧组的小鼠活动减少、呼吸频率增加,表明缺氧影响了生物体的生理状态。
(2)缺氧组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证实了缺氧情况的成功模拟。
(3)缺氧组的血液参数和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缺氧对生物体的代谢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二、缺血缺氧实验1.实验目的:模拟缺血缺氧情况,探究缺血缺氧对器官或组织的损伤程度。
2.实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大鼠(2)实验仪器:缺血模型装置、血管夹等(3)实验组数: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缺氧组(4)实验步骤:a.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缺氧组。
b.正常对照组暴露于正常血液供应条件下,缺血组使用血管夹阻断血流,缺血缺氧组在缺血基础上再施加缺氧处理。
c.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表现、组织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
d.进行相关检测和分析,如组织学检查、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等。
3.实验结果和讨论:(1)缺血组和缺血缺氧组的大鼠活动受限,表明缺血和缺血缺氧对生物体造成了损害。
(2)缺血组和缺血缺氧组的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如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等,进一步证实了缺血缺氧对组织的损伤作用。
(3)缺血和缺血缺氧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说明炎症反应在缺血缺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机制
![小鼠缺氧实验报告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9ee29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e.png)
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种病理状态。
为了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人为制造缺氧环境,观察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从而分析缺氧的机制。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如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2. 观察缺氧对小鼠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 分析缺氧对小鼠血液颜色、耗氧量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4.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的复制:- 乏氧性缺氧:将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逐渐降低容器内的氧气浓度。
- 血液性缺氧:通过腹腔注射亚硝酸钠或氰化钾等物质,降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
- 组织中毒性缺氧:通过注射一氧化碳等物质,阻断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2. 观察指标:- 呼吸频率和深度-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如翻正反射、肌肉紧张度等)- 血液颜色变化- 耗氧量3. 数据分析:- 通过记录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分析缺氧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1. 呼吸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明显增加,以增加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呼吸频率和深度无明显变化。
2. 中枢神经系统:-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出现翻正反射减弱、肌肉紧张度降低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明显变化。
3. 血液颜色:-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变暗,呈紫红色,提示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血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耗氧量:- 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明显增加,以维持生命活动。
- 组织中毒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耗氧量无明显变化。
五、机制分析1. 呼吸系统:- 缺氧条件下,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提高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缺氧瓶(250 ml带塞锥形瓶或广口瓶)、一氧 化碳发生装置一套、胶头滴管,1ml注射器、酒精灯、 手术剪、眼科镊 2.试剂和药品 甲酸、浓硫酸、2%亚硝酸钠溶液、5%甲醛
【观察指标】
1.动物一般状态、活动情况等
2.呼吸频率(次/10s)、深度。
3.皮肤(口唇)和血液、肝颜色 4.存活时间。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尾
请同学们收拾好实验用具,打扫干净台面、 地面,维护实验室整洁,谢谢!
素缺乏等。
特点:动脉血氧分 压、血氧含量、血 氧饱和度均正常,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用氧障碍
呼吸酶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减少。皮肤呈玫瑰
红色。
【实验目的】
1.学习各型缺氧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了解缺氧的 分类。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中机体的变化。
3.掌握各类型缺氧的概念、发生机制及特点。
【实验材料 】
小鼠的捉持
腹腔注射
鼠头朝下 针头倾斜45度
不要太靠近中线
针头尖向下 避开肝脏和膀胱
图2 小白鼠的腹腔注射
【实验步骤】
乏氧性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血液性缺氧) 亚硝酸钠中毒(血液性缺氧) 甲醛中毒(组织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
(1)取小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 况、呼吸、皮肤(口唇)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 录时间。以后每3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 有其它变化则随时记录) (2)待动物死亡后,打开胸腹腔,观察其肝脏颜色 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
正常对照 乏氧性缺氧 CO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甲醛中毒性缺氧
【注意事项】
1.复制乏氧性缺氧时, 缺氧瓶一定要密闭,可用凡 土林涂在瓶塞外。 2.复制CO中毒时,CO产生量应保持适中,可稍微 加热,但应防止CO产生过快致小鼠迅速死亡,影 响观察。CO为有毒气体,实验中应注意防护。 3.小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也应 避免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
正常对照组
1.取正常小鼠一只,观察动物的的各 项指标。 2.处死动物后,打开胸腹腔,观察其 肝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 鼠比较。
动物尸检
观察对象 实验1、2、3、4中的小鼠
观察指标1
皮肤颜色
观察指标2
肝脏颜色(剖腹) 其他器官颜色
【实验结果】
表4-2
缺氧类型
不同类型缺氧结果比较
呼吸频率及深度 (次/10s) 皮肤粘膜、及 肝脏颜色 存活时间 (min)
血液性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取小鼠1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 皮肤与口唇颜色。 (2)将广口瓶通过橡皮管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相连,用胶头 滴管吸取甲酸15滴放人试管内,加入浓硫酸15滴后,塞紧试管。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以加速CO的产生(不可过热以至液体 沸腾,导致动物过快死亡)开始计时。 (3)待动物瘫软后,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装置出口端无气 泡产生后,打开广口瓶塞,取出动物,打开胸腹腔,观察其肝 脏颜色
病理生理学实验
不同类型缺氧 动物实验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5.细胞内氧化代谢
缺氧类型
①乏氧性
②血液性 ③循环性 ④组织性 用氧↓
供氧↓
缺氧的类型
吸入气中氧分 压降低 肺通气、换气 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 动脉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
低为特征的缺氧
乏 氧性 缺 氧
特点:动脉血氧分
压、动脉血氧含量 和氧饱和度均降低, 皮肤粘膜发绀(脱 氧血红蛋白 ﹥5g/dl)。
CO中毒装置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1)取小鼠1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皮肤 与口唇颜色 (2)由腹腔注入2%亚硝酸钠溶液0.8ml, 观察上述 指标。观察其颜色。待动物死亡后,打开胸腹腔, 观察其肝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
甲醛中毒性缺氧
(1)取小鼠1只,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皮肤 与口唇颜色。 (2)由腹腔注入5%甲醛溶液0.8ml,后开始计时,并 观察上述指标 。待动物死亡后,打开胸腹腔,观察 其内脏颜色,并与其他类型的缺氧小鼠比较。
血 液 性 缺 氧
血红蛋白含量减 少、供氧不足、
原因:CO中毒、亚硝 酸钠中毒、贫血 特点: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
含量降低。CO中毒 (皮肤粘膜樱桃红色)、
血红蛋白结构、
功能异常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咖啡色或类似发绀)
循 环 性 缺 氧 组 织 性 缺 氧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原因:组织中毒、 线粒体损伤、维生 线粒体功能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