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媒体新媒介对外传播发展情况分析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传统媒体的衰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挪移设备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受众数量减少,广告收入也在减少。
2.新媒体的崛起: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新媒体的崛起,包括网络新闻、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3.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随着信息爆炸和个人需求多样化,人们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性也越来越高。
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新闻服务成为发展的趋势,新闻机构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内容。
4.社交化传播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新闻传播更加社交化,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新闻、评论和互动,形成为了庞大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社交化传播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和更多的传播方式。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挪移化传播的加强:随着智能手机和挪移互联网的普及,挪移化传播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趋势。
人们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挪移应用和挪移网站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
2.多媒体融合的发展: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多媒体融合,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融合。
新闻报导将更加生动形象,读者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
3.数据驱动的新闻传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分析大数据,新闻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新闻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用于新闻写作和编辑,提高新闻报导的效率和质量。
4.跨界合作的加强: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包括与科技公司、社交媒体平台、教育机构等的合作。
新闻机构需要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和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领域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媒体多元化: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仍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也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多元化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2. 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时代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需要更加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3.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他们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技与新闻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推送相关的新闻内容,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依赖于移动互联网,新闻机构需要针对移动端进行更好的优化和适配。
3. 多媒体新闻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新闻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形式。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4. 数据新闻的兴起:数据新闻是指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将新闻信息呈现给用户。
数据新闻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信息,提供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报道。
5. 全球化传播的加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闻传播也将更加注重全球视野。
新闻机构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提供更加全球化的报道。
总结:新闻传播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递新闻信息和观点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闻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媒体多元化: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也成为了重要的新闻传播渠道。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新闻信息,从而使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化。
2. 互动性增强: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即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而受众只能被动接受。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预到新闻传播中,形成为了互动性更强的新闻传播模式。
3. 实时性提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新闻媒体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新闻,使得新闻传播的实时性得到了提高。
4. 虚假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假信息也随之泛滥。
有些人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导致人们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这对于新闻传播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对虚假信息的辨别和监管。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挪移化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挪移互联网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挪移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而且新闻媒体也会更加注重挪移端的发展。
2. 数据驱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
通过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新闻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内容,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3. 多媒体融合: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多媒体的融合。
传统的文字报导将会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受众。
4. 用户参预度提升: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用户的参预度。
除了传统的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外,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票、互动直播等方式提高用户的参预度,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与受众互动。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成为了国家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试图将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以提升媒体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得到普及,这为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此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发展成果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成果已经十分显著。
首先,在媒体覆盖面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各地,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
其次,在媒体形态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和内容,包括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移动广播等。
最后,在媒体影响力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存在的问题1、内容质量不高尽管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在内容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网络媒体的内容质量不高,存在着低俗、娱乐性强、虚假夸大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
2、版权保护不力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版权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复制、传播他人作品时存在侵权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的利益,也阻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3、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和参与,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少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信誉。
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媒体行业正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传统的媒体机构和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正在受到来自数字化时代的冲击,而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正在催生媒体行业的新发展。
首先,可以看到新闻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报纸和电视,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朋友圈、微博、微信等获取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
这使得传统媒体机构的读者和广告商逐渐流失,市场份额逐渐被互联网巨头所占据。
其次,新闻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内容失真和信息过载的问题。
互联网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声,但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和真伪难辨。
虚假新闻、流言蜚语、夸大事实的报道充斥着网络空间,让人们对于新闻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
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人们很难筛选和判断真假信息,导致了公众舆论的混乱和社会稳定的动荡。
然而,同时也要意识到新闻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新兴的数字化平台为媒体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媒体机构可以触达到更多的受众,并且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全球范围内的分发。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信息真实性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筛选、有品质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为优质新闻生产者提供了商机和竞争优势。
未来,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将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新闻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更精准的新闻推荐和定制化内容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这种趋势下,新闻机构需要注重内容的品质和可信度,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去吸引并保持读者的忠诚度。
另外,新闻媒体行业在商业模式上也面临着转型。
传统的广告收入模式正在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取代。
比如,许多新闻机构开始尝试付费订阅模式,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产品,从而降低对广告的依赖。
浅析新媒体传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新媒体传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当今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参与社会的方式。
新媒体传播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的特点。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和分享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更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信息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
例如,抖音上的各类短视频内容,涵盖了美食、旅游、娱乐、教育等众多领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和浏览。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媒体传播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最新的资讯。
这种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
再者,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还有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如个人博客、自媒体文章等。
这些内容来源广泛,视角独特,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信息过载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大量的信息涌入,使得用户在筛选和获取有价值信息时面临困难。
同时,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判断,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另外,新媒体传播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用户在享受新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面临着潜在的威胁。
展望未来,新媒体传播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智能化将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向。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推荐。
例如,智能推荐算法能够精准地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新闻、视频等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视频化传播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视频的加载速度更快,画质更清晰,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不仅是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形式也将在新媒体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多媒体方式所取代。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获取新闻信息,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多样化和全球化。
2.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的兴起,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新闻事件可以迅速传播和扩散,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 媒体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媒体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移动应用来扩大传播范围,而新兴媒体则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4. 数据驱动的新闻传播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也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兴趣的分析,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新闻内容。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播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新闻的自动摘要和翻译;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新闻推荐的个性化和精准化。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将为新闻传播带来全新的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 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未来新闻传播中的内容形式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外,还将出现更多的音频、动画、互动图表等形式,以满足用户对多样化内容的需求。
4. 媒体伦理和责任的重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伦理和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新闻传播中,媒体将更加注重事实核实和真实性,避免虚假新闻的传播,同时也将更加关注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新媒体传播发展现状
新媒体传播发展现状新媒体传播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传播渠道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人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移动应用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进行传播。
新媒体传播的这种多样化不仅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是传播方式创新。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互动、参与性和个性化上。
互动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人们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讨论中。
参与性体现在人们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传播和分享,从而形成了个性化的传播路径。
三是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新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手机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0亿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45亿人。
这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四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客观性相对较低,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更新快、传播速度快,这使得传统媒体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同时,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降低,转而依赖新媒体获取信息。
这使得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转型的压力,加速向新媒体方向靠拢。
五是信息传播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规模和速度也大大增加。
然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新媒体传播面临的一个难题。
新媒体上的信息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筛查和审查,容易出现虚假和不准确的情况。
这给人们带来了信息超载的困扰,也给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总之,新媒体传播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创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研究报告
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研究报告《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媒体对海外传播的重视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探讨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提供参考。
一、国内媒体海外传播现状目前,国内媒体在海外传播方面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媒体内容单一化。
国内媒体对于海外观众的需求了解不足,导致海外传播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缺乏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报道,难以吸引外国观众。
其次,海外传播方式落后。
国内媒体在海外传播方面多依赖传统媒体,忽视了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重要性,限制了传播的范围与深度。
最后,语言和文化障碍也制约了国内媒体的海外传播。
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国内媒体在传播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二、国内媒体海外传播问题分析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首先,内容单一化的问题是因为国内媒体未能重视对海外观众需求的研究,缺乏海外传播的专业人才和体系。
其次,海外传播方式落后的原因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在海外传播中效果受限。
最后,语言和文化障碍造成的问题是由于国内媒体未能充分了解海外受众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三、国内媒体海外传播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国内媒体应加大对海外观众需求的研究力度,开展市场调查和观众调研,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关注点,以此为基础调整内容策划和报道方向。
其次,国内媒体应积极拓展新媒体平台,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与海外观众进行互动,增加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国内媒体可以加强员工的语言和文化培训,提高他们与海外受众的沟通能力。
四、国内媒体海外传播前景展望虽然目前国内媒体在海外传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媒体在海外传播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媒体可以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平台,扩大海外观众的覆盖范围。
同时,根据海外观众的需求调整内容策划,加强文化交流与多元付费服务,提高海外传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日益丰富多样,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动向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1.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仍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尽管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很多人觉得早晚电视新闻比较权威、可靠,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和重大新闻的报道,广播电视媒体依然是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渠道。
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可忽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来自互联网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对新闻的独占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3.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信息过载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多种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但这也给人们带来信息过载的困扰,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该选择哪种媒体来获取信息。
4.内容呈现方式日益丰富多样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呈现方式日益丰富多样。
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媒体已经开始尝试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全景图像等新的报道手段,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5.广播电视新闻面临信任危机近年来,随着假新闻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新闻频频出现,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信任危机。
观众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日益增加,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1.立足本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牢记自己的公共服务属性,提供更为客观、真实、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要努力打破利益驱动的报道导向,聚焦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整合资源,提升综合报道能力随着新闻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整合自身的资源,提升综合报道能力。
新闻媒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闻媒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传统的印刷媒体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的新闻媒体则正在日益壮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闻媒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统媒体的困境传统的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印刷媒体的读者群体也日益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则是广告商和赞助商的逐渐丧失信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传统媒体不得不削减员工和开支,甚至有一些媒体不得不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2.电视媒体的转型随着视频媒体的普及,电视媒体也在不断地转型。
过去,电视节目主要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来传播,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视频媒体已经成为了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形式。
流媒体视频和点播服务的兴起,为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Netflix和Amazon Prime等订阅服务,已经成为了用户观看电视节目的首选。
同时,电视媒体也在尝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3.新媒体的兴起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是近年来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上的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很多新媒体平台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
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因此可以更加及时地报道新闻和事件。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广告主和赞助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4.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而是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靠近。
像谷歌新闻一样的新闻聚合网站,已经采用了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新闻推荐。
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新闻报道变得更加直观和有条理。
未来,数据驱动的新闻报道将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发展趋势。
总之,新闻媒体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印刷媒体正在走向衰落,电视媒体正在转型,而新媒体则正在崛起。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新挑战及创新对策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新挑战及创新对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传播方式和手段的更新换代,使得中国在对外传播方面需要应对更多的复杂情况和挑战。
新的技术和全球舆论环境变化也给中国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在对外传播中需要采取创新对策,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一、新挑战1.新媒体传播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传播的主流平台。
各种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兴传播渠道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格局。
这对于中国在对外传播中意味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
2.全球舆论环境变化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国际舆论环境。
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通过宣传活动,扭曲中国的形象或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这给中国在国际传播中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3.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难题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国,但在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并不全面和准确。
由于历史、地域、民族、语言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中国的文化常常存在误解和陌生感,这就给中国在对外传播中进行文化交流和提升国家形象带来了困难。
二、创新对策1.建设国际化的传播平台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建设国际化的传播平台对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需要利用自身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建立一批能够直接、有效地传递中国声音和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平台,以此来消除国际间信息传播的壁垒。
2.加强危机舆情管理在国际传播中,危机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和预防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及时应对和化解国际上的舆情风险。
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国需要加快推进自己的国际传播格局,提高海外传媒的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4.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中国在对外传播中需要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文化的多元、博大和包容,让更多的国际人士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闻传播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媒体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逐渐与新媒体如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相结合,使得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2. 用户参与度增加: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互动性的增加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丰富和立体化。
3. 信息快速传播: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新闻事件发生后,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及时和全面。
4. 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体融合成为新闻传播的趋势之一。
传统媒体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与新媒体进行互动,而新媒体也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报道机会。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将越来越个性化和定制化。
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兴趣,媒体可以向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的新闻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 跨平台传播: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跨平台传播。
媒体将通过多种渠道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将新闻信息传递给用户,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3. 深度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更加关注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
媒体将加大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力度,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深度的内容。
4. 融合创新:新闻传播将与其他领域进行更加紧密的融合创新。
例如,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提供更加精准的新闻推荐;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真实感更强的新闻场景等。
5.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新闻传播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一、引言互联网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日益频繁。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现状、影响力及其与国际媒体的竞争关系,以及对中国影响力的因素和国际传播策略。
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现状1.外媒的涌入与国际传播平台的建设中国媒体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一直相对有限。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国际传播的投入,并加快了国际传播平台的建设。
例如,《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日报》都开设了国际版,向全球读者提供了更多及时、准确的信息。
2.舆论环境的改善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受制于舆论环境的限制。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舆论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中国媒体在报道时更加注重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呈现多元化的声音,提高了媒体的可信度。
三、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1.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
中国的电影、音乐、美食等文化产品备受全球关注。
中国媒体通过大力推广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新闻报道的全球性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中国媒体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对国际社会的观点和解读影响深远。
3.信息传播的力量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国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大大增强。
中国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受众。
这种信息传播的力量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四、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的竞争关系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媒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国际媒体在传播技术和资源上具有较大优势,而中国媒体在政府支持和巨大受众基数上占据优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承载着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闻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多媒体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发展。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
2. 社交媒体的崛起: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格局。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分享和传播新闻,这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了新闻事件的重要来源和舆论场所。
3. 个性化定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新闻传播越来越个性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4. 新闻传播的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国内,国际新闻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国际间的新闻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这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的移动化。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获取新闻信息,这将改变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习惯。
2. 视频化: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视频制作技术的进步,视频将成为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式。
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视频来获取和传播新闻,这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新闻内容的自动化生成和个性化推荐,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
4. 跨平台整合: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跨平台整合。
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和整合将成为趋势,例如电视台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报纸与移动应用的整合等。
中国对外传播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引言相对于中文媒体而言,我国大陆英语媒体仍属于“少数媒体”:目前,我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为2100种、期刊8800种、广播电台290多家、电视台450家、网站29万个和两家通讯社;【1】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英语媒体还只有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一个外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台,英语台为其大台)、约十家英文日报和周报(包括《中国日报》及其子报、《上海日报》和《深圳日报》等)、约十家英语杂志和约十大英语网站(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创办的网站)和新华社的英语发稿等。
【2】虽然我国的英语媒体总体规模与中文媒体相比,差距较大,但从我国英语媒体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并考虑我国是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应该承认这些英语媒体的建立本身已说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当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英语媒体还存在一定问题:不仅总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有待于提高,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本文首先评析了我国英语媒体的总体发展现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英语媒体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最后总结并疏理了了我国英语媒体在过去20年中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英语媒体发展现状从19世纪末王韬首先提出要自办外文报纸,到20世纪30年代国人开始创办外文广播电台和报纸,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和中文媒体一样总受到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使得外文媒体不能得到“积累”发展:即当中国政权实行交接时,外文媒体一般也要重起炉灶,从零开始,不能在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1949年11月29日,国民党政府炸毁成立于1939年的国际广播电台便是破坏这种文化继承性的一例。
【3】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在历史上一直未能形成较大规模。
虽然在短时期内也曾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文报刊网络,但是这些报刊主要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与王韬提出的国人自办外文报纸毕竟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外文媒体开始得到有序发展,但在“文革”期间,英语媒体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平台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 多平台发展。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覆盖了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并逐渐实现了互联和互通。
各大电视台和广播台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手机APP,让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终端实时观看和获取相关信息。
2. 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通过新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观看到各类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获取到时事新闻、专题报道、教育资源等各类信息。
3. 传播渠道拓宽。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依靠电波传播,受限于地域和频率的限制。
而新媒体平台则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无论是通过自有网站、社交媒体还是视频平台,都可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
4. 用户参与度提高。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积极参与的主体。
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节目进行互动,还可以参与一些互动游戏和投票活动。
这种互动性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
二、未来趋势1. 个性化定制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兴趣偏好,新媒体平台可以自动推荐适合用户的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2. 多屏融合。
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实现多屏融合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实时同步观看节目。
通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和新闻资讯。
3. 互动体验升级。
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体验。
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节目进行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互动,让用户感受到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观看体验。
4. 媒体融合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广播电视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体,具有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1. 多元化内容生产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不断向数字化、高清化、立体化等方向迈进,各大卫视频道纷纷推出高质量的内容。
新媒体平台如优酷、爱奇艺等也成为了内容制作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出了大量的原创内容,更好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2. 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媒体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不断引入互动、社交等元素,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黏性。
移动端的发展也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媒体内容,极大地便利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广告变现模式创新传统的广告模式已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需求,新媒体平台探索了一系列的变现模式。
付费点播、内容付费订阅等,都为广播电视新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4. 技术和平台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也在技术和平台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
1. 内容付费将成为主流随着观众对于内容质量和体验的不断追求,内容付费模式将成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流模式。
订阅模式、点播模式、会员模式等将成为未来付费的主要方式。
2. 多屏融合向纵深发展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多屏融合。
即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等多种终端实现内容的无缝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3. 数据分析将成为关键数据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内容推荐。
4. 技术驱动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驱动发展。
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探讨分析
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探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际传播,而“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
主流媒体在这一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融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媒体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在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各种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容易、更快捷。
这种快速传播的方式增加了主流媒体在传递信息时的难度,因为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传递速度更快,传递内容也变得更为复杂,这需要主流媒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
2.异质化的媒体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形态和媒介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方式正在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的媒介所替代。
这种趋势导致主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出现衰减。
3.信息失真与虚假在融媒体时代下,伴随着信息的过度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媒体炒作、失实报道、虚假信息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面临的挑战。
二、融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新机遇1.全球化媒体传播平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主流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国际传播平台,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信息迅速传递到世界各地。
这种无国界的全球化媒体传播平台为主流媒体开辟了新的国际传播渠道,提高了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
2.智能化媒体传播技术智能化媒体传播技术使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更加高效、精准。
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主流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提高传播效率和准确性。
3.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主流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媒介形式。
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和传播环境的不同,主流媒体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形式和方式,进一步拓展国际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读者群体逐渐减少。
同时,新媒体如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的兴起,也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
2. 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传统的新闻报道以文字为主,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文字报道,现在还有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
这样的多样化形式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3. 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可以瞬间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同时,互联网的无国界性也使得新闻传播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全球各地的新闻信息。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技驱动的新闻传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也将继续向科技驱动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形式。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新闻自动化生成和推荐,大数据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虚拟现实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2. 用户参与的增加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用户参与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新闻、评论新闻、参与新闻讨论等,他们的参与将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新闻机构也需要更加重视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
3. 媒体融合的加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
传统媒体将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设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新闻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新媒体也将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传统媒体功能的综合媒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新闻报道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流媒体新媒介对外传播发展情况分析作者:刘扬来源:《对外传播》2014年第03期进展近年来,我国重点新闻网站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运用新媒介技术开展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
英语版本的频道或网站已经成为重点新闻网站的标准配置。
如国际在线拥有数十个外语频道,其语言和国家覆盖的全面程度在全球网站中都非常罕见。
此外,中国网(9种外语)、人民网(8种)、新华网(6种)、央视网(5种)等都形成了多语种的对外传播渠道。
在中央政策支持与各网站自身不断努力下,重点新闻网站的传播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仅以目前较受全球网站公认的流量统计机构Alexa的数据为例,2014年1月1日,人民网全球月均流量排名第56位,光明网排名83位,新华网排名86位,超过了《纽约时报》等网站,在全球传统媒体所办网站中名列前茅,在我国主流媒体运用新媒介技术参与全球传播竞争中初现锋芒。
我国主流媒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迅速、广泛的优势,在全球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频频现身、发声,增强了国际事件报道的参与感和存在感。
在日本3·11地震中,中央电视台在当地租借直升机飞赴灾区报道,将实时影像通过网络传回国内,新华社记者边在灾区采访边利用个人微博账户,更加直接地向国内受众介绍灾情,人民网日本公司的记者三赴灾区,不仅通过人民网发回大量灾区一手信息,还为灾民带去援助物资。
近年来,在利比亚、埃及国内动乱的现场、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达沃斯等全球论坛上,都有中国记者的身影,他们通过网络媒体让更多的受众从中国视角看到了正在发生的国际时事。
客观报道,积极发声,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朝鲜半岛、钓鱼岛主权等问题上,主流媒体利用各种新兴传播手段对外发出中国的声音。
如2013年人民网英文频道翻译并发布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朝鲜问题的评论后,该文立即获得近十万来自境外的点击。
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是近年网络发展的新趋势。
国内主流媒体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利用。
2012年7月,《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的法人账号开始运行。
以此为标志,在与全球媒体、舆论机构的同台竞技中,我国主流媒体逐渐在新浪微博上立稳脚跟,改变了其舆论格局和话语力量对比。
截至201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的账号分别拥有1300多万和1100多万粉丝。
另“环球时报”、“这里是美国”、“人民网”、“新华视点”等主流媒体运作的账号在影响力和人气两个方面都表现不俗。
此外,各主流新闻网站的外文频道还利用多语种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信息,对外推广自身频道。
这些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常常被国外媒体翻译并加以引用,成为有关中国报道的重要信息源。
在积累了国内社交媒体运作的经验后,中国一些主流媒体还参与到全球社交平台账号运作中。
如《中国日报》和人民网在脸谱(Facebook)上的账号至2014年1月累积“赞数(被关注数)”超过40万,《中国日报》在推特(Twitter)账号的被关注数超过20万,在亚洲媒体的账号中处于领先。
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人民网与日本电信运营商合作,在其本土发行中文和日文双语的手机报,成为移动化对外传播的一种有益探索。
目前已有主流新闻媒体尝试利用微信订阅账号和境外移动社交产品(如Line等)在海外的移动互联网上加大推广力度。
传统主流媒体结合转企改制、借助新媒介特点,不断创新,让对外传播体制更为灵活,贴近对象国本土需求,提升传播效果。
如一些主流新闻网站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对外传播产品,品种也并不局限新闻一类。
另外一些网站摸索本土化生存模式,在境外注册公司,雇佣国外本地工作人员,在境外从事对外传播工作,业已积累了大量经验。
特点在近几年主流媒体利用新媒介进行对外传播的实践中,体现出了以下一些特点:1.从传统媒体的网络延伸到多种形式立体发展。
1997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上线,既是国内主流媒体走上新媒介发展之路的开始,也是利用新媒介进行对外传播的发端。
在初期发展中,各个媒体虽然都建立了网站,但其主要内容都是传统媒体产品的数字化延伸,在内容形态、分类标准上都与其传统媒体的母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展现形式上也主要以图文为主。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和形态的发展,传统媒体对新媒介的应用正朝着立体化发展。
传播内容从单一的图文发展出音频、视频、互动内容等多个种类。
除了在自身网站发布外,还积极“走出去”,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扩散。
语种上,越来越多元化。
每个媒体在网络时代都形成一个对外传播的方阵。
全媒体、媒体融合、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潮流在新媒介对外传播中都有明显体现。
2.从国际传播的“我说你听”逐渐变为全球传播的多层次互动。
我国主流媒体利用新媒介进行传播的初期,仍然是强调“我说你听”、目标明确的国际传播模式,主要从一国角度向另一国发声,少有互动与反馈。
但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跨境传播不再是简单的国对国的传播,更多的是一国媒体与另一国受众、各类组织、机构直接交流,既要“请你听我说”,更要“我也听你说”,交流更加多层次,同时也更加复杂。
境外一些媒体借助互联网与中国用户互动,在中国国内培养撰稿人,传递符合其意图的文章和观点,树立其自身品牌。
我国主流媒体除了要想办法把代表中国的声音用更加人际的方式传递给海外用户,而且还要想方设法与国内用户互动,对境外媒体散布的消息去伪存真,取得国内用户的信任。
因此,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史无前例地密切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3.对外传播阵地无限前移,“缓冲地带”已经消失。
全球传播时代,时间与空间急剧压缩。
我国主流媒体顺应潮流发展,在境外媒体不断渗入我国舆论空间的同时,也在想尽办法将对外传播阵地前移,在对方的空间里进行采访报道,在对方的社交平台上活动,充分利用对方的本土资源,既让对方感受到中国媒体的存在,又让全球受众体验到国际重大事件中国媒体所带来的现场感。
在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交织的新时代,理论上,全球受众关注的是哪家媒体能够用最快捷手段带来最新、最全、最生动的报道,而不会首先顾及这是由哪家媒体来报的。
此种情况下,中国主流媒体与国外媒体都形成了竞争关系。
以往靠国境和时差形成的物理“缓冲地带”已经在融化之中。
全球各地的媒体虽然无法让受众去相信他们播发的任何一条消息,但却可以用其报道吸引受众,进而培养起他们使用该媒体的习惯。
问题我国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介技术发展对外传播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对外宣传存在的老问题以及对新形势、新技术不适应而诞生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可以被概括为下面三对矛盾:1.“全”与“好”新媒介形态不断翻新,为了与时俱进、满足用户需求,主流媒体强调人有我有、人无我有,在语种、新媒介产品、覆盖范围上求大求全,但却忽略了对这些产品的经营和关注。
如同一座大型的超市,货架很多,但架子上的货品稀稀落落,难以聚拢人气,无法帮助国外用户形成明确的关注点,更无法形成互动。
与此同时,我国从事对外传播的人才相对缺乏,他们的精力被消耗在填补各个空间内容上,疲于奔命,无法形成对某个国际问题或对外传播领域的专业积累,限制了他们在国际问题上的判断力和说服力,以及对传播形态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少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网站转载内容过多,栏目更新不及时,甚至被荒废。
当一个栏目都被其编辑置之脑后的时候,怎么能指望外国用户会主动找到并喜欢上它呢?所以,要兼顾“全”、“好”,必须有效率地加大向对外传播部门的投入。
在人力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先有重点地把某个语种或栏目的对外传播做好,再向“全面”发展。
2.“多”与“少”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理应作为战略资源被高度重视。
但重视方式不恰当,也会让“软实力”变得僵硬而无法施展。
例如,在主流媒体利用新媒介进行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多个“婆婆”共管现象。
特别是一些媒体走出去后,要按对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方式运作,但因为管理多过放权,凡事要向多个部门请示,要么造成“贻误战机”,要么形成“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违规操作。
此外,各媒体在发展对外传播时,往往采用项目制,相比以往无规划的对外传播固然是个进步,但是也造成一些问题,如各媒体只关注自身项目与完成时限,无法跳出视野限制,从更长远、合作的角度来思考项目建设。
所以,我国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不少,但横向合作很少,也部分造成了新媒体对外传播内容数量多,但特色少的现状。
互联网是一个融合平台,讲求合力和协同效应,各搞各的显然与之不相适应。
3.“快”与“慢“新媒介技术不仅让信息传递加速,也让传播形态迭代速度加快。
即刻新闻即刻报(Now News Now)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国主流媒体借助网络正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仍有待加强。
《人民日报》副总编马利曾形容互联网时代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哪个媒体最快、最全发布新闻,全球受众在该事件上就会依赖这家媒体的报道。
而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有时某个发生在中国的新闻事件已被外媒讲得人人皆知,并通过互联网转回“内销”时,我国媒体仍然还没有发声。
在网络技术更新上也是如此,把论坛做得像新闻页面,把微博做得像论坛,移动应用不动,社交媒体无交往,这些现象在新媒体对外传播中仍然可见。
在快的节奏中,有些事情显得当慢又不慢。
对外传播人才不是学校生产出来的,而是在对外传播一线的实践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中常常可以看到驻日十年以上的外国老记者,他们会用网络发新闻、写评论,甚至会玩推特。
如此“新瓶装老酒”值得羡慕。
我国连续驻扎一国超过五年的记者不多,新媒体让驻外部门流动更加频繁。
而多年驻外的记者又不大擅长使用互联网进行报道。
所以在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对外传播也应有“慢”的思考,以更长远的眼光酝酿一坛坛“老酒”。
建议通过以上对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利用新媒介对外传播新情况的列举和新特点、新问题的分析,要促进对外传播事业更好发展,可从“互”、“动”、“微”、“细”四个方面入手。
“互”,即把握互联网传播交互的特点,对外传播中既要做好与国外用户、机构的互动,也要做好与对内传播的互动,更要加强不同媒体间在新媒介领域的互通有无。
媒体在利用新媒介技术传播时,要擅长用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沟通,使自身的形象更加个人化和具有亲和力。
从事对外传播的主流媒体要把对外和对内看成一盘棋,战略上二者不存在绝对的分别。
各个媒体应该跳出一己的格局与视野,真正思考全球范围内的本国利益,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动”,既指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对外传播,也指要“走出去”、“请进来”,更加灵活地发展对外传播。
移动互联网让人们随时接受信息,也让人们随时随地发送信息,网随人走,也给对外传播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媒体不仅更加直接地触及国外用户,用户上传的信息也成为丰富对外传播网站内容的资源。
同时,移动互联网更便于用户信息采集,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成为对外传播最精准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