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验图谱

合集下载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简介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简介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主 编 陈东科 孙长贵 副主编 魏莲花 陈知行 赵旺胜 主 审 陈民钧
张秀珍 朱建国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卢先雷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吕火祥 浙江省人民医院 孙长贵 杭州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成 军 杭州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陈东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 陈知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默蕊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 杨 锐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杨 燕 杭州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张 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周 伟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周铁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胡付品 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赵旺胜 江苏省人民医院 康 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喻 华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曾贤铭 杭州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蓝如束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 魏莲花 甘肃省人民医院
第十六章 弧菌属与气单胞菌属
第一节 弧菌属
第二节 气单胞菌属
第十七章 非发酵菌及少见革兰阴性杆菌
第一节 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 第三节 不动杆菌属 第四节 窄食单胞菌属 第五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 第六节 莫拉菌属 第七节 产碱杆菌属 第八节 无色杆菌属 第九节 金黄杆菌属 第十节 苍白杆菌属 第十一节 根瘤菌属 第十二节 丛毛单胞菌属 第十三节 食酸菌属 第十四节 甲基杆菌属 第十五节 玫瑰单胞菌属 第十六节 黄单胞菌属 第十七节 鞘氨醇单胞菌属 第十八节 色杆菌属 第十九节 军团菌属 第二十节 黄杆菌属 第二十一节 金色单胞菌属 第二十二节 鞘氨醇杆菌属 第二十三节 黄色单胞菌属 第二十四节 希瓦菌属 第二十五节 巴尔通体属 第二十六节 代夫特菌属 第二十七节 威克斯菌属 第二十八节 伯杰菌属 第二十九节 罗尔斯顿菌属 第三十节 短波单胞菌属 第三十一节 寡源菌属 第三十二节 稳杆菌属 第三十三节 伊丽莎白菌属

血液生化PPT医学课件

血液生化PPT医学课件
3. 营养作用
血浆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参与氨基酸代谢池, 用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参与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清蛋白对组织细胞的营养具有较高的价值,
Summary 血浆蛋白的分类汇表
种类
载体蛋白
免疫防御系统蛋白 凝血和纤溶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 激素 参与炎症的蛋白APP
举例
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2~4g/L )等
2、电泳法分:
(A/G=1.5~2.5)
清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
A 清蛋白 1 2
B

染色后图谱

光密度扫描后的电泳峰
清蛋白 1 2

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血浆蛋白质的主要组分见表11-2
血浆蛋白质的特性:
1、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在肝脏合成。血浆蛋白自肝细 胞内合成部位到血浆的时间为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Hb铁占60~70% Mb铁占4%
体内储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铁代谢
铁的摄取与 排泄
食物
胃黏膜脱落、皮肤落屑、
泌尿道失铁等
红细胞释放
铁的吸收
胃肠道内,吸收率10% (酸性条件有利);主要在十 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铁的运输 由血浆铜蓝蛋白氧化成 Fe3+而运输(游离铁有毒)
铁的贮存
铁蛋白(肝星形
2、绝大多数血浆蛋白均为糖蛋白,含N-和O-连接的寡 糖链。糖分子参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组成;增加 糖蛋白溶解性;具有识别特性;二硫键维持血浆蛋 白质稳定和亚基聚合。
3、许多血浆蛋白成多态性。
4、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类型组织损伤等情况下,某 些血浆蛋白水平会增高,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 时相蛋白质”(acute phase protein, APP)

血液学检验-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检验技术

血液学检验-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检验技术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二、嵌合体检验
3.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
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的交 换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能力、 离子交换或分子大小不同引起的排阻作用的差别使不同溶质 进行分离。HPLC对PCR产物的定量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准 确性、高重复性以及快速、无污染的优势,与STR技术的结 合势必为移植后植入证据的检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一、植入状态的检验
3. 血清免疫球蛋白谱 由于免疫球蛋白多肽链上氨基酸的 不同,各类及各型Ig表现出不同的抗原特异性。Ig的抗原决 定簇是由遗传决定的,表现出同种异型,具有遗传多态性。 Ig重链同种异型表现在IgG、IgA和IgE 3类免疫球蛋白上, 轻链的同种异型表现在J链上。为了排除由于输血带来的外 源性Ig的影响,对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分析通常在最近一 次输血100天后进行。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一、植入状态的检验
4.性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体细胞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 体)在女性为XX,男性为XY,利用这一差别可区分当供、 受者性别不同时HSC植入状态。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 受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的有核细胞时,若发现女性受者的性 染色体核型变为XY或男性受者的性染色体核型变为XX,则 表明供者的HSC已植入。但该方法的敏感性较低,大约为1% ~10%。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计数
第 第一 六章 章 造 造血血及干造细血胞调移控植 相关检验技术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11.血液生化

11.血液生化

•红细胞中,K+是维持细胞内液量和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Na+、K+、Ca2+保持比例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正离子有:Na+、K+、Ca2+、Mg2+ Fe2+等,
负离子有:Cl-、HCO3- 、 SO42-、 HPO42-
二、血浆蛋白质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和特性 血浆蛋白质的组成:
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
6、铅中毒,铅抑制ALA脱水酶和铁螯合酶。
(三) 铁的来源
男性体内铁总量: 3~4g,女性偏低
Hb铁占60~70%
Mb铁占4%
体内储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铁代谢
铁的摄取与 排泄 铁的吸收 食物 红细胞释放
胃黏膜脱落、皮肤落屑、 泌尿道失铁等
胃肠道内,吸收率10% (酸性条件有利);主要在十 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按 功 能 分 类
6. 血浆蛋白(酶及)酶抑制剂 都是糖蛋白,功能是抑制血浆中的各种酶、补体成分等等, 对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 7. 载体蛋白
①结合、运输 ②提供特异的微区环境 ③生理增溶剂的作用 ④具有解毒和帮助排泄的作用 ⑤对组织细胞摄取,被运输物质起调节作用
血浆中还存在一些未知功能的血浆蛋白质。
生 理 意 义:
2 3 4
5
(二) 2,3-BPG支路
在红细胞中: 变位酶的活性
>
磷酸酶的活性
红细胞内2,3-BPG浓度几乎与Hb相等
2,3-BPG功能: 和Hb相互作用影响Hb 对氧的 亲和力,调节Hb的带氧功能。
该支路的生理意义在于:
(1)ALA合成
线粒体内
ALA (2)卟胆原生成 2 ALA

实验一血常规检查(诊断)

实验一血常规检查(诊断)

采用“由上至下,由左至右,顺序如弓” 的顺序,对压边线细胞采取“数上不数 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计数池充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可断续充液, 2.充液量要适中, 3.充液完成后不可挪动盖玻片。
一 、红细胞计数
操作步骤
1 稀释液的配制:NaCL1.0g、Na2SO4· 10H2O5.0g、 HgCL20.5g以蒸馏水稀释到200ml。溶解后加伊红水溶 液1滴,过滤后用。 2 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2.0ml。 3 用清洁干净微量吸管吸取末稍血10ul。 4 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吹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 吸上层清液喇洗吸管2-3次,然后立即混匀。 5 充池后待2-3min,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四角和 正中共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 数右的原则进行目视计数。 6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 ×5×10×200×106

参考值
成人:4.0—10.0x109/L 儿童:5.0-12.0Xl09/L 6个月--2岁婴儿:11.0-12.0x109/L 新生儿:15.0—20.0xl0 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白细胞增多:
(1)胎儿及初生儿白细胞常在10.0—20.0xl09/L。 (2)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时,白细胞总数常可达 10.5x109/L或更高,后期可达20.0x109/L (3)剧烈的运动和劳动可使白细胞高达12.0x109/L, 甚至20.0x10 9/L以上。 (4)暴热和严寒,白细胞总数常有一过性增高,复温 后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百分比 1-5% 50-70% 0.5-5% 0-1% 20-40% 3 -8 %
方法
瑞氏染色法: 1.制作血片:将一滴血置玻片一端,用推片以 30~45度角匀速推片,制成血片,一张好的血 片应具有头体尾三部分。 2.将瑞氏染液3~4滴滴在已干的血膜上,10秒 钟后再滴上等量缓冲液,用洗耳球轻轻吹匀, 染色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3.待血片干后,用油镜观察100个白细胞的形 态,并计数分类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课件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课件
非特异颗粒到有特异的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 红细胞常无颗粒.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8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9
红细胞系统的形态
红细胞系统在瑞氏染色片上可见到原始红 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 成熟红细细胞.
总的特点
细胞很圆,
核也很圆,
核居中,
无颗粒.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嗜碱性颗粒 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成 深紫色,颗粒较大,较少,有时复盖于细胞核上. 在染色过程中有些颗粒可溶于水而成为空 泡.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3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4
嗜碱性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5
嗜碱性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6
单核细胞的形态
总的特点 胞体 大而不规则,核也不规则. 胞质 有菲薄半透明感.
•35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36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 大部分为圆形,直径10-13微米. 胞核 呈分叶状,少者分2叶,多者可达5 叶.各
核叶间以膜或细丝相连.其中不见染色质. 胞质 内亦布满中性颗粒.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37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38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39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0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1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
•42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 体积较中性粒细胞及 嗜酸粒细胞为小.也分为中幼粒细胞,晚幼粒 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所不同者 为胞质内颗粒为嗜碱性.

谈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谈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谈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包括PCR技术、DNA测序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转基因技术及基因芯片(DNA-chip)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已应用于血液病基因分析、基因诊断、白血病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微小残留病检测等方面。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原理和方法1、Southern印迹杂交2、Northern印迹杂交3、核酸原位杂交二、聚合酶链反应原理和常用PCR产物检查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于1985年由美国Mullis 等建立。

PCR技术使体外扩增核酸片段成为可能,使人们能够在几小时内从试管中获得大量特异核酸片段。

由于核酸是生物体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载体,因此能够迅速获得大量特异核酸片段的PCR技术给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该技术已经与DNA克隆、DNA重组和DNA测序等技术一样成为血液分子生物学一项不可缺少的工具。

1、PCR产物检测(1)琼脂糖凝胶电泳;;(2)Southern印迹杂交;(3)斑点杂交法;(4)PCR-ELISA法;(5)原位杂交法。

2、以PCR为基础的相关技术近年来PCR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已出现多种以PCR为基础的PCR相关技术,形成了适用于不同目的的PCR技术系列,以下是几种在血液学及检验领域应用较多的PCR相关技术。

(1)逆转录PCR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RT-PCR)是以细胞内总RNA或mRNA 为材料进行的体外扩增技术。

由于耐热的DNA聚合酶不能以RNA或mRNA作为模板,因此必须先将总RNA或mRNA作逆转录,生成与之互补的cDNA,然后再以c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

RT-PCR 常用于克隆cDNA、合成cDNA探针以及分析基因表达等。

(2)定量PCR最初的PCR技术只是用于定性检测DNA或RNA,对PCR产物的数量并不重视。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网织红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正常成熟红细胞浆为弱嗜酸性,呈较均匀 的淡红色,如呈灰兰色(整个红细胞或其 一部分)则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这种红 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体 积多较大,其染成灰兰色的嗜碱性物质是 胞浆中的核糖体,它随着细胞的完全成熟 而消失。目前认为嗜多色性红细胞经煌焦 油兰染色后即表现为网织红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异型红细胞大全
某贫血患者的血涂片,可以见到许多种异 常形态的红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Mickey Cell--米奇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Mickey Cell--米奇细胞。这种来自肾小球的 变形的红细胞,因其形态特征与米老鼠有 点类似,所以被这样称呼。其实这种红细 胞叫做G1形细胞,如果尿液中红细胞中这 类细胞超过5%,对诊断肾小球肾炎非常有 价值。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红细胞聚集分布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1.多种抗体暴露;2.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 性);3.非典型肺炎;4.金葡菌感染;5.冷 凝集疾病。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缗钱状分布红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四个以上成熟红细胞如缗钱状堆叠,主要 常见于高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 蛋白血症以及感染或怀孕时出现的纤维蛋 白原增高症。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早幼红细胞
血液图谱之红细胞系
胞体:直径12-24μ 胞核:圆或椭圆,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 偏位,核膜明显,紫色,染色质可浓集或 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些,无核仁。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 原红稍浅,血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 围,无颗粒。

血液病皮肤表现图鉴01-001

血液病皮肤表现图鉴01-001

◆◆◆血液病皮肤表现图鉴(第一部分)血液病皮肤表现,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有其相对特异性,针对性较强。

临床依据皮肤病变表现的这些线索,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得出相应的诊断,这是医师应掌握的基本功。

从事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因对实验诊断颇有裨益。

皮肤病变是临床表现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个医生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必须牢牢抓住“临床表现”这个纲,因为“纲举”才能“目张”。

资料来源:中尾喜久等.血液病アトラス.南山堂.昭和48;三好勇夫著:血液学病例彩色图解.1999;朱学骏等主编: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D.C.Linch,A.P.Yates,M.J.Watts编著(李增刚译):血液病学袖珍诊疗彩色图谱系列.天津科技翻译公司出版.2002.☆-----------------------------------------------------------------------------------------------☆目录一、红细胞疾病皮肤、黏膜及其它病变(一)贫血痣(二)缺铁性贫血指甲病变(三)巨幼细胞性贫血皮肤、黏膜及毛发病变(四)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皮肤病变(五)先天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皮肤、黏膜病变(六)镰状细胞病皮肤、趾病变(七)卟啉病皮肤病变(八)红细胞增多症皮肤、黏膜病变二、非恶性白细胞、淋巴系及其它疾病皮肤、黏膜病变(一)传染性的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黏膜病变(二)淀粉样变性口腔病变(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病变(四)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病变三、出血性疾病皮肤、黏膜病变(一)血管性紫癜皮肤病变(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病变(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皮肤、黏膜病变(四)弥散性血管性凝血皮肤病变四、白血病皮肤、口腔病变五、淋巴瘤皮肤病变(一)NHL皮肤病变(二)HL皮肤病变(三)皮肤淋巴瘤皮肤病变1、皮肤B细胞淋巴瘤皮肤病变2、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肤病变-----------------------------------------------------------------------------------●●●一、贫血皮肤、黏膜及其它病变(一)贫血痣图贫血痣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白斑,边界不是很清楚。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介绍及验单书写规范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介绍及验单书写规范

糖代谢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胰岛素(INS):评价空腹低血糖 C肽(C-P):评价空腹低血糖及糖尿病的分型 β-羟丁酸(β-HB):糖尿病的病情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
均血糖浓度,这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可靠 的实验室指标。 果糖胺:也称糖化血清蛋白,较HbA1c灵敏,它反 映的是近2~3周的血糖平均水平,在反映血糖控 制效果上比GHb更及时 抗胰岛素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沉渣计数、尿红细胞形态(红细胞位相) 粪便检查:性状、红白细胞、隐血试验、
寄生虫(虫卵)检查、轮状病毒等
临床体液检验
脑脊液检查:颜色、常规检查、蛋白、葡 萄糖、氯化物、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等
浆膜腔积液检查:胸水、腹水、心包腔积 液等(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关节腔积液检查:量、颜色、细胞计数及 分类计数、结晶等
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
EDTA-K2:全血细胞分析、交叉配血等 肝素(肝素锂/钠):生化检测 柠檬酸钠:凝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 氟化钠:血糖检测 草酸盐:血小板功能试验 分离胶管(促凝剂):生化项目 无抗凝管:免疫、生化等
临床常用各种采血管(依次为无抗凝剂管、凝血管、
血沉管、 肝素管、血常规管、促凝管、分离胶管、血糖管)
血液流变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 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 指数等
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无机离子:钾、钠、氯、钙、镁、磷、铁 酸碱平衡(血气分析):血液 pH、二氧化碳分压
(PC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总量(TCO2)、二 氧化碳结合力、标准碳酸氢盐(SB)、实际碳酸氢 盐(AB)、AB/SB比值、血液缓冲碱(BB)、碱剩余 (BE)、血氧含量(O2CT)、血氧饱和度(SatO2)、阴 离子隙(AG)、氧合血红蛋白(HbO2)、碳氧血红蛋 白(HbCO)、高铁血红蛋白(MetHb)、还原血红蛋白 (FHHB) 肺炎支原体抗原与抗体检测

血液电泳检查

血液电泳检查

(五)人体血液中蛋白质:
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载体) 糖化血红蛋白
血 浆------ 清蛋白:分子量小,含量最多, 维持机体胶渗压;运载功能。 球蛋白:与机体防御功能密切相关; 也有运输功能。 纤维蛋白原:含量极少。
(六)全自动凝胶电泳临床应用
血红蛋白电泳 糖化血红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酶电泳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脂蛋白电泳 脑脊液电泳
二、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 珠蛋白
珠蛋白: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 亚铁血红素:由亚铁和原卟啉组成。 血红蛋白A 占97%, α 2β 2 血红蛋白A 2 占2.5—3.5%, α 2δ 2 血红蛋白F 0.5-0.8% (成人) α 2 γ 2 60--90%(出生时) 其它如:
α-地中海贫血--1
静止型 α-地中海贫血
无临床症状、体征,多在家族调查中发现; 亦无贫血,无HbH包涵体; 红细胞形态正常; 唯有MCV和MCH可轻度降低; 父母一方常有α-地中海贫血; Hb电泳无明显异常。
血球五分类检验单
α-地中海贫血--2
标准型或轻型α-地中海贫血
无症状,多在家族调查中发现; Hb正常或轻度降低,呈轻度低色素小细胞性; MCV和MCH降低; RBC渗透脆性稍低; 在很少数RBC中可检出HbH包涵体。 父母任一方有α-地中海贫血 新生儿Hb Bart’s可5-15%,婴儿期可5-10%。
实验室检查:有溶血性贫血的特征,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增生
极度活跃。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降低,红细 胞包含体阳性。 HbF含量正常HBA2降低。 HbH明显增高(2.5%~ 40%), Hb电泳可出现 Hb H区带,常能见到少量Hb Bart’s。在Ph8.6 的缓冲液中最快移向阳极;在pH6.5-7.0 时, 是唯一移向阳 极的血红蛋白。

医学检验士常考知识点

医学检验士常考知识点

医学检验士常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血液检验》①基本定义:简单说就是对血液里的各种成分,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之类的,还有血液里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查。

目的是看身体有没有毛病。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检验里那可是超重要的。

它能帮助医生判断很多病,像贫血,看红细胞数量就知道大概了;要是怀疑感染,就可以看看白细胞是不是有异常。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人体正常的血液组成是啥样的,像正常的红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等基础知识。

④应用价值:在医院里很实用。

比如说有人发烧了,医生会开个血液检验单,通过结果看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从而决定怎么治病。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血液检验在整个医学检验学科里是基础而且关键的部分。

跟很多其他检验一样,都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②关联知识:和生理学里血液相关的知识紧密相连,比如血液的功能、血细胞的生成等。

也和病理学有联系,不同疾病在血液检验结果上有反映。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

因为血液成分复杂,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 关键点:准确识别各种细胞并且理解数据代表的含义。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高。

- 考查方式:选择题考正常指标数值,简答题考某种血液疾病对应的检验结果,还会有病例分析题让根据血液检验结果诊断疾病。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是要按照白细胞不同的种类,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算出它们各自在白细胞总数里的百分比。

这有助于判断是啥类型的感染或者血液疾病。

比如在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

②特征分析:- 红细胞的主要特点就是它里面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

如果血红蛋白少了,可能就贫血了。

红细胞的形态正常是双凹圆盘状,要是形态变了,可能身体有点状况。

③分类说明:- 血液检验里的化学检验部分,有电解质检验,像钾、钠、氯等离子的检测,不同疾病下这些离子浓度可能不同。

还有酶类的检验,比如谷丙转氨酶在肝脏有问题的时候可能升高。

1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

1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
色,以后染成兰色,最后染成橘红色.嗜酸颗粒 大小一致,有立体感,有折光性,如剥开的石榴 子状.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 体积较中性粒细胞及 嗜酸粒细胞为小.也分为中幼粒细胞,晚幼粒 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所不同者 为胞质内颗粒为嗜碱性.
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变来。 总的特点 浆细胞呈椭圆或瓜子形, 核偏在, 胞浆呈紫丁香色,或偏兰或偏红。近
核处有淡染区。
原始浆细胞
胞体 椭圆形,直径15-25微米。 胞核 圆。常偏于细胞一侧, 染色质 紫红色,呈粗颗粒网状。 核小体 有清淅的核小体1~2个。 胞质 灰兰色。无颗粒。近核处有一半圆形
概述 1
1骨髓是一种海绵状,胶状,脂肪性的组织,封 闭于坚硬的骨髓腔内.成人骨髓的重量为 1650G-3748G,占体重的3.4-5.9%.平均4.6%.骨 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人初生时,红骨髓充 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出现黄 骨髓,从远处开始向心性发展.到成人,红骨髓 退到肱骨的上1/3和股骨的上1/3.而颅骨,胸 骨,肋骨,肩胛骨,脊椎及髂骨仍是红骨髓.红骨 髓重量约1000G.红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原始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0微米. 胞核 位于中央或稍偏一旁,椭圆或圆形. 染色质 紫红色,纤细的粒状.有时排列如筛状,
非常均匀非常平坦而薄. 核小体 有3-5个淡兰色清晰的核小体. 胞质 量少,呈明亮天兰色,绕于核周围. 无颗粒.
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25微米. 胞核 圆或卵圆形,偏于细胞一侧. 染色质 呈粗粒网状.紫红色. 核小体 较大,有1-4个,较不清楚. 胞质 稍多,淡兰色,近核凹处有一不着色区.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图谱PPT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图谱PPT

白血病病例
总结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详细描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血液学检验显示大量异常 淋巴细胞增生。治疗以化疗为主,部分患者需进行骨髓移植。
总结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详细描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慢性白血病,血液学检验显示粒系增生,以 中、晚幼粒细胞为主。治疗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主。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 图谱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红细胞系统 • 白细胞系统 • 血小板系统 • 典型病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血液学检验典型细胞图谱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帮助病理学家、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更好地理 解和识别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类型。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红细胞压积降低与贫血程 度呈正相关;增高可能提 示脱水、大面积烧伤等。
PART 03
白细胞系统
正常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
胞体直径约10-15μm,呈圆形或 卵圆形,核呈杆状、分叶状或23叶状,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
列,胞质丰富,呈淡红色。
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约6-15μm,呈圆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呈圆形或 卵圆形,染色质多聚集在核膜下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学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血液中细胞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准确识别各种细胞类型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项挑战。因此,典型细胞图谱的编制和推广对于提高 血液学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一般检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临检室
图2-1-扫描电镜正常红细胞
图2-10-缗钱状
图2-11-嗜多色
图2-12-嗜碱点彩红图2-13-染色质小体图2-14-卡波环
图2-15-有核红细胞
图2-16-血细胞比容结果判断图2-17-网织红细胞
图2-18-Miller窥盘结构示意图
图2-19-网织红细胞计数鉴别正图2-2-正常红细胞
图2-20-网织红细胞计数鉴别小
图2-21-网织红细胞计数鉴别大图2-22-中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动图2-23-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
图2-24-嗜酸粒细胞类白血病图2-25-正常五种白细胞图2-26-中性杆状核
图2-27-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图2-28-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图2-29-中毒颗粒
图2-3-红细胞大小不均图2-30-空泡形成
图2-31-杜勒小体
图2-32-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
图2-33-棒状小体
图2-3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图2-3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图2-36-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图2-37-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图2-38-巨杆状核1
图2-39-过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图2-4-巨红
图2-40-双核中性粒细胞
图2-41-环形核中性粒细胞和核图2-42-Chediak-higashi畸形
图2-43-Alder-Reilly畸形图2-44-May-Hegglin畸形图2-45-Pelger-Huet畸形
图2-46-异型淋巴1图2-47-异型淋巴Ⅱ图2-48-异型淋巴Ⅲ
图2-49-卫星核淋巴细胞图2-5-球形红
图2-50-正常血小板
图2-51-大血小板
图2-52-异常形态血小板图2-53-血小板卫星现象
图2-54-血小板聚集图2-55-正常止血机制图2-56-PT检测原理图2-57-APTT检测原理
图2-6-椭圆红细胞图2-7-靶红
图2-8-棘形红
图2-9-泪滴形红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