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版块的形式组元,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虽暗含主题,但比较宽泛,使内容的信息量大,不至于单一。

每单元四篇课文,全册32篇课文。

中段以后不在安排识字课文。

每单元由课文、课后题、语文乐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间联系紧密,具有整体性。

课后题以阅读积累为主,同时也设计了一些结合课文和儿童生活的思考拓展性的题目。

语文乐园仍分三大版块,“语海拾贝”这一版块加强了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拓展;“阅读欣赏”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的同时增加了词语积累的内容;“语文生活”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相结合。

本册识字写字继续分两条线,先认后写,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会认225个常用字,会写256个字。

会写的字是本课或以前认过的字。

识字方法仍然以随文识字为主,同时在语文乐园的“有趣的汉字”中给以多种识字方法的指导。

从本册开始硬笔字由铅笔换钢笔书写,要向学生介绍钢笔的特点,写钢笔字注意的事项等。

毛笔字也从本册开始,有的学校单设写字课,可以把写毛笔字部分内容合并到写字课中。

至于写字课上是使用教材的内容,还是另有安排,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各单元内容介绍第一单元安排的四篇课文,除古诗外,主要体现的还是学习、成长的内容。

《葡萄叶的梦》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歌颂了奉献,歌颂了成长。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体会诗句的美,体会诗意的美。

《黎明》这篇课文体现了对平民的关注,表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柱柱一家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之家,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课文很有层次,柱柱的动作是天真的,妈妈的感觉是由衷的,如“心头一喜”“眼睛一亮”“心里热乎乎的”,把母子情演绎的很自然真实,毫无矫柔造作之嫌。

《小河蚌的故事》是一篇含有生活哲理的故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故事不复杂,道理学生也容易懂。

两首古诗《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现了南北方不同的风貌,辽阔壮美的大草原,山色空蒙的西湖。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上全册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安排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上全册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一、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編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样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重之的友爱和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高的想象,把重真表现得调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你中山小时候向私熟先生提同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罗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解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已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

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一一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一一注意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表达;既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不但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作练习。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从本册开始,每个单元前都编排了篇章项,这是本套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新增的体例。

篇章项有两那分内容,上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点明了“学校”的重要作用下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此外,篇章页上还配有插图,丰富多彩的可爱事物,小女孩畅想的神情,能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充满期待。

二、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进一步谈自已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点投,特别要联系与词句有关的课后题。

此外,还可以采用摘抄等方式进行积累。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一、教材和丛书分析本单元教材的人文主题是“童话世界”。

围绕“童话世界”这一主题编排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人胜,又发人深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重在展开想象,理解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那一定会很好》是围绕故事情节,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想象主人公在每段历程中的心理活动;《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借助关键语句,通过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象故事情景,然后通过讲故事,边讲边演,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一块奶酪》则围绕搬运奶酪过程中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展开想象。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童话的基本特点以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快乐读书吧”则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体会童话的魅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

“试着”一词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未对“写”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丛书分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册2《游历童话王国》安排了“专题阅读,—多彩童话”和“整本书阅读”两大板块与本单元教材内容相对应。

如下表所示:在“专题阅读一,多彩童话”板块中,“范文阅读”部分的文章与教材中的课文契合度很高。

其中《蚂蚁尼尼的狂欢节之夜》在结构和语文要素上都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一致。

《奔跑的豌豆》与《那一定会很好》将主人公在每段历程中的心理活动都描写得非常细腻,便于展开想象,可以整合在一起教学。

另外,《一粒种子(节选)》与《那一定会很好》在故事结构上都有反复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建构。

《鱼和小鸟》与《在牛肚子里旅行》既能让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还能明白一定的科学道理。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将继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字读写能力和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学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课文阅读、汉字学习、书写练习、语言运用和写作训练五个部分。

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

四、教学目标1. 掌握更多的常用汉字,提高读写能力。

2. 深入学习拼音,能熟练拼读各种音节。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独立阅读并理解较难的课文。

4. 规范书写,掌握更多的笔画和笔顺规则。

5. 培养写作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 1 —五、重点难点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以及写作训练的引导。

六、教学措施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

3. 组织朗读、书写和写作等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复习一、二年级的语文知识,进行汉字和拼音的巩固训练。

第3-4周:学习新的课文,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第5-6周:继续学习新的课文,进行朗读和模仿写作练习。

第7-8周:学习新的汉字和拼音知识,进行书写练习。

第9-10周:开始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第11-12周: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期中测试。

第13-14周:学习新的课文和汉字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 2 —作练习。

第15-16周:复习拼音知识,进行期末测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

课文从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

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叙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二、学生分析:
这一组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理解上比较容易,学生读一遍课文就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但课文中有些词语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帮助理解。

第一组教材是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第一组课文。

首先要考虑衔接问题。

通过本组学习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各民族的了解。

(编写:希望小学杜自霞)。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doc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doc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第1条教育部为人民教育版三年级编写了语文教学分析。

小学三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础的。

它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动态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语文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250个字符和250个字符。

2、掌握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我检查”中,学生应该检查自己、并互相检查,通过“中国世界”中设计的活动交流阅读经验4、、并创造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愿意写作并有所写。

三、教科书分析新人民教育版在XXXX的秋天被正式使用,并且在这本教科书中安排了27个文本。

教材以主题单元和综合方式组织。

它们被分成八个单元。

“中国花园”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单词和短语用法、书写单词、展示桌、我喜欢阅读。

每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天真烂漫,语言规范,易懂,插图精美,易读、背诵、复述、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就内容而言,本教材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作,朗读课文和理解句子。

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积累和应用单词、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识字率、大声写和读课文。

单元4 、和文本内容分析单元1 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的文本主要围绕“想象生活”主题组织。

它主要由大绿树下的小学、花卉学校和三篇课文组成,如果他们不明白,必须问他们。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验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好,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侧重于(1)阅读时,注意新鲜的单词和句子。

三篇课文中的句子非常微妙,所以要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例如,大青树小学里提到的“戴、景颇、阿昌、德昂族”,让学生觉得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团结的学校。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学校生活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人文主题,选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边疆各族的小学生在上学路上、上课、下课时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花的学校》是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雨后的花比作放了假的学生,快乐地向着天空奔去。

《不懂就要问》讲了孙中山小时候为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问的事,表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

3篇文章均是与学校生活有关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何为“新鲜感”?首先是陌生的、没见过的。

如“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些词语,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查阅“资料袋”来了解它们。

有新鲜感的句子还可能是熟悉词语的陌生组合,如“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道”等。

通过赏析这些词句,学生们可以为“表达”积累更多的素材。

本单元习作方面的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的习作题目是“猜猜他是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呢?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来写一写他(不能出现名字),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在写与猜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要想猜出他是谁,我们就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画画、做小报等形式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顺利步入写作之门。

2.丛书分析2023年新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册1《美好的时光》分成“经典诵读”“专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三大板块。

与本单元教材对应的内容集中在丛书“专题阅读,—成长的摇篮”和“整本书阅读”中。

“专题阅读一”又分为“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三个部分。

从书中对应教材的文章均表现了“学校生活”这一主题,读了这么多描写学校生活的文章,相信学生们会对“学校生活”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介绍:本册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单元,其中第七单元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象”,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进步的。

如“祖国在我心中”“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二、学生学情分析本班共有31个学生,男生15人,女生15人。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但他们模仿力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力能力差,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处于水平二阶段,接受能力较强,而且纪律观念强,所以适当的队形队列变化,有助于他们增强学生时集体意识。

三、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2、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认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认字,养成主动积极识字,完成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习惯。

3、认识常用字368个,会写323个字。

4、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开始习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对汉字抱有兴趣,并且对所学汉字记忆深刻。

2、怎样使学生在课文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以及词句中所蕴含的感情。

3、怎样使学生爱上写作,爱上生活,爱上看书,愿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见闻。

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对所授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复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写好总结与反思。

3、建立日记本写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等。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材特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分析。

一、课程设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按照语文素养的不同方面设置了多个模块,包括识字教学、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其中,识字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学习汉字的认读、写字笔顺等训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字形字义;阅读理解模块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篇章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模块则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写作,包括句子的组成、段落的结构、篇章的连贯等。

二、教材特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渗透情感教育:教材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元素,通过有情境的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和图片,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强化实践操作:教材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性训练,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4. 情境统一:教材的课文和训练题材料都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合作学习任务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情感导入: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情感认知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唱歌、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拓展阅读:在教材以外,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独特的教材特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第三组 心中的秋天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略读:12.听听,秋天的声音
第三组解读
本组导语中就提出了“用手中的笔, 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的要求,为语 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表达了 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 ;《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 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 《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美好 的景色。
第二组 名人故事
我们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 来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 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 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搜集一些名 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第二组 名人故事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略读:8.我不能失信
第二组解读

• 4.口语交际
•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 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 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 5.综合性学习
•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 同讨论。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 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 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四篇课文所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 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 ,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
第三组 心中的秋天
现在正是金秋季节。我们已经看到了 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 ,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 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 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 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58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58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5-8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嘉兴市行知小学郁良妹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古代名人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古代建筑文化、古代绘画艺术)园地:日积月累(借助邮票,读背十二生肖)、口语交际(交流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习作(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了解到的写下来)、展示台(创设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平台)综合性学习(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

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

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

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在保持前四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编课文到设计练习,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 篇,其中精读课文24 篇,略读课文8 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 篇选读课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 个字,会写300 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 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结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结构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单元都包含有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板块,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的总体结构清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学生能够掌握200个左右的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其中150个左右的汉字。

同时,学生应能够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等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学生应能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文章等,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写话: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写出简短的日记、作文等。

同时,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语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了解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学生应能够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1.课文:本册教材共包含有24篇课文,内容涵盖了寓言、童话、科普、历史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2.语文园地:本册教材共包含有8个语文园地,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安排了2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本册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每个单元的主题鲜明,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3篇课文,文章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作者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作者儿童时期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喜爱。

2.丛书分析围绕以上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册4《人与自然》相应编排了“专题阅读,—自然物语”“整本书阅读”两大板块。

对于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在“专题阅读一,自然物语”的“范文阅读”部分都有两篇文章与之相对应。

其中,《春夜听雨》《下雪的声音》对应教材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语言》《稻草人(节选)》对应课文《读不完的大书》,《猎人从森林带里走什么》《等待灰鹊》对应课文《父亲、树林和鸟》。

老师可选择丛书中的1~2篇文章,结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训练。

“组文阅读”部分的文章为:《愿站成一棵树》《阳光,是一种语言》《没有秋虫的地方(节选)》《小鸟和守林老人》。

将这4篇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章放在一起,可进行组文阅读,发现它们的同中之异或将异中之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人与自然更全面的了解,实现反三归一“自由阅读”部分的8篇文章分别为《森林乐队》《一只小鸟,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呼伦贝尔,我心中的一片绿(节选)》《舍不得这棵树》《湖滩上,有一对天鹅》《梨花》《雪虎》《两只小熊》,它们与课文有很高的契合度,可用“自由阅读、简单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积累和体会生动的语言。

不同的学生视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读书,老师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帮助。

“整本书阅读”部分推荐书目为《父与子》,老师可引导学生对整本书产生阅读兴趣,并可借助丛书中提供的阅读工具,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思考地阅读,从而让阅读更有成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专题是“ 灿烂的中华文化”。

简短的“ 导语” 点明专题之后,《孔子拜师》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

《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

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

最后,在“ 语文园地” 的“ 口语交际” 中,让学生交流在“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 日积月累” 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

在“ 展示台”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6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一些关联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 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12——14课时《孔子拜师》2课时《盘古开天地》2课时《赵州桥》2课时《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语文园地五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指导1课时习作修改1课时综合性学习活动1课时语文基础知识1课时17、孔子拜师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在保持前四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编课文到设计练习,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 篇,其中精读课文24 篇,略读课文8 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 篇选读课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 个字,会写300 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 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

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

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标注的是变调音或轻声。

如,“黄澄澄”的“澄”,在课文里标注的是dēng 。

二、教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

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

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

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资料,更多地了解他们。

”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3 、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

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

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

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

“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

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

“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

可以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

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对于这样的编排,审查意见这样写道:“每组教材能围绕专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紧密结合。

……使语文各项能力的培养训练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

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如,第一单元的专题是“多彩的生活”。

在导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各种儿童生活的画面后,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活动的情景。

在这篇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

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

考虑到教材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对这一活动不太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供记录的示范供学生参考。

接着,教材用一段简洁的话语,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乡村儿童生活的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

在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事,“读读背背”编排的是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古诗《小儿垂钓》,“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如,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

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

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

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

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

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有督促和检查。

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

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目前,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如,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单元整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在单元学习之前,先进行单元导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同时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然后,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

学习活动中,每一单课的学习都有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将综合性学习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在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和交流。

我学到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本领。

并随机向课外拓展,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