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2016级高三高中等级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9年高考上海卷理综化学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个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总计40分。
)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1. 元素295118A. 核外电子数是118B. 中子数是295C. 质量数是117D. 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量数118,因为原子呈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等于质量数118.所以选A。
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次氯酸漂白B. 盐酸除锈C. 石油分馏D. 煤干馏【答案】C【解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漂白是化学变化,所以A错,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 错。
石油分离利用烃的沸点差异,是物理变化,C正确。
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3. 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A. 晶体硅熔化B. 碘升华C. 熔融Al2O3D. NaCl溶于水【答案】A【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硅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融化时只破坏共价,A正确。
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
Al2O3为离子晶体,融化破怀离子键,C错误。
NaCl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错误。
4. 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 Cu 加入氯化铁B. Zn 加入硫酸C. 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 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解析】 2FeCl3+Cu→CuCl2+2FeCl2,铜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
Zn+H2SO4→ZnSO4+H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
H2+CuO→Cu+H2O,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
3Fe+4H2O (g )→(高温)Fe3O4+4H2,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5. 25℃时,0.005mol/L Ba(OH)2中H +浓度是( )A. 1×1210-mol/LB. 1×1310-mol/LC. 5×1210-mol/LD. 5×1310-mol/L【答案】A【解析】 0.005mol/L Ba(OH)₂溶液中,OH-浓度是0.005mol/L ×2=0.01mol/L ,c(H+)=Kw/c(OH-)=10-14mol/L/0.01mol/L=10-12mol/L.故选 A 。
2019年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美word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2、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3、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 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 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原料易得78、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映,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D.含有1.12 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 mL(标准状况)9、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清重绘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站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
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A.海岸地貌B.黄土地貌C.岩溶地貌D.风成地貌2.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之间,主要由亚欧板块与某一板块碰撞而形成,这一板块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3.学生在福建平潭的研学旅行中,观察到矗立在沙滩上的两块巨石,其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色泽较浅,其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4.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
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理想观测点位于()①西欧平原②亚马孙平原③南美沙漠④南极大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我国有那么一个地方,因东部雨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
这一地方位于()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6.2019年3月,赤道以南的莫桑比克等国遭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
下列各图中反映“伊代”天气系统的是()A. B. C. D.7.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来自中国。
一般来说,增加绿化面积会给水循环带来的影响是()A.植物植物蒸腾会减少B.下渗量明显减少C.海洋水汽输送量增大D.地下水径流量增大8.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A.温度升高,暴雨B.温度升高,干旱C.温度降低,暴雨D.温度降低,干旱9.甲省位于胡焕庸线东侧,乙省位于胡焕庸线西侧,表格为两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变化。
2016年高考上海市理综化学真题(精校版带解析)

2016年高考上海市理综化学真题一、单选题(共19小题)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HBO2B.H2BO3C.H3BO3D.H2B4O7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5.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B.3-异丙基己烷A.4-甲基-3-丙基戊烷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B.稀硫酸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A.碳酸钙粉末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11.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是聚苯乙炔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1 mol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反应1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13.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下图)。
2019上海高考等级考化学试测试卷--样卷

2019年考试研究试测化学学校:姓名:准考证号:测试须知: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及准考证号认真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答题纸、调查问卷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生活中不可将漂粉精与洁厕灵(含有盐酸)混合使用,是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A.次氯酸B.高氯酸C.氯气D.氧气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滴定B.纸层析C.萃取D.过滤3.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粉与硫粉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氢气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铁在冷的浓盐酸中会发生钝化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必须使用的仪器是A.锥形瓶B.容量瓶C.电子天平D.漏斗5.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组成上相差n个CH2的分子一定是同系物化学共7页第1页化学 共7页 第8页6.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 2O 表示的是A .HI 与NaOH 溶液反应B .HCl 与氨水反应C .稀H 2SO 4与Ba(OH) 2反应D .CH 3COOH 与KOH 反应7.SiF 4与SiCl 4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键长:Si-F >Si-ClB .键能:Si-F >Si-ClC .沸点:SiF 4>SiCl 4D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Si-Cl >Si-F8.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SO 2和H 2S 的是A .新制氯水B .品红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氢硫酸9.下列物质酸性最弱的是A .CH 3COOHB .CH 3CH 2OHC .H 2CO 3D .H 2O10.下列各组液体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四氯化碳和水B .苯和四氯化碳C .乙醇和苯D .水和乙醇11.用右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精品】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真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个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总计40分。
)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1. 元素295118A. 核外电子数是118B. 中子数是295C. 质量数是117D. 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知识点】原子结构,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量数118,因为原子呈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等于质量数118.所以选A。
【难度】易【题分】2分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次氯酸漂白B. 盐酸除锈C. 石油分馏D. 煤干馏【答案】C【知识点】考查物质的变化,煤和石油的净化,盐酸除锈的原理,次氯酸的漂白性。
【考查能力】熟记理解能力【解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漂白是化学变化,所以A错,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 错。
石油分离利用烃的沸点差异,是物理变化,C正确。
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难度】易【题分】2分3. 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A. 晶体硅熔化B. 碘升华C. 熔融Al2O3D. NaCl溶于水【答案】A【知识点】化学键与晶体【考查能力】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相联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硅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融化时只破坏共价,A正确。
碘单质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错。
Al2O3为离子晶体,融化破怀离子键,C错误。
NaCl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错误。
【难度】易【题分】2分4. 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 Cu加入氯化铁B. Zn加入硫酸C. H2通入灼热氧化铜D. 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知识点】 物质的变化,间接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
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高中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中文名为(奥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Og295118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8,故选A 。
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 D.煤干馏【答案】C 【解析】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晶体硅熔化B.碘升华C.熔融Al 2O 3D.NaCl 溶于水【答案】A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 原子之间只以共价键连接,因此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 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 错误;Al 2O 3为离子晶体,熔融破坏离子键,C 错误;NaCl 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 错误。
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Cu 加入氯化铁B.Zn 加入硫酸C.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答案】D 【解析】A.Cu+2FeCl 3=CuCl 2+2FeCl 2,Cu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B.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C.CuO+H 2Cu+H 2O ,CuO 变为Cu ,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D.3Fe+4H 2OFe 3O 4+4H 2,Fe 变为Fe 3O 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ßÎÂ5.25℃下,0.005mol·L -1Ba(OH)2中H +浓度是A.1×10-12 mol·L -1B. 1×10-13 mol·L -1C.5×10-12 mol·L -1D. 5×10-13 mol·L -1【答案】A 【解析】0.005mol·L -1Ba(OH)2中OH -浓度是0.005mol·L -1×2=0.01mol·L -1,c (H +)=Kw/ c (OH -)=10-14(mol·L -1)2/0.01 mol·L -1=10-12mol·L -1,故答案选A 。
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理科综合水平测试考前须知: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做题卡上.2 .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做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做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 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 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D正确;答案选Co2 .以下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快D. 1,3-丁二烯【答案】D【详解】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A不选;B、乙烷是烷烧,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不选;C、丙快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 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选.答案选D.3 .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丫原子半径大于Z.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丫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那么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由于Y的原子半径大于Z,那么丫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 ,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 /2=4,那么X是C, Z 是Si.A、碳的氧化物形成的分子晶体, 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氧化镁,那么氧化镁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熔点,A错误;B、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那么碳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硅的氢化物稳定性,B正确;C、C与Si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SiC, C错误;D、单质镁能溶于浓硝酸,单质硅不溶于浓硝酸, D错误;答案选Bo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下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Ma\ Mg .,〕 NOj\ cr. sor jL — h Vk « VM MT M M-IViMI M;田离子交换J -1—~■ -» W- ■■ ■■..H, |I N0「,C 「,SO 产i y d 1 - ~ - t—r4-:限制于交换I * -- ;] f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NO 3—、SO 4-C 「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响 H ++OH '^H 2O 【答案】A 【解析】【详解】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的原理是:当含有Na +、Ca 2+、Mg 2+等阳离子及 SO 42 > Cl > NO 3等阴离子的原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 水中的阳离子为树脂所吸附, 而树脂上可交换的阳离子 H +那么被交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当含有无机酸的水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 脂时,水中的阴离子也为树脂所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阴离子 OH 」也被交换到水中,同时与水中的H +离子结合成水,那么A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 A 错误;B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中的SO 42 > Cl > NO 3一等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除去,B 正确;C 、通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降低, C 正确;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响 H + + OH =H 2O, D 正确;答案选Ao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 pH=2的H 3P04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每升溶液中的 H +数目为0.02N A+3 —-B. c(H )= c( H 2PO 4 )+2c( HPO 4 )+3C (PO 4 )+ c(OH )田离子交换物脂明因子 交换树脂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 pH 减小 D,参加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详解】A 、常温下pH=2,那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0.01mol/L,因此每升溶液中 H 卡数目为0.01N A , A 错误;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 B 正确;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D 、参加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 D 错误; 答案选BoC 、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响,与乙酸乙酯 C 不选;D 、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到达实验选项 目的 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次氯酸溶液将C1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参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内溶液中滴加浓硫酸A. AB. B 【详解】A 、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响生成 钠、次氯酸钠 到实验目的,A 选;B 、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少量二氧化镒作4 率,能到达实验目的,B 不选;验目的,6.以下实验不能到达目的的是 D成速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 1能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目的,D不选;答案选A o7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 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以下图所示.电池反响为放电Zn(s)+2NiOOH(s)+H 20(1)(九电上ZnO(s)+2Ni(OH) 2(s).尼龙保护层导电线购NiOOH 隰膜3D-Zn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外表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8 .充电时阳极反响为Ni(OH) 2(s)+OH-(aq)-e -^=NiOOH(s)+H 2.(1)C.放电时负极反响为Zn(s)+2OH -(aq)-2e -=ZnO(s)+H 2O(l)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答案】D【解析】【详解】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外表积,吸附水平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响,根据总反响式可知阳极是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响式为Ni(OH)2(s) + OH (aq)—e =NiOOH(s) +H2O(l), B 正确;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响, 根据总反响式可知负极反响式为Zn(s)+ 2OH (aq)—2e =ZnO(s) + H2O(l) , C 正确;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那么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答案选D.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高纯硫酸镒作为合成馍钻镒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镒粉与硫化镒矿(还含(7)层状馍钻镒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 Mn 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3(2). MnO 2+MnS+2H 2SO 4=2MnSO 4+S+2H 2O (3).(2)将 Fe 2+ 氧化为 Fe 3+ (4). (3) 4.7 (5). (4) NiS 和 ZnS (6). (5) F -与 H +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HF, MgF 2-^Mg 2++2F -平衡向右移动(7). (6) Mn 2++2 HCO J=MnCO 3 J +COT +HO,、1(8).⑺- 3【解析】【详解】(1) Si 元素以SiO 2或不溶性硅盐存在,SiO 2与硫酸不反响,所以滤渣I 中除了 S 还有SiO 2; 在硫酸的溶浸过程中,二氧化镒和硫化镒发生了氧化复原反响,二氧化镒作氧化剂,硫化镒作复原 剂,方程式为: MnO 2+MnS+2H 2SO 4=2MnSO 4+S+2H 2O ;金属离子 Mn 2+ 1- 2+Fe1- 3+Fe 3+Al 2+Mg 2+Zn 2+Ni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6.2 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48.28.9(1)滤渣1〞含有S 和 方程式(2) 氧化〞中添加适量的 MnO 2的作用是将 (3) 调pd 除铁和铝,溶液的 pH 范围应调节为(4) 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 2+和Ni 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5) 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 MgF 2沉淀除去Mg 2+.假设溶液酸度过(6)写出沉镒〞的离子方程式LiNi x Co y Mn z O 2,其中 Ni 、Co 、【答案】 (1). (1) SiO 2 (不溶性硅酸盐)Fe 、Al 、Mg 、Zn 、Ni 、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以下图所示.答复以下问题:滤油1滤渣2 滤渣3 滤渣4H2 so43 ----------- 1-MnSO4相关金属离子 0(Mn+)=0.1 mol L -1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pH 范围如下:.氧化镒与O~6之间Mg 2+沉淀孟反O(2)二氧化镒作为氧化剂,使得 MnS 反响完全,且将溶液中 Fe 2+氧化为Fe 3+;(3)由表中数据知 pH 在4.7时,Fe 3+和Al 3+沉淀完全,所以应该限制 pH 在4.7~6之间; (4)根据题干信息,参加 Na 2s 除杂为了出去锌离子和馍离子,所以滤渣 3是生成的沉淀 ZnS 和NiS;(5)由HFL 」_ H ++F -知,酸度过大,F ■浓度减低,使得 MgF z|_」_ Mg 2++2F -平衡向沉淀溶解方 向移动,Mg 2+沉淀不完全;(6)根据题干信息沉镒的过程是生成了 MnCO 3沉淀,所以反响离子方程式为:Mn 2++2HCO 3-=MnCO 3 J +COT +HO; (7)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规律得:1+2x+3y+4z=6 ,,x=y=1/3 ,带入计算 得:z=1/39.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 种方法如下:实验过程:在100 mL 锥形瓶中参加水杨酸 6.9 g 及醋酸酎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 滴加0.5 mL 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 70 C 左右,充分反响.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响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 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②所得结晶粗品参加 50 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 5.4 g .答复以下问题:(1)该合成反响中应采用 加热(填标号)水杨酸 醋酸酎乙酰水杨酸 熔点/C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 (g cm 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里138102180乙酰水杨酸0C0CH 3+ C&C00H + (CH 3CO)2O 醋酸酊漆出SO4△80H60由于反响温度在 70C,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 (2)操作①需将反响物倒入冷水,需要用烧杯量取和存放冷水,过滤的操作中还需要漏斗,那么答案为:B 、D ;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别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这两个仪器用不到. (3)反响时温度较高,所以用冷水的目的是使得乙酰水杨酸晶体充分析出;(4)乙酰水杨酸难溶于水,为了除去其中的杂质,可将生成的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响生成可 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杂质; (5)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屡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就是重结晶;(6)水杨酸分子式为 C 7H 6.3,乙酰水杨酸分子式为 C 9H 8.4,根据关系式法计算得:C 7H 6O 3〜C 9H 8O 4 138180 6.9g m9g “cc, “c, m( C 9H 8O 4)=(6.9g 1 )80)/138=9g ,那么产率为 --- 父100%=60% o5.4g10.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开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 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答复以下问题:(1) Deacon 创造的直接氧化法为: 4HCl(g)+O 2(g)=2Cl 2(g)+2H 2O(g).以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D.电炉(2)以下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填标号),不需使用的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 (4) 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5) 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6) 本实验的产率是%.(1). (1) A (2). (2) BD (3).分液漏斗、容量瓶(4) . (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5) . (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6) . (5)重结晶 (7). (6)【详解】(1) (3) B度比c(HCl) : c(O2)分别等于1 : 1、4: 1、7 : 1时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反响平衡常数 K (300C) K (400C)(填 大于〞或 小于).设HCl 初始浓度为 co,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 : c(O ?=1 : 1的数据计算K (400C) = (列出计算式). 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响物高转化率, 同时降低产物别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c(HCl) : c(O 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 .(2) Deacon 直接氧化法可按以下催化过程进行:—— 1 . ........................... -1 CuCl 2(s)=CuCl(s)+ — Cl 2(g) 刖 1 =83 kJ mol2CuCl(s)+ - O 2(g)=CuO(s)+ — Cl 2(g)AH2=-20 kJ mol -12 21CuO(s)+2HCl(g)=CuCl 2(s)+H 2O(g) AH 3=-121 kJ mol那么 4HCl(g)+O 2(g)=2Cl 2(g)+2H 2O(g)的 AH=kJ mol -1.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HCI 的转化率的方法是 .(写出2种)(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根底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 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以下图所示:负极区发生的反响有 (写反响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 mol 电子,需消耗氧 气 L (标准状况)(0.42)2 (0.42)2....................................... ......【答案】(1). (1)大于 (2).( (4)) L 、(3). O 2和C12别离能耗较局、HCl(1 -0.84)(1 -0.21)c 0转化率较低 (4). (2) - 116(5). (3)增加反响体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6). (4)Fe 3++e=Fe 2+, 4Fe2++O 2+4H +=4Fe 3++2H 2O(7). 5.6【解析】【详解】(1)根据反响方程式知, HC1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K越大,结合图像知K(300 C )>K(400 C);由图像知,400c时,HCl平衡转化率为84%,用三段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4HCl(g) O2(g) =2CMg) 2H2O(g)起始(浓度) C0 C0 0 0变化(浓度) 084C0 0.21C0 0.42C0 0.42C0平衡(浓度)(1-0.84)C O (1-0.21)C00.42C00.42C O_ 2 _ 2(0.42) (0.42) ,一 ,、一............. 一一一...... ........ 那么K= 一(一")4—(一~)—;根据题干信息知,进料浓度比过低,氧气大量剩余,导致别离产物(1 -0.84)4 (1 -0.21)C O氯气和氧气的能耗较高;进料浓度比过高, HCl不能充分反响,导致HCl转化率较低;(2)根据盖斯定律知,(反响I+反响II+反响III ) X2得4HCl(g) +O z(g) =2C"g) +2H z O(g) ?H=1(?H I+?H 2+?H 3) X2=-116kJ?mol ;(3)假设想提升HCl的转化率,应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响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以及时除去产物,较小产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4)电解过程中,负极上发生的是得电子反响,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复原反响,那么图中左侧为负极反响,根据图示信息知电极反响为:Fe3++e-=Fe2+和4=Fe2++O2+4H+=4Fe3++2H2O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那么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彳^3:物质结构与性质]11.磷酸亚铁锂(LiFePOQ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平安性高等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 4H2P.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答复以下问题:(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 ,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 (填相同"或相反〞).(2) FeCl 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 ,其中Fe 的配位数为. (3)苯胺出)的晶体类型是 .苯胺与甲苯(0四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C)、沸点(184.4C)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C)、沸点(110.6C), 原因是. (4) NH 4H 2PO 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 ; P 的 杂化轨道与 O 的2P 轨道形成 键.(5) NH 4H 2PO 4和LiFePO 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那么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 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以下图所示:(用n 代表P 原子数).(3) .⑵ 7 J Fe C (4). 4(5). (3)cv Cl(7) . (4) O (8). sp 3 (9). b (10). (5)【详解】分析:这道选修题涉及到了元素周期表和对角线原那么、核外电子排布式的写法、配位物的 形成,以及熔沸点的判断方式和分子晶体的判断方法.电负性的判断和杂化轨道的计算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对角线原那么可知与锂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镁,镁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占据s 轨道,s 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自旋方向相反. 氯化铁的双聚体,就是两个氯化铁相连接在一起,氯化铁的化学键有明显的共价性所以仿照共价键的形式将俩个氯化铁连接在一起.配位数就等于原子的化合价的二倍. 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除了一局部有机酸盐和有机碱盐是离子晶体.苯胺比甲苯的熔沸点都高,同一种晶体类型熔沸点不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是否有氢键,苯胺中存在电负性较强的 N 所以可以形成氢键,因此比甲苯的熔沸点高.电负性与非金属性的大小规律相似, 从左到右依次增大,O 就是最大的.计算出p 的杂化类型是sp 3, 与氧原子形成的是磷氧双键,其中P 轨道是与氢氧形成的是单键.可以根据磷酸根、焦磷酸根、三磷酸根的化学式推导: PO/ P 2O 74 - P 3O 105-磷原子的变化规律为:1, 2,3,4, nFeCl 3的结构式为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答案】(1). (1)Mg (2).相反分子晶体 (6).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P n O 3n+1)(n +2)-熊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O 磷原子 O 辄原子氧原子的变化规律为:4,7,10,3n+1酸根的变化规律为:3,4, 5, n+2;因此得出(P N O3N+1)(n+2)-点睛:第二小问,双聚分子的氯化铁结构式,从共价键的角度分析,存在着配位键,那配位原子就是氯原子,共用俩个氯原子就可实现将两个氯化铁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第五小问,应用数学的找规律递推到通式,首先写出磷酸的化学式,然后寻找规律.化学——选彳^5:有机化学根底]12.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下面是利用Heck反响合成W的一种方法:答复以下问题:(1) A的化学名称为.(2) =尸.口H中的官能团名称是.(3)反响③的类型为, W的分子式为(3) 不同条件对反响④产率的影响见下表:上述实验探究了 和 对反响产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等对反 应产率的影响.【解析】【详解】分析:首先看到合成路线:由 A 物质经1反响在酚羟基的邻位上了一个碘原子, 发生了取代反响生成了 B 物质,B 物质与乙烯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C 物质,那c 物质就是将乙烯酸中的竣基去掉取代了碘原子的位置; 由D 反响生成E 就是把HI 中的H 连在了.上,发生的是取代反 应;最后heck 反响生成w 物质.解析:(1) A 物质所含官能团是两个酚羟基,且苯环上有两个是间位的取代基,那物质的命名就是 间苯二酚0H物质中含碳碳双键和竣基D 物质到E 物质没有双键的消失, 且在.原子处增加了氢原子, 没有双键参与反响所以属于取代反 应,W 物质中可以轻松数出共有 14个C 原子,4个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可以通过不饱和度来推 断出,14个碳的烷应该有 30个氢,现在该分子有 9个不饱和度,其中一个苯环 4个,一个双键1 个,一个不饱和度少 2个氢,所以30-9*2=12,因此有12个氢原子.可以从表格中寻找溶剂一样的实验、碱一样的实验发现得出:实验1,2,3,探究了不同碱对反响的影响;实验4,5, 6,探究了不同溶剂对反响的影响,最后只剩下不同催化剂对实验的影响.(5) X 为D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 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生成2 g H 20X 的结构简式.6 : 2 : 1;③1 mol 的X 与足量金属 Na 反响可(6)利用Heck 反响,由苯和澳乙烷为原料制备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答案】(1). (1)间苯二酚(1, 3-苯二酚)(2). (2)竣基、碳碳双键 (3). (3)取代反响(4). C 14H 12.4(5). (4)不同碱 (6).不同溶剂 (7).不同催化剂(或温度等)(8). (9). ( 6 )CID的分子式为:C8H9O2I,要求含苯环,那支链最多含两个C,且1molX与足量Na反响可生成2g氢气,那就证实有两个酚羟基或醇羟基,又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6:2:1,那一定是有两个甲基和两个酚羟基,由于醇羟基没有6个相同环境的氢.由题意中的heck反响可知需要一个反响物中含双建,一个反响物中含I;从苯出发可以经过澳乙烷和澳化铁的反响制得乙苯,乙苯在乙基上通过烷烧的取代反响生成氯乙苯,氯乙苯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下发生卤代烧的水解从而生成双键,得到苯乙烯;可以仿照反响1通过相同条件在苯环上上一个碘原子取代苯环的氢.点睛:最后一个写合成路线,要必须从已有的物质出发,不得自己添加反响所需有机物,仿照题中出现的反响,将合成路线分为两局部,一次合成,遇到不会的合成,首先要在题意和中寻找.清楚想要有碳碳双键出现应该利用卤代燃的水解反响.。
上海市六校2016届高三3月综合素养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H :O:H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六校综合素养调研化 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地填写好学校、姓名、学号等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Fe-56 Sn-11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B .硝酸C .醋D .卤水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H 2O 的电子式为B .4℃时,纯水的pH=7C .D 2O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 .若273K 、101kPa 时水分子间平均距离为d ,则d(气)>d(液)>d(固)3.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 .海水提溴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D .海水提镁过程中不涉及复分解反应 4.标准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 .酚酞B .圆底烧瓶C .锥形瓶D .滴定管5.“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
Al 65Cu 23Fe 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
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法确定Al 65Cu 23Fe 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B .Al 65Cu 23Fe 12的硬度小于金属铁C .Al 65Cu 23Fe 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 .1mol Al 65Cu 23Fe 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 mol 电子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7.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 18O 和14N 2的判断正确的是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8.“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 的结构简式如图。
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附答案解析

2019年⾼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卷Ⅲ)附答案解析绝密★启⽤前2019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理科综合能⼒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选择题:本题共13个⼩题,每⼩题6分。
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化学与⽣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纯硅可⽤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量⽤于⾼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D. 碘酒可⽤于⽪肤外⽤消毒【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纯硅可⽤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硬度⼤,可⽤于⾼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质变性,可⽤于⽪肤外⽤消毒,D正确;答案选C。
2.下列化合物的分⼦中,所有原⼦可能共平⾯的是A. 甲苯B. ⼄烷C. 丙炔D. 1,3?丁⼆烯【答案】D【解析】【详解】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所有原⼦不可能共平⾯,A不选;B、⼄烷是烷烃,所有原⼦不可能共平⾯,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所有原⼦不可能共平⾯,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形结构,因此1,3-丁⼆烯分⼦中所有原⼦共平⾯,D选。
答案选D。
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的最外层电⼦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数等于X次外层电⼦数,且Y原⼦半径⼤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Y的最外层电⼦数等于X次外层电⼦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数是2个,⼜因为Y的原⼦半径⼤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数是(10-2)/2=4,则X是C,Z 是Si。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20191017091013)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的不一样的气味,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家禽的危害作用,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体积比浓度为75%中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边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微生物或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2019年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高中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元素Og 295118中文名为(奥气),就是一种人工合成得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得就是A 、核外电子数就是118B 、中子数就是295C 、质量数就是117D 、第六周期0族元素 【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得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8,故选A 。
2、只涉及物理变化得就是A 、次氯酸漂白B 、盐酸除锈C 、石油分馏D 、煤干馏 【答案】C 【解析】次氯酸漂白利用得就是次氯酸得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得反应,B 错误;石油分馏利用烃得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得就是在隔绝空气得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得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3、下列反应只需要破坏共价键得就是A 、晶体硅熔化B 、碘升华C 、熔融Al 2O 3D 、NaCl 溶于水 【答案】A 【解析】晶体硅为原子晶体,Si 原子之间只以共价键连接,因此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A 正确;碘为分子晶体,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 错误;Al 2O 3为离子晶体,熔融破坏离子键,C 错误;NaCl 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与氯离子,破坏离子键,D 错误。
4、下列过程固体质量增加得就是A 、Cu 加入氯化铁B 、Zn 加入硫酸C 、H 2通入灼热氧化铜D 、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答案】D 【解析】A 、Cu+2FeCl 3=CuCl 2+2FeCl 2,Cu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A 错误;B 、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固体质量减少,B 错误;C 、CuO+H 2Cu+H 2O,CuO 变为Cu,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D 、3Fe+4H 2O高温Fe 3O 4+4H 2,Fe 变为Fe 3O 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体分层,通过分液进行分离,D 正确。故答案选 C。
15.如图所示,元素 m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2019年上海市2016级高三高中等级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A.非金属性:m>n
唐山市高中化学微课堂
B.氢化物稳定性:n<p
A.AlO2- B.Al3+ 【答案】D
C.Al(OH)3
D. Al3+,Al(OH)3
【解析】
pH 为 1 的 100 mL 0.1 mol/L 的 AlCl3 中 , n(H+)=0.1 mol/L×0.1L=0.01mol , n(Al3+)=0.1 mol/L×0.1L=0.01mol,300 mL 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n(OH-)=0.1 mol/L×0.3L=0.03mol,其中 0.01mol 的 OH-先与 0.01mol H+发生中和反应,剩余的 0.02mol OH-与 0.01 mol Al3+反应,氢氧根离子不足,因
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 118,对于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 118,
故选 A。
2.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答案】C
【解析】
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石油
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
题干条件说明正反应为气体减少的反应,若 Y 为固体或液体,则需要满足 m>2m,不可能成立,B 项错误;
Y 是气体,且 m+n>2m,所以 n>m,C 项正确; 平衡正向移动,产物 Z 的体积分数应该增大,D 项错误。故答案为 C。 20.常温下等体积的 0.1mol/L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 A.①中[CH3COOH]>[CH3COO-]>[H+]>[OH-] B.①②混合后,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
3
2019年上海市2016级高三高中等级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唐山市高中化学微课堂
12.能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A.硝酸钡,稀硫酸
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
D.稀硝酸,氯化钡
【答案】B
【解析】
亚硫酸钠部分变质生成硫酸钠,因此实际需要检验的是硫酸根离子,使用试剂为稀盐酸和氯化钡。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1/2mol O2(g)+1molH2(g) 的 能 量 低 于 1mol OH(g)+1mol H(g) , 因 此 反 应
1/2O2(g)+H2(g)→OH(g)+H(g)吸热,故 C 项正确。
19.已知反应式:mX(g)+nY(?) pQ(G)+2mZ(g),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 c(X)=0.3mol/L,其它
Ⅲ 542kJ 1/2O2(g)+1H2(g) 1H2O(g)
t
A.断开非极性键和生成极性键的能量相同 B.反应Ⅱ比反应Ⅲ生成的 O-H 键更牢固 C.1/2O2(g)+H2(g)→OH(g)+H(g)-Q(Q>0) D.H2O(g)→1/2O2(g)+H2(g)+Q(Q>0) 【答案】C 【解析】
条件不变,将容器缩小到原来的 1/2,c(X)=0.5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Y 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C.系数 n>m
D.Z 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 c(X)=0.3mol/L,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缩小到原来的 1/2,若此时平衡不 移动,c(X)=0.6mol/L,但平衡移动之后 c(X)=0.5mol/L,说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项错误;
6
2019年上海市2016级高三高中等级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唐山市高中化学微课堂
C.①③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则[Na+]>[CH3COO-]>[H+] D.①②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比①③混合的电离程度小 【答案】B 【解析】 CH3COOH 溶液中 H+来自于 CH3COOH 电离和水的电离,CH3COOH 只有一小部分发生电离,因此 [CH3COOH]>[H+]>[CH3COO-]>[OH-],A 项错误; ①②混合后的产物恰好为 CH3COONa,体积约为原来的 2 倍,若不存在平衡移动,则醋酸根离子浓 度约为③的 1/2,因为“越稀越水解”稀溶液中水解程度更大,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③的 1/2,B 项正 确; ①③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说明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CH3COO -]>[Na+]>[H+],C 项错误; ①②混合后为 CH3COONa 溶液,促进水的电离,①③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H3COOH 的电离为主, 抑制了水的电离,D 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二、综合分析题(60 分) (一) (1)说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化肥混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联合制碱法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合成氨采用 20-50MPa,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4NO2+2CO(NH2)2→2CO2+4N2+4H2O+O2(已知尿素中 N 为-3 价),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_;若吸收 0.15mol NO2,则转移的电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 (5)向一定量 NH4Cl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 c(Na+)_____ c(NH3·H2O)。 【答案】 (1)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逸出,导致肥效降低;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硝基苯和苯为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用蒸馏分离,A 正确;乙烯不与 NaOH 反应,SO2 被
氢氧化钠吸收,可实现两种气体的分离,B 正确;己烷和己烯为互溶液体,己烷不与溴水反应,但能够
萃取溴水中的溴,己烯与溴水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仍然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分液进行分离,C 错
C.5×10-12 mol·L-1
D. 5×10-13 mol·L-1
【答案】A
【解析】
0.005mol·L-1Ba(OH)2 中 OH-浓度是 0.005mol·L-1×2=0.01mol·L-1,c(H+)=Kw/ c(OH-) =10-14(mol·L-1)2/0.01 mol·L-1=10-12mol·L-1,故答案选 A。
因为 n 与 p 位于同一主族,n 的非金属性强于 p,所以 n 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 p,B 错误;
又因为 p 和 q 位于同一周期,p 简单阴离子半径大于 q,C 项正确;
q 的非金属性强于 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p,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C。
16.在 pH 为 1 的 100mL 0.1 mol/L 的 AlCl3 中,加入 300mL 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后铝的存在形 式是
C.CuO+H2 Cu+H2O,CuO 变为 Cu,固体质量减少,C 错误;
D.3Fe+4H2O 高温 Fe3O4+4H2,Fe 变为 Fe3O4,固体质量增加,D 正确。
5.25℃下,0.005mol·L-1Ba(OH)2 中 H+浓度是
A.1×10-12 mol·L-1
B. 1×10-13 mol·L-1
此生成 Al(OH)3,并有 Al3+剩余。 17.关于下列装置(只是个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金属导线
Fe
石墨
H2O
A.石墨电极反应:O2+4H++4e→2H2O B.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 Fe 的腐蚀 C.加入少量 NaCl,会加快 Fe 的腐蚀 D.加入 HCl,石墨电极反应式:2H++2e→2H2↑ 【答案】A
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 是
A.易溶于水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与环己烷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烷烃都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C 错误,B 正确;自行车烷的不
饱和度比环己烷多 1,不满足分子式相差 n 个 CH2 的要求,与环己烷不为同系物。
1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 CO2,不影响滴定结果
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答案】C
【解析】
指示剂的选择需要遵循“由浅变深”的颜色变化规则,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颜色变化过程为由红色变
8.聚异戊二烯
CH2 C CH CH2 的单体是
CH3
n
CH2 C CH CH2
A.
CH3
B.(H2C)2C=CH-CH2
2
2019年上海市2016级高三高中等级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C.(H3C)2C=CH-CH2 【答案】D
唐山市高中化学微课堂
CH2 C CH CH2
D.
CH3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