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课程平时成绩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农业大学“中荷园艺学双学士学位合作项目班”为例
提高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刘仁道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2期摘要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课后的复习效果,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质量课堂参与结构评分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围绕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生产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最优气象条件和措施。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该门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知识传授和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就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开始,首先引入气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回忆与天气、气候有关的趣闻趣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了解气象学的目的;其次,从作物生长发育对太阳辐射、温度、水分、风等气象要素的依赖,谈到不良气候、乃至极端气候对作物的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到粮食安全,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使同学们能够从微观到宏观层面了解气象学与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人民生命安全乃至整个世界和平的关系;第三,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生动、风趣的言语表达,以及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对学生的吸收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型本科《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作了明确的定义,即“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这是国家对经济转型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以国家层面提出的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概念的首次正式文件[1]。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高等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能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1-3]。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的具体内涵,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专业设置应适合社会需求;教学内容应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3]。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关系,以利用和创造有利气象条件及抗避不利气象条件,为农业的高产、稳产、高效和优质服务的边缘学科[4]。
农业生产对象包括农作物、园艺植物、食用菌等,因此其授课对象也以涉农专业为主,如农学、种子科学、园艺、设施农业、林学、植物保护等。
《农业气象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是很多涉农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且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密切相关。
该课程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仅一直未能受到(学生、管理层)的重视,且在教学环节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课程授课时间被压缩所造成的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等。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业气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就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能符合时代需要。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首先要把大量新知识、新理论引入到教学内容作为前提的基础上,要考虑专业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即,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及其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几点思考

《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改革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24-03《农业气象学》是我校环境科学、农业生态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命学科农学、植保、园艺、设施、草业科学、种子科学、农业资产评估、林业科学、生态旅游、水文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气象学已成为环境科学、生命学科中发展最迅速,最为活跃的带头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已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生命学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学科的发展。
因此,《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对于21世纪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多媒体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建设现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程建设的必需内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不可否认多媒体具有非常强的演示能力和发展前景,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模拟事物形成过程等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成声、图、文、动画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直观上的不足,使一些演示性、图表性、动画等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获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
用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我认为这种看法有待进一步验证,尽管多媒体教学优点很多,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屏幕演示时间长使人容易疲劳,思想不能集中;理论、概念、定律、措施等内容演示速度较快,学生思路跟不上,造成后续内容理解困难;演示时间与学生记笔记时间有差距,造成一部分学生笔记不完整、一部分学生只顾记笔记来不及听讲或只听讲不记笔记等现象,给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造成困难。
农业气象学实习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习报告一、引言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探索合理的农业气象管理和决策的科学。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深入了解农业气象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农业气象观测站,学习了各种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二、农业气象观测站参观与调研在实习期间的第一周,我参观了当地的农业气象观测站。
观测站设备齐全,包括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风向仪等)和遥感设备。
观测站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记录方式。
我还有幸参与了实时的观测工作,通过观察和记录气象要素的变化,我对农业气象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农业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开始了农业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
我选择了一个农业区域进行调研,收集了当地一段时间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力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在降水量较多的年份,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普遍较高;而在温度波动较大的年份,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较为不稳定。
这些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四、农业气象管理与预测基于我对农业气象的学习和实习经验,我认识到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农业管理和决策的价值。
农业气象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做出决策,以减少对不利气象条件的敏感度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一些农业气象预测模型和技术,并学习了如何根据气象数据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计划。
五、实习心得与展望通过这次农业气象学实习,我对农业气象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学会了如何观测和记录气象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我还与农业气象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深入了解了农业气象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并积极参与农业气象管理和决策的工作。
农业气象学的实习报告感悟

农业气象学实习报告感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农业气象学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让我对农业气象学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体验到了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感悟。
首先,我了解到农业气象学是一门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学科。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气象学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例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需要根据气象条件来确定,以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业气象学还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和冰雹等,减少农业损失。
其次,实习过程中,我有机会亲自参与了气象观测和数据采集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和风速计等,并了解了如何正确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明白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的重要性。
我也认识到,在进行气象观测时,要严格遵守观测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了解到,天气预报是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模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天气预报的局限性,因为气象系统非常复杂,目前还无法完全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然而,天气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和收获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农业气象学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农业气象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气象学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
总之,这次农业气象学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对农业气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体验到了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开展《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效果初探

开展《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效果初探作者:杨卫君,王春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0期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组建了《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
简述了兴趣小组的实施过程、开展效果,并分析了兴趣小组初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兴趣小组;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0-0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发现,《农业气象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该课程中涵盖较多广泛抽象的气象学基础知识,但是多数学生没有系统的气象学知识背景,这就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枯燥不易学的挫败感。
同时,该课程不仅气象学知识内容丰富,同时还涉及农业生产技能相关内容,对于还不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因而不能很好地做到触类旁通,理论联系实际。
另外,同大多数课程一样,该课程也是采取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给学生一种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依赖性,因此并未对该课程有充分的重视。
再有,该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特色不鲜明,仅仅是以基础实验为主,学生并不能从中发现其与专业课的密切关系,因此兴趣不浓厚,重视度不高。
在实验课程中常常只是了应付完成操作流程,并不能主动深入探索各类实验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意义,从而导致实验课收效甚微。
诸如此类,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我们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初步组建《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以期通过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一、农业气象学兴趣小组初建为能使兴趣小组顺利组建起来,我们采取宣传、引导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兴趣小组的意义,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小组成员不宜过多,每组6—8人,组员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自由组合,可跨班级跨专业组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交流协作活动,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杨小燕李利梅陈景玲孔玉华来源:《科教导刊》2020年第15期摘要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在各类专业学科所处的地位,基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新技术、新平台的充分利用等方面探讨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措施,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科研超星学习通平台素质教育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and its status in various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and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first",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nto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platforms. It aims to improve student practical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by focusing on students, and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good morals.Keywords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teaching reform; scientific research; super- star learning platform; quality education“農业气象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围绕农业发展与现代化,不断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所有气象问题。
《农业气象学》课程改革初探

学生科研能力。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7731(2019)(02-03)-0133-02
The Preliminary Reform Study of Agrometeorology Course
Xiong Qinxue et al (Agricultur school Yangtze University,Jinzhou 434025,China) Abstract: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grometeorology,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agrometeorology in agricultural college,and proposes the preliminary measures for the course reform of agrometeorology fro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 in learning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and exercise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Agrometeorology;Course reform;Inquiry-based teaching
2 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引入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 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法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 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 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主动获取知(下转 136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业 气 象学 》 程 平 时成 绩 改 革探 索 与实践 农 课
一
以河北农 业 大 学“ 中荷 园艺学双 学 士学位 合作 项 目班 ” 为例
尹 宝重 薛 宝颖 凌 敏 , ,
(. 1 河北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保 护 学 院 ,河北 保 定 0 1 0 ;2 河 北 农业 大学 商 学 院 , 北 保定 0 1 0 ) 70 1 . 河 7 0 1
Th e o m n a tc f s o e f r u i e t e r f r a d pr c i e o c r s o o tne t s s f r t e a r - e e r l g c lc u s o h g o m t o o o i a o r e
t e Ag iu t r l nv ri o e e. W eca sf h r jc ls e n ot r u s F rh ls h rc lu a ie st fH b i U lsiyt ep oe tca ssit wog o p . o eca s
o 0 f2 09,t r d to ls o em a a e n he t a iina c r n g me tmod c t o r p)wasus d,f r t t rca so e( on r lg ou e o he o he l s f 2 0,t e f r a c na m e tmo e ( e tg ou .Th e u t h w ha he c r e a i O 01 he p ro m n ema ge n d t s r p) e r s lss o t tt o r l ton C —
Ab t a t sr c :Sc r s f r r tne t s s s a d f r o f t mpo t nt c o e o ou i e t t n o ne o he i r a omplm e nd r t e e e nt u e he pr s nt e a n to y t m i c lge nd x mi a i n s s e n ole s a un v r iis Thi a tc e x o e t s e o m h gh t i e ste . s r il e pl r s e t r f r t ou wo
验 组 学 生 平 时成 绩 与期 末 成 绩 、 总评 成 绩 的相 关 系 数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平 均 成 绩 也 优 于 对 照 组 。 试 验 组 学 生 平 且 时 成 绩构 成 要 素 中 , 勤 率 、 业 成 绩 两 要 素 与期 末 成 绩 和 总 评 成 绩 无 显 著 相 关 性 , 课 堂表 现 成 绩 、 记 记 录 情 出 作 而 笔
第 1 3卷 第 2 期 21 0 1年 6月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林 教育 版 ) 农
J u n lo rc lu a iest fHe e( c 1u e& F r sr d c t n o r a fAg iutr l Unv ri o b iAg iu r y r o e ty E u ai ) o
况 与 期末 成 绩 和 总评 成 绩 则 成 极 显著 正相 关 。 关 键 词 :农 业 气 象 学 ;平 时 成 绩 ;改 革 中图 分 类 号 : 1 G 7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6 2 ( 0 1 0 — 1 4 0 08 9721)2 08 — 5
ca sso h i a— Neh ra d o b e d g e o p r to r jc sca s s o o t u r li ls e ft e Chn - — t e ln sd u l e r e c o e ain p o t ls e fh ri hu e n e c
摘 要 : 时 成 绩 是 高 等 院校 现 行 考 试 制 度 下 对 于 成 绩 重要 的补 充 。 以两 届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中荷 园 艺双 学 士学 位 合 平 作 项 目班 为 例进 行 了平 时成 绩 改革 的探 讨 , 过 将 连 续 两 届 该 项 目班 级 进 行 分 类 , 0 9年 开 课 班 级 采 用 传 统 平 时 通 20 成 绩 管 理模 式( 照 组 ) 2 1 对 ,0 0年 开 课 班 级 采 用 改 革 后 的平 时成 绩 管 理 模 式( 验 组 ) 进 行 对 比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 试 , 试
—
A a e s u ft e s u e l s f Ch na Ne h r a d c s t dy o h t d ntc a s o i - t e l n s
d u l d g e o p r t n p o t i o t ut r o be e rec o e ai r jcs n h ri l e o e c u
i r c lu ຫໍສະໝຸດ n Ag i u t r lUn v r iy o b i i e st f He e
YI o z o g N Ba . h n 。 XUE Ba - n , LI o yig NG i M n
( . l g fP a tPr tc i n 1 Co l eo l n o e t ,Ag iu t r l e o rc lu a Un v r iy o b i ie st fHe e ,Ba d n 7 0 1; o ig 0 1 0 2 Co lg fB sn s ,Ag iu t r lUnv r i fHe e ,Ba d n 7 0 1 . l eo u i e s e rc l a i e st o b i u y o ig0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