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五月选择题练习6
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组织中的糖类都可斐林试剂检测B.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多C.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D.蓝藻细胞中糖类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细胞直接或间接受抗原刺激可产生淋巴因子D.T细胞可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咆接触使其裂解3.《格物粗谈•果品》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毎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文中的“气”是指乙烯,属于生长调节剂B.红柿细胞缺乏相关基因而不能合成乙烯C.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能促进红柿的成熟D.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不能促自身的成熟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构成-个基因库B.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C.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5.赫尔希和蔡斯用噬尚体侵染太肠杆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由质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C.甲组产生的子代吨阐体均含有放射性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6.右图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吸如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在适易温度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醉母菌的无氧呼吸B.装置中的气体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C.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D.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加快7.我国古代做衣服的主要原料是麻和丝。
高三5月联考(三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级两校第4次联考理科综合测试命题者:**校对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i:2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噬菌体、蓝藻、酵母菌的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可进行有氧呼吸供能D.都能通过有丝分裂繁殖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图乙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相同的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图丁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3.以下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粗提取DNA分子时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B.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获得纤维素分解菌4.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③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⑤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缬氨酸的密码子是CAG C.遗传物质进行②过程与进行④过程所需的酶和原料都不同D.细胞核中只能进行①②③过程,线粒体中只能进行④⑤过程5.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6.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害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的物种丰富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缩聚产物,不含酯基B.乙醇、乙醛、乙二酸均能发生氧化反应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D.油脂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钠和乙醇8.25℃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Al3+、K+、NO3-、SO42-B.pH=1的溶液中:HCO3-、NH4+、NO3-、Ca2+C.透明溶液中:Cu2+、NO3-、Cl-、H+D.在c( H+)/c(OH-)=1012的溶液中:K+、Na+、ClO-、NO3-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1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 AC.1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0.01N A个Ba2+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N A个-OH10.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11.在5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 4固体,促进水的电离,c(H +)增大,K w 不变B .0.1mol/L 的(NH 4)2SO 4溶液中:c(SO 42-) > c(NH 4+) > c(H +) > c(OH -)C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D .pH=8的NaHCO 3溶液中:c(OH -)=1×10-6mol/L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 .右图中电子由Zn 极流向Cu ,盐桥中的Cl -移向CuSO 4溶液 C .CH 4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中CH 4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 CH 4 - 8e -+10OH -=CO 32-+7H 2OD .电镀铜和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1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5月综合练习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x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复数iaiz -=3(i 为虚数单位且0a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 已知集合{}1M x x a =<<,{}13N x x =<<,则“3a =”是“M N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若0cos 2cos tt xdx =-⎰,其中(0,)t π∈,则t =( )A.6π B.2πC.56πD.π4. 函数xx y 2⋅=的部分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5. 已知32n a n =+,n ∈N ※,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等于( )A.18.5B.37C.185D.3706. 已知函数2()ln(1)f x x =+的值域为}{0,1,2,则满足这样条件的函数的个数有( )个.A.8B.9C.26D.27【解析】7. 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A 为双曲线的左顶点,以F 1F 2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的某条渐近线于M 、N 两点,且满足∠MAN=120o,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37 B.37C.321D.3198. 设已知,,a b m 均为整数(0m >),若a 和b 被m 除所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 和b 对模m 同余,记为(mod )a b m ≡,若4040402240140040222⋅+⋅⋅⋅+⋅+⋅+=C C C C a ,且(mod10)a b ≡, 则b 的值可以是( )A.2011B.2012C.2013D.20149. 如图,己知3||,5||==OB OA ,∠AOB 为锐角,OM 平分∠AOB,点N 为线段AB 的中点,OP xOA yOB =+,若点P 在阴影部分(含边界)内,则在下列给出的关于x 、y 的式子中,①x≥0,y≥0;②x -y≥0;③x -y≤0;④5x -3y ≥0;⑤3x -5y ≥0.满足题设条件的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⑤10. 在密码理论中,“一次一密”的密码体系是理论上安全性最高的.某部队执行特殊任务使用四个不同的口令,,,a b c d,每次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种,且每次都是从上次未使用的三个口令中等可能地随机选用一种.设第1次使用a口令,那么第5次也使用a口令的概率是( )A.727B.61243C.1108D.124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 在集合⎪⎭⎪⎬⎫⎪⎩⎪⎨⎧⎪⎩⎪⎨⎧≥-≥+≤-+0,0,032|),(y x y x y x 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任取一点M,则点M 恰好取自x 轴上方的概率为___ _____.考点:1.集合的含义.2.线性规划.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2. 在△ABC 中,AB =2,D 为BC 的中点,若AD BC ⋅=32-,则AC =_____ __.13.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内切球的体积为 .14. 若函数ln ()ln(1)2kxf x x =-+不存在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5. 已知()f x 为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且()'()f x xf x >恒成立,则不等式0)()1(2>-x f xf x 的解集为______ 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 (本小题满分13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中国的植树节,林管部门在植树前,为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植树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的高度,规定高于128厘米的树苗为“良种树苗”,测得高度如下(单位:厘米):甲:137,121,131,120,129,119,132,123,125,133;乙:110,130,147,127,146,114,126,110,144,146.(Ⅰ)根据抽测结果,画出甲、乙两种树苗高度的茎叶图,并根据你填写的茎叶图,对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作比较,写出对两种树苗高度的统计结论;(Ⅱ)设抽测的10株甲种树苗高度平均值为x,将这10株树苗的高度依次输入按程序框图进行运算(如图),问输出的S大小为多少?并说明S的统计学意义;(Ⅲ)若小王在甲种树苗中随机领取了5株进行种植,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求小王领取到的“良种树苗”的株数X的分布列.②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长得更整齐;17. (本小题满分13分)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1a =,平面向量(sin(),cos )m C C π=-,(sin(),sin )2n B B π=+,且sin 2m n A ⋅=.(Ⅰ)求△ABC 外接圆的面积;(Ⅱ)已知O 为△ABC 的外心,由O 向边BC 、CA 、AB 引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F,求COF B OE A OD cos ||cos ||cos ||++的值.18.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 为1B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满足111BB B E ⋅=.(Ⅰ)求证:1D E ⊥平面1AD C ; (Ⅱ)当11B E BB 为何值时,二面角1E AC D --的大小为4π.19.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C:22221x y a b +=( 0a b >>)的离心率为21,点(1,32)在椭圆C 上.(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 若椭圆C 的两条切线交于点M(4,t ),其中t R ∈,切点分别是A 、B,试利用结论:在椭圆22221x y a b+=上的点(00,x y )处的椭圆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证明直线AB 恒过椭圆的右焦点2F ; (Ⅲ)试探究2211||||AF BF +的值是否恒为常数,若是,求出此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0.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ln ()xx kf x e+=(其中k R ∈),)('x f 为f (x )的导函数. (Ⅰ)求证:曲线y=()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不过点(2,0);(Ⅱ)若在区间]1,0(中存在0x ,使得'0()0f x =,求k 的取值范围;(Ⅲ)若0)1('=f ,试证明:对任意0x >,2'21()e f x x x-+<+恒成立.然后研究函数1ln y x x x =--,通过求导求出函数的最大值.研究函数(1)xy e x =-+,通过求导得出函数考点:1.导函数的几何意义.2.函数的极值.3.导数应用.4.通过不等式的传递性证明不等式.21. (本题满分14分)(1) 二阶矩阵A ,B 对应的变换对圆的区域作用结果如图所示.(Ⅰ)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矩阵A ,B ;(Ⅱ)利用(Ⅰ)的结果,计算C=BA ,并求出曲线10x y --=在矩阵C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的曲线方程.设曲线10x y --=上任意一点为(,)m n ,变换后的点坐标为(,)x y10210x m y n ⎛⎫-⎛⎫⎛⎫ ⎪= ⎪ ⎪ ⎪⎝⎭⎝⎭⎝⎭,12x ny m⎧=-⎪∴⎨⎪=⎩,10m n --=210x y ∴+-=故所求的曲线方程为210x y +-= …………7分考点:1.图形表示矩阵的变换.2.矩阵的运算.(2) 已知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是4cos ρ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cos 1sin x t y t θθ=+⎧⎨=+⎩(t 为参数).(Ⅰ)求曲线1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直线l 与曲线1C 交于A 、B 两点,点M 的直角坐标为(2,1),若3AB MB =,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6sin 4θ=,10cos 4θ=±(3) 已知函数()|1|f x x =-. (Ⅰ)解不等式:()(1)2f x f x +-≤;(Ⅱ)当0a >时, 不等式23()()a f ax a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所以23|1|a a -≥- 2a ∴≥ ……………7分考点:1.绝对值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3.分类的数学思想.。
高三第三次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广西武鸣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第三次〔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考前须知:1.答卷前,所有考生必须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一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
3.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答题卡交回。
〔谨记:高考要求将试卷及答题......卡一起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浸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那么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开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展着有限的交往。
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
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
但是,新型交互形式的出现,也不可防止地给人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展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
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标准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别离甚至对立。
自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开展。
科技宏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深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那么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高三5月考前演练试题含解析 试题

2021届高三5月考前演练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语文试题考前须知:1.在答题之前,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答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需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请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此格外重视外表所表达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兴趣,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
可是假如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者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历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外表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历,而只是一种籍贯或者来源确实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者声音。
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
知道自己是中原人、人、苏北人。
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梦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化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
比方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详细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者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
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高三五月训练试题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届高三语文五月训练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卷一共10页,22题。
全卷总分值是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卷须知:2.选择题的答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需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请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建人类命运一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开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一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化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一共同体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一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一共同生活、分享一种一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结合为一体。
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HY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损害他者的根本自由和权利〞。
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一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一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
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一共同体中。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一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
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的道德关心大于动植物的特征。
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生计的消费材料。
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
高三文综5月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襄樊2021届5月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测试题考生注意:3本套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综合题〕,总分值是300分,考试时间是是为150分钟。
5考生答题时,将第一卷〔选择题〕请需要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之答案选项涂黑,第二卷〔综合题〕请用黑色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之答案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本卷一共35小题,每一小题4分,一共计140分。
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里面,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读澳大利亚图1,答复1——2题。
1、12月22日前后①②③④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①②③④四地中盛产苹果的是〔〕A.①B.②C.③D.④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是消费本钱的重要组成局部。
图2为在M、N两地间建立的某工厂的运费变化图。
据图答复3——4题3、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M地是该工厂的原料产地B.N地是该工厂的燃料产地C.N地是该工厂的产品场D.P地是该工厂的最正确厂址区位4、该工厂最有可能是:〔〕A.电视机装配厂B.啤酒厂C.炼铝厂D.制糖厂图3甲乙为两个岛屿,读图答复5——6题。
5、甲乙两个岛屿的一共同点是〔〕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种植天然橡胶、咖啡、可可C.河流短急D.都是热带季风气候6、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①地跨热量带较多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③东西降水差异大④海拔高度更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图4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答复7——8题7、从可持续开展的角度看,该流程〔〕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进步C.进步了糖的产量和质量D.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8、该技术是工厂管理者主动与科研机构联络,请科技人员帮助设计的。
此过程属于〔〕A.等级扩散B.传染扩散C.迁移扩散D.刺激扩散图5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
2021-2022年高三理综5月模拟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三理综5月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4第Ⅰ卷(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噬藻体(病毒)对水华的消长过程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噬藻体能在蓝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并最终导致蓝藻的裂解。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噬藻体与蓝藻均为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等细胞器B.噬藻体进入蓝藻后吸收营养产生大量能量并迅速增殖C.噬藻体以蓝藻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藻体的核酸D.噬藻体利用蓝藻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藻体的蛋白质2.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的实验和结论能相匹配的是3.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推测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B.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C.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D.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4.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最终将导致生殖隔离5.右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l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月选择题(六)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读表完成1~2题。
表1:以色列1999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A .粮食种植业 B .乳畜业 C .园艺业
D .家禽饲养业
2.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 )
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大量生产水密集型的产品 ④大规模引用高山融雪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2012·江苏省百校联考)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013·郑州模拟)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5~6题。
5.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 )
A .甲>乙> 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乙>丙>丁>甲
6.关于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山地可能位于澳大利亚②乙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③丙山地可能位于秦岭④
丁山地可能位于雪峰山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2·江西上饶高三二联)读下图,回答7~8题。
7.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下列关于核电站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半球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沿岸
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8.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②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③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④技术发达,核电技术成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2012·浙江文综)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C.21.5°至78.5°D.11.5°至45°
(2013·佛山模拟)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2012年7月27日20: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横坐标为北京时间),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
11.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
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
1.答案 C
解析以色列的水资源不足,农业应发展需水较少的农业类型。
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蔬菜的虚拟水含量最小。
2.答案 A
解析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因此需种植虚拟水含量小的作物。
答案 3.A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我们可知,15~64岁人口比例较大,即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那么劳动力充足,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做得较好,故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而不是教育投资少。
第4题,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最突出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大,也就是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而出生人数的较少,这加重了青壮年不少负担,我国劳动力数量并非急剧下降而是逐渐下降,且目前不会出现负增长。
答案 5.B 6.B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山麓植被类型判断,甲地的西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且位于南半球,故其植被一片枯黄,为南半球冬季,即北半球夏季,乙地山麓为荒漠,判断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丙山麓为常绿阔叶林,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丁山麓为针阔叶混交林,判断位于东北,故当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越往北昼长越长,越往南昼长越短,B项正确。
第6题,甲山脉位于南半球,且山脉呈南北走向,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北部符合,①正确;乙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②错误;丙南北两侧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气候,故为秦岭,③正确;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雪峰山位于我国南方,④错误。
答案7.C8.D
解析第7题,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
第8题,核燃料能量集中,运量小,运费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核泄漏之后可能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日本大力发展核能的原因是因为常规能源短缺,而核电技术成熟。
9.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纬度之差可得:H=90°-α,由题干知H=α,可求得α=45°,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和最南端是23.5°,因此Q点的地理纬度-23.5°=45°或Q点的地理纬度-(-23.5°)=45°,即Q点的地理纬度变化范围是21.5°至68.5°。
答案10.D11.B
解析第10题,7月2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从图上可以看出丙的黑夜时间是最短的,白昼时间最长。
说明丙的位置是在最北,应排在最后,排除选项A、B。
再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看出甲是昼短夜长,其余都是昼长夜短。
因此说明甲在南半球,其余的都在北半球,说明甲的位置是在最南,则甲应该排在最前面。
故选D。
第11题,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实际上是0时区的区时为7月27日19:12,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比0时区的区时早8小时,故北京时间=7月27日19:12+8=7月28日3:12,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