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化工程电子版

渠化工程电子版
渠化工程电子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时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现代交通运输共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由于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各尽其用,形成一个综合运输体系。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现代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相当重视内河航运的建设,水运比较发达。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其货物周转量仅次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运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1.内河水道的建设可以密切结合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综合开发

综合利用水利资源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许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为水运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只要注重通航建筑物和航道的建设,兴建水利工程对内河航运事业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内河航道的建设都是尽可能结合灌溉、防洪、供水、发电、渔业等方面综合进行的,因此,水运建设也可以取得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2.水运的运输能力(即航道的通过能力)比较高

一条单线铁路的年运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而一条通航河流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可以说几乎是不受限制的,如德国莱茵河1970年年运量就相当于20条铁路年运量。

3.水运的运输成本低

据以往调查,我国铁路平均运输成本比内河航运高5%。在国外,水运的运输成本一般仅为铁路的1/3~1/2,为公路的1/10~1/5。水运运输成本低的原因:

(1)船舶的航行阻力小,因此在一定的航速下,利用水运运输货物所消耗的动力和燃料比其它运输方式低;

(2)航道建设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较铁路或公路少。建设年通过能力100万吨的航道投资仅相当于铁路的1/10,公路的1/4~1/3。在运输工具制造方面,水运也比较经济,每一载重吨船的造价一般为铁路车辆的1/6~1/5,而且每一载重吨铁路车辆所需的钢材超出船舶1倍以上;

(3)船舶的载重量大,而且自重所占的比重较小。目前国外大型船舶的载重量一般为4~5万吨,最高可达40万吨,这相当于几列火车或数千辆汽车的载重量。在整个载重量中,船舶自重仅占7.5%~28%,而铁路车辆的自重却相当于它的载重量的40%~60%。

4.由于河流的分布面广,使水运便于实行大、中、小结合及长短途运输的结合

船舶能装载各种类型的货物,特别是大宗散货、石油以及危险物资等。在同一条航道上,既可行驶大型船舶,为重要的工业建设生产服务,也可以行驶小型船舶,为短途运输,

集散物资和农业生产服务。

此外,水运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也起重要作用,是打不烂、炸不垮的交通运输线。水运对环境的污染(噪声、振动、尘垢和散发有害物等)较公路和铁路运输为少。

但应指出,目前我国水运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航道地形、船舶技术和营运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对于货物运输来说,商务速度比技术速度更重要,所谓商务速度是指货物由交运到交付的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铁路的商务速度较技术速度低得多,而水运的商务速度仅略低于技术速度。因此,从商务速度来看,铁路运输的商务速度虽大于水运,但两者的差别不如技术速度那么大。因此水运一般适用于运量大而对运期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其次,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有些地区不像汽车、火车那样,可以常年不分昼夜进行不间断地运输。此外,在建成四通八达的航道网以前,水系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的连续性差,有时需转驳倒载,甚至造成货损货差等。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在提高水运的连续性和加快运输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营运管理水平,水运的缺点会逐渐被克服,其优越性就会更充分显示出来。

第二节我国航道建设状况

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运能大等比较优势。加速发展内河水运,可有效缓解流域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和大宗物资陆路运输压力,对节约使用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加快发展内河水运,符合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实现内河水运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内河水运发展问题,自“九五”以来,中央建立了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布局,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4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Ⅳ级及以上航道15455公里,约占12.5%,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Ⅲ级及以上航道8687公里,约占7.0%。全国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万余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5个。2006年,全国完成内河水运货运量11.61亿吨;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40亿吨,旅客吞吐量1.28亿人次。

内河航道、港口是内河水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内河航道提供基础的运输条件,内河港口依托于内河航道,是实现运输的枢纽或节点,二者互为依存和补充、相互促进。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高等级航

道少,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专业化泊位少,运输船舶吨位小。同时,内河水运开发涉及不同行业和区域,协调难度大。特别是与国外内河水运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内河水运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河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上对内河航道与港口的投入太少,大多数航道处于自然状态,不少碍航河段未经系统治理,堵航、碍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着内河水运优势的充分发挥;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短、数量少、未成网,主要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虽然数量不少,但成规模的港口很少,无论是规模、服务能力,还是机械化水平、码头等级,总体上都比较落后,作为运输上的枢纽作用不突出。三是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较小,仅为229吨,与国外发达国家平均吨位1000多吨相比差距较大,运输的低成本优势还没有很好地发挥。

为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指导内河水运健康发展,满足客货运量不断增长发展趋势,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交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组织编制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规划》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进行的布局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已由行业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国家发展内河水运的决心,《规划》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指导我国内河水运建设和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运资源,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有利于促进内河水运跨越式发展和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规划》的批复和实施,将对我国内河水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的实施期为2007-2020年。《规划》将全国内河航道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高等级航道和其它等级航道;将全国内河港口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布局方案是:

在水运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及其它水系,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简称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布局,构成我国各主要水系以通航千吨级及以上船舶的航道为骨干的航道网络,规划内河高等级航道约1.9万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15%),其中Ⅲ级及以上航道14300公里,Ⅳ级航道4800公里,分别占75%和25%。高等级航道有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赣江,信江,合裕线,淮河,沙颍河,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黑龙江,松花江,闽江。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规划布局方案是:

形成由28个内河港口组成、以区域主要城市对外辐射的主要港口体系,包括泸州港、重庆港、宜昌港、荆州港、武汉港、黄石港、长沙港、岳阳港、南昌港、九江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合肥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济宁港、徐州港、无锡港、杭州港、蚌埠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哈尔滨港、佳木斯港。

第三节河流渠化在现代化航道建设中的作用

一个现代化的内河航道网主要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航道成网,四通八达:凡具备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的区域应该重视航道的开发,按照统一规划的标准做到多个水系相通,干支相通,江河湖海相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增加通航里程。航道网的布局要与工农业的布局和国防建设相适应,做到与工业区和消费中心相联系,充分发挥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2.全面规划,统一标准:所谓统一标准就是根据近期和远期船型船队,航行条件,运输状况及建设费用等因素,将航道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定相应的航道尺度和通航建筑物的尺度。统一标准对于建设现代化内河航道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统一了船型和航道标准,船舶才能直航到各个货流据点,减少中转倒载,降低运输成本,使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统筹安排,综合利用:综台利用水资源是建设现代化内河航道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开发和建设航道时,要统筹全局,全面安排,不仅要考虑水运的要求,而且应尽可能满足发电、防洪、灌溉、城镇供水、渔业,木材浮运以及旅游等部门的需要,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更新设施,科学管理:航道及通航建筑物设施的现代化,营运管理的科学化是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的一项重要要求。

在建设现代化的内河航道网中,通常采用航道整治、疏浚和渠化等工程措施来改善天然河流的航行条件,并开挖运河以沟通不同水系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河流渠化是增强航道水深,改善航行条件最有效的一种工程措施。

河流渠化是在天然河流上建筑一系列拦河闸坝和通航建筑物(船闸或升船机等),利用闸坝壅水作用增加上游河段的通航水深,利用通航建筑物来克服筑坝后所形成的水位落差,以达到改善航行条件的目的。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宽广的水库,淹没了上游滩险、急弯,较大幅度地增加航道尺度,使通航水深不再受天然流量大小的控制,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库区的流速减小,有利于船舶航行,为提高船舶载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河流渠化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还能满足灌溉、发电、防洪、城镇供水、渔业等的需要,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上所述,河流渠化是改善航行条件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丘陵山区河流中往往是唯一合理的改善航行条件的措施。河流渠化延长了航道网路线长度,可以提高渠化河段内的船舶载重量和货运密度,为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国内外内河航道网的建设中,一般是在河流的中、下游,采用整治和疏浚措施来改善航道;而在干流上游和主要支流采用渠化工程,使整条河流成为深水航道。

第四节河流渠化的类型及影响

一、河流渠化的类型

根据渠化河段是否连续,河流渠化分为连续渠化和局部渠化两种类型。连续渠化是指

在河流上建造一系列闸坝,将整条河流分为若干河段(称为渠化河段),下一级闸坝的回水与上一级闸坝相衔接,并满足通航标准所规定的通航水深,从而使整条河流成为彼此连接的渠化河流。连续渠化的河流消除了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不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而是取决于河流上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因而可根据需要大幅度提高其通过能力;另外,连续渠化河流可将河流的落差集中分配到各个渠化梯级上,以充分利用这些落差进行发电、灌溉,因而能最充分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局部渠化是只对局部河段进行渠化,两渠化河段之间还有一段天然河段,各个渠化河段互不相接。局部渠化多用于河流航行条件较好,仅个别河段水深不足或滩险、急弯碍航严重,而用整治工程措施难以改善航行条件的河段。局部渠化河流由于在各渠化河段之间还夹有天然河段,其通过能力仍受天然河段的控制。

根据渠化水头的太小,河流渠化又可分为高坝渠化和低坝渠化。当拦河坝较高,渠化水头较大的称为高坝渠化。反之,若拦河坝不高(坝顶高程一般不超过常年洪水位),渠化水头较小的称为低坝渠化。高坝渠化坝上壅水位高,上游形成的水库大,回水里程长,常用于多目标开发的河流。对于以改善航行条件为主要目标或河流两岸有重要的厂矿企业的中、小河流,为了减少坝上游的淹没损失和移民搬迁,一般采用低坝渠化。低坝渠化每级水头不高,回水里程相对较短,为使各梯级回水互相衔接,所需的枢纽数目较多。在山区河流中,两岸台地不高,河床相对比较稳定,河流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幅大,且洪水历时较短,采用低坝渠化的措施来改善航行条件,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河流渠化的影响

河流渠化后,表征河流特性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的航行条件和生态环境与天然河流显然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1)河流渠化后,较大幅度地增加航道尺度,改善了河流航行条件,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渠化后淹设了上游险滩、急弯,裁直了航线,缩短了航程,同时,渠化河段内的流速随水面比降减小而降低,有利于船舶航行,但对木材浮运将产生不利影响。

(2)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水库,库区内风浪可能较大(大型水库的浪高可达到2~3m以上),对大型水库需建避风港。同时由于库区水位抬高,被水浸没的库区岸坡在水流和风浪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坡、坍塌现象,因而影响水库岸边建筑物安全。另外,库区水位抬高后,将改变库区及周围地下水的状态,给农业及城镇供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可能因污染而使库中水体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或因抬高地下水位使土壤碱化,影响农作物生长,给城镇供水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河流渠化后,上游形成广阔的水库,水体热容量增大,而且气流通过的水域与建库前不同,因而水库封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迟,解冻时间较天然河流为晚,而且库区和邻近地区的气候(特别是温度、湿度等方面)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4)河流渠化后,库区水域宽阔,且流速减小,改变了鱼类生长条件,对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淹没鱼类产卵场所,改变下游鱼食条件。如果枢纽中没有过鱼建筑物,则将改变原有鱼类回游情况,可能导致渔业减产和某些鱼类品种的消失。

(5)河流渠化后,在库区特别是回水末端的淤积将增加,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另外,从闸坝下泄的流速较大的清水,对坝下河段将产生下切现象。这种冲淤变化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方能使河床恢复到稳定状态。

总之,河流渠化后,由于水文情势(如水位、水温、流速、泥沙、波浪及水化学成份等)的变化将引起陆上生态和水下生态系统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主要与水库的大小有关,在渠化规划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五节国内外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

一、我国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1.解放前我国渠化工程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水运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兴建渠化工程和利用船闸通航的国家。春秋时期(公元前506年),我国首开胥溪运河。继后吴王夫差又开凿了胥浦运河,到公元前484年,开挖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是凿通南北大运河的先声。自隋朝起到元朝,通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联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运河终于完全打通,运河全长1747km,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早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14年)就开凿了灵渠,连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和岭南之间唯一的水上交通捷径,在灵渠上创设陡门l8座,形成我国最早的船闸。我国古代水运事业有过伟大的创造和辉煌的成就,但由于遭受封建统治的长期束缚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前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解放前夕,全国仅有渠化河流两条:一条是四川省的綦江,于1940年至1944年间,在约50km长的河段上建成6个渠化梯级,航道水深1.5m,通行20吨至30吨的船舶,是我国第一条渠化河流;另一条是四川省的威远河,回水里程130km,总落差65m,共建8个梯级,航道水深1.0m,一般通行15吨的船舶。

建国前夕,总的渠化里程约300km,小型船闸约30座,内河航道大多处于天然状态,通航里程73000km,能通航的仅24000km。

2.建国以来我国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事业同其它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根据河流特点,结合灌溉、发电、防洪等进行综合开发的渠化工程取得较大地进展。概括起来,有过两次较大的发展时期。

1)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的发展

我国河流渠化工作始于40年代,但发展较快集中在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1958年至1962年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有十几条小河进行了渠化或分段渠化工程,渠化里程约1500km,加之20多条河流的整治工程,使这个时期通航里程达到历史上最高纪录的l4.4万km,水深1.0m 以上的内河航道里程延伸了近5万km。这一时期的渠化河流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广东等省的丘陵地区,多系长江、珠江的二、三级支流。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建成的渠化河流简况见表1-1。由表1-1可见,这一时期的渠化工程基本上位于小河支流上,船闸尺度小,且大多是广室闸室;通航保证水深小,一般为1.0m 左右,多数通航10~30吨的船舶,少数可通航100吨的船舶;梯级水头小,除个别梯级外,一般水头不超过10m,各个梯级的回水里程一般在10km左右。

50~70年代我国渠化河流简况表1-1

连江是这一期间比较成功的一条渠化河流。渠化前航道水浅、流急、弯曲、狭窄、滩险密布,航行条件很差。1958年和l 960年曾两次进行一定规模的整治,收效不大。从1959年开始,着手进行连县以下河段的渠化,经过三个阶段的施工(其中以1959年至1960年和l 970年至1975年两次规模最大),至l 975年共建成低水头枢纽11个,根本改善了连县至含光间133km 航道状况,使水深由0.3m 增至1.0m 以上,基本达到了通航100吨级船舶的标准。

2)80年代以来的发展

自7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l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进入全面改革的时代,改革也给航道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党的十二大提出把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充分利用水运是我国的既定国策。1985年交通部颁发了“航道技术政策”,规划了我国到2000年航道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干线航道以及通航300~500吨级船舶的航道,为调整运输结构、增加水运比重创造条件。

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重点航道进行建设的局面。“七五”期间完成了一批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八五”期间,内河航运建设又进入了新的阶段。1993年在建项目达138项,当年完成45项。

“九五”期间,我国内河航道落后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内河航道建设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五年共整治内河航道4267公里,Ⅴ级以上航道达到2.22万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19%。其中水运主通道建成Ⅲ级以上航道1398公里,Ⅳ级航道300公里,达到规划标准的航道6870公里,占规划里程的46%。京杭运河江南段建成通航500吨级标准的Ⅳ级航道,运量超过2亿吨;山东段建成通航1000吨级标准的Ⅲ级航道。

西江、湘江、嘉陵江航电结合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五年新增河港口泊位34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931万吨。

“十五”期间,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完成投资300多亿元,相当于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和,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360公里,建设内河港口泊位248个,新增吞吐能力约3500万吨。

“十五”期间,投资100多亿元建设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先后竣工,长江下游10m水深航道从长江口延伸到南京,同步实施了长江口――南京――芜湖段航路改革配套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江中游东流水道、陆溪口水道和上游泸渝段航道整治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长江干线系统治理工程全面开始。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京杭运河与西江干线扩能工程全面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扩大了京杭运河通过能力,有效缓解了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嘉陵江6个航电枢纽梯级同时在建,其中重庆草街航电枢纽投资53亿元,是国内投资最大的航电枢纽。湘江株洲航电枢纽船闸建成通航,右江那吉航电枢纽、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全面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重要通航河流全流域梯级渠化进程加快。

二、国外河流渠化工程的发展概况

综合分析各国梯级开发的实践,尽管各国国情不尽一致,河流自然特征千差万别,但在开发原则上却明显地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简单概括起来,这些共同特征主要是:综合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协调,管理统一;集中开发,连续施工;“龙头”优先,重视调节;速度较快,突出效益。

自从30年代开始提出河流多目标开发原则之后,综合利用几乎成为世界任何国家进行河流开发的根本指导原则。不注意河流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绝对不是成功的开发,更不是完美的开发。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各国在强调河流的综合利用原则的同时,又十分注意突出河流的主要开发目标。

不同的河流,由于自身流域特征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特殊性,常常必须突出一项或二项主要开发目标。不突出具体河流的开发主要目标,也就失去了河流开发的特色。随着流域水资源的逐步开发利用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变化,有时开发主要目标也会发生变化,但综合利用的原则都是始终一致的。世界上一些国家河流开发的主要目标及综合利用内容见表1-2。

世界上一些典型河流开发主要目标及综合利用表1-2

河流名称

初期主要目标后期主要目标

综合目标第一目标第二目标第一目标第二目标

哥伦比亚河发电防洪发电防洪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养鱼、过木田纳西河航运防洪发电航运发电、航运、防洪、农业、渔业、旅游科罗拉多河灌溉供水灌溉发电灌溉、发电、供水、防洪

伏尔加河航运灌溉发电航运航运、发电、灌溉、旅游

叶尼塞河发电航运发电航运发电、航运

拉格朗德河发电发电发电

巴拉那河发电防洪发电防洪发电、防洪、航运

多瑙河航运发电航运发电航运、发电、防洪、灌溉

罗讷河发电航运发电航运发电、航运、灌溉、旅游

利根川防洪发电防洪发电防洪、发电、灌溉

自30年代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水能资源开发较快的国家都是实行全河(或河段)开发,各梯级连续施工。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几条著名大河的开发,其速度之快、效益之高,使人惊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一个河段上几座电站相继开工,平行作业,合理使用施工队伍,充分利用机械设备,使整个梯级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成本大大降低。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巴拉那河、拉格朗德河都是典型的例子。

国外河流梯级开发,比较重视径流调节。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尽可能建设大型水库,特别是在干流上游和支流上。几条著名的河流如田纳西河、科罗拉多河、叶尼塞河、拉格朗德河等梯级,水库的调节性能都非常好,一般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年径流总量,见表1-3。

世界几条典型河流梯级库容比较表1-3

河流名称

平均年径流量

(亿m3)梯级总库容

(亿m3)

梯级有效库容

(亿m3)

梯级调节能力

(有效库容×100%/年径流量)

田纳西河254 287 136 549 科罗拉多河219 518.8 236.9 伏尔加河2523 2058 1000 40 叶尼塞河6100 4679 1656 53

拉格朗德河536

927

1411

2046

517

936

96

101

国外一些国家在进行河流梯级开发时,非常注意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对河流的落差开发利用率很高。几乎都是上一级尾水位紧接着下一级的上游水位,形成梯级之间首尾相连的完全开发方式。有些河流梯级,上一站的尾水直接进入下一站的水轮机进水管,梯级之间既不浪费一点水头,也不浪费一点水量。如日本天龙川上的佐久间第二发电站。世界上一些大型河流,如哥伦比亚河、叶尼塞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就其主要河段或主要支流而言,水能资源开发也很充分,落差利用率很高,见表1-4。

国外一些河流天然落差开发利用情况表1-4

河流名称天然落差(m)开发利用落差(m)开发利用率(%)第聂伯河干流253 190.87 75.4 叶塞尼河支流安加拉河381 342 89.8 哥伦比亚河干流808 733 90.7

多瑙河(上游)334 308.1 92.2

拉格朗德河360 365.6 101.6

罗讷河干流348 359.6 103.3

渠化简答题答案

河流渠化是在天然河流上建筑一系列拦河闸坝和通航建筑物,利用闸坝壅水作用增加上游河段的通航水深,利用通航建筑物来克服筑坝后所形成的水位落差,以达到改善航行条件的目的。 1、渠化河段是否连续,河流渠化分为:连续渠化和局部渠化;渠化水头大小,河流渠化分:高坝渠化和低坝渠化。 2、渠化工程规划的程序: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 3、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在渠化工程中,通常需要建造不同的水工建筑物,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发挥枢纽更高的使用效果,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渠化枢纽。 5、通航建筑物主要有船闸和升船机两大类。 4、渠化枢纽一般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水电站,坝岸连接及护岸建筑物组成。 6、船闸主要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及相应的设备组成。 7、船闸的类型(1)按船闸的级数分为:单级船闸和多级船闸(2)按船闸的线数分为:单线船闸和多线船闸;(3)按闸室的型式分为:广式船闸、具有中间闸首的船闸和井式船闸。 8、升船机的组成:承船厢、支承结构或斜坡道、闸首、机械传动机构、事故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9、升船机的类型(1)按承船厢载运船舶的方式分为:湿运和干运;(2)按承船厢的运行路线分:垂直升船机、斜面升船机。其中垂直升船机根据平衡方式,分为提升式、均衡重式、浮筒式以及水压式10、水电站的基本类型:坝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分为无压引水式和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11、船闸基本尺度是指船闸正常通航过程中,闸室可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通过的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 14、门槛最小水深指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门槛上的最小深度。 12、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供船舶安全停泊的长度。闸室有效长度Lx等于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富余长度Lx=Lc+Lf 17、船闸设计通航水位通常包括船闸设计通航水位、船闸校核水位和船闸检修水位。 13、闸室有效宽度是指闸室内两侧墙面最突出的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闸室两侧闸墙面间的最小净宽度。 15、我国三峡船闸采用了连续5级双线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总水头最高,连续级数最多的大型船闸。16、两个以上闸室纵向连续阶梯排列船闸称连续多级船闸 18、船闸高程包括船闸顶部高程和底部高程 19、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因素有船闸的技术水平、外部条件、船闸管理水平 20、船闸通过能力系指单位时间内船闸能通过的货物总吨数(过货能力)或船舶总数(过船能力),是船闸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21、双向过闸是指一个方向的过闸船舶出闸后,另一方向等候过闸的船舶迎向进闸。 22、一次过闸时间是指船舶过闸时间,船闸完成循环运行操作所需时间,取决于船舶进出闸时的运行速度和船闸的技术指标。 27、引航道一般由导航段、调顺段、停泊段、过渡段、制动段组成。 23、凡为满足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引水等需要,在河流(含渠化河流、运河、灌溉渠道)修建具有综合用途的水工建筑物,都成为水利枢纽。30、船闸水工建筑物是船闸工程的主体,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导航及靠船建筑物组成。 24、船闸布置方式一般分闸坝并列式和闸坝分离式。船闸布置在河床或河滩上,与其他水工建筑物紧靠,即为闸坝并列方式布置;若船闸布置在另外开挖的引河中,或利用河中的小岛与拦河坝、电站等水工建筑物分隔而自成体系,则为闸坝分离式布置。25、单线船闸引航道平面布置,一般有对称型、反对称型、不对称型等三种型式。 26、对称型:引航道宽度大时,船队进闸沿曲线行驶,出闸沿直线,出闸速度快,船闸通过能力大,宽度小时,船舶进出闸沿曲线行驶,进出闸速度慢,影响船闸通过能力。 31、作用于建筑物基础底面垂直向上的总水压力称为扬压力 28、船闸输水系统由进水口,阀门段,输水廊道, 出水口,消能工和镇静段组成,是完成闸室灌泄水 运行的主要设备。 32、作用于船闸水工建筑物上的荷载包括:1、建 筑物的自重力以及建筑物内部或上部填料重力2、 闸门、阀门及其他设备重量3、土压力4、静水压力 5、扬压力(作用在建筑物基础底面垂直向上的总水 压力称为扬压力,包括浮托力和渗透压力)6、船舶 荷载7、闸面活荷载8、波浪压力9、水流力10、地 震力 33、船舶荷载包括:船舶进行时,船舶对建筑物的 撞击力;船舶停靠时,有系船设备传到建筑物上的 系缆力。 34、闸室结构形式及其构造:船闸闸室是由上下闸 首和两侧闸墙环绕而形成的空间,是船闸实现其调 整水位、升降船舶、使船舶客服航道上集中水位落 差的结构。由闸室墙和闸底构成。闸室结构按其受 力状态可分为整体式结构和分离式结构两大类。1) 重力式结构按断面形式可分为梯形和衡重式两种。 2)悬臂式闸室的构造:由闸室、底板、和后悬臂组 成。3)扶壁式闸墙的构造:由立板、肋板和底板组 成,底板分趾板和内底板。4)衬砌式及混合式:当 基岩顶面高程高于闸墙顶高程时可用衬砌式闸室 结构。 29、船闸输水系统的形式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 散输水系统 35、闸室结构验算一般包括:抗滑、抗倾、抗浮稳 定性验算;渗透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结 构各部位强度计算和限裂计算等。 38、岩基上分离式闸室结构的闸墙常用的形式有重 力式、衬彻式和混合式。 36、闸首结构布置(上游连接为上闸首)闸首是将 闸室和上下游航道分隔开的挡水建筑物。其上一般 设有输水廊道、闸门、阀门、闸阀门启闭机械及其 相应的设备等。作用是:调整闸室内水位升降,使 船舶通过船闸,克服水位落差。闸首由墩墙和底板 所构成。闸首结构按其受力状态分为整体式结构 和分离式结构。 40、悬臂式闸室是由闸墙、底板、和后悬臂组成; 受力特点是只传递水平推力,不传递弯矩和剪力。 41、整体式闸首计算闸首结构必须根据结构特点进 行稳定性和强度计算。稳定性验算包括:整体抗滑、 抗倾、抗浮渗透稳定性验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强 度验算包括:边墩强度,底板强度,局部强度验算。 42、分离式闸首计算边墩:需对横向的抗滑、抗倾 稳定性进行验算。分离式闸首的中间底板:承受 较大的浮托力,必须验算其抗浮稳定。 37、土基上 的分离式闸室结构的闸墙可分为重力式、悬臂式、 扶壁式、板桩式和地下连接墙等。 43、闸室结构验算一般包括抗滑、抗倾、抗浮稳定 性验算、渗透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 沉降计算、结构各部分强度计算和限裂计算等 44、闸室结构沉降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地基沉降量和 沉降差,防止沉降量过多而引起的危害,并为确定 闸室墙顶高程以及止水构造和某些结构构造提供设 计依据。 39、重力式结构按断面形式可分梯形和衡重式两种。 1、.渠化工程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答:渠化河流航道等级的拟定;渠化枢纽坝址的选 择及梯级布置方案的拟定;枢纽的平面布置及其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进行梯级布置方案的比较 及开发程序的确定。 2、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1)闸室灌水和泄水时间满足船闸设计通过能 力所规定的输水时间。(2)船舶在闸室及上下游引 航道内具有良好的停泊条件,承受的系缆力小于规 范允许值。(3)输水系统各部位不应因水流冲刷和 空蚀等造成破坏。(4)结构简单,施工及维修方便, 工程投资少。 3、渠化工程规划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资料? 答:渠化工程的规划,应按照预可行性研究、工程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设计资 料的收集。一、预可行性研究阶段(1.渠化河段的 经济营运资料。2.渠化河段的航道资料。3.渠化河段 的地质情况。4.地形资料。5.水文、泥沙气象资料。 6其他资料。)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1.渠化河 段的经济营运资料。2.地质资料。3.地形资料。4水 文、泥沙气象资料。5.不同总体布置方案的通航建 筑物、引航道回淤及口门通航水流条件,枢纽下游 河床冲淤变化情况的模型试验资料。6.渠化河段内 与淹没计算有关的不同频率洪水痕迹调查资料。8. 地区交通和堤防资料,渠化河段环保现状及评价资 料。9.与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有关的资料,工程单 价和定额等资料。)三、初步设计阶段(1.地质资料。 2.地形资料。 3.复核、补充拟定坝址处的水位、流量、 含沙量等资料。4.核实淹没补偿等资料。5核实渠化 河段两岸的道路交通、供水及供电等资料。6.编制 工程概算有关定额、地方材料及设备价格等资料。) 4、试述集中输水系统输水时闸室内波浪力产生的 原理及大小变化过程? 答:波浪力是由于流入或流出闸室的流量随着时间 而变化,水流由闸室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从而闸室 内形成纵向长波,使闸室水面倾斜产生的作用力。 在灌水初期,由于流量速度较大,闸室内水深较小, 停靠船舶的闸室过水断面较小,水面形成较大的倾 斜,波浪力是过闸船舶所承受的主要作用力,到中 期,流入闸室的水流能力比较大,局部力转为主要 作用力,波浪力慢慢减小。 6、.当船闸的闸室为透水闸底时,整个船闸的渗流 有何特点?(设船闸布置在坝轴线下游) 答:当闸室为透水闸底时,闸首和闸室均为独立的 挡水建筑物,闸首渗流自上游经上闸首底板向闸室 渗出,同时它也绕过闸首边墩向下游流动。就闸室 而言,当闸室排空时,闸室墙后回填土中的地下水 经过闸室墙底向闸室方向渗出。当闸室灌满水时, 渗流则向闸室墙后回填土渗出,因此闸室墙下的渗 流为双向渗流。随着船闸的灌水和泄水,作用在船 闸的水头在很短时间内将由最大值将为零,然后又 由零增长到最大值,从而渗流的方向也随着改变, 就使得船闸的渗流具有不稳定的性质。 7、渠化枢纽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哪些? 答:技术指标,航运、发电、淹没与防护、灌溉及 施工等项目;经济指标:主要工程量、淹没拆迁数 量、工程费用或工程总投资、工程综合效益及其他 社会效益等。 8、简述集中输水系统的水力特点? 答:灌入或泄出闸室的水体分别经上(下)闸首的 一端流入或流出。在灌泄水的过程中,水流的纵向 流动对船舶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分为三部分:流速力、 波浪力和局部力。在灌水初期,由于流量增率大, 闸首内水深较小,停靠船舶处的过水断面较小,水 面形成较大倾斜,此时船舶主要受波浪力;泄水中 期,流入闸首水流具有较大的能量,局部力就转为 主要作用力;流速力大小主要取决于闸首内水流流 速大小,与波浪力和局部力相比,相对较小。 9、试述闸首底板纵向分段的原则? 答:一般根据荷载、刚度及跨度等因数划分,分段 原则是使特征段的底板有大致相同的断面;各段内 边墩的间距基本一致,作用在各段内的荷载沿纵向 变化较小。 11、进行闸首底板计算,为什么通常只进行横向强 度计算?而在工程如何横向强度计算的? 答:由于纵向有刚度较大的边墩存在,闸首底板纵 向变形很小,因此闸首底板的强度计算以横向为主。 闸首底板除受力属于空间状态外,其断面也因在闸 首上设置闸门门龛及输水消能设施等而发生变化, 因而闸首底板实际上为一变断面的空间结构,为简 化计算,一般将底板纵向划分为几个特征段,计入 不平衡剪力,按平面问题进行计算,然后考虑整体 影响,将各段所得的内力进行调整。 1、当岩层的顶面高程介于闸室底与闸墙顶高程时, 闸室墙一般采用什么结构?基岩顶面低于闸墙顶 高程时,可采用混合式结构,即基岩以上采用重力 式,基岩以下采用衬砌式结构,其构造分别按重力 式和衬砌式确定。P123 2、闸室的有效长度L x是指什么?设计最大船队长 度加富裕长度。P46 3、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视船闸等级采用什么标 准?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 论证后确定,但不应低于船闸建设前航道的通航标 准P50 4、在无粘性土中,渗流变形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主要形式是流土和管涌两种。

渠化工程电子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时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现代交通运输共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由于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各尽其用,形成一个综合运输体系。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现代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相当重视内河航运的建设,水运比较发达。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其货物周转量仅次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运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1.内河水道的建设可以密切结合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综合开发 综合利用水利资源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许多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为水运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只要注重通航建筑物和航道的建设,兴建水利工程对内河航运事业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内河航道的建设都是尽可能结合灌溉、防洪、供水、发电、渔业等方面综合进行的,因此,水运建设也可以取得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2.水运的运输能力(即航道的通过能力)比较高 一条单线铁路的年运量约为3000万吨左右,而一条通航河流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可以说几乎是不受限制的,如德国莱茵河1970年年运量就相当于20条铁路年运量。 3.水运的运输成本低 据以往调查,我国铁路平均运输成本比内河航运高5%。在国外,水运的运输成本一般仅为铁路的1/3~1/2,为公路的1/10~1/5。水运运输成本低的原因: (1)船舶的航行阻力小,因此在一定的航速下,利用水运运输货物所消耗的动力和燃料比其它运输方式低; (2)航道建设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较铁路或公路少。建设年通过能力100万吨的航道投资仅相当于铁路的1/10,公路的1/4~1/3。在运输工具制造方面,水运也比较经济,每一载重吨船的造价一般为铁路车辆的1/6~1/5,而且每一载重吨铁路车辆所需的钢材超出船舶1倍以上; (3)船舶的载重量大,而且自重所占的比重较小。目前国外大型船舶的载重量一般为4~5万吨,最高可达40万吨,这相当于几列火车或数千辆汽车的载重量。在整个载重量中,船舶自重仅占7.5%~28%,而铁路车辆的自重却相当于它的载重量的40%~60%。 4.由于河流的分布面广,使水运便于实行大、中、小结合及长短途运输的结合 船舶能装载各种类型的货物,特别是大宗散货、石油以及危险物资等。在同一条航道上,既可行驶大型船舶,为重要的工业建设生产服务,也可以行驶小型船舶,为短途运输,

渠化工程课程设计汇总

《渠化工程学》课程设计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课堂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渠化工程(主要指船闸)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和提高计算、绘图的基本能力。 2 设计任务 通过渠化工程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加深专业印象,为今后从事航道及通航建筑物的勘测、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 基本内容与要求 3.1 船闸总体平面布置及设计标准 3.1.1船闸及引航道在枢纽中的布置 1.船闸的布置 (1)布置原则: ①船闸在通航期内应有良好的通航条件,满足船舶安全迅速通畅过闸,并有利于运行管理和检修; ②遵照综合利用、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船闸与溢流坝、泄水闸、电站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优化布置,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做到远近结合,既要满足设计水平年内航运的需要,又要考虑远景发展,充分留有余地; ④在满足航运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经济合理、工程投资少、能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的方案; ⑤对大、中型和水流泥沙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模型试验,优选布置方案。 (2)布置方式:采用闸坝并列式。 2.引航道的布置 (1)引航道的布置方式:采用对称型式。 (2)引航道尺度 1)引航道宽度0B :单线船闸且停泊段只一侧停泊等候进闸的船舶 因为,0B ≥211b b b b c c ?+?++=10.8+10.8+10.8+0.5*10.8=37.8m 所以,取0B =40m 2)引航道长度 ①导航段长度1l : 因为,1l ≥c L =160m 所以,取1l =160m ②调顺段长度2l : 因为,2l ≥c L )0.2~5.1(=(1.5~2.0)*160=240~320 m 所以,取2l =320m ③停泊段长度3l : 因为,3l ≥c L =160m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水道教研室 二〇〇六年三月

《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课堂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渠化、整治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和提高计算、绘图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任务 通过航道工程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加深专业印象,为今后从事航道及通航建筑物的勘测、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渠化工程课程设计 (一)基本内容 第一章船闸总体规划及平面布置 1.1船闸型式选择 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综合比较,确定适宜的船闸型式。 1.2船闸的平面尺寸及各部高程 1.2.1船闸的有效尺度设计 1.2.2船闸的最小断面系数 1.2.3引航道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1.2.4船闸的各部高程 1.3船闸的通过能力 为本章难点,首先应分别对近、远期过闸的不同船型进行过闸船队组合,找出一次过闸的平均吨位,再根据船闸的平面尺度等计算过闸平均时间等,继而计算其近、远期通过能力,满足货运量的要求。 1.4船闸的耗水量及经济损失计算 需计算船闸一昼夜过闸的平均耗水量和闸阀门漏水,进一步计算电能损失。 1.5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第二章船闸输水系统型式选择及水力计算 2.1船闸输水系统型式选择 2.1.1集中输水与分散式输水系统选择

2.1.2消能工选择 2.2船闸水力计算 2.2.1计算输水廊道的断面面积 2.2.2输水系统设计 包括输水系统廊道的具体布置及细部尺寸(如进出口、转弯、直线段等细部设计),应在方格纸上画出输水系统布置图,并计算输水系统的阻力系数,进而校核流量系数、停泊条件满足要求否。 2.2.3绘制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曲线 水力特征曲线的计算及绘制力求用计算机完成。 第三章闸阀门及启闭机型式选择 3.1闸门型式选择及门扇尺寸确定 3.2阀门型式选择及尺寸确定 3.3闸阀门启闭机型式选择 第四章闸室结构设计 4.1闸室结构型式选择 需进行型式比选,确定两个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4.2初步设计 两个方案需进行同等精度的计算,并对墙后的排水设施,汇填土进行设计。针对高水、低水、检修、施工、完建等不同计算情况,选择其中两种情况计算,计算内容主要包括地基计算和闸墙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闸墙应计算配筋率;各种力(土压力、水压力、扬压力、船舶荷载、自重、地基反力等)的计算采用手算应列表,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电算。 4.3结构计算 根据所选择的最终方案,将其余的计算情况进行完善。 (二)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 1、航运资料 (1)航道等级:Ⅱ级。 (2)建筑物等级:闸室,闸首,闸门按Ⅱ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按Ⅲ-Ⅳ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Ⅳ级。 (3)设计船型:根据调查,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见表1。 表1 船型资料

航道工程试卷

一、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弯道水流面流流向( a ),底流流向( )。l、A A、凹岸,凸岸 B、凸岸,凹岸 C、凹岸,凹岸 D、凸岸,凸岸 2、吹填工程质量等级应根据( d )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2、D A、平均超填高度、吹填高程偏差和压实度 B、吹填高程偏差、吹填土质和压实度 C、平均超填高度、压实度和吹填土质 D、平均超填高度、吹填高程偏差和吹填土质 3、船闸主要由( d )三个基本部分及相应的设备组成。3、D A、闸室、输水廊道、引航道 B、闸室、闸首、输水廊道 C、闸室、输水廊道、导航墙 D、闸室、闸首、引航道 4、汊道航道设计时,通航汊应选择在( a)的一汊。A发展冲刷 B、发生淤积 C、不冲不淤 D、冲淤交替 5、耙吸挖泥船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等选择合理的航速,对淤泥、淤泥质土和松散的砂,对地航速宜采用( b )。5、B A、1~2kn B、2~3kn C、3~4kn D、4~5kn 6、船闸施工时,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 )。6、B A、7d B、14d C、21d D、28d 7、调整两汊分流比可采用除( )之外的建筑物。7、B A、丁坝 B、平顺护岸 C、顺坝 D、锁坝 8、疏浚施工时,应定期对挖泥船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斗式挖泥船、绞吸挖泥 船每前进( )左右应检测一次。8、C A、30m B、50m C、100m D、150m 9、我国船闸按其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 )级。9、C A、五 B、六 C、七 D、八 10、挖槽的抛泥区应选择在( )。10、D A、航道边缘 B、挖槽进口附近 C、挖槽出口附近 D、下深槽沱口 二、多选题 1、航道尺度是指( )等的总称。1、A、B、C A、航道水深 B、航道宽度 C、航道弯曲半径 D、航道断面系数 2、船闸主体的主要分部工程是( )。2、B、C、D A、基槽开挖 B、上闸首 C、下闸首 D、闸室 3、( )对浅滩的冲淤演变有着直接的影响3、B、D A、河道的宽度 B、上游的来水量及其过程 C、河床的深度 D、上游的来沙量及其过程 4、航道炸礁常用方法有( )。4、A、B A、裸露爆破 B、钻孔爆破 C、峒室爆破 D、水中爆破 5、船闸集中输水系统可分为( )等类型。5、A、B、D A、短廊道输水 B、组合式输水 C、等惯性输水 D、闸门输水 6、整治断面设计,其基本参数是( )。6、A、B、D A、设计水位 B、整治水位 C、施工水位 D、整治线宽度 7、船闸的基本尺度是指( )。7、A、B、D A、闸室有效长度 B、闸室有效宽度 C、闸室有效高度 D、门槛最小水深

最终版 渠化工程课程设计--新三孔闸--姚海元

渠化工程课程设计 新三孔闸工程设计 指导老师:李绍武、张伟 姓名:姚海元 学号:3007205197 年级:2007级 班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二班 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17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经济概况 1.2 工程建设的意义 1.3货运量预测 2 设计依据 3 基本条件 3.1 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3.2 水文气象条件 3.3 水位水头 3.4 建筑物等级 3.5 船队、船型及货运量 3.6 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 4 船闸设计 4.1 船闸基本尺度确定 4.1.1闸室有效长度Lx 4.1.2闸室有效宽度Bx 4.1.3门槛水深H 4.2 各部分高程确定: 4.3 引航道 4.3.1引航道长度 4.3.2引航道宽度 4.3.3引航道最小水深 4.4 导航建筑物 4.5 人字闸门门扇基本尺度 4.5.1门扇长度 4.5.2门扇厚度 4.5.3门扇高度 4.6 闸首布置 4.6.1过闸时间初步计算 4.6.2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面积 4.6.3输水廊道高程确定 4.6.4验算流量系数 4.6.5闸首各部分尺度 (门前段、门龛段、支持段、边墩厚度、闸首底板)4.7输水系统 4.7.1输水系统选择 4.7.2输水廊道 4.8船闸耗水 4.9闸室结构 4.9.1闸室结构形式比选 4.9.2防渗布置 4.9.3结构尺度 4.9.4结构稳定性验算

1 工程概况 1.1 经济概况 北运河干流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主要流经北京市的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的香河县、天津市的武清区,三区(县)总面积2939.08km2。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平原低洼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粮食总产量97.91吨,是主要粮棉产区及蔬菜、副食品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之一。区内工业门类有建筑、化工、纺织、机械、建材、食品、造纸等,各区县沿河均建有经济开发区。区内农业生产总值51.75亿元,工业生产总值209.21亿元。区内交通发达,有京沪、京山、津蓟等铁路干线,以及京津塘、京沈高速公路,其他公路四通八达。 拟建的新三孔闸,是自北运河(北关闸以下至屈家店)四保水船闸梯级渠化方案中的一座保水型船闸。北运河是海河北系的重要行洪排涝通道,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设计新三孔闸航道为VI级航道,设计通过船舶吨级为100t油船,船型总长为29-31m,型宽为5.0m,设计吃水为1.2-1.6m。船闸闸首、闸室按4级建筑设计,导航建筑物按5级设计。其中船闸建筑物等级设计为:主要水工建筑物4级,次要建筑物5级。初步估计2015年通航完成后,北运河的年货运量可达160万吨,约合十万多标箱,年客运量可达40万人次。作用水头H=8.0-4.8=3.2m,小于30m,拟建单线单级船闸。 1.2 工程建设的意义 北运河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历史上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只是在近代,伴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起、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各类跨河建筑物的兴建,北运河失去了往日通航的功能。目前作为北京市以及沿河沥水排涝的通道仍在发挥着作用,同时也为沿河农业灌溉提供水源。随着我国经济向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以及假日经济、休闲旅游业的兴起,文化产业的振兴,再加上北运河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优势,北运河通航必将获得新的生命力。 1.2.1北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将从根本上提升京津地区的防洪能力 海河流域是一个洪灾频发的区域,目前北运河仍然承担着较大的泄洪任务。由于北运河工程年久失修、防洪标准低、河道淤积严重、支流泄量增加、险工险段多,致使北运河的防洪标准由原设计的20年一遇降低到不足10年一遇;蓄滞洪区滞洪能力亦因围堤超高不足而大大降低。另外,随着北京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北运河支流通惠河、凉水河的涝水流量增加,加大了北运河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因此,每到洪汛期,北运河的防洪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北三河防洪规划》,北运河综合整治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通过扩挖、疏浚河道主槽、加高培厚左右堤防等方式,抬高北运河的防洪标准;同时治理险工险段,改扩建穿堤建筑物。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北运河上段(北关闸~土门楼段)主槽宽度由原设计60~100m扩宽到80~140m,设计流量将由850~1346 m3/s提高到1155~2410m3/s,设计水位抬高0.67米;下段木厂闸~筐儿港枢纽段主槽底宽约32米,设计流量300 m3/s。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将完善北运河行洪方案,进一步提升京津地区的防洪能力。 1.2.2北运河的通航将形成一条京津间小黄金水道 京津之间的运输量逐年递增。目前正在建设的京津第三条高速公路就是为了缓解京津间运输紧张状况而起动的项目。从长远来看,京津再规划第四条高速公路的可能性不大。高速公路虽然方便、快捷,但占用耕地多,拆迁量大,污染大。 根据各种统计资料估算,2007年京津之间的年运输量达1200万吨,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城市之间的货运量会逐渐增多,初步估计2010年达2000万吨。北运河的通航,

航道整治

名词解释: 深泓线:沿河道各断面水深最大点的连线。 交错浅滩:上下深槽在平面上交错的浅滩(水深不够)的河段。 剪刀水:被两岸相对突出物挑引的两股水流,逐渐向下游收缩成一束,在平 面上呈“V”形状的水流流态。 下挑丁坝:坝轴线与水流交角α>900,坝头指向下游的丁坝。 富裕水深:船舶在标准载重时,处于静浮状态船底龙骨下至河底的最小距离。 整治水位超高值:整治水位超过设计水位的高程数值。 跌水:纵向水面比降特别陡峻的水流流态。 尖潭:交错浅滩上深槽的头部。 变吃水:一种减小航道工程费用而获得较大的营运经济效益的航运措施,船舶结构吃水大于标准吃水,高水多运,在航道标准上规定同一级航道的标准水深有一个幅度,根据河流的情况确定工程标准。 航道: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航行(包括船拖木排)通道称为航道。 优良河段:满足通航要求且常年稳定的河段。 急流滩:因流急坡陡,航船上行困难的局部河段称为急流滩。 泡水:山区河流中,较急速的底流,由河底向上涌升,冲破水面,四散奔腾,尤如开水沸腾,这种现象称为泡水。 主导河岸:即在分沙导流作用中占主导作用的分叉河流的河岸。 扫弯险滩:微弯形的弯曲河段,在弯道水流作用下,一般可成优良航道。 整治线宽度:指整治水位时河面宽度。 河相关系:冲积河流的河床在水流与河床的长期相互作用下,其几何形态与所在水文、泥沙状况所存在的某种函数关系。 扫弯水:主流指向并紧贴急弯河段凹岸的水流。 稳定深槽:采取工程措施,使河道中因水流冲刷或环流作用下形成的水深较深的局部水域或河段处于稳定状态。 岛尾工程:建于江心洲尾,有时接一导流顺坝,使洲尾水流更加平顺相汇,减小互相顶托、对冲等不良影响,保证交汇处航道稳定。 裁弯取直工程:为彻底改变河湾的航运和排洪条件,可考虑在狭颈处开挖新河,即裁弯取直工程。 航道宽度: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具有航道标准水深的宽度。 航道断面系数: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过水断面面积与船舶(船队)标准在载量时的船舯横断面级的比值。 净空高度: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至建筑物底部的垂直距离。 水流动力轴线:是水流中能量最大的一股水流,它的位置代表着水流主流流路。 通航保证率:在规定的航道水深下,一年内能够通航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填空题 1、航道应有以下基本要求:(1)应有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2)适宜船舶航行的水流条件,包括适宜的流速、良好的流态等。 2、在浅滩水位与相对水深关系图中(如下图所示), 为图线与横轴的夹角, >90°表明退水时浅滩冲刷, <90°表明退水时浅滩淤积, =90°表明退水时浅滩稳定。

交通部水运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航道工程大纲、试题及答案

《航道工程》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科目测评考生对航道工程特点的认识,考查考生对航道工程的施工方案、工艺及施工组织的熟悉程度。重点测评考生对设计、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对影响工程质量原因分析及解决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内容分别做到了解、熟悉、掌握,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航道工程的基本理论在监理工作中灵活地运用。(二)主要考试范围 航道整治、疏浚与吹填工程、通航建筑物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航道测量的基础知识,航道工程质量控制与检验。 (三)主要考试内容 1、整治工程 了解:(1)整治工程的基本概念 (2)天然河流的主要特性及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 (3)整治工程设计与布置原则,常用整治建筑物结构形式及特点 熟悉:(1)整治建筑物的常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2)护岸工程的常用结构形式、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掌握:(1)影响整治建筑物、护岸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2)整治建筑物及护岸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质量检验,常用检测手段和方法,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监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2、疏浚与吹填工程 了解:(1)疏浚工程、航道爆破工程、吹填工程的基本概念

(2)挖槽设计的基本要求,抛泥区选择的原则 (3)常用挖泥船及其适用范围 熟悉:(1)吹填工程对土质的要求 (2)航道爆破工程的质量要求及安全控制方法 (3)吹填围堰的主要型式及布置原则 掌握:(1)疏浚工程、吹填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检验(2)常用航道测量手段和方法 (3)监理工程师在疏浚和吹填工程施工监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3、通航建筑物 了解:(1)通航建筑物(船闸、升船机)工作原理、组成及类型(2)船闸的常用结构形式 熟悉:船闸结构各部分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掌握:(1)船闸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质量检验 (2)船闸施工质量控制中主要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3)监理工程师在船闸施工监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四)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1、规范、标准 (1)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 (2)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 (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4)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 (5)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程(JTJ286-90) (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7)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 (8)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2001)

渠化工程题库

一、填空题 1能承受双向水头且可在动水中启闭的常用闸门有三角闸门和A ,单向水头船闸闸门优先选用B 。 2船闸闸首整体抗滑稳定性计算的空间性主要体现,在校核纵向稳定时需要考 虑的影响,对于设置宽封施工的闸首结构,还需要校核的稳定性。 3人字闸门挡水时呈A 的受力特征,根据左右门叶结构对称、门叶自身受力对称,可以推算出门推力大小应等于B (简要计算公式)。 4常用的闸、阀门启闭机有A 、B 和 C 三种。 5一般来讲,土基上闸室结构可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岩基上常采用分离式。分离式结构的底板,可分为无底板、透水底板、不透水底板;分离式结构的墙体,可分为重力式(笨重式!)、轻型结构(比如,扶壁式、板桩式等)两类。苏北运河淮安三线船闸采用了钢板桩闸室墙形式,但它与常规的拉锚式板桩不同点在于 A 。 6地基土壤主要可分为和两大类。 7船闸水工结构验算通常抗滑、抗倾、抗浮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强度计算与限裂计算、结构变形、沉降计算等内容,可以概括为A、 B、C。另外D设计,是船闸设计特色之一。 8闸室由于A ,B , C 等原因,可简化为 D 问题计算,而根据闸首的结构、荷载特点,常采用 E 方法简化计算。 9船闸结构属于地下结构,或者半地下结构,难点是A 的问题。闸室墙或闸墩后土压力常作为已知值,以B 结构、C 公式进行内力计算;底板计算难点是确定地基反力,工程界常用 D 、地基梁法,以及较精确的有限元法计算。 10岩基上船闸闸室的结构型式 有、、三种。 11船闸水工建筑物是船闸工程的主体,由A 、B 、 C 及 D 等组成。

12岩基上闸室墙采用衬砌式还是混合式,与 A 有密切关系;有锚还是无锚,视基岩质地好坏,是否能够提供锚固力而定。岩基上有锚衬砌式结构的内力及配筋,往往由温度应力(内力)控制的。 13作用于建筑物基础底面垂直向上的总水压力称为 B 和 C 。 14船闸的渗流的空间性是 指、和 等方向渗流并存,同时由于、使得船闸渗流具有不稳定流性质。船闸防渗可采用、板 桩、、、等设施。对可液化粉砂,宜采用四周封闭式板桩,注意板桩不适用于粘性土,因 为。 15根据受力和结构特点,计算时通常沿纵轴线方向将闸首边墩分 为、以及。 16船闸荷载通常包络1)自重;2)土荷载;3)水荷载;4)船舶荷载;5)活荷载;6)地震力;以及7)。上述荷载可概括 为,船闸结构还有一类不容忽视的荷载 是。 17悬臂式闸室是由、和组成;受力特点是。 18国内大中型船闸中常用的闸门有A 、B 、 C 和 D ;常用的阀门主要有 E 和 F 。 19现代的横拉闸门面板A 布置,门体厚度的大小是 由 B决定的。三角闸门与人字闸门一样,均有顶枢、底枢。门叶的自重相对竖向转动轴的偏心使顶枢、底枢承受A 力(水平、垂直力?);同时B 枢(顶枢、底枢?)还将承受门叶的重力作用。 20船闸的渗流特点主要包括的空间性是指基底的纵向渗流;回填土的侧向渗流;透水闸室的横向渗流。另外还具有双向性、不稳定性等特性。船闸防渗和排水布置,应遵 循和等原则。 21单向水头船闸应首选A 闸门;双向水头,静水启闭的可选 B 闸门;双向水头、动水启闭首选 C 闸门。

渠化工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渠化工程学》复习思考题 1、当岩层的顶面高程介于闸室底与闸墙顶高程时,闸室墙一般采用什么结构?基岩顶面低于闸墙顶高程时,可采用混合式结构,即基岩以上采用重力式,基岩以下采用衬砌式结构,其构造分别按重力式和衬砌式确定。P123 2、闸室的有效长度L x是指什么?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富裕长度。P46 3、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视船闸等级采用什么标准?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论证后确定,但不应低于船闸建设前航道的通航标准P50 4、在无粘性土中,渗流变形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主要形式是流土和管涌两种。 5、渠化工程规划应具备哪些资料?22、进行渠化工程规划时,首先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渠化工程的规划,应按照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设计资料的收集。 一、预可行性研究阶段(1.渠化河段的经济营运资料。2.渠化河段的航道资料。3.渠化河段的地质情况。 4.地形资料。 5.水文、泥沙气象资料。6其他资料。)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1.渠化河段的经济营运资料。2.地质资料。3.地形资料。4水文、泥沙气象资料。5.不同总体布置方案的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回淤及口门通航水流条件,枢纽下游河床冲淤变化情况的模型试验资料。 6.渠化河段内与淹没计算有关的不同频率洪水痕迹调查资料。 7.不同坝址、挡水位、总体布置方案的淹没补偿资料。 8.地区交通和堤防资料,渠化河段环保现状及评价资料。 9.与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有关的资料,工程单价和定额等资料。)三、初步设计阶段(1.地质资料。2.地形资料。3.复核、补充拟定坝址处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资料。4.核实淹没补偿等资料。5核实渠化河段两岸的道路交通、供水及供电等资料。6.编制工程概算有关定额、地方材料及设备价格等资料。)P16 6、简述船舶双向过闸的作业程序。当上行船舶要通过船闸时,首先由下游输水设备将闸室的水位泄放到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开启下闸首闸门,船舶驶入闸室,随即关闭下闸首闸门,由上游输水设备向闸室充水,待水面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启上闸室闸门,船舶驶离闸室。该过程即为船舶完成一次单向过闸过程,此时,若再上游有船舶等待过闸,则待上行船舶驶出闸室后,即可驶入闸室,然后关闭上闸首闸门,由下游输水设备向下游泄水,待闸室水位与下游水位齐平后,开启下闸首闸门,船舶即可驶出闸室进入下游引航道。这样完成了船舶双向过闸的全程。P55 7、“反滤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渗流变形,通常设置在渗流逸出处。”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主要作用是增加地基的抗渗能力和防止产生渗透变形,防止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通常设在渗流逸出处。P150 8、“在闸室中等待过闸船舶的停泊条件在船闸灌泄水初期主要受局部力控制,灌泄水中期主要受流速力控制。”是否正确?为什么?错,在灌水初期,由于流量增率大,闸首内水深较小,停靠船舶处的过水断面较小,水面形成较大倾斜,此时船舶主要受波浪力;泄水中期,流入闸首水流具有较大的能量,局部力就转为主要作用力。 9、土基上一般的坞式闸室墙的土压力按什么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计算。 10、悬臂式闸室底板中缝截面主要传递什么力?水平推力 11、为了减少单船过闸时间,提高船闸通过能力,并节省过闸用水量,常采用什么船闸型式?具有中间闸首的船闸。 12、作用于非岩基上的一般坞式闸室墙上的土压力一般采用什么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计算。 13、闸室墙后排水暗管出口高程,一般高于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多少?(05-1.0M) 14、当通过船闸的货运量两个方向相差较大时,引航道的平面布置一般采用什么型式?不对称型引航道。 15、分离式闸室结构计算的一般内容有哪些?掌握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及双铰底板地基反力的计算方法。:重力式闸墙、悬臂式闸墙、扶壁式闸墙、衬砌式闸墙、混合式闸墙、底板计算 16、船闸的外停泊区一般设置在什么区域?上、下游引航道外水域 17、确定船闸下闸首墙顶高程主要取决于什么水位?上游最高通航水位。 18、为什么要复核输水阀门后的水力条件?复核包括哪些内容?可采取什么措施改善阀门后水力条件?因为对于开敞式阀门,有足够的空气从输水阀门的门井进入廊道中,可能发生阀门远趋式水跃,这样水跃对于输水阀门和廊道都是不利的,因为相当长的一段廊道内流速过大,水跃的位置不稳定,容易碰撞阀门而

渠化工程题库

渠化工程题库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能承受双向水头且可在动水中启闭的常用闸门有三角闸门和A ,单向水头船闸闸门优先选用B 。 2船闸闸首整体抗滑稳定性计算的空间性主要体现,在校核纵向稳定时需要考 虑的影响,对于设置宽封施工的闸首结构,还需要校核的稳定性。 3人字闸门挡水时呈A 的受力特征,根据左右门叶结构对称、门叶自身受力对称,可以推算出门推力大小应等于B (简要计算公式)。 4常用的闸、阀门启闭机有A 、B 和 C 三种。 5一般来讲,土基上闸室结构可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岩基上常采用分离式。分离式结构的底板,可分为无底板、透水底板、不透水底板;分离式结构的墙体,可分为重力式(笨重式!)、轻型结构(比如,扶壁式、板桩式等)两类。苏北运河淮安三线船闸采用了钢板桩闸室墙形式,但它与常规的拉锚式板桩不同点在于 A 。 6地基土壤主要可分为和两大类。 7船闸水工结构验算通常抗滑、抗倾、抗浮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强度计算与限裂计算、结构变形、沉降计算等内容,可以概括为A、 B、C。另外D设计,是船闸设计特色之一。 8闸室由于A ,B , C 等原因,可简化为 D 问题计算,而根据闸首的结构、荷载特点,常采用 E 方法简化计算。 9船闸结构属于地下结构,或者半地下结构,难点是A 的问题。闸室墙或闸墩后土压力常作为已知值,以B 结构、C 公式进行内力计算;底板计算难点是确定地基反力,工程界常用 D 、地基梁法,以及较精确的有限元法计算。 10岩基上船闸闸室的结构型式 有、、三种。 11船闸水工建筑物是船闸工程的主体,由A 、B 、 C 及 D 等组成。

船闸设计计算说明书(新三孔闸)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船闸课程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依据 (3) 2.1自然条件 (3) 2.1.1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3) 2.1.2水位(吴淞高程)及水头 (4) 2.1.3水文和气象 (5) 2.1.4地震 (5) 2.2工程要求 (5) 2.2.1船队、船型及货运量 (5) 2.2.2建筑物等级 (6) 2.2.3计算船闸通过能力的基本数据 (6) 2.2.4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 (6) 2.2.5其它建筑物 (7) 三、船闸总体布置 (8) 3.1船闸建设位置和具体形式 (8) 3.1.1船闸的具体位置 (8) 3.1.2船闸的线数 (8) 3.1.3船闸的级数 (8) 3.1.4引航道的布置 (9) 3.1.5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布置 (9) 3.2船闸各主要结构的高程 (9) 3.2.1闸室墙结构的高程 (9) 3.2.2闸首结构的高程 (10) 1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班武庆卫 3009214024 3.2.3引航道的高程 (10) 3.3船闸的平面尺寸 (11) 3.3.1船闸闸室的平面尺寸 (11) 3.3.2引航道的平面尺寸 (14) 四、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 (17) 4.1闸门选型 (17) 4.1.1门扇长度 (17) 4.1.2门扇高度 (17) 4.1.3门扇厚度 (18) 4.2闸首选型 (18) 4.2.1闸首的尺度 (18) 4.2.2闸首的材料及结构形式 (20) 4.3引航道建筑物选型 (20) 4.3.1导航和靠船建筑物 (20) 4.3.2护坡和护底 (21) 4.4闸室结构选型 (21) 4.4.1闸室墙结构技术经济分析 (21) 4.4.2闸室墙的选型 (21) 4.4.3闸室底板的选型 (25) 4.5防渗结构的布置 (25) 4.5.1闸首的防渗布置 (25) 4.5.2闸室墙的防渗布置 (26) 4.6闸室墙设计验算 (27) 4.6.1渗透稳定性强度验算 (27) 4.6.2抗滑、抗倾和抗浮稳定性验算 (27)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