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
一、广播电视概述
广播电视是一种实现电波传播的收听和观赏的信息媒介,是视听传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渠道,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形式中的综合媒体。
它是由将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以电子波形的形式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的通信形式,通过演绎、编播等方式传播给接收端,并被拿起的接收器接收,它具有面向全国范围、覆盖面广、实时性强、传输容量大、声音精细、象征性强等特点。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原理
广播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要发射的信息,即音频、视频等以信号形式经过复杂的加工和处理,通过电波发射机的发射天线发射出去,其中间的空间传播以特定的速率和频率,因此,它可以被自然和人工制造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
在接收器(接收机)中,收到的信号又经过精密的处理,以达到能够被接收者接受的电子信号质量,从而实现了电视与广播的功能和效果。
三、广播电视的优势
广播电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同时传播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颜色的三要素了解ENG/SNG/EFP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等能白光源锥状细胞及杆状细胞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绝对黑体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基波和谐波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课件: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
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15度下的声速——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次声:低于20HZ超声:高于20KHZ调幅广播:低于4.5KHZ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的范围广播的调制方式(三代)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表示。
第一代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表示。
第二代广播技术。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
电视调频范围电视台即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将电视节目进行选择控制,调制在高频上,由天线辐射出去。
高频电视信号——全电视信号:频宽6MHZ,使用调幅方式伴音信号:频宽从几十HZ到15KHZ,调频方式,两边各保留250KHZ的带宽。
高频电视信号:将前两者组合成高频信号,频宽8MHZ,图像占7.25,伴音占0.5。
频段和频道的划分:间隔8MHZ,米波段(甚高频VHF)1-12频道,分米波段(特高频UHF)13-68频道。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15度下的声速——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无线电波的穿强能力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E、F1、F2,夜间只有E、F2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颜色三要素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
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
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小,也称为色纯度。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
ENG? EFP? SNG?电视节目制作系统:1. ENG: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机构成,用于现场采访。
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观众需求的变化及影响
观众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
观众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使得传统广播电视的统一播放模式已 经不再满足他们的需求。
观众对互动性的需求
观众希望能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进行互动,新媒体平台提供 了这种可能性。
观众对便捷性的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观众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观看节目,这也 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挑战。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1980年代,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开始迅速发展。 1990年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引入广播电视领域。
02
广播电视技术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
01
02
03
信号编码
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前需 进行编码,以适应传输介 质和接收设备的特性。
传输方式
广播电视信号可采用无线 传输、有线传输和卫星传 输等方式。
主要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和推 广,是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
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产业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节目的质量和传输效率。
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明显,如网络电 视、手机电视等,通过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传送电视信号,用户需要安装卫 星接收器才能收看。
无线广播
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信号,用户可以通 过收音机等设备收听。
网络电视
通过网络传送电视信号,用户可以通过网 络电视接收器或智能电视等设备收看。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无线 电技术的发明为广播电视的出 现奠定了基础。
3. HBO通过电视、互 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渠 道向用户提供服务, 在美国和全球拥有大 量订户。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
广播电视技术常用知识一、引言广播电视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广播电视技术的常用知识,包括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以及广播电视的应用等方面。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等方式将声音和图像传递给大众的一种媒体形式。
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是将声音和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天线或电缆传输到接收设备上进行解码和播放。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信号转化为特定的频率范围,再经过天线或电缆传输到接收设备。
三、信号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有两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无线传输是通过天线将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到接收设备,而有线传输则是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
无线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适用于移动接收等优点,但受到天气、建筑物等干扰影响较大;有线传输则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传输,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质量要求的场景。
四、调制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换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常用的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如AM适用于语音信号的传输,FM适用于音乐信号的传输。
解调则是调制的逆过程,通过解调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的声音和图像。
五、编码解码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是将声音和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的声音和图像。
编码解码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提高,包括压缩编码技术、数字音频编码技术、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等。
编码解码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信号可以以较低的码率进行传输,同时保证较高的音视频质量。
六、广播电视的应用广播电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广播电视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渠道,还在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学习知识点.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颜色的三要素了解 ENG/SNG/EFP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等能白光源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绝对黑体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基波和谐波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录音棚的隔音方法课件: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 ),用围 20-20000HZ 。
f 表示。
人的频率范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用 T 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m ),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m/s 。
V= λ *f15 度下的声速—— 34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 ,软橡皮50m/s频率和波长成反比“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人的听觉器官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本文档旨在复广播电视技术相关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需要重点
关注和复的几个方面:
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了解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音频信号处理:熟悉音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过程。
- 视频信号处理:掌握视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方法。
- 调频和调幅调制:理解调频和调幅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数字电视技术:了解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解码和显示方式。
2.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
- 传输介质:了解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常见介质,如电波、有线和卫星。
- 模拟信号传输:掌握模拟信号传输中的调制、频率分割和信
号放大技术。
- 数字信号传输:熟悉数字信号传输中的编码、调制和解调技术。
3. 广播电视信号接收与处理
-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的种类和工
作原理。
- 信号解码与处理:掌握广播电视信号解码和处理的基本原理。
- 信号质量检测与优化:熟悉广播电视信号质量检测和优化的
方法和技巧。
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的
整个过程。
- 制作技术与设备: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
- 节目剪辑与后期制作:掌握节目剪辑和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
请记住,以上只是复习的重点知识,为了更好地备考,建议结
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详细学习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基本知识§1.1 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电视是用电信号来传送活动图像的,因此首先要把被传送的图像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信号通道的传送后,再经过电视机的显像管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前一光电转换是图像的分解过程,后一电光转换是图像的复合过程。
1.1.1 光电转换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报纸上刊登的传真照片,就可以发现它们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疏密不同的黑点子组成,而且点子越小、越密,画面就越细腻、清晰。
同样,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的图像也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配合、亮度相同或不同的小单元组成,这些构成电视图像的基本单元称像素。
实际上,由于人眼视觉分辨力有一定的极限,在正常观看距离下,一幅电视图像大约有40万个像素时就可以使图像具有令人满意的清晰程度。
由于图像是由像素构成的,因此就可以通过传送组成它的像素来实现传送图像的目的。
为了解决像素的传送问题,人们采用一种顺序传送的方法,就是在发送端把图像中各个像素的亮度按一定的顺序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一个一个地传送出去,而在接收端则按同样地顺序把电信号变成一个一个相应地亮点重现出来。
实践证明,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只要顺序传送的速度够快,就会在主观感觉上觉得所有像素同时发亮一样。
这种顺序传送法实质上就是按时间顺序传送空间分布的像素的亮度。
将图像转变为顺序传送的电信号(图像的分解)或将顺序传送的电信号重新恢复成光图像(图像的复合)的过程称为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像素的传送和恢复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进行的。
由于电视要传送活动图像,即图像上像素的亮度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所以必须在一秒钟内传送很多幅画面,才会在电视荧屏上重现连续活动的图像。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一秒钟传送25幅画面。
这就是说电视系统必须具备每秒约1000万个像素的扫描速度。
这样高的扫描速度,只有采用电子扫描的方法才能实现。
实现光电转换的器件是发送端的摄像管。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提纲
播送电视技术根底提纲一1.声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①同向加强,反向抵消②不同声波混成简单声波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反射、衍射或形成阴影区3.无线电波传播途径:地面波、空间波、天波4.天线的类型及各自特性①磁棒天线:效率高,方向性强,用于调幅播送接收;②拉杆天线:可伸缩转变接收波长、可旋转调整接收方向,用于调幅短波、调频播送和电视中低波段接收;③八木天线:方向性强,增益高,用于调频播送和电视中低波段远距离接收;④抛物天线:方向性强,增益高,用于微波传输和卫星播送电视接收。
5.调制方式: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①调幅,是指高频载波的幅度随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而载波的频率不变。
②调频,是用音频信号去调制高频载波的频率,即高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高频载波的幅度则保持不变。
③调相,是让高频信号的初相角随音频信号的大小作正比例的变化。
6.传声器按换能原理分为:电动式、电容式、电磁式7.传声器主要性能指标①灵敏度②最大输入声压级③最大输出电平④频率响应⑤输出阻抗⑥方向性8.动圈式传声器及电容式传声器特性比较动圈式传声器特性:结实、抗机械冲击、不易被摔坏、工作稳定、寿命长、使用便利,但灵敏度低、频率响应较好、音色浑厚。
电容式传声器特性:机械强度较差,使用寿命短、需要供电、使用相对麻烦,型驻极式电容话筒已大有改进,频率响应好,音色动听、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失真小。
9.扬声器按放声频率分为: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全频带扬声器只用一只扬声器很难满足全音域声音重放,必需使用特地适合的高、中、低音域重放的扬声器进展组合工作。
10.扩音设备组成:前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11.调音台的作用调音台是录音,放音,扩音的重要音响设备。
〕利用调音台对来自话筒或其他信号源设备的声音信号进展技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然后馈送给录音机或其他扩音设备。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1. 引言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文化传媒形式,它通过电波传播娱乐、信息和教育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是指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和接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知识。
2.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原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通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
广播电视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波形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数字码。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考虑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技术。
2.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电磁波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成原始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
调频广播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调幅广播则是通过改变载波振幅来传输音频信号。
2.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码的过程,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或数字码恢复成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常见的编码技术有PCM(脉冲编码调制)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
3.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
3.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接收设备的方式。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同轴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是通过同轴电缆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光纤传输则是利用光纤传输介质传送信号。
3.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磁波在空中传输信号的方式。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有无线电广播、卫星广播和无线电视传输。
无线电广播通过天线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卫星广播则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无线电视传输是指将电视信号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
4. 广播电视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广播电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音频信号。
调频技术具有信号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1 调频广播调频广播是指通过调频技术传输音频信号的广播方式。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汇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汇总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汇总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媒手段之一,涉及到广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以下是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的一些汇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个领域。
一、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指通过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广播电视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传媒媒体之一二、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1.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主要有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两种。
模拟传输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电波传输,而数字传输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字信号,通过数字通信网络传输。
2.广播电视的传输媒介主要有空中传输和有线传输。
空中传输是指通过空中的电波传输信号,这是广播电视最早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媒介传输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等优点。
三、广播电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低频信号转化为高频信号的一种技术。
调制的方式主要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解调是指将调制后的高频信号重新转化为低频信号的过程。
四、广播电视的编码与解码编码是指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编码方式有PCM编码和MPEG编码等。
解码是指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重新转化为声音和图像信息的过程。
五、广播电视的调谐与调频调谐是指将接收机调至与发送机相同的频率的过程。
调频是指通过变化频率的方式来传输声音和图像信息的技术。
六、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与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声音和图像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节目内容的过程。
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是指将制作好的节目内容通过广播电视设备传输出来,供观众收听和观看。
七、广播电视的调制解调与编解码器调制解调器是广播电视设备中用来将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设备。
编解码器是广播电视设备中用来将声音和图像信息进行编解码的设备。
八、广播电视的制式与频段广播电视的制式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广播电视技术标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和电视是传播媒体领域中最重要的两个媒介,它们通过电波的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广大观众。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信号,电视则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图像和声音信号。
这两个媒介对于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播电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首先发明的是广播技术,被称为无线电,由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1895年实现了第一次无线电传输。
从那时起,广播技术逐渐发展并成熟。
而电视的发明则较晚一些,最早在1936年成功实现了第一次公开的电视广播。
广播和电视的传输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
无线电波通过接收器接收到广播或电视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声音或图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收音机或电视机来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原因。
然后,我们通过扬声器或显示屏来听到声音或看到图像。
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闻、电台节目、电视节目等广播电视节目,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国内外大事以及其他各种信息。
这方面尤其突出的例子是广播和电视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报道,能够及时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广播和电视也是人们获取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台提供各种各样的音乐节目,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谣等,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电视台则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让观众有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尤其是现在的网络电视,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欣赏各种节目。
广播和电视还起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各个地方的广播电台都会播放本地音乐、戏曲、民俗等文化节目,传承着这些地方的传统文化。
电视节目中也会有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访谈等,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增进文化自信。
然而,广播和电视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受电波传输范围的限制,广播和电视的覆盖范围有限,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信号较弱,难以接收。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等,广播和电视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 3、消隐信号
• 无论是行扫描和场扫描,每个周期内都有 正程和逆程。为了使扫描逆程期间电子束停止 工作,产生有害的回扫线干扰,还人为加人行、 场消隐信号,截止扫描逆程间的电子束。消隐 信号的电平相当于图像黑色电平。
• 4、亮度信号及色差信号
• 彩色电视信号是由红、绿、蓝三个摄像管 产生基色信号形成的,考虑到兼容性,首先对 红、绿、蓝三基色信号以0.3红、0.59绿和 0.11蓝的比例相加合成一亮度信号Y·Y实质上 相当于黑白电视信号中的图像信号部分。
• 1、光电材料 • 一八一七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在一次化学试
验中生成的碱金属里,偶然发现了“硒”。在一 九六五年敷设的大西洋海底电缆工程中,英国人 约瑟夫。梅为了对电缆进行测试,利用了一根结 晶硒棒来测量电阻,试验的结果却引出了意料之 外的发现。 • 光电效应的定义是: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的电特 性发生变化。变化的程度与光线的强度成正比。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光电现象又分为三种情况: (1)外部的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的表 面分离出电子。(2)内部光电效应——在光的作 用下,半导体或是介质的导电率(即电阻的倒数) 发生变化。(3)封锁层的光电效应,也称为结光 电效应——光线在导体和光敏半导体之间的分界 层上激起电动势,产生电压。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第一部分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第二章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 第一节 电视的起源和发展 • 从工程的角度看,电视可以概括为一句
话,建立在电信号的产生、贮存、传递 和重视技术基础上的声画传播形式,电 视从其延生时起,就综合并溶汇了人类 科学的多项成果,与化学、电学、光学、 机械、工艺等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品质
• 1、象素与清晰度 • 以我国现行的电视为例,一帧电视画面由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节目制作基础电视节目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天然结合。
制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熟悉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制作设备的特点、性能、操作等。
才能根据节目内容和要求,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有效的制作方法以及合理的制作流程,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一、常用的制作方式:1、——电子新闻采集()使用便携式摄像、录像设备,以满足新闻采集的运动性、灵活性、时效性。
2、——电子现场制作()使用的设备至少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视频切换台,一个音频控制台和所需的辅助设备。
特点:“多机拍摄,即时编辑”3、——电子演播室制作()演播室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自动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三、节目制作人员:1、非技术人员:制片人、导演、作家(编剧)、主持人等等。
它们的工作是把一个脚本或事件通过创作转换成有效的电视节目。
2、技术人员:摄像师、音响师、灯光师、编辑人员等等。
通过它们对设备的熟练操作来具体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3、新闻制作人员:四、节目制作流程:1、制作计划和稿本阶段:1)选题:2)稿本准备及定稿:3)制作计划的制定:2、前期的准备阶段:3、实地拍摄阶段:4、后期制作阶段:画面编辑、声音混配、节目审定第二章彩色电视摄像机一、摄像机的类别按质量分类广播级: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高。
业务级:一般应用于文化宣传、教育、工业、交通和医疗等领域。
图像质量较好。
家用级:家庭文化娱乐用。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2、按制作方式分类:用: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一个大的取景器,通过电缆把摄像头和等设备相连。
用:一般为便携式的。
用:便携式。
3、按摄像器件分类:摄像机:摄像机:,英文全称:,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
可以称为图像传感器。
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
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
一块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电视频道:电视频道是指用于播送一套电视节目的频率范围,它取决于电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一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8MHz。
2、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Nonlinear Editing System,NLE),是指使用盘基媒体进行存储和编辑的数字化视频、声频后期制作系统。
3、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指从节目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播放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
4、混合(编辑中的过渡方式):与切换所不同的是,混合的转换过程较慢,在屏幕上表现为一个画面由强变弱至逐渐消失,而另一画面同时由弱变强至最终取代前一画面,因此混合也称慢转换或淡变。
具体来说,混合又包括X形切换和V形切换两种形式。
X形切换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在A画面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画面逐渐出现,最终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在整个切换的过程中,两个画面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原来的画面逐渐变弱,后一画面逐渐变强。
两路信号的变化过程如同字母“X”的形状,因而形象地称之为X切换。
v切换是在A路信号“逐渐消失之后,B路信号魄才逐渐出现。
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前一个画面逐渐变暗到完全消失之后下一个画面才逐渐出现。
两路信号的变化过程如同字母“V”的形状,因而形象地称之为V切换。
5、声音合成:声音合成是指将多路声音信号按电视节目的要求合成为一路信号,并将其作为最后的播出或记录的电视节目声频信号。
6、调制:把基带信号“寄载”到一个频率较高的载波上而形成一个新的信号,以适合于信道传输。
将这个新形成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基带信号则称为调制信号,把这个完成“寄载”工作的技术过程称为调制。
7、彩色电视的制式:彩色电视的制式是实现彩色电视的方式,也就是对彩色电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的特定方式。
8、条件接收:条件接收(Conditional Access,CA)是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俗地讲,是对视频、声频和数据等信息实施加密、解密、接收的控制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广播的诞生:广播是在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20.11.2美国匹兹堡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去的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电台。
(中国)1923.1美国人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所属广播电台在上海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10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0.12中共产党主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光比事业飞速发展。
1984年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67.8%,1996年底,达到83.7%。
在有线广播方面,中国是有限广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无线电波发送方式、传播特性:1依靠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传播叫天波2沿地面传播叫地面波3在空间沿直线传播叫空间波。
调频广播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
2频带宽,音质好。
3效率高,成本低。
4解决了电台拥挤,频率不够分配的困难。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
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载荷的内容。
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达。
传播的多种定义的侧重点:1,强调传播是信息共享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互动过程4,强调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5,强调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信息是以信息作为一种有力的纽带所构织的社会形态,以开放性、多元性、高效性能等为基本特征。
调频广播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2,频带宽、音质好3,效率高、成本低4,解决了电台拥挤,频率不够分配的困难。
噪限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正常工作时,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
即当接收机的输出功率为标称输出功率时,在输入端所需要的最小信号强度或场强称为灵敏度。
双耳效应指人类利用自己双耳来判别声音方位的能力。
调频立体声广播既充分地体现了调频广播信噪比高、抗干扰能力强、动态范围大、放音频带宽、音质优美等优点,又充分地利用了人的双耳效应,发挥出“立体声”的特点,不仅使人感到声音有强度、音调和音色的变化,而且能基本上再现实际声场中各种声源的方位和空间分布的效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 声波的吸收和折射 水波的衍射 声波的衍射 电波 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 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次声:低于20超声:高于20调幅广播:低于4.5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 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 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 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 位。
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 频率电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 生变动的磁场,磁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 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 控和遥测。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 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 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 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 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 生印象。
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 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发射功率很小 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天线高
传输网和覆盖网 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 以覆盖全国。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
入*f
15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 能,单位W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 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 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级差1;小于40,级差1-3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40,级差3;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 递信息的,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 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 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
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 、超高频(厘米) 、极高频(毫米) 电离层和电波
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 E、F1、F2,夜间只 有E、F2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
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
离层很远
传播路径和特点
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 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 播的电波
条件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
条件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 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 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
控制台和配电系统 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射 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
频率和波长
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
千 兆1*10/6吉1*10/9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
3*108m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入二
频段的划分 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
中波一526.51605.5(波长570187n),国内广播 短波一2.326.1(波长13011.5m),国际广播 甚高频()—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 特高频()—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 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 ,用f表示。人的频 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