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渠用于山区河流取水的应用分析
对渗渠取水在设计和施工的探讨

对渗渠取水在设计和施工的探讨作者:刘春雨高扬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9期摘要:天然河床渗滤取水是一种利用天然河床底部砂砾石层作为滤床,直接净化高浊度、微污染的江河水的取水净水工艺技术。
本文针对阜新市东梁地区渗渠取水工程,介绍了渗渠的适用条件,渗渠位置的选择,渗渠的布置及渗渠有关的设计、计算、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渗渠;设计;施工;供水中图分类号:TV13 文献标识码:A一、简述东梁地区位于阜新市西南部,距市中心区约18公里,现有人口约1.2万人,是原东梁矿破产后的职工和家属,转为阜新市海州区东梁街道管理。
该地区的吃水问题由阜新矿务局建设的水源井和渗渠供给。
当时的人口仅有5000人左右,用水量也在300-500T/日。
几十年来,由于矿业和地方工业的不断兴衰,人口逐年增加,日用水量也随之增加,目前居民的饮用水需要2000T/日,少量的工业用水500T/日,总计需要水量2500T/日。
二、渗渠取水是取水工程的一种类型,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或带缝隙的水平管道,借用水的渗透和重力流,来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作为给水的水源。
(一)渗渠取水的根据据辽宁工程勘察院2005年8月提供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称该地区位于阜新市东梁镇东约3km处,属于半干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38℃,年均降水量491.3㎜,最大年降水量为779.7㎜,最低年降水量为284.9㎜,最大日降水量131.8㎜,全年水量70%集中在7、8、9月份。
地貌是剥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地形较平缓,前缘与高河漫滩自然过渡。
含水层组成为中粗砂和砂砾卵石,有效含水层小于3m,且含水层不连续,地下水水位埋深3.5-5.3m。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下径流补给。
(二)渗渠取水工程的设计根据该地地下水埋深较浅,仅在3-5m之间,含水层较厚,河水补给地下水的关系明显的特点,决定利用现有的河边集水井、泵站;1)采取翻建和新建渗渠315m,为非完整式渗渠,埋深平均在4米左右,直径φ600㎜,分三层填置滤料。
浅谈渗渠取水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渗渠取水的设计与应用摘要:渗渠取水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眼的水平渗水管道或渠道,借助水的渗流和重力流,来截流和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由于这种取水方式能够做到排滤同步、清混分开;运行时水头小,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故越来越多地在取水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城市和工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关键词:渗渠取水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含水层取水工程中,一般分地表水取水和地下水取水,对于地表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江河水量充沛,常年均有较大径流量,一般直接取江河地表水;而西北地区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一些河流和山前区河流, 其径流变化较大, 很不稳定,特别是在枯水期往往出现断流, 河床稳定性差, 冬季冰情严重, 因而地表取水设施无法满足全年的均衡供水之要求,故采用地下水取水方式较多。
而山溪性河床覆有顺粒较粗, 厚度不大的冲积层,蕴藏有河床地下水。
对于此类地下水的开采利用, 采用渗渠取水的方式是很适宜的。
渗渠取水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眼的水平渗水管道或渠道,借助水的渗流和重力流,来截流和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由于这种取水方式能够做到排滤同步、清混分开;运行时水头小,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故越来越多地在取水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城市和工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实践证明,大多数渗渠是成功的,但也有效果不好的,甚至废弃的。
究其原因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上一些列的技术问题。
本文主要从渗渠的应用条件、设计及施工维护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技术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渗渠的应用条件渗渠取水, 最适用于埋设在中小型河谷地区的厚度为3~5m 左右的薄含水层中。
但实践证明, 在薄含水层这种特定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中小型河谷地貌区, 即使含水层有一定的分布宽度, 就其补给来源而言,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往往较小, 很难满足渗渠的设计取水量。
从而决定了在河谷地貌区内的薄含水层条件下, 渗渠主要是靠通过自身运行而产生的一种诱渗方式,从河流水体底部的含水层中截取诱使河水下渗迅速转化而形成的地下水, 即河床渗透水, 以弥补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不足。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防渗渠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本文将从防渗渠道的概念、施工工艺及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渗渠道的概念防渗渠道是指通过人工构建的渠道,旨在减少地下水位提升和渗漏现象,保持渠道内部水位稳定。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通常用于解决灌溉渠道和排水渠渗漏问题,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灌溉排水效果。
1.设计规范防渗渠道的施工工艺首先要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
设计应考虑到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流方向、地表地形等因素,结合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渠道的形状、尺寸、材料等。
2.清理基底在施工防渗渠道之前,需要对渠道基底进行清理,清除表层泥沙和杂物,确保基底的平整、干燥和无杂物的纯净。
3.压实基底清理干净的基底需要进行压实处理。
通过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基底进行压实,提高其密实度,增强基底承载能力,减少可能的渗漏风险。
4.材料选择防渗渠道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
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渠道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如聚乙烯、土工膜等,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施工方式防渗渠道的施工方式多样,常见的有铺设、挖掘和浇筑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渠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稳定。
6.连接与固定在防渗渠道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渠道的连接和固定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处理。
确保渠道的连接处牢固可靠,固定处稳固有效,以防止渠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
1. 提高灌溉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通过防渗渠道的施工,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灌溉水的充分利用。
2. 解决排水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排水渠渗漏问题也是常见的。
通过防渗渠道的施工,可以有效减少排水渠的渗漏现象,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避免因排水渠渗漏导致的田间积水和土壤松软等问题。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农田内进行的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施工,旨在改善农田的水文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状况,以增加粮食产量,并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施工工艺是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渠道的使用寿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农田灌溉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二、防渗渠道的定义和作用防渗渠道是指采用防渗材料和工艺施工而形成的渠道,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渠道内的水分渗漏到地下,保证渠道内的水资源充分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防渗渠道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提高灌溉效果。
使用防渗渠道可以有效减小渠道内水分的流失,保证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提高灌溉的效果,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增加水资源利用率。
防渗渠道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对于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尤其重要。
三、防渗渠道施工工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设计、施工流程的安排等多个环节。
1. 材料的选择(1)防渗渠道的主要材料包括防渗膜、砂石、混凝土等。
防渗膜是制作防渗渠道的主要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渗漏,常见的防渗膜有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
在选用防渗膜时,需要考虑其防渗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砂石用于填充防渗膜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增强渠道内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
混凝土则常用于渠道的边坡和底板的结构加固。
2. 施工工艺的设计(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防渗渠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勘察、设计方案制定、施工计划编制等工作,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2)施工流程的安排。
在防渗渠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安排好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本篇文章首先对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进行阐述,从施工、管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标签: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从农田灌溉角度来说,应用的水资源传输方式以渠道传输为主。
当前,我国建立了诸多农田灌溉渠道。
因为受到原始施工和应用理念的影响,在进行土渠传输水资源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漏水现象。
所以,我国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建设时,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能力,同时还能保证整体工作效率。
然而,假设混凝土渠道工程设计方案缺少实时性,或者施工工艺不合理,将会引发渗漏现象。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工艺的探究力度,结合工程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水平的同时,给农田水利工程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解析。
一、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自身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
首先,通过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工作,能够有效保证顺利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水利工程項目为了能够在今后应用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就要结合水利工程情况,加强防渗渠道建设力度,特别针对部分水资源调配而言,水利防渗渠道作用较为突显,应该得到充分注重。
其次,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还能防止水资源的大量消耗。
通过加强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力度,可以避免水资源在进行调配时面临漏水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水资源节省的效果。
这种方式,能够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二、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一)施工因素当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其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的施工技巧也不全面,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根据施工需求进行操作,应用的施工技术较为滞后,导致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整体质量不高,同时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从而引发渗漏现象。
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及运用分析

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及运用分析农田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水引入农田,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农田灌溉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渠道将水引入农田,因此渠道的防渗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1. 渠道防渗技术的必要性农田灌溉渠道在运输水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渗漏现象。
渗漏现象导致了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引起土地沉降和地基沉降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防渗技术应用于农田灌溉渠道成为必要。
2. 渠道防渗渠道衬砌技术的种类常见的渠道防渗渠道衬砌技术有混凝土衬砌、砖砌衬砌、塑料薄膜衬砌等。
混凝土衬砌技术是将混凝土浇筑到渠道内部,形成一层坚固的渠道表面。
混凝土衬砌制造工艺简单,衬砌面光滑,能够有效控制渗漏问题。
混凝土衬砌存在制造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问题。
砖砌衬砌技术是将砖块砌筑在渠道内部,构成一层坚固的渠道表面。
砖砌衬砌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但是由于砖石之间有缝隙,渗漏问题无法完全解决。
塑料薄膜衬砌技术是将塑料薄膜铺设在渠道内部,形成一层防渗层。
塑料薄膜衬砌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防渗效果好等优点。
由于塑料薄膜易损坏,耐用性较差。
3. 渠道防渗渠道衬砌技术的运用分析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需求,不同的渠道防渗渠道衬砌技术应用更为合适。
在大型水利工程中,如水库渠道、引水渠道等,由于其规模大、渠道长,混凝土衬砌技术是较为常见的选择。
混凝土衬砌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长期大量水流的需要。
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及农田灌溉,考虑到造价和施工方便等因素,塑料薄膜衬砌技术是比较适宜的选择。
塑料薄膜衬砌可以通过降低渠道的渗漏量,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快速修复渠道的情况,砖砌衬砌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砖砌衬砌可快速构筑,施工工期短,适合应急情况下使用。
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衬砌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渗漏问题,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

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是指在渠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达到减少或消除渠道中水分渗漏的目的。
渠道防渗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防渗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渠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渗措施,水分会通过渗漏的方式大量地消失。
特别是在地下渗流和渗漏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防渗工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渗技术,可以将这些渗漏的水分保存下来,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其次,防渗有利于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
渠道渗漏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渠道渗漏的水分会导致土壤的过度湿润,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渗漏的水流会通过土壤带走养分,导致土壤贫瘠,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因此,通过加强渠道防渗工作,可以减少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防渗还可以提高渠道的水利效益。
渠道是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渠道,防渗水利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减少因渗漏而造成的水量损失。
通过合理的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减少渠道中的渗漏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渠道的水利效益。
最后,防渗还可以降低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渠道的常规维护和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渠道渗漏会使这些成本进一步增加。
渠道渗漏导致地面出现湿润和松动的情况,容易引发渠道坍塌和漏水等问题,增加了渠道的维修成本。
通过进行防渗工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成本,节约资源。
针对渠道防渗,应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实现渠道防渗的效果。
首先,可以采用防渗嵌塑料膜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渠道底部和侧壁等位置铺设防渗嵌塑料膜,阻止水分渗漏,达到防渗的目的。
嵌塑料膜具有优良的防渗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的渗漏。
其次,可以采用渗漏防治剂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渠道中添加渗漏防治剂,增强渠道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渗漏。
浅谈渗渠取水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渗渠取水的设计与应用摘要:渗渠取水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眼的水平渗水管道或渠道,借助水的渗流和重力流,来截流和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由于这种取水方式能够做到排滤同步、清混分开;运行时水头小,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故越来越多地在取水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城市和工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关键词:渗渠取水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含水层取水工程中,一般分地表水取水和地下水取水,对于地表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江河水量充沛,常年均有较大径流量,一般直接取江河地表水;而西北地区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一些河流和山前区河流, 其径流变化较大, 很不稳定,特别是在枯水期往往出现断流, 河床稳定性差, 冬季冰情严重, 因而地表取水设施无法满足全年的均衡供水之要求,故采用地下水取水方式较多。
而山溪性河床覆有顺粒较粗, 厚度不大的冲积层,蕴藏有河床地下水。
对于此类地下水的开采利用, 采用渗渠取水的方式是很适宜的。
渗渠取水是利用埋设在地下含水层中带孔眼的水平渗水管道或渠道,借助水的渗流和重力流,来截流和集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的一种取水方式。
由于这种取水方式能够做到排滤同步、清混分开;运行时水头小,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故越来越多地在取水工程中得到应用,成为城市和工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实践证明,大多数渗渠是成功的,但也有效果不好的,甚至废弃的。
究其原因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上一些列的技术问题。
本文主要从渗渠的应用条件、设计及施工维护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技术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渗渠的应用条件渗渠取水, 最适用于埋设在中小型河谷地区的厚度为3~5m 左右的薄含水层中。
但实践证明, 在薄含水层这种特定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中小型河谷地貌区, 即使含水层有一定的分布宽度, 就其补给来源而言,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往往较小, 很难满足渗渠的设计取水量。
从而决定了在河谷地貌区内的薄含水层条件下, 渗渠主要是靠通过自身运行而产生的一种诱渗方式,从河流水体底部的含水层中截取诱使河水下渗迅速转化而形成的地下水, 即河床渗透水, 以弥补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 多, 冰期 长 ; ( 自然 灾 害 , 如 滑坡 、 泥 石 流等 出现 的机 会较 多。
式 中: t l 为 泥 沙 止动 流速 ; u 为泥 沙起 动 流 速 。
3 山区河流 现有取水方式及其优缺 点
袭 1 d = 3 mm 时不 同水 深 对 应 的 起 动 流 速 和 止 动 流 速 表
河 床 水 深 h = 0 . 1 0 m h = O . 1 5 m h - 0 . 2 0 m h - ' 0 . 2 5 m h = 0 . 3 0 m h = 0 . 3 5 m h = 0 . 4 0 m
河 床 水 深 h = O . 1 O m h = O . 1 5 m h = O . 2 0 m h = O . 2 5 m h = O 3 0 m h - - O . 3 5 m h - O . 4 0 m
使底格栏栅容易被冰冻而取 不到水 ; ③河流爆发泥石流时会 直
接 堵塞 进 水格 栅 、 渠道 以及 后 续 沉砂 池等 . 需进 行人 工 清理 。
0 . 5 4 6
0 . 6 7 3
0 . 5 5 8
3 . 2 传统渗 渠 取水 方式
好 , 但 对于取水量较大 时, 水 平 管 集 水 管 的 长度 较 长 、 数 量 较
比 较表 l和 表 2中计 算 结 果 可 知 : 当泥 沙 止 动 流 速 大 于
渗 渠一 般 由 水 平 集水 管、 集 水 井等 组 成 。渗 渠取 水 水质 较 河 流 水 流 流 速 ,泥 沙 就会 淤 积 在 河 床 上 。使 河床 渗 透 系数 减 小, 渗渠产水量 变小 ; 当水流流速 大于泥沙的起动 流速 , 在 反
式和 底栏 栅 式 易 受 推 移 质 、 结冰、 泥石流影Ⅱ 向的 问题 。
【 关键词 】 渗 渠; 底格栏栅取水坝 ; 低坝 式 ; 滤速 ; 人工反滤层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9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1 9 一 O 1 1 9 — 0 2
r—— ————一 一 1 / 6
u = 1 . 1 4 × 1 v /
泥 沙 中值 粒 径 。 m。
泥 沙 止 动 流速 :
u = O . 8 3 u
㈩
2 山区河流 的特 点
山 区河 流 的特 点 主 要 集 中在 以下 几 个 方面 : ① 地 势 落 差 大 而 多变 , 河流的纵比降大; ② 河流切深 大, 河谷陡峻 , 稳 定 性 较
式 中: u 。 为 泥 沙起 动 流 速 , m/ s ; 为泥沙容重 , k g / m ; 为
清水 容 重 , k g / m ; g为 重 力 加 速 度 , m2 / s ; h为 河 流 水 深 , m; d为
强; ③流量 、 流速 变化 范围大; ( 洪水期水流的抉 砂量大 , 推移
l 刖 舌
为 主要 饮 用 水 源 . 山 区河 流 取 水构 筑物 的设 计 对 于后 期 的运 行管理、 投资 、 水 厂 的 设 计 起 到 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
河 床 床 面 冲 淤 变化 不 仅 与 水 流 流 速 有 关 ,还 与 河 流 中所
泥 沙 的起 动 流速 可 用 沙漠 公 式 计 算 : 中 国 川 西地 区 多 以 山 区 为 主 , 当地 居 民 多 以 山 区 河流 作 舍 泥 沙的 运 动 情 况 有 关 。
3 . 1 低坝式及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
低 坝式 和 底 栏 栅 式取 水 构 筑物 是 现 在 山 区 河流 取 水 最 常
用 的 一 种取 水方 式 。这 种 取 水 构 筑 物 的 主 要 优 点 是 取 水 量 稳
以 某典 型 溪 沟举 例 , 分析 计算 : ' 3 , = 2 6 5 0 k g / m3 , ' 3 = 1 0 0 0 k g / m 。 代入公式( 1 ) 、 ( 2 ) 可 以算 出不 同水 深和 泥 沙 颗粒 粒 径 对 应 的 泥 沙起 动 流 速 和 止 动 流 速 , 见 表 1和 2 。
定, 特别对于大流量取 水时。 缺 点: ①进入 渠道的泥沙较 多, 渠 道 易被 泥沙淤塞且 不变清洗; ② 容 易被 冰冻。对于高寒山 区,
霜、 雪、 冰 冻 时 间较 长 , 而供水的河流在枯期水量较小 . 这 样 就
U ( m/ s ) u( m / s )
0 . 4 5 0 0 . 3 7 4
u ( m/ s ) 0 . 5 3 4
U ( m / s ) 0 . 4 4 3
O . 5 7 1
0 . 4 7 4
0 . 5 9 9
0 . 4 9 8
0 . 6 2 2
0 . 5 l 6
0 . 6 4 1
0 . 5 3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5 8
L O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0 1 5 / 7
能源 ・ 水利
渗 渠 用 于山 区河流取水 的应 用分 析
张
【 摘
斌, 张
建, 罗雅文 ( 中国电 建集团 成都 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四 川 成都6 1 0 0 7 2 )
要】 本文主要针对 山区河流挟砂量大、 推移质 多、 颗 粒粗 、 冬季结冰和伴有泥石流情况发生 的特 点 , 将渗渠用于 山区河流取水 , 解 决低坝
0 . 4 8 2 0 . 4 0 0
O . 5 0 6 0 . 4 2 0
0 . 5 2 5 0 . 4 3 6
0 . 5 41 0 . 4 4 9
0 . 5 5 5 O 46 l
0 . 5 6 8 0 47 l
表 2 d = 5 m m 时不 同水 深 对 应 的 起 动 流 速 和 止 动 流 速 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