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气候特点

临沂气候特点
临沂气候特点

临沂气候特点

我市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资源丰富的特点。

一、年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在12.3—13.3度之间,一般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沿海低于同纬度的内陆。最热日出现在七、八月,平均气温在25.4—26.3度之间;最冷月在一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1—2.8度之间。全市秋温高于春温,冬夏寒暑分明。

降水量为全省最丰沛地区,雨量受季风影响显著,其特点表现为冬夏降水差异悬殊,占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同时相对变率大,不稳定性强,一般由沿海向内陆,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季风影响,全年各地盛行风向不一致,多为西北、北、东北北、东南和西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0米/秒左右,是全省风速最小的地区之一,春季风速为4.0米/秒左右。全年无霜期内陆各地一般在188.9天—212.0天,沿海为229.8天;全年日照时数在2539—2490小时。这给各种农作物提供了较长的生育期和充足的光照。同时,反映在本区气候中,还常有旱、涝、山洪、冰雹、大风、台风、干热风、霜冻、倒春寒和三夏及秋季连阴雨等一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出现,常给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灾害和损失。

二、各季气候特点

春季:回暖迅速,少雨,多大风,气候干燥,沿海平流海雾最盛,盛行东南风和南风,平均风速为全年之冠,同时,春季寒潮侵袭,常引起急剧降温,晚霜冻和倒春寒灾害性天气出现。

夏季:温高、湿重、气压低、雨量充沛和集中,强度大,盛行东南风,风速小;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七月份,高达38.2—40.5度。本季雨量尤以七、八月份更为集中,多为阵性雷雨;由于各种气象要素变化复杂,往往产生暴雨、山洪、大风、雷击、冰雹、水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少数年份亦有夏旱发生。

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能见度好。该季太阳辐射减弱,气温下降快。晚秋开始有寒潮影响,常引起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十月中旬可见初霜。秋温高于春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但因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大,有不少年份发生秋旱和秋季连阴雨。这时期冰雹,台风也常侵袭本区。

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多晴天,海上多大风和雾。该季太阳辐射最弱,气温低寒,冷期长。全年最冷月出现在一月,为零下0.8到4.0度.一般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中旬河流水库封冻,最大厚度多数在20公分左右。雪日稀少,平均降雪日数在6—10天之间。积雪深度为3—5公分,最大深度可达25公分,山区公路有雪阻。随着四季气候的变换,在本区构成冬季干冷,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又旱的特点,但个别年份和季节也有反常现象。

各气候区

一、北部高山气候区

北部高山气候区,系指临沂市的沂蒙山区(沂水、沂南北部、蒙阴中部和北部)和沭东丘陵。全区多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较大。本区特点是:为全年平均气温最低,风速小,降水条件差,冰雹机遇较多,危害重,无霜期短,日照长,蒸发大;春秋两季干旱严重;冬季严寒,冷的时间长。本区春秋两季干旱严重,影响春、秋适时播种,威胁冬小麦和晚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冰雹、霜冻危害重;山洪、大风、雷击也时常发生。

二、西部丘陵气候区

本区包含蒙山南麓的平邑和费县的北部,多为丘陵地。本区县有年温高、日照长,热量资源富饶,无霜期较长,降水条件最差,春季回暖早和多干热风的气候特点;同时,春、秋干旱重,夏季炎热,降水集中。雷击、大风等自然灾害也时常侵袭本区。

三、南部平原气候区

本区系沂沭河冲积平原的中下游地区(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的中部和南部)和蒙阴的桃墟和垛庄一带,以及费县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形北高南低。本区气温高,热量资源富饶,雨量充沛,气候较湿润。极端最低气温为全区最低,极端最高气温为全区最高,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暴雨多,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本区主要受暴雨、内涝、干热风、龙卷风和雨凇等自然灾害,危害频繁,程度重。另外沂南、莒南冰雹危害机遇多而严重。

四季气候

临沂市处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西靠广大的大陆,东临辽阔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夏季多吹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随着冬夏季风环流的转换,也带来了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这就是季风环流对临沂市气候影响的结果,现分季简叙于下:(一)冬季环流

冬季蒙古高压势力强盛,控制了我国广大地区,尤其在一月份,蒙古高压达到鼎盛时期,其中心位置在加尔湖和乌兰巴托一带,最高的中心气压可达1070毫巴以上,本省位于高压的东南部,故冬季盛行偏北风,每年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其间,临沂市主要受这种冬季风的影响,由于它来自西北内陆地区,气温低、湿度小,受这种环流控制下的临沂市冬季常常是干冷,雨雪稀少。

(二)春季环流

春季太阳位置北移,地面热量增加,气压开始下降,蒙古高压逐渐向西北退缩,偏北风的稳定程度相形减弱。此时东北低压出现,中低纬度的印度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出现并北上。临沂市处在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压场比较复杂,冷暖气流交绥频繁。但在春季冬季风仍占优势,高压西北风占70%以下,因此天气时冷时暖,变化无常,风速较大,大风较多。本市雨雪量仍然较少。所以临沂市春季是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的气候特点。

(三)夏季环流

夏季从六月开始,季风环流起了根本的变化,蒙古高压已经消失,我国广大地区为热低压所盘踞,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北上西伸,到七月份已发展到最强盛时期,本市多为它控制,故夏季盛行东南风。这种夏季风,来自温高湿大的热带海洋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暖湿空气,当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往往产生降水,而且雨量较大。所以夏季风是临沂市雨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市有60—68%的降水集中在6、7、8这三个月内。但是受夏季风影响的临沂市夏季降水量,并不是年年那样稳定不变。以上所述系指常年情况下季风活动造成的夏季降水,至于各年的具体情况,又要视该年的季风活动的特点而定。如夏季风强,雨带就偏北,反之,则偏南。若本市处在很强的太平洋高压势力控制下,夏季少雨干旱,天气显得特别炎热。

(四)秋季环流

秋季是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九月以来,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减弱南退,蒙古高压又复增强南侵。此时从高空到低空,临沂市处在高压控制范围内,降水明显的减少,天气大多晴朗,气温冷暖适中,是人们常说的“秋高气爽”的宜人季节,但持续时间不长,10月下旬,蒙古高压迅速增强,气温显著下降,本市普遍出现初霜,偏北风逐渐稳定亦占优势,冬季的环流形势也就基本建成,气候又重新进入冬季的特色。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要点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透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1.地带性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浙江文综卷,3、4,8分)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⑴~⑵题。 ⑴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气象与气候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5道*3分) 1.天气: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2.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3.气候: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 过程的综合。 4.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陆地表面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 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物理系统。 5.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小尺度的近地层局地气候。 6.大气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的许多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 7.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8.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min内获取的太阳辐 射能量。 9.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谓太阳辐射光谱。 10.一个大气质量:在地面为标准气压时,太阳光垂直投影到地面所经路线中,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柱质量。 11.地面差额辐射: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差值。 12.大气之窗:地球辐射中波长8.5-11微米波段的辐射几乎没有为大气所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并进入太空, 好像大气为这个波段打开一个窗子。 13.位温:把各层中的气块循着干绝热的程序飞到一个标准高度1000hap处,这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 14.大气稳定度:气块收到任意方向的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5.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16.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即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的过程。 17.逆温:对流层中由于低,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流混合等原因引 起的气温岁告诉增高而上升的现象。 18.露点: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饱和时,水汽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凝结的温度。 19.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很普遍,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过冷却水面的饱和 水汽压小,当空气中的实有水汽压介于两者之间时,过冷却水滴会因为蒸发而减少,水分子不断由水滴向冰晶上转移,冰晶则因凝华而增大,这种因冰水引起的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作用称为冰晶作用。 20.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 21.水平气压梯度:气压梯度时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的气压 差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气压梯度力可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气压梯度力。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 23.梯度风: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 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热成风:由于水平温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额速度矢量差称为热成风。 25.风压定律:描述大尺度天气系统中的风场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右侧, 南半球在左侧。 26.沃克环流:指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27.南方涛动:指发生下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互相起亚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 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28.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29.锋:锋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而形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锋是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锋的范围常出现降温、降水和大风天气。 30.台风:是以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是一个强大而深 厚的气旋性涡旋,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汇报版)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9: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一、单选题 1、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由信风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2、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题。 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下图是根据a、b、c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每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据此图判断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地为地中海气候 C、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地中海气候,c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a地为地中海气候,b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4、该图为以北半球为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5、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 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6、图1是“40°N的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 (1)若图乙是图甲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四地中最符合图乙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不属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C、位于大陆西岸 D、沿岸有暖流经过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一.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

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少雨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25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尔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3、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 4、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 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各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冬季降水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以降雪为主。 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 1、北京的气温 北京地区气温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升(降)温快;而且南北气温差较大。 (1)气温的空间分布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北京地区的气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平原区在

广州气候特点及分析

广州气候特点及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吴佩文082 2081611152 主要摘要: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广州是一个降水量较多的城市,广州降水量多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地形等因素。除此之外,由于广州是一个工业区,所以到一定的月份的话,灰霾天气严重。 关键词:广州降水量气候 1、广州的概况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现包括10个区,2个县级市,位于东经112.8——114.2,北纬22.3——24.1之间,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南面是广阔平坦、肥沃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面是黄埔港,港阔水深。平原和丘陵、山地、台地是广州的主要地貌特征。地势上基本上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广州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温暖、多雨,夏长冬短。,夏季长达半年之久。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少酷热,东无冰雪,纯常阴雨,秋高气爽。 1.1 气温 广州站的累年各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28.6℃最大,次

大的是8月份的28.4℃;1月的13.6℃最小,次小的是2月的14.6℃;累年逐月的平均气温变化规律见图1。由于一年中,太阳在夏至日这一天到达北回归线(23°27′N)上的天顶,也就是垂直照射最北的位置,在冬至日这一天到达南回归线(23°27′S)上的天顶,也就是垂直照射最南的位置,太阳辐射量与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等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广州夏长冬短、夏无酷热、冬天冰雪的气候特征。【1】 1.2日照 广州站累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201.9小时最大,次大的是10月的181.8小时,3月的62.4小时,次小的是4月的65.4小时;日照时数不仅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且与一日中的云量多少有关,但总体而言,以下半年居多,这与上半年常出现连阴雨及锋面降水以致长时间无日照不无关系。 1.3雾日数 全年以3、4月份发生雾现象最多,各站中,番禺平均年发生雾日数为15.3天居全市之冠。雾是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雾和云的主要区别是雾接地而云悬浮于半空中。雾发生时存在于人们周围,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特别可能对交通造成损害。 1.4天气现象 诸多天气现象中,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飑线以及强降水等又称为强对流天气灾害。其中,龙卷风因为其小尺

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描述

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 描述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常见地理高考综合题 特征描述类设问专题 一、解题思路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二、地理环境要素特征描述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带 海陆(经度)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部,太洋东西岸,临海、离海较近,深 居大陆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行政区相邻、隔海相望,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判断其自然环境特征; 相对位置(海峡、港口、交通枢纽、经济地域)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例(09年全国卷Ⅱ)?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 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大花卉出口国。 练习:1.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2.据图,比较荷兰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地形特征描述

其它:海岸线曲折与否,喀斯特地貌 例1.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例2:简述甲岛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例3.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3.气候特征的描述 (1)指出气候类型 (2)从气候要素入手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作者:————————————————————————————————日期: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气温:高温(炎热):≥15℃降水多雨,湿润 温暖(温和):0~15℃少雨,半湿润 凉爽(用于夏季):10~20℃干燥,半干旱 寒冷:﹤0℃干旱 3总结答题模式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热量带(或年均 气温及最冷月均 温的大小);气温 的日较差、年较 差及季节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 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 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 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 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 水的季节或年季 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燥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季 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 水热组合雨热同期(不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差) 总体答题描述1.先判断气候类型(若不清楚气候类型则省去该步骤) 2.判断气温状况: a.终年高温(终年寒冷或冬冷夏热或冬温夏热) b.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气温日较差大(或小) 3. 判断降水状况: a.全年降水丰富(或全年降水稀少或全年降水较多或较少) b.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或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或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注意: a.有时描述气候时,可将气温和降水一起描述,如全年高温多雨或夏季高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归纳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①氮(占78%)是地球上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②氧(占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③二氧化碳(含量少),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含量少),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固体杂质一——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①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②厚度随纬度而变化,低纬厚,高纬薄;③特点: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oC;④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①在22-27千米高度处,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③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④天气晴朗大气平稳(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①气压低,空气密度小;②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的波长: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热短波,冷长波)。 ①吸收作用:有选择(二吸一不吸: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能量强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夏天白天多云不太热,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故天空成蔚蓝色)。 ④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大,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反之少(各纬度削弱不同)。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②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地面增温。 ③晴朗:白天气温高(大气削弱少),夜晚气温下降快(大气逆辐射弱),日温差大。 阴雨:白天气温低(大气削弱多),夜晚气温下降慢(大气逆辐射强),日温差小。 3.意义:①减少了气温日较差;②保证地球适宜温度,形成了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③维持全球

高考地理地形气候特征描述

常见地理高考综合题 特征描述类设问专题 一、解题思路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 简洁、准确描述(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 二、地理环境要素特征描述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带 海陆(经度)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部,太洋东西岸,临海、离海较近,深 居大陆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行政区相邻、隔海相望,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判断其自然环境特征; 相对位置(海峡、港口、交通枢纽、经济地域)判断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例(09年全国卷Ⅱ)?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 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花卉出口国。 练习:1.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2.据图,比较荷兰和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地形特征描述

其它:海岸线曲折与否,喀斯特地貌 例1.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例2:简述甲岛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例3.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3.气候特征的描述 (1)指出气候类型 (2)从气候要素入手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现在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最热月虽不是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6月份,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

作业 1.大气的上界有多高?在此高度内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由于着眼点不同,大气上界有两种分法(普遍),一是着眼于大气中出现的某些物理现象,按此,大气上界大约为1200km ;二是着眼于大气密度,按此大气上界大约为2000~3000km 。 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2.高山常年积雪、云峰高耸,反映了哪一层的特点?为什么? 答:反映了对流层的特点。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山常年积雪,是因为其高度已达到或低于积雪存在的温度,云峰耸立是因为随高度的升高,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凝结,产生云雾。 3.已知10℃时,E 为12.3hpa ;18℃时,E 为20.6hpa 。某地上午8时气温为23℃,e 为12.3hpa ;次日8时气温为23℃,e 为20.6hpa 。求两天8时的Td ,用此说明Td 的高低直接与什么因子有关。 答:d T (露点)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第一天上午8时e 为12.3hpa,而10时E 为12.3hpa ,所以第一天8时的Td 为10℃。 第二天上午8时e 为20.6hpa,而18时E 为20.6hpa ,所以次日8时的Td 为18℃。 Td 的高低直接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越多,露点越高(露点也是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4.比较干、湿空气状态方程说明: (1)在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的密度谁大谁小?(2)在同压下,空气愈潮湿、温度愈高,其密度将会减小还是增大? 答:干空气状态方程P=ρd R T ,湿空气状态方程为P=ρd R T (1+P e 0.378) (1)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密度为= ) P e 0.378(1+T R P d 干空气密度为= T R P d ,由于) e 378.01(P T R T R d d +< 所以干空气密度大于湿空气密度 (2)空气中水汽压愈大,e 越大 P= )e 378.01(P T R d +,空气越潮湿,e 越大,其密度越小。 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有什么规律?用此解释雨后天空呈青蓝色、空中尘粒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 答:规律:①散射只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方传播;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海洋 陆地 海洋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 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 ,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2~4题。 2.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A .位于南半球 B .纬度位置高 C .受地形的影响 D .附近有寒流经过 读右图,回答5~6题: 5.如果图中B 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 处肯定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如果B 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 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是为2010年11月12日。亚运会的举办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据此回答7~8题。 7.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

8.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 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9.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判断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10.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右图),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所描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地城市气候与城市特色_庞颖

寒地城市气候与城市特色 庞 颖1, 孙伟斌2 (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 150006; 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寒地城市由于气候特点而具有不同于炎热地区的城市特色,我们应正视寒冷气候的客观条件,分析其利弊,通过设计来适应气候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城市的人文景观与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居民的冬季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寒地城市气候;城市特色;冰雪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5)05-0026-02 城市特色是在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由于每个城市都处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并且有着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而气候在形成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建筑布局、人文特色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城市气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区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其中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般在零摄氏度以下;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或白昼的时间短暂;上述三个特征持续时间长;季节变化明显。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就居住在这样的城市当中。 1 寒地城市气候对城市特色塑造的作用 1 1 寒冷气候对城市建设及城市形象方面的不利影响 (1) 气温。寒地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人的皮肤感觉寒冷,刺激强烈,室外活动不适宜;冰雪路面较多,车行交通堵塞,步行交通艰难;除了少数常绿植物,冬季绿化景观较少;采暖期长,空气污染严重,城市景观灰暗。 (2) 日照。寒地城市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且太阳高度角较小,带来的问题是建筑阴影区较大,不利于外部空间的利用;住宅日照间距大,可利用的光照区域相对较小;房屋的开窗面积要考虑采光与散热的均衡,过大不利室内的保温,过小又不利接收太阳辐射。 (3) 风。寒地城市冬季多数时候刮的是北风,且寒风凛冽,如似刀割,让人感觉难以忍受;建筑的排列处理不当,有时会助纣为虐,形成风口;高层下会形成涡流,增强这一区域的风势,不利于人的出行。 1.2 寒冷气候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有利影响 (1) 鲜明的四季变化。在寒地城市可以观察到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明显变化,形成良好的知觉感受:温度变化对皮肤产生刺激;万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视觉感受;踩在雪地上吱吱作响的听觉感受等等。尤其是寒地城市特有的满天飞雪、银装素裹的景观让人觉得离自然很近,从而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 (2) 特有的冰雪文化。不同于南方的小桥流水,精心细雕的 小家碧玉 式的城市风貌,寒地城市体现出的则是粗犷、大尺度的城市特点:围合式的街坊抵御寒风,排列整齐的建筑,厚重敦实的墙体等等,加上冬季大型的冰雪景观,从而形成了寒地城市特有的一种冰雪文化。看到那些冬天在街道上唏嘘吃着冰棒的孩子,三九天光着膀子跃入冰水中的老人,冰天雪地里姹紫嫣红的少女以及那些在冰场、雪场上自由滑翔的小伙子们时,我们就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冰雪文化,从而体验到寒地城市特有的魅力。 可见,寒地城市的气候对城市特色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我们城市规划师的作用,就是如何适应寒地气候,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从而更加突出寒地城市的特色。 2 适应寒地城市气候,突出城市特色的设计原则 2 1 尊重寒地城市的自然景观 由于寒地城市的特有气候特征,使得城市的面貌不可能似温暖、炎热城市那样四季如春、鸟语花香,许多寒地城市甚至有半年的时间处于树木凋零、景观萧瑟的状态。对此,我们应正视客观条件,突出冰雪文化、冰雪景观,而不应该制造虚假人工的东西,如塑料假花、假草,仿热带植物、动物,大面积水景等等。 2.2 体现寒地城市的建筑特色 寒地城市的建筑应满足保温节能的要求,不应为了追求 薄、透 而大面积地使用玻璃幕、天窗,人为地增加能源的浪费。前几年在北方城市,单纯的追求住宅的立面,而大量的使用 飘窗 ,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寒地城市的建筑设计应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积极开发、推广墙体的保温节能以及太阳能和清洁能源,既满足人们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环境,又能节约能源。 2.3 提高人们的出行可达性 以往对于寒地城市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居住,即住房的保暖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只呆在暖屋子里,而提出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休闲、健身、娱乐、人际交往、购物等等,因此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由于寒地城市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公交效率又较低,于是超市及各大商场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为这里有良好的采暖设备及一些休息空间。但过大的人口密度,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空气污浊、人员混杂的弊端。所以应以步行街和广场为主干,沿线及周边营建更多的公共环境,使 点线面 有机结合,加强寒冷地区城市的总体形象。如采暖的公交站点,热辐射人行地面,连接多个 26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05年第5期(总第1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