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小学数学思维的认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讨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数学思维能力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理解、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论证、判断、创造、发散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数学教学的几个环节入手,全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数学课堂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发挥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动物园是我们小朋友经常光顾的地方,动物园好玩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看看,(课件展示)今天天气很好,动物园里的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动物好多啊!瞧,这是棕熊一家,那是我国稀有的大熊猫。
你能数一下它们各有多少只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兴趣倍增,积极进行数数,把自己观察的结果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理解、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
二、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手段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初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一节时,教师可以出示一组题目:(1)42+6×(12-4);(2)42+6×12-4。
先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结果为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式子一个带有括号,一个不带有括号,从而明白了运算是有顺序的,应该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由此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发布时间:2021-07-02T09:34:35.540Z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作者:田永锋[导读] 在核心素养理念科学指导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不论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还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小学田永锋 726001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科学指导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认识到,不论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还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述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引言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老师,如果教育教学视角只局限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上、纪律和习惯的培养上,教学思想就会显得比较狭隘,甚至会让教学的整体效益大打折扣。
因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视角和思想,在教学中首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性、全面发展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意志、意识等得到培养与提升,而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线性教学。
这样不但会让数学教学的价值显现不出来,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成绩而努力,思想狭隘,认识受限,学习起来既累,效果还不理想。
有大视野、大环境,学生才能有大胸怀,才能淡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压力,而且在轻松学好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灵敏性体现为:首先是思维的迅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从各个角度入手,加强思维开发,促使学生的大脑运转,从而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次是采用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式,能够让学生由形见数,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
也就是让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快速地思考并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素质。
那么,什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呢?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石。
小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结构、数的组合等基本概念。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学生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数学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方法,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还包括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第二篇示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技巧、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情感态度等方面。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要求。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思维让数学阅读走向理性——浅谈小学数学阅读中积极思维策略谢小娟
思维让数学阅读走向理性——浅谈小学数学阅读中积极思维策略谢小娟发布时间:2021-10-21T12:58:54.309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1月作者:谢小娟[导读] 读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因为通过读题学生能够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并为他们的数学问题的处理解决打下基础。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小学谢小娟摘要:读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因为通过读题学生能够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并为他们的数学问题的处理解决打下基础,而学生的读题获取信息能力就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数学读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来获取他们在题目中所需要的信息,再通过数学阅读来对所获取到的信息加工处理,为下一步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数学阅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十分重要的。
但是小学数学的阅读工作的开展形势不容乐观,对此,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的阅读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运用提出几点意见,以供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参考交流,进而达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思维;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着学生能否高效地从教材、数学问题中获取其所需的有效信息,这对于学生的数学问题的思考学习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就现阶段的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发展情况而言,他们并不具备较好的数学阅读能力,一旦遇到稍难或者信息量较大的数学问题时就表现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应当从何下手。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作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发小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学习中,这样才能够有效克服数学阅读的难题。
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数学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思维运用来促使数学阅读走向理性,并为积极思维的培养发展寻找有效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数学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学习深度数学阅读同样离不开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的从更加合理角度进行数学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其深入地进行数学阅读材料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思维的时候应当注重数学阅读方法的传授,确保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阅读方法,遇到阅读学习的难题时能够通过阅读方法的转换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学习难题,为下一步的阅读学习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并借此来帮助小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数学阅读学习,提升小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的获得感,进而达到激发他们数学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当中以及培养发展他们的积极思维的目的。
浅谈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浅谈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特殊任务,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是数学素养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该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
“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曾这样形容过“数”与“形”的关系:“数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
”利用数形结合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
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可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适时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形结合,使概念掌握得更扎实。
对1~2年级的学生来说,许多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特别需要视觉的有效应用,因此有时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开概念的教学,运用图形提供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学生大多对100以内的数顺背、倒背如流,看上去掌握得很不错。
于是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考考学生:66接近70还是60呢?结果却发觉好多学生都不会。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会背这些数,关于数的顺序、大小等方面的知识其实掌握不佳,因而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学习的。
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数轴,称它是一条带箭头的线,在数轴上逐一标出60~70,将抽象的数在可看得见的线上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将数与位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倪红梅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1期江苏南通市五里树小学(226013)倪红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知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而能力却永远伴随终生。
”教学素质其核心就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思维品质正处在一个发展、变化、定格当中。
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根据认知水平,推动学生思维过渡小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比较费劲,因此加强学生的数学概念、法则、定律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用感知认识作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基础,因为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再慢慢地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认识平行》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两根小棒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平行”概念,我让学生将两根小棒随意扔在桌面上,并让学生观察这两根小棒会形成哪些不同的样子。
根据学生对实际场景的描述,我有选择性地把两根小棒的样子画在黑板上,初步建立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时,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根小棒在桌面上,一根小棒掉在地上”这一现象强调“同一平面”。
接着利用教具拓展平面概念,揭示今天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究平行和相交的本质,我让学生观察画在黑板上的6组线,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分类,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看着不相交但无限延长后会相交的同一平面内的两线情况,再让学生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的情况,逐步引出相交与平行的概念,最后总结得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小学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心得体会:1. 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始,不仅仅关注计算和应用,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需要建立起正确的数学观念。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3. 引导学生形成数学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数学学习也不例外。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整理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比如分析问题、找出规律等。
4. 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具、电子教学软件等,丰富数学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习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探索与应用 小学教师教学体会研讨材料
浅谈小学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探索与应用【摘要】: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素质教育和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了对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分类讨论思维能力应贯穿在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逐步渗透的。
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知识特点,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让学生逐步,最终达到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一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分类讨论探索应用小学数学在小学数学中,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这几类的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分类思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分类的意识每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分类知识。
例如把人群按照从事职业分为工人,农民,科学家,医生等,商品按照用途分为家用电器类,洗化类,衣服类等,书籍按照内容分为情感类,科普类,教育类等。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孩子们在游乐园里玩耍的场景图,孩子们在观看这些图片时个个神采飞扬,心中充满了向往,农村的孩子毕竟很少玩这些游乐项目。
我拿出了事先制作好的卡片,提问孩子们能否将这些图片进行归类。
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想到前面来展示,最后我叫了一名中等生,他把荡秋千,开火车,过山车,滑滑梯贴在一排,而将旋转木马,摩天轮贴在一排,评讲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同意他的观点。
而我又组织了学生小组讨论,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用手比划最终一致认为荡秋千的运动方式属于旋转,正确地进行了分类。
孩子们就是在这种尝试,纠错,再改正的过程中加深了平移与旋转的理解,感知和体会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从而能正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摘要:毫无疑问,逻辑思维能力无论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
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个人就没有了进步的空间,社会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国家就没有了壮大的资本。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未来创造新中国的使命,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前让他们拥有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益处的。
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充分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呆板、无趣,成了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着重下手的方向。
关键词:思维逻辑合作多媒体一、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堂灌的小学数学教育缺少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式较为刻板,在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后,通过举例子做题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这种方式不免令教育显得乏味,无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为日后的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立体思维等打下基础。
因此小学阶段学生能否建立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决定着日后学生数学学习的成败,如果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没有打好,那么后期高年级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更加吃力。
加之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缺少一定的责任心,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及时的给予帮助,将更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长期以往失去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知识之间一环扣一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领悟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再将不同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后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一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二是单纯的理论讲授小学生并不能充分的理解。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逐步的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以致用,养成思考的习惯,在生活问题中学到数学知识,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导读:本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河北省无极县角头学校孟彦红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一、注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学性,使学生乐学、想学。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报出一个分数,我马上判断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试,果真如此。
学生都惊叹不已,惊叹之余他们更主要的是急于悟出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在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一些特点,比如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等。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特点,并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2. 正文2.1 认识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数字、形状和空间的认识还比较简单,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具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善于通过感观直觉来认识事物,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具体形象的干扰。
2. 逻辑性不强。
由于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比较薄弱,容易出现概念混淆、逻辑矛盾等问题。
3. 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性。
在面对新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按照既有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法来处理,较少展现出创新性和灵活性。
4. 缺乏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观念,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第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结合权威文献和教学实际,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问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在解决《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关计算。
在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难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探索精神,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开展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可以开展课堂互动,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案例、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学生对课程感到兴趣时,自然而然的会去思考、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现,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数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究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在进行数学实践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加强自主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除了教室教学的传授,教师还应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通过不同的展品来展示数学知识与实用价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的目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创造情境,营造学生乐于思考的氛围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初,应尽量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要真正做到和蔼亲切,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其次,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给予他们期许的目光,鼓励的眼神,这样学生会更大胆一点。
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
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让学生自行发现科学道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章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探讨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策略,可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前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
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点是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
“思维能力”是指将事物的信息植入到大脑,然后进行储存、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推理得出结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数学老师通过教学引导,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探究问题的思维,促使他们对数学知识、问题进行思考。
这样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2.1转变教学角色,构建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气氛是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和状况的。
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学习轻松愉快的氛围。
小学数学老师最重要工作就是带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转变相应的教学角色,不要简单的成为学生数学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扮演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身份。
老师要对班级学生学习的状太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同学的好,要经常的表扬和鼓励学生,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鼓励和赞美,学生才能有更强的学习知识的动力。
同时,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在对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自我完善。
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是一门智力训练和思维发展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的定义、数学思维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思维的定义数学思维是指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涵盖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多个方面。
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维的特点1. 抽象思维:数学思维涉及到抽象的概念和符号,需要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抽象化并运用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2. 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推理、推断、演绎等思维过程,准确地找出问题的解决路径。
3. 创造思维:数学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的方法和观点。
4. 综合思维:数学思维也要求学生能够整合多个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途径1. 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注重观察和感知,通过观察问题的特征和关系,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2. 提供实际问题: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构建数学思维模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鼓励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和未来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12-17T07:43:04.9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2期作者:甄精华[导读] 小学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数学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一个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甄精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二马路小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小学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数学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一个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在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下,注重小学的思维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会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基于此,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会减少厌烦情绪,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引言把数学比作盖一座楼,小学数学就是筑基,只有基础打得好,以后楼才能盖的更高。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告别传统式的被动教育,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数学当中去,在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擂台,让学生去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间接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1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1教材类的制约课本作为传播知识的工具,是老师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老师与学生在学习上所链接的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
它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存在了一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不好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学生改变年级之后与原先年级之间教材上知识点的链接不强,不能达到很好的过渡作用。
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对新知识过度的陌生,加大学习压力,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材中虽然将数学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一个不差的都展现了出来,但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导致从这个知识点过度到下个知识点后产生一种不连贯的现象,部分跳跃幅度较大的知识点则显得尤其的抽象。
现阶段的学生处于小学二年级,正处于思想的萌芽阶段,抽象能力还未完全开发,过度去适应这种抽象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对这些智力还未完全开发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格外的吃力,不能够很好的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使学到的知识不能够完全的掌握,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摘要:本文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利用游戏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将数学视为一种机械的计算和记忆活动,缺乏对数学思维的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实际问题和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关键,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和问题保持一种持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复杂且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学生将来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和灵活应对。
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问题解决的创新性和独立性[1]。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发和思考,从而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心理学上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然而在数学方面,我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就
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
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专家、教师著文论述其经验,值得借鉴。
我在教学时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通过简便运算,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能促进学生运算技能的提高。
下面介绍小学
数学思维训练的几类方法。
一、求异类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
二、求同类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
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三、递进类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
推理的思维形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
“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四、逆反类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
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
五、激化类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思维的认识
赣榆县墩尚镇中心小学吴从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组
织、引导、参与和学生有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
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好的提问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多思、多问、敢问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一、导向性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不能无目的地提问,更不可提一些与本课无关的问题。
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若含糊不清,学生就只能作出含糊的反应。
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0÷5”,老师提问:“20是什么数?”学生的回答可以是:“20是个两位数”、“20是个大于19的数”、“20是个偶数”等等。
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
若老师这样提问:“20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我们称它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二、启发诱导性提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个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的发展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只有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才能使认识的主体即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地学习。
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和深刻性。
因为如果问题太简单容易,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答案,就不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问题的实质。
如在除法教学中,“12÷7”,商到千分位时出现4,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这时,
如果提问“千分位上怎么样?”问题是简略了很多,但是这样一简却把问题的概念搞模糊了,指向不明,学生摸不着思考点。
如果问题改为“要求商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上的4怎么处理?”这就变得很清楚了。
而且此时,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从心理上处于期待状态,产生了一种渴望掌握知识的内在要求,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学知识中去。
二、富有实效性提问
按照教学设计,一节课大都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五步进行,提问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我们应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一般讲新课之前,先进行复习性提问;导入新课时进行引导性提问;讲授新课时进行重点性提问;小结讲评时进行总结性提问。
每次提问放在什么环节,什么时间,教师都应按照教学进度,学生理解程度,统筹兼顾、成竹在胸,及时提出一些有
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听课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合拍。
2.要掌握好提问次数。
也就是提问的数量和难易都要适度: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技巧,但过多提问或提出的问题使学生难以解答,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反感,效果不佳。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事先准备好,讲到什么时候提问什么。
所提问题应符合班级数学基础实际,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都得到提高和进步。
3.少用判断性语句,
如“对不对”、“是不是”提问:这类问题学生容易找到答案,问题本身容易导致学生不假思考、思维程度很低。
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常包含偶然因素。
从概率上说,即使是猜也有50%的正确。
因此,这类提问,从学生回答中难以找到学生的错误症结所在,只宜少用,或在应用时加一些引导叙述算理或引导思考的提问。
同时,还要灵活机动,根据课堂氛围,随时再提一些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实践证明,有教师合理、巧妙、恰当的提问,才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才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讲究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艺术,争当“巧问”的“智者”。
问得好
效率高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
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