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论文: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挪移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挪移支付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支付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随着挪移支付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为了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密,挪移支付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挪移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一、技术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1.加密技术:挪移支付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障用户的交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采用SSL/TLS协议对用户和商家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防止信息被窃取或者篡改。
2.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挪移支付系统应配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挠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阻挠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潜在的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谨防措施。
3.安全认证和授权:挪移支付系统应采用双因素认证或者多因素认证的方式,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同时,系统应对商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授权,确保商家的合法性和信誉度,减少用户受到虚假商家的欺诈风险。
二、交易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1.风险评估和监控:挪移支付系统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风险行为。
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算法,对高风险交易进行拦截和验证,减少用户的损失。
2.反欺诈系统:挪移支付系统应配备反欺诈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识别和拦截欺诈交易。
反欺诈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交易数据和行为特征,判断交易是否存在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交易限额和风险控制:挪移支付系统应设置合理的交易限额和风险控制策略,对高风险交易进行限制和监管。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信用评级、交易金额和频率等因素,动态调整交易限额,确保用户资金的安全。
三、用户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1.用户教育和宣传:挪移支付平台应加强用户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发布安全提示、风险警示等信息,向用户传达支付安全的重要性,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挪移支付,避免被骗或者损失。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引言概述: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安全和用户角度出发,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一、技术层面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1.1 加密技术的应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加密技术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
首先,采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或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确保交易信息不被窃取。
其次,使用数字证书验证双方身份,防止伪造支付平台和支付终端。
最后,采用动态密码技术,每次交易生成不同的密码,提高支付安全性。
1.2 风险评估和监控移动支付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
通过对用户行为和交易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风险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同时,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支付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 多因素认证为了提高支付安全性,移动支付平台应采用多因素认证机制。
例如,除了密码或指纹识别外,还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多因素认证可以有效避免密码泄露和身份冒用,提高支付安全性。
二、安全层面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2.1 安全意识教育移动支付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了解移动支付的风险和安全防范知识。
支付平台可以通过推送安全提示、提供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安全认证和合规性移动支付平台需要获得相关的安全认证和合规性认证,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例如,通过支付行业的安全认证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2.3 安全漏洞修复和应急响应移动支付平台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漏洞修复和应急响应机制。
及时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同时,建立应急响应团队,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减少损失。
三、用户层面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3.1 安全密码设置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应设置强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
移动支付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报告
移动支付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报告移动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与其便利性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移动支付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1.1 技术风险移动支付的核心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等。
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支付信息被窃取或篡改,数据泄露可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恶意软件可能导致用户手机被远程控制。
1.2 交易风险移动支付的交易风险主要包括虚假交易、交易纠纷和支付失败等。
虚假交易指的是恶意用户冒用他人身份进行交易,交易纠纷可能由于商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双方的纠纷而产生,支付失败可能由于网络故障或账户余额不足等原因。
1.3 法律风险移动支付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包括支付结算法、电子商务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合规风险和合同纠纷。
合规风险指的是支付机构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运营,合同纠纷可能由于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的合同约定不明确或履行不到位而产生。
二、移动支付的安全管理措施2.1 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应对技术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
(2)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用户的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支付信息的安全性。
(3)加强身份认证技术,采用多重身份认证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2 交易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应对交易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
(2)建立客服团队,及时处理用户的交易纠纷,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3)建立支付失败处理机制,及时通知用户支付失败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2.3 法律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应对法律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合规管理制度,确保支付机构的合规运营,包括合规培训、合规审查等环节。
移动支付论文: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
移动支付论文: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内容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以及internet的广泛普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焦点。
处于起步阶段的移动支付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
本文针对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现有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风险防范的方案。
关键词: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风险防范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正在蓬勃发展,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关键问题,移动支付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优势,以及用户、运营商、服务提供方、银行等各方对移动支付渐趋明朗的态度,使得我国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消息、ivr(即互动式语音应答,是基于手机的无线语音增值业务的统称)、手机上网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等多种方式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银行转账等的商务交易服务活动。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masp(mobile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
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
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由移动支付价值链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原则及合作关系决定。
移动支付的安全与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与风险防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线购物、出行支付还是社交转账,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和风险挑战。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也趁机利用各种手段进行非法活动。
例如,通过恶意软件和病毒,黑客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从而盗取用户的财产。
为了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用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用户应该保持手机的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以及安装可信的安全软件。
其次,用户在进行移动支付时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支付平台和商家,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和链接。
此外,用户还应该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加支付账户的安全性。
其次,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也需要支付平台和商家的积极参与。
支付平台和商家应该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同时,支付平台和商家还应该加强对交易的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阻止可疑交易和欺诈行为。
此外,支付平台和商家还可以通过加密技术和双重认证等手段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例如,采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或动态密码等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他人冒用用户身份进行支付。
然而,即使用户和支付平台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移动支付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用户的手机可能被盗或丢失,导致支付账户被他人恶意使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用户应该及时报警和联系支付平台,冻结账户并更改密码。
此外,用户还应该定期检查账户的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交易。
支付平台和商家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服和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用户的问题和投诉,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挑战,移动支付还面临着其他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虚拟货币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用户的资产损失。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引言概述: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进行支付。
然而,移动支付的快捷和便利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本文将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一、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1.1 账户安全风险移动支付账户可能被黑客攻击或用户信息泄露,导致资金被盗。
为了管理这一风险,用户应该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强密码并启用双重身份验证。
同时,支付平台应加强账户安全措施,如使用加密技术和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异常交易。
1.2 技术漏洞风险移动支付系统可能存在技术漏洞,被黑客利用进行攻击。
为了管理这一风险,支付平台应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修复漏洞。
用户也应保持移动设备的软件和应用程序更新,以防止已知漏洞被利用。
1.3 交易纠纷风险移动支付交易可能出现纠纷,如虚假交易、退款问题等。
为了管理这一风险,支付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纠纷。
用户也应仔细核对交易信息,保留交易凭证,及时与支付平台联系解决问题。
二、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措施2.1 多层次身份验证支付平台应采用多层次身份验证机制,如密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以增加用户身份认证的难度,防止非法访问和交易。
2.2 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支付平台应实时监控用户交易行为,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及时发现和阻止可疑交易。
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交易模式,可以识别异常交易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安全教育与意识提高支付平台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用户普及移动支付的风险和防范知识。
用户也应提高安全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
三、移动支付的风险应对策略3.1 及时通知和冻结账户支付平台应及时通知用户异常交易,并冻结相关账户,以防止进一步损失。
用户也应及时关注账户变动,如发现异常交易,应立即与支付平台联系。
3.2 保险保障支付平台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资金安全保障。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移动支付已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安全风险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分析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用户的支付安全。
一、信息泄露风险移动支付在进行交易时,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都必须传输到网络上。
这就为黑客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提供了机会。
如果黑客成功攻击移动支付平台,用户的个人信息有可能会被窃取。
二、恶意软件风险恶意软件是指通过植入病毒或木马程序等方式,对用户的设备进行攻击或窃取信息的软件。
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如果设备感染了恶意软件,黑客可以随时获取用户的支付密码和银行账户信息。
三、假冒伪造风险移动支付过程中,伪造支付页面或冒充合法机构进行诈骗的风险也存在。
当用户收到假冒的支付请求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就有可能被骗取个人信息或转账金额。
四、交易纠纷风险在移动支付中,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交易往往没有实体见证,难以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解决交易纠纷。
如果用户遇到商家欺诈行为,往往难以获得合法权益的保护。
五、网络攻击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如果黑客入侵了平台,不仅用户个人信息受到威胁,支付系统也可能被篡改,导致用户资金遭到损失。
六、密码破解风险部分用户为了方便记忆,常常设置简单的密码。
这就给黑客破解密码提供了方便。
一旦密码被黑客获取,用户的支付账户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七、网络钓鱼风险网络钓鱼是指黑客通过伪造合法的网站、短信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引诱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
一旦用户受到网络钓鱼的诱惑,个人信息就会被盗取,进而造成财产损失。
八、未授权支付风险未授权支付是指用户没有同意进行支付操作,但却发生了支付行为。
这种风险通常是在用户设备被恶意软件感染后,黑客通过控制用户设备进行支付欺诈。
九、服务供应商风险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还包括服务供应商,默认权限过大、权限滥用等问题。
一旦服务供应商出现安全漏洞,用户的支付信息和资金将面临被滥用的风险。
移动支付的安全和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和风险防范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对移动支付的安全以及风险防范进行探讨。
一、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移动支付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扫码支付、指纹支付、面部支付、声音支付等等,每一种支付方式在安全性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劣。
总体来讲,移动支付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包括数据传输的安全加密、交易数字签名的验证等。
2.账户信息的保密性,也就是说,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不能被泄露。
3.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硬件设备的防护等。
以上几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体现了移动支付的复杂性和高度风险性。
二、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1.多元支付选择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支付方式本身,因此选择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是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当一种支付方式出现安全漏洞时,可以及时转换到其他的支付方式来进行支付,从而降低被攻击或被盗取的风险。
2.个人账号信息保密保护个人账号信息是移动支付的关键,用户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账号信息,不将其泄露给任何人。
此外,选择支付时,最好使用安全加密的WIFI网络,以免遭受黑客偷窥和攻击。
3.下载安全的应用移动支付涉及到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因此保证应用软件的安全性也是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用户在下载应用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应用市场,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同时注意更新应用,及时修复漏洞。
4.定期检查账户记录定期检查账户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消费记录,并及时重新设置账号密码,从而避免风险扩大。
5.开启支付密码验证开启支付密码验证能够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用户在进行支付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而不只是输入账号和密码。
这个密码难度应该尽量提高,同时定期更改密码。
三、移动支付市场趋势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移动支付已经取代传统银行的柜台业务,成为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付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动支付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一、风险管理1. 身份认证风险身份认证是移动支付的关键环节,但同时也存在着身份被盗用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措施:- 强化身份认证: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方式,如密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提高用户身份的可信度。
- 实时监控:通过监控用户的交易行为和使用习惯,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进行风险提示和阻断。
- 强化用户教育:提醒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2. 交易风险移动支付的交易风险主要包括支付密码泄露、交易纠纷等。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密通信:采用SSL等加密协议,确保用户的支付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 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评估,及时发现可疑交易并进行风险提示。
- 客服支持:提供24小时客服支持,及时处理用户的交易纠纷,保护用户的权益。
3. 技术风险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漏洞、恶意软件等。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移动支付平台应采取以下措施:- 安全漏洞修复:及时修复系统漏洞,确保用户的支付信息不被黑客攻击。
- 恶意软件防护:建立完善的恶意软件防护机制,对用户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清除恶意软件。
-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移动支付平台的整体安全性。
二、风险防范1. 用户教育用户教育是防范移动支付风险的重要环节。
移动支付平台应向用户提供相关的风险提示和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密码设置:提醒用户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 银行卡绑定:告知用户绑定银行卡的风险,并提醒用户定期检查银行卡的交易记录。
- 风险意识:提醒用户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避免上当受骗。
移动支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移动支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移动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支付方式,选择无接触支付。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其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移动支付的常见风险1.账户被盗移动支付账户一旦被盗,盗贼便可通过该账户进行一系列的非法操作,包括购买商品、转账、提现等。
从而使用户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交易纠纷由于移动支付存在诸如误交易、重复付款、虚假交易等问题,一旦发生交易纠纷,用户往往难以进行维权。
特别是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应用上进行移动支付,甚至难以找到对应的客服人员,增加了维权难度。
3.病毒攻击病毒攻击是移动支付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安装病毒的恶意应用程序可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账户名、密码等。
也可以模拟移动支付的页面,骗取用户的支付密码和验证码,给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4.系统漏洞移动支付使用的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通过网络钓鱼、假冒等手段截获与篡改用户的交易信息,轻则经济损失,重者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甚至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二、移动支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1.多重验证多重验证可以有效避免账户被盗的风险。
比如,用户可以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启用指纹支付或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2.防范钓鱼攻击钓鱼攻击主要通过伪装邮件、短信、网站等手段诱骗用户输入账户信息,从而获取用户敏感信息。
移动支付公司应该加强对账户安全的提示教育,建立骗局警示机制,倡导用户谨慎对待可疑信息;同时,用户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警惕来自陌生人、未知来源的信息。
3.加强安全检测移动支付平台应该加强安全检测,以应对系统漏洞的出现。
比如,建立智能风控体系,对各类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交易。
4.加强数据保护数据保护是防范病毒攻击、交易纠纷的重要方式。
移动支付公司应该注重用户数据的保护,加强完善数据加密技术,在交易中加入身份识别等手段,降低不可抗风险的发生概率。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研究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支付方式。
然而,移动支付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何防范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移动支付的工作原理。
移动支付通常使用近场通信(NFC)或二维码技术,将消费者的手机与商户的支付终端进行连接。
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输入支付密码或使用指纹识别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就可以完成支付交易。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便捷性与高效性,移动支付也成为了黑客和欺诈者的目标。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安全问题和用户安全问题。
技术安全问题指的是与移动支付技术本身相关的漏洞和攻击方式。
用户安全问题则是指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的不慎操作或信息泄露等。
在技术安全问题方面,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
恶意软件可以通过恶意应用程序或病毒等方式感染用户的手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支付密码和个人敏感信息。
黑客攻击则是指攻击者通过网络攻击手段获取用户的支付信息和资金。
针对这些技术安全问题,移动支付平台和相关技术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是强化手机应用的安全性能,包括数据加密、应用程序签名验证、安全漏洞的修复和安全测试等。
其次,支付平台采取了多重身份验证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和动态验证码等,加强用户身份的确认和验证。
此外,支付平台还建立了风险监测系统,可以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除了技术安全问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信息保护也是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要环节。
用户安全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密码泄露和不慎操作。
为了防止密码泄露,用户应该定期更改密码,并采用复杂、难以猜测的密码组合。
同时,用户应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支付操作,以免被黑客攻击。
此外,用户还应警惕钓鱼网站和诈骗短信等诈骗手段,不随便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应用。
为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移动支付平台和政府部门也加强了相关的教育宣传。
我国面临的移动支付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面临的移动支付风险与防范对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
移动支付不仅能使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快捷,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
同时,移动支付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面临的移动支付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技术风险移动支付技术的核心在于网络和手机终端设备。
由于移动支付使用的是无线网,因此存在着信号干扰、黑客攻击和网络瘫痪等技术风险。
黑客攻击可以导致账户信息泄漏、交易记录被篡改、虚假交易和钓鱼等安全问题,使用户的个人财产受到威胁。
这些问题给移动支付带来了很高的技术风险。
因此,如何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很重要。
解决方案:加强技术防范,完善移动支付安全系统。
移动支付需要采用更加严格的安全认证方式,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手机验证码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预防体系,加强防范措施,加强用户风险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的支付安全意识。
二、合规风险移动支付市场的进入壁垒比较低,因此市场上流通着很多非法支付软件或支付机构。
这些非法支付软件或支付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如未审核身份信息、未经授权便进行资金转账等行为,严重侵害了用户的财产权益和支付权益。
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这些非法支付软件或支付机构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是难以预估的,甚至可能无法追回资金。
解决方案:加强金融监管和监察力度,淘汰伪劣支付机构。
政府需要加强对支付市场和支付机构的监管,并加强审核力度,对于涉及非法支付行为的软件或机构进行严厉处罚,削减合规风险。
三、侵犯用户隐私风险移动支付既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也有可能在支付过程中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如客户身份信息、资金记录等被泄露,将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盗取用户的身份信息、造成金融欺诈。
解决方案:加强移动支付隐私保护措施。
移动支付平台需要采用数据加密、信息备份等技术保护客户信息, 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不受到恶意软件的破解。
移动支付安全性问题及防范机制分析
移动支付安全性问题及防范机制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8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已达到48.8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120万亿元。
然而,与移动支付的流行相伴而生的是安全性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防范机制。
一、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性问题1. 用户安全认知不足尽管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但由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了解不足,许多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设置支付密码、绑定银行卡时不仔细确认等。
2. 网络攻击威胁移动支付涉及到大量的网络数据传输,这让其变得更加脆弱。
网络攻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窃取用户信息,例如窃取支付密码、伪造用户身份等。
3. 硬件损坏风险移动支付需要使用移动设备,当用户的设备损坏或丢失时,存储在设备中的相关支付信息就可能被泄露。
此外,一些黑客可以通过病毒感染来盗取用户信息。
二、针对移动支付的防范机制为了保障移动支付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 加强用户安全教育针对用户安全认知不足问题,移动支付平台应加强用户安全教育。
提供更加详细的安全知识,让用户知晓支付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建立安全检测者队伍由于网络攻击威胁风险的存在,移动支付平台需要建立专门的安全检测者队伍,对平台进行全面、长期的安全检测。
3. 强化加密技术在支付数据进行传输时,采用强加密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支付数据的安全性。
尤其是在用户在公共场合进行支付时,强加密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窃取。
4. 增强硬件安全风险预防措施由于硬件损坏风险的存在,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建立硬件安全风险预防措施,例如增加设备密码的锁定等。
此外,通过备份、加密等手段,以确保手机的安全。
5. 开发新的防范机制在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针对支付安全的新的防范机制相继被引入。
例如,采用超声波,让两个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时可以不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网络攻击带来的问题。
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研究
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研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率日益增长。
移动支付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应用安全、网络安全、手机硬件安全等方面对移动支付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进行研究。
一、应用安全移动支付应用是移动支付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容易被攻击的部分。
一些攻击者会通过模拟移动支付应用界面的方式,引导受害者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另一些攻击者则会通过网络钓鱼、木马等手段,盗取受害者的支付信息。
因此,如何保护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一)需求分析为保证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应首先对其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
在应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应用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针对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需求,需要考虑针对移动支付应用的攻击方式和特殊需求,设置相应的安全机制和控制措施。
(二)权限管理移动支付应用的权限管理也是保护其安全的关键。
在实现权限控制机制的同时,需要考虑到用户习惯和移动支付的特点。
例如,在支付时,用户输入密码的要求应尽可能简化,实现一键支付。
能够使用户在保证支付安全的前提下享受到更便捷的支付服务。
(三)安全隐患检测不断对移动支付应用进行安全隐患检测是保持其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安全隐患检测需要从产品的设计、实现和部署各个阶段中寻找潜在的安全风险。
从而提前发现和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
二、网络安全(一)数据传输安全移动支付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移动支付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正常情况下,移动支付的数据传输是通过https协议或SSL加密传输的,但是一些攻击者仍可能通过中间人攻击的方式,窃取传输中的数据。
因此,只有强化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
(二)网络攻击防范网络攻击是移动支付的一大威胁。
黑客可能通过拦截、篡改、伪造等方式窃取移动支付的信息。
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方案
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方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由于信息泄露、恶意程序、网络攻击等原因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分析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并就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提出对应的方案。
一、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1.账户被盗风险移动支付账户的密码、支付宝、微信等付款码等信息,一旦被黑客盗取,便会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黑客通过破解、仿冒、社会工程学等手段,可轻易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大量的恶意程序也加剧了这种风险。
2.手机被盗风险手机毫无疑问是移动支付最重要的承载设备之一,但随之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旦手机被盗或者遗失,黑客使用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进行盗刷便将成为可能。
3.大数据泄露风险移动支付处理交易时需要收集大量的用户信息,该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导致用户身份被盗用、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等问题。
4.操作失误风险移动支付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由于粗心、操作不当、对各项规则不清楚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等后果。
二、移动支付的防范方案1.选择支付渠道时应审慎选择不要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和App,尽量使用官方商店下载,并谨慎选择信誉度较高的支付渠道。
尽量使用双因素认证、指纹支付等技术,确保支付的安全。
2.设置复杂密码或开启指纹识别建议使用包含字母、数字、符号,并且超过8位数的复杂密码,以增强移动支付账户的安全性。
同时也可以考虑开启指纹识别,增加支付的便利和安全性。
尽量不要在公共网络下进行支付操作。
3.使用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安装安全软件,及时升级系统,确保自己的设备不会被恶意程序入侵。
同时,恶意程序的侵入也往往可以通过一些互联网安全的服务进行防范。
4.注重隐私安全和信息保护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掌握隐私权保护相关政策,尽量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
当然,在支付前要仔细查看隐私政策,避免个人信息被第三方获得。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
与手机 账户绑定 ,用户通 过银 行卡账户进 行移动支付。银行为用户提供 交易平 台和 付款途 径 ,移动运营商只为银 行和 用户提 供消息通道 ,不参与支付过程 。当前我 国 大部分 提供手机 银行业务的银 行 ( 如招商 银 行、工商银行等 )都有自己运营移动 支
付平台。
在 银行模式中运 营商只负责提供信息
了其 风 险 防 范 的 方案 。
关 键词 :移 动 支付
营 模 式 风 险 防 范
移 动 电 子 商务 运
移动支付 的运营模式 由移动支付价值 链 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原则及合作关系决定。
成 功 的移 动 支付 解 决 方 案是 充 分 考 虑 到 移 动 支付 价 值 链 中 的所 有环 节 ,进 行 利 益 共
当移动运营 商作 为移动 支付平 台的运
营主体 时 ,移动运 营商会 以用户 的手机话 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 账户 作为移动 支付 账 户 ,用户所 发生的移 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 从用户的话 费账 户或 小额 账户 中扣减。因 此 ,用户每月的手机话 费和移 动支付费用
很 难 区 分 ,而且 通过 这种 方 式 进 行 的 交 易
S K卡置换也会 造成 用户成本 的上升。 T
( )第 三 方 支付 服 务提 供 商 模 式 三 移 动 支 付 服 务提 供 商 ( 移 动 支付 平 或
泛 普 及 , 以 手 机 为 代 表 的 移 动 支 付 将
成 为 电 子 支 付 的 主 流 发 展 方 向 和 市场
竞 争 焦 点 。 处 于起 步 阶 段 的 移 动 支付 目前 仍 面 临 着 许 多 问 题 亟 待 解 决 ,其
享和利益均衡 。 目前移动 支付 的运 营模式
移动支付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研究
移动支付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研究移动支付是一种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支付进行网上购物、线下消费等支付行为。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频发,如何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移动支付安全问题1.账户信息泄漏手机病毒、黑客攻击、账户密码泄露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用户的账户信息被窃取。
一旦账户信息泄漏,用户的资金、个人信息等都将受到威胁。
2.移动终端操作不当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时,若操作不当,如将账户信息保存在公共场所或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容易被人窃取。
3.支付平台漏洞移动支付平台作为交易桥梁,一旦出现漏洞,可能导致用户的理财产品或支付资金被窃取。
此外,移动支付平台的账户权限、管理等控制不当也可能导致用户的信息被篡改或支付行为受到干扰。
4.无线网络的不安全性无线网络在传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物理屏障来保护加密算法,而且还涉及到无线信号、SSID等,常受到黑客攻击。
二、移动支付安全防范措施1.加密通讯移动支付客户端和服务器双向加密,确保交易信息不被窃取,同时保证交易安全。
2.二步验证针对账户信息泄露风险,移动支付应用开发者可以采用二步验证等手段,对支付行为进行验证。
如短信验证码、指纹验证、人脸识别等。
3.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移动支付的重要一环,应该通过匿名支付、匿名账户等方式来保护用户隐私。
同时,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应遵循不将个人支付信息发送到公共设备的原则。
4.受限制条件为了避免无关人员获取账户信息,移动支付应该在未注册、未登录、未确认付款等情况下受到严格的访问限制。
5.支付方面的保障措施移动支付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如资金托管、交易资金监管、购买保险、投资平台风险控制等,保障支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移动支付选择安全厂家在选择移动支付所信任的厂家时,需要考虑到公司的信誉度、资质、历史经验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来提供安全和可靠的服务保障。
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与防范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用手机进行支付。
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1.网络攻击移动支付的流量多通过网络传输。
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拦截我们的信息,窃取结果。
尤其是在公共Wi-Fi等公共网络环境下很容易被黑客利用。
2.手机丢失或被盗手机丢失或被盗也容易导致移动支付安全隐患。
如果未设置密码锁,第三方就有可能盗取移动支付软件及登录信息,而且部分支付软件往往会自动保存登录状态,更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3.恶意软件恶意软件会让我们的手机遭遇病毒感染,使得支付信息泄露。
恶意软件的种类繁多,包括木马病毒、间谍软件、广告推销等等。
二、安全防范措施1.选择正规机构如果想要用手机进行支付,建议选择正规机构的服务。
正规机构会在APP内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对,防止信息被盗。
同时,正规机构也会对用户的支付信息加密,难以被恶意软件或者黑客盗取。
2.设置密码锁对手机设置密码锁或指纹验证等,可以防止第三方应用内进行支付操作,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同时,关于密码的问题,最好选择难猜又长一点的密码。
3.谨慎使用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网时,我们应该格外小心。
最好不要在公共网络中进行移动支付或者登陆自己的账户,以免被黑客截获密码。
如果非得使用公共网络,请使用VPN等更为安全的网络。
4.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尽量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避免被恶意软件盯上。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安装第三方应用市场,要通过官方渠道下载。
5.保持软件更新不定期更新手机软件可以减少被黑客利用的机会。
移动支付软件的更新也能保证支付信息更加安全。
6.保留操作记录当手机被黑客利用时,操作记录通常能够给商家提供更多证据。
保留任何有用的信息可能会在出现情况时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移动支付目前已经成为了日常支付的主流方式,但是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支付交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就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1.1 支付信息泄露风险在使用移动支付时,用户的支付信息可能会被窃取,导致隐私泄露和资金损失。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钓鱼、恶意软件、无线网络监听等手段,获得用户的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
1.2 交易欺诈风险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也给交易欺诈提供了便利条件。
黑客可以通过伪造商家的二维码、恶意篡改交易金额、盗刷他人的手机等手段进行欺诈交易,造成用户资金损失。
1.3 手机丢失或被盗风险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与手机的安全性紧密相关。
如果手机丢失或被盗,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手机上的移动支付信息进行非法操作,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二、移动支付安全防范策略2.1 强化支付信息保护为了防范支付信息泄露风险,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2.1.1 下载正规应用用户应从官方渠道下载移动支付应用,并定期更新应用程序,以保证使用最新版的安全性能。
2.1.2 设置复杂密码用户应设置强大且独特的密码,并不定期更改密码。
同时,不要将支付密码与其他网站或应用的登录密码相同。
2.1.3 注意网络环境用户在进行移动支付时应避免使用公共的无线网络,以防止黑客窃取支付信息。
在进行交易时,最好使用自己的移动网络数据进行操作。
2.2 强化交易安全防护要提高移动支付的交易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2.1 双重认证商家可以引入双重认证机制,要求用户在每次交易之前输入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信息,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2.2 设置交易限额商家可以根据用户的支付习惯和风险评估,对交易金额设置限额,减少交易欺诈的风险。
2.2.3 提供交易消息提醒商家应向用户发送交易通知,及时告知用户每一笔交易的详细信息,以便用户在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支付论文: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分析内容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以及internet的广泛普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焦点。
处于起步阶段的移动支付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
本文针对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各个环节,在分析比较现有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风险防范的方案。
关键词: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风险防范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正在蓬勃发展,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关键问题,移动支付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优势,以及用户、运营商、服务提供方、银行等各方对移动支付渐趋明朗的态度,使得我国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消息、ivr(即互动式语音应答,是基于手机的无线语音增值业务的统称)、手机上网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等多种方式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银行转账等的商务交易服务活动。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masp(mobile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
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
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由移动支付价值链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原则及合作关系决定。
成功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是充分考虑到移动支付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进行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
目前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移动运营商模式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会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减。
因此,用户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移动支付费用很难区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易也仅限于100元以下的交易。
该模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推广的i-mode felica手机电子钱包服务,用户将ic卡插入手机就可以进行购物,ic卡中安装了电子货币交易软件,用户拥有一个电子账户,可以购买电子货充值。
进行交易时无需金融机构参与,直接从用户的电子账户中扣除。
在移动运营商模式中移动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联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成本较低。
但是移动运营商参与金融交易,需要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和风险,如果没有经营资质,将与国家的金融政策发生抵触。
(二)银行模式银行也可以借助移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独立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
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消息通道,不参与支付过程。
当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有自己运营移动支付平台。
在银行模式中运营商只负责提供信息通道,不参与支付过程,各个银行只可以为本行的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不同银行之间不能互通,而且特定的手机终端和stk卡置换也会造成用户成本的上升。
(三)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模式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是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第三方经济实体,同时也是连接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商家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交易平台运营商,用户可以轻松实现跨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
比如北京泰康亚洲科技有限公司的“万信通”平台、广州金中华通讯公司的“金钱包”等,就是由独立的平台运营商运营的移动支付平台。
在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平衡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关系,不同银行之间的手机支付业务得到了互联互通,银行、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责、权、利明确,关系简单。
这种模式对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市场能力、资金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银行和运营商合作运营模式由于认识到各自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的优势和不足,移动运营商同银行合作,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
相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势明显。
目前国内外很多公司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与分散的“银行+运营商”合作体相比,中国银联在2010年5月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体。
首批加入该联盟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而手机制造商诺基亚、联想也在其中,此外还有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受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
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目标是要“打通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电子等不同行业间的壁垒,共建一个平台”。
联盟各方将联合推广基于金融账户、采用iso有关非接触通信的国际标准的智能卡手机支付业务。
同时,公交、地铁、水电煤、影院、石油公司、医院、商业零售等各行业用户都可以基于此平台开展便捷服务。
在银行和运营商合作运营模式中,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关注各自的核心产品,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方面合作更加紧密,运营商需要与银行合作,或与银行合作组织建立联盟关系。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移动支付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它不仅仅同普通的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一样存在被外部恶意攻击的可能,而且由于移动支付的参与者存在着种种利益方面的冲突,使得一些不诚实的参与者也有向系统发起攻击的可能。
同时加上网络和移动环境等差强人意,网络带宽不足,终端计算能力相对较弱,这种种因素为安全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移动支付系统的主要安全问题有如下方面:移动支付信息的机密性。
商家向移动支付平台传递的产品信息、买家付费的账户信息以及在移动支付平台上传输的机密信息,有可能在网络上传送或存储的过程中被他人窃取、泄露或披露给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造成用户损失。
不安全的移动终端也有可能使个人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受到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威胁用户银行账号安全。
移动支付的wap协议中存在一个安全漏洞:服务器到wap网关用ssl (安全套接层)加密的信息需在wap网关解密后,再用wtls (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无线传输层安全)加密后发送出去。
这样尽管内容服务器到网关,网关到终端用户是安全的,但信息层以明文形式在网关上存在了一段时间,这就有可能被攻击者窃取,造成安全隐患。
移动支付信息的完整性。
敏感、机密信息以及买卖双方与移动支付平台间的数据可能被未授权者修改、嵌入、删除、重复传送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原始数据被更改。
如果没有一种让持卡人认可的措施来确保支付过程是安全的,将极大影响用户选用移动支付的信心和积极性。
移动支付多方身份的认证性。
移动支付是在支付各方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进行的交易。
移动用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不存在固定的物理连接,很难确认彼此的合法身份,建立信任关系,保证支付全过程的安全进行。
移动支付的不可否认性。
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移动支付是无纸化支付,支付行为难以留下凭证,不便于对支付过程进行记录、分析、管理和追踪。
对于信息发布、支付谈判、支付合同签署等关键交易步骤,一旦有一方予以否认,另一方没有已签名的记录作为仲裁的依据。
并且即使进入法律程序,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使得诉讼请求不能得到合理的支持。
移动支付服务的不可拒绝性。
由于移动支付网络中存在拥塞、单点失效、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无法保证授权用户在正常访问信息和资源时不被拒绝,无法保证为移动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移动电子支付的风险防范(一)移动终端的安全针对移动终端有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开发商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首先要提交给运营商指定的第三方测试公司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软件没有病毒和有害代码;测试通过后的软件包经过运营商代理数字签名,提交到应用下载服务器,用户在此下载的软件包是经过数字签名的,保证了软件包在分发过程中不会被更改;开发商可以指定软件包中二进制执行文件等关键的数据文件不可更改,否则将无法启动软件,从而防止了文件被外部改动而带来的风险;软件被下载到手机上会生成一个跟卡号相关的签名文件,在每次启动程序的时候,首先要检查当前卡跟签名文件授权的卡是否一致,只有一致才能正常启动程序。
(二)用户与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平台之间的安全通信用户登录到sp平台,处理余额查询、转账、支付等业务。
在这过程当中需要用户输入用户的卡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要保证这些信息不被窃听和篡改。
我们可以让sp平台配置有cfca签发的服务器证书,手机端程序中包括cfca的根证书。
在用户和sp平台之间采用https协议,手机端通过证书对服务端进行身份认证,在传输过程中使用http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保证了数据不会被窃听和篡改。
(三)用户与银行系统之间的安全通信用户与银行公共支付平台之间并不建立直接的数据连接,但是在用户和银行联系系统之间要保证用户密码是端到端安全的,在中间的sp平台不能得到用户的密码明文信息。
对基于sms(短消息服务)的移动支付我们可以采用的安全措施有:银联系统生成一对rsa 1024位密钥。
其中公钥随客户端程序分发到手机上。
用户在手机上输入密码后,先用公钥对密码进行加密处理,然后只把加密后的密文随同其他信息一起通过https协议传送给sp平台。
sp平台再按照银行公共支付平台的接口,把支付请求数据发给公共支付平台,其中密码仍然是密文形式。
由于sp平台没有对应的rsa私钥,所以不能通过密文得到用户的密码,保证了密码在手机和银联公共支付平台之间是端到端安全的。
对基于wap的移动支付我们可以采用的安全措施有:由于wap与后台之间的通信采用b/s方式。
不能够在客户端对用户密码先进行加密处理,再通过https传输。
为了保证用户密码的安全,在银行系统内设置一台代理加密服务器。
用来代理客户端进行用户密码的加密工作,手机与代服务器之间使用协议。
由代理加密服务器使用rsa公钥对密码进行加密处理,然后把密码的密文以及其他信息通过重定向命令发给用户手机,通知手机把密码密文和其他信息重定向到sp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