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正方体涂色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涂色问题。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理解正方体涂色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涂色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正方体涂色问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图片、PPT等。

2.学具:正方体模型、彩笔、白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会怎么涂色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完成本节课后,能够通过涂色图像的方式,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正方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二)教学(30分钟)1.向学生展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这张图片的特点。

2.通过带领学生一起涂色的方式来慢慢揭示图片的内容。

3.针对每一面涂色前的位置关系进行解释,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

4.引导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向学生出示几组正方体图形,要求学生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2.通过互相交流来分享自己对于不同正方体图形的观察。

(四)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去构造一个正方体,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涂色正方体,目标是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图片、手绘图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表面各个面的位置关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正方体表面各个部位的位置关系。

在作业布置环节,布置的作业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真实场景,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各不相同,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表面涂色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彩色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给这个正方体模型涂色,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涂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口袋里的正方体模型,并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23秋)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概念、表面积计算及其在表面涂色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他们不仅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计算,还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以下几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他们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联系起来。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分享成果的质量。
4.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公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表面涂色问题的数量关系,我会通过实物模型操作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正方体表面涂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切割后的小正方体数量。
-表面涂色问题:从一个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不同颜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总结出数量关系。
举例:在讲解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计算一个具体尺寸的正方体表面积,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是难点,尤其是如何将二维的正方形与三维的正方体联系起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方体的基本概念。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拥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是研究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基础形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图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图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图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图涂色的正方体》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数学知识结构,精心编写的一篇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图涂色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五年级数学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正方体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表面图涂色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方体表面图涂色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表面图涂色方法,掌握涂色技巧。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体表面图的涂色方法及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总结正方体表面图涂色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总结正方体表面图涂色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彩色笔、课件等。

2.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舒适,学生座位合理布置,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图涂色,应该如何进行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正方体表面图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同时,教师讲解涂色技巧,如先涂四个角,再涂四条边,最后涂中间的部分。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涂色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等。

但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解释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正方体涂色问题。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正方体纸模型、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个正方体,它有几个面?这些面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课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几个涂色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教师呈现一个未涂色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个正方体涂色。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操作,给未涂色的正方体模型涂色。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涂色正方体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涂色规律,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其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正方体涂色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并能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2.准备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准备正方体的涂色方案,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正方体的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正方体的涂色方案,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通过涂色正方体的模型和图片,来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方体模型,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等。

但学生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立体图形的想象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模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方体模型,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2.难点: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想象和理解,以及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模型的涂色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加深对涂色问题的理解。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几个正方体模型,用于观察和操作。

2.正方体图片:准备一些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研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涂色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一些特点,如每个面的涂色情况、相邻面的涂色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观察和记录不同面的涂色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正方体,一个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以及一个没有涂色的正方体。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共同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摸一摸,折一折等,感受正方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3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3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3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3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形状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对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掌握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正方体模型。

3.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正方体表面涂色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提供一些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进而总结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正方体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让学生通过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计算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实物和图片,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

2.采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实物模型。

2.正方体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正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引导学生总结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是否适用于其他立方体?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年级和四年级关于立体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操作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2.正方体表面涂色图若干张。

3.黑板、粉笔。

4.投影仪、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正方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如何描述?”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方法,同时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用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进行实践,尝试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检查学生对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掌握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基本知识,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涂色问题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方法。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和涂色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涂色卡片、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给这个正方体表面涂色,应该如何进行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方法。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与反思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与反思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正方体的表面涂色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

2.难点: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进行涂色。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方法。

六. 教学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视频资料、涂色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正方体涂色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方体涂色的过程,并提出问题:“正方体有哪些面需要涂色?如何进行涂色?”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正方体涂色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方体涂色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正方体涂色任务,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涂色问题是否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是否存在其他的涂色规律?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表面涂色问题,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表面涂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示,PPT课件。

2.学具:学生自带的正方体模型,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魔方,引入正方体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正方体有哪些特征吗?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何计算?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模型和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的大小、形状等。

同时,解释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正方体的性质。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索正方体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交流与合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正方体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练习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们能找出涂色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涂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即每个面的颜色与相邻面的颜色有关。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规律的理解。

2.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一些正方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和操作。

2.正方体图片:收集一些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尝试用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启发。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探索规律)》精品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探索规律)》精品教案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探索规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法杖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发现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变化规律的探索。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提出问题。

(5分钟左右)1.出示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提问:照此切开后,得到的小正方体的表面可能有几个面涂色?2.再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

(如教材所示)提问: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几面涂色?3.变式:由这个例子还能想到什么?引导提出把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4份、5份……结果会怎样的问题。

活动二:自主探索。

(12分钟左右)1.出示每条棱都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并和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比较。

思考:切开后,与上一个的涂色面的不同之处?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2.自主探索每条棱分别平均分成4份、5份的正方体,完成书本的表格。

提醒:每种情况,都要从小正方体的个数和所在位置这两方面思考。

活动三:发现规律。

(12分钟左右)1. 小组交流交流内容①观察填出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②完成书本P27的字母表达式。

引导归纳并总结规律,并用字母得出一般式。

活动四:回顾总结。

(2分钟左右)回顾探索过程,说说体会。

提高题:一个正方体切成64个小正方体,三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一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全没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对于正方体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模型和生动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性质、表面积的定义等。

同时,教师展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方体的形状和性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结合正方体模型,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后,小正方体不同涂色面的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切成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和不同涂色面的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6个面大小相等
12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2.引题:今天我们将运用正方体的这些特征来学习新的知识。

板书课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二、学习新知
(一)分面
1.多媒体出示一个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谈话:现在我将这个正方形的每条边长平均分成2份,像图中这样将它切开,
能切成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4个是怎么得来的,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2×2=4)将边长平均分成三份呢?用算式怎么表示?(3×3=9)
平均分成四份呢?(4×4=16)五份呢?(5×5=25)
根据问题,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正方形。

2.回忆:所分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怎么求出来的?
份数×份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得分“面”的规律,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分体
1.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多媒体出示一个正方体。

谈话:老师将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都涂成了红色,将它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照图中这样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8个是怎么来的?
说明:从前往后数的第一层的第一排被平均分成了2个,第一层共有2排,所以是4个,总共有2层,所以是8个。

追问:能用算式表示吗?(2×2×2=8)
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3个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白总个数的求法】
2.现在我将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呢?(27个)怎么得来的结果?(3×3×3=27)
出示相应的图片。

小组交流:
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的有几个?
2面涂色的有几个?
1面涂色的有几个?
分别在什么位置?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表格。

(1)3面涂色的有几个?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2)2面涂色的有几个?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12个是怎么来的?
说明:1条棱被平均分成3份,减掉3面涂色的2个,1条棱上2面涂色的有1个,共有12条棱,所以有12个小正方体。

列式为:12×(3-2)
(3)1面涂色的有几个?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为什么是6个?
说明:1个面有1个,共有6个面。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找出各类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白2面涂色的小正方个数的求法。


4.谈话: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结果会怎样呢?小组交流,并记录结果。

汇报:
(1)总个数为4×4×4=64
(2)3面涂色:8个
(3)2面涂色:12×(4-2)=24
(4)1面涂色:24个
追问:24个怎么得来的?
说明:观察大正方体的前面,你能看到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算式怎么列?(4×4=16)在前面,我们能看到有16个小正方形,表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只有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中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这个稍大的正方形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这里的4能列算式表示吗?(2×2=4个)算式里的2分别是怎么得来的?(4﹣2)为什么要减2?(减去两端的两份)所以算式可以写为:(4﹣2)×(4﹣2),这刚好就是大正方体一个面中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大正方体有几个面?所以还要乘以6。

列式为:6×(4﹣2)×(4﹣2)提问:你能照样子写出大正方体的棱被平均分成3份时,表示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的算式吗?6×(3﹣2)×(3﹣2)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白1面涂色的小正方个数的求法。


5.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先交流,再汇报。

(1)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都是8个。

(2)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棱的位置,个数为,用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减2,再乘以12。

(3)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面的中间,个数为,用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减2,求出差的平方,再乘以6。

6.谈话: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你能用什么式子分别表示n、和A.b的关系呢?
小组交流。

得出式子:
a=12(n﹣2)
b=6(n-2)
7.谈话: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公式究竟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再次验证。

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5份,你能运用刚才的公式找出每种小正方体的个数吗?填写在数学书P27的表格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验证公式,进而得出规律。


8.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表格。

(三)拓展延伸
1.叙述:同学们请将每种大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加起来,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发现:除了平均分成2份的,其他规格的小正方体加起来和所切成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不一致。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其它的小正方体到哪里去了?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可以引导:被切成的小正方体,每一个都有涂色的面吗?再问:这些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分别有多少个?小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