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高三总复习地理教参教案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单元创新学法表解一、洪涝灾害1.从洪涝灾害形成条件角度,分析亚洲多发生洪涝及我国洪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的原因。
提示:洪涝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降水强度大与降水变率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亚洲多地和我国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易发生洪涝灾害。
2.列举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提示:淹没农田、聚落,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二、气象灾害(一)干旱灾害1.简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提示:降水量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
2.简述旱灾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规律。
提示:世界上旱灾频繁出现的地区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我国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最频繁。
3.干旱容易带来哪些危害?提示:主要影响农业生产,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二)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说出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及台风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
提示:西北太平洋海域。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多台风。
(三)寒潮灾害1.说出我国寒潮发生的时空规律。
提示:影响我国的寒潮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2.寒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提示:①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②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三、地质灾害(一)地震1.据地震构造示意图,填出有关内容。
(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2)弧线DE为等震线: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限时集训
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图Z131),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1(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图示区域山泥倾泻的形成条件。
2.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
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
读图Z132和表,回答问题。
图Z132月份12—2月3—5月6—8月9—11月合计次数0 30 33 12 75(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成因。
(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
3.风灾是新疆主要灾害天气之一。
图Z133中的M地带,常年8级以上大风超过100天,大风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该地带在当地被称作“三十里风区”。
图Z133分析“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并说明减小该地带风灾危害的措施。
4.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图Z134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4(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5.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Z135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
据图回答问题。
图Z135(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2)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明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装置的防灾减灾功能。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季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
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
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影响旅客出行。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和方法大全精选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和方法大全精选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和方法篇1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三、是要形成两个习惯。
一个是尽早训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另一个是形成关注热点、拓宽视野的习惯。
第四、抓住三种图表,提高识别地理特征的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
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识别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走向高考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自然灾害与防治张
(4)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 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 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 保护眼睛和口鼻。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考例透析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2013·新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生涝渍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
危害 通;有的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使人们的生命、
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第十七页,共47页。
(2)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
第十八页,共47页。
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防治措施
伏旱 长江中下游 7 月
副高 控制
组织抗旱,此 时的台风雨可 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及时检测预 海上强
报,营造沿海 烈的热
防护林,提高 带气旋
公众灾害意识
第十九页,共47页。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防治措施
风沙 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
营造防护林,
以 春 季 最 地区的沙尘向东南
退耕还林
严重
方向扩散
修筑堤坝、整
治河道、修建
暴雨 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 漠地区外的广
走向(zǒuxiàng) 高考·地理
新课标版 ·二轮(èr lún)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页,共47页。
专题十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页,共47页。
3
核心整合
4
考例透析
5 课后强化作业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
2016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
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 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带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地理2) 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解读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1) 1.宇宙中的地球 安徽卷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考地理二轮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
题点 3 自然灾害防御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 洪灾的成因应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地形、河流水系特征三个 方面分析。措施应从移民或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水利工程两个角度分 析。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 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 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 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 河防洪堤。
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纲原文]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4.防灾与减灾。
[网络构建]
题点 1 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母题导入 (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 P 区域冷冻灾害 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冷害使农业减产,并对农业基础设施产生破坏。 在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受地形阻挡在山前堆积,产生冷害;地势 高,气温低加剧了冷害程度。 第(2)题,通过灾害预警预报、管理与科技等方面防御冷冻灾害。 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 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 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 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2)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
预测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2 月以来,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 20 毫米, 其中云南大部、四川大部、贵州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 10 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少 5 成以上。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 期偏高 1°C 以上,其中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气温 偏高 2.4℃。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第一轮1.针对板块内容选对复习方法(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2.补齐地理薄弱环节短板复习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和课本边缘知识,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不图复习有多快、只为通透每个知识点,不仅要会做而且要做对。
同时,还要根据个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做训练题型,补齐地理薄弱环节短板,提高地理做题的基本技能。
3.构建网状知识结构体系教材各章节知识要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结构图,这样不仅记忆效果好,还有助于对整体知识脉络的把握和理解。
为了在相互分散的章节间建立联系,可以通过因果联系、对比类比关联、并列包含、主次从属等各种方法把大部分知识串起来,建立地理知识框架体系。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第二轮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侧重于专题把脉,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做题能力,通过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突破重难点知识,深入掌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
地理专题划分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3《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污 染问题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影响工业生 保护水源、限
大量的工业、 水污染 农业和生活废
弃物排入水中ຫໍສະໝຸດ 产、人民生 活,危害人体 健康,破坏生 态,影响动植
制污水排放、 建污水处理 厂、合理布局 工业生产、提
物繁殖
高环保意识
32
33
3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环境污染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2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 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 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 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 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 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 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 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 坊);切沟填埋。
18
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 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 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 填埋等方面分析。
29
解析:第(1)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 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第(2) 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 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 惯等。
30
一、1个重难点要突破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0
②草地保护。 11
高考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模拟精选题1.(2016·银川二中、九中、育才中学第一次大联考)读“我国某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图”(下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R地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最大的原因,并为该地区水稻冻害提出预防措施。
2.(2016·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综合模拟)下图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分布示意图。
指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的空间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3.(2016·河北保定一模)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2015·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5.(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一雨即涝”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一些大都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绿地高于地面,防雨涝的功能却很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绿地景观。
分析我国城市“一雨即涝”的自然原因并从城市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成因及防御1.(对接2016·课标Ⅰ,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当地居民伤亡严重,多支外国登山队的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
(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
(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
2016届地理高考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6年高考地理备考专题之《自然灾害与防治》黄冈实验中学何龙内容提要:一.考纲解读二. 重点剖析三. 真题透视1.近5年考点分布情况2.复习建议3.真题汇编四. 教学建议知识清单一.考纲解读二.重点剖析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一)自然灾害的条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二)自然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是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数量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
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和间接的经济损失;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影响灾情程度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灾害的强度②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经济水平)③防灾准备与设备④人口年龄、性别⑤防灾教育与防灾意识(四)自然灾害的特点:①具有严重的危害性;②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③具有区域性;④具有关联性二、地震灾害(一)成因与分布:成因:90%以上为构造地震;板块边界,地壳活跃。
分布:位于板块交界地带(二)地震危害程度差异的原因①地震强度不同:震级、烈度越大,危害越严重;②发生的时间不同:夜晚发生危害大,白天发生危害小;③震中地理位置不同:遇震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密度不同④诱发其他灾害(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三、地质灾害(一)滑坡1、发生的条件:陡峭的地形地势;松散的地表物质;植被破坏严重。
2、特点:①时间: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多发。
②空间:主要发生在山区。
③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3、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二)泥石流 1、发生的条件:地形陡峻;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2、特点:①时间:一般爆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所以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②空间:主要发生在山区。
③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高考复习学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治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应用体验]1.(2014·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1.主要气象灾害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应用体验]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专题要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5.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考纲要求】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整体把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重点掌握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知识网络】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
【典例精析】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标准答案】(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2、(lO 分)[09山东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
(2)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6分)【试题解析】以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危害。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
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标准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图涝渍灾河图123、[09高考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4)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或危害程度一般从以下三个方 面分析: ①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 ②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程度。 ③防灾、减灾能力。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地质灾害 1.2014年7月18日至22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 续三场暴雨导致多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17 考 户人家的房屋随着泥水移动而毁坏,造成 17人受伤, 3人死 点 10和图1311,回答问题。 归 亡,经济损失惨重。读图13纳 总 结
■ 考点透析 1.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1)地震灾害 ①世界主要地震带及其产生原因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②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 标——烈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①泥石流的产生机制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多发区
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 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湿洼地 容易发生涝渍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 工厂正常生产;影响交通;甚至会造成建 筑物倒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 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危害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干旱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分布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气 象 灾 害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续表)
棉产区的棉铃虫灾害,导致棉产区棉花产量下降; 林区的松毛虫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黄 病虫害 淮海平原的农业区是蝗灾的重灾区,蝗灾的发生与 旱涝的关系十分密切。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 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暴发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②滑坡的产生机制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③滑坡、泥石流成因的共性特征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2.水文、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1) 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的 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如下表: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 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 害(水灾)严重。 [ 解析 ] 此次地震人员伤亡重大的原因可从震级、地 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系数以及次生灾害方 面回答。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洪水 水 文 灾 害 风暴潮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 为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 季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续表)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 干旱 性气象灾害。我国华北地区春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 区7、8月份常出现伏旱天气 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杭 台风 州湾以南地区的台风频次远高于杭州湾以北地区的, 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是我国受台风影响 最大的地区 我国受寒潮灾害影响的范围大、频次高,在南北方表 现不同。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寒潮 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从寒潮和 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 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1) 指出该省级行政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 并分析其原因。 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级行政区沿 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夏秋季节 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 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 简述该省级行政区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 施。 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 (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多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 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候、河流等方面, 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 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和人为原因综合分析。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的分析思路 ①人员伤亡:生理、心理两方面。 ②财产损失:直接、间接两方面。 ③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两方面 (滞后性、隐 蔽性、不可逆转性)。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二 防灾与减灾措施 例3 [2015· 福建卷]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 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图1313示意我国 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 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 题 体 系 构 建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 题 体 系 构 建
■ 搭建体系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 题 体 系 构 建
■ 核心提炼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 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 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 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3)台风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危害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和灾情特点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上,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 个地震多发区;虽然地震西多东少,但东部地 区由于人口、建筑物、城市密集,灾害损失大 于西部地区的 我国山区面积广,部分山区山高谷深、地势陡 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 力或水力作用以及山区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因 素的影响,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灾害主要 集中在我国西南山区
例2 [2015· 全国卷Ⅰ] 图131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 图132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 9 、 10 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 城被水淹 80 多天,造成严 重的经济损失。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图131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地震
地 质 灾 滑坡、泥 害 石流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续表)
类型 分布和灾情特点
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洪水灾害。其分布特点 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 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 坡少;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有融雪洪水,黄河 和松花江的部分河段有冰凌洪水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 命题点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危害 例1 [2015· 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 震。据《明史· 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 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 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 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 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 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1)飓风“桑迪”带来的直接危害主要有哪些? 强风、暴雨、风暴潮。 (2)分析图示降雪区域的暴雪天气的形成原因。 图示降雪区域此时吹寒冷强劲的西北风,水汽含量多, 加之其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迎风坡,湿润气流抬升,水 汽大量凝结,形成暴雪天气。 [解析] 第(1)题,飓风带来的直接危害主要有强风、暴 雨、风暴潮。第 (2) 题,图示降雪区域的暴雪天气的形成原 因要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山脉等信息分析。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类型
成因
洪水
涝渍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 排除 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
形成条件
以大气降水为主 蒸发弱,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要补给的河流,汛 期流量大、水位高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类型
洪水
涝渍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 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向二 气象灾害 2.受北极冷空气南下与之结合及天文等因素的综合影 响,飓风“桑迪”再一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肆 虐了美国本土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东海岸,形 考 成了一次影响重大的自然灾害。读美国本土东部地区2012年 点 12),回答下列问题。 归 10月29日的天气形势示意图(图13纳 总 结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请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 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导 致河道堵塞,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造成毁灭性 冲淤。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区岩体比较破碎,地势 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第 (2) 题,根据图中河流流向, 可知Ⅳ为堵塞区上游水量较大的区域,因此为湖泊。图中 Ⅰ为泥石流形成区,在河流上游,据该区的水系状况分析 其地形特征;该区下游有泥石流,推知其山体及植被覆盖 状况。第 (3) 题,泥石流的危害主要从其对当地房屋和其他 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等的破坏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