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文 - 物品器具武器42字共4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常规兵器概论整理资料

常规兵器概论整理资料

常规兵器概论资料教学目的和任务:1.灌输常规兵器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2.了解常规兵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熟悉兵器的常用术语和使用方法等,为到部队就业打下基础任务1.枪炮原理(重点)2.弹药(包括枪炮弹药、导弹等)3.水中兵器(水雷、反水雷和鱼雷)枪炮都是以火药为能源,抛射弹丸的管状武器。

减面燃烧定面燃烧增面燃烧膛内发射现象:首先击针击发底火,继而底火药燃烧,点火药燃烧,装药燃烧,火药气体膨胀,弹丸嵌入膛线,压力变化和弹丸加速运动等前期第一时期第二时期后效期作用在弹丸上的空气阻力 :.空气弹道的特点 :a.弹道不仅取决于初速和射角,而且还取决于由弹丸形状、尺寸等所决定的弹道系数,弹道系数,越大,则射程、最大弹道高、落速都较小;b.当初速、射角均相同时,空气弹道中各点均低于真空弹道,其水平射程和最大弹道高也较小, c.弹道升弧与降弧不对称,升弧平直而长,降弧弯曲而短,弹道上曲率最大点在降弧上某点,落角大于射角;d.弹道上最小速度点不是弹道最高点,而是降弧上某点,落速小于初速;e.最大射程角不是恒为45゜f.旋转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会产生偏流现象,如右旋弹丸重心逐渐向右偏离射击平面,在弹道落点c 处,弹丸离开射击平面的距离Z ,叫偏流所谓弹丸飞行稳定性,就是指弹丸在全部飞行过程中,弹头始终向前,使弹道切线和弹丸轴线基本重合,保证弹丸头部着地。

射弹散布与影响因素:在火炮射击时,即使把各种射击条件准备得尽可能相同,所发射的许多弹丸也不可能落在同一点上,而是按一定的规律散布在一定范围内。

这种现象称为射弹散布第二讲把口径在20mm 以下的自动武器称为枪,把口径大于20mm 的武器称为炮。

枪炮由发射系统(枪炮身、反后坐装置、自动机)、供弹系统、支撑系统(枪炮架)和瞄准系统(高低机、方向机、瞄准随动系统)组成。

a.摩擦阻力b.涡流阻力c.波动阻力身管可分为单筒身管、活动身管、加强身管。

中国古代兵器共40页

中国古代兵器共40页

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商)
• 藏 志: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 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通高 36.5cm,刃宽36.3cm,肩厚 1cm,重11.4kg。 这是目前所见最重的青铜钺。 形体与目雷纹青铜钺基本相同 ,但身厚体重。上边和两侧饰 云纹,纹饰宽凹线中嵌满红铜 (现大部腐蚀丧失)。,它是 我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 的商代器物之一。

中国冷兵器的发展
• 石器时代的兵器 • 青铜时代的兵器 • 铁器时代的兵器
中国古代青铜兵器
从出土的古代青铜兵器看,它包括 戈、矛、戟、钺、刀、剑、匕首等

•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 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 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 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在古代,戈和干合称 “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
龙纹戈(西周)
• 18.5×11.5cm 直内,宽胡, 栏下三穿。胡援交接处饰一夔 龙纹,巨夔张口怒目,有弯曲 角,凶猛刚烈。夔身细长,两 足,夔尾上卷。
• 夔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夔牛是 古时代神话奇兽,古时生于东 海流波山,“其状如牛,苍色 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 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名曰夔。黄帝杀之,取皮以冒 鼓,声闻五百里。”
目雷纹青铜钺(商)
• 藏 志: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通高35.2cm,刃宽 34.8cm,肩厚1cm,重6kg 体扁近长方,长略大于宽,上厚下渐 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 ,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 至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 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 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一排 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 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ppt课件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兵器ppt课件
14
15
16
五、太平车与平头车
两宋承袭隋唐之习,驾车以牛为主,间有骡、驴。自两宋始,乘 轿之风渐兴,极少乘车,因此宋代的制车业便主要以制造载货的运 输车为主。这种载货的车当时称“太平车”。这种“太平车”的形象人们 从宋代的一些以车、船为题材的画中可窥见一斑。北宋张择端在《清 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十余辆不同式样的车,其中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 骡拉的大车即是太平车,其形制和文献所记载的完全相符。不同之处 是拉车的牲畜头数没有二十余,且车后也无系随的驴、骡。
及至南北朝时,牛车更是日益风行。北魏皇帝出行时乘坐的大楼辇 ,要 “驾牛十二”(《魏书·礼志四》)。可见北朝使用牛车之盛,比两 晋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要骑马或乘马车,还会被别人弹劾,有的士大 夫从来就没见过马。乘牛车之风习,直至隋唐五代也鲜有变化。当时 统治者乘坐的高等牛车主要有“通幰牛车”和“偏幰牛车”两种,其中又以 前者地位最高。 “偏幰”,即牛车的帷幔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 在帷幔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浅,至唐代,棚檐已变 得很深,称为“长檐车”。
繁缨,缀于马鞅或马当胸下的缨络状装饰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 分为十二条、九条、七条不等。
左纛装在右骖马头上的饰物。其下有半圆形底座,座上有高约二十 厘米的铜杆,杆顶饰有缨络。
以上是汉以前我国古代马车最基本的鞁具与挽具。后世多有变化, 或增或减,或同为一物而异名,或同为一名而异物。如清代轿车的鞎挽 具就极为复杂,带和鞧带,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带。胸带也称攀胸,唐代则称之为 “钩臆带”。鞧带也可写作鞦带,自鞍后绕过马尾下兜过尻部,再连结在 鞍上,以免鞍具前斜。
22
23
马镫,是马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西晋时,鞍桥变高,且直 立,这样就使骑者上下马更为不便。于是一种供骑兵上马时蹬踏之 用的马镫出现。1976 年甘肃武威南滩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一件铁马 镫(已残,形制不详),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时代 为3 世纪左右)。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 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隋唐以后的马镫形制改进得更为实用,其 镫柄变短,镫体上部呈圆弧形,踏脚处改为微有弧曲的宽平沿,便 于乘者蹬踏。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 共26页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 共26页

中国冷兵器的发展
石器时代的兵器
青铜时代的兵器
1.原始石器及旧石器时代(石拳) 2.中石器时代:石斧、石刮 3.新时期时代:石刀、石刃、石匕首、石枪、 石戈
4.石铜器时代: 5.玉兵
铁器时代的兵器
石铲
中国古代青铜兵器
种类:戈、矛、戟、钺、刀、剑、匕首等。
1.戈。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勾刃兵器之形。隶定字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镶嵌兽面纹戈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戈是商周兵 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钩兵,是用于钩杀的兵 器。其长度根据攻守的需要而不同,所谓“攻国 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戈是东周时期才发 展起来的,因此留存至今的以戈头部分最多见。 这件戈的头部为三角形援,长方形的内部以绿松 石镶嵌兽面纹,精丽工致,应当是礼仪中使用的 兵器。
义矛,酋矛也。
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说文》。

二矛重英。——《诗·郑风·清人》

脩我戈矛。——《诗·秦风·无衣》

进矛戟者。——《礼记·曲礼》

操戈执矛。——《周书·王会》

矛若林立。——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矛
(1)汉字释义
矛是兵器名。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长柄,有刃,用以
刺敌。始于周代,或周代以前,来历亦甚悠久,惟当时战术未精,各种
兵刃使用之法,亦极简单,非若后之武术,以繁取胜,以多矜奇也。矛
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或戮为主的战斗使用方法。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本义:长矛) 同本
形从弋,从丿,会意。“弋”指“巡逻中的戈”,即“游戈”。 本义:作为主战装备和进攻性武器的勾兵,一种曲头兵器。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11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向往和平、追求和睦、保持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鲜明思想导向、坚定价值追求,对包括和平性在内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形成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和”的价值观念:“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太和”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状态:“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只有“和”才能促成“和乐如一”的和谐局面。

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进一步将“和”的观念从处理日常伦理关系提升为协调民族、国家间关系的准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维护民族、国家的内部和谐,再进一步协调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和谐关系,这就是中国古代向往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理想天下场景,它成就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讲求调和、保持谦和、崇尚平和的民族性格,也成就了大一统王朝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价值观念,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

也正因此,大一统王朝的核心使命就必然是维护长治久安的和平局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就必然是巩固防守、抵御入侵,而绝不是主动进攻、向外扩张、对外殖民。

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价值观,必然不是以奴役、殖民其他文明为前提的,而是与其他文明和谐共生、和平相待,在平等互鉴中共同发展的。

(摘自康震《古代中国尚和传统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性》)材料二:距今8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可见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就有对稳定社会秩序的强烈追求。

古代兵器摘自《军事博物馆》]

古代兵器摘自《军事博物馆》]

古代兵器摘自《军事博物馆》]古代兵器摘自《军事博物馆》]2008年05月11日星期日 17:54古老的春秋竹弓在《古代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件春秋晚期的竹弓。

此弓由湖南省博物馆提供,1971年2月长沙浏城桥1号墓出土。

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弓的实物之一。

弓呈黑褐色,弓干完整,做工精细。

弓长1120毫米,弣部宽27毫米,厚20毫米。

弣部向两端走向渐细,至末梢有20毫米长的部分再收细。

两端连线至弓弣的垂直间距为190毫米。

弣部用三层竹片叠合而成,然后用丝线缠紧,外表髹漆。

漆皮已松裂,脱落。

《考工记》说,做弓需要用"干、角、筋、胶、漆"六种材料。

该弓出土脱水后仍不变形,由此可证明制作系用优良材料,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而成。

弓是古代一种弹射兵器,主要由有弹性的弓干和弓弦构成。

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能量在瞬间释放时,可将扣在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目标。

弓的各部名称有:弓干的两端末梢称为箫,箫端装弭。

弭是供挂弦用的,多以骨、角制作,也有铜制。

弓弦用牛筋等制作,也有用丝绳绞合而成的。

弓干中央的部分名弣。

弣和弓梢之间的两个孤形部分名渊,亦名肩。

弓箭的特点是:轻便、发射速度快,能在较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是戈矛所不能及的。

因此,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战场上主要作战兵器之一。

著名诗人屈原在《国殇·九歌》中,以"矢交坠兮士争先"的诗句,描写战场上使用弓箭的情景。

两军相遇,弓弩当先。

优秀的射手装备精良的弓箭,在战斗中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春秋战国的弓分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和大弓六种。

用于作战的主要是王弓和弧弓。

其它弓均用于狩错和习射。

与此弓同时出土的兵器还有戈、矛、剑、戟、矢等十余种,共80余件。

据此推测,墓主是春秋晚期楚国的一位掌兵权的人物。

铸造精湛的战国两色剑这是一柄战国时期的铸造精湛的楚国两色复合青铜剑,陈列在《古代战争馆》。

它反映了当时的铸剑技术和作战方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办公用品的分类与使用

办公用品的分类与使用

办公用品的分类与使用一、日常用具1.日常用具的定义日常用具指企业日常工作及业务操作所使用的家具、工具、器具等。

例如规尺、剪刀、裁纸刀、订书机等文具,电子计算器、算盘、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办公设备。

2.日常用具的配备及使用要求(1)为使图表等文件制作快速且漂亮,所使用的文具包括规尺、样板、剪刀、裁纸机、绘图用具等。

(2)文书化也有誊写、打印、印刷、修改文书的工作。

平时,就要使用文字处理机、微机、桌面印刷机等办公设备。

(3)制作文书也需要复印。

复印室需要复印机、碎纸机、文件打孔机、三孔机、裁纸机、垃圾箱等日常用具。

需要大量印刷时,应该使用附带排序功能的高速复印机。

有的复印机可进行彩色复印。

碎纸机是切碎文书用的。

机密文件复印错误或需要销毁机密文件时,可放人碎纸机切碎。

(4)文件打孔机和三孔机等是使用活页封面装订纸张时给纸张打孔用的。

(5)裁纸机用来裁断复数文书的一页页的复印件。

(6)日常办公工作除文书化外还有计算。

企业所做的销售分析、投资分析、经营计划的制作、技术设计等都需要快速准确的计算。

计算用具为电子计算器。

作为长时间使用的业务用计算用具,一般使用具备所必需的位数和计算功能稍大的电子计算器。

(7)如果是电子计算器无法进行的高难度计算,或者数据量较多,或者需要制作生产计划的数值表格时,可使用微机。

微机需要具备以下几种功能的软件,如数据保管功能、制表功能、科技计算功能、统计计算功能等业务所必需的功能。

(8)日常业务中包括通信业务。

通信工作使用电话、终端传真机等通信电子设备。

使用时通过电话总机、内线、外线双方都可实现转送功能,如按键式电话,即使人不在也可以转送到移动点或所到达的地方。

(9)会计和教育培训等需要投影机、电视、VTR等日常用具。

为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时需要给语言配上适当的动态画面、静止画面或插图等图像。

开会时则使用语言和投影机进行说明。

二、办公设施附件1.办公设施附件的定义办公设施附件指的是为设施配置的物品。

初文 - 物品器具武器42字PPT文档47页

初文 - 物品器具武器42字PPT文档47页
初文 - 物品器具武器42字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课件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课件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7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8

剑是一种双刃单手为主的短兵器。使 用方法包括斩、撩、刺、戳。最早的 剑可以追溯到商殷时代。商到西周 用青铜剑。战国时代出现铁剑。战国 到汉代是中国用剑的鼎盛时期。汉代 前其有所衰落。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9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10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11
直刀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19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20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21

把坚硬木棒削圆而制成的一种简单的打兵器。棍
比矛、枪类长兵器的柄粗而坚硬,所以不像长兵
器那样容易被倭刀之类的锐气砍伤。由于棍本身
就是一根棒状打兵器,它不同于锐尖为主要攻击
手段的矛和枪,所以即使被砍断,仍可继续作战
而威力不减。棍虽是一种没有经过特殊加工的简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24

带有球状打击部,打击力甚大的复
合棍棒。由于球状打击部类似称上
的称锤,故此得名。这种兵器,柄
是用木料制成,而打击部分的锤头,
除了木质的以外,还有用铁包起来
的,也有全部是用铜或铁等金属做
成的。其中,又特意把用金属制的
锤,叫做“金瓜”。锤是一种很古
老的兵器,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
代。但很长时间里,并未把它用于
种工具。拐作为打击武
器来使用在明代以后,
据说是把带柄的
“杖”‘作为武器使用。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史
32

护手鉤,在鉤上带有月牙 状护手的一种兵器,全长 87cm。汉最早出现,这种 最早的护手鉤,是在护手 上安把手和鉤的一种兵器, 是在使用刀或剑等短兵器 的时候,用另一只空手以 它代替盾使用,用它钩住 敌人,再用刀或剑攻击。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三则)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三则)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三则)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一、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

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刀脊无饰,刃部较长。

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

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

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

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

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

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

古代十八般兵器来源、发展及相关简介古代十八般兵器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国古代兵器不但是为了防御,有时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足见兵器在古代国家中的显赫地位。

兵器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

《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

”指的均是兵器。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冷兵器分类: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剑,古之圣品。

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

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

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鼎古代的炊器和礼器。

在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公元前3000年)中已出现陶土制的鼎,一般为圆腹环底,三足两耳。

殷周时,鼎以青铜铸造。

当时祭祀时鼎为炊暴及盛放性肉的用具。

成为祭祀的重要礼器。

先秦文献中在夏铸九鼎的记载。

当时以鼎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周礼规定贵族用鼎须遵照礼制,按等级使用不同数量的鼎,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其形制也有方形四足者。

足为圆柱形或方形。

三代时鼎器身厚重,纹饰较简,至春秋战国时,器身由厚转薄,由重转轻,外形渐趋圆整光泽,纹饰细密轻浅,花纹精致繁复,甚至以其他物质镶嵌于上,作为装饰。

鼎内铭文,商代较少,周代渐多。

东周和汉代常用陶鼎作为随葬的明器。

道士则用以炼丹煮药。

后世则用作香炉,今最为人熟知的有西周晚期的毛公鼎、商晚期的后姒康方鼎等。

在古代,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图谋王位为“问鼎”,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为“鼎革”;称贵族的豪奢生活为“鼎食”。

《周礼.天官.亨人》:“亨人共掌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又《秋官.掌客》:“鼎簋十有二。

”郑玄注:“鼎。

牲器也。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壶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也可盛水。

商代的壶扁圆形,有耳,圈足。

周代的壶圆形,大腹,长颈,有盖,兽耳衔环。

春秋时的壶扁圆,长颈,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

战国时壶的开头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或圆形带流的等。

有的自铭曰“缶”或“奠缶”,如“栾书缶”、“蔡侯方奠缶”、圆奠缶(方的置于方鉴内,圆置于圆鉴内)。

有的花纹精美,作采桑射猎、宴乐弋射、水陆攻战等图。

至汉代,方形壶称为“钫”,圆形壶称为“锺”。

古人以箪盛饭,以壶盛饮料,称为“箪食壶浆”。

后世形制变化不一,也有以金、银、锡、王、制者。

《诗.大雅.韩奕》:“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2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2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jiǎo
shǔ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chuíjì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rén xū
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
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房,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
他平放着右腿,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
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初读感知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 【答案】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苏东坡是主人公,这样说 明,才能与主题相吻合。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译 文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
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竟然。 满。
挑选。 长而窄。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神奇。
技亦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 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译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 文 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同“横”,横着。 牢牢抓住。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右边的船
译 文
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
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眼睛正视着(茶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炉),神色平静。 若……然,好像……的样子。

武器知识-上册-第3章

武器知识-上册-第3章

第3章利器匕首匕首是中国武术器械,是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其首形状类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

据传尧、舜时已有匕首。

匕首短小锋利,携带方便,是近距离搏斗的有效武器。

其用法主要有击、刺、挑、剪、带等。

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

匕为古代膳食器,即勺。

因一类短剑形态上像匕,故名。

秦始皇兼并六国,积怨甚深,每游必重甲护身,“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这是《战国策》所载著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中的一句。

”图穷匕见”更是妇孺皆知的传奇。

匕首由来已久。

《史记-吴太伯世家》:“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

”司马贞索隐:“刘氏曰:‘匕首,短剑也。

’按《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

《通俗文》云:‘其头类匕、故曰匕首。

短刃可袖者。

’”是短兵器的一种。

甚至摔破石头就可以制作。

由于制作极度简单,可以说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一定有这种东西。

匕首携带方便,容易隐藏,所以即使在火炮发达之后,仍然还是军人无祛离手的原始武器。

因而型态也是千差万别。

一般说来它的长度是介于小刀(knife)与短剑(shortsword)之间,但其实很难明确地区分。

由于长度短,几乎只能对近身的敌人使用,但危急时可以作投掷攻击也是很具有魅力的特点。

据史记载,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石匕首,使用坚硬的石头打制或磨制而成,通常可成为“切削器”。

商周以后出现青铜匕首,后来又有钢铁匕首。

有的匕首为了增加刺杀效能,还在匕首尖端部用毒药淬之,刺中人身即可致死。

《史记》中记载的曹沫执匕首劫持齐桓公,《战国策-燕策三》中记载的“图穷匕首见”的故事,都说明了匕首的独特优势。

汉代匕首常常与长剑并用。

军队中除装备常规兵器外,有的也配有匕首以备急用。

一般官吏除了佩剑还带有匕首,防身自卫,以防不测。

到晋代,由于受少数民族刀剑形制的影响,匕首的形制有所变化。

其首为环形呈纱帽状,腊向下分,刃的近腊处忽窄。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乐府-结客少年场行》说:“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镜子尺子鞭子样子刀子位子

镜子尺子鞭子样子刀子位子

镜子尺子鞭子样子刀子位子尺子、镜子及其他2012年02月10日10:31 作者:蕴毅为人一生,衣食住行,用文学医,各种用具不枚胜举,但我认为,为人一生,尺子、镜子尤为重要。

一尺一镜,可定进退,知荣辱。

为人一生进退荣辱,岂不尽在一尺子一镜的把握运用之中……一用尺子,掌进退,知可行。

小到量体裁衣,中到作图设计,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需用尺度衡量。

尺子有两种,除了手中的尺子,每人心中还有一把尺子。

手中的尺子,可量长短。

心中的尺子,却用来判对错、断是非。

比如你在街上行,南来北往车辆如流,虽手中空空,其实却在不断用心里的尺度衡量:是前行还是规避?是疾行还是该步。

如果不用心去量,而是不顾一切地向前走,想是非落个头破血流或命丧黄泉不可。

再比如你在社会上生活,面对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却也在心中不断用国家的法度、单位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衡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过日子如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如此。

古时齐威王与田忌赛马,在田忌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采取孙膑意见,改变了比赛中马的排列顺序,即变劣势为优势,变失败为胜利。

可以说,孙膑在比赛以前就已经衡量了双方赛马能力的长与短,并将这些赛马性能的长短,通过比较进行了新的数列组合。

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亦是如此。

有的地区本来经济状况较好,但由于受利益的诱惑,忽视建设项目的利弊衡量,无视项目决策的数列优选,从而导致事倍功半、甚至胎死腹中。

而有些地方虽经济状况不太好,但能审时度势,客观分析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率,精心测算举债建设的先后次序、资金投入的前后组合搭配,从而使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了质的飞跃。

因此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更需要尺度,心灵深处一把中庸与合适的尺度。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城市化发展占用土地本无可厚非。

但关键是土地占用,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即把握“适度”。

但因农业发展周期性长,相对经济效益低,对凸现“政绩”作用不明显,许多地方的领导便不惜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来实现所谓的高速度。

中国古代兵器演变ppt课件

中国古代兵器演变ppt课件

现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就是到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
铁器呢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那么呢,从而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战国时期,冶铁业获得迅速发展,铁制生产工具在各个生产领域迅普及开来,
到战国末年,初步完成了铁制生产工具取代各种非金属生产工具,以及青铜生产
工具的历史进程,是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时期。实物有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战国铁
众所周知,高锡青铜兵刃虽坚硬,但劈砍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匠较好地 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 因此,强大的秦军就 是凭借这些青铜铸就的金戈铜剑、强弩利矛,灭六国、统一华夏,创造了青 铜古兵器最后的强音。陕西西安临潼秦兵马俑1、2、3号坑内,出土青铜兵器 达4万余件。兵器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整是前所未 有的。从中所反映的秦军武器配备、兵器类别、制造工艺、管理制度等等, 是古代兵器史研究难得的实物资料。 这批数量庞大的、秦统一中国时代的青 铜兵器,堪称我国先秦时代主流冷兵器的缩影与精华。通过对这批兵器的研 究与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商周时代青铜兵器的全貌。作为中华民族 伟大文明的缩影,它带领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去感知我们祖先那曾经的过 去、那深沉的呼吸和强烈的脉搏……
制作工艺由于夏商周三朝青铜器的制作是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一 个巅峰,所以摆脱以往制作工艺粗糙,以及式样少的印象,冶金 工艺在此时也达到一个高峰。
轩辕剑,传说中的神兵,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 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 统之策。此剑后为商汤所得。
当时兵器的造型特点,由于战事较多,所以基本上主流以大型兵器为主,比较适宜 马上作战,或是远程兵器较多,如矛,枪,大刀,弓箭,连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