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1.下图为尼罗河河床纵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势起伏较大B.降水变率大C.湖泊调节明显D.植被覆盖广【答案】C【解析】读图,白尼罗河沿线有多个湖泊,调节作用强。

青尼罗河沿线只有一个湖泊,调节能力差,所以白尼罗河比青尼罗河的水位季节变化小,原因是湖泊调节明显,C对。

地势不影响季节变化,A错。

降水变率差异小,B错。

植被覆盖状况差异小,D错。

【2】A.上游地区多断层地貌B.中游地区多褶皱地貌C.下游冲积层形成较晚D.中上游地区多火山喷发【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岩层没有弯曲、错动,不能判断上游地区多断层地貌,中游地区多褶皱地貌,A、B错。

下游冲积层的泥沙是在上游侵蚀的岩石碎屑,所以形成较晚,C对。

不能判断中上游地区多火山喷发,D错。

【3】A.降低枯水期水流速度B.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C.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D.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答案】B【解析】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有增加枯水期水流速度,A错。

水量增大,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B对。

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不是对下游的影响,C、D错。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的原因,地质地貌特征,水库修建的影响。

2.下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属于断层的是。

(2)图中所示的构造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3)简述图中c处成为山地的原因是。

(4)在C处能找到的资源是。

【答案】(1)D C E(2)地壳运动(3)向斜槽部岩层受挤压变的紧实不易受到侵蚀常形成山地(4)地下水【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1)岩层向上弯曲,属于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有明显的断裂位移,属于断层。

(2)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3)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变的紧实不易受到侵蚀常形成山地。

(4)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能找到地下水资源。

(1)图中四处,D处岩层向上弯曲,属于背斜,C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图中E处有明显的断裂位移,属于断层。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答案及解析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a、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答案】B【解析】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判断a为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进行b地面辐射,大气增幅进行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还回地面,为c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大气主要是吸收红外线,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比较少,大部分是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增温,所以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错误;根据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所以a b 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B正确;臭氧主要是吸收紫外线,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所以地面辐射并不是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C错误;大气逆辐射受天气状况影响,一般情况下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c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D错误。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xx·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第1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

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答案 1.D 2.D(xx·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B处地貌为()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解析第3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

第4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答案 3.D 4.B(xx·海南地理,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下图,完成5~7题。

5.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6.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岩石圈和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岩石圈和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专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一)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2)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图3),完成题。

1、图1中甲、乙之间区域()A.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B.岩层向下弯曲C.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D.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2、图3为甲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A.a B.b C.c D.d答案:1---2、C.C解析:第1题,根据甲、乙之间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判断,该区域地质构造为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但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应为河谷,A、B错;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对;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甲、乙之间区域是否存在化石,D错。

第2题,根据图2中有三个箭头指向d判断d为岩浆,c为岩浆岩,则a、b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图3中花岗岩为岩浆岩。

(二)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乙处岩石由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C.①—②—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D.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2.图中河流()A.在丙处常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B.丙、丁间河道弯曲,水流平稳C.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答案】1.D 2.B第1题,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地堑,A项错;乙处岩石由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B 项错;①—②—③岩层年代由新到老,C项错;图中地貌的形成,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二者共同塑造了当地的地貌形态,D项正确。

第2题,洪积、冲积扇一般位于山区河流出山口处,丙处地形平坦,无冲积扇或洪积扇分布,A项错;丙、丁间河道弯曲,地形平坦,水流平稳,B项正确;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C项错;无法判断图示河流是否有结冰现象,所以也无法判断是否有凌汛现象,D项错误。

(三)[2019·阳泉模拟]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练习 )【自主打基础】一、选择题1.岩石圈的构成部分有()A.地壳和地幔B.地壳和上地幔C.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D.地幔和地核2.地壳中含量居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为()A.氧、硅、铁B.氧、硅、铝C.硅、铝、铁D.氮、氧、其余3.花岗岩是一种()A.堆积岩B.喷出岩C.侵入岩D.变质岩4.以下岩石中可以找到化石的有()A.花岗岩B.页岩C.板岩D.大理岩5.外力作用的能量根源于地球外面,主假如()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能6.以下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害作用B.堆积作用C.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7.全世界六大板块中几乎所有由大海构成的板块为()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8.因为地壳运动惹起的岩石变形、变位称为()A.地质作用B.地质结构C.水平运动D.起落运动9.优秀的储油结构为()A.背斜B.向斜C.湖盆D.大陆架1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由是()A.风力侵害作用严重B.流水堆积作用严重C.冰川侵害作用严重D.流水侵害作用严重二、综合题11.读“地壳物质循环表示图”,回答:( 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构成部分: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 D 和 E 均属于______岩。

(3) C 经过______转变为 D,B 经过______转变为 C。

(4)一般地说,拥有层理结构和常含有化石的是______(填写字母)。

12.读以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 1)从地质结构上来看, A 处是______; B 处是______。

( 2)在 A 处形成谷地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处形成山地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闯难关】一、选择题1.以下几组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花岗岩、石灰岩B.大理岩、砾岩C.砂岩、页岩、板岩D.玄武岩、花岗岩2.以下地域处于两板块张裂处的是()A.喜马拉雅山B.阿尔卑斯山C.马里亚纳海沟D.红海3.属于板块生长界限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B.阿尔卑斯山脉C.台湾岛D.大西洋中脊4.以下图是应映岩石圈板块散布状况的地球剖面表示图。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岩石类型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片麻岩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基本关系是()。

A、岩石圈运动不会影响地表形态B、地表形态是由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C、地表形态只由外力作用形成D、地表形态完全由内力作用形成3、题干: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页岩C. 珍珠岩D. 橄榄岩4、题干: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以下哪几层组成?A. 地壳、岩石圈B. 地壳、地幔、岩石圈C. 地壳、地幔D. 地幔、地核5、下列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A. 砂岩B. 大理岩C. 花岗岩D. 页岩6、关于断层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层不会影响河流流向B. 断层可导致地形陡峭,形成山岭或峡谷C. 断层使地表变得平坦D. 断层对地表形态无明显影响7、下列关于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地幔和地核组成B.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C.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的,厚度不均匀D. 地核位于地球内部最深处,由液态的岩浆组成8、以下哪种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最为显著?()A. 地壳运动B. 沉积作用C. 侵蚀作用D. 火山喷发9、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片麻岩 10、大陆漂移说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A.达·芬奇B.魏格纳C.哥伦布D.牛顿11、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圈层B. 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C. 岩石圈厚度在地表较厚,在海洋地区较薄D. 岩石圈的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12、下列关于地表形态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表形态主要由地球重力影响形成B. 地表形态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C. 地表形态主要受气候和地貌影响形成D. 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13、关于岩石圈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岩石圈仅包括地壳部分B.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C. 岩石圈完全由岩浆岩构成D. 岩石圈在地球各处厚度均匀14、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因素?A. 地壳运动B. 气候变化C. 生物活动D. 星体引力15、下列关于地壳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壳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B. 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类岩石组成C.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D. 地壳的密度比上地幔和地核都要大16、以下哪一项是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内部热力作用D. 气候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岩石圈在地表形态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分析岩石圈中的不同岩石在地表形态变化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地质现象。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后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后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1~2题。

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a和c挤压而成B.b和d挤压而成C.c和b挤压而成D.a和b挤压而成2.红海的成因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A.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B.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C.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D.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答案:1.A 2.A解析:第1题,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a)与印度洋板块(c)碰撞挤压而成的。

第2题,红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向斜成谷B.乙处背斜成山C. 1~4,岩层渐新D.甲处岩层中部老,两翼新4.图中甲地貌的成因是( )A.岩层受到挤压向下弯曲B.背斜顶部受侵蚀而成为谷地C.向斜受到挤压,岩石断裂形成谷地D.岩层不连续地沉积答案:3.D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为谷地,乙为山地,从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甲为背斜,乙为向斜。

所以甲处为背斜成谷,乙处为向斜成山。

背斜的中心部位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的中心部位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第4题,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地。

读图,完成5~6题。

5.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6.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山地M不同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脉C.华山D.泰山答案:5.C 6.B解析:第5题,由示意图可知,山地M属于断层形成的地垒,为断块山。

第6题,断块山在我国的典型代表是庐山、华山、泰山等,而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

下图为大自然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a—海浪侵蚀B.b—流水侵蚀C.c—风力侵蚀D.d—冰川侵蚀8.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7.B 8.B解析:第7题,a图显示的是风蚀蘑菇,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1.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开成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C.华山西峰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据此回答5~6题。

5.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南移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1页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6.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7.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读图3完成8-9题。

8.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2页图1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10—11题。

10.该版面景观表示()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C.杭州西湖 D.九寨沟风光11.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中俄双方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正式归属中国。

读“中俄黑瞎子岛边界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乌苏镇是我国最东端的村镇,每年最早约凌晨2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3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鲁教版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地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硅铝层,基层是硅镁层B.硅铝层是不持续的,硅镁层是持续的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D.硅铝层在山区高原较厚,在平原盆地较薄2.一般以为岩浆的发源地在()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岩石圈中部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硕的矿产资源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互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5.右图为某地地层示用意。

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别离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6.在必然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份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A.石灰岩、玄武岩B.页岩、石灰岩C.板岩、大理岩D.花岗岩、页岩7.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8.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D.冷却凝固9.敦煌壁画蒙受严重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水的溶侵10.“白云苍狗”之说是指()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地质构造二、综合题11.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适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

(1)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 丁__________。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别离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图中箭头B、D包括的意义别离是B__________,D__________。

地理练习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理练习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有种力量叫放大目标,有种智慧叫把问题缩小,有种承诺叫人生诚信,有种信念叫必定成功。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地壳中的坚硬的岩石组成B .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C .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 .花岗岩、玄武岩B .石灰岩、砂岩C .石英岩、大理岩D .大理岩、石灰岩 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构造地带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 .风力侵蚀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化作用D .风力沉积作用 读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5~6题。

5. 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沙丘 6.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读右图,回答7~8题。

7. 从成因上看,山地M 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8.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D. 泰山 9、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C. 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10、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它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撞处C.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11、下列事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 .地震.火山喷发.褶皱和断层.泥石流读下图地质剖面图,完成12—13题 12.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 .岩层B .向斜C .背斜 D14.“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内力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能力提升训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能力提升训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板块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A.冰岛B.非洲东部C.太平洋东岸D.大西洋西岸3.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入侵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 ③②①④⑤B. ⑤③②④①C. ①②③④⑤D. ⑤③④②①下图为某种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5.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A. 乙丙丁B. 乙丁丙C. 丙乙丁D. 丙丁乙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图中③处可能为()A.一个村庄B.一座城市C.一洼池塘D.一座小山8.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B.瘟疫C.海啸D.火山下图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后完成9~11题。

9.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0.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11.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A. 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B. 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C. 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D. 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14题。

12.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A.花岗岩、石灰岩B.石灰岩、页岩C.砾石层、花岗岩D.页岩、砾石层1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在()A.页岩地区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D.花岗岩地区14.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B.曾经经受水平拉张C.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D.适宜建大坝水库15.(2008江苏地理)图甲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乙是浙江“雁荡胜景”图片,读图判断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16.图示地貌类型、成因及我国的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风力侵蚀地貌、外力作用、西北地区B.风力沉积地貌、内力作用、东北地区C.流水侵蚀地貌、外力作用、东南地区D.流水沉积地貌、内力作用、西南地区17.图示山脉海拔高度变化趋势及理由分别是()A.降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B.升高;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C.升高;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D.降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下图是“某地区地表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18~20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2(鲁教版必修1)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同步练习2(鲁教版必修1)

五学以致用:[基础过关]: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林 B孤峰 C石钟乳 D峰林2、易发育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分布区是()A砂岩分布区B白云岩分布区C砾岩分布区D板岩分布区3、喀斯特地貌包括()①流水侵蚀地貌②冰川侵蚀地貌③化学沉积地貌④风力堆积地貌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 B沉积 C搬运 D侵蚀5、桂林山水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6、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云南③福建④贵州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7、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因素主要有()①岩石的透水性能②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③大气降水的多少④水中所含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综合题8、参见教材P72插图3-3-4 “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回答:(1)列举五种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2) 分析形成桂林山水的自然条件:札记①岩石条件:②气候条件:③生物条件:④地形条件:⑤水文条件:第三节答案:选择题:1、C2、B3、A4、D5、C6、A7、D综合题:8、①桂林地区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②桂林位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炎热多雨。

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③生物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④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贯穿全境。

地形组合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富集,提高了流水的侵蚀能力。

⑤地表水及地下水较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C.沙洲 D.三角洲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3.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4.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5. 下列几种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能够记录地球历史的岩石是 ( )①石灰岩②花岗岩③玄武岩④大理岩⑤板岩⑥页岩⑦砂岩⑧砾岩A. ①⑥⑦⑧B.②④⑥⑧C. ③④⑤⑥D.①③⑤⑦6.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7. 黄河是世界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大量的沙土,被黄河带到渤海,可是在几千年来,渤海的形状一直未变。

这是因为( )A. 黄河泥沙都被海波冲到更深的大洋C. 渤海沿岸的人类抽沙的活动多B. 黄河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D. 渤海地壳同时在下沉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B.①和⑥C.②和④D.③和⑥9.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10.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 ①B. ②C. ③D. ④11.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岩层B.向斜C.背斜D.断层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回答12--13题。

12.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13.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完成11一12题。

14.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A.①B.②C.③0.④15.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Ⅰ、Ⅱ、ⅢB.Ⅱ、I、Ⅲ C.Ⅲ、Ⅰ、ⅡD、Ⅲ、Ⅱ、Ⅰ甲乙丙丁①④②③⑤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图2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图216. 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

据此判断17~19题。

17.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B .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 .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堑18.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 .④19.若图中的沙丘为流动沙丘,那么主导风向为A.从②吹向① B.从④吹向沙丘 C.从②③吹向沙丘D.不能确定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读下图,完成22—23题22.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3.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25.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如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C.C岩层能够找到化石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26.右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一⑥分别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④和⑤D、①和⑥27.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C.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28-30题。

28.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29.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30.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读下图,回答31-33题。

甲石灰岩砂岩页岩侵入岩断层甲褶皱乙断层丙侵入岩脉⑤31.下图所代表的甲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口地貌32.如果甲处是华北平原一部分,从外力作用分析,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动力是A.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B.地质年代风力作用C.岩浆喷发作用D.古冰川作用33.在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干旱半干旱区,甲地往往形成A.绿洲B.固定沙丘C.流动沙丘D.盐湖二.综合题34.岩层受力会发生褶皱,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右图①是一个水平岩层的剖面图,读图后完成:(12分)(1)在②—④空白格上绘出“背斜成山”至“背斜成谷”的演变图示。

(2)用文字对图示加以简单的说明:①最初形成的沉积岩层一般是水平的;②;③;④。

35.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形成这些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A ,B ,C ,D ,E ,F 。

(2)从能量来源看,可知上述作用都属于,它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总趋势是。

(3)A、E图是地貌,E图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高原,成因主要是;B图是最典型的地貌,如我国的;C、F 图是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D图为地貌,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36.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游;B位于游;C位于游。

(2)该河位于半球,判断理由。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

(4)如果B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处。

理由。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B 5.A 6.C 7.D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B 15.B 16.B 17.A 18.A 19.C 20.B 21.A 22.A 23.C 24.D 25.C 26.B 27.D 28.A 29.B 30.B 31.B 32.A33.A二、综合题34.(绘图(见右)②岩层受到挤压上拱形成褶皱,背斜成山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形成裂隙被侵蚀④顶部被不断侵蚀,形成谷地,背斜成谷35.(1)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化和风蚀(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3)流水侵蚀黄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暴雨,黄土极易受侵蚀流水堆积崇明岛(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西北内陆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 ”形谷36.(1)上中下(2)北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3)A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B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 C 处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4)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5)B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B 5.A 6.C 7.D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B 15.B 16.B 17.A 18.A 19.C 20.B 21.A 22.A 23.C 24.D 25.C 26.B 27.D 28.A 29.B 30.B 31.B 32.A33.A二、综合题34.(绘图(见右)②岩层受到挤压上拱形成褶皱,背斜成山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形成裂隙被侵蚀④顶部被不断侵蚀,形成谷地,背斜成谷35.(1)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化和风蚀(2)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3)流水侵蚀黄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暴雨,黄土极易受侵蚀流水堆积崇明岛(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西北内陆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 ”形谷36.(1)上中下(2)北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3)A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B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 C 处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4)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5)B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地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B.硅铝层是不连续的,硅镁层是连续的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D.硅铝层在山区高原较厚,在平原盆地较薄2.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岩石圈中部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5.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