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各地高考《世界现代史》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3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特别详细
2013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特别详细第一篇:2013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特别详细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2013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G1两极世界的形成24.G1[2013·福建卷]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4.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冷战的认识,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体现了冷战没有诉诸战争,但也和一场真正的战争无异。
热战和冷战相反,专指赤裸裸的战争行动、武装干涉,比冷战更加残酷、血腥。
故排除A、B、C三项。
23.G1[2013·广东卷]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3.D [解析] 本题以杜鲁门的一则咨文切入考查对“冷战”的理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核心信息的分析,“保卫性措施”侧重于军事,所以答案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答案为D项。
A项是国际政治组织,最初是美苏较量的舞台;B项是欧洲人发展经济、维护欧洲利益的经济举措;C项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抗北约的军事组织。
20.G1[2013·江苏卷]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20.A [解析] 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了美苏冷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 项。
2013年山东高考题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历史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图5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3高考历史真题
真题再现专题一2.(第2课第二题)(2013年高考(上海卷))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以宗法制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藩凭周”。
将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推广郡县制。
故应选D。
【答案】D1.(第4课第一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
解题关键: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专题二1.(第1课第一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 (第1课第二题)(2013年高考(上海卷))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A 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B 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C 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201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大纲版)含答案
201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适用省区:广西)12.中国史上有察区行政区的象,如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体出A.中央集促成地方行政制度迁B.展致地方行政地域整C.中央地方的察力度越来越弱D.国土化影响地方行政地域置13.文帝:“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重服以生,吾甚不取。
” 文帝在此的是A.无而治B.徭薄C.崇尚D.民君14.范仲淹倡的“ 新政”与王安石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北宋“ ”“ 弱”的状,而“ 新政”更重于A.增加税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D.充防15.《娥冤》揭示封建治的黑暗,《水》民起英雄富。
反响了A.封建社会的腐败衰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一般民众的理想与梦想D.商展冲念16.明初的役制度,将籍分若干,其中主若是民,有、匠、灶(煮)等几十,并格禁止更。
一措施有利于A.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化社会控制D.展商品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小薄,千之。
”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比清代更繁荣B.当两岸交往尚不亲近C.海峡两岸有着不相同的系统D.宋代今后台湾展18.1863 年,理各国事衙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海关税司,赫德拟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定。
表示A.中国关税自主一步失B.清政府加了海关的管控C.洋运正式张开D.外易完好被英国控制19.之洞在戊戌法期撰写的《学篇》,在知分子中生了极大影响,行百万册。
反响出A.保守力而支持改革B.洋派“中体西用”思想已C.清政府成革的主者D.洋派与新派思想有共同之20.从 20 世 60 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促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散的格局。
出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整了工布局B.人口急膨C.国家行城化略D.大运的张开21. 19 世 60 年代中期,普士政府提出事改革案,要求充常、延服役期、增加税收与,碰到会烈反。
2013年各地高考题精编-中国世界史部分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江苏高考13题)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考查点】古希腊的公民2.(2013年安徽高考19题)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2013年重庆高考10题)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
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2013年广东高考18题)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考查点】克里斯提尼改革5.(2013年四川高考8题)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
”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考查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6.(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6题)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2013高考各省历史真题整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江苏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Array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
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军机处。
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重庆高考7题)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
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编》【答案】B【考查点】魏源与《海国图志》2.(2013年安徽高考13题)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考查点】维新思想的内容与评价3.(2013年天津高考5题)“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答案】D【考查点】维新思想的内容与评价4.(2013年北京高考15题)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考查点】程朱理学维新思想的内容与评价5.(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9题)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答案】D6.(2013年福建高考18题)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
2013年高考真题——历史(上海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A.姜寨遗址B.炎黄传说C.二里头遗址D.尧舜禹传说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人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3.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4.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
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吐蕃C.鲜卑D.女真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2013年各地高考《世界近代史》真题汇编(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2013年高考真题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3.(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4.(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6.(2013·海南单科·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2013高考历史试卷(原创)
24.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曰:“观其立法。
所授者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意桑田必是人户世业,是以栽植桑榆其上,而露田不栽树。
则似所种者皆荒闲无主之田,必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则固非尽夺富人之田以予贫人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其“立法”指井田制的确立 B.该制度否认了原私有土地的合法性C.该制度禁止土地买卖 D.该制度瓦解是因其本身包含私有化倾向25.“今四海一家,廓然无事,收揽威权,正在今日,朝廷宜重而惜之不轻与。
人谓如李唐季年使职或带相衔,初无分省实权。
何则?既远阙廷,岂容别置省府。
所以然者,盖亡金南渡后一时权宜,不可为法”。
上述材料所反对的是A.三省六部制 B.路府州县制 C.行省制 D.中书省制26.李贽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由此可以看出李贽A.反对迷信经典,主张讲真话实话 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C.正确讲述了儒家经典成书的过程 D.肯定了人私欲的合理性27.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尽管雅典公民集体仍然存在,但实际上已由一个同心协力、充满生机活力的集体,蜕变为缺乏政治热情和民主信仰的集体。
此时不问政治的风气十分盛行。
德谟斯梯尼曾经说到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的表现,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且很可能,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
上述材料说明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之一是A.战争对雅典的沉重打击 B.雅典公民集体意识的丧失C.雅典公民厌恶民主政治 D.五百人会议形同虚设28.“一切旨在成为好政府的政府,都是由存在于社会各个成员中的一部分好的品质为管理集体事务而组成的……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的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
2013年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2013·天津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
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4分)【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
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
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
‛‚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5分)【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国家:英、法等国。
原因: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办法: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①②③④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考点】凡尔赛体系的构建【答案】C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2013·上海单科·28)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此处的“三大盟国”是()A.美国、英国、中国B.美国、英国、苏联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苏联、中国【考点】《开罗宣言》【答案】A2.(2013·山东文综·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
2013年高考文综各省试题历史部分word精校版(有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图6)一战即发。
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
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里“东风”指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
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广东高考22题)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答案】A【考查点】新经济政策2.(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35题)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考查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3.(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33题)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考查点】赫鲁晓夫改革二、非选择题4.(2013年福建高考38题)(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与答案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与答案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福建高考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
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答案】B【考查点】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2.(2013年安徽高考22题)“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考查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4.(2013年浙江高考23题)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答案】A【考查点】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2013年安徽高考14题)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答案】C【考查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2013年广东高考15题)“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考查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3.(2013年天津高考8题)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带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带答案高考历史真题试题:1.(2013课标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解析: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
他们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
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
答案:A2.(2013广东卷)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解析:从材料中的“1789年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政体的发展,1877年时的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其政体是共和制,故选C项。
答案:C3.(2011广东卷)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权力很小,不能通过不利于政府的法律,因此,正确的答案为B项。
答案:B4.(2011安徽卷)下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D.“现在有效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解析:结合图片和“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坐着的树枝”的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议会对德意志政府没有制约作用,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德国议会的评价,B项正确。
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4、“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5、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6、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7、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8、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2013年高考真题1.(2013·福建文综·2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
入朝部队的称呼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东北野战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2.(2013·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3.(2013·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5.(201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6.(2013·四川文综·1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7.(2013·海南单科·21)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
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8.(2013·浙江文综·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9.(2013·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10.(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11.(2013·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12.(2013·上海单科·26)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13.(2013·安徽文综·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图6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14.(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15.(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6.(2013·海南单科·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
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17.(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18.(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19.(2013·山东基能·30)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
这一材料表明()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20.(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21.(2013·海南单科·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
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22.(2013·上海单科·35)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
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答案】A项3分,B、D项1分,C项0分23.(2013·广东文综·38)(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分)【答案】(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分)24.(2013·山东文综·29)(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
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8分)【答案】(3)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