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5课自学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学案新人教版一、课前自学(一)掌握字词1.至少读课文两遍,尤其读准下列字的音。

晋(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yǎn)阡陌(qiān mò)衣着(zhuó)黄发垂髫(tiáo)为(wèi)具言所闻叹惋(wǎn)便要还家(yāo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郡(jùn)下诣(yì)太守刘子骥(jì)2. 语言积累。

掌握出自本文的八个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描述了一个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心里顿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落英缤纷: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

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形容落花繁多的样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音,指人烟稠密。

相闻,可以互相听见,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示一种和睦的景象。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怡然自乐:—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

津:渡口.问津:询问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

比喻无人过问。

(二)背景链接1、东晋时期,政治黑暗腐败,战乱频仍,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

陶渊明尽管有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上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仅当了81天的彭泽县令的他,便不得不辞官,从此长期隐居田园。

陶渊明不满这种社会现实,却又无力改变,虚构桃花源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2、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三课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三课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发”和“髮”“發”有一次看一部谍战电视剧,一家理发店招牌竟写作“理發店”。

显而易见,这里的“發”应写作“髮”。

因“毛髮”的“髮”和“發展”的“發”现在都简化作“发”,搞背景道具的人未加区分。

已故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第一次去香港访问时,港人一开始不知道“十发”应写作“十髮”,便在报纸上登出了“程十發”的大名。

其实,“髮”是古代长度名,“十髮”为“程”,“髮”有表示细微的意思。

“回”字有四样写法吗⎩⎪⎨⎪⎧孔乙己迂腐不堪汉字存在异形字问题汉字需要简化和规范你认识这些字吗―→都是错字⎩⎪⎨⎪⎧没有搞清楚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

如(1)(2)(3)(4)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情况。

如(5)(6)使用了不规范的简体字。

如(7)(8)使用了异体字或旧字形。

如(9)(10)1.汉字由“繁”到“简”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明确] 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其过程大致是:甲骨文、金文(图形性比较强,书写麻烦)→小篆(笔画逐渐线条化)→隶书(“隶变”,圆转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楷书(扁平形体改为方正形体)→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节约了书写的时间)。

2.什么叫简化字?汉字的简化方法是什么?[明确]定 义 方 法3.[明确]不写繁体字,不用异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4.为什么要对汉字进行简化和规范?[明确](1)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群众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

(2)使用简化字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3)繁体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

(4)使用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会造成汉字使用时的混乱局面,影响正常的交际和交流,削弱它的“工具”的功能。

5.繁体字简化有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明确](1)省略法:麗—丽聲—声滅—灭離—离鄉—乡開—开奮—奋際—际陽—阳(2)形声法:潔—洁驚—惊響—响郵—邮審—审擔—担蘋—苹擁—拥(3)会意法:體—体竈—灶塵—尘淚—泪(4)轮廓法:傘—伞龜—龟齊—齐齒—齿(5)符号法:區—区趙—赵漢—汉權—权對—对鳳—凤興—兴(6)草书楷化法:學—学貝—贝長—长爲—为書—书東—东專—专一、汉字简化中其他不能按照简化偏旁类推的例子有:(1)“擔→担、膽→胆”等,但是“詹、瞻、蟾、韂、赡、檐”等不能类推简化。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了解各个建筑物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1、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2、找出文章中各个建筑物的特点。

【学习难点】1、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运用。

2、通过阅读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指导】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整合依据】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建筑园林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作出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知识链接】一、《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赵州桥: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二、《桥之美》作者吴冠1919现代画家19197月5于江苏省宜兴县乡村教师家庭锡师范初部毕业考入浙江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校1936转入杭州艺术专科校李超士、书鸿及潘寿等习、西绘画1942毕业任立重庆助教1946考取公费赴留1947~1950巴黎高等美术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A.洛特工作室习并卢佛尔美术史校习美术史各项绩优异。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学案新人教版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蜡烛》作者,是作家,其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会写这些词语。

拂()晓肃.穆()烧灼.()瓦砾.()迫.击炮()地窖.()鞠.()躬精疲力竭.()间.歇()腋.窝()匍匐..()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削晃颤堡4.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精疲力竭.:名副.其实:永垂.不朽.:任选2和4中的3个(或3个以上)词语进行写话训练:5、利用工具书了解通讯(二)初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事件,并理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一句话概括: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二、合作探究(一)研读赏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遍,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或你很喜欢?和同桌互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或喜欢的原因。

2.展示交流(二)探究思考,学习写法。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写法:三、自我检测(一)、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教科书165页~169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重点讲解。

2.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认识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民希望过安宁、和睦、平等、自由的生活的心愿。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掌握文章中基本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难点1.认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学习本文的记叙方法。

2.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的句式。

◆疑点1.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第l课时教学派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师:“世外桃园”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可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

(2)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3)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

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

后人把序文看作独立的文章。

这就是《桃花源记》。

2.范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咬字清晰,注意语音和节奏的变化。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指导分析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板书l)(3)回答学生提问,指导学生疏通文章大意。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和各段段意。

(板书2)5.指导完成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42页,Word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八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版)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 》教案 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 》教案 2 新人教版.doc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世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查阅参考书,了解 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 诗人杜甫的文学常 识以及时代背景。
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 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 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 呢?对,是杜甫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杜甫的诗歌。 二、教学流 程 请大家说一说你了解的杜甫。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诗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主的活动
华的都城破败不堪 式和学习习惯。 的样子。
《望岳》表现诗人 臆想登高而望,俯 引导学生学习 赏析诗歌的方 法。
默写:《望岳》
《春望》
视一切的雄心和豪 迈气概。《春望》
5、布置作业
则热爱国家,思念 亲人的悲伤之情。
社会动荡; 家庭巨变。
板书设计
杜甫诗三首 杜甫,子美 《望岳》 豪迈 《春望》 伤、思念 悲 雄心、
逐句翻译, 并引导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个角度,望见了泰 山神奇秀丽的景 探究一:两首诗歌都写“望”,诗人 象,《春望》中诗 培养学生合作
望到了什么呢? 探究二:两首诗歌中,作者由望见的 景色引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4、诗歌赏析 探究三:你认为为什么作者的情感会 截然不同呢?
人满目尽是昔日繁
学习的思维方
杜甫,唐代诗人, 字子美。
1、作者简介 展示: 杜甫(公元 712~770), 字子美, 杜甫号称“诗圣” 诗中自称少陵野老, 后人称他杜少陵。 杜甫:号称“诗圣”, 是我 杜甫与李白诗好 友。 识记文学常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蜡烛学案新人教版班级姓名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方法总结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之前一定要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本文是以二战为创作背景的,查找资料,理解相关背景。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记住作者和作品。

复述课文的方法:1.用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词语作提示学习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各国追求和平的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学习过程:预习园地1.完成《配套》“积累运用”部分2.熟读课文,按照《同步》“课前预习”部分进行预习。

学习过程一、资料平台蜡烛,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古今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文学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完成:⑴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三峡》学案2(新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三峡》学案2(新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三峡》学案2(新版)语文版
【学习目标】
1、学习游记的写法;揣摩优美的语言。

(难点)
2、理解、品析文段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对描绘景物的作用。

(重、难点)
【课前积累】提问上节课文学常识
【课上突破】
一、文本解读:
1.从课文第一段中找出作者对三峡感受是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感受可引用原句)
2.品读课文: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

(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3.作者在描写三峡美景中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中心思想)
4.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

试分析一下这些诗、谚、典故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课后提高】
阅读“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山……另有一种情趣。


1.作者围绕哪三种景物来描写巫峡的?
2.“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句中的“拼命”能不能改成“使劲”?为什么?
3.作者并没有见到巫山的云,为什么还要写巫山的云呢?。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学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学案苏教版Ⅰ学法导引黄山虽美,若没有诗人墨客为它扬名,恐怕也不会这般令人神往。

一边品读这篇解说词,一边想像作者描绘的美好景色。

身在教室,心却飞上了黄山。

Ⅱ课文精讲字词积累1.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瑰,珍奇。

2.飞红滴翠:飞红,很红。

滴翠,翠色欲滴,形容很绿。

3.万仞:形容很高。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4.寿逾(yú)千年:年纪超过千年。

逾,超过,越过。

注意“逾”不读“yù”。

5.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极,顶点,尽头。

造,到。

6.娇(jiāo)娆(ráo):娇艳妖娆。

7.仙山琼(qióng)阁: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琼,美玉。

8.鱼贯: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接着走。

贯,连贯。

9.殷(yīn)勤:热情而周到。

10.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1.阴晦(huì):昏暗。

晦,昏暗。

注意“晦”不读“měi”。

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柯蓝(1920—),原名唐一正。

湖南长沙人。

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

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记者、编辑。

建国后,从事专业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

著有《早霞短笛》、《果园集》、《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

2.关于“解说词”解说,就是“解释说明”;解说词,就是对电视画面中不易为观众领略或觉察的地方进行解释说明的文字。

解说词不同于一般的游记。

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近景,或特写,或仰视,或俯视,或平视,或全景,不像游记那样移步换景,表现角度更自由多变;第二,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两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内容梳理1.全文结构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山下)2.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3段):总写黄山。

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过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学案2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学案2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学案2人教新课标版【学习导言】你知道长江三峡吗?你游览过长江三峡吗?那山那水那谷……无不震撼人心,令人陶醉神往。

现在让我们品读古人的山水佳作,放飞思绪,展开想象,去感受三峡的壮美风景,体味作者的山水情怀。

课前学习(文段预习、佳句选摘)【文段预习】自读课文第2—4段,我能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三段文字依次写了、、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

【佳句选摘】1、我能用文中句子填写各题:描写两岸群山连绵不绝的句子是:描写山势高峻险拔、遮天蔽日的句子是:描写夏天水势浩荡、船舟难行的句子是:描写水流湍急、舟行快速的句子是:描写春冬时节江水景象的句子是:描写山间树木、崖上流瀑的句子是:描写冬季猿鸣之声的句子是:2、我还摘录了自己较为喜欢的句子:(并作翻译)课内学习(预习反馈、品读课文)【预习反馈】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同学批语:。

【品读课文】精读课文疏通文意(二)赏“水”阅读课文第2—4段绘一绘我来描绘三峡不同季节的“水”:夏天:。

春冬:。

深秋:。

译一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赏一赏我能根据文章,说说三峡之美:三峡美,美在。

背一背选择其中一段,我能在短时间内背诵这段文字。

诗文互读课外延伸我能说说下面这首古诗和课文之间的联系: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联系一:联系二:联系三:课后学习(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本中的基础部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2. 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学习重点】第三课时要点:整体感知,重点完成学习目标1。

导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先学一、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1.苇塘( ) 2.撒网( ) 3.悠闲( ) 4.疟子( )5.寒噤( ) 6.仄歪( ) 7.飒飒( ) 8.泅水( )9.竹篙()10.舀()二、解释句中词的含义。

1.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编算:——2.……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挂花:——3.寒噤-- -4.蹿---5.张皇失措---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2,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蒿,撑丁一下。

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措,船却走不动。

( )[四、超级“模仿秀”“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仿写句子,用“还是……还是……”造句)活动指导:做题认真正确,书写工整的小组加1分。

导学过程(二)学习活动2:研读课文阅读训练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学年(秋季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背景介绍: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fú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5课自学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3.4.5自学课文
班级
八年级
审核人
课题学习目标
1、要学会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文章中的人物或者场景能有自己的感悟。
2、品味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的语言。
3、抓住记叙六要素,了解事件梗概,把握文章内容。
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2、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
3、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
4、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5、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 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可以更有针对性、条理性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给课文划分结构就是为了更细致的分析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相互讨论解决。
45分钟
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一。
完成练 习册P10第5题的(3)、(4)。
第五学段
第四课延伸与拓展:
1、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
联军的强盗行为? 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4、提高对战争的认识,会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5、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 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法概述
1、课本第3、4、5课为自学课文,同学们课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在预习本上。
2、同学们要根据学案所涉及的问题有针对的去预习。
3、对问题的解答如有疑难,小组内或组间可以协商解决。
达标测评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用问题方式理解课文,这样更容易获得深刻体会。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相互讨论解决。
4 5分钟
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一。
完成练习册P13第5题的(3)、(4)、(5)、(6)。
假如你的爸爸妈妈出门在外,你思念你的爸爸妈妈吗?那么,你也给你的爸爸妈妈写一封短 小的信吧!
归纳梳理
学完每一课,分别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语文学习的最小单位是字词,一定要过关。
由小组长指派一名同 学上去,只拿课本,快速的查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写到黑板上,注音并解释。
20分钟
识记
字词注音并解释: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晨曦( )惊骇( )瞥见( )
琉璃( )箱箧( )珐琅( )劫掠( )缭乱( )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
4、学习时要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解决目标内所涉及的内容。
学段
学习内容
达成目标
建议使用的
学习方法
学习
时间
巩固练习
学段测评
自我
评价
第一
学段
3.4.5课的作者介绍,收集到预习本上。
了解作者,获得基础知识。
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请教。
25分钟
记忆
从练习上找关于作者的习题,看谁做的快。
优良
合格
不合格
第二学段
扫清字词障碍
将课文中部分难懂的语言继续斟酌,能体会到和平的好处。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记录员记录下结果再在班上进行探讨交流
45分钟
课后习题2和3
1、作者说:“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完成练习册P10页的微型阅读
第六学段
学习第五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 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学生可 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相互讨论解决。
45分钟
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完成练习册P7第5题的(3)、(4)、(5)。
第四学段
学习第四课: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