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著名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的研究为后来形成的共产主义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读物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收录了他的部分著作和文章,主要包括《1871年的巴黎公社》、《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自然辩证法》和《日耳曼意识形态》等篇章。
其中,他较为重要和典型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前进的。
所有历史上的进步和革命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和由这些制度所赖以存在的一切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的发展、直到民主共和国的出现、实质上是由阶级斗争的发展及其结果所决定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劳动者变成了商品,使社会变得非常不平等和不公正。
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冲突和革命的。
他在《资本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他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领导整个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级。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因为它“一旦取得统治,就立刻把自己所统治的条件给废除了”。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基于对物质世界内部矛盾性的认识而形成的哲学理论。
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进程也是矛盾着的,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需要从矛盾中寻找规律,从而推进科学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的思想理论对深入理解当今世界和实现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读马克思恩格斯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有感很多人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马克思恩格斯有感,供大家参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有感篇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读马克思恩格斯有感篇2十五年前(89年),我上过一次党校,虽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感到们这次学习与上次不一样,本次学习必将有更大的收获。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推荐5篇)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推荐5篇)第一篇: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以前一直都觉得什么哲学,什么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说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仅仅限于一些书面上的说法,对于我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那些根本就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本学期开始上马克思原理的课程后,我开始改变了看法,尤其是王老师精彩难忘的课程着实感动了我,由此下定决心开始学习这门课程。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目前水平还达不到阅读如此伟大的著作,因此放弃许多能够阅读的机会。
这次在老师的要求下,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
我零零星星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大致浏览了一遍。
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刚读时确实觉得难解其中之意,但耐着性子,便慢慢体会到此经典著作中乾坤之大。
读过之后感受颇多,还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看法。
我的感受可能还过于浅显,不过每个人的收获毕竟都是不同的。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人类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在近150年来,他们的思想引导人类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浅读了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越来越觉得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的理论,它被俄国列宁主义所发展继承,指导了俄国革命;它被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它还会被发展继承,继续指引人类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收载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52年间的著作25篇。
其中,重要著作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本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在1843年3月到9月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期了重要作用。
《马恩选集》第一卷读书笔记
《马恩选集》第一卷读书笔记《 -宣言》是《马恩选集》第几卷一、《 -宣言》被收录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
二、当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三个版本的,第一版本出版时间是:1972年05月;第二版本出版时间是:1995年06月;第三版本出版时间是:2012年9月;出版社都是人民出版社;作(编)者都是中央编译局。
每个版本的《 -宣言》所在页码也可能不同,写论文时可以注意下。
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分为四卷,《 -宣言》被收入到《马恩选集》第一卷之中,存在7版序言,1872年德文、1882年俄文、1883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版,1893年意大利版。
四、在当地大一点的图书馆可以找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系列大部头的书。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书笔记大二开始,我就对马恩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并曾试图阅读马恩四卷,这是一个同学从地摊上买来的,后来转手于我。
泛泛而览,从来一知半解。
第一卷读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比较难了,从来没有读完过。
读研究生,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下过决心,认真将马恩选集读过,后来谈恋爱了,时间更少,就没有将这个计划实行。
这足以见得自己的意志是如何的不坚定,而我对马恩著作的了解又是如何的肤浅了。
古人常云:读书要通一经。
在现代社会,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时,通一经未尝不是一种捷径。
目前来看,四书可选《论语》,诗集可选《杜工部集》,史可选《史记》,理论可选《马恩四卷》。
单位要求每人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我心中一排序,现在最想的读的正是马恩的著作。
我这个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必须有压力才有动力,像马恩的选多艰深晦涩的文章,不硬着头皮很难读下来。
我想就选一直以来成为我的拦路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吧。
用的是人民出版社的单行本,这是个节选本。
包括后记共137页,主要内容是节选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这和马恩四卷一样。
就是这八十多页,我读了二十多天,阅读的快乐是有的,但是也有头昏脑涨不知所云的时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摘要及读后感
文章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出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摘要内容:1. 关于费尔巴哈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去理解。
因此,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
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肯定。
2.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andliche)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3.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文章名:《反杜林论》出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摘要内容:1. 思维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2. 平等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应当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
禁欲主义,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这是这种新学说的第一个表现形式。
后来出现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这三个的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但是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他们和启蒙学着一样,并不是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用分 工来阐述了等级无处不在
他还谈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 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 的将是越来越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 有普遍形式的思想。”而“每一个企图取 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 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 成员的共同利益。”
马克思讲“宗教里的 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 表现,又是对这种现 实苦难的抗议。宗教 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是无情世界的心境, 正像他是无精神活力 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 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也 许正因此次人际关系 才那么重要吧。正因 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 系的总和,所以我们 要扮演很多角色,学 着去适应。 ——《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 的规律。 2、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 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 3、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 斗得以胜利结束。 4、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 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 众。 5、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 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 痛苦。
6、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 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7、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 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8、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 势的标志。 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10、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 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 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 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 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选集首次节选了马克思的基本著作《资本论》的相当多的篇章,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本选集分为四卷。
第一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1883年的著作,第四卷是1884-1895年的著作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
这次,我所选读的是第一卷,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就第一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总结。
在本卷节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得到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生存,为此人们首先需要衣、食、住和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
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他们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
原文摘选:“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P34)“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P38)“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P54)“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
”(P85)“我们十分惊异,在古代,一个人既是杰出的哲学家,同时又是诗人、演说家、历史学家、牧师、执政者和战略家。
研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感
研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感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观点是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原则,笔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研读,对道德的来源、本质以及其指向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道德其来源:道德本原上是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恩格斯指出,人们在从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各种社会性的关系。
在人们的社会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个体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出于各种目的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也出于调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就逐渐形成了一些抽象的、相对固化的观念和准则,道德就这样产生了。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是道德本质的核心观点。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我们对于人的任何行为品德,都应根据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们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行为,人们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即个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个体的人之于社会的关系。
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和规则是在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意识。
总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以此产生的各种关系是社会性的道德产生的本原。
道德其本质:道德是历史的、阶级的道德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
简而言之,道德是依托于无形的、但却真实存在的力量来调节社会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道德的属性:历史性、阶级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昭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统治阶级都以各种努力宣称自己代表的道德是超越阶级的,并试图使这些带有阶级烙印的道德得以普世与永恒。
这无疑是可笑而立不住脚的,尽管由于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历史背景,不同阶段的社会里也会存在着相似的道德,但无论如何,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始终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始终具有历史性,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环境而只谈道德是毫无意义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书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书笔记篇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有感》以前一直都觉得什么哲学,什么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说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仅仅限于一些书面上的说法,对于我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那些根本就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本学期开始上马克思原理的课程后,我开始改变了看法,尤其是王老师精彩难忘的课程着实感动了我,由此下定决心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并且在老师的要求下,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读过之后却是感受颇多,我的感受可能还过于浅显,不过每个人的收获毕竟都是不同的。
马克思讲“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他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尤其最后一句我最有感触,现在大多数地方庙会的火爆,人们的疯狂,整得很可怕。
同时也说明人应该有点信仰,不过庙会的火爆可能和这个社会没有信仰,充满功力有关吧。
那里的每个人都有很明显的目的,而不是来寻求心灵的解脱。
这里还有中国官场的味道,那些神仙好像给的越多他越保佑你,给人有种行贿受贿的感觉,神仙好像也不太纯洁了。
马克思说“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
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
”这对我这些年轻人很有用,不要就批判而批判,要明白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要单纯的用道德来显示自己的清高,更需要用理智来需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ook 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012
《book 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012》主题文章探讨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一部集中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重要论著和论文的书籍。
它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集大成,也是对当代读者的一次启发和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这部书籍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影响深远,他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有批判地看待真实世界,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
在经济学方面,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成为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学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分析。
在探讨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入手,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学术生涯和思想渊源。
我们可以基于书籍内容按照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三个维度来对其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综合思想体系。
在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读书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等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举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些深奥的理论。
另外,对于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他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是对当时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工人阶级和贫苦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都展现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无比关注和责任感。
我也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更多地需要我们站在当代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探讨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一部尤为重要和值得深入研读的书籍。
它不仅代表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集大成,也对当代社会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感学前11502班45号赵若曼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
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
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
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
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
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
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
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
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感悟3000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感悟第一篇:当我翻开这部厚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部选集不仅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更是对全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的深度洞察和解析。
读完这部选集的第一卷,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考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时的深度和广度。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于工人阶级的关注,对于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第一卷中,我特别被《共产党宣言》所吸引。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更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清晰描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章中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让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同时,我也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工人阶级的关注所感动。
在他们的眼中,工人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主体。
这种对于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和信任,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为人民服务。
当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这部选集并不是轻松易懂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理论上的难点和困惑。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我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著作,更好地为未来的事业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不仅仅是理论,更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
我将努力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我也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虽然深邃,但并不是无可挑剔的。
我将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质疑和挑战这些理论,以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取得新的进步。
最后,我想说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永恒的经典。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更是对全人类思想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之一,包含了他们的许多著名文章和重要思想。
这本书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起源和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探究人类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哲学基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整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涵盖了从经济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非常到位,指出了其本质上的矛盾和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替代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他们的哲学思想也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了许多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分析和评价,例如对于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等。
这些分析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社会和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哲学基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心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著》选读读后感
院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学号: 02130328姓名: 余晓东指导老师:孙亚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著选读读后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1883年3月14日下午二点三刻,马克思平起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读完《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觉得它在告诉人们的是: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我们今后该怎样做?在这个讲话的最后,恩格斯说:“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是的,马克思为世人留下了《资本论》巨著。
他独一无二地解剖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预言着人类社会应该存在的公正和公平的“模式”。
应该承认,尽管这世界上有许多人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恶魔,但不管怎样,马克思没有“私敌”。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
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
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
“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
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评分:________SHANGHAI UNIVERSITY读书报告Reading Report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课程打印日期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读一本好书,品一杯好茶,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庆幸在高中时期应老师要求粗略的阅读了这本世界著作,对书中大致的理论进行了大致的了解。
再次阅读,虽是走马观花,但仍旧耐住了性子,慢慢再次体会这本书里所蕴含的真理,感触良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和书信185篇,大部份是全文,小部份是摘录。
这些著作和书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其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正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要扮演很多角色,学着去适应各种角色。
现如今,作为学生的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
但是考虑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在是学生的同时又要扮演很多其他的角色。
特别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仅要学好专业文化知识,作为祖国中的较高素质人才,我们还需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实践马克思的这句话呢?如何真正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亲身实践各种社会活动和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同时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孝顺父母,减少父母不必要的担心;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还应该乐于助人,真诚待人;作为公民,我们秉持着爱国主义精神,坚决拥护我党,并提升自己能力为国家做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书报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书报告——读《共产党宣言》有感xx学院 xxx专业 2013级 xxx指导教师 xx《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共135.5印张,357万字,国际32开精装,定价335元,于201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局长韦建桦主编,全部采用新译文,并根据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注释、索引等进行了全面修订,还撰写了新的出版说明和各卷说明。
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体系,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一期间,拜读了《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及其背景也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同时也对自己思想的一次升华。
50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5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8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党的生命活力是与党有无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处处体现出创新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于自己,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一、重温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及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5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5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一):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在家休假及BB出生后的这段时间,我零零星星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大致浏览了一遍。
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刚读时确实觉得难解其中之意,但耐着性子,便慢慢体会到此经典著作中乾坤之大。
总之,整个过程如同一次苦旅,但苦中有乐,令人回味无穷。
读完之后,自觉收获甚大,感触良多。
马克思、恩格斯的广阔视野、渊博知识令人钦佩。
《选集》资料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
也正是在渊博知识之基础上,他们方能创立天才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此,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这启示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研究对象是存在复杂心理变化的人。
每个人都处于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深受方方面面关系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寻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或不自觉。
因此,不论是开展科学研究,还是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忙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都需要我们具备宏观的视野,懂得运用综合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而决不能形而上学、作茧自缚,仅就思想政治教育谈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权威‛人物。
他们的‚权威‛,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他们天才般的才华横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觉——这当然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加上勤奋刻苦的主观因素的结果。
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共产主党宣言》问世于1948年2月,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过30岁!(马克思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在此一年龄段,我们绝大多数青年人都在做什么,又取得了什么成就呢?与马克思、恩格斯相比较,芸芸众生显得多么渺小!马克思、恩格斯就像两座高耸入云的世界高峰,巍然屹立于人类发展史中,其地位无可撼动。
马恩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恩经典著作读后感篇一:马克思经典著作读后感马克思经典著作读后感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种种庞杂内容。
因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刘老师斧正。
本节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
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以上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
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活动,生产活动的吞噬性应该为每一个立志献身精神生产的人所警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
以前一直都觉得什么哲学,什么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说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仅仅限于一些书面上的说法,对于我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那些根本就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本学期开始上马克思原理的课程后,我开始改变了看法,尤其是王老师精彩难忘的课程着实感动了我,由此下定决心开始学习这门课程。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目前水平还达不到阅读如此伟大的著作,因此放弃许多能够阅读的机会。
这次在老师的要求下,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
我零零星星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大致浏览了一遍。
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刚读时确实觉得难解其中之意,但耐着性子,便慢慢体会到此经典著作中乾坤之大。
读过之后感受颇多,还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看法。
我的感受可能还过于浅显,不过每个人的收获毕竟都是不同的。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人类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在近150年来,他们的思想引导人类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浅读了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越来越觉得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的理论,它被俄国列宁主义所发展继承,指导了俄国革命;它被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它还会被发展继承,继续指引人类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收载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52年间的著作25篇。
其中,重要著作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本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在1843年3月到9月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期了重要作用。
在本卷节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得到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生存,为此人们首先需要衣、食、住和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
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他们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的分析表明,他当时不仅知道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知道了它是如何产生的。
书中说到:“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产资料,而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5页)。
不过,马克思在当时还未能建立起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因为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是以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及把剩余价值从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为前提的。
只有到19世纪50年代末马克思才彻底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并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范畴,建立了完整的剩余价值
理论。
经典的魅力,在于能够启迪智慧、洗礼思想、开拓思维、常读常新。
惭愧至极的是自己的肤浅与无知---较长时间来都对经典阅读重视不够,甚至曾觉得读了亦无用。
第一次强迫自己从头到尾浏览了马恩选集。
浏览之后,我才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大学生,熟读经典,这是一件多么重要事情!精心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