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程试题及答案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程》考试试卷(43)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程》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名词解释(45分,每题5分)
1. 非正式群体[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
答案: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布劳将由非正式关系形成的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学关系或故旧关系带入组织,形成群体,或因组织成员的共同兴趣而形成某种群体;在正式的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群体。
解析:空
2. 先赋角色[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
答案: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
础,无法随意更改。与先赋角色对应的概念是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解析:空
3. 社会病理学[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研]
答案:社会病理学是研究社会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和转归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社会医学(包括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治疗学和社会卫生学等)的一大分支。从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来看,社会问题就是违背了道德期望。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即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认为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社会化失败的结果造成道德腐蚀,而解决办法则是施以道德教育。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文本资料
社会学试题(附参考答案)---⽂本资料
⼀、单项选择题
1、1838年()⾸次使⽤“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B
A、弗洛伊德
B、孔德
C、⽶德
D、马斯洛
2、符号相互作⽤论的开创者是()B
A.、库利B、⽶德C、托马斯D、林顿
3、以下()活动不是集体⾏为
A.、赶时髦B、抢购C、春游D、球迷闹事
4、与正式组织相⽐,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为()C
A.规模⼩B 存在时间长C ⼈际关系密切D 综合性功能强
5、⼀群为了维护⾃⾝权益进⾏维权⽃争的妇⼥属于()。C
A.、偶发聚集体B、社会类属C、群体D组织
6、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D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库利D、韦伯
7、有⼈借改⾰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
8、把越轨⾏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致,这种越轨⾏为的理论是()B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化群体论D、⼿段—⽬标论
9、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婚姻家庭制度。B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法律制度
D、⽂化制度
10、最早提出社会依附理论的社会学家是()A
A. 普雷毕什B 丁伯根C 托夫勒D 贝尔
11、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两部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法的西⽅社会学者是()。 B
A、斯宾塞
B、孔德
C、⽶德
D、马斯洛
12、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般性访谈与()C
B、座谈会
C、深度访谈
D、集体访谈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
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简答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1)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
具体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互相联络在一起,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整个社会具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从社会这个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正是社会学的任务。
(3)社会学体现了科学中的综合发展这一趋势。
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分化,表现为分科越来越细,部门化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要求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对象。
2.试述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答: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是:
(1)19世纪30年代,孔德连续出版了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该书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大多将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2)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社会学的大体设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科学发展的进程决定的。
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 )
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斯
2、“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 )
A.罗斯 B.吉登斯 C.米尔斯 D.默顿
3、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叫 ( )
A.社会体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经济体制
4、为了完成较高层次系统所规定的工作和任务、依据一定章程、按照某种正式的手续而建立的群体,称 ( )
A.首属群体 B.次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6、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 ( )
A.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 D.社会倒退
7、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二是出现了 ( )
A.奴隶主 B.暴力 C.私有制 D.奴隶
8、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 )
A.描述性 B.解释性 C.预测性 D.规范性
9、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分析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有()
A.依附发展论 B.信息社会论 C.世界体系论 D.现代化理论
10、社会对其成员在思想意识上完全放任自流,实际上是一种 ( )
A.社会解组 B.社会自由 C.社会失控 D.社会分化
11、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社会学含答案
一、单选题 (共5题,80.0分)
1、
在文化分析中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根据文化的自身标准来评判它。这一原则就是__________。
1.文化普遍性
2.文化多样性
3.文化相对性
4.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2、
以下不属于社会互动的维度的是__________。
1.向度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5.强度
6.情感取向
标准答案:F
3、
把自我的发展分成八个心理阶段,提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认同危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源于对这些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这位学者是___________。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乔治?H?米德
3.埃里克?埃里克森
4.查尔斯?H?库利
标准答案:C
4、
以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
式,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2.义务是该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权利是别人有权要求该角色进行某
种活动
3.行为期待或期望指的是,这个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应当符合什么规范,这些
是社会赋予的,是想象出来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学习和领会这些规范
4.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标准答案:B
5、
__________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1.社会类属
2.集群
3.社会群体
4.集合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 (共1题,20.0分)
1、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
1.内化社会文化
2.学习角色知识
3.生活的技能
2023大学_社会学通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社会学通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社会学通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活到老学到老”指的是人的再社会化。
判断:错误
说明:
1)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
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2) “活到老学到老”指的是继续社会化。
3)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
社会生活、适应社会角色变化的过程。
2、只要是人群的聚集就是社会群体。
判断:错误
说明:
1)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
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 社会群体须具有如下特征:
直接而持久的关系(频繁互动)
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有一定群体边界
共同的期待和规范
3、同性恋家庭也是一种越轨行为。
判断:正确
说明:
1) 越轨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违反既定规范的、出格的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
2) 越轨行为的判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一样的判定。
3) 就大多数的文化来讲,家庭是有男女结合组成,而把同性恋家庭视为一种违背规范的,出格的行为。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2023社会学通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多选题
(从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每小题的括号内)
1、将西方社会学第一个引入中国的是 B )
A.谭嗣同
B.严复
C.孙__
D.费孝通
2、孔德在他的那本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 )
A.《实证主义哲学》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研究》
D.《社会静力
学》
3、下列著作那一个不是属于迪尔凯姆的:( C )
社会学问题及答案
社会学问题及答案
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分别是什么?
1、三种误解:社会哲学、讲故事、数字游戏
一套理论1、从宏观作用上分析:社会学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套理论、一个视角和一种方法。
一个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国社会学家伯格 :教我们用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来看待我们终其一生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美国学者米尔斯《社会学想像力》指出: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
一种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观察法、个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法等
2、从研究对象上分析(国内):《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简称“社会运行论”
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和个人关系问题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从现实上分析二、社会学的来?
最早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提出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社会学产生的根源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根源:
18、19世纪西方两次资产阶级大革命、西方社会的转型、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2、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根源: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成就
(完整)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
/p>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a.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功能主义
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
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
称为()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2—10人
b.2—20人
c.2—30人
d.2—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13.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问题)【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问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问题
答: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②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和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正常性失业
答:在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由于更换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的失业被称为正常性失业。在正常性失业中,那些完全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备、求职者缺乏就业机会方面的知识以及在转换工作中出现的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失业常常带有群体性特点。
4.贫困文化理论
答: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贫
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二、简答题
1.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有哪几种不同的分析视角?
答:对于社会问题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析视角:
(1)社会病理学
斯宾塞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政府是有机体的头脑,邮政服务是有机体的神经系统,警察是有机体的长手臂。各部门相互依赖,凡妨碍有机体正常运行的人们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像有害菌体侵袭人类健康一样影响人类社会,必须加以清除。他认为,社会病态是指社会关系中不协调的现象,包括个人违背了社会道德的期望,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无法以独立自给的姿态奉献社会,并促进社会平稳持续进展。同时,剧烈的社会变迁使某些个人的社会化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失败等。
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答
社会学试题
第一套
单选题:>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单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单选题:> 、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C)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单选题:>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C)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单选题:> 、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B)”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单选题:> 、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单选题:> 、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A)
A、弗克兰
B、丁伯根
C、奈斯比特
★单选题:>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单选题:>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单选题:> 、由父母及未婚女子组成的家庭是(B)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单选题:>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单选题:>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单选题:>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程》考试试卷(180)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程》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名词解释(45分,每题5分)
1. 印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印象管理,是指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或者说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戈夫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解析:空
2. 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案: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
群体为中心。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
他人的感情。
解析:空
3. 参照群体[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2011年研]
答案: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教程
1. 填空题。
a. 孔德:社会学创始人,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
的基本思想。
b•文化概念:我们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
c. 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慢斯和布劳。
d•农村社区及社会社区:.社会学一般根据社区的结构、功能和人口状况、组织程度等综合因素将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基本类型。
(一)农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特点是:
1. 人口密度较低; 同质性强。
2. 经济活动较简单,商品交换水平较低;
3. 社会结构简单,居民的阶层分化程度较低;
4. 社区设施和文化生活比较简单;
5. 居民的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比较慢,有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二)城市社区:
是指以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社会活动的居民所组成的、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地区性社会
生活共同体。
其特点是:
1. 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
2. 经济活动复杂,商品经济发达;
3. 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大;
4. 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5. 社会生活的节奏快,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快。
e. 集体行动概念提出者:
2. 名词解释。
a.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b.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互动的性质上可分为理性互动与非理性互动。
c. 文化及其概念:我们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
文化的特征
1、超生理性、超个人性
2、复合性
3、象征性
4、传递性与反哺、融合
5、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滞后)
d. 文化中心主义: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具
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的特点、倾向是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而他本人认同其中
的一个或数个群体,同时将其他的群体视为对立认同”(contraddentities)。
e. 什么是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包括四层涵义:
1. 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
2. 社区的存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3. 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4.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与社会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f. 什么是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根据人们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社会阶层有两种类型:
(1)阶级内部的阶层
(2)阶级外部的阶层
g. 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称为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化关系的空间中从
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1)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2)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所谓社会位差是指由于这种社会位置造成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和机会的不同。
3)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即每个社会阶层的成员的替换都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面向阶层内部。
3. 简答题。
a. 社会的含义: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共同生活而结成的具有心理精神意识、享有共同
文化,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和相互交往产生联系的共同体和有机整体。它是全部社会
关系的总和。
b. 社会实在论(唯实论)观点: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
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并不简单地是
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c. 社会唯名论:观点与社会实在论相反,它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
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
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研
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d. 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
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互动是有条件的。
2、互动产生的条件(一)
(1)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性条件。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
(3)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行动者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都力图用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动另一方的行动。
3、互动产生的条件(二)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还会带来一定的效果,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
(6)互动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
(7)互动的双方一般互为主体或客体;沟通双方使用统一或相通的符号;沟通双方对交往情境有相同的理解;沟通双方是相互影响的。
(二)互动的维度与性质
1、互动的五个维度
2、互动的性质
1、互动的五个维度
(1)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性质。
(2)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3)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
(5)强度反映存在情感投入的社会互动的强弱,表明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
2、互动的性质
决定任何互动关系性质的因素无非就是利益或精神两大类,只不过是两类因素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从互动的性质上可分为理性互动与非理性互动。理性互动是行动者一种基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利益精确计算而采取的互动方式。
非理性互动是未经精确的利益计算而采取的一种互动方式,行动者的目的是根据某种内在的或理想的东西(意愿、信仰)来确定的。
f. 文化的特征特性:1、超生理性、超个人性
2、复合性
3、象征性
4、传递性与反哺、融合
5、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滞后)
g. 合作的条件:1.合作者有一定的目标,即他们都希望达到某一目标。2.参与者不能只依靠自己,必须相互依赖。3.参与合作这有能力为目标做出贡献,这种能力是多样的,对各方来说是互补的。4.参与合作者相互之间要有基本的信任,即相信对方会为了共同目标做出
h. 社会流动的因素:
1)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2)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所谓社会位差是指由于这种社会位置造成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和机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