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1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宏观
经济
复习
习题
经济学
真题
宏观经济
第版
经济学
名校 名校
模型
笔记
凯恩斯主义
内容摘要
21.1复习笔记
2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 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 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前面的储蓄-投 资恒等式是两回事。
目录分析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第十一章)
第⼀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般以收⼊为⾃变量,反映收⼊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的变动⽽呈现同⽅⾯的变动,即收⼊增加,消费增加、收⼊减少、消费减少。
但消费与收⼊并不⼀定按同⼀⽐例变动。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 )是指消费在收⼊中所占的⽐例,如果⽤C 表⽰消费,⽤Y 表⽰收⼊,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 )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增量中所占的⽐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增量,则,MPC=DC/D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消费曲线是表⽰消费数量和收⼊之间关系的⼀条曲线。
⽤图表⽰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C=a+bY在公式中,a 表⽰⾃主消费,b 表⽰引致消费。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
但收⼊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的变动⽽同⽅向变动,即收⼊增加,储蓄增加,收⼊减少,储蓄减少。
假定收⼊⼀定,储蓄的⼤⼩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中所占的⽐例,平均储蓄倾向(APS )是指储蓄在收⼊中所占⽐例APS=S/Y (S 表⽰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收⼊中⽤于储蓄的⽐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 为收⽀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 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 的右边储蓄为正。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第⼆节投资函数 (⼀)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为,表现为⼀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版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
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看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
好影响,而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 粉。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科斯做了正反两种假 设。第一种假设,是制糖商有权在原地继续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对噪音忍无可忍,就要 么自己走人,要么请制糖商搬走。医生发现,请 制糖商搬迁只需100美元,比自己搬迁合算,所 以只要制糖商要价不超过200美元,他就乐意掏 腰包。而制糖商只要得到的钱不少于100美元, 也乐于搬迁。这样,两人你有情我有意,必然一 拍即合,达成协议。第二种假设,是医生有权在 此行医。此时如果制糖商想让医生搬走,就必须 付200多美元,这比他自己搬走,多了100美元, 很不划算,所以,他会自己主动搬走。可见,虽 然两种假设截然相反,但结果却完全一致,都是 制糖商搬迁。
王东京 赵建军:《产权问题与科斯定理》,《中国经济时报》。
科斯定理[The Coase Theorem]
“由于强调了‘交易成本论’,科斯定理可 被认为说的是: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 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科斯定理”辞条,Robert Cooter著
3、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能在一切 场合下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那么, 政府在这些场合进行某种干预就成为必要。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理由是存在着市场失 灵,即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解决市场自身所 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垄断与管制
《西方经济学》 第十一章 chapter11 课件 PPT
.A
E
i1
S<I,M>L
.D
S<I,M<L,i ↑ Y1 Y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C
.B
S>I,M<L
IS、LM曲线的变动 IS、LM曲线的变动
(1)自发总需求变动 自发总需求变动
自发总需求增大,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自发总需求增大,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自发总需求减小,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自发总需求减小,IS 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IS 曲线
含义: 含义:与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对应的均衡 国民收入水平。 国民收入水平 。 IS 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对应 一个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一个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原因: 原因: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 水平,从而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 水平,从而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
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需求函数
L = L1 (Y ) + L2 (i )
货币市场均衡
M = L = L1 (Y ) + L2 (i )
讨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表达, 讨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表达,即 LM 曲线的形状。 曲线的形状。
LM 曲线 i
LM
O Y
i L< M LM
i ↓压力 i↑压力 ↑
L> M
Y
•
在LM曲线以上的区域,因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LM曲线以上的区域 曲线以上的区域, 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 已经为国民收入锁定,利率偏高致使货币的投 机需求减少,所以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机需求减少,所以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而 LM曲线以下的区域 曲线以下的区域, 在LM曲线以下的区域,同样在货币的交易需求 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 为国民收入锁定的情况下,利率偏低致使货币 的投机需求增强,所以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的投机需求增强,所以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失业率是指()选择一项:A。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B.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选择一项:A。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B. 以上均不是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题目3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选择一项:A。
控制货币供应量B。
降低工资C. 减税D。
解除托拉斯组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题目4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选择一项: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结构性通货膨胀D.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题目5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C. 以上均不是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选择一项:A.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B。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C。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D.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十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地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不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3、如何看待“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适用吗?解答:要点如下:第一,科撕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以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等,财产权并与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可在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却不一定为最优.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了.4、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依靠市场来提供?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的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是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时常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5、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由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够确定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第二,市场价格机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第三,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6、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a)若该产品为一垄断产品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b)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c)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解答:(a)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厂商的需求函数.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得边际收益函数MR=100-0.4Q;由成本函数C=20Q6、解答:(b)该垄断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该厂商的需求函数.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得到边际收益函数MR=100-0.4Q ;由成本函数C=20Q=AC.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 ,即20=100-0.4Q ,得产量Q=200,价格P=60,利润为л=60×200-20×200=8000.(b)要达到帕累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P=100-0.2Q=20=MC得Q=400,P=20(c)当Q=200、P=60时,消费者剩余为:CS= ⎰=--20004000)2.0100(PQ dQ Q当Q=400、P=20Q 时,消费者剩余为:CS=⎰=--400016000)2.0100(PQ dQ Q社会福利纯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000.7、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W 1=100-TW 2=150-2TW 3=200-T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a) 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b) 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本题答案要点如下: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 W 1=100-TW 2=150-2TTW T W 44502003-=-=+ 令450-4T=100,得T=87.5.这就是公共电视的有效小时数.(c) 在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中,每个集团会提供的电视为: 100-T=100, T 1=0150-2T=100 T 2=25200-T=100 T 3=100将T 1、T 2、T 3相加,得T=0+25+100=125.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出的电视总量.8、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 2+3000,其中,X 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牛的价格为P=1000元.(a)求牛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b)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养牛数?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解答:(a)牧场净收益最大的养牛数将由P=MC 即1000=10X 给出,解之得X=100.(b)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5X2+3000)÷5=X2+600于是养牛数将是1000=20X,得X=500.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熟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公地的悲剧”.9、假设有1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支路的路灯支付4美元,而不管已提供路灯的数量.若提供X盏路灯的成本函数为C(x)=x2,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解答:路灯属于公共物品.每人愿意为增加每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10人共40美元,这可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x.令MR=MC,即40=2x,得x=20,此即路灯的最优安装只数.10、一农场主的作物缺水.他须决定是否进行灌溉.如他进行灌溉,或者天下雨的话,作物带来的利润是1000元,但若缺水,利润只有500元.灌溉的成本是200元.农场主的目标是预期利润达到最大.(a)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他会灌溉吗?(b)假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100%,农场主愿意为获得这种准确的天气信息支付多少费用?解答:(a)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不进行灌溉的话,他的预期利润为:E(л)=0.5×1000+0.5×500=750如果进行灌溉,则肯定得到的利润为1000-200=800.因此,他会进行灌溉.(b)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元费用,他若知道天下雨,就不灌溉,于是可获利润л1=1000-x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л2=800-x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润为E(л)=0.05(л1+л2)=900-X令E(л)=900-x=800(不购买预报信息时的利润),解出x=100.文稿录入:胡争国。
西方经济学(十一).pptx
2021/2/10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
1. 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学科形成 的标志,是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于1936年出版。
2.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称价格理论 ,则宏观经济学由于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可称为 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3. 凯恩斯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和净出口所形成的对商品的总购买小于整个社会所提 供的商品价值时,会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
18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2. 投资(支出):
• 定义: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 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 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 折旧包括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资本老化带 来的负作用,通常由技术更新引起。)
• 资本物品和中间物品的区别:中间物品在生
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
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 后果,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 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3. 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主要指标是国民经 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财政赤字、利 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程度等。
4.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如年收入、月收入等。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如旧机器设备、旧楼房等。
2021/2/10
10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1)
1.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 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 场价值。
2.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念。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指在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指在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
乘数: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政府购买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失业缺口:指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支出所形成的缺口。
膨胀缺口:指实际总支出大于充分就业时的总支出所形成的缺口。
二、选择题1-5 CCDDB 6-10 DDBBC三、计算题1.解:(1)∵508.0100++=+=y i c y ,∴750=y ,150,700==s c(2)均衡产出为750,而实际产出为800,因此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800-750=50(3)∵1008.0100++=+=y i c y ,∴1000=y2.解:(1)∵509.0100++=+=y i c y ,∴1500=y ,所以均衡收入比上题(1)中的收入提高了。
(2)∵1009.0100++=+=y i c y ,∴2000=y(3)本题中投资增加50使得收入增加500,而上题中投资增加50使得收入增加250,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投资乘数不同造成的。
3.解:(1) ∵5.1875.62250-=+-=+-=y y tr t y y d ,∴20050)5.187(8.0200++-+=++=y g i c y ,得到1000=y(2)政府购买乘数58.011=-=g k ; 税收乘数48.018.0-=--=t k (3) 20010001200=-=∆y ,200*5*=∆=∆=∆g k g y g ,∴g ∆=40同理,200)4(**=-∆=∆=∆t k t y t ,t ∆=-50200)4(**5**=-∆+∆=∆+∆=∆t g k t k g y t g ,且t g ∆=∆,所以200=∆=∆t g四、简答题1.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
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
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
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
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
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
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
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版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4)不完全信息 。信息成本高昂,信息不能均匀分配,信
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垄断力量,以影响消费者福利为代价谋取
垄断利润。 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导致的经济
中的不确定性。
4
3、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能在一切 场合下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那么, 政府在这些场合进行某种干预就成为必要。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理由是存在着市场失 灵,即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解决市场自身所 不能解决的问题。
寻租费用也是一种净福利损失。所以 垄断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要大于三角形abc。
7
三、管制与放松管制
▪ “管制,尤其在美国,指的是政府为控制企 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政府公开宣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 ‘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 ”
▪ “值得注意的是,到1975年,联邦管制机构 控制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4%的行业的企业重要 产品、价格或生产过程决策。”
5
第二节 垄断与管制
一、垄断与低效率
假设没有固定 P 成本,且边际成本 不变,因而MC=AC。 Pm
教材P370 图11-1
b
垄断厂商均衡产量为
Pc
c
Qm,而完全竞争条件下产
量是Qc。
0 Qm
a
MC=AC
Qc
Q
三角形abc表示垄断所导致 的社会净福利损失。
MR
6
二、垄断权与寻租
寻租 [Rent-seeking]是指一种为了获 得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 垄断租金)的而采取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 动。
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 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即使市场 是有效率的,它也可能带来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 结果——贫富悬殊。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十一章
A B C D E F
黄油 5 4 3 2 1 0 F
0 1 2 3 4 5
15.5 15 14 12 9 0
E
D
C B A 15.5 12 14 15 大炮
22
9
三、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要想实现生产 和交换的同时最 优,必须满足:
Y P Y B
•
MRS
讨论:
1.个人评价与社会评价 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二人的社会,面临A、B 两种资源配臵状态。甲、乙二人对两种资源配 臵状态的评价分别表示为: 甲:A>B 乙:A>'B A=B A='B A<B A<'B
那么,在何种情况下社会可以得出关于两种 资源配臵状态优劣的一致评价?
9
乙 A>B A=B A<B A>'B √ √ × A='B √ √ √ A<'B × √ √
XY
MRT XY
A
• • •
b X
P' X
MRSXY = 2 > 1 = MRTXY
MRSXY = 1 < 2 = MRTXY
四、总结(略)
23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本节要研究的问题是: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 状态是否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对此的基本结论是:任何竞争均衡都 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也 都可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1.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UB U W1 W2
a•
•b
O
W3
U'
UA
28
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1)实现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就是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社会的就业状况。在经济的衰 退与危机中,不仅劳动资源闲置,而且大量生产资料也被闲置起 来。
• 因此,充分就业往往不仅是指让有劳动能力而且愿意参加工作的 人员都找到工作,同时也是指让闲置的生产能力投入使用。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 一般地,经济越发达越是以直接税为主,越落后越是以间接税为 主。
• 由于间接税会造成税负的转移,会使宏观经济政策扭曲; • 同时,税收的防止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功能也难以有效发挥。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⑶公债制度
• 公债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举借的债 务,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需求政策、供给政策、对外政策。 • 需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11章 宏观经济政策
•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二、财政政策 • 三、货币政策 • 四、政策组合 • 五、本章回顾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1)实现充分就业 • (2)消除通货膨胀 • (3)促进经济增长 •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促进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的表现,因此,经济增长是改善人民生 活、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基本途径。
• 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使自然增长的劳动力和因劳动生 产率提高而节省的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在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方面,一国货币的流入流出不平衡,不仅 影响国内的资本供给,还会通过汇率的变化,影响一国的进出口, 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第11章开放的宏观经济学.ppt
BP NX y F r
11.2
国际收支
11.2.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曲线
6.BP曲线 1)定义:反映国际收支平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 率相互关系的曲线。
NX F NX NX F F r
y
11.2
国际收支
11.2.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曲线
11.2
国际收支
11.2.1 国际收支概述
2.结构 1)经常项目 第一,商品交易项目,又叫有形贸易项目; 第二,劳务交易项目,即无形贸易项目; 第三,单方转移支付项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 (3)平衡项目 第一,官方储备项目; 第二,差错和遗漏。
11.2
国际收支
11.2.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曲线
1.净出口函数 假定经常项目仅由进出口组成,撇开其他因素。 出口减进口就是净出口。净出口表示通过经常交易最 终流到本国的收入。由于进口是收入的减函数,出口 为一常数,这样一国的净出口是该国收入的减函数, 即
NX : X M X M my 0 0
11.2
国际收支
11.2.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曲线
11.2
国际收支
11.2.1 国际收支概述
1.含义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是一国与其他各 国之间,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经济交往的记录,也是 国民收入核算的扩大与发展。具体来说,是反映由于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往,一国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 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11.1
11.1.1 外汇与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
汇率
从长期来看,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一国货币的购 买力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变动以及实际经济增长 率的差异。 从短期来看,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包括这样几种: 第一,货币供给量。第二,利率。利率会影响国际间 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汇率。第三,心理预期。第四, 政府干预。 此外,短期中汇率还受季节性因素等变动的影响。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1章.pptx
用IS-LM模型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当这些曲线中的一条受到外来冲击移动时,经济的短期均衡变动了,国民收入会发生短期波动。下面我们考虑:一、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二、货币政策是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三、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第10页/共38页
正如我们从凯恩斯交叉图知道的,收入水平也取决于财政政策(即G和T)。之前我们使G和T固定不变,构建IS曲线,也就是说IS曲线是根据既定的财政政策画出来的。当财政政策变动时,IS曲线也会发生移动。增加产品与服务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或者增加政府购买)使得IS曲线向外(右)移动。反之,减少产品与服务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使得IS曲线向内(左)移动。下面我们通过凯恩斯交叉图来看政府购买的增加如何使得IS曲线移动。
第30页/共38页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一、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
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税收政策,下面我们就考虑这两种情况:政府购买的变动:图11-11所示,政府购买的增加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这将导致均衡的利率和收入都增加。税收的变动:图11-12所示,减少税收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这将导致均衡的利率和收入都增加。注意:在IS-LM模型中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也增加了,所以此时由财政政策刺激增加的收入小于之前凯恩斯交叉图中收入的增加。
第18页/共38页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四、LM曲线的推导
有两种思路可以推出LM曲线所下图所示的利率与产出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第19页/共38页
凯恩斯认为收入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所以现在让我们将Y放回到货币需求函数:LM曲线是使得实际货币余额供求平衡的所有 r 和Y组合的轨迹图 。LM曲线方程是: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和十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和十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投资,即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一般所说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它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算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
3.自发投资指的是利率为零时将会有的投资量,自发投资与利率无关。
自发投资受到货币供给量、市场容量、社会资源状况和产出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引致投资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4. IS曲线(IS Curve)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 = S)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或者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使产品市场均衡。
5.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对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牺牲利息等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需求是指由人们的交易动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投机需求人们为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一般投机需求与利率反相关。
6.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了,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而会将持有的所有证券换成货币,更不会去购买证券。
这种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称“凯恩斯陷阱”。
7.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公共资源的特点 • 第一是“非排他性”,第二是“竞用性”。
•2024/2/4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二、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第一,将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 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 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的原因在 于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竞用特点,即每个消费者消费 的都是同一个商品总量,因而每一消费者的消费量都 与总消费量相等。另一方面,对这个总消费量所支付 的全部价格,是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的总和。
•2024/2/4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不经济 • 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 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 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 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 。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不经济”。
图11—5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2024/2/4
•31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二、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第一,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 • 首先,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很清楚自己对公共 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 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2024/2/4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 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 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
西方经济学十一章h
GDP概念的涵义: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3
1
2
4
GDP是用市场价值来计算的,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使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计算GDP必须以最终产品为准,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
GDP指的是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简称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活动的基本总量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的核心指标。
1
GNP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值,而不是所卖掉的产品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全部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 ,再加上政府、企业对个人的各种救济补助。
个人可支配收入 = 个人收入 — 个人所得税+ 各种转移支付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第三节 GDP核算的弊端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GDP ,都很难作出完全准确的数字。 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GDP总值的。下述活动都应当算作GDP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计入GDP总量中。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农民的自给性生产活动;家庭妇女的劳务活动;自我服务等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税收为目的的地下经济活动地下加工厂、地下商品流通、地下餐饮、服务(家教、钟点工、褓姆等)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经济活动走私、贩毒、“三陪”服务现象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完全区分做不到。无法区分,就无法做到准确。
对GDP的调整 由于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存在诸多的问题,经济学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测度指标,力图对现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
西方经济学十一章hppt课件-精选文档
⒊增值法: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 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汇总。
10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GDP
11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表1-1 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市场价值增加(单位:元)
生产阶段 棉花 棉纱 棉布 服装 合计 产品收入 15 20 30 50 115 中间成本 15 20 30 65 增加值 15 5 10 20 50 要素收入 15 5 10 20 50
5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
GD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简称 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 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活动的基本总量是对国民经济
活动进行核算的核心指标。
6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2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世界各国曾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可以分为两种: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是 联合国于1968年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目前世界上各国基本采用SNA。
GDP
SNA
MPS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简称 MPS,是前苏联提出的一套核算方法和体 系,过去主要为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所采用
GDP
减
GNP-GDP=NFP NFP即国外净要素收入(支付)
9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二、GDP的核算
⒈生产法:生产法只从最终产品来计算GDP。
GDP
⒉收入法: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 看,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 到的全部收入的加总。 支出法:把一个国家一年期间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 的产品和劳务按购买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一、填空题1.经济增长是指()的增加。
a.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资源2.资本──产量比率是指()。
a.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b.产量和某一种特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3.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实际增长率是由实际储蓄率(S)和()决定的。
a.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b.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4.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的。
a.实际储蓄率(S)b.合意的储蓄率(Sd)5.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
a.合意的储蓄率(Sd)b.最适宜的储蓄率(S0)6.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a.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b.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或G=GW=Gn)7.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当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相反,当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时,会引起()。
a.累积性的收缩累积性的扩张b.累积性的扩张累积性的收缩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解释,在长期,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反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时,将会出现()。
a.长期停滞长期繁荣b.长期繁荣长期停滞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差别首先在于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其次是它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a.不变的b.可变的10.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是(A)。
a.b.1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a.制度、资源与技术b.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技术进步1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充分条件是()。
a.技术进步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b.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技术进步13.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的调节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11.1 考点难点归纳11.1.1 提纲挈领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大综合收入分配是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工资价格刚性与市场不能自发出清货币主义学派自然率与新货币数量单一货币政策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假说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过高的税率效果适得其反和强调减税用经济人假设进行政治学分析借鉴新古典的方法进行对制度的分析11.1.2 内容提要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述1.流派的划分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做出准确的划分是比较复杂的。
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
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可参见:本章提纲挈领。
2.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在不断的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约翰·缪勒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理论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的体系,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新古典学派”。
然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使得新古典学派所构造的以均衡价格为理论基础的,自由竞争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信条不再令人信服。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有别于新古典学派的主张,新古典学派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但是凯恩斯主义在一统天下几十年以后,遇到了它无法解释的“滞涨”现象,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带来的严重的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围绕凯恩斯主义所进行的讨论已经演变为各种流派,它们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持有异议,或者反对“凯恩斯革命”。
总之,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派: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和当代自由主义学派。
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两支力量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
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又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称为非均衡分析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修正。
由于理论和政策的缺陷,新古典综合派受到来自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非主流经济学派的责难。
按时间顺序排列,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一批经济学家把“理性预期假说”结合到货币主义模式中,形成了理性预期学派,并进一步发展,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出现了供给学派,并且盛极一时。
此外,在自由主义阵营中具有影响的还有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
二、当代凯恩斯主义学派1.新古典综合派又称现代主流经济学,是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
该流派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托宾、索洛和希克斯等。
(1)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接受以个体分析为主的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以最大化为目标的私人部门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因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对解释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仍然起作用;而公共部门的行为受到政府的调节,因而需要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加以说明。
②在微观领域,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满足,厂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形成市场供给;生产要素的需求来源于厂商的引致需求,它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③在宏观领域,以收入与支出相等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凯恩斯理论被推广到包含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的IS—LM模型之中,使得凯恩斯理论既适用于萧条时期,又适用于繁荣时期。
④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论证资本主义的长期稳定性。
⑤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交替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引入市场不完全理论来解释“滞涨”现象。
(2)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新古典综合派以自己的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为主,同时兼顾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各个时期他们的政策方向也有所不同。
(3)新古典综合派衰落的原因新古典综合派还能在目前勉强维持其正统地位,但已经日渐衰微。
简单地说,导致新古典综合派衰落的原因在于如下几方面:①不能解释也不能解决“滞涨”问题。
②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存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的问题,但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里总是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看成是系统的外生变量,也就谈不上如何解决该问题。
③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发达国家经济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十分鼓励消费,结果导致了储蓄率偏低,从而影响了资本的形成,这也是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2.新剑桥学派又称凯恩斯左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对凯恩斯的理论的解释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
新剑桥学派是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他们以凯恩斯的正统传人自居,与师承一脉的新古典综合派存在着理论上的尖锐对立,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折中性的大综合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背叛。
由于新古典综合派又称为“美国剑桥学派”,所以新剑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的纷争又被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该流派的特点是强调凯恩斯理论的反新古典的成分,注重收入分配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等。
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1)注重历史和规范的分析方法,反对静止的均衡分析。
(2)批判新古典综合派在均衡体系中分析投资对收入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非均衡的思路重新解释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对收入,从而对消费和储蓄的决定作用。
(3)坚持以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理论,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效用价值论。
(4)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指出其循环论证的错误所在。
强调所有权以及历史因素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决定作用,指出了利润和工资的对立。
(5)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不同集团的积累率差异对增长率的影响,并指出在既定的收入下,增长率对分配的比例产生影响:增长率提高,利润所占比例增加。
(6)提出了以收入分配来完善社会制度的改良主义政策。
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
新剑桥学派以自己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缺陷在于收入分配失调,因此他们主张政府的经济政策应重点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同时也反对实行工资和物价的管制。
他们的主张如下:①以合理的税收政策消灭私人财产过分集中的趋向。
抑制食利者阶层的增长。
②补助低收入家庭,缓解贫富不均。
③发展民用部门和服务部门;用财政预算盈余去购买公司股票,增加政府控制经济的实力。
④实行投资管制,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和方向;实行进口管制,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培训的机会。
3.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当今西方经济学动态的一个流派。
这一流派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弥补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不足。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昆、萨默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斯蒂格里茨等。
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并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得市场出清,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
而在长期经济将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
(2)利用菜单成本论、长期合同论、隐含合同论、不对称信息论、局内局外利益论、效率工资论等来说明货币工资粘性。
(3)在出现货币工资粘性的条件下,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非自愿失业,从而出现经济周期。
(4)为了加速经济向充分就业的调整,政府应采取需求管理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①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变动的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是必要的。
②政府关心整个社会的福利情况,而公众只关心个体的利益,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需要妥善处理和协调。
三、当代自由主义学派1.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于70年代蓬勃兴起,是当代自由主义阵营中最有影响的学派。
它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所领导和创立,并以芝加哥大学为主要阵地,因此又称为芝加哥学派。
在西方经济学界,这个学派可以说是反对凯恩斯主义最有力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沃尔特斯、莱德勒、帕金和弗里希等。
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1)现代货币数量论,以新的方式论证交换方程。
(2)提出自然率假说,以适应性预期说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趋向于垂直。
(3)在需求管理上,反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张单一的货币规则;在治理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时,主张采取收入政策。
(4)崇尚经济自由。
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的政策核心是所谓单一政策。
具体说又有如下几点:第一,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尤其是在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的配合下,而且由于政府支出可能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更降低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能力;第二,反对逆经济风向而动,即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由于经济政策的时滞效应,不仅起不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加剧经济波动的后果;第三,为了有效控制货币总量,应该取消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制度,只保留公开市场业务,但必须规定一个固定的货币年增长率来作为业务活动的约束条件。
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并公之于众,是货币政策的惟一最佳选择;第四,实行负所得税和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工作的积极性;第五,提倡浮动汇率制,反对固定汇率制,认为后者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有损货币增值国家的利益,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动荡。
2.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个学派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70年代中期形成。
由于这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货币学派有密切联系或相近,因此又称它为激进的货币主义,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罗伯特·J·巴罗和尼尔·华莱士等。
理性预期学派阐述其观点的两个依据:①理性预期假说。
②自然率假说。
该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界定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并应用于建立宏观经济模型。
(2)利用附加预期的劳动供给曲线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3)货币的非预料到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但同时也形成经济周期。
(4)从微观经济基础上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有效性。
(5)利用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否定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