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概览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和模式。

这些特点和模式受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主要国际贸易区域2-1 欧洲贸易区欧洲贸易区是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地区贸易组织,成员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与欧盟有关贸易协议的国家。

该区域贸易规模庞大,涉及到多个行业,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

2-2 北美贸易区北美贸易区主要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框架下开展贸易活动。

该区域贸易规模巨大,涉及到各种商品和服务。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

2-3 亚太贸易区亚太贸易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涵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区域是全球最活跃的贸易区域之一,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是该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贸易组织之一。

2-4 拉美贸易区拉美贸易区是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活动,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

该地区以农产品、矿产品和能源资源为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南美洲联盟(UNASUR)和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是该地区的重要贸易组织。

3-主要贸易流动3-1 北-南贸易北-南贸易指的是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发达国家通常是技术先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

这种贸易模式的特点是北方国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口从而满足自身市场需求,而向南方国家出口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2 南-南贸易南-南贸易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这种贸易模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需求的增加和互补性的增强。

南-南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轻工业制成品等。

国际贸易地理(未完全版)

国际贸易地理(未完全版)

国际贸易地理(未完全版)第一章一、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资源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方面反映出来。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国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理解)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

第三章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即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区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

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一是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二是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于1497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

这两次航行历史上人们称为“发现新航路”。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地理,即研究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了解贸易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分布和气候条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各国物资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规模。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上交通条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市场规模都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因此在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如德国的汽车制造、日本的电子产品等。

3.政策因素各国的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也对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而开放政策则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地理的重新布局。

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也对贸易地理产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规律和趋势1.集聚效应国际贸易往往呈现出集聚效应,即类似产品和产业在特定地理区域集中的趋势。

比如,酒类产业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中国的云南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地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2.区域一体化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个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例如欧洲的欧盟、亚洲的亚太经合组织等。

区域一体化通过打破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成本和提升市场规模,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投资活动。

3.价值链重组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各地,形成价值链分工。

不同环节的加工和生产在不同地区进行,这导致了贸易地理的重组和调整。

例如,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扮演着组装和加工的角色,而发达国家则负责高端技术和研发。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贸易地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在商品流通领域里,贸易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影响地域国际贸易的因素(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研究(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地理位置对国际经贸的影响地理位置:地球上某一事物处在地球表面的什么空间区域。

1.自然地理位置对国际经贸的影响A 经度的差异,使国际贸易中存在时差问题。

B 纬度的不同会对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海洋运输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

2.海陆位置的影响A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特点,使得北半球成为人类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地区;B 沿海地区具有临海位置优势,且海洋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海洋运输、海洋养殖捕捞等产业活动,一般经贸较发达。

3.地形对国际经贸活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1) 地形种类多样利于开展多种生产活动。

(2)盆地或地势低洼的地形区,往往存在酸雨、粉尘污染等环境问题,从而增加工业生产的成本。

(3)海底大陆架不但适宜海洋养殖、捕捞业的发展,而且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地。

(4)岩溶、丹霞地形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资源优势。

(5) 两大高山带火山、地震频繁,为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可供利用。

4.气候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1) 气候的地域分布规律,影响国际贸易中大宗农产品的构成、流向及价格。

(2) 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及运输。

(3)气候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市场中消费品的种类与数量。

(4)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灾害性气候,常常使工农业减产、交通中断,从而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供应数量和履约时间。

5.民族对国际经贸的影响1、一个国家若民族构成复杂,往往会影响其外贸环境的稳定性;2、一些民族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方面独特的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际生产和贸易活动。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影响:地理大发现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 电话机
集成电路及微电 子组件 电视、收音机及 无线电讯设备的 零附件 家具及其零件 塑料制品 录、放像机_ — 万吨 万台源自_ 304.5 ######
49.5 48.5 42.8 32.4 17.7 54.5
55.1 42.0 24.3 51.4
7.3 75
18.4 17.9 17.2 17.0
40.5 38.8 37.7 33.9 33.4 29.5 26.3 24.6 22.8 22.4 20.8
2011年6月出口重点商品量值
金额单位:亿美元
商品名称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服装及衣着附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 备及其零部件 纺织纱线、织物 及制品 鞋类 — — 万台 亿个 计量单 位 — — — 1至6月累计 数量 - ###### 78.5 金额 1406.3 706.3 259.5 362.7 156.7 70.9 60.6 49.6 59.6 51.0 同比(%) 数 量 金额 46.3 60.9 21.7 100.3 26.3 17.5 109.5 83.6 商品名称 旅行用品及箱包 钢材 玩具 电视机 录放音、像机及 唱机的零附件 焦炭及半焦炭 集装箱 汽车零件 灯具、照明装置 及类似品 静止式变流器 通断及保护电路 装置及零件 水海产品 计量单 位 — 万吨 万台 _ 万吨 万个 — — 亿个 — 万吨 1至6月累计 数量 456 _ 2534. 0 _ 633.0 78.8 金额 29.5 25.9 24.5 21.9 19.9 19.4 19.1 18.8 -27.7 8.1 45.5 同比(%) 数量 29.3 金额 20.9 72.5 4.6 74.9 24.6 116.9 20.0 70.0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 组件 原油 钢材 初级形状的塑料 铁矿砂及其精矿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电视、收音机及无 线电讯设备的零件 成品油 计量检测分析自控 仪器及器具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介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形成的空间分布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形成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1.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分布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贸易的重要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南美洲的农产品等。

2. 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不同也影响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发达国家的货物和服务需求较大,成为其他国家出口的主要目标地。

3. 政策环境: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也会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产生影响。

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会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减免政策则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

主要格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资源型经济贸易集中: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成为资源型经济的出口中心,如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澳大利亚的矿产品出口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

2. 制造业贸易集中:制造业产品的生产通常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制造业贸易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德国、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分工决定。

3. 区域贸易合作加强:为了提高贸易效益和应对挑战,各国之间加强了区域贸易合作。

如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的共同市场等。

这种格局主要由政策环境决定。

影响因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生产和贸易的分工更加细化,推动了资源、资金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2. 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的不同也导致了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一些国家拥有特殊的技术、品牌、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国际贸易流向这些国家。

3. 政策调整:各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调整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例如,关税减免政策的实施会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的集聚效应。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地理(最新精美PPT版本)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地理(最新精美PPT版本)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第二章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理际贸易
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地关系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 理论
板书要点: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是现
代地理学的核心。学习国际贸易地理,
是从人地之间的商品流、服务流为
纽带,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商务活 动的相互作用与发展及变化的规律 人类的经济、贸易及社会活动必须 尊重自然、理解自然、顺应自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 共繁荣。 (结合案例一理解人地关系论)
授课重点: 本章是总论部分的重要章节,其内
容是学习后面分论各章必须掌握的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是包括自然、 人文、经济相互作用的统一的复合 系统,与国际贸易有密切关系。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地区)贸易环境特征、国际
贸易地理格局新特点以及国际 物流运输方式等课题。
授课重点:
着重了解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
象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研 究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 对象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 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包括 国家集团和经贸组织)之间商 务活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 特征及地域分工演变规律的学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1学科简介国际贸易地理属于社会经济科学范畴,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在涉外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建立国际贸易空间(地域)的概念和意识,在了解不同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全球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国际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理解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

2主要内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间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产销联系为对象,研究如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及尖端技术、高加工度商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形成的空间流动。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产生的条件、类型及布局,亦为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内容。

3研究方向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不同市场中不同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输和销售的情况。

它是商业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因此对世界路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和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国际贸易地理学属于社会经济科学领域,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际科学。

在对外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树立国际贸易空间(区域)的概念和意识,在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差异和全球格局的基础上,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掌握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力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进行分析。

研究主要工农业部门的分布特征,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原材料和加工产品的产销关系为对象,研究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和采伐业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所形成的空间流。

尖端技术和高加工商品。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因此对世界路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和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界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

研究其功能,条件,类型和布局也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一,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也称为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家结构,是指每个国家或地区组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通常用其在进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

出口量或该国家的进出口总额。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指示一个国家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从而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之间的经济和贸易联系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涉及到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政治因素等。

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就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地理位置不仅影响着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和策略,也影响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可以通过降低交通和运输成本,更快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例如,地处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它们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中心。

此外,地理位置也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和地位,从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分布自然资源分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极大,例如,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模式。

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以资源为优势,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经济发展。

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主要以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依存度。

资源贫乏的国家通常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资源进口,形成贸易依存关系,而资源富集的国家则通过资源出口获取贸易利益。

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地运输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对国际贸易起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世界贸易主要依靠船舶运输,现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加快了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设施的不完善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限制和阻碍。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一、引言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地理知识。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2.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特征,包括贸易流向、贸易量、贸易结构等。

3. 贸易地理优势: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开展国际贸易时所拥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4. 贸易地理壁垒:指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的国际贸易障碍,如距离、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5. 贸易地理格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三、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全球贸易地理格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调整,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贸易流向和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

2. 区域贸易地理格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贸易协定层出不穷。

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这些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四、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1. 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往往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矿产等;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则进口这些产品。

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位于交通要道的国家,如新加坡、香港等,国际贸易发展较为繁荣;而地理位置偏远的国家,如蒙古、老挝等,国际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3.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

人口众多、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中国等,市场需求旺盛,国际贸易规模较大。

4.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绪论第一节Ⅰ、国际贸易地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包括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或地域构成等,都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来决定的。

Ⅱ、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综合性2、地域性3、动态性4、社会性第二节Ⅰ、国际地理贸易学研究的内容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世界主要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国际货物运输地理中国大陆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自然地理环境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淡水的作用有航行、灌溉、发电。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人类自身长期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治、法律等因素经济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及其分布、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等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备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人均国民收入(GNI)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一般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2、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3、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世界贸易竞争4、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第三章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第一节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革命钱的区域贸易中心地理大发现与区域贸易中心转移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和内容地理大发现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理大发现给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工业原料和劳动力第二节国际经贸组织全球性国际经贸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区域性国际经贸组织: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第四章世界三大类商品贸易地理第一节世界能源贸易地理1、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非洲、东南亚和中国。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点,研究国际贸易的地域性、地域差异和空间联系等。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可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例如,港口城市香港、新加坡以及荷兰的鹿特丹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这些地方因为其良好的海陆交通条件和发展完善的物流和仓储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

其次,国际贸易地理的分布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他们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市场,并通过贸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

此外,国际贸易地理还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例如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等,会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古巴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禁运,对古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地理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贸易伙伴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地理中,地理空间的联系和流通的便捷性是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距离和交通成本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壁垒。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具备更高的贸易活动水平。

例如,欧洲联盟内部国家因为地理距离短、交通便利,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贸易体系。

相反,距离遥远的国家之间由于交通成本高昂,贸易活动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和发展国际贸易,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等方式,各国都致力于扩大贸易规模和增加贸易伙伴。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简介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

它受到各国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全球贸易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主要国际贸易地理格局1.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组织之一,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一个较为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北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2.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和共同市场政策。

欧洲联盟的形成造成了欧洲地区的贸易一体化和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这一地理格局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密切。

4. 中新纽带中新纽带是中国、新加坡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联系。

这一地理格局建立了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5. 中阿贸易合作中阿贸易合作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合作联盟。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一地理格局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和合作。

结论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反映了各国贸易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各大贸易地理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地区内贸易合作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它也为各参与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了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于进行跨国贸易和拓展贸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二)2024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二)2024

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二)引言概述: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地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学科,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地理布局、资源分配和区域竞争等问题。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国际贸易地理的相关内容,重点关注其与国家竞争力、区域一体化、贸易模式、技术创新和海运运输等方面的关系。

1. 国际贸易地理与国家竞争力1.1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2 地域优势和地理位置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1.3 地理布局对产业链的影响1.4 国家政策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1.5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地理中的角色2. 国际贸易地理与区域一体化2.1 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2.2 区域一体化对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的推动2.3 区域一体化对边境合作和跨境贸易的促进2.4 区域一体化对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挑战2.5 区域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地理发展的经验教训3. 国际贸易地理与贸易模式3.1 地区特色交易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3.2 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对贸易模式的影响3.3 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3.4 地区分工与分工模式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3.5 资本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地理特征及变化4. 国际贸易地理与技术创新4.1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地理的推动4.2 技术转移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4.3 技术差距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制约4.4 创新中心与创新网络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塑造4.5 技术演进对贸易模式和区域竞争力的影响5. 国际贸易地理与海运运输5.1 海运运输对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性5.2 比较优势与运输成本对海运贸易的影响5.3 港口和物流中心的地理布局对海运贸易的影响5.4 航线网络与贸易流向的地理关系5.5 航运技术和船舶规模对国际贸易地理的影响总结:国际贸易地理作为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学科,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地域优势、区域一体化、贸易模式、技术创新和海运运输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地理都有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海南与东盟的经济关系的影响
国贸85 邵慧敏0811300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中国是个靠海国家,但中国南有海南岛,东有台湾岛,天然的两艘航空母舰.而
且是不沉的航母.地理防卫优势环球可占第一.东北地带有朝鲜半岛,如果中国能
和古代一样处理好和朝鲜族朋友的关系,可以说海疆基本是安全的.将来台湾完成统一,海南岛必将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大军港,南海利益,石油通道,全要依靠此来保卫.台湾将成为遏制日本,保卫东海,防卫华东的任务.
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能有这种地理位置极佳,如此广大的功能的岛屿,况这两个岛屿的面积极大.人类从原始到现代,从最开始的树上下来,现在全积聚于平原,从中国的现状来瞧,梯度十分明显,靠海的平原,低海拔区域人口的密度很大,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国的战略纵深很广大,核子武器在能耐,也影响不了中
国广大的高原,除非出现核冬天,中国广大的高原优势,导致中国可攻可退,并非一个海啸就出现紧张,当年老毛他老人家搞的三线建设,效果显著.
中国周边国家极多,可能是世界上周边国家最多的,绝大多数国家基本能认识到和中国抗拒是没好下场的,包括日本在内,如果陆地和中国相连,吓死他,也不敢和中国打仗.这些小国中国基本上星期攻势就可解决问题.
从亚洲范围来瞧,能和中国抗拒的印度由于青藏高原,边界高山的影响,还打不起大的战争,而且陆战十个印度也不敢和中国交手.因此上说,中国保卫祖国的能
力是很强的.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关系的影响:
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当今的世界经济在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走向区域化。

欧盟(European Union)的一体化进程和欧洲单一货币区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成功运作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例证。

而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制造业中心之一的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进程却比较缓慢,这与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是不相称的,也使得东亚地区在与北美及欧盟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政治上东盟国家意识到中国是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经济上东盟国家逐渐看清楚,中国绝不仅仅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更多的还是一种合作共荣的伙伴,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中,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能够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东盟各国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纷纷调整战略,把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给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变数:
1、农业优势可能被替代,尽快提升海南农业竞争能力
海南是中国仅有的热带岛屿,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国内具有唯一性,热带高效农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占领着全国市场。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海南原来在国内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唯一性将会动摇,海南的农业将无可避免地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和严重威胁。

这种危机,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打破而越来越显现出来。

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省最大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
首当其冲的产业。

现阶段的海南农业,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远远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

所以加强区位合作,实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现代化,是增强海南农业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2、旅游业地位可能被降低,应加大开放力度,积极营建海南国际旅游岛
热带海岛旅游业是海南省的一个优势产业,也是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遭受冲击的行业。

因此全力营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可能是海南旅游业在竞争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有效选择。

所谓“海南国际旅游岛”,是指在海南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有步骤地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自由化进程。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促进海南旅游业迅速攀上新的台阶,使海南真正成为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与周边资源条件相似的国家和地区并驾齐驱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之一。

以此为契机,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全面提升海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海南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3、工业经济可能难获益,要促进产业升级,加速发展海南特色工业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内的一些相关产业,将会遭受来自东盟国家的激烈竞争,而中国的一些产业和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便于打入东南亚市场。

这对于那些经济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水平较高的省份来说,是利大于弊。

然而对于海南省来说,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雷同,海南省很难提供东盟国家所需的产品,因而实际上也就无法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得到多少好处。

就是说,海南将主要承受来自东盟国家的竞争压力和市场分割,却难以从自由贸易区内国家优惠的贸易条件中得到补偿。

海南的自然、人文、经济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是优势与劣势并存。

在工业结构内部,传统制造业基础薄弱,增长乏力,而热带农副产品加工业、海洋资源加工业和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则是海南工业的希望所在。

因此,海南工业的发展应该走“优势资源+高新科技”的道路,力求建立富有海南特色的工业经济,具体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与海南的资源优势紧密相连,是集约化的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和海洋资源加工业;第二,与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而成的高技术产业;第三,与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是与生态省的建设目标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生态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