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05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移动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位于赤道附近,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影响区域的气候变化。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影响温带气候的季节 变化。
影响因子
日射量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 移动,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大气环流
信风带
总结词
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稳定风带
详细描述
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稳定风带,其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和东南风。由于空气 自高纬度向低纬度流动,因此温度逐渐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成云雨,所以信风带天气晴朗,降水稀少 。
副热带高气压带
总结词
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高气压
详细描述
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30°附近,由于空气在向极地方向流动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下 沉,形成高压。由于空气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成云雨,因此副热带高气
风带。
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和极地东风 带
高纬度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
中纬度地区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低纬度地区02低纬度地区的气压带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总结词
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
详细描述
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吸引周边地区的空气向 该地区流动。
特点
全球气压带风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 季节性,不同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会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形成原理
自转效应
01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的线速度差异,进而形成气
压带和风带。
2.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移动---叶要明
你能解释原因吗?
30°N
(2)季风环流
概念:在高低气压中心的影响下,风向在一年内随 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盛行 风,即季风。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①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亚洲 高压
东 亚
太 平 洋
冷干
阿留申 低压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 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使东亚冬季寒冷干燥。
低压湿润高压干, 西风湿润信风干。
讨论:说说你所知道的气候类型
90° 60° 30° 0° 30° 60° 90°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D (1)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G
30°N 0°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G D 热力
60°N
盛行西风带
30°N
现在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 “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借助于盛行西风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
①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
②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A
90°S 60°S 30°S 0° 30°N 60°N
B
90°N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 7.(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
赤道低气压带往南移动了。 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印
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纬 300 附近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因陆 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形成低气压, 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2.3大气环境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若该环流分别代表低纬环流、中 纬环流、高纬环流,则图中A、B、C
分别代表什么?
A
C
B
(四)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总结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移 动而季节性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南半球恰好相反。
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70°N 60°N 40°N 30°NN 25°N 5°N 5°S
气压带 赤道低气 压带 分布
赤道附近
成因
热力 作用
气流运动
上升
对气候的影响
湿、热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副极地低 气压带 极地高气 压带
南北纬30° 动力 作用 附近 南北纬60° 动力 作用 附近
极地附近 热力 作用
下沉
干、热
上升 下沉
湿、温
干、冷
风带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 的影响
信风带
0° 赤道 低压带
西风带
东风带
90°
30° 副热带 高压带
60° 副极地 低压带
极地
高压带
活动3:全球共有多少个气压带和风带? 其分布具有哪些特点?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 风带:
①气压带四高三低,高 低相间,南北对称 ②风带都在高低两个气 压带之间,六个风带以 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分布
知识归纳:
启发: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是什么模式?
600N
活动1: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气压
带和风带示意图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低纬环流
300N
0° 00
风
东
纬
南
西
信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高纬环流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3.3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共21张PPT)
1. 地表均匀、平坦 2. 地球不自转 3.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的形成
极锋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60°N 30°N 0°
举一反三 请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S
0° 30°S 60°S
全球气压带分布图
中纬西风带 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
极地东风带
地高气压带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的影响
干燥 温湿 冷干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 对气候 运动 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0°附近
热力因素 上升 湿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因素
下沉
干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因素
上升
温湿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因素
下沉
冷干
活动题填表
风带
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
低纬信风带 带高气压带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影响
第1课时,共1课时
回顾旧知
等压面
地面 B
A
C
回顾旧知
低
高
低
冷却
受热
冷却
地面 B
A
C
回顾旧知
水平气压的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 度力,并造成空气的水平运动。
低
高
低
高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极地东风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 0°之 间 风向为 东 北风
极地高压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0°之间 气温低 气 压高
极地低压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0°之间 气温高 气 压低
极地东风带和极 地低压带之间的 过渡带:位于南 北 纬 6 0 °至 7 0 °之 间风向多变气压 不稳定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移动规律
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北半球形成高压带南半球形成低压带 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形成低压带南半球形成高压带 春秋季:气压带风带逐渐向赤道移动北半球形成高压带南半球形成低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气压带风带随季 节变化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分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移动规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相互作用
添加章节标题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
地球自转: 导致大气 层中的空 气流动
太阳辐射: 导致地球 表面温度 分布不均
地转偏向 力:使空 气流动方 向发生偏 转
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 移动:气压带和 风带会随着季节 变化而移动影响
全球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 影响:气压带和 风带会影响全球 气候如热带雨林 气候、地中海气
候等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 互作用:气压带和 风带之间会相互影 响如热带高压带和 热带低压带之间的 相互作用会导致热
带气旋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全球范围内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分为低气压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2.3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309
·
1000
D A
·
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 A>B>C>D
高
B
·
1014
·
3
1 4 2
等压面
2000米
A
受热
B
冷却
地面
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A、B 哪受热,哪冷却?
1、3、 4、2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受热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百帕)
通常高压和低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
等压面 -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各点连成的面
1、气温、气压、气流的关系 气温-气压: (近地面)气温高→ 气压低
气压-气流:
气温低→ 气压高 高气压→低气压
1010
等压线愈密集,表示 气压梯度愈大。这和 地形分布图上地形等 高线的疏密分布表示 坡度的平陡也有相似 之处。
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越强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偏向力
方向:垂直于风向 N:右 S:左 地转偏向力 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 变速度大小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力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N背风而立,低压在左, 风向与气压分布的关系 风压定律 高压在右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及其影响
上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 如果我们考虑了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影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因素有哪些? 2三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 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响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 岸30°~ 40°之间; 受副高(夏季) 和西风带(冬季)交 替控制。冬暖湿润, 夏热干燥。年降水量 300~1000mm。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热力原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上升运动 下沉运动 湿润
赤道低气压带 南北纬 10º 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 30º 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 60º 附近
阅读教材P53插图,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是1月?哪幅为7月? (2)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 (3)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 季风?
2.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3课时)解析
30°S
60°S
90°S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 七压六风 三低四高
90°N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30°N 60°N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0°
30°S
极地高气压带 90°S 特点: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湘教版
2.3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3课时)
回忆旧知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然后和屏幕对照答案。 低 高 低
高 冷
低 热
高
B
A
C
冷
感悟新知
请思考:如果说,A地是赤道,B、C两地是极地,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太阳直 射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低 高 南极 高 低 赤道 低 高 北极 高空
高空北上气流 气 流 堆 积 下 沉
低 纬 环 流
盛行西风带
近地面气流
30°N(高压)
赤道 近地面形成低压
合作探究 你能在下图中绘制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吗?
纬度带 成因 近地面 气压带 命名为
90°N
60°N
30°N
0°
30°S
60°S
90°S
热力
动力
动力
热力
动力
动力
热力
高压带 低压带 高压带 低压带 高压带 低压带 高压带 极地高 副极地 副热带 赤道低 副热带 副极地 极地高 压带 低压带 高压带 压带 高压带 低压带 压带
• 赤道低气压、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 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 因形成的。 •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 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 这两个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组织学生开展诱导式探究学习
4、“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绘制全球环流图
5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6、小结三圈环流,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Leabharlann 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1、 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2、绘制近地面风向示意图
自主学习探究
1、“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
假设的条件“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也就是只考虑赤道与极区间的冷热差异,画出“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
师生互动探究、
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图2-32)
假设的条件与前提是“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实际地球表面的海陆差异”
课题
2-3大气环境第三课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导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2、通过阅读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绘制全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从而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教学 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复习
下图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1)判定半球,2)1----7代表的气压放带和风带的名称。
7、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动态演示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移动的规律。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23)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地球表面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
(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导学目标】1、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和移动规律。
2、通过读图、绘图,能说出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学习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促进了_________间、_________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因素。
2、单圈环流的形成(1)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不自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2)形成因素:___________(3)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3)形成过程: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形成气压带。
在高空,赤道地区形成气压,极地地区形成气压,这样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闭合的单圈环流。
(4)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在不停的。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3、三圈环流的形成(北半球)(1)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环流)结论: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圈环流。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2)形成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移动原因: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3大气环境4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解析
小结
低纬环流
大气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三 圈 环 流
近地面气压带 和风带
(1)形成因素:
①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极低高气压带)
②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
拓展
设问:高气压控制下 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 下的天气相同吗?如 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2、气压带、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极 60 S 西 30 S 东 0 东 30 N 西 60 N 极 90 N 副热带高 风 副 极 地 极 地 极 地 地 副 极 风 副热带高 南 赤道低压 北 带 压带 地低 高 压 压带 高 压 地低 带 压带 东 带 东 压带 带 信 信 带 干旱风 多雨 干旱 多雨风 干旱 风 多雨 风 干旱 带 带 带 带
30°
23.5º S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90°
冬至日-春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66.5º N
移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 规 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 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30°
23.5º N
0°
0º
30°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60°
90°N
60°ND、E分别代表 的气压带和风带
E A
C
B
D
A: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D: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E: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 的地带,它出现在( C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2.3.3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分布和移动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
形成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90° 冷却下沉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0°
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北极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单圈环流能维持下去吗?
南极
赤道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极锋
极地高气压带ຫໍສະໝຸດ 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压 带
赤赤道道低低气气压压带带和和副极极地地高低气气压压带带是的由形于成冷原热因不有均何引不起同的?, 为热力原因 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和和极副地极高地气低压气带压的带形是成由原地因球有自何转不带同动?大 气运动引起的,为动力原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三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回顾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
思考
低气压
A
热
高气压
C
冷
如果说,A地是赤道,B、C地是极地。假设地表均一,太 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 动?
一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成因: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 3.意义:驱使全球的大气不断运动、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引言】你是否曾经注意过,地球上的空气是如何分布的呢?为什么有些地区常年多风,而有些地区则相对较少?这一切都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密不可分。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既是大气环流的自然结果,也是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全面评估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天气现象。
【主体】一、全球气压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在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气压带的基本概念。
气压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上空的大气压力,而气压带则是指沿着纬度线上的某个范围内,具有相似气压特征的区域。
1.1 主要气压带的分布特征根据地球上的纬度差异以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全球气压带大致可以分为低气压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
低气压带位于地球赤道两侧的30°纬度附近,高气压带则分布在两极附近的60°纬度左右,而赤道低气压带则位于赤道附近。
1.2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气压带的形成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密切相关。
在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烈,地表受热快,导致空气升温、膨胀,形成低气压带。
随着空气的上升,水汽凝结形成云层,降水增多,使该地区呈现常年多雨的特征。
而在两极附近,太阳辐射较弱,地表受热慢,导致空气冷却,密度增加,形成高气压带。
高气压带附近的空气下沉,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使这一地区常年较为干燥。
二、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全球风带的分布与气压带紧密相连,气压梯度引发了气流的形成和运动。
风是由高压向低压的空气流动形成的,因此风的方向和强度直接受气压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风带则是指在特定气压带上,出现的主要风向和风速分布的区域。
2.1 低纬度风带在低纬度地区,北半球的气流由东向西偏北吹,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的东风,销向赤道。
这个风带被称为“副热带脊线”,因为在这里,大气中的上升和下沉运动相对较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气象环境。
气压带和风带:地球气压带的具体分布_
气压带和风带:地球气压带的具体分布_
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地球上一共有七个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
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千米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4.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2.3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 12.3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班级: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运用简单的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及影响风的力的方向2.能够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比较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重点难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自主学习】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对流层大气作用的受热过程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根本原因:受、两个力共同作用高空风热力环流压指向压,并与等压线、、三力共同作用近地面风压指向压,并与等压线三圈环流形成个气压带、个风带大气的运动分布特点:气压带与风带移动规律:随的移动而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压和风控制区降水丰富压和风控制区比较干旱成因:和季风环流典型地区:和具体表现:冬季风从吹向,寒冷干燥;夏季风东吹向,暖热多雨。
【合作探究】1.补充完整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并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思考】举例说明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应用2.在下图标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并画出不同纬度的风向【思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一样吗?具体有何区别? 3.读图2-34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图完成下表【基础训练】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2.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模式,则图中①②③④四种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应是( ) A.④>③>②>①③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②①4.有关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B.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垂直C.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直角D.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5.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 7.关于气压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B.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规律C.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8.在三圈环流中,处于上升气流的位置是()A.南北纬30°附近地区B.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C.极地附近D.副热带地区9.三圈环流中,近地面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在() A.赤道附近 B.30°附近 C.60°附近 D.极地附近 10.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达标检测】1.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⑴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赤道低气压带 ⑴A处气压带名称是_____ ; B、 D、E 处风带的名称 A 东南信风带 分别是 ______、 中纬西风带 ______、 B 极地东风带 _____; C ⑵极锋是哪 两个风带的 D 气流 交汇而成的? 中纬西风带和 极地东风带
60°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 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风 带:南左北右(偏) 南北对称分布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0°
30°
E
90°
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南飘扬 B、向北飘扬 C、向西飘扬 D、向东飘扬 ( C )
5、根据下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回答下 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冬季
66°34′
高压带 23°26′ 0° 23°26′ 66°34′
低压带
南半球 地区昼长夜短, (2)此时___________ 赤道 地区昼夜平分。 _______________
副极地地 气压带 (2个) 副热带高 气压带 (2个) 赤道低压 带 (1个)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 三圈环流 (1)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 高压 低压 高压
30°S
0°
30°N
(2)中高纬环流和西 风带、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北半球-西南风) (北半球-东北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30°N 60°N 90°N
2、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C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3、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 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单圈环流
条件: 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 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 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
赤道附近近地面-赤道低气压带 两极附近近地面-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 带
极地高气 压带(2 个)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南北纬 90°附近
冷却收缩下沉 (热力因素)
气压 带
极地高气 压带(2 个)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冷却收缩下沉 南北纬 冷高压 下沉 90°附近 (热力因素) 寒冷干燥 冷暖气流相 冷低压 南北纬60 遇,西风气流 (多锋面雨、 度附近 上升(动力因 多气旋雨)上升 素) 热高压 南北纬30 被迫下沉 下沉 度附近 (动力因素) (炎热干燥) 受热上升 热低压 赤道附近 (热力因素) (高温多雨) 上升
条件: 1、地表性质均一 2、地球自转、公转
请观察分析:
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随什么而移动?
太阳直射点随 季节变化而南 北移动引起的
(2)风带和气压带的季 节移动规律: 北半球风压带、风带: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把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转绘到以北极为中心的 半球投影图。
北极
300N
00
练习反馈
1、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 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C ) A、赤道附近 C、南北纬60 °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D、极地附近
冷高压 下沉 寒冷干燥
赤道低压 热低压 带 赤道附近 受热上升 上升 (1个) (热力因素) (高温多雨)
(单圈环流):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 三圈环流 条件:
1、地表性质均一 2、地球自转不公转
(1)与闭合的环流相比, 三圈环流的成因新 增了什么因素? (2)各气压带的成因是 什么? (3)各气压带之间形成 什么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