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重现》教学简案

合集下载

《大地重现》说课稿

《大地重现》说课稿

《大地重现》说课稿作者:赵静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07期首先说教材。

《大地重现》出自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寻找精神家园”专题。

本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学识和思维方式的局限,觉得这篇文章非常难懂。

《大地重现》是刘烨园一篇谈经典的文章。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难”,针对有些读者反映他的文章晦涩难懂,他在《认真追求是忧虑之母》里说:“至于…晦涩‟,可能是一个审美心态和接受储备的问题。

就像有的人乐意坐索道、坐直升机去名山大川观光,有的人就愿意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走投无路又豁然开朗地旅游一样。

我大约属于后者。

我生性喜欢努力跋涉之后的那种自我获得的豪迈快感和跋涉过程中的千滋百味。

”,他读了很多经典作品,同时深入思考了很多年,他把自己对经典的种种认知写成这篇文章,“晦涩”也许是“深邃”的代名词。

所以我们这堂课的基本定位就是:读懂。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据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目标:梳理文章思路,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2.能力目标:理解阅读中遇到难懂的语句,以此生成读懂文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典观”,即用心阅读、加强学养、勇敢坚持、开拓创新。

本课的重点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总结出读懂这篇难懂文章的方法。

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所传达的“经典观”,即用心阅读、加强学养、勇敢坚持、开拓创新。

其次说教学方法。

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开放的,我们要做好课前的开放,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探求知识,可以收集与学习相关的内容。

课堂开放,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提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找出解读过程中的一个个疑难问题,课堂时间老师陪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读懂这一类文本的方法。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大地重现》,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引导学生从地球的形成、地壳运动、生物进化等方面,全面了解地球的发展历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第二章:教学资源2.1 教材《大地重现》教材一本。

2.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球仪、化石模型等。

2.3 辅助材料相关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3.2 演示法利用地球仪、化石模型等教具,进行现场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第四章:教学安排4.1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成与演变4.2 第二课时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4.3 第三课时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4.4 第四课时人与地球的互动4.5 第五课时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5.3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的课程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地球演变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地球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如盘古开天辟地、恐龙灭绝等,进行角色扮演,并在课堂上展示。

6.2 活动二:地球仪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简易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3 活动三:化石寻宝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化石寻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感受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第七章:课程拓展7.1 参观地质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直观地了解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地质证据,如岩石、矿物、化石等。

7.2 观看地球演变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地球演变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加深学生对地球演变过程的理解。

科学《大地的震动》教学案例

科学《大地的震动》教学案例

科学: 《大地的震动》教学案例容桂容山小学王晖教学背景:由于近年来发生很多的地质灾害。

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之后的玉树地震,2011年的日本东海岸9.0级地震及海啸等特别大地质灾害,各大媒体进行大量的报导,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学校的破坏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伤亡,对我们的孩子有很大的震撼,感到了灾难的可怕。

后来的由于大量的网络视频,很多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害难,已经不再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要了解这方面内容的需求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科学》有这一课,我结合实际与学生共同学习地震的关的知识与应对。

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拟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止标1、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现象的成因和地震危害;掌握一些科学的地震避险的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教学方法1、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1、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由于四川汶川地震,日本地震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有关地震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和研究,学生对地震的危害体会很深。

2、预习课本。

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导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任务驱动的形式:选择两段四川地震的视频:一段是映秀镇地震后的情境;另一段是日本地震发生时用拍画面,通过视频加强对学生心理震撼和感官刺激。

/programs/view/hp-OCd01lgs//u15/v_NTkyMjYyNjU.html(后面一小段)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视频播放之后,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 (1)

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 (1)

《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大地的震动》内容选自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变化的地表》第二课。

二、教材分析《大地的震动》这课是在第14课《大地的变迁》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地表剧烈的变化”。

本课时教学内容有“地震产生的原因”、“了解地震危害”、“地震避震”三项活动。

在这个内容板块中,我们要让学生以课件演示地震、学生动手实验、亲身演习避震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创设地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地震的了解,掌握一些避震、自救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使学生懂得凡事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养成对待问题,对待新鲜事物都要通过发现,研究而得到验证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自己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

让学生有思考探索和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突出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有关地震原因、地震危害、地震的紧急避险方法等资料的搜集,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信息和事实,此时引导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四、学生分析本课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差很远,所得的知识大都是来自收集的资料,本课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并能根据问题从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合理的部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

五、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的成因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的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的产生和危害,掌握科学的避险方法教学难点:设计一份合理有效的避险方案。

七、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的基础上,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观察描述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播放四川地震图片,问学生:“你知道这些破坏是由什么造成的吗?”从而引出课题。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大地重现》。

(2)运用思维导图、PPT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小说脉络。

(3)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小说情节的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人物介绍(1)介绍小说背景:地球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介绍主要人物:主人公小明、科学家爸爸、妈妈等。

2. 第二章:故事开篇及情节发展(1)小明意外发现神秘设备:大地重现。

(2)小明与爸爸一起探索大地重现的奥秘。

3. 第三章:穿越时空的冒险(1)小明和爸爸穿越到地球的未来。

(2)面临生存挑战,小明勇敢应对。

4. 第四章:寻找拯救地球的方法(1)小明在未来的世界里结识新朋友,共同寻找拯救地球的方法。

(2)科学家爸爸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5. 第五章:重返现实,拯救地球(1)小明带着未来世界的信息回到现实。

(2)众人合力,成功拯救地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解读科幻小说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小说中科学环保的主题。

(2)运用合作探讨、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小说基本情节和人物。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科学环保主题。

3. 情景模拟: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小说情节。

4. 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小说脉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使学生了解并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分析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

二、教学内容1. 《大地重现》的主要内容概述。

2. 《站着读与跪着读》的主要内容概述。

3. 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分析。

4. 环保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环保主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这两篇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两篇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写作技巧分析: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其中的优点。

4. 环保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环保主题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两篇文章的总体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表现以及课后反思文章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估内容:a. 对《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内容理解程度。

b. 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c. 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日常生活中环保行动的思考。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及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3. 辅助材料:环保宣传册、讨论卡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背景,学生独立阅读文章。

2. 第二课时:回答问题,写作技巧分析。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环保主题探讨。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第一章:《大地重现》简介与主题探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1.2 教学内容1.2.1 简介:《大地重现》是一部描绘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冲突的史诗性作品。

1.2.2 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发展道路。

1.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1.4 教学步骤1.4.1 介绍《大地重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1.4.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4.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

第二章:《站着读与跪着读》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文本特点,掌握作品的表现手法。

2.2 教学内容2.2.1 文本特点:《站着读与跪着读》以第一人称叙述,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2.2 表现手法: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2.3 教学方法采用逐段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4 教学步骤2.4.1 解析《站着读与跪着读》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用。

2.4.2 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2.4.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文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对比分析《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两部作品的异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对比:《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在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3.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3.4 教学步骤3.4.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两部作品的异同。

3.4.2 各组汇报对比阅读的成果,分享各自的分析思路。

3.4.3 教师总结对比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四章:《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影视改编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地重现》与《站着读与跪着读》的影视改编情况,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站着读与跪着读》整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主题和情节。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1.2 教学内容《大地重现》: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站着读与跪着读》: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

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小组辩论,写作练习。

历史和社会问题思考:小组讨论,研究报告,嘉宾讲座。

2.2 教学策略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多媒体辅助:使用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的简介和背景介绍。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两篇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讨论与分析:小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

批判性思维培养:案例分析和小组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

3.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的评估。

期末考试:设计有关作品主题和象征意义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满意度。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评估,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教材:《大地重现》和《站着读与跪着读》。

多媒体辅助: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术资料: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

5.2 教学材料阅读指南:提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

讨论模板:提供讨论框架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学设计《大地重现》教案一,教学目标:以题目为切入点,梳理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典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解读关键句,理解阅读经典的意义,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状况及由此将产生的后果。

三,教学设计:1,本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经典)而本文题为“大地重现”,你能从题目看到“经典”?能看出经典吗?(经典隐在“大地”背后。

题目中的“大地“即”经典”。

)2,文章第一次把“大地”与“经典”结合,是在文中哪一句?(第二段:它们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

)3,关于“大地”,你的第一反应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古老,博大,滋养等)4,作者认为这大地的本质也就是经典的特点,那么文章还有必要写第一小节吗?(第一小节,用比喻手法通过大河、榕树写经典的特点:生意勃勃、古老久远、博大精深等,既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感受,也是为下文“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作了一定的铺垫。

)5,大地滋润着人,而经典也同样滋润着人,那么读经典对人有怎样的意义?阅读文章的第三节。

通过理解一些关键句来解答。

如:为什么说“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

”“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吧”到底在哪里?怎么理解“难道莎士比亚人欲的城堡不是常常复活么……那就毫无意义可言。

”如何理解“我们也就肯定一贫如洗、两手空空地沦为先人的败家子和机器前喘息空虚的短工了。

”(阅读经典对人的意义:精神的星空灿烂不竭,坚定正义、理解和信念。

)出示康德的一段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6,既然阅读经典能让精神的星空灿烂不竭,而本文题为“大地重现”,为何要用“重现”?看看现实生活中,经典的遭遇如何?(出现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不再崇敬经典的行径。

)7,什么叫“背叛语言的书”?不崇敬经典的行径有哪些?请结合你的现实生活,说说你你的理解。

8,这样对待经典,会出现怎样的后果?(“这个世界还会有什么好”!“后人该怎样历尽磨难和牺牲……的耻辱之柱。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

《大地重现》教学教案《大地重现》教学教案教学目标:阅读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意目标:1、感悟经典、阅读经典,树立正确的“经典观”“阅读观”,培养独立阅读的品格教学设想:本节课定位在整合教学,出于以下考虑。

(1)两篇文章同属于读本必修一“寻找精神家园”这一单元,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均围绕“经典”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大地重现》旨在探讨要不要读经典,《站着读与跪着读》旨在探讨如何读经典。

两篇文章整合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经典,正确阅读经典。

(2)读本上选文重在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强调个性化阅读,因此本节课教师重在引导,较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感悟、讨论;同时,课前的充分预习也给本节课同时容纳两篇文章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刘烨园是着名散文家,同时我们又可称他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在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之前,曾做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师。

他所带班的语文成绩异常优秀,让人啧啧称羡。

如果要问秘诀,引用他经常对学生讲过的一段话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用阅读者分自高。

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当我们进入图书馆、书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该做何种抉择又常常让我们无所是从。

到底应该读何种书,怎样进行才能让我们开卷有益?今天就让我们阅读刘烨园的《大地重现》和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看看他们会给出什么建议。

二、整体把握提问:本文标题“大地重现”,有何寓意?分析:问题分解——“大地”指什么“重现”能否改为“出现”提示:第二段文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它们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

”第五段文字“当我认为它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亦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大地重现》教课方案《大地重现》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以题目为切入点,梳理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经典观”。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经过解读要点句,理解阅读经典的意义,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情况及由此将产生的结果。

三,教课方案:1,本文是环绕着什么话题睁开的?(经典)而本文题为“大地重现”,你能从题目看到“经典”?能看出经典吗?(经典隐在“大地”背后。

题目中的“大地“即”经典”。

)2,文章第一次把“大地”与“经典”联合,是在文中哪一句?(第二段:它们只想久久地感人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实质不时滋润着你。

)3,对于“大地”,你的第一反响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古老,广博,滋润等)4,作者以为这大地的实质也就是经典的特色,那么文章还有必需写第一小节吗?(第一小节,用比喻手法经过大河、榕树写经典的特色:买卖勃勃、古老长远、广博精湛等,既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感觉,也是为下文“以大地的实质不时滋润着你”作了必定的铺垫。

)5,大地滋润着人,而经典也相同滋润着人,那么读经典对人有如何的意义?阅读文章的第三节。

经过理解一些要点句来解答。

如:为何说“它们经常使你走在源泉,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出生。

”“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吧”究竟在哪里?怎么理解“莫非莎士比亚人欲的城堡不是经常复生么那就毫无心义可言。

”如何理解“我们也就必定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地沦为祖先的败家子和机器前喘气空虚的散工了。

”(阅读经典对人的意义:精神的星空绚烂不断,坚定正义、理解和信念。

)出示康德的一段话:“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心中的道德法例。

”6,既然阅读经典能让精神的星空绚烂不断,而本文题为“大地重现”,为何要用“重现”?看看现实生活中,经典的遭受如何?(出现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不再崇拜经典的行径。

)7,什么叫“背叛语言的书”?不崇拜经典的行径有哪些?请联合你的现实生活,谈谈你你的理解。

8,这样对待经典,会出现如何的结果?(“这个世界还会有什么好”!“后代该如何历尽劫难和牺牲的羞耻之柱。

《重返大地降落伞》教案设计

《重返大地降落伞》教案设计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中,游戏化教学方法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为教育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篇《重返大地-降落伞》教案设计,以此为例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实现方法以及相关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本教案的内容是关于恢复生态的探索,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探究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环保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些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增强培养环保意识、维护环境资源的责任感。

二、游戏化教学的实现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将游戏的元素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场景下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本案例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基础教育内容:以“重返大地-降落伞”为主题,通过场景还原、情景模拟等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环境保护的游戏场景,并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

通过游戏剧情的不断推进和任务的完成,逐渐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

2.游戏机制设计:游戏项目中应该有明确的游戏任务以及相应的成就奖励机制。

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游戏任务应该承载着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和进取心。

同时还需设定成就奖励机制,通过结合课程任务与游戏成就,给予学生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学习中去。

三、游戏化教学的优缺点1.优点游戏化教学方法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愉悦的学习体验。

在本案例中,学生通过“重返大地-降落伞”的游戏进行生态探索,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加直接、生动及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缺点游戏化教学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花费专门的时间和经费进行开发和建设,同时,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授课科目来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调整。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6课《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6课《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6课《大地的震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地的震动》是《科学》五年级下册“火山与地震”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课从感受和体验地震时的感觉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模拟实验等活动,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抗震避险的措施,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逃生演练。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感受地震”,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地震时的现象、体验地震时的感觉;活动2“抗震避险”,指导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有些地区的学生可能亲身经历过地震,有些学生则通过手机、电视等途径,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学生对地震不是一无所知。

此外,学校也会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地震避险演习等教育活动,学生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

但学生大都没有亲历过地震,对地震知识的了解不够系统和全面,需要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描述地震时的感觉。

2.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3.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能设计出合理的地震逃生路线。

4.培养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5.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震的危害,知道抗震避险的常识。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描述地震时的感觉。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纸板、铅笔、房子模型、小车模型、木板(60厘米×150厘米)、小铁棒、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四个主题人物在电影院门口,打算去看4D电影《地震》。

问题:你经历过地震吗?地震时有什么感觉?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二)活动探究1. 活动1 感受地震讲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地震。

地震是目前人类社会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强烈的地震,就可能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重现》教学简案
导读:《大地重现》教学简案
—、读文——作者心中的经典
(一)简单导入:看大屏幕,咱们今天学习的是散文作家刘烨园的《大地重现》。

同学们课文读几遍了?读懂了吗?测试一下:
1、本文谈了一个什么话题?
2、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者认为读经典有什么意义?(读第三段,画出有关句子)
(二)作者为什么要在前两段写河流、榕树、大地、春雨?它们和经典有什么联系?
(投影,提同学个别朗读)河流榕树大地春雨
关系:用形象化的语言谈自己读经典的感受(板书)。

(三)再读课文——明确作品主题
过渡:经典既然如此重要,可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人人都能认识到读经典的重要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请看(投影):近年来,以下现象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风靡大街小巷。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
演,等等。

1、问:作者如何看待以上社会现象?(着重读文末几段,尤其是第四、七段。


2、思考: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题目“大地重现”含义是什么?(明确作品主题)
二、交流——你心中的经典
1、过渡:历史上不止一位大师级作家谈到过读经典的重要性。

(1)口头介绍: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专门为此写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
(2)简介作者的读书经历并送给学生作者的两句话(投影):
①最初的懂不懂并不重要,古时候的私塾从小就让孩子读古书,孩子懂吗?但这样硬读的好处太大了,一是阅读的过程也是人的意志的训练过程,二是能培养出一个健全的精神之胃。

②得阅读者得天下,用阅读者分自高。

2、你读过哪些经典作品?它给了你什么启发?(你心中的经典)
同学交流。

教师小结:谈得很好,整理出来再加以发挥就是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对话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和父母对话,我们享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和师长对话,我们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帮助;和朋友对
话,我们体会友情的欢乐和幸福.那么,和经典对话呢?你有怎样的感受?
请以“与经典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板书设计:经典――河流榕树大地春雨
大地重现
时尚――武侠小说流行歌曲韩剧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