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评估和监测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准确地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至关重要。
在水质监测中,污染物的浓度通常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一、溶解氧(DO)浓度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
它是评估水体富氧状况的关键参数,对维持水生态系统和生物生存至关重要。
溶解氧浓度的测量是通过采样后在实验室中使用溶解氧仪器来完成的。
通常以毫克/升(mg/L)或百分数来表示浓度。
对于淡水水域,溶解氧浓度应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此浓度会导致水体缺氧。
溶解氧浓度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有机废水排放、工业废水的进入或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
二、氨氮(NH3-N)含量氨氮是水体中无机氮的常见形式之一。
高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华等问题。
氨氮可来源于农业、工业和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排放等。
测量氨氮含量的方法一般有分光光度法和电极法。
氨氮的单位通常用毫克/升来表示。
普通湖泊和河流的氨氮含量应保持在0.2-2毫克/升之间,高于此浓度可能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三、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有机物被氧化时所需要的氧气量。
COD是一个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和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高COD值通常与有机物过多的水体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农业排放、工业废水或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引起的。
COD的测量通常在实验室中进行,一般以毫克/升来表示。
湖泊和河流的COD值应维持在20-30毫克/升以下,高于此值可能会导致水质恶化。
四、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是指水体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总量。
悬浮物可以包括沉积物、悬浮的有机物、泥沙等。
高TSS值通常与水体浑浊度和混浊度相关,可能会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影响光照透过率和水生生物的觅食行为。
TSS的测量通常采用过滤法和干燥法,单位为毫克/升。
湖泊和河流的TSS值应维持在50毫克/升以下。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用来评估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方法。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指标:1.温度:水体的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有重要影响,也与水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
2.浊度:浊度是水体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和大小,是判断水体透明度的指标,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参数。
3.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指标:1.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示物,通常以0-14的数值表示,通过衡量水体中氢离子的浓度来判断酸碱性。
2.氨氮:氨氮是水体中氨和氨化合物的总量,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3.总磷:总磷是水体中磷的总含量,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藻类过度生长的重要指标。
4.总氮:总氮是水体中氨、氮酸盐、硝酸盐等各种形态的氮的总和,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5.铁、锰:铁和锰是水体中常见的微量元素,超过规定标准可能会对健康和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生物指标:1.生物多样性指数:根据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2.水生生物群落结构:通过调查水体中水生动植物的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反映水体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3.指示生物:一些特定的有机体或微生物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康或特定污染物的指示物,如指示藻、水蚤等。
4.细菌指标:检测水体中肠道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评估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总体来说,水质监测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水质问题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水环境问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水质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因此,水质监测成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必要手段。
在水质监测中,常用的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估水质状况,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第一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是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它对于水中的生物生存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鱼类等水生生物而言。
如果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过低,就会导致水生生物缺氧,甚至死亡。
因此,监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保护水生生物的关键。
一般来说,溶解氧含量正常范围为5-8毫克/升。
如果溶解氧含量低于5毫克/升,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维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第二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是pH值。
pH值是用来评估水中酸碱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程度。
pH值的范围通常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
如果pH值低于7,表示水体呈酸性;如果pH值高于7,表示水体呈碱性。
水体的酸碱性对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类,适宜的pH值范围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大部分的水生生物适应的pH范围为6.5到8.5。
监测水体的pH值有助于评估水质状况和酸碱性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是悬浮物。
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如泥沙、有机物等。
悬浮物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光照条件,对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悬浮物的监测是评估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正常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持水体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第四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是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溶解态的氨和氨基团的含量。
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来源包括废水排放、化肥使用等。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破坏水生态平衡。
因此,氨氮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水质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理和改善措施。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资源之一,而水污染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资源,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的水质分析指标,以便准确评估水体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体质量评估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水的常规分析指标中的化学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水的pH值,它反映了水中酸碱度的程度。
pH值的改变可以影响水中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和生物的生存状况。
另外一个重要的化学指标是溶解氧(DO)含量,它直接与水体中的生物生存有关。
富含溶解氧的水体往往能支持更多的生物多样性,而溶解氧过低则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死亡。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工业排放,如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等。
BOD5(5日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是最常用的评价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
其中,BOD5指的是在5天内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氧气需求量,而COD则是通过化学氧化反应测量水样中的有机物质。
水体中还常常存在着各种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如氨氮、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因此,对这些无机物质进行分析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水中的悬浮物、浊度和色度也是水质评估的常规分析指标。
悬浮物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建筑业的泥土流失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
大量的悬浮物会使水体变得混浊,影响水的净化和利用。
浊度是评估水体悬浮物含量的常用指标,浊度越高则表示水体中悬浮物越多。
另外,水的色度也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颜色浓重的水体往往意味着存在着某种有害物质。
综上所述,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包括化学指标、有机物质指标、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指标,以及悬浮物、浊度和色度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我们能够准确评估水体的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
因此,水质分析是水体污染治理和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1、 pH与氧化还原〔ORP〕电位〔1〕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中性水pH为7,酸性水pH>8,碱性水pH<6.饮用水合适的pH范围是7~8.5,极限范围为6.5~9.2.一般鱼类在pH为6.5~8.5的水中正常生存.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水,pH为6~7.5.长期灌溉pH值低于5.5的水,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受到抑制,硝化作用减弱,氮肥得不到充分释放;磷酸盐的肥效降低,钙、镁等盐容易遭到淋失,长期灌溉pH值大于9的水,可使蔬菜枯死.酸、碱污染不仅会引起自然水pH的变化,而且还会腐蚀桥梁、船舶、鱼具以与金属管道.酸污染主要来源于机械制造、选矿、电镀、农药、印染、三酸与磷肥等工业废水.此外,酸雨也是一个污染源.碱污染主要来源于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工业废水.〔2〕氧化还原电位是表示水体中含有多少氧化还原物质的指标.氧化还原反应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反应.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反应趋向平衡.当污染物中存在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时,氧化还原电位可表示其相对量.因此,氧化还原电位可作为含氧化还原物质水处理时反应终结的管理指标.测定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玻璃电极法和目视比色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也采用电极法,但用的是金属电极<金、铂>.2、电导率电导率是用数字来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是S<习惯单位是υ/cm>.在水质监测中,电导率是水质多参数常规监测的一个指标.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含量成比例关系,因而可间接地推测总溶解物质的含量.如果被测水中主要含有无机物,那么就可作为总盐分的估计.天然水的电导率大多在50~500µυ/cm,新鲜蒸馏水电导率为0.5~2.Oµυ/cm,绝对纯水的电导率理论上为5.5×10-8υ/cm<25℃时>.水的电导率一般用电导法〔分压法或电桥式〕测定,用电导电极做为化学传感器,以电导率仪为指示仪表.3、溶解氧溶于水中的游离氧称为溶解氧,它是衡量水质优劣的一个参数.一般水体的溶解氧接近饱和,此时氧的浓度叫做平衡浓度.在20℃时,溶解氧的饱和值为9.17mg/L.当水体受到耗氧污染物污染时,溶解氧就降低.耗氧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类等有机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与某些工业废水.溶解氧不仅能维持水的良好品质与其自净作用,而且能维持水中生物生命.当溶解氧为4mg /L时是保障多种鱼类生存的最低浓度,6mg/L溶解氧是鱼群生存的良好条件.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薄膜法.4、浊度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源透过时所发生阻碍的程度.江河湖泊浊度增加的原因是因为河水中含有许多悬浮物质,这些物质是由颗粒极其微小的胶体物质和分散极细的颗粒组成,且不易沉淀.浊度常常作为河流污染的一个指标.浊度的高低并不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无害的.一般来说,由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而造成的浊度增高,往往是有害的.因此,尽管混浊的水有可能是无毒的,但从饮用与锅炉用水角度来看,无论有无毒性,浊度均应作为河流污染的一个指标.饮用水浊度不许超过5°;在暴雨和洪水期,个别水样可容许到10°.此外,浊度大时,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样的自净能力.其测定方法一般有光学式浊度计和比浊法两种,光学式一般分透明光式和散射光式两大类.5、生化需氧量<BOD>BOD是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这是微生物在好气性条件下把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需要氧气多少的一个量度,所以它不仅是测定某一数量有机污染物对水体潜在污染能力的一个最常用的参数,而且是影响水中溶解氧变化状况与其趋势的一个重要参数.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越多;由于目前在水污染监测中,还不能把各种有机污染物全部一一分开监测,所以BOD参数的研究是科学管理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通常条件下,温度为20℃时,把由生物化学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约需二十天,这叫做全生化需氧量.由于时间过长,监测全生化需氧量对日常监测工作与污染控制带来困难.在观察有机物全部分解过程时会发现,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质随时间的增加而按指数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剩余的生化需氧量BOD,和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质的数量成正比.生化需氧量的初始值显然是氧化有机物质的总需氧量,叫做总生化需氧量BOD L.为了维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保持水体自净能力,限制人们向水体排放有机物,确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测定20℃时一升水中有机物分解而使溶解氧减少的量,即五天20℃生化需氧量BOD520°,一般简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有机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BOD5一般小于100mg/L,当生活污水中混有较大比例的工业废水时,BOD5大于200mg/L,工业废水BOD5一般小于1000mg/L,焦化、皮革、炼油、造纸等部门的工业废水BOD5大于1000mg/L,个别的BOD5大于20000mg/L,生化等浓缩废液的BOD5高达数千mg/L.6、化学需氧量<COD>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来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mg/L表示.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以与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无机物.目前无机物监测已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又极其普遍,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天然水体一般COD小于lmg/L.如果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的话,那么BOD与COD之间可找出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各地水质中的有机物质组成差别很大,难以比较,因此COD和BOD成了水质标准中的两项独立指标.测定COD一般用恒流库仑法,以与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
环境监测报告中的常见指标与方法
环境监测报告中的常见指标与方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观测、测量和记录,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环境监测报告中,常用的指标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为制定环保政策和改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一、水质监测指标与方法1. 水体总体指标:水体的总体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
溶解氧指标可通过溶解氧仪进行测量,氨氮和总磷的测量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法。
高锰酸盐指数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或滴定法测量。
2. 有机污染物指标:有机污染物指标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农药等。
这些物质的测量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
3. 重金属指标:重金属指标如铅、镉、汞等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
重金属的测量主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可以实现对微量重金属的定量测量。
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与方法1. 悬浮颗粒物指标:悬浮颗粒物(PM)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不同。
悬浮颗粒物的测量可采用激光散射仪或电子显微镜等方法。
2.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指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指标。
它们的测量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或飞行时间质谱等方法。
3. 光化学臭氧指标:光化学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对植物和人体健康均有危害。
光化学臭氧的测量常用紫外吸收法或光解-化学发光法。
三、土壤污染监测指标与方法1. 重金属指标: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重金属的测量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
2. 有机污染物指标: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农药、石油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的测量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定量测量。
3. pH值和含水量指标:土壤的pH值和含水量对土壤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水质测定的指标范文
水质测定的指标范文
物理指标是测量水体物理性质的指标之一、包括温度、浑浊度、颜色、气味等。
温度是水体的一项基本物理特性,它会影响水体中生物的活动和
溶解氧的浓度。
浑浊度是测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程度,影响着水的可见
度和透明度。
颜色通常是由有机或无机物质引起的,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
程度。
气味可用于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有机物质的污染,如硫化氢的腐败味。
生物指标是研究水体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之一、包括
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荧光、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
叶绿素a含量是一
种主要的植物生物标志物,它可以反映水体中藻类和蓝藻的生物量。
叶绿
素荧光是通过测量藻类和植物的叶片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评估生物的光合作
用效率。
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
分布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除了上述指标外,水质测定还包括微生物监测和有毒物质的检测等。
微生物监测通常是通过测量水样中大肠杆菌或肠道球菌等指标菌群的浓度
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
有毒物质检测是通过分析水样中的有机
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来评估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综上所述,水质测定的指标涵盖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以
及微生物监测和有毒物质检测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帮
助我们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体系水中杂质的具体衡量尺度称水质指标。
各种水质指标表示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判断水质的好坏及是否满足要求。
水质指标分为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指标三类。
常用的水质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1)水温、悬浮物(SS)、浊度、透明度及电导率等物理指标,PH值、总碱(酸)度、总硬度等化学指标,用来描述水中杂质的感官质量和水的一般化学性质,有时还包括对色、嗅、味的描述。
(2)氧的指标体系,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等,用来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多少,也可以用碳的指标来表示,如总有机碳、总碳等。
(3)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等,用来表征水中植物营养元素的多少,也反映水的有机污染程度。
有时还加上表征生物量的指标叶绿素a。
(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汞、镉、铅、砷、铬、铜、锌、锰等,包括对其总量及不同状态和价态含量的描述。
(5)其他有害物质,如挥发酚、氰化物、油类、氟化物、硫化物以及有机农药、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6)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学指标,用来判断水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7)还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性质采用特殊的水质指标,如放射性物质浓度等。
总之,有的水质指标是水中某一种或某一类杂质的含量,直接用其浓度表示,如某种重金属和挥发酚;有些是利用某类杂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的,如BOD、COD等;还有一些指标是与测定方法直接联系的,常有人为任意性,如浑浊度、色度等。
一般地水质评价指标如下:(1)pH值在水中pH值的允许范围一般在6.5~8.5之间。
就天然水域而言,其pH值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小的。
一般认为鱼能正常生存的酸碱度就是pH值的允许范围。
当降雨时,鲑鱼在pH为5.5的条件下,就全部死亡。
显然,pH值为5.5时就不是允许范围了。
(2)浊度和透明度所谓浊度,就是用来表示水质混浊程度的单位。
当1L水中含有1mg直径为62~74μm的白陶土时,被称为浊度1度(1°)。
水质监测 环境 标准 10项指标
深度了解水质监测: 10项指标全面解读引言水质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的标准和指标不仅关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饮用水的品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本文将根据水质监测相关的10项指标,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些指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具有直接影响。
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中生物的存活情况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浊度浊度是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它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指标之一。
浊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对饮用水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氧化性的重要参数,它的升高可能意味着水体中存在着污染物质,对水质产生危害。
5. 总氮总氮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过高可能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6. 总磷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含量过高会促进水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质恶化。
7.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氧化剂的需求量,它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8.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中有机物对生物活性炭氢化合物的需氧能力,它对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至关重要。
9. 铅铅是常见的水污染金属之一,其含量过高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10. 汞汞是一种高毒的金属元素,其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
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对水质监测的10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从酸碱度、溶解氧、浊度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逐一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水质和环境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不仅关乎于环境保护,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加强对水质监测的合理评估和有效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指标可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和水质的优劣。
下面是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1.pH值:pH值是评估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在0到14的范围内,7表示中性,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
pH值受到二氧化碳、碳酸盐、硅酸盐等化学物质的影响,对于水体的生态和生物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2.溶解氧(DO):溶解氧指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的含量。
溶解氧是大多数水生生物进行呼吸代谢所需的要素,用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过低的溶解氧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电导率:电导率是测量水体中电流通过的能力,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性固体物质含量。
电导率与水中的溶解盐含量、温度和导电离子种类相关。
高电导率可能是水体污染迹象,表示水体中存在过多的溶解性离子或盐类。
4.温度:水体温度是水体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温度对水中生物生长、溶解氧含量和其他物理和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
温度升高会加速生物代谢,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5.氨氮:氨氮是水体中存在的氨和氨态氮的总和,通常指代水体中潜在有毒的氨化合物。
水体中的氨氮来自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肥料和动物排泄物等。
氨氮的过高含量会导致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有毒。
7.物理悬浮物:物理悬浮物包括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如泥沙、有机碎屑、悬浮微生物和粉尘等。
过多的物理悬浮物会影响水体透明度,阻碍光合作用和水生生物生活。
8.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测量水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所需氧气的指标。
高COD值代表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高,可能来自污水流入和工业废水排放。
高COD值可能降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9.水中重金属:水中重金属是指水体中的铅、汞、铬、镉、砷等金属元素。
重金属是有毒的,可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含量通常通过分析水样中的一部分来评估。
10.溶解沉积物:溶解沉积物是水中溶解的有机和无机物的总量,是评估水体的综合污染程度的指标。
常见水质监测指标
目录一、PH值 (2)二、总氮 (10)三、氨氮 (12)四、亚硝酸盐 (22)五、硝氮 (28)六、氨氮和亚硝氮 (30)七、污泥浓度(SS) (33)八、硫化氢 (35)九、溶解氧 (37)十、磷 (50)十一、有机物 (53)十二、COD (55)十三、BOD5 (66)十四、BOD5和COD的区别 (72)十五、浮游生物及水色 (74)十六、透明度 (100)十七、重金属离子 (103)十八、水温 (105)十九、硬度、碱度、盐度 (107)二十、底质 (112)二十一、胶体 (114)二十二、肥料 (115)二十三、水质改良剂 (125)一、PH值:(7.5-8.5)(一)PH 值与水产养殖的关系:PH值是重要的水质指标,即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
它的数值俗称“PH值”。
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水体PH 值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宜鱼虾生长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水质的化学状况,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
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
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的损害,甚至会造成死亡。
PH值低于6.5的水可使水产养殖动物的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的能力,造成水产养殖动物自身患生理缺氧症。
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但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仍常浮头;由于血液载氧能力低,耗氧也低,新陈代谢功能下降,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处于饥饿状态。
PH值过高的水则可能腐蚀鱼虾鳃部组织,使鱼虾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PH值高于8,水中大量的NH4+会转化为有毒的非离子态NH3。
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了硫化物的毒性。
所以,控制养殖水域的PH值是至关重要性的一环。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
水质监测指标及其意义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的质量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并详细解释一些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
一、水质监测的目的水质监测旨在评估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特定的水质标准。
通过监测水质,我们可以及早识别和解决潜在的水污染问题,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类健康:水质差可导致许多水传播疾病的传播,如霍乱、痢疾等。
通过对水体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监测,可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减少人们接触到有害物质的风险。
2. 保护水生态系统:水质差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通过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浊度、氨氮等指标,可以评估水体对生物的适应性,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管理水资源:水是宝贵的资源,监测水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对水中浑浊物、化学污染物和营养物质等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1.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它对水体中的水生物和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氧的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温、压力和水中的有机物浓度等。
通过监测溶解氧的变化,可以判断水体中的养分状况、有机废物分解程度和生物活动水平。
2.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不同生物对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监测水体的pH值可以判断其适宜的生物种类。
水体过酸或过碱都会对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
3. 浊度: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溶解物质的多少的指标。
高浊度水体通常同时含有较高的悬浮颗粒物和生物污染物,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可见光透过性。
通过监测浊度,可以初步判断水体中的杂质含量和污染程度。
4. 氨氮(NH3-N):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和废水排放。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是对水体中的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测的过程。
准确的水质检测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适用性和健康风险,并为精确的治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1.pH值:pH值表示水中溶解性酸或碱性物质的浓度,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影响水体的溶解度、生物可用性和废水处理等。
一般来说,水体的pH值越接近中性(7),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就越小。
2.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是水体中生物生存与繁衍的关键。
低溶解氧水体可能导致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温度:水体的温度可以影响水中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态过程。
温度也是评估水体中水生生物群落的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4.悬浮物和悬浮颗粒物:悬浮物和悬浮颗粒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可见物质和微观颗粒物。
高悬浮物浓度可能导致水体浑浊,阻碍光合作用和水生生物生长。
5.高锰酸盐指数(CODMn):CODMn是测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高CODMn值可能意味着有机污染物的输入,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6.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水体中按一定条件下需要消耗的氧气量的指标,它可以用来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包括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的总含量。
COD值高通常说明水体中存在有机污染物。
7.氨氮(NH3-N):氨氮是指水体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氨杂质的总和。
高氨氮水体可能来自废水排放或化肥污染,对水体生态和生物造成危害。
8.总磷(TP)和总氮(TN):总磷和总氮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物质,与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的繁殖关系密切。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9.重金属:重金属如铅、铜、镉等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0.水中微生物:水中微生物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可以作为水体卫生状况的指示物。
高浓度的微生物可能意味着水体存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水污染指标
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测出的耗氧量;(3)总需氧量(TOD),指有机物完全被氧化的需氧量;(4)总有机碳(TOC),表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5)悬浮物,通过过滤法测定的,滤后在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6)有毒物质,指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其中非重金属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7)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8)大肠菌群数,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的数目。
什么是总量控制?它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
为实施水污染防治的总量控制,首先应通过制订区域性的水质规划,拟订排入水体各主要污染源及各企业的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还应与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提出的排污总量相互协调统一。
污染物总量控制可使水环境质量目标转变为流失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它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考虑各地区的自然特征,弄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移规律与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计算出环境容量,并综合分析该区域内的污染源,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字模式,计算出每个源的污染分担率和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求得最优方案,使每个污染源只能排放小于总量排放标准的排放总量。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分别是指什么?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进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质。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其来源清楚,可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次污染物也称“次生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化特征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通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水体中无机汞化合物通过微生物作用可转变为更有毒的甲基汞化合物,进入人体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容易在脑中积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可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强10倍。
水质监测技术
水质监测技术近年来,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质监测技术,并探讨其在应对水污染方面的应用。
一、物理化学监测技术物理化学监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水质监测手段,通过测量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参数来评估水质状况。
其中,pH值、溶解氧、浑浊度、电导率等是常用的监测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的酸碱度、溶解氧含量、悬浮物浓度和电解质浓度等信息,从而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物理化学监测技术无需复杂的设备,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水质监测工作中。
二、生物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是通过观察水体中的生物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来评估水质状况。
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污染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进行监测,可以客观地评价水质的状况。
例如,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时,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这可以提供关于水质变化的重要线索。
生物监测技术较为直观,对水体污染状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水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水质监测手段。
它利用光的传播和吸收的特性,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光谱信息,从而了解水质状况。
光谱技术具有非接触、实时性强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随着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光谱的水质监测技术也越来越多,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水质监测更为便捷和高效。
四、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的自动化监测手段。
传感器可以将待测物质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水质的监测和分析。
传感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
目前,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小型、便携式传感器,如微型传感器和纳米传感器。
水质指标项目的分类
水质指标项目的分类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为了确保水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必须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水质指标是衡量水质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反映水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水质指标项目进行分类,并介绍各类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一、基本理化指标基本理化指标是衡量水质基本状况的重要参数,主要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总固体等。
1. pH值:表示水体的酸碱度,对于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和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浊度:表示水体的浑浊程度,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3. 溶解氧:表示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和生物活性的重要参数。
4. 总固体:表示水中溶解性固体和悬浮物的总质量,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
二、有机污染指标有机污染指标用于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总有机碳等。
1.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分解所需的化学氧化剂的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2. 生物需氧量(BOD):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所需的氧的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和生物活性。
3. 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体中有机碳的总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三、无机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用于衡量水体中无机物的含量,主要包括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1. 氨氮:表示水中氨和铵根离子的含量,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分解状况的重要参数。
2. 总磷:表示水中磷元素的总量,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 重金属:表示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如铜、铅、锌、汞等,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会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四、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用于衡量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1. 细菌总数:表示水中细菌的总数量,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参数。
2. 大肠菌群:表示水中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的含量,肠道细菌过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1、有机化学指标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低.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
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xiao 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
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
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
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更符合于客观实际。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微生物指标:1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监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
2耐热大肠菌群:作为一种卫生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中很可能含有粪源微生物,因此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可能存在大肠杆菌。
但是,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并不代表对人有什么直接的危害。
3大肠埃希式杆菌:即大肠杆菌,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
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4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值、需氧性等)所取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对食品被污染程序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毒理指标:1砷: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慢性砷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lmg/L ,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5mg/L 。
饮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2镉:毒性是潜在性的。
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0.1mg/L,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所以国家对镉的限制非常严格,饮用水控制在0.005mg/L以下。
3铬(六价):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和农作物均有毒害作用。
它能降低生化过程的需氧量,从而发生内窒息,铬盐对肠胃均有剌激作用。
铬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较多,如电镀、化工、印染等行业都含有三价铬或六价铬的废水排出,使局部地区受到铬的污染。
废水或者雨水等的冲刷,使铬侵入饮用水中,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含铬(六价)量不得超过0.05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的水质污染监测指标
1、 pH与氧化还原(ORP)电位
(1)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8.5之间。
中性水pH为7,酸性水pH>8,碱性水pH<6。
饮用水合适的pH范围是7~8.5,极限范围为6.5~9.2。
一般鱼类在pH为6.5~8.5的水中正常生存。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水,pH为6~7.5。
长期灌溉pH值低于5.5的水,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受到抑制,硝化作用减弱,氮肥得不到充分释放;磷酸盐的肥效降低,钙、镁等盐容易遭到淋失,长期灌溉pH值大于9的水,可使蔬菜枯死。
酸、碱污染不仅会引起自然水pH的变化,而且还会腐蚀桥梁、船舶、鱼具以及金属管道。
酸污染主要来源于机械制造、选矿、电镀、农药、印染、三酸与磷肥等工业废水。
此外,酸雨也是一个污染源。
碱污染主要来源于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工业废水。
(2)氧化还原电位是表示水体中含有多少氧化还原物质的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反应。
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反应趋向平衡。
当污染物中存在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时,氧化还原电位可表示其相对量。
因此,氧化还原电位可作为含氧化还原物质水处理时反应终结的管理指标。
测定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玻璃电极法和目视比色法。
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也采用电极法,但用的是金属电极(金、铂)。
2、电导率
电导率是用数字来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是S(习惯单位是υ/cm)。
在水质监测中,电导率是水质多参数常规监测的一个指标。
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含量成比例关系,因而可间接地推测总溶解物质的含量。
如果被测水中主要含有无机物,那么就可作为总盐分的估计。
天然水的电导率大多在50~500µυ/cm,新鲜蒸馏水电导率为0.5~2.Oµυ/cm,绝对纯水的电导率理论上为5.5×10-8υ/cm(25℃时)。
水的电导率一般用电导法(分压法或电桥式)测定,用电导电极做为化学传感器,以电导率仪为指示仪表。
3、溶解氧
溶于水中的游离氧称为溶解氧,它是衡量水质优劣的一个参数。
一般水体的溶解氧接近饱和,此时氧的浓度叫做平衡浓度。
在20℃时,溶解氧的饱和值为9.17mg/L。
当水体受到耗氧污染物污染时,溶解氧就降低。
耗氧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
酯类等有机物。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
溶解氧不仅能维持水的良好品质及其自净作用,而且能维持水中生物生命。
当溶解氧为4mg /L时是保障多种鱼类生存的最低浓度,6mg/L溶解氧是鱼群生存的良好条件。
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薄膜法。
4、浊度
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源透过时所发生阻碍的程度。
江河湖泊浊度增加的原因是因为河水中含有许多悬浮物质,这些物质是由颗粒极其微小的胶体物质和分散极细的颗粒组成,且不易沉淀。
浊度常常作为河流污染的一个指标。
浊度的高低并不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无害的。
一般来说,由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而造成的浊度增高,往往是有害的。
因此,尽管混浊的水有可能是无毒的,但从饮用及锅炉用水角度来看,无论有无毒性,浊度均应作为河流污染的一个指标。
饮用水浊度不许超过5°;在暴雨和洪水期,个别水样可容许到10°。
此外,浊度大时,会影响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样的自净能力。
其测定方法一般有光学式浊度计和比浊法两种,光学式一般分透明光式和散射光式两大类。
5、生化需氧量(BOD)
BOD是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这是微生物在好气性条件下把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需要氧气多少的一个量度,所以它不仅是测定某一数量有机污染物对水体潜在污染能力的一个最常用的参数,而且是影响水中溶解氧变化状况及其趋势的一个重要参数。
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越多;由于目前在水污染监测中,还不能把各种有机污染物全部一一分开监测,所以BOD参数的研究是科学管理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通常条件下,温度为20℃时,把由生物化学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约需二十天,这叫做全生化需氧量。
由于时间过长,监测全生化需氧量对日常监测工作及污染控制带来困难。
在观察有机物全部分解过程时会发现,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质随时间的增加而按指数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剩余的生化需氧量BOD,和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质的数量成正比。
生化需氧量的初始值显然是氧化有机物质的总需氧量,叫做总生化需氧量BOD L。
为了维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保持水体自净能力,限制人们向水体排放有机物,确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测定20℃时一升水中有机物分解而使溶解氧减少的量,即五天20℃生化需氧量BOD520°,一般简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有机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BOD5一般小于100mg/L,当生活污
水中混有较大比例的工业废水时,BOD5大于200mg/L,工业废水BOD5一般小于1000mg/L,焦化、皮革、炼油、造纸等部门的工业废水BOD5大于1000mg/L,个别的BOD5大于20000mg/L,生化等浓缩废液的BOD5高达数千mg/L。
6、化学需氧量(COD)
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
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强氧化剂来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mg/L表示。
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以及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无机物。
目前无机物监测已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又极其普遍,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
天然水体一般COD小于lmg /L。
如果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的话,那么BOD与COD之间可找出一定的相关性。
但是由于各地水质中的有机物质组成差别很大,难以比较,因此COD和BOD成了水质标准中的两项独立指标。
测定COD一般用恒流库仑法,以及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