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共44页文档
上编综述
“西方划时代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 的主要媒介。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过轮船利用海洋,统一了整 个有人居住的以及可以居住的世界。” ——汤因比
英国使团在热河觐见乾隆皇帝。
1792年英王任命马戈尔尼为大使,率一支七百人的船队,借乾隆 83岁寿辰之际来华。
乾隆皇帝的诏书
•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 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 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 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 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 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 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
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 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 ■ 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 ■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 ■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希腊地区,其繁荣依靠的是它在地 中海沿岸的的对外贸易。地中海是内海,它不像大洋那样波涛 澎湃,更适于人类航行,于是孕育了海洋文明,也可以叫做 “蓝色文明”。这种文明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巨发展,以及造船和航行技术的进步, 贵族和商人们不满足于仅仅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开始鼓励航海 家去探险发现新的大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航路的开辟”。从此欧 洲人走出了地中海,走向了更广阔的大洋,形成了新的世界文明——资 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性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
穿鼻洋海战图:1839年9月28日,英军在 穿鼻洋海面炮击清军水师巡逻船。
上编综述: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原有阶级的变动 地主阶级 地主 军功官僚地主 城居地主 资本家 特点:更具剥削性,与农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农民阶级 自耕农 贫农 雇农 产业工人后备军 特点:具有强烈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后备 军,但存在保守散漫等局限性
2新生阶级的出现
(1) 工人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 特点:中国最先进生产力代表,受帝国、封建、 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最具革命性,与农民阶级存 在天然联盟,极具组织性、纪律性 (2)资产阶级——A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特点:官商结合,内外勾结,压迫人民和民族资本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 (3)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 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 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 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 在与发展。” ——列宁
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 世界大部分地区卷入其殖民体系。接下来,处 于封建末世的中国自然成为他们进一步侵略扩 张的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文明的中国 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 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史称“鸦 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反思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完整的 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 索、抗争的历程。 • 历史是需要回顾和总结的,聆听历史是 一种深远的智慧,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 世界的风云变幻中,我们可以探寻和领悟 到一些历史的真谛。
上编 综述
宋代纳税图
上图: 上图:牛耕砖画 甘肃嘉峪关出土) (甘肃嘉峪关出土)
第四,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 经产生,并在政治、 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 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一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第六, 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 义侵略的扩大, 义侵略的扩大,帝 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而且在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 地。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来自康有为严复孙中山
革命是被迫的选择 “要革命的, 这时可以革了,过 了这时没有命了! 了这时没有命了 ! ”
上编综述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 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 不平衡。 •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 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 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 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 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 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 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鸦片战争后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 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来源:城乡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人数少,革命性强,集中,组织纪律性强,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 3.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官僚 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 特点:两面性
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形势:危机四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综述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南部;1626年, 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
荷兰攻下基隆,结束西班 牙的台湾北部占领。
荷兰殖民者在马六甲修筑的军事要塞
41
• 163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武装船队,首 次来华,炮击虎门炮台,击沉水师船只, 还焚烧官署,劫掠商船。
42
从清王朝建立到18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并没有能打 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但是资本主义必将使 古老中国卷入世界经济的旋涡,中国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开篇的话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 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 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是中国的现代史。
2
司马迁: “究天人 之际,通 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 言。”
3
唐 太 宗
万里长城
18
京杭运河
19
绘 画
20
绘 画
21
敦煌石窟
22
敦 煌 石 窟
23
园 林
24
园林
25
丝 绸
26
瓷 器
27
青 铜 器
28
建筑
29
建 筑
30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产 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 家和艺术家,“产生了很多的民 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中华民族 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
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将指向中国的封建
政权,这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则退居次要地位。
69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上编综述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指的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指的 是现代化,侧重点在于发展生产力。改变中 现代化,侧重点在于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国经济、技术、文化落后的面貌, 国经济、技术、文化落后的面貌,充分发展 以现代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以现代工业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生产力,解决 生产力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生产力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者相互联系: 二者相互联系: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 必要的前提 前提。 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趋 势和根本目的 目的。 势和根本目的。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的矛盾 民族矛盾 最主要) (最主要)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的矛盾——阶级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阶级矛盾 革命任务: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任务 革命性质 性质: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主要矛盾相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主要矛盾相 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 : 经济上 : 独立——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 独立 封建——半封建 封建 半封建
半殖民地,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半殖民地,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 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 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 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 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 殖民地国家; 殖民地国家; 半封建, 半封建,指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 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的半封建社会。 了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上编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3)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 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 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 出君权、父权和夫权。
❖ 这样的制度在封建社会 的早、中期起到了稳定和 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 到后期保守性逐渐增强,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农民仍然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 削阶级。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 土地,向贫雇农转化,有的破产或失去土地后流 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新阶级的出现及其特点
第一,工人阶级是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其来源主要是城乡 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具有组织纪律性强、 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 第二,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主 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较小,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 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 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特点,不可能引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封建 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 字狱的书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世纪到19世纪初,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 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 经产生和发展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中西 历史发展的这种不同趋向,也就成为中西 近代史开端的不同契机。
(一)两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家庭失和 国家破败 中英力量对比
1、鸦片的危害 、 2、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
鸦 片 的 危 害
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 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 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 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 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 后走私到中国贩卖,据不完全统计, 后走私到中国贩卖,据不完全统计,鸦片 战争前40年 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有40万 战争前 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有 万 从中国掠走3亿至 亿两白银。 亿至4亿两白银 箱,从中国掠走 亿至 亿两白银。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两大历史任务 、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3、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 、 互相区别 紧密联系
争取民族独立、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 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 紧密联系的。 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 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 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 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开辟道路。 开辟道路。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 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鸦 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 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正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 替之时, 替之时,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 义制度。 义制度。它们为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 应地,到处争夺殖民地。 应地,到处争夺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 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 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与上编综述)
中国纲要AN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万翔近现代史导言及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和主线•“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两大历史任务即历史的主题•如何理解?•“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一个任务是什么?•根本目的。
•实现现代化。
(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结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政治保障,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经济结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外关系:闭关锁国土地是封建农业社会的基础,以土地为中心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的家庭、社会、国家组织,形成了相适应的思想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图土地是封建农业社会的基础(需要稳定与强权)有共同的祖先与血缘关系组建的家庭社会关系纽带是儒家文化(君臣父子)皇权专制(天子)中国的儒家思想是对农业土地制度的理性思考。
——冯友兰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等。
但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由于政治腐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马可波罗行纪》(大约1300年)杭州本地的居民性格平和。
从前的君主不崇尚武功,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所以,民性恬静温文,对武器的使用一无所知,家中从不收藏兵器。
他们完全以公平和忠厚的品德,经营自己的工商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林则徐
南京条约
鸦 片 战 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 午 战 争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 关 条 约
辛丑条约
张 謇 荣 宗 敬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郑成功
史可法 陈近南 顾 炎 武
瞿秋白
黄 金 荣
杜月笙Βιβλιοθήκη 张啸林秋瑾 徐锡麟
恩格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李自成
英国使臣三次出使中国
卡斯卡特 1787年 马嘎尔尼 1792年 阿美士得 1816年
罂 粟 烟土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 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的传统社会 (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二)、君权专制下的官僚制度 (三)、家族和行会制度
人口的增加造成社会困顿
二千万
三亿
四亿
旧中国的地下社会 洪门 青帮
中国近代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 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 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2、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所谓“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等。这种局面通常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初期。当时的君主汲取历史的教训,政治较清明,能居安思危,轻徭薄赋,厉行改革。但是,随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直至迫使农民为争取生存权利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腐朽、黑暗的统治秩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此创造了条件。如英国的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掠夺美洲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掠卖非洲黑人充当奴隶;欧洲国家实行国债制度、税收制度和保护制度以积累财富;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授课时间
安排
第1周第节
教学器材与工具
多媒体
近代史上编综述
2-7816
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难: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难:
A,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A,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B,白银大量外流 1840年前40年 白银大量外流, 年前40 B,白银大量外流,1840年前40年,英国走 私鸦片43万箱,掠夺白银3 43万箱 私鸦片43万箱,掠夺白银3-4亿 C,造成中国财政 造成中国财政, C,造成中国财政,金融危机 D,银贵钱贱现象 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银贵钱贱现象, D,银贵钱贱现象,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E,统治阶级更加腐败 敲竹杠) 统治阶级更加腐败( E,统治阶级更加腐败(敲竹杠)
①土地制度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 ②沉重的封建剥削使自然经济的状况长 期不能改变 ③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闭关自守政策 ⑤其它.(如社会心态) 其它.(如社会心态) .(如社会心态
思想文化上,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思想文化上,
①镇压(文字狱) 镇压(文字狱) ②笼络(开科取士,考试方式和内容没 笼络(开科取士, 有变化) 有变化)
(2),近代中国两大任务的关系 ),近代中国两大任务的关系
没有前一个任务的完成,后一 个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只完成前一个任务,不实现后一 个任务,就会前功尽弃.
�
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新的任务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中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原因
①是长期以来英国蓄意侵略中国的总爆 发 A—早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弧形包围 早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弧形包围 B-通过外交谈判(马戛尔尼1793年来华) 通过外交谈判(马戛尔尼1793年来华) 1793年来华 C-正常贸易(1780-1790中国出口茶叶 正常贸易(1780-1790中国出口茶叶 9600万元 万元) 9600万元) D-鸦片贸易 ②中国的禁烟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导火线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
了 解 一 种 新 观 点
观点:1400—1800年的全球贸易流转中,中
国成为全球白银的“终极密窖”。因此,至 少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 界经济中属于支配地位。19世纪40年代鸦片 战争后,东方才衰落,西方才上升到支配地 位
问题:
通过这种现象能不能得出亚洲尤其 是中国在1400-1800年处于世界经济的 中心?
到达地 方
非洲东 海岸
~25米
250吨 120吨
好望角
美洲大 陆 印度
130吨 完成环 球航行
思考的问题:
郑和下西洋时间比西方早近一个世纪,规 模比西方大的多,并且技术含量也比西方要 高的多。但其产生的后果却和西方大相径庭, 从中可以反思一下中西之间的诸多差异。尤 其表现在价值观,文化观以及国家观方面的 不同,对后来中国乃至世界局势的影响是不 可估量的。
二、中西之间的差距是怎样拉大的?
一般认为,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在 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迅速崛起,中国则在封 建主义的泥潭中走向衰落,崛起与衰落构 成这一时期的主题,直到十九世纪中期, 中西之间的差距在双方的接触中得到确认
《16-19世纪中西之比较》
时间
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 十八世纪 十九世纪
中国
参考书
郝侠君等主编:《中西五百年比 较》,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 2005年版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中国有礼仪有传统讲文明的国家, 就算突然出现了天子一日或缺,但 是这些文化传统足以让文化不受政 治影响而存绪永远,至于那些无礼 仪无传统完全属于化外之邦的夷狄, 就算他们也有君长之序也绝赶不上 中华文化。
国际交往中居高临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