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

软件测试过程及方法指南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全面检查、评估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过程和方法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测试。

1. 测试准备阶段在测试准备阶段,测试团队需要进行测试计划的制定和测试资源的准备。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1.1 定义测试目标和范围在开始测试之前,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目标可以是发现软件缺陷、验证系统功能、评估性能等。

同时,确定测试范围,即测试哪些功能、模块或者系统。

1.2 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总体指导文件,它包括测试策略、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资源、测试进度等。

根据项目需求和规模,合理制定测试计划。

1.3 确定测试环境和工具测试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等。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环境和工具,例如测试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2. 测试设计阶段测试设计阶段是根据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2.1 确定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工作的核心,它描述了测试的步骤、输入、预期输出以及测试覆盖的范围。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考虑功能覆盖、边界条件、异常情况等。

2.2 制定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用于执行测试用例,它应该包括各种典型情况和边界情况。

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生成部分测试数据。

3. 测试执行阶段在测试执行阶段,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阶段的工作,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以下是该阶段的具体步骤:3.1 准备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配置正确,测试数据准备完整,测试工具可用。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系统恢复、重启等操作,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3.2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阶段的工作,逐条执行测试用例。

记录测试执行的结果,包括测试通过、失败、缺陷等。

3.3 缺陷管理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需要进行记录、分类和报告。

同时,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及时解决和验证缺陷修复情况。

网络测试方案全指南

网络测试方案全指南

网络测试方案全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网络测试方案的全指南,帮助用户制定并执行网络测试计划。

网络测试是确保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标网络测试方案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发现网络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和漏洞。

2. 评估网络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3. 验证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4. 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测试类型网络测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功能测试:验证网络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2. 性能测试:评估网络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3. 安全测试: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

4. 可靠性测试:验证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容错能力、恢复能力等。

5. 兼容性测试:测试网络系统在不同环境和设备上的兼容性。

测试步骤制定网络测试方案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要测试的网络系统和测试的具体内容。

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

3.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所需的网络环境和设备。

4.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6.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和结果,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

测试工具网络测试可以使用以下工具进行:1. 网络扫描工具:用于扫描网络系统中的漏洞和安全风险。

2. 性能测试工具:用于评估网络系统的性能指标,如LoadRunner、JMeter等。

3. 安全测试工具:用于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如Nessus、Metasploit等。

4. 日志分析工具:用于分析网络系统的日志信息,如Wireshark、ELK Stack等。

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时,应考虑以下要素:1.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人员、设备和工具。

MYM测试管理用户手册

MYM测试管理用户手册

目录2.5 MYPM业务流程 (4)关于MYPM1.1简介“MYPM”是一套专注于IT领域,专门为IT企业定制的集成化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一方面,她把ISO9000和CMMI管理体系以软件形式组织起来,使之具有可实施性和引导性,从而帮助企业把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和组织起来,并能以便捷的方式在实际项目中引入和实施;另一方面,她把计划、任务及进度管理,工时成本管理,知识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及搜索等整合到一个集成化平台中,进行统一的分析管理,企业管理层和项目中所有成员(包括客户)通过这一集成化平台进行协作和沟通,全方位对计划,资源,进度,工时,成本,质量,风险进行把控,任何一项发生变化都会反映到项目关联的其它各个部分。

当前版本为只开放测试管理功能永久免费版。

商业版在线体验地址为;免费版在线体验地址为。

版权声明MYPM集成化项目管理平台2.0版权归北京嘉通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侵犯版权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未经版权所有者的书面准许,不得将本软件的任何部份以任何形式、采用任何手段(电子的或机械的,包括照相复制或录制)、或为任何目的的,进行复制或扩散。

免费版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受此限制。

Copyright(C)2008-2010北京嘉通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

北京嘉通软科技有限公司不对因为使用该软件、用户手册中的缺陷所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

MYPM基本约定1.1页面布局数据展示区记录选择在MYPM数据展示区内,只要点击了某行记录,则在点击工具栏上的功能按钮时,将处理点击的记录。

人员选择窗口缺省加载记录MYPM人员选择窗口缺省加载时,如人员多于100人,缺省显示按登录名升序排序的前100名。

部分工具栏图标说明MYPM业务流程管理员使用指南MYPM业务流程(免费版只有测试管理功能)3.2用户管理“admin”为MYPM内置的管理员帐户,“删除“及“停用”对其无效。

系统初始化后,管理员(admin)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以管理员登录MYPM后,在用户管理或系统管理菜单下“修改个人信息”中修改管理员默密码及其eamil。

测试所管理制度

测试所管理制度

测试所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测试所的管理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促进测试所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
(一)测试所设立测试所长,全面负责测试所的管理工作;
(二)测试所分别设立人事、财务、设备、实验室、安全、质检六个部门;
(三)各部门负责人由测试所长任命、免职。

三、人事管理
(一)招聘、任用、管理、培训各类人员;
(二)制定人员考核、奖惩、调动、升降级、处分制度;
(三)推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员工福利待遇。

四、财务管理
(一)制定财务专项管理制度;
(二)制定收支管理制度;
(三)制定资产管理制度。

五、设备管理
(一)制定设备采购、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二)负责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清洗及日常管理;
(三)制定设备管理大事记,记录设备的各类操作维护情况。

六、实验室管理
(一)制定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
(二)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三)制定实验室设备使用保养制度。

七、安全管理
(一)制定安全防护制度;
(二)抓好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八、质检
(一)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三)抓好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违规处理
(一)严格执行违规处理制度;
(二)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三)对严重违规行为进行追究责任。

测试室管理制度

测试室管理制度

测试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测试室管理,维护试验室设备安全,确保试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测试室的管理工作。

三、测试室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保证测试室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测试室管理职责测试室负责人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保证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转。

测试室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测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免受损坏。

2.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

测试室负责人应当对测试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测试室负责人应当对检测过程进行认真监督,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负责测试室资产的保护。

测试室负责人应当对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合理使用和妥善保管,防止被人为破坏或盗窃。

第三章测试室管理制度1.测试室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工作时间进行上班,不能随意缺勤,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测试室内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按照相应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能越权操作,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3.测试室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

4.测试室的工作人员应当认真记录检测结果,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检测报告和工作总结。

5.测试室的负责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章测试室安全管理1.测试室的工作场所应当保持整洁,杜绝杂物堆积,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2.测试室的使用电器设备应当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不得私接私拉电源。

3.测试室内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4.测试室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在工作时进行危险动作。

5.测试室的值班人员应当随时关注安全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第五章测试室设备管理1.测试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设备说明进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测试室设备的使用应当按照设备说明进行,不得越权操作,防止设备损坏。

3.测试室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私自处理或出售。

软件审查与测试全指南

软件审查与测试全指南

软件审查与测试全指南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软件审查与测试指南,帮助软件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质量保证工作。

在进行软件审查和测试时,我们应该遵循一些简单的策略,以避免法律纠纷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2. 软件审查2.1 审查目的软件审查的目的是评估软件设计、代码和文档的质量,以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审查过程应该独立进行,不依赖用户的帮助。

在进行审查时,我们应遵循以下步骤:1. 检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确保其清晰、完整和一致;2. 检查软件设计文档,确保其符合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3. 检查软件代码,确保其符合编码规范和安全要求;4. 检查软件文档,确保其准确、易读和易于理解。

2.2 审查方法软件审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或结合使用:- 代码审查:对软件代码进行逐行检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编码实践;- 设计审查:对软件设计文档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不合理的决策;- 文档审查:对软件文档进行检查,包括用户手册、安装指南等,确保其准确和易懂。

3. 软件测试3.1 测试目的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缺陷和性能问题,并确保软件在各种使用场景下能够正常工作。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我们应遵循以下步骤:1. 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和资源,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覆盖各个功能和使用场景;3.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4.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5. 性能测试: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在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3.2 测试方法软件测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或结合使用:- 单元测试:对软件中的每个单元(函数、方法等)进行独立测试,以确保其功能正常;- 集成测试:将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验证它们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模拟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操作;- 验收测试:由用户或客户代表对软件进行测试,确认其符合需求和预期。

《管理者通关指南》测试题

《管理者通关指南》测试题

《管理者通关指南》测试题1. 人生•工作的结果等于什么?A.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技能×热情B.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能力×热情(正确答案)C.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能力×态度D.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技能×兴趣2. 下属执行力金字塔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 服从→勤奋→主动性→专业技能→创造力→热情B. 服从→勤奋→专业技能→主动性→热情→创造力C. 服从→勤奋→专业技能→主动性→创造力→热情(正确答案)D. 服从→勤奋→创造力→主动性→专业技能→热情3. 高效经理人的时间安排更多放在第几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正确答案)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下面关于“3F倾听法”的描述正确的是哪项?A. 聚焦、预测、分析B. 聚焦、事实、分析C.聚焦、分析、感受D. 聚焦、事实、感受(正确答案)5. 下面哪一项是职场精英“六力模型”的正确描述?A. 领导力、思维力、执行力、决策力、心力、沟通力B. 领导力、思维力、执行力、学习力、心力、判断力C. 领导力、思维力、影响力、学习力、心力、沟通力D. 领导力、思维力、执行力、学习力、心力、沟通力(正确答案)6. 在成为管理者的七大转变中,以下哪些描述是准确的?A. 从战术家转变成战略家(正确答案)B. 从战士转变为外交家(正确答案)C. 从建筑工人转变为建筑师(正确答案)D. 从发现问题者转变为解决问题者7. 灵魂三问包括哪些方面?A.问地(正确答案)B. 问天(正确答案)C.问四方(正确答案)D. 问自己8. 关于变革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所有变革起初都很简单B. 变革过程可能一片混乱(正确答案)C. 变革成功往往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正确答案)D. 人们抵制变革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9. 塔克曼团队发展模型主要包含几个阶段?A. 形成期(正确答案)B. 冲突期(正确答案)C. 规范期(正确答案)D. 表现期(正确答案)E.解散期(正确答案)10. 以下哪些因素对于团队成功至关重要?A. 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正确答案)B. 领导者的人际技能(正确答案)C. 团队成员的留任时间D. 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规划和指导(正确答案)11. “T型人才”中,“横向”代表着专业技能。

自动化测试实施指南步骤与注意事项

自动化测试实施指南步骤与注意事项

自动化测试实施指南步骤与注意事项自动化测试已经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保证软件质量。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测试的实施指南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自动化测试。

一、明确测试目标在进行自动化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

测试目标可能是发现潜在的软件缺陷、验证特定的功能、检查系统的性能等等。

明确测试目标有助于确定测试的范围和深度,以及选择适当的测试工具。

二、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是自动化测试的重要一步。

根据测试的需求和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工具,如Selenium、Appium、Jenkins等。

确保所选工具能够满足测试需求,并且能够与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进行良好的整合。

三、制定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是为了确保自动化测试的顺利进行。

测试计划应该涵盖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时间和资源安排、测试的具体步骤等内容。

制定测试计划有助于组织测试团队的工作,使测试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

四、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之一。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情景,确保对系统的全面测试。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考虑各种可能的输入组合、异常情况和边界条件。

同时,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以便于后续的测试执行和维护。

五、编写测试脚本测试脚本是实现自动化测试的关键。

根据设计的测试用例,编写相应的测试脚本。

测试脚本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可读性,以便于其他团队成员理解和维护。

在编写测试脚本时,应该考虑代码的复用和可扩展性,以提高测试的效率。

六、执行测试脚本执行测试脚本是自动化测试的重要环节。

在执行测试脚本之前,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准备工作的完成。

执行测试脚本时,应该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修复测试中的问题。

七、生成和分析测试报告生成和分析测试报告是为了评估测试的结果和质量。

测试报告应该包含测试的覆盖率、缺陷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测试执行的时间等指标。

电脑硬件性能测试指南如何评估硬件的性能

电脑硬件性能测试指南如何评估硬件的性能

电脑硬件性能测试指南如何评估硬件的性能电脑硬件性能测试指南:如何评估硬件的性能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电脑硬件性能对于用户的体验至关重要。

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进行专业任务,了解如何评估电脑硬件的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电脑硬件性能测试指南,帮助您全面了解如何准确评估硬件的性能。

一、中央处理器(CPU)性能测试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脑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执行所有运算和计算任务。

评估CPU的性能对于判断电脑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PU性能测试指南:1. 常用测试工具:在评估CPU性能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测试工具,例如Cinebench、PassMark等。

这些工具可以进行多项CPU性能测试,包括单核性能、多核性能等。

通过对比测试结果,可以更直观地了解CPU的性能表现。

2. 考虑核心数和处理器频率:在选择CPU时,我们需要关注其核心数和处理器频率。

核心数越多,意味着整体运算能力越强;处理器频率越高,意味着单个核心的运算能力越强。

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CPU的性能水平。

二、图形处理器(GPU)性能测试图形处理器(GPU)在处理图形和显像相关任务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游戏和设计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GPU性能测试指南:1. 常用测试工具:与CPU性能测试类似,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测试工具,例如3DMark、FurMark等,来评估GPU的性能。

这些工具可以进行图形渲染和计算任务,检测GPU的性能水平。

2. 考虑显存容量和核心频率:在选择GPU时,我们需要关注其显存容量和核心频率。

显存容量越大,意味着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图像,提供更顺畅的游戏或设计体验;核心频率越高,意味着单个核心的计算能力越强。

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GPU的性能水平。

三、存储设备性能测试存储设备对于电脑的响应速度和数据读写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存储设备性能测试指南:1. 常用测试工具:评估存储设备性能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测试工具,例如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等。

测试环境管理指南

测试环境管理指南

测试环境管理指南测试环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测试环境管理可以提高软件质量,加快项目进度,降低风险。

本指南将介绍测试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团队建立和维护高效稳定的测试环境。

1. 确定测试环境需求在测试环境管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测试环境需求。

这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配置等。

与开发团队、运维团队合作,明确每个测试环境的规格和配置要求。

根据项目需求,可以设立不同的测试环境,例如开发测试环境、系统测试环境、集成测试环境等。

2. 创建环境规划根据测试环境需求,制定测试环境规划。

这包括确定每个测试环境的主机数量、配置规格、操作系统版本等。

确保测试环境能够满足测试需求,避免因硬件或软件不兼容而导致的测试失败。

3. 管理测试环境准备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

管理员应根据环境规划,按照执行计划进行环境配置。

这包括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库文件等。

同时,应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因配置不一致而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4. 管理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对于测试环境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管理员需要定期清理测试数据,保持测试环境的清洁和有序。

此外,应定期备份测试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造成的测试中断。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测试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测试环境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网络连接、数据库状态等,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6. 控制测试环境访问权限测试环境包含了项目的敏感信息和机密数据,需要控制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管理员应设定合适的访问权限,只允许授权人员访问测试环境。

7. 管理测试环境变更在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变更。

管理员应建立变更管理流程,以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变更前应进行充分测试,防止因变更而引起的不可预测问题。

8. 监控和报告测试环境状态对测试环境进行监控可以实时掌握环境的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测试实验室规章制度

测试实验室规章制度

测试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和秩序。

第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文明科研、安全科研。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要负责人负责执行,实验室主任协助执行,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和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对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及时更新和完善。

第二章实验室开放和关闭第六条实验室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上9:00至晚上6:0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休息,有特殊情况需延长工作时间的,需向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提前请示。

第七条实验室开放需要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关闭实验室需要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同意并签字。

第八条实验室开放期间,实验室主任有权对进出实验室人员进行登记和查验。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九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必须确保实验室内设施和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

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具,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方式。

第十二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有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第四章实验室文明管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爱护实验室公共设施和设备,严格禁止私自使用。

第十四条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大声喧哗,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卫生。

第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实验室和谐氛围。

第十六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有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维护实验室秩序。

第五章实验室科研管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诚信原则,不得有造假行为。

第十八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有权对实验室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有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奖惩。

测试实验部管理制度

测试实验部管理制度

测试实验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测试实验部的管理工作,提高实验部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分工1. 实验部主任:负责实验部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安排实验任务、协调实验人员、管理实验设备等。

2. 实验部副主任:协助实验部主任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具体的实验计划执行和实验工作安排。

3. 实验员:具体负责实验任务的执行,按照实验部主任和副主任的安排进行实验工作。

4. 实验设备管理员:负责实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实验计划制定1. 实验部主任负责制定每月的实验计划,明确实验任务的内容、时间和人员安排。

2. 实验员需按照实验计划的安排,认真执行实验任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部主任和副主任要随时关注实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实验计划,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人员管理1. 实验员需有一定的实验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合理分配实验时间,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员要遵守实验守则,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3. 实验员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不断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实验设备管理1. 实验设备管理员负责实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 实验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实验设备管理员要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清晰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耗材和配件。

六、安全管理1. 实验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2. 实验室要贴有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实验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

七、质量管理1. 实验结果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证,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实验人员要遵守实验规范,不得篡改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测试数据管理指南

自动化测试数据管理指南

自动化测试数据管理指南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数据的质量往往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何管理好测试数据,成为了自动化测试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介绍自动化测试数据管理的指南。

一、数据分析在进行自动化测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完整性,我们需要对被测试的应用程序、操作流程和所使用的数据分类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能够确定测试数据的种类、数量和适用范围,从而对测试用例进行规划,更有效地进行测试。

二、数据创建数据创建是整个自动化测试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常我们会使用数据生成工具、模拟数据产生器、数据录入工具等来创建测试数据。

在创建之前需要明确生成数据的范围和参数,例如生成的数据类型、数量、数据格式、数据长度等,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测试用例设计出不同的数据生成方案。

三、数据存储测试数据的存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备份等操作。

对于历史数据,需要存储至少6个月以上的时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数据还原。

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云存储等技术,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数据访问测试数据访问是测试工程师和开发人员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的功能之一。

在进行自动化测试时,有时需要实时获取正在运行的测试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决策。

为了保证数据访问的方便性,测试数据需要进行分类和标识,以便快速查找和使用。

五、数据清理数据清理是整个测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数据清理,我们能够删除无用的测试数据,减少数据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存储效率。

同时,在测试结束后,我们需要清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日志等信息,以确保测试环境的整洁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保密对于一些敏感数据,例如用户信息、账户密码等,我们需要采用加密和权限控制等技术进行保密。

在进行自动化测试时,需要特别注意测试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

七、数据追踪在进行自动化测试时,我们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追踪与记录。

Login VSI 基准测试设置指南说明书

Login VSI 基准测试设置指南说明书

Benchmarking GuideMay 2021Setting Up the Login VSI Benchmark Using Citrix with VMware ESXiCompare benchmark results for VDI systems powered by Intel® Xeon® processors with DRAM only versus DRAM and 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AbstractThis document provides guidance for setting up and running the Login VSI benchmark usingCitrix on VMware. Follow these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to adhere to the same methodologyIntel used to achieve the benchmark and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Note that this guide is notdefinitive for benchmarking or configuring this environment, but is instead a reference of bestpractices to follow.The Login VSI benchmark simulates users signing into a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 andperforming typical user tasks such as viewing websites, emails, and PDFs. The Power Workerprofile is the most demanding workload in the Login VSI suite, which includes Freemind/Java,a photo viewer, and simulated installation.Benchmarking Guide | Setting Up the Login VSI Benchmark Using Citrix with VMware ESXiContents1Server Configuration (3)1.1Server Hardware Configuration (3)1.2Workload Configuration (4)2Software Configuration (5)3Server Layout (6)4Recipe Details (6)4.1Prepare the Cluster Servers (6)4.2Install Citrix (6)4.3Install VMware vSphere and ESXi (6)4.4Install the VDI Environment (7)5Installing a VDI Cluster (7)5.1Additional Information (9)6Setting Up a Golden VM Image (10)7Installing Citrix Virtual Desktop 1903.1 (15)8Creating the Site (15)9Creating a Machine Catalog (18)10Creating a Delivery Group (21)11Setting Up Login VSI Launchers (24)12Installing and Setting Up Login VSI Management Software (24)13Revision History (30)1Server ConfigurationThis section provides the hardware and workload configuration detail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benchmarking.1.1Server Hardware ConfigurationTo perform the benchmarking, configure the server using two DRAM-only configurations as the baseline. Compare results to a server configured using two DRAM-plus-Intel® Optane™ persistent memory (PMem) configurations, as shown in Tables 1 and 2.Table 1. Server Hardware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DRAM-only ConfigurationsPlatform Intel® Server Board S2600WFT Intel Server Board S2600WFT# of nodes 1 1# of sockets 2 2CPU Intel® Xeon® Gold 6238R processor@ 2.2 GHz Intel Xeon Gold 6238R processor @ 2.2 GHzCores per socket/threads per socket 28/56 28/56Microcode 0x0500002C 0x0500002C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ON ON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 ON ONBIOS version SE5C620.86B.02.01.0012.070720200218 SE5C620.86B.02.01.0012.070720200218 Intel® Optane™ PMem firmware version N/A N/ASystem DDR memory configuration:slots/capacity/speed24 slots/32 GB/2666 MT/s 24 slots/64 GB/2666 MT/sSystem Intel Optane PMem configuration:slots/capacity/speedN/A N/ATotal memory per node (DRAM, PMem)768 GB 1536 GBStorage •1x Intel® SSD DC D3-S4510 240 GB(boot)•2x Intel® SSD DC D3-S4610 3.8 TB(application drives)•1x Intel® SSD P4510 4 TB PCIe/NVMe(test storage – esxtop and emon data) •1x Intel SSD DC D3-S4510 240 GB (boot)•2x Intel SSD DC D3-S4610 3.8 TB (application drives)•1x Intel SSD P4510 4 TB PCIe/NVMe (test storage – esxtop and emon data)Network Interface Card 1x Intel® Ethernet Adapter X710 1x Intel Ethernet Adapter X710Table 2. Server Hardware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DRAM-plus-PMem ConfigurationsPlatform Intel® Server Board S2600WFT Intel Server Board S2600WFT # of nodes 1 1# of sockets 2 2CPU Intel® Xeon® Gold 6238R processor@ 2.2 GHz Intel Xeon Gold 6238R processor @ 2.2 GHzCores per socket/threads per socket 28/56 28/56Microcode 0x0500002C 0x0500002C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ON ON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 ON ONBIOS version SE5C620.86B.02.01.0012.070720200218 SE5C620.86B.02.01.0012.070720200218 Intel® Optane™ PMem firmware version 5435 5435System DDR memory configuration:slots/capacity/speed12 slots/32 GB/2666 MT/s 12 slots/32 GB/2666 MT/sSystem PMem configuration:slots/capacity/speed8 slots/128 GB/2666 MT/s 12 slots/128 GB/2666 MT/sTotal memory per node (DRAM, PMem)1024 GB (384, 1024) 1536 GB (384, 1536)Storage •1x Intel® SSD DC D3-S4510 240 GB (boot)•2x Intel SSD DC D3-S4610 3.8 TB(application drives)•1x Intel® SSD P4510 4 TB PCIe/NVMe(test storage – esxtop and emon data) •1x Intel SSD DC D3-S4510 240 GB (boot) •2x Intel SSD DC D3-S4610 3.8 TB (application drives)•1x Intel SSD P4510 4 TB PCIe/NVMe (test storage – esxtop and emon data)Network Interface Card 1x Intel® Ethernet Adapter X710 1x Intel Ethernet Adapter X7101.2Workload ConfigurationThe workload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the DRAM-only can be seen in Table 3; the DRAM-plus-PMem configurations are provided in Table 4.Table 3. Workload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DRAM-only ConfigurationsHypervisor OS VMware ESXi VMware ESXiKernel 7.0 GA, 15843807 7.0 GA, 15843807Workload and version Power Worker Login VSI 4.1.40 Power Worker Login VSI 4.1.40Citrix Studio 1912.0.1000 1912.0.1000Citrix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 1912 LTSR 1912 LTSRLogin VSI benchmark 4.1.40.1 4.1.40.1Intel® Optane™ PMem mode N/A N/ARun method Cold (1 iteration) Cold (1 iteration)Iterations and results choice 3 iterations, average 3 iterations, averageDataset size Dependent on # of VMs Dependent on # of VMsMaximum # of VDI sessions supported 120 170Table 4. Workload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DRAM-plus-PMem ConfigurationsHypervisor OS VMware ESXi VMware ESXiKernel 7.0 GA, 15843807 7.0 GA, 15843807Workload and version Power Worker Login VSI 4.1.40 Power Worker Login VSI 4.1.40Citrix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 1912 LTSR 1912 LTSRLogin VSI benchmark 1912 LTSR 1912 LTSRTest mode 4.1.40.1 4.1.40.1Intel® Optane™ PMem mode 2LM 2LMRun method Cold (1 iteration) Cold (1 iteration)Iterations and results choice 3 iterations, average 3 iterations, averageDataset size Dependent on # of VMs Dependent on # of VMsMaximum number of VDI sessions 150 1702Software ConfigurationTables 5 and 6 provide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the Knowledge Worker and Power Worker guest virtual machines (VMs). Configuration details for the launcher are provided in Table 7.Table 5. Guest VM Configuration – Knowledge WorkerMicrosoft Windows 10 Enterprise (version 1909)OS Build: 18363.62824 GB2 GBMicrosoft Office Pro Plus 2019 (Word, Outlook, PowerPoint, Excel) Version: 1808, Build: 10361.20002Internet Explorer: 11.592.18362.0Adobe Reader XI: Version 11.0.0Doro PDF Writer: 1.82VMware OS Optimization Tool (OSOT): VMware Windows-10-2004-EnterpriseCitrix Optimizer: using Citrix_Windows_10_1903 TemplateLogin VSI 4.1.40Knowledge Worker profileLaunch Windows: 48 minutesTime test runs after last user launched: 20 minutesLaunchers: 8 total (one launcher for every 25 VMs)Table 6. Guest VM Configuration – Power WorkerMicrosoft Windows 10 Enterprise (version 1909)OS Build: 18363.62848 GB4 GBMicrosoft Office Pro Plus 2019 (Word, Outlook, PowerPoint, Excel) Version: 1808, Build: 10361.20002Internet Explorer: 11.592.18362.0Adobe Reader XI: Version 11.0.0Doro PDF Writer: 1.82VMware OS Optimization Tool (OSOT): VMware Windows-10-2004-EnterpriseCitrix Optimizer: using Citrix_Windows_10_1903 TemplateLogin VSI 4.1.40Knowledge Worker profileLaunch Windows: 48 minutesTime test runs after last user launched: 20 minutesLaunchers: 8 total (one launcher for every 25 VMs)Table 7. Launcher ConfigurationMicrosoft Windows 10 Enterprise (version 1909)OS Build: 18363.62846 GB0 GBOS: Windows-10-2004-EnterpriseSoftware: Citrix Workspace and/or VMware Horizon Client (same launchers are used for either VDItests in this environment)3Server LayoutFigure 1. The benchmarking test uses an ESXi client connected to a VDI golden VM.4Recipe DetailsThis section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benchmarking process.4.1Prepare the Cluster Servers1.Populate servers with any of the memory configurations mentioned above.2.Connect IPMI to a network to be used for the cluster.3.Connect a 10 GbE NIC to the cluster network.4.Configure IPMI usernames, passwords, and static IP addresses.5.Ensure that you can ping IPMI addresses (additionally test by logging into the web interface, if available).6.Download the Login VSI Pro Library: https:///downloads/login-vsi4.2Install CitrixIf running the Citrix VDI, install Citrix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 on the ESXi client, as shown here:https:///downloads/citrix-virtual-apps-and-desktops/.4.3Install VMware vSphere and ESXiDownload the ESXi and vSphere installers and install them on the ESXi client, using the instructions here: https:///en/web/vmware/downloads/info/slug/datacenter_cloud_infrastructure/vmware_vsphere/7_0.4.4Install the VDI EnvironmentDownload the ESXi installer and install it on the VDI host machine(s) and add it to the vSphere cluster. For this test, each VDI cluster will have a single host added to each defined cluster. See the next section for details for this step.5Installing a VDI Cluster1.Attach the ESXi media to the cluster. Using the KVM, attach the ISO to the host as a USB host or physically viaa USB cable, depending on your setup.2.Install the OS onto the VDI client system. Follow the ESXi installation prompts.uz3.Define a static IP. This static IP is on the management network. The 1 GbE network is used during this step.From the KVM or local keyboard, log into the VDI client user interface with the root user and password you specified in Step 2, and modify the static IP settings.4.Add the VDI client to the vSphere system. From the vSphere user interface, define a new cluster to be usedfor the VDI client. For this test, the defaults are selected.5.Add the VDI client to the cluster by selecting the Add hosts option on the vSphere interface. Complete thesteps and wait for the host to be added.5.1Additional InformationThe VDI client installation is now complete. The test environment that was employed in this test uses multiple images running on the single control server, shown below. Short descriptions are provided here:•CentOS Jumpbox. This machine is used as a network gateway. It hastwo virtual switches defined on the image, which provide internet accessfrom the 1 GbE management network to the 10 GbE internal network.•Citrix Software. This is the VDI controller, which will be covered in fulldetail later.•Domain Controller. This machine is used to provide DNS and DHCPfunctionality to the 10 GbE internal network. All VDI clients in this testenvironment are connected to this host via a physical 10 GbE switch,which is then connected to this machine.•Horizon 7 Controller. This machine is used to provide the VDIenvironment for the test case which uses Horizon rather than Citrix. Thisis not covered in this test documentation version.•Launcher00x. These are the launchers that are connected to Login VSIfor the purpose of running the VDI workload.•LoginVSi_... . This machine is used to deploy the Login VSI workload; itwill be covered in later sections.•SQL DB. This machine is used to deploy a SQL Server environment thatis used i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itrix server.6Setting Up a Golden VM ImageSet up a VM as a golden image for Login VSI on Citrix. Power on the VM and access it.1.Install Login VSI target software.u2.Install Microsoft Office Pro Plus 2019.3.Connect to Active Directory. Ensure the golden image is part of the Active Directory.4.Install Citrix Virtual Desktop Virtual Delivery Agent (VDA).NOTE: Skip this section if Citrix Studio Delivery Controller is not configured.a)Mount the Citrix Install ISO. Launch the executable, AutoSelect.b)Install the VDA for Windows. Select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 then select Prepare Machines and Imagesto install the VDA.c)Set up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re components. Create an MCS image and make sure Citrix WorkspaceApp is not selected.d)Set up additional components and the delivery controller. Launch the executable, AutoSelect. Ensurethe following are selected: “Citrix Supportability Tools,” “Citrix User Profile Manager,” and “Citrix User Profile Manager WMI Plugin.” Also select “Do it manually” then add and test the FQDN for the Citrix Studio host.e)Set up features and the firewall. Select “Optimize performance” and specify “Automatically” for howfirewalls rules are to be configured.f)View the summary and install.g)Turn off Smart Tools and select Finish. Select “I do not want to participate in Call Home,” then restart themachine and finish the install.5.Disable Windows tamper protection. Disabling tamper protection will allow for optimization tools to disableWindows Defender. Go to Windows Settings and find Virus and Threat protection settings and select Manage Settings. Change Tamper Protection to Off.6.Install Citrix Optimizer and apply Windows 10 1903 Template. Select the “Windows 10 Build 1903 fromCitrix” template then click Select All, and then Optimize. For more information, read the article athttps:///article/CTX224676.e VMware OS Optimization Tool 2020. Download this tool at https:///vmware-os-optimization-toola)Select or download the Windows 10 1809-2004-Server template.b)Analyze and optimize. After selecting the template, click Analyze then select Optimize.c)Finalize. Go to the Finalize section and select the same options show in the screenshot and click Execute.8.Create a snapshot.Important: The golden image must have only one vCPU (one core per vCPU), along with a vdisk of type SCSI, before the snapshot is created.Select the VM to be used as the golden image.Go to the options below the VM table and select Take Snapshot and name it with the prefix “XD_” (for example, XD_gold).7Installing Citrix Virtual Desktop 1903.1Instructions for installing the Citrix Delivery Controller can be found here: https:///en-us/citrix-virtual-apps-desktops/install-configure.html.8Creating the Site1.Begin the Delivery Controller installation. Launch the AutoSelect executable then select Get Started àDelivery Controller.2.Accept default databases. Leav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Database names at their default locations and go tonext screen.3.Set up licensing. For initial installation, select the 30-day trial or connect to your local Citrix License serverdirectly and download the license file.4.Set up the connection. Choose the vSphere connection and follow the remaining prompts to connect.5.Set up the network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For the Name Resource, select “VLAN created in Prism.” Do notselect any additional features.6.Review the summary and select Finish.9Creating a Machine CatalogNow that site setup is complete you must create the machine catalog.1.Choose the operating system. Select “Desktop OS.”2.Choose the machine management settings, as shown here.3.Choose the desktop experience settings, as shown here.4.Choose the default container, as shown here.5.Set up the master image. Select the snapshot created earlier (for example, “XD_gold”). For the minimumfunctional level of the catalog, select “1811 (or newer).”6.Set up the VMs, as shown here.7.Set up computer accounts. Create Active Directory computer accounts in the Login VSI organizational unit(OU) or in the Computers OU.8.View the summary and select Finish.10Creating a Delivery GroupOnce site setup and machine catalog creation are complete, you can create a Delivery Group.1.Choose the size of the Delivery Group. Choose number of VMs for the Delivery Group (for example, 325).2.Specify who can use the Delivery Group. Select “Allow any authenticated users…”3.Add applications. Use the Add button to add your applications.4.Set up the desktops. Add assignments. Provide a display name and leave other options with their defaultvalues.uvw5.View the summary and select Finish.6.Set the Delivery Group’s power management settings. Once the Delivery Group is created, edit the DeliveryGroup and change its Power Management settings. Adjust the number of VMs powered to the maximum amount during the times they are in use.11Setting Up Login VSI Launchers1.Download Citrix Receiver 4.12: https:///downloads/citrix-receiver/windows/receiver-for-windows-latest.html.2.Install Citrix Receiver 4.12.3.Ensure that the launcher is connected to the domain.4.Sign into the domain\Launcher-V4 user with default password “Password!”5.Ensure that the launcher agent is on screen. The Login VSI launcher agent should automatically launch due tothe profile script for the user Launcher-V4. The launcher agent will open a command prompt window,indicating that the launcher is waiting for a Login VSI workload to start.12Installing and Setting Up Login VSI Management Software1.Perform power management. Launch the Setup executable within the Login VSI Dataserver Setup directory.2.Set up Active Directory. Ensure there is an Active Directory with administrative rights on the network SetupActive Directory script. (Active Directory on the cluster network used is vpremote.local.)3.Save and execute. Click “save to PS1” and execute on the Active Directory as administrator.4.Add the Login VSI Pro Library. Use the instructions found here:https:///documentation/index.php?title=Login_VSI_Pro_Library_Setup 5.Add launchers.6.Set workload settings.7.Set workload options.8.Choose a scenario.9.Set up the connection.a)Choose the connection type and settings.b)Specify user information and session appearance.c)Choose session mappings and insert a new command line.d)Enter the connection command line.10.Start the test.a)Specify the test configuration and name.b)Set up the launcher workflow and scripts.c)Ensure the Session Monitor is running.d)Perform a launcher check and finish.The launcher check will wait for all launchers to acknowledge they areready via the launcher agent.11. View the dashboard. The dashboard will start showing launcher and active sessions and display importantinformation such as the number of errors found in the workload.12. View the results of the test.a) Launch the analyzer. C lick the Analyzer button on the bottom of the Login VSI Management console.b)Browse to VSIshare. Ensure that your VSIshare directory is set correctly, and select the tests you wouldlike to view and click Open. Two sample results (Summary and VSImax v4) are provided as examples.u13Revision HistoryDescription Date1.0 Citrix on ESXi Benchmarking Guide, formatted and edited by3/31/2021Kaia Communications, Inc. (agency)1.5 Draft updated by Todd Clausen to replace various screen captures 4/29/2021Intel technologies may require enabled hardware, software or service activation.No product or component can be absolutely secure.Your costs and results may vary.© Intel Corporation. Intel, the Intel logo, and other Intel marks are trademarks of Intel Corporation or its subsidiaries.Other names and brands may be claimed as the property of others. 0521/SMIU/KC/PDF。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测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测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测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医疗和疾控机构是关乎公众健康的重要场所,而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则是保障这些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针对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们编写了本指南,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指导和决策支持。

本指南从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涵盖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情况,以及如何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和预案。

通过详细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医疗和疾控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机构安全稳定运行。

在撰写本指南的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各项要素,包括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力求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指南。

希望本指南能够成为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工作人员的实用参考,也能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

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安排,为读者提供整体框架。

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包括各自的特点、管理要点和相关政策法规。

同时,还会重点介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要点,如人员培训、应急预案和安全检查等。

-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回顾文章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同时,还会展望未来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展示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南和参考。

情绪管理指南测试

情绪管理指南测试

情绪管理指南测试您的专柜: [填空题] *1. 判断题覆水难收,伤痕难治愈都是负面情绪引起的后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EQ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情绪管理以及无视他人的情绪能力指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人情绪不好时,体内有一种MKT细胞的活性就下降,因而不能战胜体内病毒,形成疾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情绪是由身体自身表现出来的状态,不是源于内心的感受。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 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 控制不了情绪,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单选题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决定的。

[单选题] *A、心态(正确答案)B、自己C.生活品质9. 心态影响()。

[单选题] *A、生活状态B、身体健康C、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0. 如何调整心态()。

[单选题] *A、抱怨自己B、改变自己(正确答案)C、多批评11. 积极的心态可以把危机转化为()。

[单选题] *A、成功B、机遇(正确答案)12. 面对压力的态度()。

[单选题] *A、接受现实积极心态热爱生活(正确答案)B、接受现实消极对待热爱自己13. 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 [单选题] *A、本事(正确答案)B、本领14.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

[单选题] *B、认识能力15. 消极的情绪破坏人的()。

[单选题] *A、身体健康B、正常生活(正确答案)16. 下列那个情绪不属于七情() [单选题] *A、爱B、怒C、恨(正确答案)D、恶17. 什么是情绪管理?()。

[单选题] *A、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正确答案)B、随遇而安C、爱怎样就怎样D、无所谓的态度18.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情绪()。

内部控制测试与指南

内部控制测试与指南

内部控制测试与指南
内部控制是企业及组织中的一种管理机制,用于确保业务运作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它是保护企业利益、预防欺诈和错误的关键工具。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需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估,并制定
相关指南。

1.审核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测试。

这包括检查会
计记录和凭证,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2.风险评估: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并确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例如,企业应对现金管理、库存管理、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3.流程审查:审查企业的业务流程,识别潜在的弱点和风险点。

例如,检查采购流程中的授权程序、检查销售流程中的票据审查程序。

4.内部审计: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检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审计可以在企业内部由专门的审计团队进行,也可
以由外部审计公司进行。

5.人员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关的内部控制培训,使其了解内部控
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
制的组成要素、内部控制的工具和技术等。

6.监督与监控: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监控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和
执行。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和规程,建立内部控制的责
任制度,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测试项目和指南。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测试项目和指南,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有效的内部控制测试和指南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防止欺诈和错误,从而保护企业利益。

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全文

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全文

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全文以下是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的全文: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范围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帮助组织和个人进行安全可靠测评。

本指南涵盖了整个测评过程,从规划、准备、执行到评估和报告。

1.2 定义安全可靠测评是指对系统、产品或服务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的表现和弱点。

测评的目的是发现潜在的风险和脆弱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1.3 相关资源本指南还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源,如参考文献和工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安全可靠测评工作。

第二章测评规划2.1 目标和需求在测评规划阶段,需要明确测评的目标和需求。

目标应该与组织的安全策略和目标相一致,需求应基于风险评估和系统需求分析进行制定。

2.2 测评类型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测评类型,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确保选择的测评类型与测评的目标和需求相一致。

2.3 测评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资源的需求和时间计划等。

计划应明确测评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测评准备3.1 团队组织组织一个专业的测评团队,包括安全专家、系统管理员和测试工程师等。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2 测评资源获取必要的测评资源,如测试工具、文档和系统访问权限等。

确保这些资源在测评期间可用,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3.3 测评准备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并定义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对于涉及到的系统、产品或服务,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文档。

3.4 测评许可确保在进行测评前获得相关的授权和许可。

这可能涉及到法律和合规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测评前进行明确的沟通和协商。

第四章测评执行4.1 测试过程根据测评计划和测试用例,依次执行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确保测试过程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以便于后续评估和改进。

4.2 异常处理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异常情况和问题。

及时记录和报告这些异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

软件测试指南

软件测试指南

软件测试指南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

它是为了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错误、缺陷和漏洞,以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软件测试指南,帮助你进行有效的软件测试。

1. 概述在开始软件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软件测试的目标和目的。

了解软件的功能和预期的行为,明确需求和用户期望,这将有助于你制定测试策略和计划。

2. 定义测试策略和计划测试策略是制定整体测试目标和方法的指导方针。

它应该根据软件的特点、需求和规模来制定。

测试计划是测试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资源、测试进程、测试工具等的详细规划。

3. 确定测试类型软件测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根据软件的性质和目标用户,选择适合的测试类型进行测试。

4. 制定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针对软件功能和需求的具体测试情况,用于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操作和输出正确的结果。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各种情况,包括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和边界情况。

5. 执行测试用例在执行测试用例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测试环境。

确保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相似,并且能够模拟用户的操作和场景。

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记录测试结果、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

6. 进行缺陷管理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及时记录、跟踪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

使用适当的缺陷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管理和跟踪缺陷的处理过程。

7. 进行回归测试当软件发生变化或修复了已知的缺陷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来确保修复不会导致其他功能受损。

回归测试应该包括之前已验证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功能。

8. 自动化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测试可以重复执行相同的测试用例,并可以更好地处理大规模的测试任务。

9. 建立合适的测试团队一个高效的测试团队是软件测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团队应该由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组成,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机密XXXXXXXXXXX系统测试管理指南文档状态[ ] 初稿[√ ] 评审通过[ ] 修改[ ] 发布[ ] 作废文档标识当前版本Ver.0.8.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变更履历更改的版本号更改时间状态更改简要描述更改人批准人图表和章节号Ver0.8.0 2011-1-21 全文N 全文新建注:状态可以为N-新建、A-增加、M-更改、D-删除。

目录1.概述 (1)1.1目的 (1)1.2基本过程 (1)2.测试策划 (2)2.1测试策略 (3)2.2估计 (4)2.3进度 (5)2.4人员及培训 (5)2.5环境 (5)2.6关键依赖 (6)2.7沟通 (6)2.8测试配置 (7)2.9计划沟通和评审 (7)3.测试监控 (8)3.1日常监控 (8)3.2阶段总结 (8)3.3版本质量分析 (9)3.4测试总结 (9)3.5测试财富积累 (9)1.概述1.1目的本文描述了新核心项目中测试管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为测试负责人执行测试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1.2基本过程P DAC 项目活动任务图1-1:PDCA环PDCA的过程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同样也适合于测试活动的管理,如果将测试活动分解为更详细的任务,每一项任务也同样适合于PDCA的过程。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工作程序。

P(Plan)——计划。

包括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行动(或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财富,便于后续工作参考;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测试策划2.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Q&A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图2-1:测试策划2.1测试策略1.明确测试的目标和通过标准,其中:a.DAT接收测试通过标准、DAT通过标准、UAT接收测试通过标准、STAGING测试通过标准由测试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确定;b.UAT通过标准通常由业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确定。

测试通过标准可以从测试活动是否按计划完成、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和数量、缺陷收敛趋势等方面来设定,如,所有的测试用例都执行完成,无A类缺陷。

2.明确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a.在需求理解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点进行分解;b.以项目总体的质量方针为依据,确定每个功能点在DAT、UAT、STAGING各活动中是否覆盖,以及此功能点的测试重点。

2.2估计测试估计主要体现在测试工作量的估计,常用的三种方法如下:1.基于项目总体工作量运算法:♦开发人员估计出项目的总规模;♦基于项目总的生产效率(类似项目),得出项目的总工作量;♦基于测试活动的百分比(类似项目),得到测试活动的工作量;♦进而通过测试活动的分布(类似项目)得到测试管理、设计、执行等各活动的工作量。

2.专家法:基于功能分解的结果,由测试专家分别估算每一功能点的测试用例规模和工作量。

3.基于需求的运算法:♦根据需求,专家法(或基于类似项目的经验值)估算测试用例规模;♦基于测试设计效率/测试执行效率(类似项目),得到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的工作量。

目前没有以往类似项目的参数积累,可以先采用专家法,逐步积累。

1.基于功能分解,通过专家法,估算出功能点对应的DAT测试用例规模、测试设计的工作量以及测试执行的工作量。

2.参考1的估计结果,估算测试管理、版本部署等活动的工作量。

测试各类活动分布比例:(业界数据,仅供参考)测试管理—10%测试设计—40%测试执行+Bug Report—50%2.3进度1.对测试活动进行任务分解;任务的粒度建议在1人周以内,以更好的对任务进行监控。

2.根据项目计划的里程碑初步设定测试活动的里程碑;3.参考估计的结果,结合软件发布计划,确定各里程碑完成的任务;当测试用例之间有顺序关系时,应明确测试用例执行的顺序。

4.为每一项任务指定进度要求和责任人。

多系统环境下的版本部署和测试,项目负责人应与测试负责人、环境部署人员、版本部署人员、DBA共同策划部署顺序和对应的测试重点。

2.4人员及培训1.根据项目的业务和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块负责人、测试人员以及测试配置负责人;如目前的资源中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资源不足时,需及时向高级管理者进行申请。

2.初步确定测试组成员加入项目和离开项目的时间点。

3.识别每个测试组成员能力与角色要求的技能差距。

4.针对技能差距组织相关的培训以满足项目需要。

如需要组织内其它项目组成员或组织外的成员提供培训的时候,需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高级管理者提出申请。

2.5环境1.依据项目生产环境的要求,项目负责人和系统管理员共同进行测试环境的策划,包括DAT、UAT(正常系和大数据量)、STAGING,在项目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测试环境尽量贴近系统的生产环境;测试环境策划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硬件、网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如果存在多个服务器之间的协作,建议增加测试环境的网络拓扑图进行辅助说明。

2.如果存在测试环境与其它项目的测试环境共享硬件资源的情况,需要识别和说明,并与相关人员协商资源分配的策略。

测试环境的策划环节中,测试负责人主要是接收测试环境的策划结果,以此为参考进行测试,如测试的执行过程中,测试环境发生变更,系统管理员和项目负责人需及时通知测试负责人。

正常系大数据量DAT环境UAT环境STAGING环境图2-2:测试环境分类2.6关键依赖识别与测试活动相关的关键依赖关系。

关键依赖通常指需求文档、待测试软件版本、测试工具、测试数据、测试环境等直接影响测试进度、工作量、质量的因素。

关键依赖没有固定的因素,例如,如果测试环境中多个项目共享硬件资源时,考虑到软件的性能,需要协调测试时间,此时硬件资源就是测试的关键依赖。

2.7沟通在项目中,BA、业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环境部署各角色之间的良好沟通对项目的目标达成至关重要,其中测试人员与项目团队的频繁沟通主要其中在缺陷管理活动、Q&A管理活动中。

缺陷管理规则和Q&A管理规则,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共同确定。

需要考虑到项目成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软件的质量,项目人员的分布、组织内的文化等情况,采取合适的过程。

例如:当有异地开发团队时,缺陷管理过程中,当开发拒绝一个bug的时候,需要转给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测试人员再关闭bug,可以避免bug在开发和测试之间多次反复的情况。

当测试人员业务经验较弱的情况下,测试初期可以由测试模块负责人确认后再转给开发,可以有效地避免bug描述不清给开发带来的困扰。

项目的沟通还体现在项目进展沟通、软件版本质量交流、问题和风险的及时沟通,经验的分享等。

沟通的方式需要项目负责人组织干系人共同确定。

测试活动中识别的风险和问题应根据对项目QCD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汇报机制,当问题和风险对项目进展、质量的达成有重大影响时,需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干系人汇报(通常mail方式),并一同讨论解决措施,当对项目的QCD影响较小时,可以选择在项目例会上报告或在“测试阶段报告”中汇报。

2.8测试配置1.测试配置负责人建立测试配置库;2.识别测试相关工作产品和配置层次(存储、版本、基线);3.确定各类工作产品存储位置;4.管理各角色的访问权限;测试配置包括测试财富的配置管理。

测试配置负责人作为项目配置管理小组的成员,通常在项目级设置CML,缺陷管理工具,服务器等访问权限的设置统一在项目级进行设置。

备份机制可以项目级或组织级统筹策划和实施。

2.9计划沟通和评审测试策划的结果记录在“测试计划”中,测试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对“测试计划”进行沟通和评审,以对测试工作达成共识。

测试环境的策划记录在“测试环境管理表”中。

3.测试监控3.1日常监控1.监控每项工作任务是否按计划执行;应关注项目关键路径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任务的输入是否就绪。

测试执行中,测试负责人需根据测试的结果调整测试进度和范围,如某些模块问题较多,可暂停此模块的测试,并尽早与开发沟通,统筹修改后再进行测试。

2.监控需求变更对测试活动的影响;当需求变更时,需要进行功能分析,并估计对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活动的影响。

3.监控人员、环境等资源的投入;4.监控关键依赖的准备;5.识别和跟踪项目的风险和问题;6.定期与相关干系人沟通测试进展。

3.2阶段总结1.确认本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成果物提交情况;2.收集进度、工作量的偏差,并进行偏差分析,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偏差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估计的准确性,而是为了判断是否需要适当的调整后续任务的计划,通常我们在项目初期的估计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需要在项目中根据对偏差的分析不断的调整。

当然,并不是有偏差就一定要重新估计,通常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范围,比如超出10%时,就需要调整后续活动的计划,偏差控制的范围,会随着过程成熟度的提升而逐渐变小。

3.监控项目资源,分析其对项目的影响,并解决资源冲突;4.跟踪测试设计/执行的进展,分析各模块测试用例执行的比例;5.分析缺陷的模块分布,尽早识别需要完善的模块或功能点;6.分析测试设计/执行的效率;7.识别和跟踪项目问题和风险;8.以上内容记录在“测试阶段报告”中,测试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对其进行评审,沟通和确认测试进展,必要时,调整测试计划。

3.3版本质量分析1.总体说明当前版本的质量状况;2.分析软件缺陷的版本分布、等级分布、类型分布、引入阶段分布及模块分布,统计缺陷的修复状态及修复周期;3.以上内容记录在“版本质量报告”中,测试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对其评审,及时发现软件及开发过程的问题,必要时调整测试计划和项目计划。

3.4测试总结1.收集测试规模、进度、工作量及偏差,并进行偏差分析;2.计算和分析测试效率;3.统计漏出缺陷、漏出缺陷分布以及发现缺陷的分布;4.分析软件缺陷的版本分布、等级分布、类型分布、引入阶段分布及模块分布;5.统计缺陷的修复状态及修复周期;6.记录遗留缺陷,并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7.回顾项目中风险和问题的监控;8.总体总结测试活动的经验和心得;9.以上内容记录在“测试总结报告”中,测试负责人组织相关干系人进行评审,对总结的内容达成共识。

3.5测试财富积累测试财富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方法、测试工具使用心得、常见缺陷等,财富的积累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归纳、升华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