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8.《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设计
1、作者简介:
刘义庆简介
2、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2)默读教材
3)复述知文
3、精读课文
设置问题,引发思想,从而进一步把握教材内容
4、文章脉络
归纳法
读书指导法
《咏雪》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1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有哪些?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适时补充法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练习指导法
《咏雪》通过描写晋朝人谢安家的一次家庭聚会上谢道韫所表现出的文学才能,赞颂了她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聪敏过人,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课时计划
课题
8《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思辨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写作实践:给出一些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四、教学流程
最后,我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能够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同时,也期待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积极进取,学有所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名士的言行举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诚信和礼仪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后,我思考了很多。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这篇古文的学习兴趣还是挺高的,他们对于故事中的陈太丘与友的性格特点以及所传达的道德观念都很感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得还不够巧妙,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和礼仪”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咏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
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
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
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
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
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
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
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
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之《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载体,尝试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魅力,体会诚信、友情等价值观的重要性。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较为有限,导致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诚信、友情等价值观,并能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反思。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诚信、友情等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
3.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期、诺、返、顾、舍、去等。
4.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深入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道德观念;
(2)运用朗读、复述、分析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品质;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修养。
4.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族书面语言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具体的案例。文章通过陈太丘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诚信观念如何影响人际关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句式结构和词语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方式,如引入故事、漫画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对于难点部分,如一词多义、古汉语句式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演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体验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下雪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描绘雪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不够熟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大生字词的复习力度,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文章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思想感情体会: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
-重点讲解“霰”字的古义和今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通过对比喻“撒盐空中”的解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描绘事物特点时的效果。
-通过谢道韫的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文化特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对雪的赞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这次创作活动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修辞手法使用不够恰当,有些创意较为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实践中,我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指导,引导他们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咏雪》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2. 训练朗读能力,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 学习文言字词,理解文章,背诵积累。
4. 训练品析能力,品析具体语境中词句的表现力。
课标要求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教材及学情分析《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5、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积极主动的思维。
重点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难点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积极主动的思维。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教学过程:―、引入课文学习课始,学生朗读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教师出示背景材料,学生朗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其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二是以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四是语言简练生动,言约旨丰。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政治家,一代名相,死后追赠为太傅。
《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最终的官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4.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5.背诵《咏雪》并理解其寓意;
6.感受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情感表达;
7.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咏雪》,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心理较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但也暴露出他们在实际运用修辞手法时的一些问题。如句子结构不够合理、修辞手法运用不够恰当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介绍;
2.《咏雪》一文的语言特色、意象描绘、情感表达;
3.文中重要词语、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2)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从文中对谢太傅、道韫等人物的描写中,分析其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举例:谢太傅在文中展现出博学多才、谦虚有礼的形象,教师需指导学生从文中的言行举止中体会这一形象。
(3)体会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理解作者通过咏雪所抒发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创意说明:以读课文为线,采用点读、译读、问读、背读、演读等版块,分层推进,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读出情味,读出情景。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了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不仅有我们所熟悉的司马光、孔融,还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检查预习:学生简介作者和作品、教师补充。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
原有集,已失传。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点读字词。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强调读准如下字词的读音:太傅欣然差可拟无奕在否惭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读顺句子。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4.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5.教师点读如下字词,检查同学们的理解情况。
儿女讲论俄而欣然未若期行舍去尊君家君骤差拟因戏否委引顾三、译读文句。
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女生读《咏雪》,男生说译文。
3.男生读《陈太丘与友期》,女生说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刘冰亚北京市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一、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
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
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习,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
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
主人问病,曰:“患疟也。
”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
②乞药:求医问药。
乞:求取。
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
④明德:光明的德行。
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最后一篇文章,根据单元提示“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可见,本课可从亲情角度进行挖掘。
“预习”中说:“《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
预习课文时,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因此,设计此课,可重点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其背后家庭教养的重要。
但作为文言文,又属笔记小说,与本单元前几篇的散文和散文诗在解读方式上应有不同,设计可力求新意,最好有一以贯之的线,能将两则故事串联起来,设计中应以活动探究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
可选取《世说新语》中“新语”二字为切入点,从两则故事中寻找“新语”,或展现故事内容之新,或体会人物风骨之新,给学生留出很大的思维空间。
另外,由于故事短小,可以两则故事为核心,另外选择几个同类故事构成拓展性群文阅读,在文本与文本的相互联系间,深入理解《世说新语》在亲情表现方面的独特之处,并进一步感受魏晋时期儿童的智慧,体会魏晋之风。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揣摩两则故事的内容之新。
2.探究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之新。
3.联系拓展文本,初步了解魏晋时期人物风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教学难点:感受“新语”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同学们一定喜欢听故事,那么你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有这样一本奇书,它的故事都很短,却很有意思,里面有很多最新鲜的故事,最有个性的人物,不信,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割席分座”,看看是否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你。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创作的短篇小说。
《世说新语二则》选取了其中两篇较为有趣的故事,分别是《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这两篇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面对《世说新语》这样的古代文学作品,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分享学习心得。
然后,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人物形象分析:通过对杨修、管宁等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理解其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反映出的道德品质。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学习两则
-哲理感悟: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如杨修的机智和管宁的正直,并联系实际生活。
2.教学难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式用法,才能准确把握文本内容。
具体举例:
-在《杨修论马》中,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槽枥之间”指的是马厩,而“昂首而嘶”则形象地描绘了马的神态。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这种古文表达方式转换成现代汉语,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分析杨修和管宁的人物形象时,重点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来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表面的行为描写中深入挖掘其内在品质,如杨修的聪明才智和管宁的坚定原则。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汇的准确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现代语境的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像杨修一样善于观察和推理,或如何像管宁一样坚持原则。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8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重难点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冰心的诗句: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一起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二、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
南朝宋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世说新语》二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情形?”(如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举例:在学习“顾悦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时,教师应重点讲解“自云”表示自述,“多能鄙事”表示懂得很多琐碎事务的意思,并让学生模仿造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举例:在分析陈元方拜访袁公的礼仪时,教师需要解释当时拜访的礼节,如为何要谦逊有礼,以及这种行为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这些道德教育内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名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古人智慧与品行。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资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世说新语》中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古人在言语和德行方面的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道德教育:从故事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顾悦的机智和陈元方的谦逊有礼,强调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通过逐句解读、词汇替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古代文化背景:学生对古代文化礼仪的认识有限,可能难以理解故事中的某些行为和对话,如陈元方拜访袁公时的礼仪,需要教师提供文化背景知识。
本节课将围绕这两则故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与品行,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中的两篇文章:《管宁割席》和《谢道韫咏雪》。
2. 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刘义庆的生平事迹。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中的两个故事,以及它们所体现的古代人物品行和才情。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并探讨了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借鉴古代智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看待管宁的交友原则,或如何理解谢道韫的才情。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模拟古代人物,运用文章中的语言和修辞进行对话,体验古代文化氛围。
3. 分析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
4. 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5. 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传承意识,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1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今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再次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
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
该书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1.把握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3)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
(4)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2.把握重点语句(1)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与我约定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筑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明确: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明确: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人教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设计
元方确实有失礼节;可以觉得对待无礼之人,元方做得很对;可以看在元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不必说得这么严重……甚至可以认为古时候由于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友人不是故意要迟到的,元方错怪客人了。
4.作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陈太丘的友人和其儿子的形象的呢?
一种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看发则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来到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恰恰缺少意蕴,所以
3、指导学生交流探究
四、综合建模
说出积累的写雪的名句
【活动一】初读,感知文意
品味诗情――吟读《咏雪》。
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和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达成教学目标1
达成教学目标2 3
当堂检测
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主人公:友、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背景 客人:不守信
陈太丘:舍去
客人:怒责太丘
相遇对话
元方:针锋相对(无信、无礼)
客人:认错,引
各自表现
元方:入门不顾
作业设计
A层:完成课后小测
B层:完成课后思考探究
运用了对话描写,其中还有神态、动作描写等方法。
三、指导学生交流探究
四、综合建模
【活动一】朗读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习如何写人——《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整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比较两文塑造人物方法的异同。
2.略读《世说新语》中相关“神童”故事,学习一些写人技法。
重难点:1.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比较两文塑造人物方法的异同。
2.略读《世说新语》中相关“神童”故事,学习一些写人技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志人,就是记人、写人。
书中写了很多“神童”。
今天我们阅读几则关于“神童”的故事,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学如何写人。
二、读懂神童故事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自由读课文,注意下面句子的节奏。
【出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说一说:结合课下注释自主说译课文,勾画疑难字句。
3.找一找:你能给加黑的词找到意思相同的成语朋友吗?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与友期行太丘舍去下车引之入门不顾4.演一演。
小组合作,合理想象画面,还原情境,演读《咏雪》或《陈太丘与友期》。
5.朗读译文,理解文意。
(译文略)三、品析神童之“神”1.理解神童之“神”《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各塑造了一个神童,他们有什么异同?预设:两文中都有一个聪慧善思、机敏应对的神童。
谢道韫的文学才华令人赞叹。
她把大雪纷飞比作“柳絮因风起”,想象奇特,比喻传神,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意蕴深刻。
陈元方的知书达理、善于应对。
面对友人的“怒”和“非人哉”的出言不逊,不惊不惧,据理批驳,指出友人既无信又无礼,让友人无言以对。
2.感悟写法之“神”作者用怎样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神童之“神”呢?活动一:察言语【出示】不看书,填一填。
(一)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柳絮因风起。
”(二)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
美德。
过程与方
法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
德。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咏雪》
导入一(故事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同学们,其实像他们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导入二(文本导入):同学们,下雪时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
也可以情景导入或问题导入。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2.知识链接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3.积累字词
注音
阳夏.(jiǎ) 雪骤.(zhòu) 差.(chā)
可拟.(nǐ) 柳絮.(xù)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重点,标注难点。
2.小组内交流疑难。
3.班内交流疑难。
【交流点拨】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因风:乘风。
(三)深层探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不俗之才。
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交流点拨】(示例)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1.积累字词
(1)注音
不.(fǒu) 惭.(cán) 陈寔.(shí)
颍.川(yǐng)
(2)解释词语
①期行
..:相约同行。
②舍.去:舍弃。
③乃.:才。
④则.:.就,便,那么。
⑤顾.:回头看。
⑥君.:对别人的尊称。
⑦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⑧家君
..:谦辞,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⑨尊君在不.:同“否”。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
(强调“不”同“否”。
)
2.学生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3.齐读课文。
(二)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疑难。
3.学生质疑,班级内解决疑难问题。
【交流点拨】①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乃:才]
②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委:舍弃)
③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引:拉,牵拉顾:回头看)
④区分尊君(尊称)、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出来,同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 “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 “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 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
)
(三)研读课文,深层探究
1.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友人发怒的原因是——“”。
②友人不守信的表现是——“”。
【交流点拨】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过中不至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2)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3.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交流点拨】(1)不同意。
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
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
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 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交流点拨】①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②民无信不立。
(孔子)
③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大仲马)
④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⑤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
咏雪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胆识过人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友人
聪明伶俐暴躁易怒
知信懂礼知错就改
重诚信知礼义(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