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卷16年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卷)
2015-2016年度市第二中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每一小题2分〕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A.650米B.590米C.500米D.450米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B.乙地C.丙地D.丁地3.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B.含沙量更大C.年径流量更小D.水流速度更快区域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根底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如下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完成4-5题4.比拟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5.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某某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展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6-7题。
6.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B.RS与GPS D.GPS、GIS与RS7.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减弱C.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D.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拟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8-9题。
8.如下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扩性产业转移的分别是A.汽车制造、金融保险 B.节能环保业、高端装备制造C.服装鞋帽生产、石油化工D.纺织业、电子装配9.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C.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D.促进经济开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洛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B、主要灾害性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因素B、市场因素C、人口因素D、自然因素3.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在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读图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4—5题。
4.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5.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6、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中、西部地带发达B、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C、东部地带是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技术最高的地带D、“西部大开发”使东部经济地带失去了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强的优势7、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大,说明其生产力水平高B、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均衡C、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D、西部地带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8.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9、下列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方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B、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大,社会经济方面发展差别很小C、北方地区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南方地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近年来,地处我国西部地带的云南省正在启动“绿色经济”工程,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
2015-2016学年文科地理必修三期末模拟卷1
必修三期末模拟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2.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A.①B.② C.③ D.④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下列工业部门宜在山西能源基地布局的是:①化学工业②有色冶金③电力工业④电子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 B.林地C.草地 D.建设用地6.若该区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湿地减少C.荒漠化 D.森林减少下图是“我国农产品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主产区—人口众多,耕地狭小B.长江流域主产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足C.甘肃新疆主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8.各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A.华南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B.汾渭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C.河套地区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D.长江流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下图为“我国第四纪盐湖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A.A2 B.B4 C.C3 D.D310.下列关于我国盐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B.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完全不吻合C.盐湖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D.盐湖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6秋地理人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检测卷(1) Word版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下图,回答1~2题。
1.此区域具有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④2.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C.差异性和整体性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区域为流域(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它有明确的界线(分水岭)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并有明确的区域特征,但它没有政治地位。
第2题,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可变性四大特征,区域内部表现为整体性的特征即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表现为差异性。
答案:1.C 2.A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A处著名的矿产及矿产地是()A.铁—鞍山B.煤—抚顺C.铜—吉林D.石油—大庆4.A处所在的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有生产力较高的黑土B.有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C.人口稠密,有充足的劳动力D.有单产高的农作物水稻5.C地与A地相比()A.年平均气温高B.降水略丰富C.地形更平坦D.水源较充足解析:第3题,A处位于松嫩平原上,这里有我国著名的大庆油田。
第4题,A处的松嫩平原分布着肥力较高的黑土,气候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第5题,C地与A地虽然都位于长白山地的背风坡,但C 地距海更近一些,年降水量较A地略丰富。
答案:3.D 4.A 5.B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解析:第6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卷)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水源条件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盆地在甲山地北坡,额尔齐斯河在该盆地北部,再加上纬度位置44°N~48°N,可判断该地为准噶尔盆地。
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是因为其位于西风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水源。
答案: 1.B 2.B 3.D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据此回答4~5题。
地貌类型比例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粮食作物平原20% <200 m 水稻丘陵60% 200~500 m 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 500~3 000 m 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 >3 000m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5.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由表中丘陵、中、低山比重较高,平原上种植水稻可判断该地为东南地区,这里开垦历史悠久,人多地少,过度垦殖,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为红壤,比较贫瘠。
答案: 4.D 5.C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 B.①③⑤C.③④⑤ D.②③④7.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8.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第6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本区域为华北平原,黄河穿过此区域注入渤海,由于黄河在此区域流向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春初易发生凌汛;冬末春初大气活动频繁,且农作物开始生长旺盛,容易受到寒潮侵袭;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少,易发生春旱。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三)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云南模拟)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2题。
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导学号:12720079】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解析】第1题,对干旱灾害的监测,需要RS。
第2题,监测图的绘制需要大量数据的处理,应用GIS。
【答案】 1.C 2.B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据图回答3~4题。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③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①GPS信号接收机②北斗卫星③传感器④车载移动电话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3题,①②属于GPS的功能,③属于RS的功能,④属于GIS 的功能。
第4题,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导航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组成。
【答案】 3.A 4.D香港电子地图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反映,与普通地图相比,其有很多优点。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香港电子地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12720080】A.可以方便地查询香港的三维地形或地图信息B.可以分类或局部查询相关地理信息C.可以直接及时准确监控香港所发生的任何事件D.可随时切换、缩放、更新、修改新的图层6.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是()A.GIS软件B.GIS硬件C.RS软件D.GPS硬件【解析】第5题,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不能直接及时准确监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3)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3)地理试题(必修三)命题:tangzhixin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读图,完成第1~2题。
注:港澳台暂未统计在内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图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
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A.气候B.地形C.洋流D.植被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解析:第1题,洋流与陆地区域划分无关。
第2题,远西部地带资源、能源充足,但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制约着其发展。
答案:1.C 2.A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4.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D.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解析:第3题,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粮食作物主要为春小麦,一年一熟,单产较低,但人均粮食产量大,商品率较高。
第4题,沼泽有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一旦破坏,会使局部气候趋于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当加以保护。
答案:3.D 4.D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
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洛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B、主要灾害性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改写:正确的叙述是该区域内有广泛分布的低山丘陵,而土质疏松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因素B、市场因素C、人口因素D、自然因素改写: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3.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在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改写:正确的叙述是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读图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4-5题。
4.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改写:合理的过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改写: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金版学案2016秋地理中图版必修3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因此BDS在抗震救灾中具有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为救灾车辆导航,提供短文联络等功能,故③④正确;提供灾区影像主要是遥感(RS)的功能;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第2题,与2008年汶川地震相比,此次地震的震级为7级,小于汶川8级地震;而且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人防震意识增强,加上救援及时,因此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目前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技术,故②错误。
答案:1.D 2。
B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覆盖的区域,其范围大小是( )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4.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甲区域为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C.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D.甲乙两区域均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5.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卫星图像,它们的比例尺大小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解析:甲跨经度5°,纬度5°,乙跨经度10°,纬度10°,比例尺大小是甲〉乙,区域范围甲〈乙。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必修三(4-1)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1)地理试题(必修三)命题:tangzhixin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600mm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
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性角色。
答案:1.D 2.C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界线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4.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解析:根据景观图可知,甲图为东北平原,乙图为内蒙古高原,两区域以大兴安岭为界线。
甲区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耕作业;乙区域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答案:3.D 4.B读世界甲、乙两半岛图,分析完成第5~6题。
5.两半岛的相同自然地理环境是()。
A.地处亚欧大陆西岸的大洲分界线附近B.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D.气候单一,植被以草类为主6.我国福建省漳州市计划以甲图中“迪拜棕榈岛”为蓝本,打造中国的“海上伊甸园”,对两地填海造陆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中差异最大的是()。
A.地质条件B.海水运动C.强热带风暴D.淡水的来源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为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欧、非交界处,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植被稀少。
乙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水能、矿产、渔业资源丰富。
金版学案2016秋地理中图版必修3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4分×15=6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划分及主要特征,基本依据所学内容容易得出结论。
答案:1.D 2。
A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地方.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据此回答3~4题。
3.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玉米B.小麦C.大豆D.高粱4.“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常刮(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陕西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位于季风区,冬春季节多吹西北风。
答案:3。
B 4。
D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并已完成下表中部分内容。
据此回答5~6题.菜系与地域文艺风格对比5A.②菜系以清淡酸甜为主要特点B.④菜系源地文艺风格显现温婉清丽的特点C.③菜系原料以生猛海鲜为主D.⑤菜系源地的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6.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①梯田②菜系③戏曲④水电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5题,鲁菜以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川菜以麻辣著称,粤菜以生猛海鲜著称,苏菜主要以当地物产为原料;温婉清丽是苏菜源地的文艺风格。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必修三(4-4)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4)地理试题(必修三)命题:tangzhixin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②地区丘陵和缓、竹林摇曳C.③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D.④地区林海雪原、沼泽遍布2.关于各自然区公路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公路建设多高架立体桥隧B.②地区道路大多平坦宽阔C.⑤地区公路的修建需考虑地质灾害D.⑦地区公路都建在永久性冻土上解析:第1题,①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③地区位于新疆,因降水少,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东北的沼泽主要位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④地区位于大、小兴安岭山区,沼泽较少。
第2题,①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公路数量不多,公路建设不适宜建高架立体桥隧;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崎岖,道路不可能平坦宽阔;⑤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多,降水多,易发地质灾害,故修建公路需考虑地质灾害;永久性冻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没有永久性冻土。
答案:1.A 2.C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结合图1、图2,完成第3~5题。
3.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4.图2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5.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B.黑龙江C.新疆D.福建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可知,地坑院拥有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在地下6~7米,再结合图2中的落叶阔叶林等特征,可判断地坑院位于华北地区。
地理必修三考试题型及答案
地理必修三考试题型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上的大气环流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球形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A. 撒哈拉沙漠B. 亚马逊雨林C. 加利福尼亚州D. 印度次大陆答案:C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A. 日本B. 智利C. 印度尼西亚D. 冰岛答案:D5.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蚀地貌D. 河流地貌答案:C6. 以下哪个湖泊是咸水湖?A. 太湖B. 洞庭湖C. 鄱阳湖D. 青海湖答案:D7. 以下哪个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A. 南京C. 重庆D. 广州答案:A8.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墨西哥D. 秘鲁答案:D9. 以下哪种土壤类型适合种植水稻?A. 红壤B. 黑土C. 黄土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A. 中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俄罗斯答案:C11.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非洲?A. 埃及B. 土耳其C. 伊朗D. 以色列12.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以高温和干燥为特征?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C1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加拿大答案:A1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风蚀地貌C. 冰川地貌D. 河流地貌答案:C1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南非B. 加拿大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A16. 以下哪种土壤类型适合种植小麦?A. 红壤B. 黑土C. 黄土D. 沙土答案:C17.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欧洲?A. 土耳其B. 埃及C. 伊朗D. 以色列答案:A18.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以温和和湿润为特征?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C1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A. 俄罗斯B. 卡塔尔C. 挪威D. 加拿大答案:B2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A. 澳大利亚B. 巴西C. 加拿大D. 南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和外层空间。
2016秋地理人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检测卷(4) Word版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卷(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第2题,由图可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与东北地区≥10℃积温的空间变化规律一致。
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量主要受纬度位置、白昼的长短、天气状况的影响。
东北地区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答案:1.C 2.A《黑龙江日报》2011年10月29日讯:“北纬48°以上不能种水稻”——在我省水稻生产上,这是尽人皆知的权威定论。
然而,在这个秋季,定论被彻底打破。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在该省北部地区逊克县、嫩江县、孙昊县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取得显著成绩,最高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3.黑龙江省在北纬48°以上县区种植水稻并获得高产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改良耕作技术B.科技投入培育良种C.全球气候变暖D.机械化水平高4.我国水稻种植纬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得益于()A.科技水平最高B.土壤肥沃C.夏季风带来良好的水热条件D.地形平坦开阔解析:第3题,结合水稻生长习性和纬度位置判断答案。
2016下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
2015年下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②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3.该图描述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状( )A.面B.线C.网络D.岛4.图中大部分区域的产业比重最可能呈现________的格局( )A.一、二、三B.三、二、一C.三、一、二D.二、三、一5.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A.美国、中非、中国B.中非、中国、美国C.美国、中国、中非D.中国、美国、中非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③国处于工业化阶段C.②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②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支援内地属于( )A.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B.招商引资C.对口人才帮扶D.东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9.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自武威以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
2016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2016高三地理期末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x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下表为x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
读资料,回答第1、2题。
常住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 1846 17.57 5.40 33.8 2010年 2181 15.99 5.43 39.9 1.x疆 A.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x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3.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5.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图2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干旱和大风现象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D.减少污水排放量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11—12题: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马鞍山期末)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各地风俗,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读图,回答1~3题。
1.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说明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温和湿润D.高温多雨2.蒙古包反映了其所居民族主要从事()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3.图中三种民居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统一性C.差异性D.共同性【解析】第1题,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主要目的是防潮散热,说明当地夏季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第2题,蒙古包的突出特点是便于拆装与运输,说明所居民族主要从事流动性较强的畜牧业。
第3题,三种民居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三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说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答案】 1.D 2.B 3.C(2016·菏泽期末)2009年我国玉米种植户经历了严重低价难卖之痛。
读“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地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4~5题。
4.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导学号:12720021】A.机械化水平B.市场需求C.热量条件D.国家政策5.为了改变玉米低价难卖的局面,玉米主产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不断提高农民粮食补贴B.发展养殖业和玉米加工业C.大量减少玉米播种面积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解析】第4题,播种时间的早晚主要受气温条件的影响,东北和华北因纬度差异,热量条件不同。
第5题,玉米低价难卖,主要由市场条件决定,市场供过于求,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应充分利用玉米原料,拓展相关产业,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答案】 4.C 5.B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导学号:12720022】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乙分别位于汉水谷地、黄淮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