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卷)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卷)

2015-2016年度市第二中学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每一小题2分〕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A.650米B.590米C.500米D.450米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B.乙地C.丙地D.丁地3.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B.含沙量更大C.年径流量更小D.水流速度更快区域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根底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如下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完成4-5题4.比拟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5.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某某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展叠加和统计,获得“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6-7题。

6.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B.RS与GPS D.GPS、GIS与RS7.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减弱C.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D.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拟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8-9题。

8.如下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扩性产业转移的分别是A.汽车制造、金融保险 B.节能环保业、高端装备制造C.服装鞋帽生产、石油化工D.纺织业、电子装配9.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C.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D.促进经济开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湘教版高中地理 高二2019-2020 必修三 期末综合练习包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 高二2019-2020 必修三 期末综合练习包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三综合练习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分散型的工业化地区B. 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C.新建成或迁入的企业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D.利用荷兰廉价的劳动力,把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2.导致图示地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技术的发展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钢铁工业衰落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月28日,美国波音公司首个海外工厂(波音737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选址浙江舟山,这是舟山群岛新区作为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后的又一重大项目。

完成3-4题。

3.美国波音公司到舟山建厂,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工业集聚B.工业转移C.产业转型D.产业联系4.舟山成为波音公司首个海外工厂的主要优势是①科技发达②交通便利③政策优势④劳动力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B.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6.以下荒漠化问题与对应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7.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资源问题是A.能源资源缺乏B.森林资源贫乏C.土地资源不足D.水资源不足8.青藏高原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河口地带B. 河谷地带C. 山麓绿洲D.青藏铁路沿线甘肃民勤,历史上的“五凉故都”。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的人们曾经怀着发财的妄想,做着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事情,最终导致“沙进人退”。

如今,石羊河上、中、下游同心同德,科学治理,使昔日风沙肆虐的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回升,自流井、芦苇荡、湿地再现民勤。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与答案(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与答案(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2分,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每小题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

城帀3水渠-一河流陆高{米)B OQQ50()0001.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 库布齐沙漠B. 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D. 阴山山脉2.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 地质条件稳定B. 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 黄河水量减少3.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湿地破坏B. 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 土壤盐渍化4.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土壤B. 海拔C. 水D. 热量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 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6. 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 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疋作用的因素是A. 追求生态效益B. 追求经济效益C. 便利的交通条件D. 完善的制度、法规8.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 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 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 C、D 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Ⅲ期终复习练习题(二)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不仅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
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

流域内大范围的持续降雨发生在
A.早春和初夏B.盛夏和秋季C.晚秋和冬季D.冬季和早春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A.风景区规划与建设B.水资源综合开发C.航运设施的建设与完善D.防洪工程的设计与修建
3、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关键是因为流域内A.水能丰富,电力充足廉价B.地广人稀,地价低廉C.河网稠密,水运方便D.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初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当地政府所做的工作主
要是
A.结合水利工程进行灭蚊防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工作B.结合保持水土工程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和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工作C.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野生动物管理区和湖滨风景区的建设工作D.结合防洪发电进行工业区和居民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5、关于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B.水运网不断得到完善,运输量逐年增长C.整个流域变成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旅游设施的优美风景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高中地理 期末检测一(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期末检测一(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期末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完成第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B.资金C.工业制成品D.技术解析:第1题,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第2题,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等原料或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答案:1.B 2.A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完成第3~4题。

3.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②市场需求③农业技术④地价高低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②河网密度变大③环境污染加剧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3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促使郊区农业类型发生转变,近郊地价高,宜发展产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

第4题,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和工业集中,排放的废弃物增多,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答案:3.C 4.D读图,完成第5~7题。

5.甲省与乙省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

A.水循环类型B.植被类型C.气候类型D.土壤类型6.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5.A 6.C 7.A读图,完成第8~9题。

地理湘教版地理必修Ⅲ期末试题附答案

地理湘教版地理必修Ⅲ期末试题附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Ⅲ期终复习练习题 ( 一)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地区往常是指必定的地区空间。

对于地区主要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区都拥有明确的界限B.地区内部拥有明显的差别性,地区之间表现出显然的相像性和连续性C.地区拥有必定的优势、特点和功能D .地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和有关地区2、对于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农村地区比城镇地区范围小B.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区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C.城镇地区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基础和依靠D.农村地区对城镇地区产生宽泛和连续的带动作用。

3、地区是聚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家产,点、线、面相联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从空间散布形式来看,往常状况下,以下哪些地区表现为点状A.农业B.城市和工业C.交通运输线路D.城市群和工业区4、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地区空间构造是由地区中心、网络系统和外头空间共同构成。

地区中心多表现为:①中心城市②比较大的工业基地③交通运输枢纽④有名旅行地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5、地区家产构造是指三次家产及其内部的比率关系。

地区家产构造的差别,主要表现为:①三次家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②三次家产的就业比重③三次家产的内部构成A.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6、一般说来,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区家产构造表现为A.第一家产和第二家产比重比较大B.第一家产和第三家产比重比较大C.第三家产和第二家产比重比较大D.三次家产比重要概相当7、一个地区的家产,依据其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区分为A.第一家产、第二家产和第三家产B.农业、工业、服务业C.主导家产、协助家产和基础家产D.传统家产、新兴家产、高技术家产8、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别,劳动力在三次家产中的转移趋向大概是A.第一家产向第二、第三家产转移B.第二家产向第一、第三家产转移C.第三家产向第一、第二家产转移D.第二、第三家产向第一家产转移剖析下边两图,回答9-10 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4. 读“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回答: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资源B.气候C.土壤D.植被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读图完成5~6题。

5.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A.销售B.加工制造C.品牌D.研发6.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

A.设备、零件B.制造加工、销售C.传播、销售D.研发、品牌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A.a、b段B.b、c段C.a段D.c段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经历了四次产业转移。

下图为全球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生物遗传工程B.电脑软件C.普通加工制造D.石油化工10.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主要原因为()①能源充足,机场密集②土地租金较低③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1-13题1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2.“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13.“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来自()A.金沙江干支流水电B.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D.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图为“20世纪下半叶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VIP专享】湘教版地理必修3综合检测期末测试

【VIP专享】湘教版地理必修3综合检测期末测试
金华江南中学地理必修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 1~4 题。 1.图中地理信息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 ②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③每个农业带均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具有明确的联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3.该图描述的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状( ) A.面 B.线 C.网络 D.岛 4.图中大部分区域的产业比重最可能呈现________的格局( ) A.一、二、三 B.三、二、一 C.三、一、二 D.二、三、一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D.加快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 试卷 2
C.④⑤ D.①⑤ 7.图中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 ) A.②③ B.③⑤ C.④⑤ D.②⑤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 8~10 题。
8.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 9.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主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10.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18 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 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 世纪 30 年代初,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 世纪 40 年代,美国开始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湘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湘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湘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湖南省的自然资源优势?A、水资源丰富B、矿产资源丰富C、生物多样性丰富D、旅游景点丰富2、下列关于长沙的文化特点,错误的是:A、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B、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C、拥有世界著名的岳麓书院D、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基地3、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B、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C、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中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4、以下关于世界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B、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C、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动植物种类稀少D、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发展畜牧业5、淮河作为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在我国地理分区上属于哪个区域?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6、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多为红壤,该土壤的特点是:A、有机质含量较高,富含黑色素B、酸性强,难以改良C、富含钙质,碱性较强D、湿度较大,排水性好7、关于湖南的地质构造,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湖南地处华北地台和华南地台的交界处B. 湖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南地槽区C. 湖南地质构造以喀斯特地貌为主D. 湖南西部地区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貌8、下列关于湖南省水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A. 湖南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较高B. 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被誉为“水乡湖南”C. 湖南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冬季水资源短缺D.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广泛9、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长江 10、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分界线B.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 珠江-黄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 南岭-秦岭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1、中国哪一山脉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A、秦岭B、长白山C、天山D、乌鞘岭12、下列地区中,哪一个不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之一?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13、湘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试题在我国,以下哪个地区由于纬度较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被誉为“世界的屋脊”?A.西藏自治区C.四川省D.云南省14、湘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试题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A.市场供求B.国际市场油价C.国家指导价D.政府规定价格15、题干:长江流域的哪个地区被誉为“水乡泽国”?A. 上游地区B. 中游地区C. 下游地区D. 江汉平原16、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A. 地域辽阔,地形多样B. 气候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C. 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紧张D. 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期末训练题详解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期末训练题详解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学期末训练题一、选择题读北美洲部分地区1月0 ℃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选项中关于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 ①地气候湿冷,无霜期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B. ①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牧草种植C. ②地附近海域多发海雾D. ②地农业带为畜牧与灌溉农业带2. ③地比④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洋流④地形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1. C 2. D【解析】1.根据北美洲部分地区1月0 ℃等温线分布,在大陆部分向低纬度凸出,说明北半球是冬季。

①地位于五大湖区,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利于多汁牧草生长,A错。

①地平原是冰川堆积作用形成,地形波状起伏,B错。

②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附近海域多发海雾,C对。

②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农业带为地中海农业,D错。

2.③地比④地冬季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有③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②对。

两地纬度相似,不是差异原因,①错。

③地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③对。

③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④地位于中央大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地形是主要因素,④对。

D对,A、B、C错。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问题。

3. 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A. 地形平坦B. 地下水丰富C. 降水稀少D. 土壤肥沃4. 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A. 西藏地区B. 华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答案】3. C 4. C【解析】3.漫画是植物在地表部分叶片小,地下部分根系发达,揭示的地理环境降水稀少,干旱环境,C对。

植物根系是否发达,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关系不大,A、D错。

地下水丰富区,植物根系不发达,B错。

4.图中景观是干旱区的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西北地区,C对。

西藏地区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A错。

华南地区、东北地区环境较湿润,植物根系不发达,B、D错。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金砖五国之一。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章末综合测验(含两套,付答案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章末综合测验(含两套,付答案解析)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2)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煤炭B.水能C.铁矿D.焦炭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A.水资源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C.水资源D.铁矿资源答案:1.B 2.B 3.D解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其增殖性能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它们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具有地质成矿规律。

读下列漫画,完成4~6题。

4.能表示水资源危机的漫画是()A.①B.②C.③D.④5.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滥采导致耕地减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6.漫画中的行为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4.C 5.D 6.A解析:第4题,漫画③表示的是缺水问题。

第5题,漫画④中有耕牛,说明滥采瓷泥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第6题,非法开采的表现是采富弃贫、储量消耗高,浪费严重,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图,完成7题。

7.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答案:A解析: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短缺。

永兴岛位于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3.16平方千米。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直到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后才有所改善。

2019秋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和答案

2019秋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和答案

2019秋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及答案*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末*(一)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1.澳大利亚相邻气候区()①界线是明确的②界线是模糊的③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④具有显著的差异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从空间分布形式看,悉尼在区域中的表现形式是()A.面状B.网络状C.点状D.岛状3.悉尼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哪种格局()A.一、二、三B.三、二、一C.三、一、二D.二、三、一解析:第1题,气候区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气候区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不同气候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第2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

第3题,悉尼属于发达国家中的发达城市,产业结构的构成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答案:1.D 2.C 3.B(二)读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题。

1.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农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关于③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比④地好D.土壤肥力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高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地为西欧,②地为南亚,③地为东亚,④地为北美。

南亚人口众多,农业技术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低。

第2题,③地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地区,与纬度更低的④地(美国中部平原)比较,热量条件要差。

答案:1.B 2.C(三)某运动员在自行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20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骑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

右图是该运动员在山区公路上全力冲刺时GPS的点位记录。

GPS显示甲乙段最陡,乙丁两点海拔相同。

则图中坡度最平缓的路段是()A.乙丙段B.丙丁段C.丁戊段D.乙丁段解析:由题中的信息可知,GPS显示甲乙段最陡,表现在图上是点位密度较大,说明甲到乙是一爬坡路段,因此可得知由甲到戊的地形剖面大致是:据此分析可知,丙丁段坡度最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库布齐沙漠B.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D.阴山山脉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地质条件稳定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件改善D.黄河水量减少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湿地破坏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土壤盐渍化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海拔C.水D.热量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6.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追求生态效益B.追求经济效益C.便利的交通条件D.完善的制度、法规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9~10题。

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减少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资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1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右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B.环境质量C.就业需要D.国际背景14.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工资水平C.消费市场D.国家政策15.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资短缺B.环境污染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图2)。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17.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18.下图表示1986~2010年深圳市劳动用工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该市A.近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B.近年产业升级加快C.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年提高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减小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回答第19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热量比Ⅱ区充足C.Ⅲ区和Ⅰ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照条件相同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关于图中a、b、c、d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通常用作耕地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D.d处宜打坝建库22.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①植树造林②平整土地③打坝淤地,修建水库④深耕改土⑤缓坡上修筑水平梯田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读“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23~25题。

2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头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25.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④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

26.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C.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27.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④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8~29题。

28.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2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30.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RS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B.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并预测运动方向C.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I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材料二东北地区图(右图)(1)A是平原,B是平原。

(2分)(2)图中A地区是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区,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此农业模式的自然区位条件。

(3分)(3)B地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

(4分)32.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4分)(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困难,其原因有。

(6分)(3)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

(4分)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分)材料一下面两图分别为德国鲁尔工业区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材料二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1978年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1)鲁尔工业区是在当地丰富的资基础上发展起的。

(1分)(2)20世纪60年代,鲁尔工业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全面规划,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8分)(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该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8分)参考答案33.(1)煤炭(1分)(2)①调整工业布局;②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

(每个要点2分,答出4个即可,共8分)(3)避免煤炭资枯竭带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4个即可,共8分)(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