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原毁导学案 北京版必修5 (2)

合集下载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谈中国诗》【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或基础回顾等)一、基础知识(字词、成语及句式、句子意思理解(至少两句),形式为习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其中的字词、成语及句式,教师就布置句子意思理解为作业)二、阅读引导(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注重整体的感知和文本重点内容的初步理解,形式注重文章的表现方式或表达技巧;形式为任务驱动(即以问题为任务,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对文本阅读的引导))问题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问题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问题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拔高部分。

将学生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以批注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产生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质疑1 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质疑2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探究案】探究一:(活动)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2、从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探究二:1、小组探究本文结构布局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探究三:2、品味文章的语言:“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北京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10课《原毁》课件

北京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10课《原毁》课件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恶。小人反是。”(《论语》)
“古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君子” “今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小人” “今之君子则不然”,不然者,就是孔子
所说的“小人反是”。
主题
本文探寻在士大夫中间产 生毁谤的根源,谴责了“今之 君子”习于毁谤的恶劣风气, 目的在于想扭转这股歪风,有 助于国家的治理。
5、本段段意是什么? 揭示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及危害
第四段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 几而理欤。 •有作:有作为。 •存:留心、牢记。 •几:差不多。 •理:治,平定。 居于上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 法而记在心中,那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理 好了。
第四段段意
作论的缘由
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 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 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 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 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原毁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
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 韩文公:死后谥“文”。 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 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 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 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 气势雄壮。
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 洵、苏 轼、苏 辙 曾 巩、王安石
写作背景
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 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 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 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 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 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 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 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 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 是写下了《原毁》。

北京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10课《原毁》课件 北京版必修5

北京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第10课《原毁》课件 北京版必修5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 几而理欤! •作:作为。 •存:留心、牢记。 •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的副词。 •几:庶几,差不多。 •理:治,太平,安定。 居于上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听取我的说 法而记在心中,大概国家就可以差不多治
理好了吧!
第三部分
1、本段核心:提示出“毁”产生的根源: 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 1-4段 • 5-7段 • 8段 • 9段
梳理文意
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 轻以约。 › 责:要求。 › 重:严格。 › 周:周密、全面。 › 待:对待,要求 › 轻:宽容 › 约:简少。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 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少。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以: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而简约,所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 吾未见其尊己也。
› 是:这 ›谓:称做,叫做。
•之:提宾标志,助词,不译。
•之谓:这就叫做……,说的就是……
•以:用
•身:自身,自己。
•而:却 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
圣人的标准希望(苛求)别人,我没有看出 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第二部分
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错误态度
人品不值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本 领不值得称赞。”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 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计:考虑。 究:追究。
•图:考虑。
•闻:名誉、声望。 抓住他一方面的欠缺而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
只追究他的过去而不考虑他的今天,提心吊胆 只怕别人有声望。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已:太 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五3.10原毁教案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五3.10原毁教案

《原毁》教案教学过程学生归纳主题:本文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谴责了“今之君子”习于毁谤的恶劣风气,目的在于想扭转这股歪风,有助于国家的治理。

二、深入探究1.讨论一:韩愈认为产生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忌。

你有不同看法吗,生活中的诽谤难道仅仅因为怠惰或忌妒,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此环节,尽量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律己严格,待人宽和。

)2.讨论二:千年之前,韩愈写此文是为针砭时弊,那现在,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毁人扬己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提升1.思考:读完此文,这篇文章在句式结构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明确:对比、比排式;反问句式。

追问:找出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思考这样的句子能使文章收到什么效果?①对比、比排句式明确: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效果:并列双行的对比排比句式,让议论气势充沛,纵横开合。

②反问句式明确: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效果:小结前文,加强语气,句式相似,形成呼应,使论证更加有力,文章更加严谨。

2.课堂训练:用对比比、排或反问手法论证“合适的位置”的观点。

参考示例:屈原怀抱一腔报国之情,投身汩罗,成为一缕英魂,我们能说这是悲哀的吗?也正是屈原这样,才使他的赤诚留传人间,使他得到解脱。

陶渊明采菊东蓠下,过着隐士般闲适的生活,我们能说这是悲哀的吗?也正是归隐田园,才使他的清白永存人间,不与官僚同流合污。

魏征辅佐李世民,做一位忠诚的臣子,我们能因为他是前朝臣子而认为他不义吗?也正是继续进谏,才使他千古扬名,才成就“贞观之治”。

合适的位置能使你的生命升华,合适的位置能使你干出一番伟业。

——《寻找合适的位置》四、课堂小结韩愈文章,人们称作“奇”,说他的散文奇特而不平凡。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五第10课《原毁》ppt课件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五第10课《原毁》ppt课件

中小学课件
4
解题:原毁
专用以推论事理根 源的一种文体。
毁:诋毁、诽谤
“五原”:原道、原 性、原毁、原人、原 原:推求根源,推究 鬼 《原毁》探求在士大夫中间产生毁谤的根 源 他认为是“怠”和“忌”在起作用。 怠者不能修——其待己也廉 忌者畏人修——其责人也详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
3
写作背景
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 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 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 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 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 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 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 下了《原毁》。
中小学课件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 是:这。 足:足够,足以。 善:形作动词,擅长。 艺人:有才技的人 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算 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才技的 人了。”
中小学课件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也,求 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 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 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做 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探究他成为周公的 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 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 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 相似的地方。
中小学课件
2
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 八大家: 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 韩 愈、柳宗元 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 欧阳修、苏 洵 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苏 轼、苏 辙 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 王安石、曾 巩 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北京版-语文-高二语文 3.10 《原毁》教案

北京版-语文-高二语文 3.10 《原毁》教案

(同第一段
第一层先提出观点:“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作为古之 形 成 古 今 鲜 明 对
君子的对立面,今之君子由于采取了责人待己的错误做法,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利。 比,揭示出当时毁
第二层谈待己“廉”,自己没有优点,没有本领,却自我满足,自欺欺人。
谤成风的情况。)
第三层谈“责人详”,即对别人的优点和本领,视而不见或尽量贬低,以要求圣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朝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 教学方法:自学与
职是吏部侍郎。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讨论
古文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
文风。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释题:
《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
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
根源。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
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
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
第四段:阐明写作意图,把根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
作论的缘由 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
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愈个人的愿望,
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

《谈诗》导学案导学目标1、熟知诗歌特点,并了解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本文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第四部分(第段),三、合作交流探究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诗的特征。

(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交流。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究竟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

(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四、总结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诗歌的特点。

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

真不愧为“文化大家”!五、拓展训练比较下面两首爱情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

(比如:抒情方式、爱情观等)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原毁导学案 北京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原毁导学案 北京版必修5

10 原毁《原毁》是韩愈创作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所谓“原毁”,即探究毁谤之由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面对“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歪风邪气,韩愈拍案而起,用笔做武器,指出“怠”与“忌”乃是诽谤的根源的结论,希望能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

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的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这篇《原毁》。

1.注字音n2.(1)强者必说.于言(“说”通“悦”,喜悦)(2)道德之行,难已.(“已”通“矣”,语气词)3.解多义4.辨活用(1)故人乐.为善(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乐于) (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3)即其新.,不究其旧.(新、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最近的表现、过去的表现)(4)己未有善.(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优点)(5)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5.分古今(1)其责己也重.以周(古义,严格;今义,重量、分量)(2)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古义,简少;今义,邀请)(3)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古义,学习、求进步;今义,修饰)(4)究其旧,不图.其新(古义,考虑;今义,图画)6.明句式(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判断句)(2)彼,人也;予,人也(判断句)(3)舜,大圣人也(判断句)(4)强者必怒于言,懦者也必怒于色矣(介宾短语后臵句)(5)将有作于上者(介宾短语后臵句)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点评:这里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的期望。

高中语文第10课原毁同步练习北京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10课原毁同步练习北京版必修5

10 原毁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事修谤兴振撼蹙.缩(cù)麻痹.(pì)B.待己也廉赡养庇.护(bì)惬.意(qiè)C.责人也祥慰藉倾圮.(pǐ)瘦削.(xiāo)D.相题并论怠惰戕.害(qiāng)溺.爱(nì)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懦者必说于色矣C.其国家可几而理欤D.其一少北而东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A.作计乃.尔立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陈涉乃.自立为王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为人也,仁义人也B.周公,大圣人也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D.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

即其新,不究其旧。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2)3解析汇报

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2)3解析汇报

标准文案《过秦论》【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预习案】一、复习回顾1、提问学生翻译第一段2、提问学生翻译第二段、小组提问重点字词3二、阅读引导3段。

一()、研读第).解释字词:奋六世之余烈:、 1 1大全.标准文案以为桂林、象郡: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聚之咸阳:信臣精卒:以为固: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威振四海:2).翻译重点句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问题探究: 2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2)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3简述本段大意。

3.4.自读、背诵第三自然节。

大全.标准文案(二)、研读第4段。

1.解释字词:瓮牖绳枢:揭竿为旗: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3.翻译重点句子: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出身:才能:兵力:武器:(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4.简述本段大意。

大全.标准文案5.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

然后集体背诵。

(三)、学习研读第5段。

学生朗读。

教师强调:1.解释字词:崤函之固: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序八州而朝同列:致万乘之势: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百有余年矣:3.翻译重点句子: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北京版必修五原毁教案及练习

北京版必修五原毁教案及练习

《原毁》学习目标:1. 掌握古文句式句法及文言词汇等2. 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

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

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

诵全文:原毁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

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公开课教案:第三单元 第10课《汉家寨》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公开课教案:第三单元 第10课《汉家寨》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坚守优良品格的精神。

2、分析文章中的重、难句子。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中的重、难句子。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坚守优良品格的精神。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PPT展示汉家寨周围不毛之地的图片)提问:假如你手中握着一盏能实现所有愿望的阿拉丁神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图片中的地方作为你永久的家园,你愿意吗?二、突破难点1、文中作者一共描写了几个人物,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

文中描写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老人:饱经沧桑、迟钝木讷小女孩:天真、稚嫩2、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个人物?在文中,这两个人为什么始终没有说话?3、找出文中直接点明“坚守”的句子。

A、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1000多年了。

B、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C、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

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4、文中从“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写到了作者自己的坚守,这两种坚守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A、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坚守祖先留下来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卓绝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

B、作者的坚守:不仅是和汉家寨人一样的坚忍顽强,还是对家园、祖国、文化、信仰的执着保护,勇敢追求,是一种在任何困难面前也不低头的人生信念。

三、突出重点1、为什么“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收容”是什么意思?A、“收容”的本义是有关的组织、机构收留处在困难中的人并加以照顾。

联系上下文来看,作者在这里写自己被永恒的“山野之静”所“收容”,意思是说自己被四野的宁静包裹着,完全融入到周围的宁静之中。

B、这种一路单骑行进于三百里空山绝谷的感受给作者的震撼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他在有生之年在也无法忘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诗的特征。

2.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3.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方法:诵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请大家先研究一下题目,如果把“谈”换成“论”即“论中国诗”,会有什么不同呢?【明确】“谈”更平和、随性、随意,印象多一些“论”更严肃、庄重、正规,理论性更强一些那么,我们这是用了一种什么方法在研究问题呢?【明确】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我们似乎更容易搞清楚很多问题,弄清楚事物的本质特点。

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中国诗了,如果让你给一群外国朋友讲讲中国诗的特点,让外国朋友对中国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你准备怎么讲、讲些什么呢?学生低语交流,可指名2—3名学生试讲,大家点评。

假如我是中国教授钱钟书(当然,我肯定没他有才),你们是美国人。

那我来给你们讲中国诗,你们最想了解中国诗的什么呢?【明确】中国诗有何特点?与外国诗作比较,有何异同?下面我们来学习钱钟书的文艺评论《谈中国诗》,看看文化大家是怎么谈论中国诗的?请大家拿起笔,快速通读全文。

二、走近作者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

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

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过秦论》【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一、基础知识1、关于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

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哭泣岁余,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辞赋有《鵩鸟赋》《吊屈原赋》等。

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

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 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2.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0课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0课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三单元第十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 纯粹.(cuì) 数.落(shǔ) 数.见不鲜(shù)B.停泊.(bó) 湖泊.(pō) 无垠.(yín) 鲜.为人知(xiān)C.槛.外(jiàn) 门槛.(kǎn) 涕.泪(dì) 一蹴.而至(cù)D.叫嚣.(xiāo) 犬吠.(fèi) 颦蹙.(cù) 轻鸢.剪掠(yuān)【答案】D(A数见不鲜:shuò,B鲜:xiǎn,C涕:t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答案】D(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

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

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像冰一样完全消除。

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不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原毁《原毁》是韩愈创作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所谓“原毁”,即探究毁谤之由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面对“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歪风邪气,韩愈拍案而起,用笔做武器,指出“怠”与“忌”乃是诽谤的根源的结论,希望能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

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的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这篇《原毁》。

1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怠.dài谤.bàng舜.shùn 欤.yú2.识通假(1)强者必说.于言(“说”通“悦”,喜悦)(2)道德之行,难已.(“已”通“矣”,语气词)3.解多义4.辨活用(1)故人乐.为善(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乐于) (2)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3)即其新.,不究其旧.(新、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最近的表现、过去的表现) (4)己未有善.(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优点)(5)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5.分古今(1)其责己也重.以周(古义,严格;今义,重量、分量)(2)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古义,简少;今义,邀请)(3)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古义,学习、求进步;今义,修饰)(4)究其旧,不图.其新(古义,考虑;今义,图画)6.明句式(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判断句)(2)彼,人也;予,人也(判断句)(3)舜,大圣人也(判断句)(4)强者必怒于言,懦者也必怒于色矣(介宾短语后置句)(5)将有作于上者(介宾短语后置句)1.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点评:这里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的期望。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至“懦者必说于色矣”。

点评:文章在充分批驳今之君子的表现之后,以一个“虽然”急转,开始探究其所以如是的本原,于是引出“怠与忌”的毁谤之源这个不仅是本段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怠者不能修”,所以待己廉;“忌者畏人修”,因而责人详:既论证了“怠与忌”必然产生的结果,也给下文“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作了铺垫。

两个“尝语于众”则是以其亲验来揭示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党同伐异、嫉贤妒能的恶劣习气。

有理论概括,又有试验说明,进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个根本结论。

韩愈把变革社会风气的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身上,你怎样看?提示: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

这表达了韩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中心论点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古之君子责己重周以舜为例(德)古今对比以周公为例(才)待人轻约今之君子责人详人难于为善待己廉自取也少根源:怠与忌怠不能修忌畏人修称赞某人(举例)批评某人(举例)论“毁”与“国治”:阐明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希望。

古今相形,优劣昭然“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

古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

这中间,段与段、层与层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与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则相反。

“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

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

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也愈益强烈。

在写法上,韩愈很讲究技巧性。

他起笔先谈他物,似乎与正题毫无关涉,但文章过半,才显出明朗的气息。

文章从古今对比和对己对人的态度入手,正解决了为什么古圣人事修德高,今君子则相较低下的问题。

古今纵对,自身与他人横对,纵横交错,态度分明,一目了然。

此外,作者很注意语言上的对比性和对称性,形成良好的比照文风。

有古之君子,就有今之君子;有责己,就有待人;有重以周,就有轻以约;有强者,就有弱者;有事修而谤兴,就有德高而毁来!可见,没有缜密的构思和深入的思考,语言文字上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对称工整的。

读韩愈梁衡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韩愈被贬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常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

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

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

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

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

文如其人,文如其心。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有删改)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

他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源于勤奋好学。

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

请围绕“勤奋”这一中心,储备写作素材。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木村久一●任何神都不愿意帮助懒惰的人。

——拉丁谚语●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时其实是他第一次采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次,鲁迅的好友许寿裳问鲁迅:“你用‘鲁迅’这个名字,可有什么讲究?”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他说,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程门立雪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

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

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

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

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季羡林说: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

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

还是先举韩文公。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

第二境写的是勤奋。

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

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

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摘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一、关于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