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基础工程课件1

同济大学基础工程课件1

2019/4/5
3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较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 称为浅基础。
深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须将基础埋置在较深的好 土层上,且需要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 称为深基础。
2019/4/5
4
2.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 建筑物事故很多与地基基础问题有关。 工程实例: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意大利比萨斜塔 苏州虎丘塔 上海一幢在建13层楼整体倒塌
2019/4/5 12
• 5.
课堂教材及辅导教材
教材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袁聚云、楼晓明、姚笑青、熊巨华、李 镜培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四版),袁聚云、钱建固、 张宏鸣、梁发云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2 (地基承载力教学时需要用) 辅导教材 《基础工程复习与习题全解》,袁聚云、汤永 净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
2019/4/5 6
比萨斜塔 (Leaning Tower of Pisa)
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8层圆柱形建筑,白色大理石砌成, 塔高54.5米。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 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1372 年完工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 直中心线2.1米,1990年1月起斜塔全部关闭,塔身重心线已偏离10%。 经过11年的纠倾工作,2001年12月15日向游人重新开放,比萨斜塔被 扳“正”0.44米,目前还倾斜4.5米,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2019/4/5 13
2019/4/5
14
6.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绪论 第一章 地基模型 第二章 浅基础地基计算 教学内容 课堂讲课 学 时 1 3 8 1 2 习题课 学 时 小计 1 4 10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如土体稳定性、基础类型及其功能。

2. 使学生理解结构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基础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简单的地基基础设计。

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模拟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和案例研究,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基础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认识到基础工程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基础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讲解结构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3. 土体稳定性分析:探讨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分析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基础类型及设计:介绍不同类型的基础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和施工技术要求。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地基处理技术:阐述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工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同济大学出版社图书目录电子版 最新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图书目录电子版 最新版

注:标★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标☆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标▲的为国家级“十 二五”重点图书。

土木工程教材及应用型图书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本科)百校土木工程专业通用教材(本科)新世纪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电子课件下载网址/,登录名:building_structure@,密码:jzjg123)传统体系教材实训教材土木工程测量教材工程管理教材其他教材(本科)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书2014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权威押题密卷2014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权威押题密卷2013年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跟马老师学造价系列丛书( 增值服务网址:;)应用型图书新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竣工资料实例系列丛书环境、给排水工程材料工程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交通运输工程教材及应用型图书高等学校交通信息工程系列教材现代物流技术丛书其他教材应用型图书建筑历史与文化发现中国建筑丛书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系列印象·上海城市与建筑美学丛书城市行走书系走向2010世博会建筑文化丛书遗产保护丛书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系列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美术基础丛书建筑与艺术设计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建筑表现丛书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与设计辅助教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基础特色课教学丛书室内设计、装饰装修建筑装饰丛书现代室内设计创意丛书城市规划中国绿色城镇化之路·上海实践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丛书世界城市规划经典译丛理想空间丛书机械、电气类计算机类汽车类21世纪卓越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专用教材高职高专汽车系列教材公共课教材、教辅新世纪高级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教辅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辅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类。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同济大学

目录1 设计资料..................................................... -2 -1.1初始条件 (2)1.2设计荷载 (2)1.3材料 (3)1.4地质资料,上部尺寸见所附图纸。

(3)2 基础类型的选择............................................... -3 -3 荷载计算..................................................... - 3 -3.1上部构造恒载反力及桥台台身、基础上的土重计算 (3)3.2土压力的计算 (4)3.2.1 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的计算...................... - 4 - 3.2.2台后填土表面有汽车荷载时.. (5)3.2.3 台后填土表面为挂车荷载时.............................. - 6 -3.2.4 台前溜坡填土自重对桥台前侧面上的主动土压力............ - 6 - 3.3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7)3.3.1 桥上有汽车及人群荷载,台后无活载...................... - 7 -3.3.2 桥上、台后均有汽车荷载,重车在台后.................... - 8 -3.3.3 桥上有挂车荷载........................................ - 9 - 3.4支座摩阻力计算. (10)3.5荷载组合 (10)4 桩径、桩长的拟定............................................. - 11 -5 基桩根数及平面布置........................................... - 11 -5.1桩的根数的估算 (11)5.2桩的间距的确定 (12)5.3桩的平面布置 (12)6 桩基础内力的计算............................................. - 13 -6.1桩的计算宽度 (13)6.2桩的变形系数Α (13)6.3桩顶刚度系数值计算 (14)6.4计算承台底面原点O处位移 (15)6.5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作用力 (15)6.6计算地面处桩身弯距、水平力及轴力 (16)6.7计算地面以下深度Z处桩身截面弯距与水平压应力 (16)7 桩基础内力验算............................................... - 18 -7.1群桩基础承载力验算 (18)7.2群桩基础沉降验算 (19)7.3承台计算 (19)7.4.1 桩顶处的局部受压验算............................... - 19 - 7.4.2 桩对承台的冲剪验算................................. - 19 -7.4.3 承台抗弯抗剪强度验算............................... - 20 -8 配筋计算..................................................... - 20 -8.1桩基础配筋计算 (20)8.1.1 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 - 20 -8.1.2配筋率的计算及钢筋的选择............................ - 21 -8.1.3 承载力复核........................................... - 22 - 8.2承台的配筋计算. (22)9 结束语:..................................................... - 23 -10 参考文献:.................................................. - 2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1.1 初始条件东莞市常虎高速公路某高架桥梁,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标准跨径20m ,计算跨径19m 。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2-1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2-1

(1) 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性质
• 如果有地下室,则基础埋置深度受地下室空间高度的控 制,一般埋深较深;如有地下设施,基础埋置深度还决定于 设施的空间要求。 • 对于高层建筑,为了满足稳定性要求,减少建筑物整 体倾斜,防止倾覆和滑移,在地震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建筑物高度1/15。 • 对于受有上拔力的结构(如输电塔)基础,也要求有 较大的埋深以满足抗拔要求。 • 当管道与基础相交时,基础埋深应低于管道,并在基 础上面预留足够间隙的孔洞,以防止基础沉降压坏管道。 • 与基础刚度也有关,如用砖石等脆性材料砌筑的刚性 基础,为了防止基础本身材料的破坏,基础的构造高度往 往很大,因此刚性基础埋深要大于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 • 对于桥墩基础,其基础顶面应位于河流最低水位以下 ,其埋置深度还应考虑河床的冲刷深度。
分为墙下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横截面积根据受力条件又可分为不带肋和 带肋两种。可看作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特例,其计算属 于平面应变问题,只考虑在基础横向受力发生破坏。
图2-4
2.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当地基承载力较低且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 基础的底面积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时,常把若干柱子的基 础连成一条,构成柱下条形基础。目的是将承受的集中荷载 较均匀地分布到条形基础底面积上,以减小地基反力,并通 过形成的基础整体刚度来调整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一个方向的单列柱基连在一起便成为单向条形基础。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一节. 概述
1. 浅基础的定义 通常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最小宽度,且只需经过挖 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建造的基础称作浅基础。 2. 浅基础的荷载传递 上部结构 荷载 基础 基底压力 地基 应力和变形

基础工程施工(第2版)绪论

基础工程施工(第2版)绪论
• (1)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关于土的物理性 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力学性质指标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有机 组合,同时在内容上延续土的性质指标试验部分。
• (2)土方工程施工项目中,将建筑施工技术中关于土方施工机械化、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土方回填与压实等内容,结合具体的施工任务 进行深化和拓展。
• (9)能对桩基础工程做出正确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 (10)能阅读深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方案。 • (11)能对基础工程施工进行质量验收。 • (12)能熟练描述软弱地基处理方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 四、基础工程施工项目的设计
• 教材中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 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 (3)工程实践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屡见不鲜,有时甚至造成重大 损失。一旦发生了事故,加固和修复所需的费用也非常高。
• 三、地基基础工程的目标要求
•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从事地基基础施工 管理、处理地基基础一般问题的能力。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以工程需求为导向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地基基础理论教学、实践实 训教学融入到相应项目中。教材注重引入现代施工新技术,引导学生 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 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 2. 认识和内容上的更新 • (1)认识更新。随着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涌现、地下空
间的开发,与之密切相关的两种技术也得到极大的重视: • 其一为桩基础技术,新的桩型如大直径成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套

《基础工程》浅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浅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 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f a= f ak+ηdγm(d-0.5)=170+1.0×18×(1.2-0.5)=182.6kPa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 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γ=18 kN/m3,f ak=280kPa。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 a= f ak+ηdγ m(d-0.5) =280+4.4×18×(1-0.5)=319.6kPa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 k=150kN/m。

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 =0.91,f ak=130kPa,E s1=8.1MPa;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6m,f ak=65kPa,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如地基、基础、地下室等。

2.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如浅基础、深基础、扩展基础等。

3.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如地基处理、基础施工、验收标准等。

4.工程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地参观或实验室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基础工程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工程》第二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基础工程的过程和案例。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参观或实验室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基础工程的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工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最新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最新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题【2-1】如图2-31所示地质土性和独立基础尺寸的资料,使用承载力公式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

若地下水位稳定由0.7m下降1m,降至1.7m处,问承载力有何变化?图2-31 习题2-1图解:由图2-31可知:基底处取土的浮重度3/2.88.90.18'mkNwsat=-=-=γγγ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0.133.16.02.8)6.03.1(2.17mkNm=⨯+-⨯=γ由020=kϕ,查表2-6可得66.5,06.3,51.0===cdbMMM所以,持力层的承载力为kPacMdMbMfkcmdba9.64166.53.10.1306.38.12.851.0=⨯+⨯⨯+⨯⨯=++=γγ若地下水下降1m至1.7m,则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3/2.17mkNm=γ基底处土的重度为3/0.18mkNm=γ此时,持力层的承载力为kPacMdMbMfkcmdba0.86166.53.12.1706.38.10.1851.0=⨯+⨯⨯+⨯⨯=++=γγ【2-2】某砖墙承重房屋,采用素混凝土(C10)条形基础,基础顶面处砌体宽度0b =490mm ,传到设计地面的荷载F k =220kN/m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4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b 。

(1)按地基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假定基础埋深为d=1.2m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即f a =f ak =144kPam d f F b G a k 83.12.120144220=⨯-=-≥γ,取b=1.9m 初步选定条形基础的宽度为1.9m 。

地基承载力验算:kPa f kPa b G F p a k k k 1448.1399.12.19.120220=<=⨯⨯+=+= 满足无筋扩展基础尚需对基础的宽高比进行验算(其具体验算方法详见第三章),最后还需进行基础剖面设计。

(2)按台阶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H=300mm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基础的平均压力为kPa p k 8.139= 查表3-2,得允许宽高比0.12==H b tg α,则m Htg b b 09.10.13.0249.020=⨯⨯⨯+=+≤α不满足要求m tg b b H 705.00.1249.09.120=⨯-=-≥α 取H=0.8mm Htg b b 09.20.18.0249.020=⨯⨯+=+≤α此时地面离基础顶面为 1.2-0.8=0.4m>0.1m ,满足要求。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全)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全)同济大学

( pk c )bl (b 2 z tan )(l 2 z tan )
cz ——自重应力标准组合值
f az ——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1.2 变形验算(分层总和法,荷载取准永久组合值) 11.2.1 变形特征 沉降量是指独立基础或刚性特别大的基础中心沉降量 沉降差是指相邻两个单独基础的沉降量之差 倾斜是指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是指纵向 6-10m 内基础两点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1.2.2 控制特征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 对于框架结构和单排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础的沉降差控制; 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必要时控制平均沉降量。 11.3 稳定性验算(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或建在斜坡上的建筑物) 基础倾覆稳定性 基础滑动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 土坡坡顶上建筑物地基稳定性 12、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减少建筑物的总沉降量和增强上部结构对沉降和不均 匀沉降的适应能力) 12.1、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少总沉降量 12.2、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12.3、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采取措施 12.3.1 建筑措施 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基础 间应有合适的净距、调整某些设计高程 12.3.2 结构措施 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物的刚度、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 减小或调正基底附加应力、加强基础刚度 12.3.3 施工措施 遵照先建重(高)建筑后建轻(低)建筑的程序、建筑物施工前使地基预先沉 降、注意沉桩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开挖坑底土的保护 三、浅基础结构设计 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和地基反力; 确定截面尺寸和截面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并 且满足构造要求。基础高度由混凝土抗剪切抗冲切条件确定,配筋由基础验算截面抗弯 能力确定。 设计方法:1)不考虑共同作用分析法(刚性设计,适用于基础相对刚度比较大) 2)部分共同作用分析法(基础-地基) (弹性地基梁板法,适用于基础相对 刚度比较小) 3)全部共同作用分析法(上部结构-基础-地基)

同济大学基础工程课件3

同济大学基础工程课件3

准永久组合S’k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 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基本组合S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
用与可变作用的组合设计值。 S =1.35Sk
2019/12/5
12
二、地基基础设计的技术要求及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地基强度要求 地基变形要求 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要求
2019/12/5
17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稳定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般采用安全系数法进行验算:
p fu K
式中 p ──作用于地基上的平均总压力,kPa;
fu ──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2019/12/5
16
■ 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采用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概念。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p-s 曲线)在线性变形范围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 理论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 定。
2019/12/5
11
3、荷载的设计值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称为荷载的设
计值。
4、荷载的组合
设计时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需要确定同时作
用在结构上有几种荷载、每种荷载采用何种代表值,
这一工作称为荷载组合或荷载效应组合。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一般有如下几种荷载组合:
标准组合Sk: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 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基础
地基
应力和变形
2019/12/5
3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3

5. 设计理论简介
常规设计法:一般工程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共同作用设计方法:尚未推广至常规的工程设计中,但 是,是今后地基基础设计的发展方向。 2019/3/7 5
在目前工程设计中,通常把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分离 开来进行计算,视上部结构底端为固定支座或固定铰支 座,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并按此 进行内力分析,这种分析与设计方法称为常规设计法。 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相 制约的,基础内力和地基变形除与基础刚度、地基土性 质有关外,还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刚度有关。它们在荷 载作用下应满足变形协调条件,这种考虑上部结构与地 基基础相互影响并满足变形协调条件的设计方法称为共 同作用设计方法。 变形协调条件:原来互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位,在各部 分荷载、位移和刚度的综合影响下,一般仍然保持连接或 接触,如墙柱底端的位移与该处基础的变位及地基表面的 沉降三者相一致。
3. 石灰三合土基础
4. 灰土基础
5. 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
2019/3/7
混凝土基础一般用C15以上的素混凝土做成。
8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
(1) 根据构造及建筑模数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
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 20cm ,一般为 30cm 。对 于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为15cm的倍 数。砖基础的高度应符合砖的模数,标准砖的规格为 240×115×53 。在布置基础剖面时,大放脚的每皮宽度 b1和高度h1值见表3-1。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刚性基础应按其材料特点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2019/3/7 7
1. 砖基础
砖基础采用的砖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MU10 ,砂浆不低于 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底面以下一般先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10。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0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0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2010-11-19
1
0
0. 绪论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地基: 地基: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 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 当选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后,若地基不加处理 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称为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 当地基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很大而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时,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经过人工 处理后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2010-11-19
2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基础: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 浅基础: 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较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 为浅基础。 • 深基础: 深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须将基础埋置在较深的好 土层上,且需要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 则称为深基础。
2010-11-19 3
2010-11-19
9
3. 基础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和计算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使得基础工程,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施工技术都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基础形式。 深、大、复合型方向发展:超长桩、巨型钢筋混凝 土浮运沉井、大型盾构、顶管、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形式多样化(尤其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强 夯、深层搅拌桩、树根桩、复合桩基、锚杆、加筋 土等。 新型基础材料不断涌现:最初的砖、石到混凝土、 钢,以及到现在的水泥土、PHC桩、混凝土管桩、 土工织物合成类材料等。 由于基础工程的复杂性(地质条件,隐蔽工程),目前 基础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010-11-19
5
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8层圆柱形建筑,白色大理石砌成,塔 高54.5米。1370年完工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1990年1月 起斜塔全部关闭,塔身重心线已偏离10%。 经过11年的纠倾工作,2001年12月15日向游人重新开放,比萨斜塔被 扳“正”0.44米,目前还倾斜4.5米,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2010-11-19 6

基础工程第二版地基处理

基础工程第二版地基处理

水平向增强加 体筋 ,体 如复 各合 种地基等
复合地基中人工增强体的存在,使其区别于相对均
匀的天然地基;而增强体与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特性,
又使其不同于桩基础。
2019/8/27
7
一、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 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以下两种思 路进行估算: 第一种思路是将增强体和基体分开考虑,分别确定各 自的承载力,再根据一定原理进行叠加,从而得到复合 地基承载力。 第二种思路是将增强体和基体组成的复合体作为一个 整体进行考虑,采用稳定分析法进行计算。如通过地基 滑弧稳定分析法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在稳定分析中采 用复合体的综合指标。
9
对于小型工程的粘性土地基,如无现场载荷试验资料
时,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也可按下式进
行计算:
fsp k 1m (n 1 )fsk
式中,n为桩土应力比,即复合地基受力时桩体分担的
应力与桩间土分担的应力之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取
2~4,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复合地基中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现场单桩载荷
试验确定。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对于粘结材料桩
复合地基,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式(7-3)估算,并同时
满足式(7-4)的要求:
n
Ra up qsili qpAp i1
Ra fcuAp
(7-3) (7-4)
2019/8/27
10
对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桩体易发 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桩体极限承载力主要取 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散体材料桩复合 地基的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 来计算,其一般表达式为: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4-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4-3
d 4x EI 4 = −q = −σ zx ⋅ b1 = −mzx z ⋅ b1 dz 式中:E、I — 桩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性距。 σzx—桩侧土抗力,σzx=Cxz=mzxz,C为地基系数; b1 —桩的计算宽度;式整理可得:
d 4 xz + α 5 zxz = 0 dz 4 5
2010-11-19 12
e N
注:x为纵桥方向 y为横桥方向
2010-11-19 13
多排桩是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由一根以上桩的 桩基础(如图4-28c),对单排桩作横桥向验算时也属此情 况,各桩顶作用力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须应用 结构力学方法另行计算。 (三)桩的计算宽度 由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除了 桩身宽度内桩侧土受挤压外,在桩身宽度以外的一定范 围内的土体都受到的一定程度的影响(空间受力),且对不 同截面形状的桩,土受到的影响范围大小也不同。为了 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 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用,将桩的设计宽度(直径)换 算成相当实际工作条件下,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1,b1称为 桩的计算宽度。
2010-11-19 1
2010-11-19
2
(2) 慢速连续加载法:模拟桥台、挡墙等长期静止水平荷 慢速连续加载法: 载的连续荷载试验,类似于垂直静载试验慢速法。 (3) 单向单循环恒速加载法:类似于垂直静载快速试验。 单向单循环恒速加载法: 3. 成果资料 常规循环荷载一般绘制“水平力-时间-位移”(H0-t-x0) 曲线;连续荷载试验常绘制“水平力-位移”(H0-x0)曲线 、“水平力-位移梯度”(H0-∆x0/∆H0)曲线。 4. 按试验结果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 (1)单桩水平临界荷载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 cr: 指桩断面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 作前所受最大荷载,通常取单桩水平临界荷载为单桩水 平承载力设计值。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PPT课件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PPT课件
理论和实践表明,对于群桩基础下的地基土应力,按 半无限体地表荷载作用的布西奈斯克解,将给出偏大的结 果,因此规范将均质土中明德林解群桩沉降与等效作用面 上布西奈斯克解之比值ψe作为等代实体基础基底附加应力 的折减系数。
第6页/共14页
桩基最终沉降量按下式计算:
S e s
式中:s — 按分层总和法算出的桩 基沉降量, mm;
ψ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当无当地经验时,桩基沉降计算 经验系数可按表4-7选用;
ψe ——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按下式确定。
e
C0
nb 1
C1nb 1 C2
nb n Bc Lc
第7页/共14页
式中 nb—— 矩形布桩时短边布桩数,布桩不规则时按式 (4-30)近似计算,当计算值小于1时,取nb=1;
降控制复合桩基沉降由桩身弹性压缩(一般可略去不计) 和桩端平面至压缩层下限之间土层的压缩共同组成。 ➢ (b) 当外荷载大于各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时(F+G>Qu)
群桩始终承担荷载Qu,承台承担荷载F+GQu。 由群桩承担的荷载Qu所产生的沉降计算方法同上,由 承台承担的荷载F+GQu所产生的沉降则可按天然地 基上浅基础的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而复合桩基的总沉 降应为上述二部分沉降之和。
表达式:
z
Qp L2
Kp
Qr L2
Kr
Qt L2
Kt
Q L2
Kp
K r
1
Kt
若已知荷载分配的参数α、β,则可利用上式,采用有 限压缩层地基模式按单向压缩计算单桩的桩端沉降。
第4页/共14页
2. 群桩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
上述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相当繁琐,一般需要编制计 算机程序进行计算。为简化计算,通常将桩基础看作实体 深基础,按类似浅基础那样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再经 过适当修正就可以确定桩基础的沉降。根据修正的方法、 途径不同,现有多种简化计算方法。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同济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同济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

习题【4-1】表4-16给出一钻孔灌注桩试桩结果,请完成以下工作:①绘制Q-s曲线;②在半对数纸上,绘制s-lg t曲线;③判定试桩的极限承载力Q u,并简要说明理由;④根据试桩曲线及桩型判别该试桩破坏模式。

表4-16 钻孔灌注桩试桩结果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工程名称:习题4-1 试验桩号: 测试日期:2008-03-24 桩长: 桩径:历 时 (min) 沉 降 (mm) 序 号荷 载 (kN)本 级累 计本 级累 计0 0 0 0 0.00 0.00 1 800 120 120 1.01 1.01 2 1200 150 270 0.51 1.52 3 1600 180 450 0.50 2.02 4 2000 180 630 0.44 2.46 5 2400 210 840 0.55 3.01 6 2800 240 1080 0.61 3.62 7 3200 270 1350 0.80 4.42 8 3600 330 1680 1.26 5.68 9 4000 390 2070 2.53 8.21 10 4400 480 2550 7.01 15.22 11 4800 240 2790 38.98 54.20 12 4000 60 2850 -0.40 53.80 13 3200 60 2910 -0.70 53.10 14 2400 60 2970 -0.80 52.30 15 1600 60 3030 -1.50 50.80 16 0 120 3150 -5.60 45.20最大沉降量:54.20 mm 最大回弹量:9.00 mm 回弹率:16.61%5.500.00 5.50极限承载力确定:1. 由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可知Δs8=2.53,Δs9=7.01,Δs10=38.98则56.501.798.3858.253.201.791089>==ΔΔ<==ΔΔs s s s , 所以 4800kN 为破坏荷载,其前一级荷载4400kN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5/12/12
1
3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2015/12/12
概述 无筋扩展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
2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1. 浅基础结构受力
2015/12/12 3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截面设计验算的内 容主要包括基础底面尺寸、截面高度和截面配筋等。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基底面积通常根据地基承载力 和对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要求确定; 基础高度由混凝土的抗剪切条件确定; 基础受力钢筋配筋量由基础验算截面抗弯能力确定。

3. 地基反力确定方法
体积比为1:2:4~1:3:6 (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220mm, 夯至150mm
1:1.50
1:2.00
- 11
如验算符合要求,则可采用选定的基础宽度和高度, 否则应调整基础高度重新验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4) 当无筋扩展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而成时,应对叠 合部分作抗压验算。 (5) 对混凝土基础,当基础底面平均压力超过300kPa 时,尚应对台阶高度变化处的断面进行抗剪验算。


2015/12/12
18
bI VI N 当荷载无偏心时,验算截面的VI可简化为: b
基础有效高度h0(mm)由基础验算截面的抗剪切 条件确定,即 VI 0.7hs f t h0
hs h 0
800
1/ 4
式中 hs 为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 取 h0=800mm;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h0 基础截面有效高度(mm)。 基础高度h为有效高度h0加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 计时,可初选基础高度h=b/8。
Fk (2) 根据地基承载力初步确定基础宽度b。A f d a G
(3) 验算基础宽度是否满足。
b b0 2Htg
2015/12/12
tg ─ 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称为刚性角; b2 tg b2 ─基础的外伸长度。 H
9
(a) 墙下无筋扩展基础 (b) 柱下无筋扩展基础 图3-1 无筋扩展基础验算
3. 石灰三合土基础
4. 灰土基础
5. 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
2015/12/12
混凝土基础一般用C15以上的素混凝土做成。
8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
(1) 根据构造及建筑模数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
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 20cm ,一般为 30cm 。对 于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为15cm的倍 数。砖基础的高度应符合砖的模数,标准砖的规格为 240×115×53 。在布臵基础剖面时,大放脚的每皮宽度 b1和高度h1值见表3-1。
地基反力当用于不同的计算目的时,其取值应有所 区别,例如: 在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或计算基础沉降时,应考虑设 计地面以下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力的作用(平均总压力); 在进行基础截面设计 (基础高度的确定、基础截面配 筋 ) 中,采用不计基础与上覆土重力作用时的地基净反 力计算(地基净反力) 。
2015/12/12 4
2015/12/12
12
2015/12/12
13
(a) 墙下无筋扩展基础 (b) 柱下无筋扩展基础 图3-1 无筋扩展基础验算
2015/12/12 14
第三节 墙下条形基础
一、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
内力计算:一般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在长度方向可取单位长度计算。 截面设计验算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底面宽度b、基础高度h 及基础底板配筋等。 基底宽度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 基础高度由混凝土的抗剪切条件确定; 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由基础验算截面的抗弯能力确定。 荷载:基础截面设计(基础高度确定、底板配筋)中,应采用 不计基础与上覆土重力作用时的地基净反力计算;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或计算基础沉降时,应考虑设计地面 以下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力的作用,即采用基底总压力。
毛石基础采用的材料采用未加工或仅稍作修整的未风化的 硬质岩石,高度一般不小于20cm。 石灰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和骨料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 匀后,铺在基槽内分层夯实而成 。三合土的体积配合比为 1∶2∶4或1∶3∶6,在基槽内夯实。 灰土基础由熟化石灰和粘土按比例拌和并夯实而成。常用 的体积配合比有3∶7和2∶8。
1:1.00 1:1.50 1:1.25
1:1.25 1:1.50 1:1.50
1:1.50 1:1.50 -
毛石基础
灰 土 基 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 粉土1.55t/m3 粉质粘土1.05t/m3 粘土1.45t/m3
1:1.25
1:1.50

三合土基础 2015/12/12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刚性基础应按其材料特点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
2015/12/12 7
1. 砖基础
砖基础采用的砖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MU10 ,砂浆不低于 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底面以下一般先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10。
2. 毛石浆砌基础
5. 设计理论简介
常规设计法:一般工程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共同作用设计方法:尚未推广至常规的工程设计中,但 是,是今后地基基础设计的发展方向。 2015/12/12 5
在目前工程设计中,通常把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分离 开来进行计算,视上部结构底端为固定支座或固定铰支 座,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并按此 进行内力分析,这种分析与设计方法称为常规设计法。 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相 制约的,基础内力和地基变形除与基础刚度、地基土性 质有关外,还与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刚度有关。它们在荷 载作用下应满足变形协调条件,这种考虑上部结构与地 基基础相互影响并满足变形协调条件的设计方法称为共 同作用设计方法。 变形协调条件:原来互相连接或接触的部位,在各部 分荷载、位移和刚度的综合影响下,一般仍然保持连接或 接触,如墙柱底端的位移与该处基础的变位及地基表面的 沉降三者相一致。
M I V I bI 2
式中 As — 钢筋面积(m2); fy —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2015/12/12 20
4. 构造要求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采用梯形截面,其边缘高度一般 不宜小于200mm,坡度i1:3。基础高度小于250mm时, 也可做成等厚度板。 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基底下宜设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 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 大于200mm和小于100mm。 当有垫层时,底板混凝土的保护层净厚度不宜小于 40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 70mm。底板纵向分布钢筋, 直径8mm,间距不大于300mm。 当地基软弱时,为了减小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基础 截面可采用带肋梁的板,肋梁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按经验 确定,如图3-4。
2015/12/12 6
第二节. 无筋扩展基础
一、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原则
无筋扩展基础通常是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 合土和灰土等材料建造的,这些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而抗 拉、抗剪强度低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刚性基础设计时必须 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 应力都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上述设计目标主要通过对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 的比值进行验算来实现。同时,其基础宽度还应满足地 基承载力的要求。


b I 为验算截面I距基础边缘的距离,m。 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验算截面I在墙脚处, 等于基 bI 础边缘至墙脚的距离a;当墙体材料为砖墙且墙脚伸出 14砖长时,验算截面I在墙面处,bI a 1/ 4砖长 m ,若砖 长为 240mm,则 bI a 0.06 m。 2015/12/12 16

Fl 0.7hp f t amh0
am (at ab ) 2
2015/12/12
Fl p j Al
26
(a)基础剖面 图3-7 柱下独立基础的抗冲切验算
2015/12/12 27
式中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 800mm时,取1.0;当2000mm时,取0.9,中间值线性内插;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am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计算长度(m); at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在 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抗冲切能力时,取柱宽a;在验算柱与 基础变阶处的抗冲切能力时,取上阶宽; ab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 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 (如图3-7b),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ab取 柱宽a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h0;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 力时,ab取上阶宽加该处的两倍基础有效高度。当冲切破坏锥 体的底面在l方向落在基础底面以外(如图3-7c),即 a 2h0 l 此时,ab=l;
2015/12/12 10
表3-2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台阶高宽比的允许值
基 础 材 料
质 量
要 求 pk≤100 1:1.00
100< pk≤200
1:1.00
200< pk≤300 1:1.25
混凝土基础
C15混凝土
毛石混凝土基础 砖 基 础
C15混凝土 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 砂浆不低于M5
2015/12/12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