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2-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doc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0、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00、前言-------------------------------------------------------01、总则-------------------------------------------------------02、术语-------------------------------------------------------03、基本规定----------------------------------------------------04、地基-------------------------------------------------------04.1一般规定------------------------------------------------04.2灰土地基------------------------------------------------04.3砂和砂石地基--------------------------------------------0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0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04.7注浆地基------------------------------------------------04.8预压地基------------------------------------------------04.9振冲地基------------------------------------------------0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04.11水泥土搅桩地基-----------------------------------------04.12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0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04.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04.15 砂桩地基----------------------------------------------05、桩基础------------------------------------------------------05.1 一般规定5.2 静力压桩-----------------------------------------------05.3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05.4 混凝土预制桩-------------------------------------------05.5 钢桩--------------------------------------------------05.6 混凝土灌注桩-------------------------------------------06、土方工程----------------------------------------------------06.1 一般规定-----------------------------------------------06.2 土方开挖-----------------------------------------------06.3 土方回填-----------------------------------------------07 基坑工程-----------------------------------------------------07.1 一般规定-----------------------------------------------07.2 排桩墙支护工程-----------------------------------------07.3 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07.4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07.5 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07.6 地下连续墙---------------------------------------------07.7 沉井与沉箱---------------------------------------------07.8 降水与排水---------------------------------------------0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09、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010、本规范用词说明---------------------------------------------0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9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土力学电子教材-同济大学
在线练习开始页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土的应力分布及计算 土的压缩与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抗剪强度 土压力计算 土坡稳定分析 地基承载力
/jpkc/soil/zice/Question.htm2013-5-27 8:51:10
课程习题开始页
土力学教学大纲
习题
(四)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1.概述 2.土的压缩特性 3.土的固结状态 4.有效应力原理 5.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习题
(五)土中应力和地基沉降计算
1.概述 2.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3.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4.常用沉降计算方法 5.地基沉降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 习题
/jpkc/soil/Dagang/Jxdg.htm(第 6/9 页)2013-5-27 8:51:23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学习指导 工程背景 渗透理论
渗流模型 达西渗透定律 渗透系数的确定 流网及其工程应用
概述 流网的绘制 流网的应用 土中渗透作用力与渗透变形
渗透力 渗透变形 本章小结
/jpkc/soil/common/book.htm(第 2/7 页)2013-5-27 8:50:31
(七)地基承载力
1.了解地基破坏模式 2.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掌握按极限平衡条件确定地基临塑荷载、塑性荷载、 极限荷载的方法;同时掌握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 法。
/jpkc/soil/Dagang/Jxdg.htm(第 3/9 页)2013-5-27 8:51:23
土中应力和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抗剪强度
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 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 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
地基承载力
桩基础工程技术讲座
不同荷载下轴力沿深度的变化
单桩荷载传递的基本规律
基础的功能在于把荷载传递给地基 土。作为桩基主要传力构件的桩是一种 细长的杆件,它与土的界面主要为侧表 面,底面只占桩与土的接触总面积的很 小部分( 一般低于1%),这就意味着桩 侧界面是桩向土传递荷载的重要的,甚 至是主要的途径。
竖向荷载施加于桩顶时,桩身的上 部首先受到压缩而发生相对于土的向下 位移,于是桩周土在桩侧界面上产生向 上的摩阻力;荷载沿桩身向下传递的过 程就是不断克服这种摩阻力并通过它向 土中扩散的过程 。 设桩身轴力为Q,桩身轴力是桩顶荷 载N与深度Z的函数,Q=f(N、Z)
桩按施工条件的综合分类 桩的类型 预制桩 方形、管形 打入桩 静压桩 挤土(方桩与闭口管桩),部分 挤土(开口管桩) 钢、钢筋混凝土
灌注桩 圆形、异形 钻孔桩 人工挖孔桩 不挤土 不挤土
沉管桩 挤土Leabharlann 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沉降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是桩基设计的重要 内容,而要正确地确定单桩承载力又必 须了解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包括桩 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与破坏 机理。 单桩承载力同时还需满足桩身强度 的要求。
工程试桩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以确 定单桩承载力;另一种是校核设计用的 单桩承载力。 前者一般用于重大工程,在设计以 前进行一种规格或若干种规格桩的载荷 试验,以确定设计所用的单桩承载力, 每一种规格的桩通常要做若干根,以了 解场地单桩承载力的变异性,避免试桩 数量过少的偶然性。由于试验时尚未进 行设计,因此试验桩不可能用作工程桩。
桩的长径比L/d是影响荷载传递的主 要因素之一,随着长径比L/d增大,桩端 土的性质对承载力的影响减小,当长径 比L/d接近100时,桩端土性质的影响几 乎等于零。 发现这一现象的重要意义在 于纠正了“桩越长,承载力越高”的片 面认识。希望通过加大桩长,将桩端支 承在很深的硬土层上以获得高的端阻力 的方法是很不经济的,增加了工程造价 但并不能提高很多的承载力。
同济大学大二建筑专业建筑构造期末试卷及答案 (2)
2.单向板板的短边l1与长边尺寸l2之间,当l2/l1>2时,在荷载作用下,板基本上只在l1的方向挠曲,而在l2方向的挠曲很小。
这表明荷载主要沿短边的方向传递,故称单向板。
3.勒脚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4.基础和地基在建筑工程上,把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成为基础。
把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答案写在括号外无效)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 属于居住建筑。
( ) A. 托儿所 B. 宾馆C. 公寓D. 疗养院2. 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采用的坐标系统是以东西方向为 轴,以南北方向为轴。
( )A .X Y B. X ZC. Y ZD. Y X3. 屋顶是建筑物最上面起维护和承重作用的构件,屋顶构造设计的核心是( )。
A. 承重B. 保温隔热C. 防水和排水D. 隔声和防火4. 当上部荷载很大、地基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常采用( )基础。
A. 条形B. 独立C. 筏形D. 箱形5. 单层厂房非承重山墙时,横向端部柱截面中心线应( )。
A. 自墙内缘内移600mm B.与山墙内缘重合 C. 在山墙内,并距山墙内缘为半砖或半砖的倍数或墙厚的一半D.自横向定位轴线外移600mm规范规定,在防水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屋面的多道防水构造里,防水)B. 至少做一道D. 禁止使用_________mm,室外坡道的最小宽度不小于 mm。
( )( )( )B.自然通风C.天然采光D.防潮防水( )5分,共10分)1.散水的构造做法。
注明所有材料做法和必要尺寸。
2.绘出卷材防水屋面在檐沟处的构造做法。
并注明材料层次及必要的尺寸。
五、简答题(共3题,共20分)1.在建筑物设变形缝的部位,要使两边的结构满足断开的要求,又自成系统,其布置方法主要有哪几种?(6分)答:1)按照建筑物承重系统的类型,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考纲同济工程硕士
工程能力综合1.《工程伦理学》,顾剑、顾祥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2.《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二版),王少杰、顾牡、吴天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3.《大学计算机》(第7版),龚沛曾、杨志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一)考试范围:1.《工程伦理学》第四章~第七章(知识点:工程师的职业特性、工程师的职业目的、工程中的诚实与不诚实;管理者决策与工程师决策的关系、关于工程师忠诚的伦理概念、工程师的举报行为、工程师的职业权利和雇员权利;风险的基本概念、工程中的风险控制、什么是企业的功利主义和可接受的风险、工程师对公共安全的责任;影响环保的各种因素、工程师正确的环保理念、工程师对环境的责任范围)2.《新编基础物理学》第1,2,9,10章(知识点:参照系,质点,位矢,速度与加速度,运动方程,切向与法向加速度,相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与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力矩,角动量与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点电荷,库伦定律,电场与电场强度,电场线与电通量,静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与电势差,等势面;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电容器极其串并联,静电场能量。
)3.《大学计算机(第7版)》第1-9章(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分代、分类和应用、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制及其相互转换、计算机新技术;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程序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磁盘管理、Windows的基本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使用,包括公式和函数,数据图表化,数据管理等;数据库系统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组成、数据模型、Access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定义、发展、分类、协议)、局域网、IP地址和域名、Internet应用、信息浏览和检索;算法概念、流程图;常用算法(枚举法、迭代法、排序、查找))4.逻辑思维5.写作(二)题型范围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问答题、写作题。
土木工程施工第一章土方工程.
三、参考书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施工,刘宗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自学课件
/tmgcsg/
五、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1、生产流动性大 2、建筑施工的个体性
3、施工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
4、生产影响因素多 5、知识面要求广
六、项目管理人员需具备的素质
三、土的工程性质
• 1、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
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
• •
最初可松性系数 KS=V2 /V1
最后可松性系数 KS’=V3 /V1
1.08~1.5
1.01~1.3
– V1 ——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 V2 ——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 – V3 ——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
•
(1)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2)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
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
方法:将场地划分为每格边长10~40m的方格网,找出每个方格 各个角点的地面标高(实测法、等高线插入法) 。
则场地初步标高:
H0=(H11+H12+H21+H22)/4n
H0
H21 Hn H0
H0 i iy
Ly
• Hn = H0 Lx ix L yi y
Lx
ix
【例】某建筑场地方 格网、地面标高如图, 格边长a=20m。泄水 坡度ix =2‰,iy=3‰,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的 影响,确定方格各角 点的设计标高。
70.09
• 解: • (1)初步设计标高(场地平均标高)
•或:H0=(H1+2H2+3H3+4H4)/4n H11 H21 H12 H22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计算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时,有“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两种方法,设计中选用计算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参考答案:土的渗透系数2.在进行重力式围护结构设计时,下列各因素中通常可不予考虑的是:参考答案:工程桩的长度3.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均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此设计状态计算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参考答案:临近建筑的沉降计算4.在土质条件较好的场地开挖基坑,若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基坑周边不允许出现较大沉降时,为做到既经济又可靠,宜采用以下何种支护结构?参考答案:排桩+水泥土帷幕5.下列关于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描述是:()参考答案: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在基础设计中必须进行地基沉降验算_基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地基承载力将明显减低6.考虑相邻建筑物影响时,设计时应使建筑物基础之间保留一定的净距,决定这一净距的因素中包括下列哪些因素?()参考答案:建筑物的刚度_建筑物的荷载大小、作用面积_地基土的压缩性7.挤密砂桩处理地基,巳知砂桩直径0.45m,间距1.5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为4MPa,砂桩的压缩模量为10 MPa,则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参考答案:4.58.按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分类,下列桩基中不属于摩擦型桩是:参考答案:桩端持力层为砂土,桩长10m的人工挖孔桩9.下列基础形式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参考答案:箱形基础10.在下列地基基础设计条件中,对确定浅基础的埋置深度无关的是:()参考答案: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1.在冻土地基中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基底允许残留的冻土厚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参考答案:弱冻胀土、冻胀土、强冻胀土12.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图片】,其正确的计算要求为:()参考答案:基底压力为均布或偏心距eb/3013.下列各类桩中,最不易产生桩身结构破坏的是:参考答案:软土地基中的钢筋混凝土小方桩14.基础宽度2.0m,埋深1.5m,持力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k=10kPa,根据持力层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求得的承载力系数分别为Mb=0.43,Md=2.72,Mc=5.31。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0
2010-11-19
1
0
0. 绪论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地基: 地基: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 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 当选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后,若地基不加处理 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称为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 当地基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很大而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时,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经过人工 处理后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2010-11-19
2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基础: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 浅基础: 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较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 为浅基础。 • 深基础: 深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须将基础埋置在较深的好 土层上,且需要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 则称为深基础。
2010-11-19 3
2010-11-19
9
3. 基础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和计算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使得基础工程,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施工技术都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基础形式。 深、大、复合型方向发展:超长桩、巨型钢筋混凝 土浮运沉井、大型盾构、顶管、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形式多样化(尤其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强 夯、深层搅拌桩、树根桩、复合桩基、锚杆、加筋 土等。 新型基础材料不断涌现:最初的砖、石到混凝土、 钢,以及到现在的水泥土、PHC桩、混凝土管桩、 土工织物合成类材料等。 由于基础工程的复杂性(地质条件,隐蔽工程),目前 基础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010-11-19
5
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8层圆柱形建筑,白色大理石砌成,塔 高54.5米。1370年完工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1990年1月 起斜塔全部关闭,塔身重心线已偏离10%。 经过11年的纠倾工作,2001年12月15日向游人重新开放,比萨斜塔被 扳“正”0.44米,目前还倾斜4.5米,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2010-11-19 6
岩土师考试参考书目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1.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3.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普通物理程守诛、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1.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刘国璞编:《大学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
东北林大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1.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2.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五、材料力学1.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六、流体力学1.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电工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1.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 结构化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罗守信主编:《电工学》(Ⅰ、Ⅱ)(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经验,适当考虑了近几年已成熟应用的新技术,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了初稿,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定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8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桩基础、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及工程验收等内容。
其中土方工程是将原《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的土方工程内容予以修改后放入了本规范,基坑工程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增添的内容。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上海市江西中路406号、邮编:200002、E-mail:zgs@),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中港三航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同济大学主要起草人:桂业琨、叶柏荣、吴春林、李耀刚、李耀良、陈希泉、高宏兴郭书泰、缪俊发、李康俊、邱式中、钱建敏、刘德林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专网络升本)教学计划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专网络升本)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相关法规,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项目策划、管理和实务运作、房地产投资与经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形式:
学习形式为业余学习,学习方式采用网上课件学习、网上授课、网上答疑等方式。
三、培养对象:
从事工程管理方面成人从业人员,持有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者。
四、学习年限:
2年制本科,学习年限2~4年
五、主干课程:
房地产市场营销、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投资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等。
六、学位课程:
大学英语、工程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工程项目管理。
七、毕业: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全国试点学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课统考,可获得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并盖有同济大学校章、校长签发的同济大学(网络教育)毕业文凭。
八、学位授予:
毕业时如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可授予成人管理学学士学位。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网络专升本)教学进度表
加注★为学位课程,加注*为国家统考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上册,同济大学
4.9
(1)后 批 张 拉 在 先 批 张 拉 应 预力 筋 重 心 处 产 生 的 混 凝土法向应力为 pci, 先 批 张 拉 钢 筋 预 应 降 力低 值 为 : 180 E s s E s c E s 12 77.14N / mm 2 Ec 28
其中: a.有效深度 H 0
s' 5.6 由 0.85 ,查表1 - 1 - 13得: s'l 5.6 1.0 H 0 1.85( s ' l ) 1.85 6.6=12.2m > 9m =H , 取H 0 9m
b.抽水影响半径 R
R 1.95s HK 1.95 3.5 9 15 79.3m c.水井假想半径 x0
③ ④
⑤
略 略
略
φ φ
φ
20 20
6
6638 6638
1198
1 1
31
5 5
155
82.0 82.0
41.2 399.7
合计
4.2 钢筋代换
代换前后钢筋强度等级相同,为等面积代换。等面积代换要求代换后钢筋 面积不小于代换前钢筋面积,代换后需检查是否满足构造要求,若代换 后钢筋排数增加,还需验算截面承载力。 原钢筋截面面积:5φ25,钢筋面积为2454mm2,钢筋为一排。 本题可行的代换方案有: A、4φ28,钢筋面积为2463mm2 ,钢筋为一排 B、8φ20,钢筋面积为2513mm2 ,钢筋为二排,需验算截面抗弯承载力 (略) C、1φ28+ 6φ20 ,钢筋面积为2500mm2 ,钢筋为二排,需验算截面抗弯 承载力(略) D、2φ28+ 4φ20 ,钢筋面积为2488mm2 ,钢筋为二排,需验算截面抗弯 承载力(略) E、3φ28+ 2φ20 ,钢筋面积为2475mm2 ,钢筋为一排。 其中A方案最经济 注:梁主筋保护层厚度取25mm(一类环境),梁上部钢筋净间距不小于 30mm及1.5d(主筋直径),梁下部钢筋净间距不小于25mm及d。本题假设 代换的钢筋为梁下部钢筋
深基础工程中出现的土力学问题-2
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与深基础工程有关的土力学问题, 包括梅耶霍夫课 题、别列赞策夫课题和魏西克课题。郑大同教授的敬业精神,以及在 理论上的开拓都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5 年是郑大 同教授诞生 100 周年, 让我们用这本书的出版来纪念这位土力学理论 工作的先行者。
14. 深基础在土体内部产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有什么特点?
的工艺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中反映这些影响 有时是极其困难的, 简化所带来的误差有时甚至达到不可容忍的程度。 许多学者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虽然取得了某些进展, 但如何正 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尚苦无良策。 涉及深基础的土力学问题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深基础持力层土体中由荷载引起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深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深基础的侧向水平抗力; 深基础施工中的力学响应; 深层原位测试中的力学解释。 这些问题大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研究的深度和难度也并不 相同。为了引起同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在这章里,准备根据一些文 献资料的介绍, 比较系统地讨论与深基础工程有关的若干土力学问题 的基本解及其推广应用的情况。 这些基本解的提出都有几十年的历史, 并不是很新的理论; 后人所做的实用化工作也并没有完全解决上述深 基础工程的实际问题, 但对于解决某些深基础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无疑 是有帮助的。 在写这一章的时候,又重新阅读了有关的文献,深感我国岩土工 程界的许多学者为了解决土力学理论在深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做了大 量有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 特别怀念同济大学已 故的郑大同教授。 他在十年浩劫中仍孜孜不倦地坚持土力学理论的研 究与实际工程的应用,他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1]一书中,化
图 5.1.1-1 公式(5.1.1-1)的坐标系 但在过去几十年中,Mindlin 课题未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 三个。一是其应力和位移解的结果比较复杂,用人工计算非常麻烦, 是人们不愿意应用的客观原因; 二是用 Mindlin 课题计算土中应力的 数值与土的泊松比有关, 而土的泊松比的试验测定又比较困难, 一般 采用假定的数据,影响计算的结果;三是应力解的结果表明,在集中 力作用点的上方出现了拉应力, 而土的抗拉强度是比较低的, 如果应 力超过了抗拉强度, 土体中可能出现的裂缝使土体不再满足连续体的 条件,这也是人们所疑虑的。 在弗洛林 所著的《土力学原理》一书中,给出了当竖向集中力 作用于半无限体内某一深度时, 土体内任一点的应力及位移的表达式, 以及在水平力作用下土体内任一点的应力及位移的表达式。Mindlin 课题的坐标系如图 5.1.1-1 所示,竖向集中力作用于半无限体表面以 下的深度为 c,集中力在半无限体表面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z 坐标
土木工程施工_课后习题答案(同济大学_重庆大学)
第二章深基础工程施工一、按受力情况桩分为几类?桩上的荷载由哪些部分承担?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桩上的荷载由桩端阻力和桩身摩擦力共同承担。
但,对于端承桩,极限状态下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而对于摩擦桩,荷载由桩端阻力和桩身摩擦力共同承担,桩身摩擦力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二、试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吊点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设置?(P56)吊点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位置绑扎。
无规定时,应按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确定吊点。
绑扎设置位置P56页。
我就不信还要记那些数据!三、试述桩锤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打桩时为什么采用重锤低击?(P57)1、落锤-常用锤重1~2吨。
适于打木桩及细长尺寸的混凝土桩;在一般土层及粘土、含有砾石的土层中均可使用。
2、单动汽锤-常用锤重3~10吨。
适于打各种桩,最适于套管法打就地灌注混凝土桩。
3、双动汽锤-常用锤重0.6~6吨。
适于打各种桩,并可用于打斜桩;使用压缩空气时,可用于水下打桩;可用于拔桩,吊锤打桩。
4、柴油桩锤-常用锤重0.6~6吨。
最适于打钢板桩、木桩;在软弱地基打12m以下的混凝土桩。
5、振动桩锤-适于打钢板桩、钢管桩、长度在15m以内的打入式灌注桩;适于粉质粘土、松散砂土、黄土和软土,不宜用于岩石、砾石和密实的粘性土地基。
6、重锤低击的原因:如果是轻锤,势必“高击”。
这样,则(1)锤击功能很大部分被桩身吸收,桩不易打入;(2)桩头易被打坏;保护层用可能震掉;轻锤高击的应力,还会使桩顶1/3桩长范围内薄弱处产生水平裂缝,甚至桩身断裂。
当然,桩锤不能过重,否则所需动力设备也较大,不经济。
四、试述打桩顺序有几种?打桩顺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确定合理的打桩顺序?(P60)打桩顺序有(1)逐排打(2)自中央向边缘打(3)自边缘向中间打(4)分段打影响因素: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和桩架移动方便。
逐排打桩的效率高,但最终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它和自边缘向中间打一样适用于桩不太密集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普朗特尔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1. 普朗特尔基本解 1920年,普朗特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当不 考虑土的重力 (γ = 0),假定基底面光滑无摩擦力时,置 于地基表面的条形基础的极限荷载公式如下:
π ϕ pu = c e πtgϕ ⋅ tg 2 + − 1 ⋅ ctgϕ = c ⋅ N c 4 2 πtgϕ ϕ 2π
pcr = N qγD + N c ⋅ c
ctgϕ + ϕ + ctgϕ + ϕ −
π π
2
式中:N q =
Nc =
π ⋅ ctgϕ
ctgϕ + ϕ −
π
2
2
2010-11-19
15
若地基中允许塑性区开展的深度 zmax = B / 4(B为基础 宽度),则可得相应的临界荷载 p 1 的计算公式:
p 1 = γBN γ + γDN q + cN c
4
式中: N γ =
π
4
π 4 ctgϕ + ϕ − 2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ϕ 有关,
可由表查得。
Nγ 、 Nq Nc 、 称为承载力系数,它只与土的内摩擦角
2010-11-19
16
第三节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地基极限承载力除可从载荷试验求得外,还可用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都是在刚塑体极限 刚塑体极限 平衡理论基础上解得的。 平衡理论
土质学与土力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九章 地基承载力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第二章(2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第二章(2)
2010-11-19
1
第九章 地基承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界荷载的确定 第三节 极限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 按规范方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第五节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讨论
2010-11-19
2
第一节 概 述
2010-11-19
8
地基的剪切破坏形式,除了与地基土的性质有关外, 还同基础埋置深度、加荷速度等因素有关。如在密砂地 基中,一般会出现整体剪切破坏,但当基础埋置很深时, 密砂在很大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压缩变形,而出现刺入 剪切破坏;在软粘土中,当加荷速度较慢时会产生压缩 变形而出现刺入剪切破坏,但当加荷很快时,由于土体 不能产生压缩变形,就可能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地基承载力概念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个方 面的要求。 1.变形要求 1.变形要求 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降差, 应该在该建筑物允许的范围内。 2.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在地基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地基极限承载力(p 地基极限承载力 u): 地基不致失稳时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 荷载。 地基容许承载力(p 地基容许承载力 a): 考虑一定安全储备后的地基承载力。
一、地基破坏的性状
1.整体剪切破坏 1.整体剪切破坏
整体剪切破坏p-s曲线 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 区分地基变形三个阶段: (1)当基础上荷载较小时,基础下形成一个三角形压密 区I,随同基础压入土中,p-s曲线呈直线关系。 (2)随着荷载增加,压密区I向两侧挤压,土中产生塑性区, 塑性区先在基础边缘产生,然后逐步扩大形成II、III塑性区。 基础的沉降增长率较前一阶段增大,故 p-s曲线呈曲线状。 5 2010-11-19
2010-11-19
11
σ 1 p − γD (2α ± sin 2α ) + γ (D + z ) = σ3 π
若M点位于塑性区的边界上,它就处于极限平衡状 态。根据土体强度理论中的公式,知道土中某点处于极 限平衡状态时,其主应力间满足下述条件:
sin ϕ = 1 p − γD (σ 1 + σ 3 ) + c ⋅ ctgϕ ⋅ 2α + γ (D + z ) + c ⋅ ctgϕ 2 π c ⋅ ctgϕ p − γD sin 2α z= −D sin ϕ − 2α − γ γπ 1 (σ 1 − σ 3 ) 2
14
还可得到如下相应的基底均布荷载的表达式
p =
π
ctg ϕ + ϕ −
π
2
γ z max +
ctg ϕ + ϕ + ctg ϕ + ϕ −
π
π
2 γD +
π ⋅ ctg ϕ
ctg ϕ + ϕ −
π
2
⋅c
2
上式是计算临塑荷载及临界荷载的基本公式。 如令 z max = 0 ,代入上式,此时的基底压力即为临 塑荷载 pcr ,其计算公式为
一、塑性区边界方程的推导
2010-11-19
10
在地基表面作用条形均布荷载p0,计算土中任意点M 由p引起的最大与最小主应力 σ 1 及 σ 3 时,可按前面有关 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公式计算:
σ 1 p0 = (2α ± sin 2α ) σ3 π
若条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为D时,计算基底下深度处 M点的主应力时,可将作用在基底水平面上的荷载(包 括作用在基底的均布荷载p,以及基础两侧埋置深度D 范围内土的自重压力γ D),分解为图c所示两部分,即无 限均布荷载 γ 以及基底范围内的均布荷载(p- Dγ D )。这时, 假定土的侧压力系数 K,即土的重力产生的压应力 0 =1 γ 如同静水压力一样,在各个方向是相等的均为 (D+z)。 当基础有埋置深度D时,土中任意点的主应力为:
2010-11-19
7
3.刺入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3.刺入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刺入剪切破坏
p-s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其破坏的特征是: 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土层发生压缩变形,基础随之 下沉,当荷载继续增加,基础周围附近土体发生竖向剪切 破坏,使基础刺入土中。基础两边的土体没有移动,如图。 刺入剪切破坏的p-s曲线如图中曲线c,沉降随着荷载的增 大而不断增加,但p-s曲线上没有明显的转折点,没有明显 的比例界限及极限荷载。 刺入剪切破坏常发生在松砂及软土中。 刺入剪切破坏常发生在松砂及软土中。
局部剪切破坏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 段,其破坏的特征为: 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也产生压密区I及塑性区II,但 塑性区仅仅发展到地基某一范围内,土中滑动面并不延伸 到地面,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 其p-s曲线如图中曲线b所示。 p-s曲线在转折点后, 其沉降量增长率虽较前一 阶段为大,但不象整体剪 切破坏那样急剧增加,在 转折点之后,p-s曲线还是 呈线性关系。 局部剪切破坏常发生 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2010-11-19
20
2010-11-19
21
3. 泰勒对普朗特尔公式的补充 普朗特尔-雷斯诺公式是假定土的重度γ =0时,按极限 平衡理论解得的极限荷载公式。若考虑土体的重力时, 目前尚无法得到其解析解,但许多学者在普朗特尔公式 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近似计算。 泰勒1948年提出,若考虑土体重力时,假定其滑动 面与普朗特尔公式相同,那么图中的滑动土体 ABGECDF 的重力,将使滑动面 GECDF 上土的抗剪强度 增加。泰勒假定其增加值可用一个换算粘聚力 c' = γt ⋅ tgϕ ϕ 来表示,其中γ 、 为土的重度及内摩擦角,t为滑动土体 的换算高度,假定
pu = qe
πtgϕ
承载力系数: N q = eπtgϕ
π φ ⋅ tg + = q ⋅ N q 4 2 φ 2π ⋅ tg + 4 2
2
将其与上式合并,得到当不考虑土重力时,埋置深度 为D的条形基础的极限荷载公式:
pu = q ⋅ N q + c ⋅ N c
塑性变 pcr<p<pu < 形区 p<pcr <
2010-11-19
连续滑动面
p≥pu ≥
4
地基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 变形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临塑荷载 cr 临塑荷载p 临塑荷载 地基濒临破坏(即弹塑性变形阶段转变为破坏阶段)时, 地基所承受的基地压力称为极限荷载 u 极限荷载p 极限荷载
dα
γπ
sin ϕ
由此解得 cos 2 α = sin ϕ 或
2α =
π
2
− ϕ
将 2 α值代入公式,即得地基中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 的表达式为
p − γD π c ⋅ ctgϕ z max = −D ctgϕ − 2 − ϕ − γ γπ
2010-11-19
p − γD
sin ϕ =
π
sin 2α
上式就是土中塑性区边界线的表达式。若已知条形基 ϕ 础的尺寸B和D、荷载p,以及土的指标 γ 、c、 时,假定不 同的视角 2α值代入上式,求出相应的深度z值。 12 2010-11-19
把一系列由对应的 2α 与z值决定其位置的点连起来, 就得到条形均布荷载p作用下土中塑性区的边界线,也即 绘得土中塑性区的发展范围。 例题9-1一 条形基础 ,如 图 所 示 基 础 宽 度 B=3m, 埋 置 深 度 D=2m, 作 用 在 基底的均布荷载 p = 190kPa 。 土的内摩擦角 ϕ = 15o ,粘 聚力 c = 15kPa ,重度 18kN/m3 。 求此时地基中的塑性区范 围。 解:塑性区边界线表达式
(3)当荷载达到最大 值后,土中形成连续 滑动面,并延伸到地 面,土从基础两侧挤 出并隆起,基础沉降 急剧增加,整个地基 失稳破坏。p-s曲线 上出现明显的转折点, 其相应的荷载称为极 限荷载pu。 整体剪切破坏常发 生在浅埋基础下的密 砂或硬粘土等坚实地 基中。 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