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公共云计算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游用户对于公共云服务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逐渐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安全建模技术是公共云计算平台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概念CSP,即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的缩写,是一种描述进程之间共同作用的形式化方法。

CSP技术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描述,包括系统中的各个子模块,进程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运行过程。

CSP建模技术的核心是进程和通信事件。

进程是CSP中抽象的一种对象,它由代码和执行过程组成,而通信事件则是完成进程协作的基本元素。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主要采用CSP对系统或者应用进行安全描述和分析。

在具体应用中,CSP主要采用事件顺序分析(EFSM)来描述系统中的交互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

EFSM可以通过有限状态机(FSM)描述。

二、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优势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形式化描述,确保系统的详尽分析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采用形式化的描述方法,保证了系统的计算过程得到了详尽的分析。

通过形式化的描述方法,可以达到精确定义、规模化分析、转化为计算机程序实现等目的。

这能够提高系统描述的可靠性和精度,防止信息安全漏洞和严重的数据泄露。

(2)可视化展示,方便系统管理在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中,采用了图形化显示信息安全事件流程的方法,方便管理人员了解系统中所发生的数据交互、控制逻辑和事件序列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对于系统或应用的安全检查以及运行结果进行监测和调节。

(3)灵活性和扩展性高由于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可以利用标准的实现和验证工具,这样就能够不断拓展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型的建模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型的建模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型的建模技术作者:郭宇翔来源:《硅谷》2009年第16期[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分析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释计算机信息安全建模的简要方法,并着重论述主体连接关系的建模技术,可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型建模技术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20053-01一、概述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计算机信息安全事故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信息安全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棘手问题。

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而言,安全问题涉及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抗抵赖性、审计、可用性和可靠性等多种基本的安全服务,涉及ISO/OSI的七个协议层次(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覆盖了信息网络中物理环境、通信平台、网络平台、主机平台和应用平台等几个系统单元。

因此,这是一个立体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问题,在规划、设计、实施信息网络的安全系统时必须从多个方面来考虑。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建模的必要性(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1.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这一特性就决定了,网络上的所有资源是面向所有用户的,这就为网络黑客、蠕虫病毒攻击埋下了隐患;2.最初网络技术主要是用于科研和学术,没有预计到其会发展到商用阶段,因此,其技术基础是不安全的;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内容非常复杂,难以管理,容易出现诸多安全漏洞,一些先天性的安全缺陷,后期是无法弥补的;4.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难以预料的事情时有发生,预防技术往往跟不上变化的节奏;5.计算机网络覆盖面广。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建模的必要性。

计算机信息安全模型是用户解决安全问题的前提和手段,有了该模型就可以制定自己的安全策略。

网络仿真与建模

网络仿真与建模

网络仿真与建模网络仿真与建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它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和模拟网络行为,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网络环境的研究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网络仿真与建模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方法和工具。

一、基本概念1.1 网络仿真网络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环境进行模拟和模拟的过程。

通过将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主机、路由器、链路等)抽象为数学模型,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进行模拟和计算,以研究和测试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1.2 网络建模网络建模是指将实际的网络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分析网络的特性、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描述和分析网络的特性和行为,并通过模拟和计算来预测和验证网络的性能和行为。

二、应用领域2.1 网络性能评估网络仿真与建模可以用于评估网络的性能,例如带宽利用率、时延、丢包率等指标。

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计算,可以分析网络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情况,找到瓶颈和优化方案。

2.2 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仿真与建模可以用于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并模拟和计算不同方案下的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为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2.3 网络安全分析网络仿真与建模可以用于网络安全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并模拟和计算不同攻击场景下的网络行为和响应情况,可以评估网络的安全性,并提供相应的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

三、方法和工具3.1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仿真方法。

它基于事件驱动的模型,通过模拟和计算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以实现对网络行为和性能的模拟和分析。

3.2 随机过程模型随机过程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建模方法。

它基于随机过程的理论,通过建立和分析网络行为和性能随机变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和预测网络的行为和性能。

3.3仿真工具目前有许多网络仿真工具可供使用。

例如,NS-2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放源代码网络仿真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模型和协议,能够模拟复杂的网络环境和行为。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仿真分析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仿真分析

收稿日期:2 1- 7 1 00 0 -1 作者简介:王伟 (9 8 17 一),男 ,山西新绛人 ,工程 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 系统 、网络管理与应用。 第3 卷 3 第 1期 2 2 1 —1 ( 【5 0 0 2 下) 7】
务I
数 相 同 ,输 出层 神 经 元个 数 等于 训 练 样 本数 据 的


V ANG e V W j
( 西安 财经学 院,西安 7 0 6 ) 1 0 1
摘 要 : 计算机 网络 安全 评价是网络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使用B 神经 网络进 行相关研 P 究 ,然 而该算法存在 收敛 速度缓慢 、易 于陷入局部极小 且网络结构难 以确 定等缺陷 ,导 致其 学 习效率和分类精度 较差。针对此 问题 ,本文建立 了网络安全评价指标体 系 ,运用概 率神经 网络 ( N 对样本数 据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 :基于 P N PN ) N 模型的分 类方法在分类 的速度、 精度 等方面均优 于基于BP N N 的模型 ,从而为准 确、全面 的评价计算 机网络安 全状况提供 了
的 安全 程 度 越 高 。 网络 安 全 分 为 四个 等 级 ,即安
提高 。
全 状 态 (-. ) 1 8 、基 本安 全 ( . —. 、不 安全 05 0 50 ) 8 7 ( .—.) 0706 、很 不 安 全 (.—) 060 ;其 对 应 的 类 别表 示
为 1 、3 。样 本 数 据 参 见 文 献 [] 、2 、4 3 ,将 1 6组 样 本数 据 对应 的输 出结 果进 行类 别 标示 依次 记 为 :
网 络 (rb bl t e rl t r ,P ) 型 应 Po a iscN ua Ne ii wok NN 模

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

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

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摘要: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入侵、拒绝服务、蠕虫病毒等网络攻击也有了更多的攻击途径,成为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这些恶意攻击轻则盗取个人、企业信息,修改系统数据,重则引起大范围的网络瘫痪。

对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网络安全ppdrr 模型,成为主动发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安全模型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计算机网络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极为普遍,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计算机的网络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生活以及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当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使得人们无法正常、安全的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极为普遍,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计算机的网络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生活以及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当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使得人们无法正常、安全的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性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面向安全性分析的模型,以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事实上,这个模型已经存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有模型的作用大大降低,使得计算机的安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近年来,计算机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模型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在文中简单介绍了建模现状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属性,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即网络信息的安全,各个网络系统及其所含信息的安全。

保护静态、动态数据免受恶意攻击,使其不被非法窃取、篡改,保证其完整性,即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总而言之,所有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建模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建模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建模分析摘要:当前计算机网络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通过遵循tcp/ip协议互相通信,但也存在着许多破坏通信的各种攻击现象,严重危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因此,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备受重视。

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技术以及通过建模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建模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目前internet、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各种破坏型攻击(比如:黑客入侵、拒绝服务、蠕虫等)也相继出现,并且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

这些恶意破坏型攻击行为不但可以窃取各种机密信息,同时也可以对系统和数据进行篡改,最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瘫痪。

因此,国内外的相关人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深入性研究,并且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相关的系统资源和安全因素抽取出来建立面向安全性的计算机网络模型。

主要分析系统设备、访问权限、主题链接关系和弱点,从攻击者的目的出发,做出提升特权的形式化描述。

要做到主动发现、定期检查,以防范于未然。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各个领域,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先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错误,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修复,并且验证其可行性和正确性,之后再将其应用到实际网络中。

目前主要的代表性模型有有限状态机模型、存取矩阵模型、信息流模型和bell-lapadula模型等。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本质上是指网络中信息的安全,即在计算机网络中流动的数据和在路由器等节点的缓存器保存的数据,不受到破坏,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努力减少或者避免数据信息被恶意程序更改或者泄露。

从宏观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包括了所有与网络上信息相关的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以及真实性的理论和技术。

2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技术2.1数据加密技术按照作用的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

企业网络安全的威胁建模与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的威胁建模与应对策略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的威胁建模与应对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企业网络安全的威胁建模与应对策略研究是为了保障企业网络安全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威胁建模、威胁分类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企业网络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一、威胁建模威胁建模是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步骤,旨在通过对安全威胁的系统性分析和描述,帮助企业认清可能面临的各类威胁,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威胁建模需要对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组成以及数据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已知的威胁情报和业内安全标准进行分析。

为了准确建模企业网络的威胁,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攻击树模型:攻击树模型是一种图形化描述攻击路径和攻击者与目标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攻击者的能力和目标系统的脆弱性,可以构建出攻击树,帮助企业了解潜在的攻击途径和可能的损失。

2. 事件链模型:事件链模型是一种以时间为轴的分析方法,通过追踪安全事件的发生和演进过程,揭示攻击者可能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技术,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通过事件链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攻击,并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

二、威胁分类在进行威胁建模的基础上,需要对威胁进行分类,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威胁的特点和对企业的潜在威胁程度。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指通过欺骗或潜伏在合法程序中,窃取用户信息、远程控制计算机等恶意行为的软件。

企业需要通过利用杀毒软件等防护措施,加强对木马病毒的防控。

2. 数据泄露和盗窃:数据泄露和盗窃是指恶意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企业敏感数据,如客户信息、公司机密等。

企业应加强对数据的分类、备份和加密,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以减少数据泄露和盗窃风险。

3. DDOS攻击: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控制大量僵尸主机向目标服务器发起大规模访问请求,导致服务器瘫痪。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带宽、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方式来抵御DDOS攻击。

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

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

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分析是指对网络的各种参数、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旨在掌握网络的运行情况,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发现并解决网络中的问题,优化网络性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1. 概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各种信息传输和通信需求。

而网络的性能则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业务的正常开展。

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性能指标在进行性能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网络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

带宽指的是网络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时延表示数据从发送方发送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丢包率表示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比例;吞吐量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

3. 性能分析方法3.1 网络监测工具网络监测工具可以实时地监测网络的性能,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常用的网络监测工具有Ping、Traceroute、Wireshark等。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获取网络拓扑、延迟、丢包等数据,并用于分析网络的性能问题。

3.2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测试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负载测试可以了解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得到网络在负载逐渐增加时的性能变化趋势,从而为网络的优化提供依据。

3.3 性能建模与仿真性能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建立网络性能的数学模型,可以精确地计算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在仿真软件中进行网络仿真实验。

性能建模与仿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提供多种方案供选择。

4. 性能分析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网络性能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性能分析是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和用户体验良好的基础。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5.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分析是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

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和网络威胁

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和网络威胁

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和网络威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应用。

一、网络安全与网络威胁建模分析的概念网络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互联网设备和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和篡改等网络威胁行为。

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则是指根据网络威胁的特点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对网络威胁进行建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潜在的网络威胁。

二、网络威胁建模分析的方法1.目标建模:确定网络安全的目标与需求,将网络威胁转化为对网络目标的攻击行为。

目标建模可以帮助安全专家更好地理解网络威胁对网络目标的威胁程度和影响范围。

2.威胁建模:分析和评估各种网络威胁,包括外部攻击(如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等)和内部威胁(如员工不当行为、信息泄露等),确定其特征和潜在危害,并制定相应的威胁模型。

3.安全漏洞分析:通过对网络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漏洞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并修复其中存在的漏洞,以防止网络威胁的实施和扩散。

4.风险评估:对网络威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包括威胁的频率、可能的损失和恢复成本等,以便确定网络安全措施的优先级和资源分配。

三、网络威胁建模分析的实践应用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保护中,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组织等。

以下是网络威胁建模分析的一些实践应用案例:1.政府机构安全保护:政府机构通常有着重要的网络数据和信息,对其进行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可以确定各种威胁,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提高政府机构的网络安全等级。

2.金融机构网络安全:金融机构有着大量的用户数据和金融交易信息,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

通过网络威胁建模分析,可以评估金融机构的潜在威胁,从而改进其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3.企业组织网络防护:企业组织往往有着复杂的网络架构和多样的业务需求。

网络安全研究方法

网络安全研究方法

网络安全研究方法网络安全研究方法指的是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

因此,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实验等方式,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量,以揭示其规律和原因。

实证研究方法通常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用户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为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提供依据。

二、建模与仿真方法建模与仿真方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拟来研究网络安全问题。

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和仿真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攻击模型,模拟不同攻击情景下的影响和防御策略,并评估不同防御措施的有效性。

三、系统评估方法系统评估方法是指通过对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和评估,评估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系统评估方法通常包括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安全评估等。

例如,可以对某个网络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模拟黑客攻击行为,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四、数据挖掘方法数据挖掘方法是指通过分析和挖掘大量网络安全数据,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帮助发现网络攻击的模式和趋势,提前预警和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

例如,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异常行为和攻击迹象,并及时做出反应和防御措施。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研究方法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工作,提高网络安全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不同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形成综合的研究框架,更好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威胁建模与评估

网络安全威胁建模与评估

风险评估
总结词
风险评估是一个识别、分析和评估潜在安全威胁及其可能造成损失的过程。
详细描述
风险评估涉及识别可能对组织造成威胁的潜在事件,并评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风险评估,组织可以确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 降低风险并减轻潜在的损失。
04
CATALOGUE
安全控制措施
物理安全控制
通过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意识周等活动 ,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作安全意识宣传资料
制作易于理解的安全知识手册、海报等宣传资料, 张贴在显眼位置,提醒员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建立安全文化
将网络安全融入企业文化中,倡导员工在日 常工作中时刻关注网络安全,形成全员参与 的安全氛围。
安全培训计划
监控主机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系统日志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潜 在的安全威胁。
入侵检测与防御
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主机日志,检测并防御恶意攻击行为。
安全监控工具
安全分析工具
如态势感知平台、日志分析工具等,提供可视化界面和智 能分析功能,帮助安全人员快速识别和应对威胁。
01
网络监控工具
如Sniffer、Wireshark等,用于实时监 测和分析网络流量,发现异常流量和潜 在的攻击行为。
分类
按照威胁的性质和来源,网络安 全威胁可分为内部威胁、外部威 胁、物理威胁和逻辑威胁等。
常见威胁类型
恶意软件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这些软件旨在 破坏、干扰或控制计算机系统。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无用的请求拥塞网络或资源,导致合法 的用户无法访问。
身份盗用
窃取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以假冒身份 进行非法活动。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引言: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基石,无论是网络的设计、优化还是故障排查,都经常需要进行网络模拟与仿真。

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通过构建虚拟网络环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运行原理、预测网络行为以及提供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网络优化手段。

本文将介绍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工具与方法。

一、网络模拟与仿真的基本概念网络模拟与仿真是指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具,对现实中的网络环境进行建模和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与仿真,我们可以模拟网络设备的运行特性、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分析模拟实验的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网络模拟与仿真的应用领域1. 网络设计与优化:在网络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能,验证网络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容量规划和带宽分配等工作。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在真实网络部署之前预测网络的性能表现和瓶颈,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2. 网络安全与攻防: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和分析各种网络攻击和防御策略。

通过构建虚拟的网络环境,可以评估网络的安全性,并测试不同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网络模拟还可用于训练网络安全人员,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3. 网络故障排查与维护:在网络故障排查和维护过程中,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故障场景,帮助我们定位网络故障原因,尽快恢复网络运行。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快速重现问题,并测试各种故障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减少现场操作的风险,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三、网络模拟与仿真的工具与方法1. 网络仿真软件:网络仿真软件是进行网络模拟与仿真的重要工具,常见的网络仿真软件有GNS3、NS-3和OPNET等。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不同网络设备的行为,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实验,并提供可视化的界面进行实验配置和结果观察。

2. 模型建立与参数调整:网络模拟与仿真需要在进行实验前构建网络模型,并调整模型参数。

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

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

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沟通、学习、交流的主要方式。

而依赖关系网络是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与建模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

本文将对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与建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依赖关系网络的概念依赖关系网络是指在网络结构中,某个结点的状态取决于其他结点的状态,这种相互关系可以用图论中的“依赖图”来刻画。

在依赖关系网络中,节点通常表示一个程序或计算任务的执行或计算结果,边则表示数据或计算的传输或依赖关系。

依赖关系网络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在分布式计算、任务调度、数据流分析、并行计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技术依赖关系网络的分析技术是指对依赖关系网络的节点和边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依赖关系网络分析技术包括拓扑结构分析、负载分析、流量分析、异常检测和错误分析等。

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3.1 拓扑结构分析拓扑结构分析是对依赖关系网络的节点和边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节点数量、节点类型、边的数量、边的类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网络的整体结构和性能。

3.2 负载分析负载分析是对依赖关系网络节点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节点负载量、负载分布以及负载峰值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预测节点的负载情况,并及时调整网络结构以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

3.3 流量分析流量分析是对依赖关系网络中数据传输量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带宽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网络优化和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提供依据。

3.4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在依赖关系网络中检测节点行为是否异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节点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异常节点的影响扩散到整个网络。

3.5 错误分析错误分析是在依赖关系网络中发现并修复错误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解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解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解析作者:王树斌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2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获得空前进步,并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工业化自动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展国防事业,推动社会服务等提供了技术支持,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推动了管理水平及科技水平的提高。

然而,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该文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出发,讲述了计算机安全属性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模型,实现对网络安全性评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建模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787-031 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现状1.1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网络信息的安全,网络中运行系统及系统的数据安全性,确保在网络中保存的数据及动态信息不会受到恶意的攻击,避免出现破坏数据完整性、篡改数据、非法传播及利用数据等行为,确保网络正常的秩序。

从广泛意义上来看,研究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论及技术方法都是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范畴。

1.2 计算机安全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发展,计算机网络速度普及,成为了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娱乐方式,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属于全球性的问题,在国内外,众多学者在计算机安全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防护、安全检测、数据恢复、安全响应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并在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PPDRR网络安全模型。

通过PPDRR网络安全模型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及信息技术分析与评估,检测计算机软件系统及信息系统的状态是否安全。

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二)

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二)

1. 引言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可靠性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因此,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可靠性建模方法来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2. 可靠性建模方法的概念可靠性建模方法是一种以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进行建模来评估其可靠性的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和预测来评估网络的可靠性,从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可靠性建模的基本原理可靠性建模方法通常基于两个基本原理:可靠性基本原理和可靠性评估原理。

可靠性基本原理可靠性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环境等因素进行建模,并结合网络硬件和软件组件的故障概率来分析和解决网络可靠性的问题。

常见的可靠性基本原理包括:- 随机过程理论:通过将网络观测为一个随机过程,根据过程的特性和概率,分析网络的可靠性。

- 图论:将网络建模为图的形式,通过图论算法来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 依赖分析:通过对网络中各个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评估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原理可靠性评估原理是指通过利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常见的可靠性评估原理包括:- 失效树分析:将网络的故障视为树的分支,通过对树的拓扑结构和故障概率的分析,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 蒙特卡洛模拟:通过随机模拟网络的行为,根据模拟结果对网络可靠性进行评估。

- 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和转移概率进行分析,评估网络的可靠性。

4. 可靠性建模方法的应用可靠性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网络安全可靠性建模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网络安全性和抵御攻击的能力。

通过建模网络中的各个组件和攻击者的行为,可以分析网络的安全性,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对于数据传输和通信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通过建模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传输过程,可以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并提供优化网络性能的方案。

安全测试中的安全威胁建模和分析

安全测试中的安全威胁建模和分析

安全测试中的安全威胁建模和分析安全测试是确保计算机系统、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而安全威胁建模和分析是安全测试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旨在识别和评估系统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本文将介绍安全威胁建模和分析的概念、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安全测试中的应用。

一、安全威胁建模的概念安全威胁建模是指对系统进行抽象和建模,以识别可能的安全威胁和潜在的攻击面。

通过建立系统的安全威胁模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系统安全性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安全威胁建模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常见的包括攻击树、数据流图、威胁模型和弱点和攻击机制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系统地分析和分类安全威胁,并为后续的安全测试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安全威胁建模的步骤1. 确定系统边界: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范围和边界,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外部接口和数据流等。

通过明确定义系统的边界,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区分系统内外的攻击面和安全风险。

2. 分析系统功能: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包括输入输出、数据处理、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等方面。

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理解系统整体的运行机制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3. 识别系统威胁:基于对系统范围和功能的分析,测试人员需要识别系统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

这些威胁可以是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也可以是内部的潜在安全风险。

4. 建立威胁模型:根据识别得到的安全威胁,测试人员可以借助攻击树、数据流图或其他模型方法,构建系统的威胁模型。

威胁模型可以形象地展示各种威胁之间的关系和传播路径,有助于理解安全风险的来源和影响范围。

5. 评估威胁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每个安全威胁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风险等级,以确定其对系统的威胁程度。

评估的依据可以包括威胁的潜在影响、攻击难度和成本等因素。

三、安全威胁分析的应用1. 威胁分析用于安全测试计划:基于威胁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安全测试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方案。

大型复杂网络的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

大型复杂网络的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

大型复杂网络的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复杂网络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大型复杂网络可以包括社交网络、生物网络、通信网络等各种各样的网络体系结构。

建模与优化技术在大型复杂网络的研究中具有关键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的特性、优化网络的性能、预测网络的行为等。

首先,建模是研究大型复杂网络的基础。

合适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的结构和行为,从而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网络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大型复杂网络的建模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图论。

图论能够将网络中的节点和边抽象成图的节点和边,从而将网络的复杂性转化为图结构的简单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和特征,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网络的行为和特性。

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属性、边权重等因素,以及网络中的动态变化和确定性因素。

其次,网络优化是大型复杂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大型复杂网络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性能问题,如延迟、带宽瓶颈、负载均衡等。

通过网络优化技术,可以对网络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在网络优化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设计合适的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能够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情况,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延迟和拥塞,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合理分配带宽和存储资源,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和瓶颈问题。

另外,大型复杂网络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网络中,往往存在各种故障和攻击,如节点失效、链路故障、黑客攻击等。

因此,如何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在大型复杂网络的建模中,应该考虑网络中的故障和攻击因素,对网络进行鲁棒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估。

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恢复和防御策略,提高网络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使用冗余路由策略,避免单点故障的发生,同时采取加密和认证等措施,确保网络的数据传输安全。

网络攻击识别与建模研究

网络攻击识别与建模研究

网络攻击识别与建模研究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了当下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

恶意攻击者通过各种方式对网络重要节点或者个人隐私进行窃取和破坏,给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网络攻击识别和建模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攻击类型概述网络攻击是指未经许可,以某种方式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非法的访问或者使用,进而破坏、修改、窃取或者操控计算机系统的行为。

根据攻击动机和方式,攻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述:1、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通过对目标计算机网络发起大量的数据包请求,使其过载而无法正常使用。

这种攻击既可以是分布式的,也可以是单点的。

2、密码攻击恶意攻击者通过猜测密码等方式获取用户的登录凭证,从而达到入侵系统篡改、窃取或者破坏的目的。

3、木马攻击通过将木马程序安装在目标计算机上,使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窃取数据等等。

4、钓鱼攻击这种攻击主要是通过虚假的邮件、短信、网站等来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从而实现个人隐私的窃取。

二、网络攻击识别技术目前,网络攻击识别的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特征、基于行为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

1、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特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分类器来进行判断和分类,其中典型的代表是机器学习算法。

在这种方法中,提取有效的特征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主流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基于流量方向特征、基于网络流量含义特征、基于统计特征和基于信号处理技术等。

2、基于行为的方法基于行为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网络流量的规律和模式,去寻找攻击者和正常用户的差异。

这种方法通常不仅需要考虑网络流量的正常行为,还需要对异常行为和异常流量进行分析和判断。

3、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从大规模的数据中自动挖掘出规律和模式的技术。

这种方法不需要预先定义规则和特征,而是通过分析数据自发地找到异常行为。

三、网络攻击建模技术1、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网络攻击对于系统造成的潜在损失的获得风险评估值,从而对网络攻击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12月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December 2005 第26卷第12期通信学报V ol.26No.12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张涛,胡铭曾,云晓春,张永铮(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 要:安全性分析研究工作需要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相关的系统资源和安全因素抽取出来建立一种面向安全性分析的安全模型。

从安全需求的类别、等级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出发,分析了系统设备、访问权限、主体连接关系和弱点,从攻击者目的是提升特权的角度对攻击作了形式化的描述。

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故障树方法和网络信息系统的攻击图方法应用了这一安全分析建模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安全模型;弱点;攻击;故障树;攻击图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36X(2005)12-0100-10 Research o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modelZHANG Tao, HU Ming-zeng, YUN Xiao-chun, ZHANG Yong-zheng(Research Center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security analysis needed a systemic security analysis model that was from the system resource and security factor of computer network. For the classification, rate and the main threaten of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 system devices, access privilege, host connection relation and vulnera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mputer network attac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attacker’s objective was to get privilege escalation was described. The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analysis by fault tree and the network system security analysis by attack graph use the security analysis model.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model; vulnerability; attack; fault tree; attack graph1 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黑客入侵、蠕虫和拒绝服务等类型的网络攻击找到了更多的攻击途径,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这些恶意的攻击行为轻则窃取机密信息、篡改系统和数据,重则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瘫痪或网络服务不可用。

美国计算机紧急事件反应小组协调中心(CERT/CC)[1]自从1998年成立以来,收到的计算机安全事故报告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接报的安全事件只是所有网络安全事件的冰山一角。

为此,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的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针对信息技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分析、评估、度量作为网络安全PPDRR(策略、防护、检测、响应、恢复)模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的阶段对构建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方面的分析,这方面的工作是为了主动发现、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以便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面向安全评估的模型是安全评估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此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第2节介绍了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第3节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属性进行了抽象,第4节对计算机网络收稿日期:2005-10-18;修回日期:2005-11-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03033);国防十五预研基金资助项目(41315.7.1)第12期张涛等: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101·攻击作了形式化的描述,第5节介绍了使用建模工作的两种评估方法,第6节给出了结论。

2 相关研究对计算机安全问题的研究,几乎深入到了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工程的各个领域,软件的安全故障分析在软件的设计、测试和使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软件设计阶段,主要目的是要努力避免危害安全的漏洞在软件领域,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一个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者经常通过构造一个形式化的安全模型并证明其正确,这些安全模型以有限状态机模型、存取矩阵模型、Bell-LaPadula模型和信息流模型为代表。

在软件测试阶段,主要目的是要找出可能存在的造成渗透变迁的漏洞和错误。

在软件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事件和安全漏洞被公开,信息系统开发者也随之开发了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攻击数据,找出其中结构化的和可重用的模式,提供给系统安全分析使用,为系统安全的改进和设计提供指导。

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的工作最初使用的方法是传统的弱点扫描方法,即检验系统是否存在已公布的漏洞和简单的攻击路径。

例如基于主机的扫描工具有COPS[2]、Tripwire等,基于网络的扫描工具有Nmap[3]、Nessus[4]、ISS[5]等,这种安全评估方法就是把这些探测和扫描工具的执行结果罗列出来,生成简略的分析报告,直接提供给使用者。

目前基于弱点检测的评估方法主要问题有:1)弱点的关联问题;由于系统中多个弱点的存在,简单的列举或者权值相加这种表达方式不能反映对于漏洞关联使用造成的安全损害。

2)弱点的量化问题;现存的弱点检测之后就是对于每一个弱点根据弱点数据库里的知识,给与一个类似于高中低的模糊评价值,这种表示方法很难反映弱点在系统中造成的真实的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研究者在基于弱点探测评估方法研究成果上开始逐步使用多种形式化的工具来建立面向安全评估的安全模型。

安全模型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发现系统中复杂的攻击路径或者引起系统状态变迁的序列。

攻击树就是一种基于变化的攻击来形式化、系统化地描述系统安全的方法,用来对安全威胁建模[6]。

Moore详细地论述了攻击树以递归或渐进的方式来表达攻击的变化,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攻击者实施攻击的步骤。

在攻击树模型中,对系统安全的最终破坏可以被表达为一棵攻击树的树根,攻击者引起这种破坏的方式可以被表达成攻击树的低层节点。

这种分析方法往往针对某种漏洞或某个服务,而且在叶节点的属性往往是一些冗余过程或过细的过程,缺乏全局的考虑。

法国学者Ortalo使用特权图(privilege graph)方法[7],中国科技大学汪渊博士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图论的网络安全分析方法并且实现了一个原形系统[8],都是这种评估方法的一种具体探讨和实现。

研究人员为表达攻击者起始点与目标、主机信息以及拓扑信息等提出了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攻击图。

Phillips和Swiler在1998年首先提出基于图的网络弱点分析方法[9,10],作者使用深度优先的正向搜索生成攻击图,并根据路径顺序和相对应的弱点权重,使用偏序归约的方法排除图中的冗余路径。

使用模型检测生成攻击图的方法首先由Ramakrishnan和Sekar提出应用在主机弱点综合分析上,他们使用CCS描述了和系统安全相关各个部分,组合构成的模型反映了整个系统所有可能的行为,使用模型检测技术来寻找反例,反例即为一个相关的安全属性违反;作者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unix系统下的弱点分析工具[11]。

Ritchey和Ammann把模型检测这种评估方法的应用扩展到了网络系统的评估中[12],并且用来生成攻击图,他们提出的网络攻击模型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主机描述、主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已知的弱点利用知识集和攻击者的初始点,CMU的系统安全分析课题组改进了标准的模型检测工具,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检测工具自动生成目标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图[13~15]。

由于当目标模型不满足指定的属性时,标准的模型检测工具仅可以给出一个反例,因此他们对模型检测工具(NuSMV)进行了改进,当属性不满足时可以给出所有的反例。

对于一个网络攻击模型来说,这些反例就是相应针对指定攻击目标的网络攻击图。

Sheyner通过这种方法构造出攻击图后,应用在了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警报关联,以及从单个攻击行为来预警攻击。

已有的基于安全模型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面临·102·通信学报第26卷的一个问题是系统状态空间爆炸问题。

信息系统的状态由各个实体、弱点、主机连接、安全需求等等各种信息组成,在使用模型检测方法的分析过程中待考察的状态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从而导致使用的存储空间巨大。

为此Ammann在后来的研究中放弃了模型检测方法而使用一种基于图的方法生成攻击图,并且在其中作了安全单调性假设,即攻击者不会重复那些能够获取已有权限的攻击动作[16]。

在安全评估模型的理论探索中,北京大学的阎强博士根据信息技术评估标准定义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的安全要素集,并且以等级的形式表示信息系统的安全度量,并且根据组合独立性、组合互补性和组合关联性对安全要素做了区分,定义访问路径、规范路径等概念,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度量的形式化评估模型及其实现[17]。

在实际使用安全模型进行评估时,虽然模型的建立比规则的抽取简单,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在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描述、验证和度量计算方法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主观因素和模型完备度的缺乏很容易造成结果的不确定。

3 计算机网络安全属性系统安全评估要考虑的是对已有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主要是检验目标软件是否具有已知的渗透变迁,需要一种简单、灵活和完备的模型,尽量避免系统状态空间过于复杂。

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评估的模型应该具有通用性和可行性。

通用性是指模型考虑的要素必须涉及各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共同要求,可行性是指实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评估模型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3.1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用户在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等方面的一种安全要求,它主要使用一系列安全策略保证;安全策略用以确定一个主体是否对某个客体拥有访问权力,系统用户或者进程等主体的动作应符合的安全行为要求,如自主访问控制策略,强制访问控制策略,组织自身的特定策略等;系统制定的安全需求集合为R = {r1,r2,…r p},其中r i (i = 1, 2, …p)表示个别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