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新工科”

合集下载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专业介绍

新工科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NGIT)为核心技术的学科体系,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新工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工科专业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处理等。

2.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3. 云计算: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软件服务,以实现灵活、高效和

安全的计算能力。

4. 物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

5. 区块链:构建去中心化的、安全可信的信息交换和交易系统,可以应用于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

新工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同时也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系统集成等。此外,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新工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各个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毕业生可以在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制造业等不同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系统架构、数据分析等工作。同时,对于有创业激情的毕业生来说,也可以选择创办自己的科技

公司,开发和推广新技术产品。总体来说,新工科专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新工科是指在传统工科基础上,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合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工科人才为目标的一种工科教育模式。新工科的十大特点如下:

1. 跨学科融合:新工科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将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应用,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工科人才。

2. 创新思维:新工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工程和科研中。

3. 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思维、问题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等,使他们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和社会问题。

4. 资源整合能力: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动和利用不同领域的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5. 团队合作能力:新工科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工程和研究项目。

6. 软实力培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包括沟通能力、领

导能力、创业精神等,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具备竞争力。

7. 实践教学:新工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8. 跨界创新:新工科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跨界创新,将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9. 社会责任感: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新工科理念

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了工科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创新的教

育体验。本文将探讨新工科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新工科理念将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旨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可以在面对实际

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和解决,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跨学科整合。新工科理念倡导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模式,强调工科专业与其他学科

的融合。通过与理工科、医学、管理等学科的跨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体系。

3. 产学研结合。新工科理念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实践和科研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

4. 培养工程素养。新工科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包括工程伦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通过开展工程实践课程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工程师。

二、新工科理念的特征

1. 强调实践教育。新工科理念注重实践教育,倡导“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学校

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

新工科解读

新工科解读

新工科解读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新工科的背景和意义

二、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

三、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

四、新工科的发展趋势

五、新工科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正文

一、新工科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科技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部于 2017 年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旨在推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

新工科是指针对新兴产业、新兴技术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素养的工程教育。新工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

2.创新能力培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实践能力提升:新工科强调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践课程

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锻炼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4.国际化素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双语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传统工科主要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而新工科更注重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新工科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教育理念,它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全球化视野,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教育模式。本文将从新工科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理念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他们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工程技术能力,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协作开展跨学科的工程项目,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

(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新工科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科研探索,并将创新贯穿于整个工程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使他们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理念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产学研融合

新工科理念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产业需求、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有机融合,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 引言

1.1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是指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

环境中,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

念和实践方法。新工科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的挑战与反思,随着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工科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

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新工科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工

科人才。

新工科理念的核心内涵包括跨学科融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

跨学科融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知识

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则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

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工科理念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实践环节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经济需求。

2. 正文

2.1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工程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挑战。随着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

代的需求。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重新定义工程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工程教育的革新和创新,旨在培养具有

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工程人才。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越

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并采纳这一理念,希望通过改革工

程教育的方式来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在中国,国家也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新工科是指应对信息时代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以培养具

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

标的机制和体系。对于高中生来说,新工科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与传统工科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有着积极的理解。传统的工科教育侧重于理

论教学和技术应用,而新工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认识到在信息时代,纯粹的理论知识已经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他们需要掌握实际操作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因此,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申请参加各种比赛和

实践项目,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看法是多元化的。一些高中生认为新工科

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以在高中阶段就接触到一些

实际的工程项目,了解不同的专业领域,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

未来。还有一些高中生认为新工科对于学习压力过大,因为新工

科强调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大多数高中生都认为,新工科的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时代的

需求,能够提高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高中生希望能够在新工科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引导。他们

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例如开设相关课程和

实验室,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指导。此外,他们希望能够获

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新工科的发展动态和

就业前景。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有着积极的理解和多元化的看法。他们认识

到新工科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希

望能够在新工科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引导。高中生的理解和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回复

什么是新工科?

新工科(New Engineering Paradigm)是指从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工科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复杂工程问题。

在传统工科教育中,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特定领域和专业的工作需求。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工科教育模式逐渐显示出一些不足之处。新工科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十大特点。

一、跨学科融合

新工科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工科学生学习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如科学、艺术和人文等。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二、项目驱动学习

新工科注重以项目为驱动的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践能力培养

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掌握实际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力,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四、创新思维培养

新工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

新工科专业有哪些

新工科专业有哪些

新工科专业有哪些

新工科专业是指以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工程学、科学学以及人文社科的学科交叉融合。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专业涵盖了多个方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专业领域。

首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是新工科领域中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于能够开发智能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其次,物联网技术也是新工科专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物联网技术是将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涉及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物联网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设计和开发物联网系统。

另外,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技术也是新工科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专业方向。人机交互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交互方式的学科,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和交互。这两个专业方向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和开发虚拟现实系统的能力,可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

此外,可持续发展技术也是新工科领域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可持续发展技术是指利用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这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绿色能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研发和推广可持续发展技术,为保护地球环境作出贡献。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近年来,新工科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各大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焦点。新工科的兴起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拓宽了传统工科的研究领域,也深化了传统工科的教育模式。本文将对新工科的时代解读展开论述。

一、新工科的定义

什么是新工科?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新工科是指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主要特征的工程技术学科。新工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工科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新工科的特点

1.跨学科融合:新工科不再仅仅关注某一门工程学科,而是将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例如,将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通过进行合作研究和项目开发,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产学研结合:新工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也强调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提高技术研发的应用性。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传统工科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

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工科的发展动因

1.科技创新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有着更高

的需求。而新工科正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

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产业升级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传统工业正

在向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新工科的出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

与人才支持。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 -回复

新工科的十大特点-回复

新工科(New Engineering)是指新工科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工科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协作,突破传统工科教育的边界。十大特点是该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特点一:跨学科融合

新工科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工科教育中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创新能力。

特点二:实践导向

新工科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课程中将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解决。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点三:创新创业教育

新工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将通过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了解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特点四:团队合作

新工科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项目,通过协作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意识。

特点五:全球视野

新工科教育鼓励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工程问题和挑战。学生将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案例和经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程实践。这样的全球视野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特点六:人文关怀

新工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学生将接触到人文社科学科的课程,了解社会和人类问题对工程实践的影响。这样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新工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

传统的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新工科理念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融合。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产学研结合也成为新工科理念的重要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实际问题接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不仅是教育的创新,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引入新工科理念,不仅可以培养更有竞争力的人才,也可以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新工科理念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意义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意义是指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科技的发展,拓宽人才成长路径等方面的意义。新工科理念的提出,使得传统的工科教育模

式得到重新审视和调整,更加注重与产业、科研、社会的紧密结合,

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建设。新工科理念的提出不仅有

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还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提升我国整体的核

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新工科理念的推进,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科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的时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科逐渐成为了当代工科教育的一

个重要方向。新工科不仅突破了传统工科教育的束缚,更将人文关怀、跨学科融合等要素融入其中,使得工科教育更加全面、综合。本文将对新工科的时代进行解读。

1.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传统的工科教育通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的学

习和实践的演练。然而,新工科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技能的培养和实践的应用。新工科要求学生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背景,并且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解决复杂问题。这种整合的能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新工科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学

科体系。例如,在工程设计中,不仅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还需要包括人文学科、经济学科等方面的知识。跨学科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全貌,并能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此外,跨学科的融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在不同领域工作的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新工科的时代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工科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和社会

的影响,而新工科则强调在工程设计和创新中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新工科鼓励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新工科致力于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工程师。

4.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工科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工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程设计中实践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面向现代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新工

科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创新:新工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非传统教育中的知识掌握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从实践出发,探索需求、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2. 跨学科融合:新工科教育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信息技术、机器人、

智能制造等,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提高技术融合的能力。

3. 教育国际化:新工科教育注重开放性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去国外交流学习,推动全球化合作与创新,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培养实践能力:新工科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更强调实践操作。学生要进行许

多实验、设计、制造等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新工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创新性:新工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强调创新思维

和创新方法。

4. 国际化视野:新工科教学注重国际化视野,向国外学校派遣学生、开展课程国际

化等,推动教育国际化与交流。

5. 产学研结合: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能力,与企业和

社会密切合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实践,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6. 人才选拔: 新工科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靠谱高素质的人才,对学生

进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以保证学生在选修课中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的时代解读

新工科时代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工科专业及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形成新兴产业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国家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层面的重大国家战略。

新工科专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大数据开启的是数字经济时代,主要是数字技术处理海量信息的技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都有可用武之地。

2.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

3.航空航天技术:这是国家重大战略的一部分,国际化竞争不止于地球,还伸向外太空,航空航天技术是重中之重。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主要目的是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工科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5G时代的全面到来,新工科下的科技就业领域必将全面盛行开来。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近年来,新工科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备受社会关注。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那么,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新工科是什么?新工科教育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而调整和改革的技术工科教育。它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新工科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如何呢?很多高中生对新工科的概念了解比较模糊,认为新工科教育就是传统的技术工科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他们认为新工科教育就是传统的技术教育,只是增加了一些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课程,对于其深层次的内涵并不太清楚。一些高中生对于新工科持有抵触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热门教育”,只是为了迎合社会潮流而设置的一种教育形式。他们认为传统的文科教育更有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新工科只是为了应付未来的工作。

也有一部分高中生对于新工科持有积极态度。他们认为新工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贴合未来社会的需求。他们认为新工科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他们认为新工科教育可以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实践,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高中生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和看法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对新工科持有抵触态度,认为它只是“潮流教育”,而另一些人则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地开展新工科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的高中生了解和认同新工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476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你认识“新工科”

新工科专业异常火热!教育部近日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2018年立项的首批612个项目中,589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9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

从2017年2月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这个“新概念”已在各高校轰轰烈烈落地,新工科到底“新”在哪里,发展状况如何?不少高校已经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新课程,交叉融通中孕育创新

专家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2017级学生算是新工科的“尝鲜者”,她的老师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工程管理学院,“很多课程都无法明确到底是哪个学科的内容。比如‘金融大数据及并行处理’,老师会丢来海量的数据,我们通过编程来预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回头客,老师根据答案给出准确率的评分。”

这也正是计算机金融专业的“新”,学校根据金融科技(Fin-tech)特色的教学方案重构课程,精心打磨了一套跨学科的全新课程内容体系,面向未来金融科技产业尝试跨界融合的工程教育。

在技术、产业、业态快速变革的时代,新工科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提供了无尽的可能。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世界最大。在校生中,工科专业学生占比超过1/3,工学类研究生在研究生总数中占比37.93%。但我国还不能说是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我国部分优势产业技术创新逐步进入‘无人区’,开始感受科技创新之痛,暴露了我们人才培养在基础能力、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眼界格局等方面的短板。”副教授告诉我们,新兴技术往往诞生于跨界交叉融合领域,“比如英国一家著名工学院给学生的课程任务是设计一款最先进的一级方程式赛车,里面涉及材料学、电子控制系统、空气动力学等。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只是靠某一门学科,要靠融合。”

如何实现真正的融合?专家认为,融合绝不是原有课程的拼凑,而是根据发展的需求,打破原有学科的边界,重构知识体系。课程的“外皮”可以不变,但课程的“里子”一定要翻新。

在通过验收的名单中,专家获评优秀项目3个,表现亮眼。我们注意到,在新工科火热发展的趋势之下,相继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脑科学研究院等。“专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基础研究在原始创新中的原动力作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和实践如何将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培养新工科人才。”专家表示。

新课堂,从“校企接力”到“校企交融”

新工科的“新”也要求传统工科教学模式的革新。在此次项目验收中,大学校长我们的“新工科新卓越工程人才四维度交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评优秀。在他看来,尽管各高校都很重视工科学生的应用能力,但从技术到产品,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的工程人才一度实行‘3+1’培养——3年在高校1年在企业。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由于课程受到了压缩,教学必然会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率先打造“新卓越计划”并与新工科建设计划有效对接,每个“卓越专业”开出2门以上由企业专家主讲的新产业课程,编写2本以上由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教材,新建2门以上直面新工科需求的专业课程,建设1个以上校企合作实验室,将“校企接力”的分阶段合作培养升级为“校企交融”性一体化协同培养,校企共同开发、建设行业前沿类课程80门以上。

专家告诉我们,传统课堂上,老师们一学期讲理论,一学期讲实验,如今老师们主要采取的是问题导向式学习(PBL)。例如《电路分析》课上,36个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从方案设计、电路原理图、性能仿真等步骤,最终合作制作出一台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设备直接搬到了课堂上,学生们结合应用知识做真实器件,根据器件的各项指标互评互比,感受知行合一的艰辛和喜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未来工程领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专家告诉我们,基于问题导向,学校引导工科学生浸润式学习,与20多家企业协同培养学生,在企业工作现场发现问题,“产业技术变化太快,我们不能用老的教学模式去教学生,只有教学做合一,学生自主探索,才能适应变化的未来世界。”

新需求,凸显新工科教师瓶颈

“新工科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但建设工作中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在采访中,有老师表示,在新工科建设中,教材、师资等都还跟不上。大多数工科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副校长发现,新工科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仍未形成稳定互惠的长效机制,普遍存在“校热企冷”、企业积极性不高和参与度不深的问题。

“新工科建设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建设者必须有远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中提前布局。”专家教授直言,“而目前有些高校的新工科建设项目,是在原有的东西上贴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标签,并没有真正体现新工科建设的‘新’。”正因为新工科建设需要把握未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上的挑战是必然的。新工科专业往往需要解决几十年后的工业界需求,如何培养合适的教师?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企业合作伙伴,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给新工科建设以足够的空间,才能将新工科建设的理想,铺就一条条清晰的实施路径。

“新工科”的影响绝不仅仅在工程领域,新工科的建设也不仅要融入理工科,专家说,“人类工程能力已经非常大,正在影响整个人类和自然环境,包括社会的公平。”在“科学与人文的对话”系列讲座及即将推出的“科学之光”课程中,院士、长江学者等大科学家抛出一个个“灵魂拷问”:“在快播事件中技术是不是无罪?”“一项技术如何做到普惠而不是造成更大数字鸿沟?”“无人驾驶车失控了,是保护车内乘客的利益还是行人的利益?”

专家说,未来工程领军人才不仅要了解如何做好一件事,更要了解如何去做好事,“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知识背后的思维,是新工科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