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笔记 第四部分 统计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2.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4.金融机构: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重要的交易主体: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1.金融工具的分类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第一,期限性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单选题]1.下列统计处理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利用均值测度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B.利用抽样调查数据推断(江南博哥)城镇居民平均收入C.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消费者对某品牌的知晓度D.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回归模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其内容包括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性特征。
选项BCD属于推断统计。
[单选题]5.下列统计数据中,属于观测数据的是()。
A.居民收入数据B.新药疗效数据C.电池使用寿命数据D.轮胎使用寿命数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
选项BCD属于实验数据。
[单选题]6.通过直接统计调查获得的数据属于()。
A.二手数据B.实验数据C.间接数据D.一手数据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的来源。
统计数据,就其本身的来源来看,最初都来源于调查或实验。
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直接来源,称为直接数据或一手数据;二是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称为间接数据或二手数据。
一手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在社会经济领域,统计调查是获得数据的主要方法,也是获得一手数据的重要方式。
[单选题]7.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同,普查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
A.1月1日0时B.11月1日0时C.7月1日0时D.12月31日0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第六次人口普査的标准时间为普查年份的11月1日0时。
[单选题]8.为及时了解全国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按照商品零售额排序对前35个大中型城市的商品零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单选题]1.在测度数据集中趋势时,中位数与众数的共同优点是()。
A.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B.适用于分类变量(江南博哥)C.适用于定量变量D.不受极端值影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位数与众数的共同优点是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单选题]5.下列统计量中,用于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是()。
A.方差B.标准差C.偏态系数D.均值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称为偏态系数。
[单选题]6.如果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0.4,则该组数据的分布为()。
A.轻度左偏B.中度左偏C.中度右偏D.轻度右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偏态系数为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0.5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0.5~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偏态系数为负,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0.5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0.5~-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
本题中,偏态系数为﹣0.4,说明轻度左偏。
[单选题]7.关于偏态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数据对称B.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越对称C.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对称D.偏态系数等于1,说明数据对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偏态系数。
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
A选项错误。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B选项错误。
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对称。
C选项正确。
偏态系数等于1,说明系数中度右偏。
D选项错误。
[单选题]8.某公司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中,全体员工考核成绩的均值为80,方差为25。
某员工在这次业绩考核中成绩为85,则该员工考核成绩的标准分数为()。
A.3.4B.0.2C.1.0D.17.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分布形态的测度。
标准分数可以给出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位置,计算方法是用数值减去均值所得的差除以标准差,标准分数=(85-80)/5=1。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 统计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某连锁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58人、60人、63人、70人,其算术平均数、众数分别为()。
A.59,58B.61,58C.61,59D.61,70【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集中趋势测度值。
均值=(57+58+584+60+63+70)÷6=6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此题中58出现两次。
2、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之比。
A.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数平均数B.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中位数C.算数平均数与其相应的方差D.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几何平均数【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即标准差与均值比值。
3、变量X和变量Y的Pearson相关系数r=1,这说明变量X和变量y间的相关关系是()。
A.完全负线性相关B.低度线性相关C.完全正线性相关D.不存在线性相关【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可根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A.34B.35C.36D.37【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集中趋势测度值。
已排序,居中的是34人、36人,则中位数是(34+36)÷2=35人。
5、在某企业中随机抽取7名员工来了解该企业上半年职工请假情况,这7名员工2013年上半年请假天数分别为:1,5,3,10,0,7,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0B.3C.4D.10【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作中位数。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分章节练习第四部分统计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例题1:单选题】收集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CPI,利用增长率计算CPI的走势,这种统计方法是()。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 客观统计D心理统计【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收集、展示”等词语可判断该统计方法是描述统计。
【例题2:2013年多选题】下列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有()。
A.利用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特征B.利用图表对数据进行展示C.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利用样本信息检验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E.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趋势【答案】A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内容。
【例题3:2014年多选题】下列统计方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有()A.用样本信息判断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B.利用图形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C.用数学方法展示数据分布特征D.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E.利用表格展示数据的频数分布【答案】BCE【例题4: 2013年单选题】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原油价格B.年末总人口C.员工受教育水平D.学生年龄【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变量的类型。
原油价格、年末总人口、学生年龄均属于定量变量。
【例题5: 2014年单选题】下列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B.年龄C .产品登记D.汽车品牌【答案】B【解析】定量变量的取值为数值,本题中年龄属于定量变量;性别、产品登记;汽车品牌均属于定性变量。
【例题6:2009年多选题改编】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A.商品销售额B.上班出行方式C.家庭收入D.居住地区E.年龄【答案】ACE【例题7:单选题】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A观测数据B 一手数据C 二手数据D 实验数据【答案】A【解析】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
【例题8:2013年多选题】下列统计数据中,属于一手数据的有()。
2018年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私人笔记含历年真题 高分通过后分享共45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私人笔记含历年真题高分通过后分享去年自己总结的经济基础知识讲义,一共40页word文档已概括全部知识点以及10年~15年的历年真题(历年真题已按章节归入各章知识点中,方便大家复习)。
适合那些和我一样在职没有多少复习时间的筒子们。
多个考点还在去年的考卷中原题出现。
最终,经济基础知识112分,专业知识与实务(运输公路)103分。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点一: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含义 备注 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需求构成要素: 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 供给 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供给构成要素: 1.愿意2.可能 考点二: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同向) 生产成本(反向)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同向) 生产技术产品价格 (一般反向) 产品价格(同向) 替代品的价格 (“煤气和电”一般同向)相关产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汽车和汽油”一般反向) 预期 (是指消费者的预期)预期(是指生产者的预期) 其他因素(国家政策、广告宣传、商品品种,质量等) 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生产要素的价格)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需求曲线是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曲线上点的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Q 供给曲线是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 统计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法律部门B.城市人口C.所属行业D.会计要素【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变量和数据中的定量变量。
当变量的取值是数量时,该变量称为定量变量或数量变量,例如企业销售额、注册员工数量等。
2、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调查中不存在误差B.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C.抽样调查时效差D.抽样调查通常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所以会有误差,故选项A错误。
抽样调查的特点之一是时效性强,所以选项C错误。
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是重点调查,所以选项D错误。
3、下列统计处理中,属于推断统计的是()。
A.利用统计图表展示GDP的变化B.利用增长率描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本走势C.利用统计表描述公司员工年龄分布D.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属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选项A、B、C均属于描述统计。
4、某集团公司从所有销售人员中随机抽取200个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公司销售人员的离职率进行估计,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是()。
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数据整理D.数据展示【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统计学两个分支中的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中的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5、统计报表按照调查对象范围,可分为()。
A.一次性报表和经常性报表B.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D.国家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和部门统计报表【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统计报表的分类。
中级经济师基础笔记-统计
第四部分统计第23章统计与数据科学一、统计学(一)统计学的定义: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两大分支1、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
其内容包括:(1)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2)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3)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特征2、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其内容包括:(1)参数估计: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2)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二、变量(一)变量的含义: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
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二)变量的分类三、数据(一)含义: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二)数据的类别(三)数据的来源四、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过程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调查是一种有计划、有方法、有程序的活动;二是调查的结果表现为搜集到的数据。
(二)统计调查方式1、统计报表: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目前大多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2、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①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2次,逢年份末尾数字为3、8的年份实施;②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1次,逢“0”年份实施;③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1次,逢“6”年份实施(2)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3)普查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4)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基本及特定的现象3、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特点:(1)经济性(最显著的优点)(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4)准确性高:工作量小,各环节可以做的更细致,登记性误差较小4、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重点总结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重点总结背诵包过文件,助您顺利通关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部分经济学(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措施(掌握)最高限价保护价格定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措施类型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与均衡价格的关系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产生的影响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保障措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
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注意事项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性(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4.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
主要特征是:(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寡头垄断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中级经济师考试试题汇编统计
第四部分统计【例题1:09年单选】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答案:C A.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 B.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D.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例题2:2007年单选题】将学生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类,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 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答案:C【例题3:2004年多选题】以定距尺度计量的统计数据可以进行()运算。
A.加B.减C.乘D.除E.比较大小答案:ABE【例题4:09年多选题】下列变量中,通常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有().A。
商品销售额 B.上班出行方式 C。
家庭收入 D。
居住地区 E.年龄答案:ACE 解析:如果一个变量由数值型数据来记录就称为数值型变量。
例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零件尺寸、年龄、时间等。
【例题6:2007年、2008年单选题】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A。
比例指标B.比率指标C。
平均指标D。
变异指标答案:C【例题7:2005年、2003年单选题】经济增长率指标属于()A。
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 D.时点指标答案:B【例题8:2008年多选题】下列总量指标中,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的有()A、股票价格指数B、煤炭生产总量C、财政收入D、商品零售额E、年末人口数答案:AE【例题1:2008年多选题】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E、全面报表答案:ABC【例题2:2009年多选题】相对于普查而言,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 )。
A.经济性 B.时效性强C.适应面广 D.周期性E.准确性高答案:ABCE 【例题3:2010年多选题】与抽样调查相比,普查的特点有( )。
答案:BCDA.时效性强B.使用范围比较窄C.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D.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E.经济性【例题4:2006年单选题】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A。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 统计第二十五章 抽样调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消费结构时,在全部50万户家庭中随机抽取3000户进行入户调查,这项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是指()。
A.抽取出来的3000户家庭B.50万户家庭C.每一户家庭D.抽取出来的每一户家庭【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
2、在调查时,被调查者恰巧不在家,这种调查减少了有效样本量,会造成估计量方差增大,这种情况属于()。
A.抽样框误差B.计量误差C.系统误差D.无回答误差【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被调查者恰巧不在家属于无回答误差。
3、北京市旅游管理部门要调查了解2019年北京市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随机抽取3000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该抽样调查的样本统计量为()。
A.随机抽取3000位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B.所有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C.被调查的3000位常住居民D.被调查的每一位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金额【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抽样调查中涉及的概念有:总体样本、人样单位、样本量、总体参数、样本统计量、抽样框。
其中样本统计量是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题目中,总体为北京市全部常住居民;样本为随机抽取的3000位常住居民;入样单位为3000位常住居民中的每一位;样本量为3000;总体参数为所有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样本统计量为随机抽取3000位常住居民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抽样框为北京市全部常住居民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电话等)。
4、在抽样调查一般步骤中,需要回答“要做什么样的调查研究”,是在()阶段。
A.确定调查问题B.调查方案设计C.实施调查过程D.撰写调查报告【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抽样调查一般步骤。
备考2018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重点讲解与典型考题回顾 第四部分
3分 5分 4分 1分 4分 5分 5分 7分 4分
第17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货币需求:传统货币数量说:凯恩斯货币 需求: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原因; 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17章 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题1分 3题3分 2题2分 1题1分 2题2分 3题3分 3题3分 3题3分 2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2题4分 1题2分
弗里德 曼现代 货币数 量说 【货币 需求理 论】
1.弗里德曼接受了剑桥学派的观点,但他又认为货 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需求函数:
M P
=f(Yp;W;im,ib,ie;1/pdp/dt;μ)
3.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同向) (2)财富构成: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 就越多。(同向) (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反向):其他金融资产 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 币的数量就会越少。 (4)其他因素:影响014 :单选】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提出,假定 其他因素不变,则( )。 A 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反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正比 B 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正比 C 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反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D 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答案】 D • 【例题: 2013 年单选题】在古典货币数量说中,费雪交易 方程所反映的理论观点是( )。 A 货币量决定物价 B 物价水平决定货币量 C 资本的供给状况决定货币量 D 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决定货币量 【答案】 A • 【 例题: 2015 年单选题】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交易方程 MV=PT ,其主要结论是( ) A 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B 物价水平决定货币流通速 度 C 货币流动速度决定物价水平 D 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四部分 统计 第25章 抽样调查
第四部分 统计 第25章抽样调查一、抽样调查的概念1、抽样调查定义:抽样调查:是指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从整体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部分调查的数据了解总体情况或估计有关参数抽样调查是使用频率的最高的一种调查形式。
总体:调查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按照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单位组成——小团队抽样调查中的调查的具体实施是针对样本而言的。
总体参数:是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是一个未知数,是我们关心的变量的数字特征,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进行计算,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
常用的总体参数:总体总量、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等样本统计量: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是一个随机变量,,取决于样本设计和正好被选入样本的单元特定组合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
常用的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抽样框: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
对抽样框中的每一个单位进行编号,可以按一定随机化程序进行抽样。
常用抽样框形式:名录框如企业名录电话簿人员名册,一种地图或其他适当形式抽样框特点:抽样框中的单位必须是有序的,便于编号高质量的抽样框应当提供被调查单位更多的信息,并且没有重复和遗漏。
2、抽样调查的分类:(1)概率抽样:也称为随机抽样,是指根据随机原则,按照某种事先设定的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的方法概率抽样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总体中共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可计算的当估计总体参数时,要考虑每个单位苯抽中的概率每个单位被抽入样本的概率相同,称为等概率抽样每个单位被抽入样本的概率不同,称为不等概率抽样(2)非概率抽样:也称为非随机抽样,是调查者根据自己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非概率抽样的主要特点:抽样不依据随机原则。
非概率抽样的主要方法:① 判断抽样:依据调查目的及对调查对象的了解,人为确认样本② 方便抽样:依据方便原则,最大限度降低调查成本③ 自愿样本:不经过抽取,自愿接受调查的单位组成样本④ 配额样本:总体按照一定标准划分若干类型,样本配额分配到各类型中,各类型抽取样本的方法没有严格限制,一般使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元。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 统计第二十六章 回归分析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ε,确定β0和β1的方法是()。
A.加权平均B.二次平均C.最小二乘法D.斯特基方法【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最小二乘法。
β0和β1是未知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2、下列决定系数的取值中,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的是()。
A.0.983B.0.125C.0.764D.0.836【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决定系数。
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3、测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程度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离散系数C.决定系数D.相关系数【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决定系数。
决定系数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4、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A.分析B.检查C.预测D.评估【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不包括()。
A.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B.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C.相关分析能够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D.相关分析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有明显区别,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选项C说法有误。
6、根据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参数的原理是()。
A.残差平方和最小B.残差的二倍最小C.相关系数最小D.总离差最小【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β0和β1的方法。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精简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商品价格不变, 消费者偏好增加, 收入增加, 替代品价格上涨, 互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应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产品价格不变, 生产成本降低, 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应曲线向右移动)需求价格弹性Ed=Ed>1, 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1 低弾性(对价格不敏感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削减。
销售收入及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需求交叉弹性=i需求量变化/j价格变化 Eij>0 替代品 Eij<0 互补品 =0 无关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收入变动 E>1 高档品 0<E<1 必需品 E<0 低档品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样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随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 凸向原点, 斜率为负。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
假如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 且收入不动, 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 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确定的, 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总固定成本)Q(产量)(2)平均总成本, , 平均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企业需求曲线: 水平线行业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不存在供应曲线劳动的供应原则效用最大化, 其条件: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劳动供应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说明。
消退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税收补贴;合并相关企业现代方法: 明晰产权, 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楚。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经济基础知识24章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本章重点:1.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3.分布形态的测度:偏态系数、标准分数。
4.变量相关关系的分类、散点图、相关系数。
知识点一:集中趋势的测度1.均值。
均值也叫做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平均数X的计算公式为:【示例】某售货小组5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元)【注意1】: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和顺序数据。
【注意2】: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需要全部信息!避不开极端值!2.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用Me表示:【注意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主要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注意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3.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
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不适用于定量数据。
【注意】: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或者没有众数,难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例题·单选题】(2017年)2016年某企业集团下辖8个分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0万元、36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600万元、3000万元、2800万元、2200万元,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万元。
A.2200B.2800C.2500D.3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
(2800+2200)/2=2500。
【例题·单选题】在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的是()。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整理
2018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初级经济师第四部分统计
4、统计中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 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 体表现。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5、数值型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有:
10、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 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11、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一般需要规定 |环球网校提供|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一般比较准确, 规范化程度也较高;使用范围比较狭窄
12、抽样调查的特点:经济性、实效性强、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它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
9、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 入法,即首先计算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劳动 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然后将四项构成相加得到增加值。
10、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其中,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的使用比最终消费更为普遍。
11、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包括: 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 国有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 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 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 澳台商、其他等。
5发展速度: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 展水平之比,用于描述现象在观察期内的 发展变化程度。 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 发展速度
6、增长速度:也称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用于描述现象的相对增长程度。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增 长速度可分为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两者之间没 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在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 时,可先将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即 得定基增长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统计一、统计与统计数据(一)统计学分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描述统计:取得所需数据,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整理和展示,描述数据的一般性特征。
2.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2)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判断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二)变量和数据1.变量: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
分类:(1)定量变量或数量变量:变量取值是数量(2)定性变量或品质变量:包括:①分类变量:变量取值是类别②顺序变量:变量取值是类别且有一定的顺序2.数据: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1)分类数据:不能用数值表示,通常用文字表述,也可用数值代码表示,但不区分顺序。
(2)顺序数据:不能用数值表示,通常用文字表述,也可用数值代码表示,但有顺序。
(3)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
3.数据的来源(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3)一手数据(2)二手数据(三)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①全面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②非全面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①连续调查: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
②不连续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的状态进行研究。
2.统计调查的方式:包括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典型调查主要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
典型调查的作用:①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典型调查不在于反映现象的总量数据特征,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描述统计(一)对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①分布的集中趋势;②分布的离散程度(反应各数据的差异程度,和中心数据的代表程度);③分布的偏态(反应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
1.集中趋势的测度。
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1)平均数。
易受极端值影响。
适用于定量变量,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与分类和顺序数据。
(2)中位数。
不受极值个影响。
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尤其适用分布不对称的数值型数据。
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3)众数。
不受极值个影响;可能不唯一。
适用于分类和顺序变量,不适用于定量变量。
2. 离散程度的测度: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
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①极差。
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
它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②方差: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越小则均值代表性越好。
按自由度不同,分为总体方差和样本方差。
③标准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标准差与方差是应用最广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对极端值也很敏感。
④离散系数。
也称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目的是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定值的影响。
3.布形态的测度①偏态系数: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
SK=0,分布对称;0<SK≤0.5,轻度右偏;0.5<SK≤1,中度右偏;SK>1,严重右偏。
SK为负值,与正值相对应,不过是左偏。
②标准分数:也称为Z分数。
数值减去均值所得的差除以标准差。
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当数据成钟型分布的时候,68%的数据与平均数距离在1个标准差内;95%的数据与平均数距离在2个标准差内;99%的数据与平均数距离在3个标准差内。
4.变量间的相关分析①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类:按相关程度分: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按相关方向分:正相关,负相关。
按相关形式分:线性相关(不一定是直线,曲线也可以),非线性相关。
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即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并不一定一方由另一方引起。
②散点图: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5.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 相关系数,度量的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r的区间范围:-1≤r≤1。
r>0表示正线性相关,r<0表示负线性相关;r=1表示完全正线性相关,r=-1表示完全负线性相关;r=0表示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表示没有任何关系。
三、抽样调查(一)基本概念1.总体与样本①总体参数。
是抽样调查中想要了解的,是未知常数;②样本统计量又称估计量。
是一个随机变量,与样本选取及设计有关,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③抽样框。
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
抽样中的单位必须有序,高质量的抽样框应当提供被调查单位更多的信息,并且没有重复和遗漏。
2、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①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
特点: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中概率可计算;考虑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②非概率抽样: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管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不依随机原则。
如判断抽样(主观判断),方便抽样(如拦截式),自愿样本(如网上调查),配额抽样。
3、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确定调查问题→调查方案设计→实施调查过程→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4、抽样调查中的误差①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样本不同,对总体的估计也会不同;②非抽样误差: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抽样框误差:抽样框不完整造成数据的遗漏,抽样框更新不及时产生无效数据等等;无回答误差:随机因素如恰好不在,造成方差增大;非随机因素如不愿意回答,造成方差增大、估计偏差。
计量误差:数据与真值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5、抽样的种类: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分类: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问题:效率不高,分布分散。
适用条件:抽样框中没有更多的可利用辅助信息;调查对象的分布范围不广;个体间的差异不是很大。
(2)分层抽样:先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再在不同层内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要有足够的辅助信息,使得同一层差异小,不同层差异大。
特点:不仅可以估计总体参数,也可估计各层参数;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降低抽样误差。
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方法:等比例分配,不等比例分配。
(3)系统抽样。
按序排列,确定初始单元,等间隔抽取数据。
分为按无关标识排列和按有关标识排列,后者精度更高。
方差估计比较复杂,给抽样误差带来一定困难。
(4)整群抽样。
步骤: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体,抽样时直接抽取群,抽中的群调查全部,未抽中的群不调查。
如果群内差异小,群间差异大,抽样误差会比较大;如果群内差异大,群间差异小,误差低于简单随机抽样,适合此类群体的抽样调查。
(5)多阶段抽样。
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各种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规模调查中常用。
分层抽样实际是第一阶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抽样;而整群抽样实际上是第二阶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抽样,故也称单级整群抽样。
6.估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性质:(1)无偏性:(对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所有可能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等于总体均值),(2)有效性:(方差越小越有效),(3)一致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则有一致性)。
7.抽样误差的估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估计量方差公式的意义:①样本差异越大,s²越大,则误差越大;②样本量n越大,则误差越小。
8.样本量的影响因素①调查的精度:精度越大,样本量越大;②总体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大,样本量越大;③总体的规模:对小规模总体而言,总体规模越大,样本量越大,大规模不受影响;④无回答的情况:无回答率越高,样本量越大;⑤经费的制约:样本量是调查经费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折中和平衡。
四、回归分析(一)回归分析的概念:所谓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联系密切,有共同研究对象,在具体应用时,也常常需要互相补充。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2)回归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2.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3.只有当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三)最小二乘法: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iy与估计值iyˆ之间的离差(又称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的方法。
(四)模型的检验和预测①模型的检验:决定系数,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
越接近1,拟合效果越好,越接近0,拟合效果越差。
②模型的预测: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五、时间序列分析(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
2.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类:(1)绝对数时间序列. 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时点序列。
时期序列,即“过程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
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年底总人口数。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分为:(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时间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
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时间序列类型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①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公式为:算术平均。
2)连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公式为: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3)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第一,间隔时间相等。
[(y1+y2)/2+(y2+y3)/2………..]/(n-1)第二,间隔时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