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性能测试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光纤技术已经成为了网络连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光纤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需要进行光纤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光纤测试方案,以保证光纤网络的质量和性能。
一、光纤测试的背景光纤是一种利用光的传输介质,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较低的信号损耗等诸多优点。
然而,由于安装和使用不当、损耗等因素的影响,光纤网络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进行光纤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二、光纤测试的目的光纤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测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光纤网络的正常运行。
通过测试,可以获取以下信息:1.光纤的传输损耗:用于评估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程度,以确定网络中是否存在光信号丢失的问题。
2.光纤的反射损耗:用于评估光信号在光纤连接部分的反射情况,以确定光纤连接的质量。
3.光纤的衰减情况:用于评估光信号在光纤中的衰减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信号放大器来增强信号。
4.光纤的带宽:用于评估光纤的传输能力,以确定光纤网络的最大传输速率。
三、1.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光纤测试仪器。
常用的测试仪器包括OTDR(光时域反射仪)、光波长计、光功率计等。
2.准备测试环境:在进行光纤测试前,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
避免光纤连接部分存在灰尘、污垢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3.进行光纤测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进行光纤测试。
可以通过OTDR来检测光纤的传输损耗和衰减情况,通过光波长计来测量反射损耗和带宽。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光纤网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优化。
例如,发现存在反射损耗过大的情况,可以重新清洁和连接光纤。
5.定期维护和测试:光纤网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测试,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光纤测试的意义1.确保网络质量:通过光纤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中的问题,保证光纤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光纤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光纤传输系统实验报告光纤传输系统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传输信息的高速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光纤传输系统,探究其传输性能及优势,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进行评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光纤传输系统,测量其传输性能,并对比传统的电信号传输系统,评估光纤传输系统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光纤传输系统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利用光纤的高速传输特性,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源、调制器、光纤、接收器和解调器等组成。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光纤传输系统:将光源、调制器、光纤、接收器和解调器依次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 测试传输性能:通过发送端发送一系列测试信号,利用接收端接收并解调信号,测量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误码率等指标。
3. 对比实验:同时进行一组传统电信号传输系统的测试,比较两者的传输性能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数据。
与传统电信号传输系统相比,光纤传输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速传输: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远高于传统电信号传输系统,可以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2. 长距离传输: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较长,信号衰减较小,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3. 低误码率: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信号稳定可靠,误码率较低,适用于高质量通信。
4.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传输系统对电磁干扰和噪声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传输信号的稳定性更高。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纤传输系统在传输性能方面的优势。
光纤传输系统具有高速传输、长距离传输、低误码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通信领域。
在未来的通信发展中,光纤传输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光纤传输系统,深入了解了其原理和传输性能。
光纤传输系统作为一种高速、稳定的通信技术,为现代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进行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的过程。
光纤测试标准是指对光纤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连接质量的测试要求。
光纤连接质量是影响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纤连接质量测试应包括对连接损耗、反射损耗、插入损耗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传输性能的测试要求。
光纤传输性能是衡量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光纤传输性能测试应包括对光纤衰减、色散、非线性等指标的测试要求,以确保光纤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环境适应性的测试要求。
光纤通信系统往往处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
光纤环境适应性测试应包括对光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要求,以确保光纤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光纤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规范要求。
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光纤测试标准应包括对光纤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选择、使用和维护要求,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纤测试标准是保障光纤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的重要保障。
光纤测试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严格遵循光纤测试标准,确保光纤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光纤测试报告

光纤测试报告一、引言。
光纤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重要媒介,其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对于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对光纤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光纤的测试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光纤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光纤测试内容。
1. 光损耗测试。
光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程度,是衡量光纤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们使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对光纤进行了全程测试,测量了不同长度和不同类型光纤的光损耗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2. 端口反射测试。
端口反射是指光信号在光纤连接端口处的反射程度,对于光纤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使用光功率计和光源对光纤连接端口进行了反射测试,得出了不同连接方式和不同连接器类型的端口反射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3. 光纤色散测试。
光纤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由于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延迟,对于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使用光谱分析仪对光纤进行了色散测试,得出了不同波长和不同光纤类型的色散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4. 光纤折射率测试。
光纤的折射率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的折射程度,对于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使用折射率测试仪对光纤进行了折射率测试,得出了不同类型光纤的折射率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三、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测试,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 不同长度和不同类型的光纤在光损耗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纤进行使用。
2. 端口反射对于光纤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注意连接方式和连接器类型的选择。
3. 光纤色散和折射率对于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四、结论。
本报告对光纤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为光纤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电信10gpon的测试标准

电信10gpon的测试标准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光纤传输系统,特别是10GPON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作为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保证10GPON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标准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电信10GPON的测试标准及其重要性。
二、10GPON的概述10GPON是一种以光纤为基础的、用于宽带接入的传输网络技术,采用了以太网作为底层协议,能够提供高速的宽带接入和多媒体传输服务。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高速传输、大容量、远距离传输和高质量服务等。
三、电信10GPON的测试标准的意义1. 确保网络性能:通过测试标准,可以对10GPON网络的性能参数进行评估和测试,包括带宽、传输速率、网络延迟等,以确保网络性能达到要求。
2. 保证用户体验:测试标准可以验证10GPON网络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音视频的传输质量、数据的传输稳定性等,从而保证用户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
3. 网络维护和故障排除:测试标准可以帮助运营商进行网络维护和故障排除,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快速定位网络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四、电信10GPON的测试标准内容1. 系统测试:包括对10GPON网络整体系统的测试,包括硬件设备、传输性能、接口等的测试。
2. 信号质量测试:包括对光信号的测试,包括光功率、光误码率、光衰耗等的测试,以确保信号质量良好。
3. 网络性能测试:包括对网络带宽、传输速率、网络延迟等性能指标的测试,以确保网络性能符合要求。
4. 数据传输测试:包括对数据的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
五、10GPON测试标准的实施1. 测试设备的选取:根据测试标准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试环境的搭建:搭建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环境,包括光纤连接、设备连接等的搭建。
光纤的测试实验报告

光纤的测试实验报告光纤的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媒介,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光纤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对光纤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光纤测试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光纤的传输损耗、带宽和衰减等性能指标,以评估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光纤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光纤连接器等。
2. 实验方法:(1)传输损耗测试:将光源与光纤连接,通过光功率计测量光纤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传输损耗。
(2)带宽测试:采用频域反射法(FDR)进行带宽测试,通过测量光纤的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带宽。
(3)衰减测试:使用光源和光功率计,测量光纤在不同长度下的输出功率,计算衰减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输损耗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得到光纤的传输损耗为0.5 dB/km。
传输损耗越低,表示光纤的质量越好,传输距离越远。
2. 带宽测试结果:通过频域反射法测试,得到光纤的带宽为10 Gbps。
带宽越高,表示光纤的传输速率越快,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
3. 衰减测试结果:在不同长度下进行衰减测试,得到光纤的衰减值为0.2 dB/km。
衰减值越低,表示光纤的信号损耗越小,传输距离越远。
五、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本次测试的光纤传输损耗较低,说明光纤的质量较好,适合用于长距离传输。
2. 光纤的带宽达到了10 Gbps,能够满足目前大部分数据传输需求。
3. 光纤的衰减值较小,表明光纤的信号传输效果良好,适用于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光纤的传输损耗、带宽和衰减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可以评估光纤的质量和性能,为光纤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测试标准

光纤测试标准光纤测试是指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接头等部件进行测试和检测,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光纤测试标准是指对光纤测试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光纤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光纤测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光纤测试标准的分类。
光纤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光纤的物理参数测试、光纤连接器和接头的测试、光纤传输性能测试等内容。
在实际的光纤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对象和测试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光纤测试标准的要求。
1. 光纤的物理参数测试要求。
对光纤的物理参数进行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光纤测试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光纤测试仪器和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光纤连接器和接头的测试要求。
光纤连接器和接头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连接器和接头的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光纤连接器测试标准。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连接器和接头的几何参数、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指标的测试和评估。
3. 光纤传输性能测试要求。
光纤传输性能是衡量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光纤传输性能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光纤传输性能测试标准。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纤的衰减、色散、非线性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评估。
三、光纤测试标准的应用。
光纤测试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光纤通信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等方面。
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建设阶段,需要对光纤的物理参数进行测试,以保证光纤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在系统的维护和运营阶段,需要对光纤连接器和接头进行定期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光纤的传输性能进行定期测试,以保证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稳定。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光纤传输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光纤传输技术成为了信息传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传输、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光纤传输的原理和性能,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实验一:光纤传输原理验证实验目的:验证光纤传输的原理,了解光纤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光纤,将其两端分别连接到光源和接收器。
2. 打开光源,观察接收器是否能够接收到光信号。
3. 通过改变光源的强度和频率,观察接收器对光信号的响应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光源工作时,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光信号,并且随着光源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接收器对光信号的响应也相应变化。
这说明光纤传输是通过光信号的传输来实现的。
光信号在光纤中以全内反射的方式传播,通过光纤的折射和反射,实现信号的传输。
实验二:光纤传输性能测试实验目的:测试光纤传输的带宽、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长度为100米的光纤,将其两端分别连接到光源和接收器。
2. 设置测试仪器,记录光纤传输的带宽、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3. 通过改变光源的强度和频率,观察带宽、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测试了光纤传输的带宽、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结果显示,光纤传输具有较大的带宽,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传输距离方面,光纤传输的损耗较小,可以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
传输速率方面,光纤传输速率高,能够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实验三:光纤传输的局限性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传输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实验步骤:1. 将光纤连接到一个强光源和一个接收器。
2. 改变光纤的弯曲程度,观察光信号的传输情况。
3. 改变光纤连接的角度,观察光信号的传输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光纤被弯曲或连接角度改变时,光信号的传输会受到影响。
光纤传输需要保持较小的弯曲半径和恰当的连接角度,以确保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本实验指导书为《数字传输技术(A)《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测量技术》《光同步传输技术》课程的实验用书,其有关内容也可以配合《数字传输技术(A)《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测量技术》《光同步传输技术》等课程教材使用。
本实验指导书用于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性能测试和光纤传输网络的设备与网络管理操作几方面的必做实验,主要是光纤数字线路系统传输性能测试、SDH 设备认识和 SDH 网络管理系统及操作。
其中光纤数字线路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是最基本的实验项目。
光纤数字线路系统包括光端机、光中继机和光纤线路等,其性能参数包括设备和系统光接口参数和电接口传输性能,光接口参数主要是光设备光接口参数、光通道(光纤线路)传输特性,电接口传输性能主要包括误码性能、定时性能和可用性等,需要测试的项目较多,涉及多种测试仪表和测试方法。
本指导书重点介绍光纤线路接续和接续损耗的监测、光纤衰减测试实验、光接口参数测试和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测试实验。
选做实验的指导书另行编写。
目录1实验一光纤接续和监测2实验二光纤衰减测试3实验三光接口参数测试5实验四电接口传输性能测试10实验五 SDH 设备认识17实验六 SDH 网络管理系统及操作193实验一光纤的接续和监测一.试验目的掌握光纤接续原理掌握光纤接续损耗的测试原理学习使用熔接机和了解光纤接续过程二.试验原理光纤接续的常用方法有热熔法和冷接法等,热熔法的主要步骤如下:连接光纤端面的制备,端面的定位和对准,熔接。
光纤接续损耗 As 的定义为As = −10 lg式中prpt(dB)pt 为发射光纤发出的光功率,Wpr 为接收光纤接收的光功率,W监测光纤接续损耗的方法有多种,如:光时域反射计(OTDR)监测和四功率法测试等,目前都采用光时域反射计监测法,其测试系统原理土如图 1.1 所示。
OTDR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图 1.1 光纤接续损耗的监测测试时 OTDR 发出测试光脉冲,并测得连接光纤的背向色散曲线如图 1.2 所示,根据所得曲线设置五个测试点(即采用五点法)即得到接续损耗值。
三.试验仪器和设备A1.TYPE35SE 光纤熔接机, 1 台2.光时域反射计,3.光纤,四.测试步骤1台BCDE2 盘,2Km/盘图 1.2 连接光纤的背向散射法41.制备连接光纤端面2.将连接光纤按放在熔接机 V 型槽内3.将 OTDR 输出光接口与发射光纤耦合,并监测光纤的背向散射曲线4.熔接光纤5.设置五个测试点并测得接续损耗,ASA6.将 OTDR 输出光接口与接收光纤耦合,重复 5 步,测得接续损耗 ASB五.测试记录表格测试次数ASA(dB)ASB(dB)平均值 AS(dB)12六.注意事项1.连接光纤的端面制备要符合要求即端面平整、清洁并与光纤轴线垂直。
2.五个测试点中 C 点必须设置在光纤接头位置。
5实验二一.光纤衰减测试试验目的1.掌握用剪断法测量光纤衰减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光纤端面制备的方法3.掌握光功率计、光源等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试验原理剪断法是按照衰减定义对被测光纤的输入光功率和输出光功率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其测量原理如图 2.1 所示偏置电路光功率计注入点1光源2注入系统指示器光检测器放大器图 2.1 实验原理图图中,光源可为 LD,LED 或单色仪;对多模光纤而言,注入系统中应包括扰模装置,以便在被测光纤中激励出近似的稳态模功率分布。
对单模光纤,不需扰模器,但需滤模器,滤除高阶模。
三.试验仪表和设备1.AV2491 光纤万用表,1 台;2.LED 驱动光滤波或单色仪,1 台;3.扰模器, 1台4.光纤剥切工具, 1套四.测试步骤1. 按图2.1 连接测试系统,将光源尾纤与被测光纤一端熔接,并使被测光纤始端经扰模器。
2. 打开光源的驱动电路,调节光源输出光功率适中3. 将被测光纤另一端做好端面,并与光检测器耦合,测得光功率 PR4. 保持光源输出光功率不变,将光纤在离注入点 1-2m 的 1 点处剪断,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源入纤光功率 PT5. 按 A = 10 lg PT PR (dB)计算光纤衰减和衰减系数五.记录表格6PR(W/dB)PT(W/dB)L(km)A(dB)α (dB/km)A (dB)α (dB/km)123六.1.测量光功率时光纤输出端面处理要达到平整、清洁和端面垂直于光纤轴线的要求。
2.重复三次做光纤端面与光监测器的耦合,取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7实验三光纤线路系统设备的光接口参数测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中主要通过对光纤线路系统设备的光接口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深入理解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主要特性参数的内容、定义和要求,掌握实际的测试方法,认知光纤数字线路系统设备和常用的数字传输测试仪器仪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本实验测试光纤线路系统传输设备的光接口的主要参数,包括以下项目:1.光发送机参数测试(1)平均发送光功率平均发送光功率 P0 是指光发送机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输出光功率,通常指入纤光功率,P0 越大则允许的光纤线路传输衰减越大,系统传输距离越大。
其测试系统框图如图 3.1:码型发生器光发送机 Tx光纤线路S光功率计图 3.1 光发送机参数测试系统框图对于不同传输速率的系统采用不同的测试信号,即对应电接口传输速率,误码仪(传输分析仪)的码型发生器选择相应长度的伪随机序列输入发送端机:表 3.1 不同速率对应的伪随机序列测试信号标称比特率 Kb/s204884483436815552PRBS 长度215-1215-1223-1223-1223-1对于不同类型的 SM 光源,要求光发送机接入系统后,S 点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满足下列要求,短中继距离可适当降低:LED:P0≥-9/-6/-3 dBm;LD:≥-30 dB m(2)消光比光发送机的消光比定义为: EXT = 10 lgPmax(dB) ,式中Pmin8Pmax 为输入全“1” 码时的平均输出光功率Pmin 为输入全“0” 码时的平均输出光功率进一步可换算为绝对功率电平差:EXT = 10 lgPmaxP− 10 lg min = Pmax (dBm ) − Pmin (dBm )1mW1mW一般要求消光比EXT≥-10 dB,消光比过小会降低光接收机灵敏度。
根据消光比定义,消光比测试系统同上,应分别测出全“1” 码和全“0”码时的平均输出光功率,然后还算出 EXT 值。
考虑实际测试时,输入伪随机序列测试信号为“1” 码和“0”码概率近似相等,即有 Pmax=2 P0,故:EXT=P0+3-Pmin(dB)因此只要在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 P0 的基础上,测出全“0” 码时的平均功光率 Pmin。
2.光接收机参数测试(1)光接收机灵敏度光接收机灵敏度是指光纤线路系统在达到规定误码率指标条件下,所需要的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 Pr min,通常用绝对功率电平表示为:Sr = Pr min (dBm) = 10lg Pr min1mW(2)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指光纤线路系统在达到规定误码率指标条件下,所允许平均接收光功率的变化范围,用最大允许光接收功率(过载功率)和最小接收光功率的比值表示为: D = 10 lgPr max(dB) ,即:Pr minD = Pr max (dBm) − Pr min (dBm) = Pr max (dBm) − S r工程上一般采用对端环回法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如图 3.2:码型发生器光发送机TxSR误码检测器光接收机RxRS传输测试仪光端机 A收发光可变衰减器发收光中继机SRRS光接收机Rx光发送机Tx光端机 B光功率计图 3.2 光接收机参数测试系统框图9被测的 A 端光接收机的光输入端接入光可变衰减器,码型发生器送出的伪随机序列测试信号送入 A 端光发送机,对端 B 光端机将光接收机恢复的测试信号直接接入光发送机,环回至 A 端光接收机,由误码仪进行误码监测。
分别增大和减小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测出要求的误码率条件下的最小和最大允许的平均光接收功率,可得光接收机的灵敏度与过载电平,并计算出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另外采用对通法测试,将测试仪的收发单元误码监测和码型发生器分别连接线路系统两端的光接收机 B 和光发送机 A。
测试中应注意保证规定误码率的测试条件,测试过程涉及具体的误码率的监测,实验室实际测试无法按工程测试进行长期的平均误码率监测,可采用一定观察时间误码计数的方法,若观察时间 t 内捡出的误码计数为 N,按平均误码率的定义有: Pe =N,fb 为系统的码速,即光发送机电接口传输速率。
t × fb由此依据误码率指标要求计算出至少出现 1 个误码的最小观测时间T=1。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通常观测时间大于最小观测时间(如 3-5Pe f b倍)。
灵敏度测试的最小观测时间和要求如表 3.2:表 3.2 不同速率对应的最小测试时间和灵敏度标称比特率,Kb.s标称波长,nm光检测器类型灵敏度(dBm)≤-59≤-49≤-52≤-56≤-46≤-48≤-50≤-41≤-372048850131084488501310850APDPINPIN-FET APDPINPIN-FET APD13101310PIN-FET PIN-FET34368 139264误码率最小观测时间10-98 分钟10-92 分钟10-910-1010-1110-1010-1129.1 秒5 分钟50 分钟1.2 分钟12 分钟三、实验设备和测量仪表1. 武汉邮科院 GD(GZ)/MF-34HL 光端机(光中继机)或富士通 FLX150/600 分插复用设备 ADM、FLX2500A 终端复用设备 TM2. 惠普 HP3784 PDH 数字传输分析仪或惠普 HP37717B SDH 综合测试仪3. 惠普 HP8153A 光多用表104. OAT-V 可变光衰减器四、实验步骤1.平均发送光功率和消光比测试(1)按图 3.1 测试系统框图连接测试系统,接通光端机或光中继机和测试仪表电源;(2)测试系统稳定后,按表 3.1 选定测试信号送入发送机;(3)在发送端连接器断开光纤线路,改用光纤测试线连接光功率计和连接器,将光发送机的光输出接入光功率计;(4)选定光功率计测试波长为光发送机工作波长,读出表上功率值;(5)进行功率和功率电平的换算: P0 = 10 lgP0(dB m ) ;1mW(6)拔出发送机的输入电路机盘,此时测出光功率即为全“0” 码时的 Pmin;或码型发生器分别选择发送全“0”码和全“1”码输入光发送机,测出对应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Pmin 和 Pmin;;(7)计算出消光比 EXT。
2.光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为方便操作,实验室可采用本端光路环回的方法,即按测试系统图虚线部分连接:(1)按测试系统框图连接测试系统,光路环回;(2)误码仪接入测试系统,码型发生器按速率选择表 3.1 的测试序列,并根据误码率要求按表 3.2 设定误码观测时间进行误码计数测试;(3)增大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至误码计数大于规定误码率要求,再逐渐减小衰减值直至误码计数恰好满足误码率指标,稳定后将衰减器输出端连接光纤插入光功率计,测出最小接收光功率 Pr min;(4)大幅减小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至误码计数大于规定误码率要求,再逐渐最大衰减值直至误码计数恰好满足误码率指标;稳定后将衰减器输出端连接光纤插入光功率计,测出最大接收光功率 Pr max;(5)计算出动态范围五、测试表格:1.光发送机参数测试11测试条件电接口速率平均发送光功率 P0线路传输速率dBmMW消光比Pmax(dBm)Pmin(dBmEXT(dB)2.光接收机参数测试测试条件电口速率误码率接收光功率 PrPr max(dBm)衰减值(dB)Pr max(dBm)动态范围衰减值(dB)D (dB)六、参考文献1. 《光纤通信系统》,自编2. 《数字传输技术基础》,自编3. 《光同步传输技术》,自编4. 《光纤通信测量》,自编七、考核内容本实验内容需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计入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