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七单元-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说课稿一、纵横梳理说教材《认识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计算做好铺垫。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清晰地把握学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周长虽有模糊的认识,但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逻辑思维语言表达需要提高,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需要加强。
三、有机结合说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确定目标如下:1、理解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探究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四、立足课堂说重难点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面到边线,学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以学定教说教法,因人而异说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分析法、启发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将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环环相扣说流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坐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 4 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探究。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规格相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师:(1)你认识这两个图形吗?(学生自由发言)(2)你能分别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学生自由发言)揭示课题:那你们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生长点,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长方形的周长1. 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师:根据周长的含义求长方形的周长,就要分别求出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
2. 自主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求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呢?预设:求出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长度。
师:可以怎么求?(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过程)预设1:我按照顺序,依次用长加宽,再加长,最后加宽。
6+4+6+4=20(厘米)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预设2:我先算了两条长,再算两条宽,最后把它们加在一起。
6+6+4+4=20(厘米)6×2+4×2=20(厘米)长+长+宽+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预设3:我是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
(6+4)×2=20(厘米)(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方法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但是方法二和方法三比较常用,方法三比较简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够应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课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周长的定义和意义;二是计算周长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周长的基本概念,理解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这一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长度单位,能够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及其意义,计算周长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正确计算复杂图形的周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怎么样围绕一个物体走一圈”,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讲解周长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解决问题》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你能测这量段出绳这子片的树长叶就的是周 长吗?这该片怎树么叶测的量周呢长?。
易错点:用绕绳法测量时, 所选细绳不能有弹性。
探究新知
你能测量滚出动这测个量圆法的,周你 长吗?该记怎住么了测吗量?呢?
探究新知
在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可以得到周长? 软尺 绳子 化曲为直 直尺、三角尺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5 厘米
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
5 厘米
0
5 厘米 5 厘米 5 厘米 5 厘米 5 厘米
5 + 5 + 5 + 5 = 20(厘米)
5 厘米
0
5 厘米 5 厘米 5 厘米 5 厘米
5 × 4 = 20(厘米)
5 厘米
边长
探究新知
哪种方法比较简 便?正方形的周 长公式可以怎么 表示?
有两种情况: ①长边靠墙,8+4×2=16(米) ②宽边靠墙,4+8×2=20(米)
作业设计
五、王奶奶想靠墙(墙足够长)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 长是8米,宽是4米。 2.王奶奶准备在这块菜地里划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 地种萝卜,萝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4×4=16(米)
答:萝卜地的周长是16米。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如果用36张正方形纸呢?
方法一:长36分米,宽1分米
方法二:长18分米,宽2分米
方法四:长9分米,宽4分米
方法三:长12分米,宽3分米
方法五:长6分米,宽6分米
探究新知
如果用36张正方形纸呢?
长 36分米 18分米 12分米 9分米 6分米
宽 1分米 2分米 3分米 4分米 6分米
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
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第3课时 认识周长(教学课件)
发现:甲和乙的外 边是一样长的。
甲的短边=乙的短边 中间的边是它们的公共边 所以,甲乙是一样长。
探求新知
例 说一说图①和图② 的甲乙中那个周长长些?
甲
①
乙
甲
②
乙
相同: ① 和 ② 中的甲乙长边都相等, 都有一条公共边。
观察图 ①和图②你 发现它们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
不相同:① 和 ② 中甲乙短边不同,① 中甲的短边是 一条整长,而②中甲的短边只有一部分。
重点难点
知识点总结
重点
难点
核心素养
通过活动感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求周长的 策略。
尝试测量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培养空 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日常生活中 的数学现象的兴趣并激发探究的欲望。
情境引入
知识链接
(1)铅笔长( 8 )cm
达标练习
课堂 练习
2.按要求做题。 (1)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2)下面的这些图形,有的周长打“√”,没有的周长打“×”。 (√ ) (√ ) (×) (√ ) (×) (√ )
达标练习
学以 致用
3.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12+12+10+10=44(厘米)
探求新知
分类
不规则图形
规则图形
问题:3.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探求新知
周长的含义
不规则图形
规则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探求新知
动手描一描
请你们在书本上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探求新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但是,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计算和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周长的计算过程。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以及测量工具。
2.教学环境:教室里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围栏、花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可以看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到它们都有边界,教师接着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并提问:“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到需要测量边长并相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2节 周长》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七第2节 周 长温故知新 1.分一分,找一找。
( 1、7、12 )是长方形,( 2、8 )是正方形,( 5、9、)是平行四边形。
1、7、122、8 5、9、10新课先知2.教材第83页例3。
(1)下面哪些图形能描出周长?用彩笔把它的周长描出来。
提示:第二、四、五、六、七幅图。
第二、四、五、六、七幅图能描出周长。
新课先知(2)①测量直边图形和物体的周长。
对于那些规则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可以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计算出()。
②测量圆的周长,我们除了可以用()法,还可以用()法。
周长绳测滚动新课先知(3)对于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采用()来测量周长。
绳测法预习检验3.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提示:自己描出即可。
) 10+7+2+5=24(厘米) 3+4+7+9+7=30(分米)提示:自己描出即可。
预习检验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2+12+5+5=34(分米) 10+7+2+5=24(厘米) 3+4+7+9+7=30(分米)12+12+5+5=34(分米)3+4 +7+9+7=30(分米)10+7+2+5=24(厘米) 每日口算5.48+16= 12+29= 14+23=37 38+24= 15+36=64×2= 41×9= 37×2= 62×2=124 51×2=6441376251 128369741241021.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提示:描出图形的边缘即可。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9×2+6=24(厘米) 7×4=28(分米)9×2+6=24(厘米) 7×4=28(分米)5+7+5+6+10=33(厘米)8+8+15+20=51(分米)3.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4+4+2+2=14(厘米)4.算出图形的周长。
4+9+2+5+2+4=26(厘米)4+9+2+5+2+4=26(厘米)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3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七第3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温故知新1.下图是儿童乐园休息区草坪示意图,萌萌绕着草坪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45+140+128+155+98=566(米)答:跑了566米。
45+140+128+155+98=566(米)答:跑了566米。
新课先知2.教材第85页例4。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知道长方形4条边的长,求它的周长,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方法一:把4条边的长相加,求出周长。
( 6 )+( 4 )+( 6 )+( 4 )=( 20 )(厘米)6 4 6 4 20新课先知方法二:先求出2条长的和,再求出2条宽的和,最后把它们相加。
( 6 )×2=( 12 )(厘米) ( 4 )×2=( 8 )(厘米)( 12 )+( 8 )=( 20 )(厘米)方法三:先求出1条长与1条宽的和,再乘2。
( 6 )+( 4 )=( 10 )(厘米) ( 10 )×( 2 )=( 20 )(厘米)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但是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
6 12 4 812 8 206 4 10 10 2 20新课先知(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 5 )+( 5 )+( 5 )+( 5 )=( 20 )(厘米)方法二:因为4条边相等,所以可用1条边的长度乘4。
( 5 )×( 4 )=( 20 )(厘米)5 5 5 5 205 4 20预习检验3.我会计算。
长方形长宽周长5厘米3厘米16厘米6分米3分米18分米正方形边长周长3米12米9分米36分米6米24米12米36分米6米每日口算4.8×19= 12×7= 106×4= 24+16= 72×3=216 15+26=41 50×4= 900×3=2700 26×2=52 21×9=1528442440216412002700521891.填一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 上篱笆,篱笆要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 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6+3×2
=6+6
=12(米)
答:篱笆至少要12米。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广场呈长方形,它北起天 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 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它的 周长是多少米?
(5)华华去同同家有两条路可以走,这两条路相 比,( C )。 A.A比较长 B.B比较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12分)
(1)
(10+6)×2=32(厘米)
(2) (12+9+6)×2=54(米)
4.我智慧,我会动。(10分) 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与它周 长相等的正方形。
30厘米
21×4=84(厘米) 30-21=9(厘米) 21厘米 (21+9)×2=60(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 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 上篱笆,篱笆要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 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6+3)×2
=9×2
=18(米)
答:篱笆要18米。
(55+35)×2
=90×2
=180(米) 答:跑了180米。
给一面边长80厘米的正方形镜子做铝合 金边框,大约需要多长的铝合金条?
8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80×4=320(厘米)
答:大约需要320厘米的 铝合金条。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3倍。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长:4×3=12(厘米)
3×4=12(cm)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主要讲解认识周长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用贴小纸片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周长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需要通过具体实物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周长,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贴小纸片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贴小纸片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难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图、小纸片、直尺、剪刀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小纸片、直尺、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实物图的形状都是由线条围成的,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
2.呈现(5分钟)讲解周长的定义: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线就是它的周长。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封闭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存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小纸片测量课桌上摆放的实物图形的周长。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并填写答案。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总结测量周长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有周长?周长有什么实际意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周长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7单元第5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共29张PPT)人教版
长和宽的长度最接近时,长方形的周长最短。
三、新知运用
2. 把18幅绘画作品贴在一起,做一个“绘画园地”。要在“绘画 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
怎样设计“绘画 园地”,才能使 贴的花边最少?
三、新知运用
怎样设计“绘画园地”, 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
2. 把18幅绘画作品贴在一起,做一个“绘画园地”。要在“绘画 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5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新课引入
你能描出这两个图 形的一周吗?
二、例题讲解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
宽:4厘米 长:6厘米
边长:5厘米
二、例题讲解
宽:4厘米 长:6厘米
你最喜欢 哪种方法?
6 + 6 + 4 + 4 = 20(厘米)
周长:(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3倍。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周长是多少厘米?
长:4 ×3=12(厘米)
周长:(12+4)×2=32(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周长是32厘米。
二、拓展提升
篱笆一面靠墙,有两种情况哟!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分米
长:2×6=12(分米) 宽:2×3=6(分米) 周长:(12+6)×2=36(分米)
答:每行摆6幅作品,摆3行,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花边最少贴36分米。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 什么收获?
➢ 怎样拼周长最短
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图形时,拼成的图形的 长与宽越接近,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就越短。
巩固练习
三、课堂练习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平面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探究周长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周长的概念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识别。
2. 测量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深入理解。
2. 测量平面图形周长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平面图形卡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探究周长的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边界,提出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周长是一个平面图形边界上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3. 示例:以正方形为例,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尝试计算其他图形的周长。
三、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10分钟)1. 讲解测量周长的方法: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2. 示例:以正方形为例,演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平面图形,测量其周长。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周长。
2. 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强调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跑道的长度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周长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二、深入探究周长的相关问题(10分钟)1. 提问:为什么周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2. 讨论周长与图形面积的关系。
3. 探究周长不变时,图形的形状变化。
三、动手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平面图形,用测量工具测量其周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7单元 认识周长 课件(17张ppt)
圆的周长 ≈ 4cm
知识巩固
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下列图形的周长?
(1)
(2)
(3)
(1)直接测量法:用直尺测量每一条边的长度,再把所 有边相加。 (2)花瓣是不规则图形,可以采用绕绳法。 (3)硬币是圆形的,可以采用绕绳法或滚动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呢?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2.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3.测量 直接测量法(尺子、软尺) 间接测量法(绕绳法、滚动法)
叶子周长 9.5cm
化曲为直 测量树叶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绳绕树叶边缘 围一圈,再测线绳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3)圆周长的测量
1.绕绳法 用一根绳子绕圆的边缘
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 直,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 的周长。如下图:
化曲为直
2.滚动法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测出圆的周长。
测量上面 这些图 形的周长其实就是 测量这些图形一周
的长度。
由于这些图行的种类不同,需要分类测量, 方法如下:
(1)规则直边平面图形的测量——直接测量法
可直接测量的图形:
5+4+4=13(厘米)
(1)规则直边平面图形的测量——直接测量法
可直接测量的图形:
(2)不规则图形的测量——间接测量法
化曲为直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认识周长
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化曲为直)
一、什么是周长呢? 二、周长又该怎样测量 或计算呢?
认识周长
什么是一周?
这是一个封闭图形
辨一辨:下面的这几个图形有周长吗?
(√) (√)
(√) 不是封闭图形 (√) 没有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怎样测量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周长》ppt课件
√
√
√
2.火眼金睛判对错。 (1)凡是图形都有周长。( × ) (2)六边形的周长一定比四边形的周长大。( × )
3.我会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9
38
27
4.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个街心公园示意图,沿这个公园走一周是多少米?
20+40+50+44+24=178(米) 答:沿这个公园走一周是178米。
课堂小结
1.周长的含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认识周长的意义: 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
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 周长的测量方法:
(1)用尺测量。 (2)绕绳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情景导入
动物运动会
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计算出小动物们跑了多少米吗?
探索新知
探究点 1 认识周长
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探究点 2 计算图形的周长
活动要求:1. 以小组为单位。 2. 合理利用工具。
有办法知道上 面这些图形的 周长吗?
在活动中我们用到哪些工具可以得到周长? 软尺、 绳子、 直尺、三角尺 化曲为直
典题精讲
1.下图是一个公园的示意图。王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多少米?
150+20+80+180+100=530(米) 答:王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530米。
2.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了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两个部分的周长一样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周长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要测量一个图形的边线长度的情况?”(如测量桌子的周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周长的奥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掌握,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几何直观发现平面图形的周长特征,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周长知识,提升数学素养。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举例:
(a)在讲解三角形周长计算时,指出难点在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之和即为周长,可通过绘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
一、观察图形,理解周长含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问题:1. 你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
2. 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二、多种方法,测量周长 (一)测量周长
活动要求:1. 以小组为单位。 2. 合理利用工具。
(二)方法回顾,提升思想
问题:在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可以得到周长? 软尺 绳化子曲为直 直尺、三角尺
问题:1. 你能找到被分成的两个部分的周长吗? 2. “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从对应自主练习中选取。Fra bibliotek三、巩固练习 (一)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问题: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周长又是多少?
(二)下面是一个公园的示意图。王奶奶绕着 公园走一圈是多少米?
150+20+80+180+100=530(米) 问题:1. “绕着公园走一圈”是什么意思?你能指一指吗?
2. 你会列式计算吗?
(三)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 周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