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设备管理岗位是一个重要的职位,他们负责监督和管理公司的各种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和安全设备。
以下是设备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
一、设备管理基础知识1.设备管理的含义、目的和职责。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公司设备的正常运作,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设备管理的职责包括负责设备维护、保养、检修、更换和更新,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还需要规划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实施预防性维修,并根据设备维护计划,评估设备维护绩效。
2.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用途和特征,可以将设备分为生产设备、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和安全设备等。
生产设备通常用于产品生产和加工,如机床、冷却设备和输送设备等。
办公设备包括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和电脑等。
通信设备包括电话、传真机、网络设备和无线设备。
安全设备包括监视器、相机和安全门等。
3.设备使用和保养。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设备使用和保养的常识,例如如何操作设备、如何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以及如何在设备故障时采取行动。
4.设备维修技能。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技能,以处理设备的常见问题。
1.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在设备故障时能够进行故障排除、诊断和修理。
他们应熟悉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网络结构等。
2.设备维护和管理软件。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熟悉维护和管理软件,例如设备维护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以协助设备维护、记录设备故障和维修历史等信息。
3.自动化控制知识。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设备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因此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自动化控制的基础知识,以便协助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4.传感器技术和电气知识。
传感器技术和电气知识对设备管理人员也很重要。
他们需要理解和解决设备中出现的电气故障。
1.设备维护流程。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设备维护的流程,包括维护前的设备检查、预防性维修、维护后的设备测试和评估等。
3.故障维修流程。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首先涉及到设备的采购。
在采购设备时,企业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价格、以及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以确保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设备和服务。
2. 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保养和维修。
这样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换代也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关注设备的更新换代情况,及时进行设备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设备报废处理: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或不再适用的情况。
设备管理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理,以避免对生产环境和员工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和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设备管理,并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管理团队,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环境。
设备管理是企业运营和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它涉及到管理企业的设备和资产,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化地利用设备资源。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继续探讨一些重要的方面。
5. 设备数据管理:设备管理还包括对设备数据的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标识、分类、编号、并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维护计划等相关信息。
通过设备数据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
6. 设备保险和风险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设备的保险以及风险管理。
设备保险可以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或故障时提供经济补偿,降低企业的损失。
同时,风险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需要对设备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并确保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采购、使用、维护、更新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的管理。
以下是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1.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在采购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效率、成本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购买的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具备合理的投资回报。
在采购过程中,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购买的设备具备优良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2.设备使用设备使用是设备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使用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事故。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成本。
3.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润滑等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设备出现突发故障。
同时,合理的维护也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设备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
在设备更新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效率、可靠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更新的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具备合理的投资回报。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环保性和节能性,以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5.设备报废当设备已经达到报废条件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在报废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再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以选择最合理的报废方式。
同时,还需要对报废的设备进行清理和销毁,以确保不会对企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需要从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直至报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考虑。
通过对设备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等,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优点:租赁与购买相比,可以减少企业 的长期资本支出,减少贷款利息,及时取得 生产所需设备,并减少设备陈旧过失的风险。 (2)缺点:由于设备租赁只能根据合同规定 取得租赁期内的设备使用权,无权根据生产 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租赁期限有一定要求, 一般不得低于两年;设备租赁的租金总额可 能高于设备购置价格。
优点:充分利用零部件的使用期限,修理费用较低。
缺点:不易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延长设备停歇时 间。
(二)全员生产维修制(TPM)
日本在学习欧美先进维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企 业管理的特色,建立起来的一种较完整的设备管理和 维修制度。
1、基本思想 ①全效益; ②全系统; ③全员参加。 2、主要内容 ①日常点检; ②定期检查; ③计划修理; ④改善性修理; ⑤故障修理; ⑥维修记录分析; ⑦开展“5S”活动
第三节 设备的后期管理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1、设备的合理配置; 2、适当安排生产任务; 3、协调好设备与操作者的关系; 4、创造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 5、建立和健全设备合理使用的各项规 章制度; 6、教育职工增强正确使用和爱护设备 的意识。
二、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 (一)设备的磨损理论 1、设备的有形磨损 ①使用磨损 ②自然磨损 ★有形磨损曲线
1、概念:根据零部件的磨损规律和设备的故 障规律,有计划地进行维修,在故障发生之 前修复或更换已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
2、内容:①日常维护;
②定期清洗换油;
③定期检查;
④计划修理:A、小修
B、中修
C、大修
★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合理性研究
1、通常零部件所受损耗很不均匀,人们常对部分零 部件进行修理和更换。在一定条件下,修理和更换部 分零部件比重新购置设备要经济得多。
设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1.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管理需要关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更新、报废等各个阶段。
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2. 设备管理的优化思路: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的使用方式、维护方式、更新方式等方面的优化。
通过对设备管理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设备管理的风险管理:设备管理需要关注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设备失效、设备安全、设备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风险。
通过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4.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现代设备管理已经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设备管理的绩效评价:设备管理需要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目标和指标对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设备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实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设备管理成本。
设备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对于设备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6. 设备管理的规划:设备管理的规划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设备管理规划。
规划要求对当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未来设备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规划。
7. 设备管理的组织:设备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组织体系,明确设备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合理的组织体系可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一、问答题:1、设备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答:用于生产的机器、工艺设备和管道、电器和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2、中油公司对设备按规定或按特点是怎样划分的?答:设备按规定划分为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两级。
按设备特点与用途将设备划分为十三大类。
3、完好设备的标准是什么?答:完好设备必须具备以下标准:⑴运行正常,效能良好并满足设计或生产条件;⑵内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⑶主体整洁齐全好用;⑷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4、对关键设备实行怎样的管理?答:对关键设备必须实行“机、电、仪、操、管”五位一体的特级维护管理。
5、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是什么?答: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
6、设备检(维)修指的是什么?答:设备检(维)修是指为维持简单再生产,对设备进行的修理活动。
7、我厂各车间每月报出的机物料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答:机物料是指建筑五金、日用电器、工具、气体、油、脂类及其它杂品等。
8、三不交工的内容是什么?答:不符合质量标准不交工、没有检修记录不交工、卫生不合格不交工。
9、在公司生产中,同时具备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需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管理?答:(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2)内直径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0、一般从哪几方面对压力容器进行维护保养?答:①保护防腐层的完整;②消除容器的腐蚀因素;③消除容器的“跑冒滴漏”;④加强停用期间的维护。
问答题:11、压力容器哪七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12、离心泵检修完毕后进行试车,目的是检查、消除安装中没有发现的毛病,保证正常运转,请问试车前需要检查哪些项目?答:①检查地脚螺栓上的螺母与机座以及泵体与机座的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设备管理应知应会
设备管理应知应会设备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公司的生产和运营环节,因此对于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设备管理应知应会是设备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设备管理应知应会。
一、设备保养和维修设备保养和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也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日常保养指每天要对设备进行的保养工作,比如清洗设备、调整磨损的部件等。
定期保养则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的保养,比如对设备进行大修、更换关键部件等。
另外,维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该采取及时维修的措施,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设备管理应知应会在保养和维修方面,一方面需要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用途、工艺要求等因素来制定保养和维修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技术技巧,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工作。
二、设备预防性维护设备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的预防性维护工作。
它的目的是防止设备出现故障,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设备预防性维护包括设备定期检查、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疲劳度和裂纹的检测、设备加强部件、设备故障预测等。
预防性维护需要设备管理者精通操作方法和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维修技能,了解设备的寿命预测方法,判断设备是否需要升级或更换。
三、设备性能检测设备性能检测是判断设备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
设备的性能检测需要设备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技术与设备原理知识。
按照设备的性能检测范围,分设备整机性能检测和关键部件性能检测两类。
通过检测和分析设备整机的性能指标,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从而针对性地采取保养和维修措施。
对于关键部件的检测,则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设备要求。
设备性能检测可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设备管理应知应会知识-全员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1、设备管理的“四懂三会”是什么“答:四懂: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2、设备安装质量“七字诀”是什么?答:平、正、稳、全、牢、灵、通。
3、机械设备“十”字作业法是什么?答: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4、设备选型应遵循什么原则?答:设备选型应遵循“先进、适用、经济”的原则。
5、现场管理的“五不漏”是什么?答:油、气、水、电、泥浆不漏。
6、设备事故处理四不放过什么?答: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
7、设备修理的“两不见天、三不落地”是什么?答:清洁后的零件不见天、润滑油脂不见天。
工具不落地、清洁后的配件不落地、棉纱不落地。
8、冬季设备的操作主要应注意什么?答:1)润滑油、燃油应更换为冬季油。
2)设备启动前要加温预热并润滑各运动部件,有预供油的设备,要先使用预供油泵,待润滑油的压力上升到一定数值后方可启动。
3)注意防冻。
不加防冻液的设备停用时要及时放净冷却水。
10、钻机有哪八大系统?答:1、起升系统2、旋转系统3、循环系统4、动力设备5、传动系统6、控制系统7、底座8、辅助设备11、润滑系统按质换油有什么好处?答:可使机构传动系统处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下运转,并能够节约能源12、对发动机使用的软化水如何处理?答:主要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利用软化水处理装置除去钙镁盐,降低硬度后再加入3~4‰百克灵801B型13、什么是设备管理的三定?答:定人、定机、定岗14、什么叫润滑工作的“五定”“三过滤“?答:五定:(1)定点(2)定质(3)定量(4)定期(5)定人三过滤:(1)入库过滤(2)发放过滤(3)加油过滤15、防冻液的主要功能?答:1、较低的冰点。
2、较高的沸点3、良好的抗腐蚀性能4、良好的安定性。
16、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答:1、稠度2、塑性3、机械安定性好4、析油率低、胶体安定型好5、良好的高低温性能6、抗水性7、极压性8、水分9、防腐防锈性17、油品的管理使用应做到什么?答:品质把关、专罐专储,专罐专输、沉淀过滤、密闭输送、对路实用、定期化验、按质换油、再生利用。
设备管理知识设备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知识设备管理知识1.管理概述1.1如何理解设备的含义?设备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外设备工程学把设备定义为“有形固定资产的总称”,它把一切列入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如土地、建筑物(厂房、仓库等)、构筑物(水池、码头、围墙、道路等)、机器(工作机械、运输机械等)、装置(容器、蒸馏塔、热交换器等),以及车辆、船舶、工具(工夹具、测试仪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
在我国,只把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和性质的物质资料才看作设备。
1.2什么是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定义出发,生产设备必须是直接作用于加工对象,使之改变物质形态或化学成份,而转化为一定的工业产品的设备或辅助完成产品加工的设备。
1.3什么是生产技术装备素质?6 M9 U- S% i3 y: w' X$ L! d生产技术装备是生产设备、试验设备、仪器仪表与工艺装备(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检具和工位器具等)的总称。
生产技术装备的素质是指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技术装备适应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品质,也就是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和技术状况的优劣。
通常包括以下几项:(1)工艺适用性、(2)质量稳定性、(3)技术先进性、(4)运行可靠性、(5)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1.4完好设备的要求是什么?完好设备的要求一般说来有以下四条:①设备性能良好:机械设备精度、性能能满足相应水平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动力设备功能达到原设计或法定运行标准;运转无超温、超压和其他超额定负荷现象。
②设备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磨损、蚀耗程度不超过规定技术标准;操纵和控制系统,计量仪器、仪表、液压、气压、润滑和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可靠。
8 N0 g9 u) V" I4 N# d: m9 Z③消耗原材料、燃料、油料、动能等正常,基本无漏油、漏水、漏气(汽)、漏电现象,外表清洁整齐。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组织内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无论是信息技术部门还是其他部门,设备管理都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低等关键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设备分类、设备采购与部署、设备维修与更新、设备安全和设备报废等内容。
设备分类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分类方式:1.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可以进一步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服务器可以分为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2.软件设备:软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
操作系统可以是Windows、Linux、Mac OS等。
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等。
数据库可以是MySQL、Oracle、MongoDB等。
3.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音频设备等。
智能手机可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功能类似于笔记本电脑,便携式音频设备可以播放音乐。
设备采购与部署设备采购与部署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设备采购与部署的一般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根据组织的需求确定要购买的设备类型和数量。
例如,如果需要提供员工办公用计算机,就需要确定所需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的数量。
2.供应商选择:根据设备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可以参考供应商的信誉度、售后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选择。
3.设备采购: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购买设备。
在购买之前,需要确保设备与组织的标准和要求相符,并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4.设备部署:设备到达后,需进行设备部署。
这包括设备的组装、安装相关的软件和驱动程序、配置网络连接等。
根据设备的不同,部署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设备维修与更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是设备管理的核心任务,它确保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和性能提升。
以下是设备维修与更新的一些常见做法:1.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清洁、备份数据等。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清单管理:对所有设备进行清单管理,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序列号、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
通过设备清单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到组织中的设备情况,有助于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2. 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的清洁、升级、更新和修理等工作。
通过设备维护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设备备份管理:对于一些重要的设备,如服务器和电脑,备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数据丢失,保障企业的运营安全。
4. 设备更新与更新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是不可避免的。
设备更新管理包括定期更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等工作。
通过设备更新管理,可以保持企业设备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5. 设备使用规范管理:对设备的使用规范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场所、时间、方式等。
规范的使用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设备故障。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保养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设备管理是组织和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设备采购、维护、备份、更新、规范使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开支,从而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
1. 设备采购管理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采购十分重要。
在进行设备采购时需要根据需要制定详细的设备需求清单,明确设备的功能、性能、价格预算等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的设备供应商。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认真的考察,包括其信誉、售后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确保能够获得性价比高的设备。
2.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的维护管理是设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备维护管理包括定期的设备检查、清洁、维修、更新等工作。
通过系统化的维护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基础
第一章设备全员管理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基础管理知识设备管理的目的: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持、提高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事后维修(BM):所谓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低下后再进行修理称为事后维修.其特点是设备的维修费用最低,适合于辅助作业线的简单设备.预防维修(PrM):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点检),以确定零件的更换周期,使故障停机损失降到最小。
预防维修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
改善维修(CM):为防止和延缓设备的劣化或便于日常点检、维护、修理而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重复故障,延长机件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它适用于故障多、难维修、维修费用高的设备。
维修预防(MPr):系无维修设计思想.即在设备设计时设法做到设备投入使用后,不需要对它进行维修或只需进行少量而简单的维修.它适用于有可能、有必要实行无维修设计的设备。
生产维修(PM):所谓生产维修是以发展生产、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生产条件不同的设备分别实施预防维修(PrM)、事后维修(BM)、改善维修(CM)和维修预防(MPr)等不同的维修对策,也就是把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和防止故障的发生而投入的维修费用之和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维修方式。
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即TPM)定义:1971年由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JIPE)提出(1)设备综合效率提到最高为目标;(2)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PM总系统;(3)涉及到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所有部门;(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人员参加;(5)开展小团体自主管理活动,推进PM活动。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
它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
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日常维护保养
保养人:操作工人
要点: 班前检查 加油润滑 随手清洁
处理异常 班后维护 真实记录
坚持不懈 周末养护
日常维护保养规范
三级维护保养制
日常维护保养(日保) 一级保养(一保)
一级保养
保养人:操作工人(主)+维修工人(辅)
要 点:定期计划 重点拆解 清洗检查
生; 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设备
配套性; 平衡性; 适当柔性。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安排生产;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安排生产; 加强工艺管理;
加强工艺管理
定周期:确定点检的周期(检查点在生产和 安全上的重要性以及生产工艺特点并结合维 修经验)
定法:确定点检方法(点检要求) 定人:确定点检人员(按照不同点检分类) 定表:确定点检表格
点检作业表
例
年月
日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检查者: 审核:
检查项目 允许状态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观察镜破损
要途径 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
件
4.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保持设备完好;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设备素质
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的综合效率 现代化程度 自动化程度 技术水平
4.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保持设备完好;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冷 水 观察镜水锈
装 冷却水
置
冷却水管
无裂纹及破损 无水锈 充足 不泄漏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及时检修和精心维护设备
掌握时机、及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设备日常管理
四.设备的前期管理------选型
1.设备选择考虑的技术因素
生产性(满足生产提高生产率的程度) 可靠性(在现实条件下,所能发挥出的功效程度) 安全性(设备安全生产的保障性能) 节能性(对能源利用的性能) 耐用性(自然寿命) 维修性(可维修的难易呈递或性质) 互换性(各部件及元器件互换的可能性) 成套性(配套辅机、生产线等的协调) 可调整性(设备可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可能性) 环境保护性(对周边环境、操作人的影响)
八.设备完好标准
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 • • • • • •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 安全防护装置灵敏可靠 设备基础及机座稳固,地脚螺栓及各连接螺栓整齐紧固 各传动齿轮啮合正常,齿厚磨损不超标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可靠,标识分明 电气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及各部位仪表齐全、灵敏、准确 零部件磨损不超标,产成品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一.概念
1.设备—企业用于创造利润的有形固定资产总称
为设备。 2· 广义的设备管理—指从前期的需求调查、设 计开发、制造、安装、调试、试生产、运行维 护到最后报废的全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有效 运用设备机能实现企业目的的活动。 3.狭义的设备管理—指在完成设备安装后,在 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的设备维护活动。
2.经济性评价
投资回收期(回报率) 费用换算(一次性投资、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 用等)
五.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1.设备磨损的性质
有形磨损(物理磨损—磨损、腐蚀等) 无形磨损(精神磨损---由于新技术的同类产品出现使 设备贬值)
2.设备寿命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3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生 产经营效益为中心,建立适宜的设备管 理体制,实行设备综合管理,不断改善 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 能,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降低设备 寿命周期费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 断提高。
1.4 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 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进 行综合管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配置, 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 检修,适时更新与改造,保持设备处于 良好的技术状况,不断改善和提高装备 素质,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 公司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经济效益 服务。
2.3.3设备维修制度
计划预防维修制 1、概念:根据零部件的磨损规律和设备的故 障规律,有计划地进行维修,在故障发生之 前修复或更换已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 2、内容:①日常维护; ②定期清洗换油; ③定期检查; ④计划修理 A、小修 B、中修 C、大修 3、实现计划修理的方法
★设备部在签订设备购置合同时,要严格遵守 《合同法》和公司关于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 同的有关规定。 ★对方应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合同及相 关技术协议经双方签章(加盖合同专用章)、 签字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国内合同的主要内容 (1)设备名称、规格型 号;(2)数量和质量;(3)合同价格及付 款方式;(4)交货期限及交货地点、运输方 式及费用;(5)违约责任;(6)未尽事宜 的解决方式;(7)附件 技术协议及售后服 务承诺。
①标准修理法:又叫强制修理法,指按计划标准进行 修理,而不管设备的实际磨损情况。 优点:便于做好设备修理前准备工作,缩短修理时间,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缺点:容易脱离实际,造成设备过剩修理,修理费用 高。 ②定期修理法: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 理定额资料,制定设备修理计划和大致修理工作量, 而确切的修理日期和修理内容,则根据每次修理前的 检查,再作详细规定。 ③检查后修理法:事先只规定设备的检查计划,而每 次修理的时间和内容,则根据检查结果及以前的修理 资料来决定。 优点:充分利用零部件的使用期限,修理费用较低。 缺点:不易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延长设备停歇时 间。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 • 据统计,机械设备失效中,磨损失效约占80%左右。 擦和减少磨损的一种手段
五、设备的润滑
设备使用的“润滑五定”
①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②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取样化验、加油、换油和清洗储油箱。 ③定质:各润滑点按指定的润滑油、脂牌号加油。 ④定量: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油量加油。 ⑤定人:明确每个润滑点加油换油责任者。
二、设备的前期管理
3、设备的验收
• 设备开箱验收: a) 检查设备各部件在运输过程有无缺损。 b) 清点核对附件、备件、工具、技术资料、图纸是否齐全。 c) 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查无问题方能办理入库手续。 d) 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图纸以及所有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 设备验收: ★验收程序:新增设备, 由资产管理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填写《竣工验收单》,由参加现 场验收的相关单位人员签字确认。 ★经验收,质量、数量、性能、技术条件和图纸符合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现场验收后使用单位 方可投入使用,如存在问题,立即向设备部门主管领导汇报,同时报生产厂家协商解决,验收人 员必须做好验收纪要。
三、设备的使用
设备使用的“四项要求”: (1)整齐 (2)清洁 (3)润滑 (4)安全
工具、工件放置整 齐,安全防护装置 齐全,线路管道完 整。
设备清洁,环境干 净,各滑动面无油 污、无碰伤。
按时加油换油,油 质符合要求,油壶、 油枪、油杯齐全, 油毡、油线、油标 清洁,除 故障及一切危险因 素,预防事故。
四、设备的点检
2、 点检准备------
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定点: 确定点检设备关键部位,薄弱环节
定项: 确定点检项目即检查内容(技术水平匹配,仪器仪表配套)
定标: 确定点检检查项目的判定标准(设备技术要求、实践经验)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配置和维护的过程。
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帮助读者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配置管理、设备的状态管理、设备的性能管理和设备的故障管理等方面。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2.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具有以下基本功能:2.1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有效分配和配置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识别、设备的分配、设备的连接和设备的协调等方面。
在设备配置管理中,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以确保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设备状态管理设备状态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状态更新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状态的采集、设备状态的更新和设备状态的存储等方面。
通过设备状态管理,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复,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性能管理设备性能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性能进行监控和优化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性能的测量、设备性能的分析和设备性能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设备性能管理,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状况,找出性能瓶颈和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2.4 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故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设备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修复的过程。
它包括故障的检测、故障的诊断和故障的修复等方面。
通过设备故障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以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设备管理常用操作设备管理常用的操作包括:3.1 设备识别和标识设备识别和标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识别和标记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培训教材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中国耀华集团
二○○三年十一月
一、设备使用的“三好”规定:
(1)管好
(2)用好
(3)修好
二、设备使用的“四会”规定:
(1)会使用
(2)会保养
(3)会检查
(4)会排除故障
三、设备使用的“四项要求”:
(1)整齐
(2)清洁
(3)润滑
(4)安全
四、设备使用的“五项纪律”: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检查。
五、设备使用的“润滑五定”:
(1)定点
(2)定时
(3)定质
(4)定量
(5)定人
六、设备保养一般知识:
1、日常保养(日保也叫例保)
2、一级保养(一保):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人为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拆卸检查,彻底清洗外表和内脏,疏通油路,清洗和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件。
电气部分的保养工作由维修电工负责。
一保完成后要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车间设备管理员要进行验收,一保周期按二班制计算,每运转二个月至三个月进行一次,按实际开动台时500小时进行一次,保养时间平均停台时间一般为4~8小时,或每复杂系数0.5小时。
精大稀设备可以根据设备复杂系数适当增加。
总的要求“拆卸、清洗、检查、调整、紧固,达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渍路通、油窗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典型一级保养步骤:
⑴清洗各油孔、油杯、油管、清洗油泵、渍毡;
⑵检查调整制动器、离合器间隙;
⑶检查调整滑块间隙、连杆轴瓦间隙;
⑷清洗设备各表面及死角;
⑸清洗检查配电箱及电动机。
3、二级保养(二保):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设备每运转一年或运转台时2500~2800小时,进行一次保养,包括一级保养内容,一般为3~6天,精大稀设备适当延长,主要内容除进行一保内容外,尚需进行机电检修、换磨损另件、部分括研、机械换油、电机加油等。
举例:冲床二级保养内容:
⑴清洗检查油泵、过滤网;
⑵检查调整滑块、曲轴间隙及变速箱,球头、丝杠、更换或修复磨损件;
1
⑶清洗、检查、调整离合器、制动器、更换或修复磨损件;
⑷清洗检查各阀、灵活准确、无漏风;
⑸清洗检查各导轨面,补焊拉伤部位;
⑹清洗电动机及配电箱;
⑺检查调整主要几何精度,满足工艺要求;
⑻试车验收。
七、设备事故性质:1、责任事故;2、质量事故;3、自然事故。
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
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
3、没有防范改进措施不放过。
八、润滑管理目的:1、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减少机体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3、减少磨擦阻力,降低动能消耗;
4、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5、节约用油,避免浪费。
九、设备维护内容:
⑴大修,设备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更换和修复磨损件,刮研或磨削全部导轨面,全面消除缺陷,恢复原有精度、性能、效率、达到出厂标准。
⑵中修(二级保养):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校正机床的座标以恢复并保持设备的精度性能、效率至下次计划修理。
⑶小修(一级保养):清洗设备,部分拆除另部件,更换和修复少量的磨损件,调整紧定机件,保证设备能正常使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