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策略研析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重视历史事件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和综合运用等思维能力。
1. 提倡主动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历史教学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研究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2.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历史事件。
学生不仅要搞清楚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还要深入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历史情感、历史思想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内涵和价值。
1. 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情感历史不仅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和事实,更是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等途径,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价值观历史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社会、民族和个人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培养历史方法与技能历史方法与技能是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它包括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文献分析和历史学问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方法与技能,可以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教授历史研究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调查、史料分析和田野调查等。
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这些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
2024年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精选3篇)
“微笑”人生感悟
微笑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温暖人心,改变人生。
人生中总会遇
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微笑去面对这些困难,那
么一切都会变得不那么艰难。
微笑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更加坚强。
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微
笑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微笑也可
以让我们更加友善,更加包容。
当我们用微笑对待他人时,会让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微笑也会让我们更加快乐。
即使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
只要我们能够用微笑去面对,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微笑是
一种积极的态度,它能够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因此,让我们用微笑去面对人生中的一切,让微笑成为我们人
生中最美好的风景。
微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也能够影响他人,让我们用微笑去感染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微笑人生,让我们用微笑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何成刚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何成刚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2.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崛起。
3.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互动。
2.小组合作学习。
3.视觉辅助教学。
四、教学计划: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25课时)1.第一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影响,包括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互动,通过图片、地图等视觉辅助教学。
课堂活动:学生自主分组,小组合作对比研究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第二课: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介绍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包括君主制、官僚制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小组合作展示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通过讨论比较各个时期的特点。
3.第三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教学内容: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思想家,包括孔子、老子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互动,通过讲故事、演示等形式引入思想家。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小组合作研究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和理论,通过展示和讨论加深理解。
4.第四课:秦汉帝国的统一与创新教学内容:介绍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创新,包括秦始皇、汉武帝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互动,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创新。
课堂活动:学生自主分组,小组合作研究秦汉帝国的重要制度和政策,通过讨论和展示加深理解。
5.第五课: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教学内容:介绍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包括唐朝的繁荣时代、宋朝的科技进步、元朝的文化交流、明朝的海外贸易、清朝的艺术繁荣等。
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反思及评价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20世纪30年代,有关教师教育反思的思想和理论在西方 国家教育领域逐渐酝酿并形成。 杜威指出:反思是人们“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 按其依据所进行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他认为,反思 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并指出虚心、专心和责任心是反 思行为的三个基本特质。
反思三:问题的提出是否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是疑惑、不解并要求回答或解疑的题目。提问是教 师引导思维、组织学习、开展探究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提问艺术,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 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 与密、缓与急、动与静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错落 有致。 从教学的实际看,主要有诱导性提问和思考性提问。 诱导性提问就是提出问题引着学生去回答。这种提问形 式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继续深入下 一步的学习。但这种提问容易让学生产生听课的疲惫感。 思考性提问有利于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必须要进 行一定时间的思考才能回答。这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学生不 会大量的踊跃参与,只有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回答。
★章老师在第4课讲到“国人暴动”时说,西周后期,政局 混乱,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 人”,住在都城里的叫“国人”、“国家之人”。“国人”起来了 西周衰落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 己的政治主张,结果到处碰壁,没有一个国君听他的。是孔 子的主张、言论不妥?不是,孔子有主张、有抱负,他的 “仁政”、“以德治国”等主张至今给人有启发。可那是为什么 不被重用、没人采纳?还到处碰壁,十分狼狈,为什么?
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汇总6篇】
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汇总6篇】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开展历史课外阅谈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好历史创造条件。
为了学生很好地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我向他们推荐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知识常识》等书。
我还经常结合历史教材内容推荐课外读物,如在学习司马迁和《史记》这一内容前,我先要求学生们看《司马迁》这本书,这对理解《史记》的价值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我还注重把课外知识引进课堂,以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
如学习“岳飞抗金”这一目时,我就让学生联系课外读物先说说岳飞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传说有哪些?学生说后,我又提问:同学们刚刚讲到的这些传说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虚构的呢?到底该如何评价岳飞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自学,他们很容易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
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是巩固自学能力的最好手段,这些年来,我带学生开展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如讲历史故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调查;组织收看有关电影、电视、录相等。
另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看一本历史课外书并写好读书笔记,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经常开联欢会或座谈会,让大家讲讲节日的来历,谈谈自己的感想、体会等。
这些都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广泛涉猎历史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历史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篇2一个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本学期我教高二5个化学班和4个政治班的历史综合科教育工作。
课时和备课量相比于上一年的工作课时量和备课量都有所增加。
由于本人的理论和教学能力问题。
还是觉得有些压力。
还有就是经验不足,这一年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去观摩其它老师上课。
也没有和备课组的老师互相听课,因为其它三个老师都是教历史专业班。
所以都是一个人在研究。
所以授课过程中很多存在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纠正。
学生也反映了一些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普遍是觉得课堂较无聊。
有些时候觉得相当困惑,因为这个问题也请教了本科组的老师和其中它科组的老师,他们对于历史课堂的沉闷也表示可以理解。
5篇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我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以往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主角,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经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构成肤浅的知识。
仅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必须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本事的提高。
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
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景,出现这些情景后如何处理等。
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一样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通用14篇)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通用14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本人任高三(180和183班)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
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
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指正和批评!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览!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研究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研究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研究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研究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
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
他们知道美国XXX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5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5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形,包括获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体会和教训加以回想和分析的书面材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期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反思1我省全面实行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行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判?如何实行?作为一位历史教师,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问题。
相信将来我的工作任务更重,挑战更多。
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寻求计策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一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要把学习知识的进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进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摸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控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
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
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领信号”,也能够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干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情势之间的关系过去一学年来,教学时,我注意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情势的关系。
第一,我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挑选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渐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成效。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情势,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三、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
如“我反复讲了好几遍他为何还不会?”、“为何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差?”、“为何学生对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等等,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缺少问题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8篇完美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8篇完美版《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一):调动学生研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中历史教学反思XX学校XXX有反思,失败才能够成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好的环境才会为人的成长带给营养。
没有反思,失败会把人打倒,逆境会让人沉沦,好的环境会让人得过且过。
因为有反思才会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不丢失目标,才会进步。
故针对本学期教学反思如下:1、穿讲历史人物趣事历史人物的遗闻趣事是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们极感兴趣的东西。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讲这些资料,便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
比如:讲《新文化运动》(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这节课的时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鸿铭,我向学生介绍了他那个著名的为中国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辩护的言论:中国男人好比茶壶,女人则好比茶杯,世上只有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的事儿,岂有一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道理?学生闻此无不忍俊不禁。
如此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进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2、用口诀法记忆历史常识许多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又很难记牢。
教师不妨编些生动的口诀以帮忙学生记忆,如此,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准确掌握知识且经久不忘。
我在讲授《天津条约》(必修一政治礼貌历程)资料时,介绍给学生2个记忆法。
《天津条约》资料能够记忆为:公使进京丧颜面,增开十处新口岸。
自航长江各口岸,破坏内河航运权。
内地游历宗教传,巨额赔款乐开颜。
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
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记牢了这一知识点。
如此一个重要且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另外,,中日《马关条约》资料可编为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3、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透过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图片、实物、漫画、影片等等。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高中历史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历史课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可以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大多是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不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而非真正理解和领悟历史的内涵。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学生往往需要面对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内容设置,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让学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而非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点上。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另外,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更加注重历史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启迪。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找到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启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让历史教学更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内容设置,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更加注重历史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历史,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接下来给大家带来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不断的自我教学反省,对自己做的事或者正在做的事进行反思,不断思索和更新教学方式、技巧等,使教学能够更加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所以,历史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师为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活动和一些思想深入思考,从而在思考中发现当下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我们把这一过程叫教学反思。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教学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
那么反思到底是什么呢?根据所查资料,《教育学》中说:“反思的思考对象就是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活动和已经得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分析。
”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进行思考,对于教学中产生的一切活动以及学生给予的反馈进行解析。
这表明,这种理性的思考在教育领域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能够随着教学的发展与变革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二、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实践要求实践对于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重要的,因为做什么就靠理论是不行的,那是纸上谈兵而已。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这样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靠提升。
都说“实践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这说明,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要“用心”,只要是用心,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教师一定能够在教学方面不断进步,提升教育素养。
三、教学反思能促进历史教师的不断进步一个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经过长时间体验和积累才会得到,也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教师的专业程度=经历+反思”,其实进行教学反思是有很多方法的,可以写课后感、教案、教学笔记等,反思历史课堂上一些好的或是不好的地方。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之四重维度——以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策略之四重维度——以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摘要:核心素养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深度、高度、广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我们如何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历史课堂教学,是大家值得深思的课题。
深度教学理念的引入,或许是解决此类困局的一剂良方。
那么何谓深度教学?一般认为,深度教学是教师深刻挖掘知识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符号的学习,进入到对符号背后所隐含的的思想、情感和方法等的探究,从而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
深度教学并不刻意追求内容的难度和复杂度,是就以往教学过于注重表层知识符号传授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
[1]笔者拟以复习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从准度、境度、问度、联度四重维度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略抒己见。
关键词:深度教学“四重维度”教学“四定”一、拿捏“准度”,深度立意,统摄课堂之魂深度教学的课堂,一定是有“灵魂”的课堂。
“课魂”应当能统摄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整体体现为何而教,应当能够在高层次上体现一节课的价值,从而实现思维教学、价值教学。
“课魂”即所谓的教学立意,它系指从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凝练出来的,具有统摄作用、关键地位和价值取向的概念和主题。
[2]如何把握立意,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教师应深度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学科思想方法及知识的教育价值,拿捏好教学的精准度,抓住重点及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1.研析教材主要论述。
教材中的课文标题、课前提示、专题导语等均是进行教学立意的有效资源。
课文标题往往是本课核心主题的浓缩,正文内容也主要围绕该主题展开阐释。
如何通过标题提炼教学立意,通常做法是“四定”,定于哪一时段,定于何种背景,定于那些群体和个体,定于怎样影响及认识。
如该课,时间段是明末清初这一特定转型时期,明末起义、清军入关之“天崩地解”的历史背景,饱读儒家经典又具有“遗民”身份这一特殊群体,其思想活跃局面又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思想界有何影响,我们对此现象如何认识等等,因此该课文标题即可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5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11、充分利用课本有效资源及课本中的材料,设计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中探索质疑,学习知识,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2、课堂师生互动比较成功,配合比较好。
3、课堂中学生能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虽然答题语言不是很规范,但观点阐述基本完整,这还需要教师今后做进一步引导。
4、在课前我都做了精心准备,备课前对教学内容做了认真分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把教学目标把握得当,设计思路合理。
另外,课前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课件和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
需要改进之处:1、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2、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的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这个方面还需加强。
3、学生在知识的归纳总结这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做得还不够。
往往都是老师在做总结。
4、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
思考的时间安排过长,对于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落实不够,缺少练习。
5、学生主体把握不当,课堂虽然活跃但略显混乱,缺乏组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2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
我们的做法是:1 .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 .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12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0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一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
1 、通过研读 20__ 年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
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 、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
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复习。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最后,加强落实、检测,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
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
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1 、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
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
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 、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
历史评高级教学反思
历史评高级教学反思简介本文档旨在对历史评高级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提升教学品质的建议。
教学优点1. 知识传授全面:在历史评高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全面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历史研究体验。
2. 互动性强: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研究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3. 创造性思维培养:历史评高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不足1. 资源利用不足: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有关历史评高级教学的多种资源,如教科书、互联网、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 学生参与度不高:尽管教学注重互动,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兴趣。
3. 缺乏个性化教学:历史评高级教学未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研究效果较差。
改进建议1. 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研究效果。
2.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历史案例、活动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 分层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达到个性化教学的效果。
结论历史评高级教学具有知识全面、互动性强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优点,但也存在资源利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和缺乏个性化教学等问题。
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和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提高历史评高级教学的效果和研究成果。
以上是对历史评高级教学的反思和建议,希望能对教学改进有所帮助。
关于史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于史记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世界历史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历史教育中,教授史记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以及对于历史的研究兴趣。
然而,史记的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关于史记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一些反思。
一、教学目标史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史记,应该能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事件和人物,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能力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需要学会从史记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史记,学生应该培养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他们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书,内容丰富多样,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重点和选择。
1. 史记的编纂背景和作者简介:在教学开始之初,先向学生介绍史记的编纂背景和作者司马迁的简介,让学生了解史记的价值和作者的身份背景,以增加学生对史记的重视程度。
2. 史记的体例和内容:通过讲解和分析史记的体例和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史记的编写特点,激发学生对于历史文献的兴趣。
3. 史记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选取史记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讲解,如夏禹治水、周公制礼、秦始皇统一六国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的作用。
4. 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围绕史记中的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
5. 与当代社会联系:通过将史记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意义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史记相关的图片、地图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兴趣。
高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高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反思
在高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理解不深入。
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把社会
历史的主体定义为人民群众,而没有深入研究社会历史中各个社会阶层、群体、组织
的作用和影响。
这导致了学生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片面,不能全面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
和变革。
其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需要反思。
目前的教材内容偏重于政治和战争方
面的历史事件,忽略了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这导致了学生对于社会
历史的认识重心偏移,只关注政治和战争,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教学方
法上也过于强调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启发性的教学和讨论。
最后,我认为在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上还需要有所改进。
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
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
我应该创设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学生对于社会历史
的主体概念理解不深入、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恰当以及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历史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以《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例
在全球范围内扩 俄国农奴制的落后表现等),以俄国为例探讨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扩展到俄
展
国?
4. 结合一组材料,分组讨论:除了空间范围的扩展,资本主义的扩展还表
现在哪些方面?对此你如何认识?
素养导向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是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趋 势。接着围绕“扩展的表现”,通过史料研读,启 发学生多方面理解“扩展”的含义,不仅表现在空 间地域上资本主义国家增多、确立的方式更多样, 还表现在权利扩大、阶层更广、法律制度更完善等, 当然,还表现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这一环节开 拓了学生思维,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制度的多样性和 渐进性,并且为下一个学习任务“如何客观认识资 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做了铺垫。经过讨 论,学生基本能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对资本 主义制度作出评价,既看到资本主义在创造生产力、 建立并发展民主政治等方面的进步性,也看到了种 族歧视、殖民压迫等方面的局限性。而通过对资本 主义制度的辩证分析,加强了对不同社会制度的理 性认识,涵养了家国情怀。
一、基于单元主旨构建学习任务群
“任务”是实施“学习任务型”教学的核心。 如何设置任务?我认为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单元内 容主旨,要在整体单元体系下确立课时主题,设置 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二是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既要考虑初中知识的基础,又要考虑高中学生的思 维特点,更要切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情 有针对性地设置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三是素养导 向,要以培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目标,在任 务驱动下帮助学生逐步接近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法》、《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主要条文摘 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策略浅析
灵璧中学徐玥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做法,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进行分析与再理解的过程,以使教学向更正确的方向努力。
教学思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
它既有教学内容的思考,也有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既有常规课的思考,既有教师通过自我感受而进行的思考,也有借学生质疑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思考。
所以做好教学思考大有好处好处。
可以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逐步完善,不断提高。
将教学中的光辉处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也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思考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思考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一、教学理论基础上
(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如,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增进学生的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相对而言,有关史学的知识,如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因果关系、变迁和延续则往往忽略。
其背后或许有着这样的假设:十几岁的学生只要具备足够的史实知识,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运用那些知识;学生年龄尚小,那些史学概念与方法非他们所能领会,无须过早传授。
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史实之外,适当传达一些历史学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
而且,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
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就要了解历史教学研究的动态,加强对历史教学理论的研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
如,余伟民主编的《历史教育展望》、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白月桥的《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等著作都有参考价值。
此外,《历史教学》杂志开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以及“关注新课改”等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也有帮助。
(二)丰富本学科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思考,至关重要。
历史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
比如,教古代历史,只读几本通史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读断代史,而且是内容丰富,评价较高的断代史著作。
像讲魏晋之前,至少就应该细读《魏晋南北朝史》”。
此外,还可以从现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等人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篇研读。
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方法策略上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事件用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对此进行总结。
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
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除了思考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
近年,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前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后者则运用教育理论来阐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
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
(二)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课型,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较丰富的活动。
特别是同事互助研讨,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研讨、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研讨课,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
当然,课后,听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小结与思考札记
课后小结与思考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困惑以及针对问题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所得经验,以便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实践。
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思考,则较少关注。
(四)对调节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思考
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
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等。
根据新课标理念,以下几种方法切实可行。
1.课堂讨论、辩论,学会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解疑。
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笔者在教学中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此你有何看法?”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同学们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热烈讨论。
又比如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教学中先投映出恩格斯和列宁评价拿破仑的两段话(恩格斯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而列宁认为拿破仑战争最终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引导学生探讨恩格斯为什么肯定拿破仑而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
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
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2.撰写历史小论文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
它包括写作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
3.编演历史剧。
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
通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指导,的确能促成发展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预期目标。
毕竟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理解史料、编写剧本、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扮演,学习相当主动,收获自然丰富!其实历史剧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有趣的台词,滑稽的动作,更在同学间互助研究剧情发展的可能性上所体会出来的心得。
4.考试。
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要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学习档案。
通过建立历史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应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
历史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
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三、教学思考注意事项
1.思考时除了思考一般性的教学问题之外,应注意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
除了依据教师自身的思考、感受以及同行的意见开展思考之外,要注意搜集并利用学生的反馈、感受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思考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并就这些问题就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3.思考要突出重点。
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
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宏观的理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