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ppt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22.2.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第1课时 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1.利用__平__方__根__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直 接开平方法. 2.解一元二次方程,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_降__次___” ,转化为两个__一__元__一__次___方程. 3.当p≥0时,x2=p的解为____x_=__±___p___. 4.当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化为0,而另一边易分解成两个一 次因式的乘积时,可令每个因式分别等于0,得到两个 _____一__元__一__次__方__程______,从而实现降次求解的目的,这种解法 叫做因式分解法.
19.已知方程(x-1)2=k2+2的一个根是x=3,求k的值和另一个 根.
解:将 x=3 代入原方程得 k 的值为± 2,再把 k=± 2代入 方程得另一个根为 x=-1
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4)x2+3mx+m2-4=0有一根为0, 求m的值. 解:将x=0代入原方程,得m2-4=0,解得m=±2,∵2m-4≠0 ,m≠2,∴m=-2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2022/4/122022/4/122022/4/1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2022/4/122022/4/124/1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2022/4/12April 1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A.x=4
人教版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直接开平方法—知识讲解(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直接开平方法—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要点诠释: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要点诠释:(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2)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x=0,则c=0;反之也成立,若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为0.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2)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平方根的定义.(3)能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类型有两类:①形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直接开平方求解.若,则;表示为,有两个不等实数根;若,则x=O;表示为,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则方程无实数根.②形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直接开平方求解,两根是.要点诠释: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平方根的定义,应用时应把方程化成左边是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的形式,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这个方程的根.【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定1.判定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1);(2).【思路点拨】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答案】(1)是;(2)不是.【解析】(1)整理原方程,得,所以.其中,二次项的系数,所以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2)整理原方程,得,所以.其中,二次项的系数为,所以原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总结升华】不满足(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举一反三:【高清ID 号:388447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例1】 【变式】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①21x x ++;②2960x x -=;③2102y =;④215402x x -+=; ⑤ 2230x xy y +-=;⑥ 232y =;⑦ 2(1)(1)x x x +-=. 【答案】②③⑥.【解析】①21x x ++不是方程;④215402x x -+=不是整式方程;⑤ 2230x xy y +-=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方程;⑦ 2(1)(1)x x x +-=化简后没有二次项,不是2次方程. ②③⑥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各项系数的确定2.把下列方程中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并求出各项的系数: (1)-3x 2-4x+2=0; (2).【答案与解析】(1)两边都乘-1,就得到方程 3x 2+4x-2=0.各项的系数分别是: a=3,b=4,c=-2. (2)两边同乘-12,得到整数系数方程6x 2-20x+9=0. 各项的系数分别是:.【总结升华】一般地,常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二次项的系数是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调整为二次项系数是正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把分数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调整为整数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各项的系数时,不应忘记系数的符号,如(1)题中c=-2不能写为c=2, (2)题中不能写为. 举一反三:【高清ID 号:388447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例3】【变式】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2352x x =-; (2)(1)(1)2a x x x +-=-.【答案】(1)235+2=0x x -,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5、常数项是2.(2)(1)(1)2a x x x +-=-化为220,ax x a +--=二次项系数是a 、一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a-2.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3. 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分别为x1=2,x2=1,那么p,q的值分别是( ) A.-3,2 B.3,-2 C.2,-3 D.2,3【答案】A;【解析】∵ x=2是方程x2+px+q=0的根,∴ 22+2p+q=0,即2p+q=-4 ①同理,12+p+q=0,即p+q=-1 ②联立①,②得24,1,p qp q+=-⎧⎨+=-⎩解之得:3,2.pq=-⎧⎨=⎩【总结升华】由方程根的定义得到关于系数的方程(组),从而求出系数的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是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即分别用2,1代替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得到两个关于p、q的方程,解方程组可求p、q的值.类型四、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2016春•仙游县月考)求下列x的值(1)x2﹣25=0(2)(x+5)2=16.【思路点拨】(1)移项后利用直接开方法即可解决.(2)利用直接开方法解决.【答案与解析】解:(1)∵x2﹣25=0,∴x2=25,∴x=±5.(2)∵(x+5)2=16,∴x+5=±4,∴x=﹣1或﹣9.【总结升华】应当注意,形如=k或(nx+m)2=k(k≥0)的方程是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开平方”是解这种方程最直接的方法.“开平方”也是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之一.举一反三:【变式1】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下列各方程的根:(1)x2=361;(2)2y2-72=0;(3)5a2-1=0;(4)-8m2+36=0.【答案】(1)∵ x2=361,∴ x=19或x=-19.(2)∵2y2-72=0,2y2=72,y2=36,∴ y=6或y=-6.(3)∵5a2-1=0,5a2=1,a2=,∴a=或a=-.(4)∵-8m2+36=0,-8m2=-36,m2=,∴m=或m=-.【变式2】解下列方程:(1)(2015 •东西湖区校级模拟)(2x+3)2-25=0;(2)(2014秋•滨州校级期末)(1﹣2x)2=x2﹣6x+9. 【答案】解:(1)∵ (2x+3)2=25,∴ 2x+3=5或2x+3=-5.∴x1=1,x2=-4.(2)∵(1﹣2x)2=x2﹣6x+9,∴(1﹣2x)2=(x﹣3)2,∴1﹣2x=±(x﹣3),∴1﹣2x=x﹣3或1﹣2x=﹣(x﹣3),∴x1=43,x2=﹣2.附录资料: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探索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2.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理解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锥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3. 能准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点梳理】要点一、弧长公式半径为R的圆中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圆的周长)公式:n°的圆心角所对的圆的弧长公式:(弧是圆的一部分)要点诠释:(1)对于弧长公式,关键是要理解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即;(2)公式中的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故n和180都不带单位,R为弧所在圆的半径;(3)弧长公式所涉及的三个量:弧长、圆心角度数、弧所在圆的半径,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要点二、扇形面积公式1.扇形的定义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扇形面积公式半径为R的圆中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圆面积)公式:n°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公式:要点诠释:(1)对于扇形面积公式,关键要理解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即;(2)在扇形面积公式中,涉及三个量:扇形面积S、扇形半径R、扇形的圆心角,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3)扇形面积公式,可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类似,可类比记忆;(4)扇形两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要点三、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圆锥的母线长为,底面半径为r,侧面展开图中的扇形圆心角为n°,则圆锥的侧面积2360lS rlππ=扇n=,圆锥的全面积.要点诠释:扇形的半径就是圆锥的母线,扇形的弧长就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因此,要求圆锥的侧面积就是求展开图扇形面积,全面积是由侧面积和底面圆的面积组成的.【典型例题】类型一、弧长和扇形的有关计算1.如图(1),AB 切⊙O 于点B ,OA=23,AB=3,弦BC∥OA,则劣弧BC 的弧长为( ). A .33π B .32πC .πD .32π图(1) 【答案】A.【解析】连结OB 、OC ,如图(2)则0OBA ∠︒=9,OB=3,0A ∠︒=3,0AOB ∠︒=6, 由弦BC ∥OA 得60OBC AOB ∠∠=︒=, 所以△OBC 为等边三角形,0BOC ∠︒=6. 则劣弧BC 的弧长为6033=1803ππ,故选A. 图(2) 【总结升华】主要考查弧长公式:.举一反三:【变式】制作弯形管道时,需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如图所示的管道的展直长度,即的长(结果精确到0.1mm)【答案】R=40mm ,n=110CBAO∴的长==≈76.8(mm)因此,管道的展直长度约为76.8mm .【高清ID 号:359387 高清课程名称: 弧长 扇形 圆柱 圆锥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1-2】2.如图,⊙O 的半径等于1,弦AB 和半径OC 互相平分于点M.求扇形OACB 的面积(结果保留π)【答案与解析】∵弦AB 和半径OC 互相平分,∴OC ⊥AB ,OM=MC=OC=OA .∴∠B=∠A=30°,∴∠AOB=120° ∴S 扇形=.【总结升华】运用了垂径定理的推论,考查扇形面积计算公式.举一反三:【高清ID 号:359387 高清课程名称:弧长 扇形 圆柱 圆锥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经典例题1-2】 【变式】如图(1),在△ABC 中,BC=4,以点A 为圆心,2为半径的⊙A 与BC 相切于点D ,交AB 于E ,交AC 于F ,点P 是⊙A 上的一点,且∠EPF=4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49-π B .849-πC .489-πD .889-π图(1)【答案】连结AD ,则AD ⊥BC ,A EB F P△ABC的面积是:BC•AD=×4×2=4,∠A=2∠EPF=80°.则扇形EAF的面积是:2 8028=. 3609ππ⨯故阴影部分的面积=△ABC的面积-扇形EAF的面积=84-9π.图(2)故选B.类型二、圆锥面积的计算3.(2014秋•广东期末)如图,一个圆锥的高为cm,侧面展开图是半圆,求:(1)圆锥的底面半径r与母线R之比;(2)圆锥的全面积.【思路点拨】(1)设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及圆锥的母线长,利用底面周长等于圆锥的弧长得到圆锥的母线与底面的半径之比即可;(2)首先求得圆锥的底面半径和圆锥的母线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得其侧面积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R=2r(3分)r:R=r:2r=1:2;(2)在Rt△AOC中,∵R2=r2+h2∴,4r2=r2+27r2=9,r=±3∵r>0∴r=3,R=6.∴S侧=πRr=18π(cm2)(cm2)∴S全=S侧+S底=18π+9π=27π(cm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有关的公式.类型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4.(2015•槐荫区三模)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CDB=30°,CD=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与解析】解:∵AB是⊙O的直径,弦CD⊥AB,∴CE=.∵∠CDB=30°,∴∠COE=60°,在Rt△OEC中,OC==2,∵CE=DE,∠COE=∠DBE=60°∴Rt△COE≌Rt△DBE,∴S阴影=S扇形OBC=π×OC2=π×4=π.【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扇形的面积等,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教学设计案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或(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2)内容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更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中,首先通过知识回顾环节的3个小题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铺垫。
然后再通过“探究新知”环节中“问题串”建立一个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平方根的意义,通过直接开平方法得到方程的解;然后将它一般化为x2=p的形式,通过分类讨论得到其解的情况,从而完成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奠基,并自然地引出“降次”的策略,归纳出形如(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不仅为后面用配方法解比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做好铺垫,而且也为我们后续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节课的内容还突出体现了化归、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或(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的转化思想(2)会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或(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如果方程能够转化符合为形如x2=p或(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时,那么就能通过直接开平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求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平方根的意义、掌握了完全平方式的结构特征,而且还具备了一些方程的转化能力。
本节课首先复习平方根的相关知识,再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求解方程,对于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进若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
22.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2). χ2-1=0
(2). χ2-1=0
对于方程(2) χ2-1=0 ,你可以怎样解它?
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还可以这样解: (χ+1)(χ-1)=0 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则必有: χ+1=0,或χ-1=0. 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 χ1=-1,χ2=1.
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这种方法 叫做因式分解法。
x 5x 6 0 的两个解,求这个等腰
2
三角形的周长
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 x 5x m 3m 2 0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χ2-3χ=0; 2) 16χ2=25; 3)(2χ+3)2-25=0. ∴ χ=0,或χ-3=0, 解得 χ1=0,χ2=3. 2) 方程移项,得16χ2-25=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4χ+5)(4χ-5)=0 ∴ 4χ+5=0,或4χ-5=0,
解:1)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χ(χ-3)=0.
5 解得 χ1=- 4
5 ,χ2= 。 4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2)因式分解: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形式: (3)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
(1)移项:将方程右边的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使方程右边为0;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原方程的解。
解:(3)移项,得12(3-2x)2=3 两边都除以12,得(3-2x)2=0.25 ∵3-2x是0.25的平方根 ∴3-2x=±0.5 即3-2x=0.5,3-2x=-0.5
7 5 ∴x1= , x = 2 4 4
典型例题
例3.解方程(2x-1)2=(x-2)2 分析:如果把2x-1看成是(x-2)2的平方 根,同样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2x-1=
濠江区四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3)(3x-1)2=(3-2x)2 ; 解:x1=45 ,x2=-2 (4)6x+15=2x(2x+5). 解:x1=-52 ,x2=32
20.(8分)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 , 第三边长是方程x(x-7)-10(x-7)=0的一个根 , 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 : ∵方程x(x-7)-10(x-7)=0 , ∴x1=7 , x2=10 , 当x=10时 , 3+7=10 , 所以x2=10不符合题意 , 舍去 ,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7+7=17
只得出一个根是x=4 , 那么被他漏掉的一个根是x=____.
10.(12分)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以下方程 :
(1)3x(x-2)=2(2-x) ;
(3)(2x-1)2-5=0 ;
解:x1=2,x2=-23
解:x1=3,x2=35
(2)(x-3)2+4x(x-3)=0 ;
1- 5
1+ 5
解:x1= 2 ,x2= 2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第1课时 直接开平方式和因式分解法
1.假设一元二次方程能化成x2=p(p≥0)的形式 ,
就可用___直__接__开__平__方__式___去求解.
2.假设一元二次方程的右边为0 , 左边易于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
就用___因__式__分__解____法求解比较简便.
4.(2分)假设3(x+1)2-48=0 , 那么x的值等B于( ) A.±4 B.3或-5 C.-3或5 D.3或5
5.(12 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9x2=25; (2)x2- 256 =0;
解:(1)x=±53
解 : (2)x=±4
(3)(x-3)2-9=0; (4)(2t-1)2=9.
2022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目标二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新版华
⑤x2- 2x+14=0; ⑥x2-2x-98=0.
(1)直接开平方法:____①________; (2)配方法:___④__⑥___________; (3)公式法:____③__⑤__________; (4)因式分解法:___②_________.
4 已知x为实数,且满足(x2+x+1)2+2(x2+x+1)- 3=0,那么x2+x+1的值为( A ) A.1 B.-3 C.-3或1 D.-1或3
【点拨】运用换元法解方程时,先要找出相同的整 体进行换元,使方程变得简单,解完方程后还要注 意还元.
(1)已知(x2-y2+1)(x2-y2-3)=5,求x2-y2的值; 解:设x2-y2=a, 则原方程可化为(a+1)(a-3)=5, 解得a1=-2,a2=4, 则x2-y2=-2或x2-y2=4. 变式:已知(x2+y2+1)(x2+y2-3)=5,求x2+y2的值.
2 解 方 程 (5x - 1)2 = 3(5x - 1) 的 最 适 当 的 方 法 是
(D) A.直接开平方法 B.配方法
C.公式法
D.因式分解法
3 已知下列方程,请把它们的序号填在最适当的解法
后的横线上.
①2(x-1)2=6;
②(x-2)2+x2=4;
③(x-2)(x-3)=3; ④x2-2x-1=0;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公式法
3
目标二 解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5
2D
6
3
4A
答案呈现
1 【2021·浙江钱江新城实验中学期末】阅读材料,解答 问题.
解方程:(4x-1)2-10(4x-1)+24=0. 解:把4x-1视为一个整体,设4x-1=y, 则原方程可化为y2-10y+24=0. 解得y1=6,y2=4. ∴4x-1=6或4x-1=4. ∴x1=74,x2=54.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A.x1=﹣2,x2=3 B.x1=﹣7,x2=﹣2
C.x1=3,x2=﹣2 D.x1=3,x2=8
(二)解答题
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1+m=5请你选取一个适当的m的值,使方程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并解这个方程.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0,则该方程的解为( )
A.x1=x2=2 B.x1=x2=﹣2 C.x1=﹣4,x2=4 D.x1=﹣2,x2=2
3.如果x=﹣3是一元二次方程ax2=c的一个根,那么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3 B.﹣3 C.0 D.1
4.方程x2=0的实数根有( )
A.1个B.2个C.无数个D.0个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2பைடு நூலகம்,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5,如果x换元为2t+1,
即(2t+1)2=25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试练),总结根的3种情况.练一练:(x﹣2)2﹣16=0.49(1+x)2=121
问题2:县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 m2提高到14.4 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初三数学上册《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直接开平方法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内容选自人教版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一次方程第2节。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直接开平方法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起始课,直接接开平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
它的推导建立在平方根意义和开方运算的基础上,首先它配方法的基础,其次再求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等问题中都必须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同时,这一届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体现了化归、类比等严重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这一届不仅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一节课,更是让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节课。
为此,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2=p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2)能根据详尽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取舍.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价值并意识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严重性,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数学依据,并能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让学生经历由简到繁过程,体验类比、化归、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等思维能力及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详尽问题的思考、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养成科学严格的治学态度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起始课,教学重点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是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化归”的转化方法与技巧.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和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形式展开,利用已有的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课时)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掌握用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会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通过利用已学知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方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0~P2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__平方根的定义__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因式分解法:利用__因式分解__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3.因式分解法的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两个因式中__至少__有一个等于0.反过来,如果两个因式中有一个等于0,那么__它们的积__就等于0.4.方程(x -1)2=1的解为__x 1=2,x 2=0__.5.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x -1)(x +3)=0时,可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方程是4x -1=0,则另一个方程是__x +3=0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用直接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 +1)2=2; (2)(2x +1)2=2x +1; (3)-x 2=4x ; (4)12(x +5)2=9.【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方程的特点,确定解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解答】(1)直接开平方,得x +1=±2. 故x 1=2-1,x 2=-2-1.(2)移项,得(2x +1)2-(2x +1)=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2x +1)(2x +1-1)=0,所以2x +1=0或2x +1-1=0,得x 1=-12,x 2=0.(3)方程可变形为x 2+4x =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x +4)=0,所以x =0或x +4=0,得x 1=0,x 2=-4.(4)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x +5)2=18.直接开平方,得x +5=±32,所以x 1=32-5,x 2=-32-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两边是否符合x 2=b (b ≥0)或(mx +a )2=b (m ≠0,b ≥0)的形式;②直接开平方,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移项,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元二次方程x 2-16=0的根是( D ) A .x =2 B .x =4 C .x 1=2,x 2=-2D .x 1=4,x 2=-42.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a 2-b 2,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 +1)﹡3=0的解为__x 1=2,x 2=-4__.【教师点拨】根据新定义,由(x +1)﹡3=0,得(x +1)2-32=0. 3.解下列方程: (1)4x 2=25; (2)x (x +2)=x +2.解:(1)方程可化为x 2=254.直接开平方,得x =±52,所以x 1=52,x 2=-52.(2)移项,得x (x +2)-(x +2)=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2)(x -1)=0,所以x +2=0或x -1=0,得x 1=-2或x 2=1.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由多项式乘法:(x +a )(x +b )=x 2+(a +b )x +ab ,将该式从右到左使用,即可得到“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公式:x 2+(a +b )x +ab =(x +a )(x +b ).示例:分解因式:x 2+5x +6=x 2+(2+3)x +2×3=(x +2)(x +3). (1)尝试:分解因式:x 2+6x +8=(x +__2__)(x +__4__); (2)应用:请用上述方法解方程:x 2-3x -4=0.【互动探索】理解“十字相乘法”的含义→对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解方程.【解答】∵x 2-3x -4=0,即x 2+(-4+1)x +(-4)×1=0,∴(x -4)(x +1)=0,则x +1=0或x -4=0,解得x 1=-1,x 2=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要把握新定义的内涵,抓住关键词语,合理套用求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直接开平方法⎩⎪⎨⎪⎧定义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形式:方程x 2=a (a ≥0)的根为x 1=a ,x 2=-a因式分解法⎩⎪⎨⎪⎧定义依据:若ab =0,则a =0或b =0方法: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 配方法(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并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经历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推导配方法的过程,掌握新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配方法.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h )2=k (k ≥0)的形式.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5~P2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 (1)x 2+6x +__9__=(x +__3__)2;(2)x 2-x +__14__=⎝⎛⎭⎫x -!!!!__12__####2; (3)4x 2+4x +__1__=(2x + __1__)2.2.配方法: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将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__完全平方式__,右边是一个__非负常数__,从而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4x -12=0; (2)22x 2+4x -6=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1)原方程可化为x 2-4x =12. 配方,得x 2-4x +4=16,即(x -2)2=16. 直接开平方,得x -2=±4, 所以x 1=-2,x 2=6. (2)移项,得22x 2+4x =6. 两边同除以22,得x 2+211x =311.配方,得x 2+211x +⎝⎛⎭⎫1112=311+⎝⎛⎭⎫1112,即⎝⎛⎭⎫x +1112=34121. 直接开平方,得x +111=±3411,所以x 1=-1+3411,x 2=-1-341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变形: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2)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系数化为1:方程的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4)配方:在方程的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为(x ±h )2=k 的形式;(5)求解:若k ≥0,则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若k <0,则原方程无实数根.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正确的是( D ) A .2y 2-4y -4=0可化为(y -1)2=4 B .x 2-2x -9=0可化为(x -1)2=8 C .x 2+8x -9=0可化为(x +4)2=16 D .x 2-4x =0可化为(x -2)2=4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的是( C ) A .x 2-2x =5 B .2x 2-4x =5 C .x 2+4x =3D .x 2+2x =53.用配方法解方程2x 2-x =4,配方后方程可化为⎝⎛⎭⎫x -142=__3316__.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6x +1=0; (2)2x 2-3x +12=0.解:(1)x 1=22-3,x 2=-22-3. (2)x 1=5+34,x 2=-5+34.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试用配方法说明:无论x 取何值,代数式x 2-4x +5的值总是正数,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互动探索】这是一个二次三项式的最值问题→对x 2-4x +5进行配方→确定代数式的最小值.【解答】x 2-4x +5=(x -2)2+1. ∵(x -2)2≥0, ∴(x -2)2+1≥1,∴不论x 为何值,代数式x 2-4x +5的值总是正数,且当(x -2)2=0,即x =2时,代数式x 2-4x +5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已知代数式是一个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且含有一次项,在求它的最值时,通常用配方法将原代数式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加一个常数的形式,再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求出原代数式的最值.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配方法⎩⎪⎨⎪⎧定义依据:完全平方公式:a 2±2ab +b 2=(a ±b )2形式:方程(x ±h )2=k (k ≥0)的根为x 1=k ±h ,x 2=-k ±h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3 公式法(第3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理解b 2-4ac ≥0是求根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当b 2-4ac <0时,方程无解.3.理解和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8~P31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是x =__-b ±b 2-4ac 2a(b 2-4ac ≥0)__.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系数a 、b 、c 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__公式法__.2.用公式法解方程2x 2-3x -1=0时,a =__2__,b =__-3__,c =__-1__,则b 2-4ac =__17__,代入求根公式,得x =__3±174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5x 2-4x -1=0; (2)3x 2+5(2x +1)=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1)∵a =5,b =-4,c =-1,∴b 2-4ac =(-4)2-4×5×(-1)=16+20=36, ∴x =-b ±b 2-4ac 2a =4±362×5=4±610,∴x 1=1,x 2=-15.(2)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3x 2+10x +5=0. ∵a =3,b =10,c =5,∴b 2-4ac =102-4×3×5=100-60=40, ∴x =-b ±b 2-4ac 2a =-10±402×3=-5±103,∴x 1=-5+103,x 2=-5-10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2)确定a 、b 、c 的值;(3)求出b 2-4ac 的值;(4)判断b 2-4ac 的符号.当b 2-4ac ≥0时,把a 、b 及b 2-4a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x 1、x 2;当b 2-4ac <0时,b 2-4ac 无意义,此时方程无解.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以x =b ±b 2+4c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 D )A .x 2+bx +c =0B .x 2+bx -c =0C .x 2-bx +c =0D .x 2-bx -c =02.方程3x 2-5x +1=0的解,正确的是( B ) A .x =-5±136B .x =5±136C .x =-5±133D .x =5±133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3x 2-6x -1=0; (2)(x -1)(x +3)=12; (3)x 2-x +3=0.解:(1)x 1=3+233,x 2=3-233.(2)x 1=-5,x 2=3. (3)方程没有实数解.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我们规定一种运算:⎪⎪⎪⎪a b c d =ad -bc ,例如:⎪⎪⎪⎪24 35=2×5-3×4=10-12=-2.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当x 取何值时,⎪⎪⎪⎪x 1 0.5-x 2x =0?【互动探索】理解新定义的规则→转化所求式子形式→得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公式法解方程.【解答】由⎪⎪⎪⎪x 1 0.5-x 2x =0,得2x 2-1×(0.5-x )=0. 整理,得4x 2+2x -1=0,则a =4,b =2,c =-1,∴b 2-4ac =22-4×4×(-1)=20, ∴x =-2±202×4=-1±54,∴当x =-1+54或-1-54时,⎪⎪⎪⎪x 1 0.5-x 2x =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这是一个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新定义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新定义得到方程,再解方程即可.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公式法⎩⎪⎨⎪⎧定义—求根式公:-b ±b 2-4ac 2a(b 2-4ac ≥0)推导过程—配方法一般形式—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为x =-b ±b 2-4ac 2a(b 2-4ac ≥0)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4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4课时)一、基本目标1.了解根的判别式,掌握由根的判别式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实数根的情况.2.经历思考、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过程,学会合作交流,并掌握代数学习的常用方法——分类讨论法.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由根的判别式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实数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b 2-4ac 的符号与其根的关系.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31~P3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__b2-4ac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__Δ__”来表示.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情况:当Δ__>0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__=0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__没有__实数根.3.一元二次方程x2-5x-78=0根的情况是__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__.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16x2+8x=-3;(2)9x2+6x+1=0;(3)2x2-9x+8=0;(4)x2-7x-18=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不解方程,要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结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Δ的符号与根的关系,各个方程的Δ与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相应的方程根的情况是什么?【解答】(1)原方程可变形为16x2+8x+3=0,则a=16,b=8,c=3.∵Δ=b2-4ac=82-4×16×3=64-192=-128<0,∴方程没有实数根.(2)a=9,b=6,c=1.∵Δ=b2-4ac=62-4×9×1=36-36=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a=2,b=-9,c=8.∵Δ=b2-4ac=(-9)2-4×2×8=81-64=17>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a=1,b=-7,c=-18.∵Δ=b2-4ac=(-7)2-4×1×(-18)=49+72=12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不解一元二次方程,由Δ确定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1)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计算b2-4ac的值;(4)判断b2-4ac与0的大小;(5)得出结论.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元二次方程x2+3x+5=0的根的情况是(C)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判断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m ≥14B .m ≥-14C .m ≤14D .m ≤-14【教师点拨】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有实数根,则b 2-4ac ≥0. 3.已知方程x 2+px +q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p 与q 的关系是__p 2=4q __. 4.不解方程,试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5x =3x 2;(2)x 2-(1+23)x +3+4=0. 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没有实数根.5.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6x +9=0,问k 为何值时,这个方程: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解:(1)当k <1且k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k =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k >1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 )x 2+2bx +(a -c )=0,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三边的长.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互动探索】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a 、b 、c 的数量关系→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 )x 2+2bx +(a -c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0,即(2b )2-4(a +c )(a -c )=0, ∴a 2=b 2+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先根据根的情况得到判别式的符号,再推出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例3】如果关于x 的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试判断关于x 的方程(m -5)x 2-2(m -1)x +m =0的根的情况.【互动探索】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确定m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确定方程(m -5)x 2-2(m -1)x +m =0的根的情况.【解答】∵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Δ=[-2(m +2)]2-4m (m +5)=4(m 2+4m +4-m 2-5m )=4(4-m )<0,∴m >4.对于方程(m -5)x 2-2(m -1)x +m =0,当m =5时,方程有一个实数根;当m ≠5时,Δ1=[-2(m -1)]2-4m (m -5)=12m +4.∵m >4,∴Δ1=12m +4>0,∴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综上,当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一个实数根;当m >4且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题时,不要忽略对方程(m -5)x 2-2(m -1)x +m =0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讨论,此方程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定义——Δ=b 2-4ac 与ax 2+bx +c =0(a ≠0)实数根的关系⎩⎪⎨⎪⎧ Δ>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没有实数根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5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及其应用.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33~P3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则有x 1+x 2=__-b a __,x 1x 2=__c a __. 特殊形式:若x 2+px +q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__-p __,x 1x 2=__q __.2.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6x -15=0的两根,则x 1+x 2=__6__,x 1x 2=__-15__.3.已知实数x 1、x 2满足x 1+x 2=11,x 1x 2=30,则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x 2-11x +30=0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已知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 1-x 2)2; (2)x 2x 1+x 1x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方程x 2+6x +3=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怎样?所求代数式与它们的关系有什么联系?【解答】∵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x 1+x 2=-6,x 1x 2=3.(1)(x 1-x 2)2=(x 1+x 2)2-4x 1x 2=(-6)2-4×3=24.(2)x 2x 1 + x 1x 2=x 22 + x 21x 1x 2=(x 1 + x 2)2-2x 1x 2x 1x 2=(-6)2-2×33=10.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解此类题时,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和与两根积,再把所求代数式变形,最后利用整体代入法计算即可.(2)常见的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和、积有关系的代数式变形:①x 21 + x 22=(x 1 + x 2)2-2x 1x 2; ②(x 1-x 2)2=(x 1+x 2)2-4x 1x 2;③1x 1+1x 2=x 1+x 2x 1x 2; ④x 2x 1+x 1x 2=(x 1+x 2)2-2x 1x 2x 1x 2; ⑤(x 1+k )(x 2+k )=x 1x 2+k (x 1+x 2)+k 2;⑥|x 1-x 2|=(x 1-x 2)2=(x 1+x 2)2-4x 1x 2.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方程x2-6x+10=0的根的情况是(C)A.两个实根和为6B.两个实根之积为10C.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x1=1,x2=2,则这个方程可能是(C) A.x2+3x-2=0 B.x2+3x+2=0C.x2-3x+2=0 D.x2-2x+3=03.已知关于x的方程5x2+kx-6=0的一个根2,则k=__-7__,另一个根为__-35__.4.设a、b是方程x2+2x-2019=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a+b=__-2__,ab=__-2019__,2a2+4a=__4038__;(2)求代数式a2+3a+b的值.解:a2+3a+b=a2+2a+a+b=2019-2=2017.5.请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解决下列问题:(1)若x2+bx+c=0的两根为-2和3,求b和c的值;(2)设方程2x2-3x+1=0的两根为x1、x2,不解方程,求1x1+1x2的值.解:(1)b=-1,c=-6.(2)1x1+1x2=3.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设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分别为x1、x2.(1)若x1=2,求x2的值;(2)若k=4,且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试求Rt△ABC的面积.【互动探索】(1)已知方程一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方程的另一个根.(2)分析法:Rt△的面积→与两直角边的乘积相关,即x1x2的乘积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x1x2的值.【解答】(1)∵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且x1=2,∴x1+x2=-(-6),即2+x2=6,∴x2=4.(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k=4,∴x1·x2=k=4.又∵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S Rt△ABC=12x1·x2=12×4=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2)问时,弄清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方程两实根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b a ,x 1x 2=c a. 特殊地,x 2+px +q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p ,x 1x 2=q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上课pptx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解 (1)原方程可以变形为
(x + 1)2 = 4.
你是这样解的 吗?还有没有
直接开平方,得
其他解法?
x + 1 = ±2.
所以
x1 = 1,x2 = – 3.
(4)(x – 4)2 = (5 – 2x)2
(x – 4)2 – (5 – 2x)2 =0
[(x – 4)-(5 – 2x)] [(x – 4)+(5 – 2x)] =0
2.当方程出现相同因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时,切不可约去相同因式,而应用因式分解法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直接开平方法和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探究,掌握基本方法和步骤,合理、 恰当、熟练地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整体划归的思想.
所以 得
x(x – 3) = 0. x = 0 或 x – 3 = 0. x1 = 0,x2 = 3.
例3 解下列方程: (1)(x + 1)2 – 4 = 0; (2)12(2 – x)2 – 9 = 0.
分析 两个方程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变形,化 为
(
)2 = a (a ≥ 0)
的形式,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直1接)开移平项方,,得得x2x==9±0300,,(所2以)(x左+边30因)(式x –分3解0),= 得0,
∴x1 = 30,x2 = – 30.
x + 30 = 0或x – 30 = 0,
得 x1 = 30,x2 = – 30.
(2)x2 = 3x
(2)移项,得
x2 – 3x = 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
对于题(2)x2 – 1 = 0,有这样的解法: 将方程左边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教学设计
4.思考题:
(1)让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方程根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阐述。
(2)引导学生探讨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清晰。
3.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注重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5.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
2.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质疑、总结中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概括等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已学的知识进行联系;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系统地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强调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方程。
2.配方法:利用几何图形和实际例题,讲解配方法的基本思想,并引导学生掌握配方的技巧。
5.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 程.一般形式:ax 2+bx+c=0(a ≠0)。
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对形如(x+a )2=b (b ≥0)的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而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X+a=±b∴1x =-a+b 2x =-a-b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k ≠0)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为一般形式;②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③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④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化原方程为(x+a )2=b 的形式;⑤如果b ≥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b<0,则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aac b b x 242-±-=(b 2-4ac ≥0)。
步骤:①把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②确定a ,b ,c 的值;③求出b 2-4ac 的值,当b 2-4ac ≥0时代入求根公式。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理论根据:若ab=0,则a=0或b=0。
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乘积的形式,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⑴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 ≠0.因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⑵ 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先化方程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 ,b ,c 的值;②若b 2-4ac <0,则方程无解.⑶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 +4)2=3(x +4)中,不能随便约去x +4。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 次数是2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 叫做二次项系数;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 .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 〈0时,方程 实数根.2、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 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 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一次项的 的平方,最后配成 平方公式。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 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公式法的步骤: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 分别代入,二次项的系数为a ,一次项的系数为b ,常数项的系数为c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 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 的形式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b x x -=+21,acx x =21。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2.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导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2.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2.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2.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22.2.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学习目标】1、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几种形式。
2、能熟练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4、能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了解因式分解法与直接开平方法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直接开平方法及因式分解法的运用【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因式分解3(2)5(2)x x x +-+ ()222x y x y -++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试一试 解下列方程,并说明你所用的方法,与同伴交流.(1)x 2=4; (2)x 2-1=0;解:x=____ 解: 左边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x =____ ______________=0,必有 x -1=0,或______=0,得x 1=___,x 2=_____.概括:叫直接开平方法.叫因式分解法.想一想:(1)方程x2=4能否用因式分解法来解?要用因式分解法解,首先应将它化成什么形式?(2)方程x2-1=0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要用直接开平方法解,首先应将它化成什么形式?实例分析:例1、解下列方程:(1)x2-2=0; (2)16x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