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共32页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共32页
SUMMER TEMPLATE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来自百度文库

新时期小说 (1)

新时期小说 (1)


在谢惠敏这样一个积极上进的女学生身上,形 象地反映出,在“文革” 的异常语境中,善良 的人们思想被僵化,精神营养匮乏,思想方式 简单, “忠诚” 被导向盲从, “坚定” 被扭 曲为偏执,纯朴和荒谬糅合在一起。
作品给当时沉寂、封闭 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 破口,在当代文学发 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 意义。

《班主任》——新时期文学开始的标志
发表于 1977年11月份的《人民文学》 以一个班主任的视角,来看几位学生在 文革结束之初的精神状态,真实、大胆 地表现了文革所造成的“心灵的灾难”, 表现了愚民教育下扭曲的灵魂。 人物:认真负责、勤于思考的班主任 张俊石; 愚昧无知、浑浑噩噩的小流氓宋宝琦; 纯朴上进而愚昧盲目、思想僵化的团 支书谢惠敏; 有思想、不盲从的理想化班干部石红

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 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 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 起步标志。 通过不同时期典型事件跳跃式地 的穿插、组接,强化今昔对比, 反思历史。 艺术突破: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 意识流的引入。

反思文学对伤痕文学的超越

1、主题的开掘更深刻有力。从展示伤痕到解剖 伤痕,从情绪化的控诉到溯本探源的深沉思索。 2、视角更为丰富多样。从政治领域扩充到社会、 道德、爱情婚姻家庭等领域。 3、历史纵深感大大加强。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 来描绘,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深度。 4、艺术上有了比较大的开拓。艺术形式和表现 手法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创造。

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

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

伏契克《牛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 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 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 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 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 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 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 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 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 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 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 会统治的革命者。

现在,我们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使孩子们掌握 好课本和课堂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德、智、 体全面发展;不仅要继续带领他们学工,学农,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注 目于更广阔的世界,使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成果 产生兴趣,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从而成为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强有力的接班 人……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 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着肯定 与鼓励……

谢惠敏感到张老师神情有点异常,忙把那 本书要过来翻看。她以前没听说过、更没 看见过这本书,她见里头有外国男女讲恋 爱的插图,不禁惊叫起来:"唉呀!真黄! 明天得狠批这本黄书!"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 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 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 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 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ppt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ppt

她独自坐在车厢的一角,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 没有一个同学跟她攀谈,她也没有跟一个同学讲话。 直到列车钻进山洞时,她才扭头朝上望了一下行李 架上自己的两件行李:帆布旅行袋,一捆铺盖 卷,——这是她瞒着妈妈一点点收拾的。直到她和 同学们上了火车,妈妈还蒙在鼓里呢。她想象着, 妈妈现在大概已经回到了家里,也一定发现了那留 在桌上的纸条: 我和你,也和这个家庭彻底决裂了,不用再找 我。 晓 华 一九六九年六月六日
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 着张老师,激烈地质问说:“怎么?不是黄书?!这号 书不是黄书什么是黄书!”在谢惠敏的心目中,早已形 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 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这实在也不能怪她。她开始 接触图书的这些年,恰好是“四人帮”搞法西斯文化专 制主义最凶的几年。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 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 控制舆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 刊物上,充塞着多少他们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 害青少年的毒汁啊!


“十年内乱”给中国带来沉重的灾难,给千百万家 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文革结束后,人们压抑在内心的怨苦需要倾诉,需 要有情感上的宣泄,伤痕文学迎合了社会这种需要, 受到热烈的欢迎。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 家。曾任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 杂志的主编。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 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 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 主流作家之一。

新时期小说伤痕文学PPT课件

新时期小说伤痕文学PPT课件

3、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和“五四”新文学传 统的复苏。
“三只报春的燕子源自文库 白桦《曙光》1977年9月 刘心武《班主任》1977年11月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1月
二、伤痕文学:
指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以揭示自身伤痕控诉 极左路线的创作潮流,代表作有卢新华的 《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作品 多用巧合、误会的手法,以人道主义为中 心,展现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 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 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 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 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 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 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 “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
返校的那天,队伍离村二里多了,谢惠敏 突然发现有个男生手里转动着个麦穗,她 不禁又惊又气地跑过去批评说:"你怎么能 带走贫下中农的麦子?给我!得送回去!" 那个男生不服气地辩解说:"我要拿回家给 家长看,让他们知道这儿的麦子长得有多 么棒!"

谢惠敏 人物分析
1)中毒很深。早已没有了同龄人的纯真 好动。涉及政治的问题,动不动就喜欢 搬用政治大道理。 2)“黄书”事件:并不是因为她从不读 书,而恰恰相反,她只读“过滤”好的 书,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她受到的是 “左”的毒害,以致于颠倒了是非。 3)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孩子,她身上有着 劳动人民闪光的一面。“绝不能让贫下 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

《伤逝》上课精品PPT课件

《伤逝》上课精品PPT课件

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儿子,母
亲独自抚养海婴成人, 北京大
学物理系毕业。1960年起在国
家广电总局工作。
在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在
困难的岁月里也经常汇生活费
给鲁迅原配朱安。在鲁迅去世
前几年,朱安曾拒绝接受周作
人的钱,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
1947年6月,朱安病 逝于北平。许广平汇钱 为朱安办了丧事。
寄的生活费。朱安也对人说: “许先生待我好,她懂得我的 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
1968年3月许广平在
北京病逝,终年70岁。
二、主要作品
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 《野草》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等
伤逝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题解:
伤逝:动词,悲伤地怀念、悼念去世的人。 这是一篇涓生伤逝子君的日记。即哀悼子君这个 曾经是纯洁善良勇敢的新女性的毁灭,哀悼她的真挚 的爱情、婚姻的自主都成了泡影。
如不彻底改革社会,个性的真正解放 是不可能的。
重点语句解读
解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结合是基于共同的追求。 婚后的子君没有了婚前的追求,变成了中国的传 统家庭主妇的形象。 而涓生在婚后看到了子君的俗化的过程,不能像 以前一样谈理想、谈文学、谈人生。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些都可以简单 的理解成是生活的压迫,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没有得 到满足,哪还有心思去思考,谈论人生、理想呢。

伤痕文学精品PPT课件

伤痕文学精品PPT课件
2、《伤痕》描述的是一个家庭悲剧, 王晓华的行为代表了“文革”大多 数虔诚的年轻人的思想状况,她与 母亲的“决裂”,包含着这一代 “革命接班人”的生命悲剧。
卢新华:1978年,《文汇 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 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而后一举成名,“伤痕” 一词之后成为追溯文革记 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
四、特征:
首先是文学真实性的复归。 其次是人道主义思想的高扬。 第三是社会政治批判功能强化。
五、局限: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源自文库文革的 否定不够深刻。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伤痕文学直接从“十七年文学”中派生出来, 它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思维观念 有着很深的关系。
一场婚礼为中心线索,散点聚焦
式地描绘了四合院内薛大娘等
十户普通人家几十个各具风貌
的人物。
80年代中后期,刘心武保持着关注社会问题的敏 锐性和人道主义情怀,试图用更为贴近生活“原 生态”的方式来描述人间世相,推出纪实小说 《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 井万花筒》等。90年代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 精致文学大众化”的构想,接连推出长篇小说 《风过耳》、《四牌楼》和《栖凤楼》,这些作 品是他的
丽关系的严重破坏
三、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新华《伤痕》 王晓华 刘心武《班主任》 谢惠敏 宋宝琦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荒妹 荣树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严凉 穆兰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孙长宁 梁启明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 许秀云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莫应丰《将军吟》 彭其 陈镜泉 宗璞《我是谁》《弦上的梦》

新时期小说之伤痕小说

新时期小说之伤痕小说

6.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明确把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 方针作为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政策,取代了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 号,使文艺从政治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完成了新 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
7.1980年,《收获》、《当代》、《十月》、《花城》 等十多个大型文学刊物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
二、社会批判文学思潮的产生与深化
1976年10月之后,文学开始在社会、政治层面对 “四人帮”,对极“左”政治、文艺倾向进行批 判,对建国以来的历程进行反思,对各种社会问 题进行揭露,出现了“伤痕文学(小说)”、“ 反思文学(小说)”、“改革文学(小说)”, 这三种文学思潮都在社会批判层面,共同构成大 的社会批判文学思潮。这是文学在新时期掀起的 第一次大的思潮。它既是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推 动力,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的命名来自于卢新华的小说 《伤痕》。
“伤痕小说”以刘心武1977年11 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 篇小说《班主任》为发端,它 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真正开端, 同时标志着现实主义在当代文 学中的复归。
《班主任》写的是光明中学初三班 主任张俊石老师要接受流氓少年宋 宝琦进班,在班里引起热议之事, 塑造了在“文革”中长大的两种类 型的“畸形儿”——宋宝琦和谢惠 敏,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 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 成的“精神的内伤”,发出了“救 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 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 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 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 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 烈的启蒙精神。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32页PPT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32页PPT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第一讲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Fra Baidu bibliotek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伤痕文学
张贤亮,1936年生,江苏人。1957年在 张贤亮,1936年生,江苏人。1957年在 年生 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 “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在农场劳 动改造长达20余年, 20余年 动改造长达20余年,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重 要作家。1993年初 下海” 要作家。1993年初 “下海” 创办华夏西部影 视,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成为有名的人文景 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 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张贤亮 出卖荒凉”获得了文化商业的成功。 以“出卖荒凉”获得了文化商业的成功。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灵与肉》《 》《邢老汉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 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 》《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 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河 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 》《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 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安朋友》 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 》;长篇小说 》《男人 《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 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的内容: 反思文学的内容: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 左倾”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 “ 左倾 ” 思潮对人们的 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古华《芙蓉镇》 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古华《芙蓉镇》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叶林蔚《 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 叶林蔚 《 五个女人和 一根绳子》 一根绳子》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 王蒙《蝴蝶》 王蒙《蝴蝶》 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 剖析和针砭。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剖析和针砭。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11、第七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11、第七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3)都市文化小说阶段(1982至1985年)——《立体交叉桥》,《钟
鼓楼》等。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当代都市文化为表现对象,全方位地展 示社会与人生。 《钟鼓楼》(1984年)写的是1982年12月12日,从早上6点到傍晚6点发 生在北京钟鼓楼附近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的故事。通过对其中9户人家 三、四十个人物的经历、心态、命运和种种矛盾纠葛的描绘,立体地展示 了八十年代初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市民生活的全部景观,不仅从历史深层和 当下状态整体上对现代都市生活做了史诗般的艺术概括,而且对历史文化 和现代文明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形成了一部极具文化意味的风俗画小说。
3、主要内容与特征
1)内容极为丰富。“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伤 痕小说”将“伤痕”当作现象描写,而“反思小说”将“伤痕”当作反 思的对象描写;“伤痕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文革”,而“反 思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建国以后整个的社会历史,包括“文革”。
A、反思极”左”思想的危害。张弦《记忆》(秦慕平、方丽茹)
3、产生背景及主要特征 “伤痕小说”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它集中出现 在“文革”结束后头两年的时间里面,是当时人民群众无情 揭露“文革”荒谬、直接宣泄愤慨情绪的一种表达形式,是 揭批“文革”及其“四人帮”的政治斗争在文学创作中的必 然反映。
由于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着特定的内涵,所以具有鲜明的特征:

伤痕、反思、改革小说2PPT优秀课件

伤痕、反思、改革小说2PPT优秀课件

2021/6/3
15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2021/6/3
16
蒋子龙(1941-)作家。河北沧县人。1960年参加中国
人民解放军。1965年复员后在工厂工作。1965年发表
短篇小说《新站长》。70年代初发表《三个起重工》、
《进攻的性格》等10余个短篇。1976年发表小说《机
电局长的一天》,受到读者欢迎。1979年因小说《乔
2021/6/3
9
反思小说代表作: 王安忆《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张 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人到中年》、张 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 故事》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及陈奂生系列、古华 《芙蓉镇》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 一半是女人》等,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等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2021/6/3
13
反思小说代表作《李顺大造屋》1979年 一、小说人物及情节 1951年——1977年 二、李顺大20多年造不起屋的原因是什么。 三、李顺大的个性分析。 四、小说的艺术特色
2021/6/3
14Fra Baidu bibliotek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当代文坛反映改革风云、描绘改革开放 年代从体制到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思想与心理变 革壮丽图景的文学。它兴起于70年代末,在80年代 前半期盛极一时。 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 紫》张洁《沉重的翅膀》、柯云路《新星》李国文 《花园街五号》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高晓 声的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进城》 《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

伤痕小说(1)优秀PPT资料

伤痕小说(1)优秀PPT资料
说。如《班主任》、《醒来吧,弟弟》、《爱情的 1、伤痕小说: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
多写十年“文革”对青少年的毒害,有人称之为问题小说。
位置》等。 6、新写实小说:方方:《风景》,刘震云:《单位》,池莉:《烦恼人生》。
2、高扬人道主义的大旗,力求恢复文学作为人学的特点。 她默默无言地攥着小苏的手,瞪大了燃烧着火样的眼睛,然后,在心中低低地、缓缓地、一字一句地说:妈妈,亲爱的妈妈,您放心
卢新华:《伤痕》的叙事方式:
好久,好久,她抬起头来。她的痛苦的面孔突然变 得那样激愤。她默默无言地攥着小苏的手,瞪大了燃 烧着火样的眼睛,然后,在心中低低地、缓缓地、一 字一句地说:妈妈,亲爱的妈妈,您放心吧,女儿永 远也不会忘记您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 的恩情,紧跟 中央,为 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它是以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为标志,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
《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刘心武的特点:
谢惠敏、宋宝琦都受到了“四人帮”的毒害,但谢惠敏被认为中毒更深,受到的是精神上的伤害。
等。
刘心武的特点:
对生活的感受比较敏锐,善于发现生活中重 大问题和敏感问题。
1、初步取得了写真实的权利
但评论界认为这个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文革”中,“四人帮”对青少年的毒害。
建国后文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作家没有写真实 2、高扬人道主义的大旗,力求恢复文学作为人学的特点。

当代文学-新时期小说 ppt课件

当代文学-新时期小说  ppt课件

【 伤


学 直接表现十年动乱中的苦难、抗争和各种
特 任务的悲剧命运;
征 主人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施暴者是极

左的政治势力 艺术上一般比较粗糙、直露,对文革的批
判常常显得简单化。
本节内容:
造 成 的 创 伤
文 革 给 人
伤痕
理 性 精当 神代 的作 深家 化 。
反思
对 的现 关实 怀变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王蒙《蝴蝶》
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 剖析和针砭。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反思文学
三种反思方式: 历史反思、现实反思、生命反思。
反思文学的特征: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
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 的全面伤害;
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b. 人性反思
a) 古华《芙蓉镇》 b) 善恶之争、伦理批判
c. 民族性反思
a)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b) 国民性问题、主奴意识
d. 苦难反思
a)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 b) 生存的苦难本质与主体觉醒
B.从伤痕到反思
c. 现实社会反思
a) 谌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b) 因袭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不和谐处
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标志,以社会的政治经 济改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浪潮。是新时期改革开放 的必然产物。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 刘心武:《班主任》:艺术粗糙,但体现了怎样的话语逻辑,在当时 的语境中为何获得了如此广泛的认同? • 插班生宋宝琦堕落是因为“什么书都不读而坠入无知的深渊”,而谢 惠敏虽然是个品行端正的学生,但在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无知方面与宋 宝琦如出一辙。 • 无知导致盲从、轻信、偏见、愚昧,她成天虔诚地拜读报纸上的“帮 文”,认为“凡不是书店出售和图书馆外借的书都是黑书、黄书”。 • 盲从又加重了她的无知,表现出一种更有时代性的的“内伤”。 • 朦胧中演绎了中断已久的现代性启蒙的主题。知识者不再作为性格和 思想有缺陷的、需要接受改造的对象而遭到否定,而是作为具有话语 权威的启蒙者的身份在文本中的得到不容置疑的确立,小说的视点和 标题的设置都暗含着这种确立。 • 卢新华的《伤痕》:在对摧残人性的政治势力悲愤指控的同时,充满 了对人性苦难的深切关怀。文本故事层面弥漫着一种透彻肺腑的伤痛。 讲述苦难记忆成了文学的一种潮流。
Leabharlann Baidu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新华:
“鲁迅在《祝福》中说,‘人世间的惨事, 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 嫂’。这句话引起我的深思。我脑子里涌 现起无数个受‘四人帮’精神上毒害的青 年形象(其中也包括我)以及被‘四人帮’ 路线迫害致死的老干部形象,逐渐凝结成 ‘四人帮’给我们社会留下的最深的伤痕, 还是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
三、刘心武的《班主任》
班主任 张俊石 团支书 谢惠敏:内伤,无知盲从 后进生 宋宝琦:外伤,无知堕落 班干部 石红
救救孩子: 以书《牛虻》为线索
那一天热得象被扣在了蒸笼里,下了课, 女孩子们都跑拢窗口去透气,张老师把谢 惠敏叫到一边,上下打量着她说:"你为什 么还穿长袖衬衫呢?你该带头换上短袖才 是,而且,你们女孩子该穿裙子才对啊!" 谢惠敏虽然热得直喘气,却惊讶得满脸涨 红,她简直不能理解张老师在提倡什么作 风!班上只有宣传委员石红才穿带小碎花 的短袖衬衫,还有那种带褶子的短裙,这 在谢惠敏看来,乃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
2.思想解放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批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始终不渝地遵循),支持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
纠正冤假错案的活动全面展开
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
一. 背景 二. 伤痕文学 三. 刘心武《班主任》 四. 伤痕文学影响
一、背景 1、政治思想领域的变化
文革
对个人尊严的践踏 对秩序的破坏 文化的逆流
1976年10月,“四人 帮”被捕
1977年8月,中共第十 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文 革结束,进入到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 时期。
谢惠敏晃晃小短辫说:"我怕什么? 这是阶级斗争!他敢犯狂,我们就跟 他斗!"
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 望着张老师,激烈地质问说:"怎么?不是黄书?! 这号书不是黄书什么是黄书!"在谢惠敏的心目中, 早已形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是书店出售
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可爱而 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 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 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刊物上, 充塞着多少他们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害青 少年的毒汁啊!
“浩劫”中受害的人们(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 不仅肉体上受到伤害,而且精神上也同样受到伤 害。但是更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孩子们精神上的 “伤痕”往往是作为一种“进步”的表象出现在 我们面前的,更具有欺骗性,所以只有从精神层 面上挽救就这些受害者的灵魂,社会才能进步。 《班主任》一文,虽然仍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说教 层面,但是其“救救孩子”的呼声与当年鲁迅的
总体来说,谢惠敏是一个受害者,但是 在她身上却不容易看到被伤害的痕迹,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受害”并不 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精神深处的,甚 至连她也尚未醒悟。
《班主任》的意义
《班主任》对文化知识的肯定,对民族精神危机 的忧患,以及对造成这一精神危机的极左愚民政 策的批判,接续了五四以来中断许久的现代性启 蒙主题。
卢新华的《伤痕》
1978年8月11日 《文汇报》
1、出身论 2、亲情与人性的回归 3、悲剧根源
妈妈在临死前给女儿的信中说:“虽然孩 子身上没有像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 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 我还深得多。”
王晓华在痛苦地回忆这些年的不幸遭遇后, 也默默地想:“亲爱的妈妈,女儿永远不 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
其他伤痕文学作品
《枫》郑义 《在小河那边》孔捷生 《网》阿蔷 《我该怎么办》陈国凯 《锁》《猫》《火》曹冠龙
五、如何评价伤痕文学
“尽管当年的‘伤痕文学’对当时民众造成 的精神创伤给予了控诉,并使文学回到了 ‘人学’的正常轨道,但由于作家与时代 的局限性,‘伤痕文学’必然是短命的, 在完成它的使命后便寿终正寝。”--------卢 新华2007
谢惠敏找到张老师。向他汇报说:" 班上同学都知道宋宝琦要来了,有的 男生说他原来是什么'菜市口老四', 特别厉害;有些女生害怕了,说是明 天宋宝琦真来,她们就不上学了!"
张老师一愣。他还没有来得及预料 到这些情况。现在既然出现了这些情 况,他感到格外需要团支部配合工作 ,便问谢惠敏:"你怕吗?你说该怎 么办?"
3、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和“五四”新文学传 统的复苏。
“三只报春的燕子”
白桦《曙光》1977年9月 刘心武《班主任》1977年11月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1月
二、伤痕文学:
指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以揭示自身伤痕控诉 极左路线的创作潮Hale Waihona Puke Baidu,代表作有卢新华的 《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作品 多用巧合、误会的手法,以人道主义为中 心,展现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
返校的那天,队伍离村二里多了,谢惠敏
突然发现有个男生手里转动着个麦穗,她 不禁又惊又气地跑过去批评说:"你怎么能 带走贫下中农的麦子?给我!得送回去!" 那个男生不服气地辩解说:"我要拿回家给 家长看,让他们知道这儿的麦子长得有多 么棒!"
谢惠敏 人物分析
1)中毒很深。早已没有了同龄人的纯真 好动。涉及政治的问题,动不动就喜欢 搬用政治大道理。 2)“黄书”事件:并不是因为她从不读 书,而恰恰相反,她只读“过滤”好的 书,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她受到的是 “左”的毒害,以致于颠倒了是非。 3)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孩子,她身上有着 劳动人民闪光的一面。“绝不能让贫下中 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
“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的确 ,谢惠敏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 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
谢惠敏来告状,说团支部过组织生活时,五 个团员竟有两个打瞌睡。张老师没有去责难 那两个不象样子的团员,却向谢惠敏建议说 ;"为什么过组织生活总是念报纸呢?下回 搞一次爬山比赛不成吗?保险他们不会打瞌 睡!"谢惠敏瞪圆了双眼,几乎不相信自己 的耳朵,隔了好一阵,才抗议地说:"爬山 ,那叫什么组织生活?我们读的是批宋江的 文章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