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八下12.2《滑轮》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12.2《滑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2节《滑轮》。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滑轮组的使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滑轮的分类:根据滑轮的形状和数量,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3. 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分解和杠杆原理。
4. 滑轮组的使用:滑轮组可以通过改变滑轮的组合方式,实现力的合成和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滑轮现象。
2. 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能运用滑轮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滑轮的力的合成与分解。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工作原理和滑轮组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重物、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手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吊扇,引导学生发现吊扇就是利用滑轮的原理工作的。
2. 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 滑轮组的使用:讲解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滑轮组。
4.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滑轮定义: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分类: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工作原理:力的分解和杠杆原理滑轮组:力的合成和分解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滑轮的作用。
答案: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应用,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例子1:吊车利用滑轮组原理吊起重物;例子2:电梯利用滑轮原理上下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滑轮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知识讲解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的工作原理和滑轮组的应用。
2021人教版物理初二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
2021人教版物理初二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明白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依照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把握用观看、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怀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判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由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确实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
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四.练习:一课一练。
五.作业:P73 1
六.教学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简单机械》的第四节《滑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滑轮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学会计算滑轮的机械优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滑轮的机械优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滑轮的机械优势的计算。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滑轮组、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滑轮在升国旗、吊车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滑轮可以省力?2. 例题讲解(1)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方向改变,但力的大小不变。
(2)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大小减半,但力的方向不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滑轮将一重物从地面提升至桌面?(2)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讲解滑轮的机械优势计算(1)介绍滑轮的机械优势概念。
(2)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滑轮的机械优势。
(2)强调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 滑轮的机械优势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计算题:已知一物体质量为20kg,利用滑轮组将其提升至2米高度,求滑轮的机械优势。
2. 答案:(1)见课堂讲解。
(2)滑轮的机械优势为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滑轮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机械优势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滑轮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斜面、螺旋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滑轮》。
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滑轮组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滑轮、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滑轮的使用,提出问题:“滑轮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可以省力?”2. 教学内容讲解(1)滑轮的定义:介绍滑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滑轮的分类: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区别。
(3)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和动画,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滑轮的省力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滑轮2. 内容:(1)滑轮的定义(2)滑轮的分类(3)滑轮的工作原理(4)滑轮组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2个定滑轮,3个动滑轮,载重100N。
答案:(1)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不随物体移动;动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2)省力效果:1/5。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滑轮概念的理解,加强对滑轮组计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滑轮的类型与特点: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滑轮组:探讨滑轮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绳子的绕法以及提升重物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拉力计算。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滑轮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滑轮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它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升重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滑轮组的省力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强调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通过多个滑轮的协同作用实现省力效果。
-绕绳方法与拉力计算:详细介绍绕绳的两种方法(一绳法和多绳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拉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概念,了解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及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 探究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探究成果。
教师总结并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学生观察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滑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识别滑轮的种类,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物理学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2. 实验器材:滑轮组、绳子、重物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滑轮动画演示文稿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第二课时:滑轮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教学评价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滑轮的基本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2滑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是重点。
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是难点。
斜面可以省力是疑点。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采用以直观式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渗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三、教具学具滑轮、细线、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认识到了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其实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机械对我们还有帮助。
如升旗时,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这里就应用到了滑轮,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其他简单机械”(板书)。
2.课前热身到建筑工地上去观察大吊塔的工作,组织学生热烈讨论,那么笨重的水泥板等重物怎么一下子就吊起来的呢?3.解读探究(1)整体感知在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原理时,应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这是研究问题的主线。
然后,将滑轮作为变形杠杆看待,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其中动滑轮可以看成变形杠杆是教学的难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研究来解决。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应用探究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2)四边互动互动1教科书中图13.5-1所示的科学漫画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明确图中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滑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掌握滑轮的实质、分类、工作原理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滑轮的实质、分类、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实质、分类、工作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理解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模型、演示用滑轮组、绳子、钩码等。
学具:每组一个滑轮模型、绳子、钩码、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升降机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滑轮的实质:介绍滑轮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滑轮的分类: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区别。
3.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 滑轮组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计算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
(3)讨论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课后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滑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掌握较好,但在计算滑轮组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等,探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11114383
滑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讨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类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大体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有了必然的观察、探讨能力,而且明确了观察探讨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讨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讨的滑轮是继杠杆以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讨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踊跃主动地探索各类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熟悉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按照要求利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进程与方式1.经历探讨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进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式。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进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利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窗生利用的器材。
【教学进程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讲义漫画的全进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1)学生实验探讨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可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式吊起来?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而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窗演示。
使全部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你是如何分析得出的?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滑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滑轮》这节课既是对杠杆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做准备。
所以本节课在十一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为了达到这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杠杆和滑轮的实质对比着讲解,加深理解,并在实验探究中突出滑轮做功的特点,以便引出“功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3、能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了解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自制仪器的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滑轮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师用:教学课件、滑轮。
一、初步认识滑轮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右侧挂钩码,左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屏幕展示图片(四幅图片),边指着图上的滑轮,边讲述:升国旗时,要用到滑轮;起重机上有滑轮;晾衣架上有滑轮;升降机上要用到滑轮;滑轮有哪几种呢?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定滑轮和动滑轮:(1)认识滑轮。
由于多数学生不认识滑轮,因此可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认识滑轮是一个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可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实物组装提升重物的装置,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征。
也可配合观看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
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还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会整体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及应用:①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滑轮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12.2滑轮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2。
2.6知道简单机械。
3.2。
4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活动建议:查找资抖,了解人类利用机械的历程,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目标1、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经历动手探究滑轮特点的过程,自主归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利用杠杆的知识,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加深对滑轮特点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并能正确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2、经历动手探究滑轮特点的过程,自主归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特点;利用杠杆的知识,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加深对滑轮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2、利用杠杆的知识,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小结知识技能视频J G回顾本节内容4min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滑轮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
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二、重点、难点: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判断滑轮组省力规律。
三、复习巩固:1.杠杆的支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杠杆上,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距离叫做动力臂。
2.下图是用扳手转动螺母的示意图(螺母的中心为支点O),请在图中画出动力的力臂。
四、自主学习:(一)定滑轮的特点(阅读课本第页,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学法指导定滑轮1.定义:。
2.特点:(1)可以改变;(2) (省力情况);(3)(省距离情况);(4)实质: 。
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连接实际操作一下。
(小组间相互检查)物重G拉力F物体上升距离h(cm)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cm)大小方向1N5 2N4 3N6组内做实验探究(展示表格)你能总结出定滑轮的特点:小组内讨论自由发言(二)动滑轮的特点(阅读课本第2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学法指导动滑轮1.定义:;2.特点:(1) ;(2)(省力情况);(3)(省距离情况);(4)实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12。
2 滑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四、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由“想想议议”漫画的引入引发学生对滑轮的使用提出猜想:(1)小男孩为什么被吊上去了?(2)滑轮怎么用呢?这个滑轮的使用省力吗?(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呢?(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
定滑轮和动滑轮展示教科书中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提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看图,思考并回答: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给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2.2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滑轮组的装配及省力情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由“想想议议”漫画的引入引发学生对滑轮的使用提出猜想:
(1)小男孩为什么被吊上去了?
(2)滑轮怎么用呢?这个滑轮的使用省力吗?
(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呢?(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定滑轮和动滑轮
展示教科书中旗杆和起重机的图片,提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看图,思考并回答: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给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
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我们把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定滑轮、动滑轮试验,将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步骤:
①拿起并竖直拉住测力计,使绳子保持平行。
②竖直匀速拉动绳子,使钩码的上表面由5cm升高到10cm,即升高5cm,测出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费力)吗?
(3)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实验次数物体重
力(N)
物体升高的
高度(cm)
弹簧秤示数
(N)
弹簧秤升高的
高度(cm)
用力的方向
1
2
3
总结: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提问: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学生思考和操作后回答问题
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讨论:结合上面的四个问题,谈一谈,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进行实验验证
(1)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改变钩码数量,测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和钩码重G,完成下表。
甲
乙
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绕线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移动距离,有不同的拉力方向。
但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
经过讨论得出:
使用滑轮组时,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物体,则提起物体的力就是动滑轮重和物重的几分之
一,且每段绳子中的力都相等。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所移动距离就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简单介绍科学世界:其他简单机械及机械传动,轮轴、斜面。
(三)重难点精讲
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组装及作用。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滑轮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1、定滑轮:
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七、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
2、预习下节到学案
八、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30886 78A6 碦26143 661F 星37668 9324 錤6 Lhq34989 88AD 袭 M#"
38923 980B 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