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有效方法和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的行为
有敌意的行为 好斗的行为 不安全的行为 影响全班学习的行为
看天花板、挤眼 斜视、蔑视
较重的动作 不高兴的表示
撇嘴、皱眉、耸肩 叹气、嘟囔、嘘声 生气、赌气、愠怒
6. 教师的过度反应、防御或介入
坦诚的情况说明比指责更有作用
过度警戒和反应容易引发学生挑战教师 指令应该清晰、公正 命令应无侵犯性、不绝对
2. 传达正确的目的
维持课堂纪律
建立并确定公正的权利和需求 营建和谐与安全的学习环境
彰显尊重和关怀
表明个人需求和权利 保护他人的需求、情感和权利
提供支持和帮助
解决学生的问题与困惑 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与行为
3. 注意表达的态度
积极而非消极 询问而非断定 坚定而非攻击 果断而非犹疑 清晰而非含混 轻松而非紧张
考虑是否需要跟进 考虑是否需要继续坚持 注意一对一谈话时的性别差异 强调教师在感情方面的支持 重大问题在课间约定其它时间谈话 对有困难的学生不要强调任何惩罚 与课堂学习相关问题的辅导 就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展开讨论 解决学生拖延纠正错误的问题 调停课堂上发生冲突行为的学生 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情绪变化 注重公正和确定性而非强调严重性
1. 行为管理构建的关键阶段
发展阶段 行为管理目标 融合期
巩固期
训练期 构建期 心理准备 周
0
1
2
3
4
2. 达成基本共识
建立必要的班级行为的程序、常规和准则 通过讨论、建模、训练、激励、巩固、常规 化管理进行持续培育 师生共同就课堂行为的权利、责任和相应的 规则达成共识
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理解并尊重每个人都有个体需求 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则需要反过来理解别人 师生有共同的权利—学习、受尊重、安全 共享教室、时间、空间和资源
高控制干涉原则
目的
帮助学生改正行为习惯 解决情绪和行为障碍问题 课后一对一谈话 反射典型行为法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寻求同事帮助 伙伴成长项目 家长参与合作
方式
适用情形 重复性问题 侮辱性问题 安全性行为 骚扰性行为 敌视性行为
四、问题行为的有效管理
课堂行为管理
Classroom Behavior Management
班主任有效方法和对策
吕佩橙 2012.02
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 了解学生行为问题背后原因 确定并建立班级行为守则 使用正确的行为管理语言 掌握课后行为管理方法 帮助问题学生制定个人计划 控制自己和学生的愤怒行为 寻求科任教师和同事的支持 学习提升人格魅力的技巧
实施团体合作与治疗计划
关键: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达成协定
追踪检查
4. 使用不恰当语言
区分脏话的类型
口语/习性/赶时髦—鼓励用干净的语言 喃喃自语式咒骂—为了摆脱挫折,忽视次生行为 发泄式咒骂—没有针对性,告知如何正确释放情绪 冲动型吼骂—让学生先冷静 攻击型咒骂—心怀恶意,必须立即处理
三、行为管理语言的正确使用
用语的原则 传达的目的 表现的态度 方式的选择 主张的坚持 策略的控制
1. 选择正确用语的原则
正确组织语言
经过认真思考 避免长篇大论 尽快重建学习关系
正面语言代替负面语言
保持礼貌和积极的语气 询问性或建议性语气代替直接否定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讽刺、挖苦 尴尬、羞辱 敌对、胁迫 攻击、挑衅
结束语 — 承诺 致家长函 配合辅助标识、口语和非语言暗示约定
5. 过渡期的训练与成果巩固
多种形式反复沟通守则的内容 通过图画和手语强化 将守则放置校园、家庭和社会情境中探讨 师生合作,有意识关注行为和问题 训练期内允许犯错 多关注和鼓励正确的行为 给予改正和关系重建的机会 用有建设性的体系替代惩罚机制 假期后重新审阅和简短重建
皱眉、抿嘴、目光回避 攥拳、双手交叉、抚摸头颈 摇脚、双脚向内并拢 呼吸急促、来回踱步 步伐过快
吸引全班注意力的方式
站在全面中间,不要走动,扫视全班 发出第一个指令后,给学生回应时间 获得全班注意后再开始正式话题 手势的帮助和与学生约定信号 避免发绝对性指令
预防定性思维的负面作用
应关心学生多于关注硬性规定 考虑学生感受,需要移情和换位思考
改变对“正确行为”的定义
学生绝不能顶撞教师 好的教师必须能够控制学生 学校的规定无时无刻都不能破坏
应将重心放在核心问题上
明晰何为核心问题 通过选择性指示让学生自己改正 让学生内心产生合作的期望
4. 班级守则撰写与发布
封面 — 班级特色设计 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和管理目标 总体陈述
制作人、目的、适用范围、有效期
主要内容
对核心权利的理解和定义 对核心责任的理解和阐述 行为举止、学习习惯和社会交往的规范和规则
基本原则
使用纳入性、正向性、行动性语言 条数不宜太多
处理方式
坚决、迅速、冷静、无攻击性 不要使用粗鲁或有敌意的肢体语言 简单陈述语代替质问原因 阻止任何狡辩 引导学生自己冷静下来 聚焦于事情本身或班规 尽快转回到主题行为上
6. 情绪和行为障碍
用接纳、同理心多倾听、多陪伴
用正向包容态度营造安全友善的环境
出现问题行为时,先不急于解决问题
关注重点:
关注走廊行为问题
空间场所变化的过渡 训练入教室前的行为 引导或提示正确行为
6. 策略的控制
低控制矫正原则
目的 保持愉悦积极的氛围 强化高控制措施的效果 方式 非语言暗示 结果性暗示 规则暗示 适用情形 喧哗 迟到 忘带学具 坐姿不正 服饰不得体
跟进的目的:
推进话题
不是惩罚学生 原因假设 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行为及出现原 因 否 认 让其明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认同反应 谈话的关注点 追问原因 学生的行为本身 直接告知 对同学的影响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承认选择权 鼓励肯定 跟进的关键点 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无意识 帮助指导 承担后果 简要描述学生的不恰当行为 简单的、可达成的、可操作的协定 反馈建议 予以建议 或个人行动 计划
问题的判别 挑衅和顶撞 吸引他人注意力 使用不恰当语言 肢体冲突 情绪和行为障碍 行为失调
1. 问题的判别
学校和教师本人对问题行为 的概念和定义 辨别无意、恶意、善意 识别并允许中性行为存在 区分经常性、习惯性和偶发 性、冲动性 对自己行为有没有意识 对行为的目的是否了解 对行为后果的认知程度 是否有情绪和行为障碍
理解不当行为和无责任行为的后果,及对权 利的伤害
3. 规则建立步骤
确定行为管理目标 开展内容讨论 制作班级行为守则 公布《守则》 确定辅助措施
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激发学生的班级意识 获得学生的理解与合作 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为守则 促进积极正向的师生关系 确保班级高效的凝聚力 营建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制定可操作的个人行为计划
4. 同伴观众效应
增强统筹全局的意识
教师的行为会对全班产生影响 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要指责全班 避免公开发生争论甚至冲突
避免对少数学生的不当处理
不要引发集体过分对抗的氛围 切忌阻碍学生的积极性与合作精神 不要让个别学生吸引全班注意力
保持尊重学生的积极态度
用谢谢传递期望 不要武断学生的本意 批评时尽量避开“观众”
回到主题 关注学习 重建关系 给予信心
5. 主张的坚持
选择适宜的环境 关注首要问题,避免 对次要行为反应过度 果断坚定的坚持
态度亲切、关心 目光交流、和善 表达清晰、明确 声音镇定、自信 避免和学生争论
关注校园行为问题 课后跟进重要问题
注意事项:
4. 选择恰当的方式
有意识的忽视
态度礼貌友善 避免紧张焦虑 选择性注意
直接指导
必要行为告知 规则提示 直接提问而非质问
战术暗示
暂停暗示 非语言暗示 结果性暗示
提醒后暂时离开
给予时间,表达信任,让学生自 行改正 减轻压力、给学生面子,增强其 与教师合作的期望 将其他同学对其注意力转开
建立目光交流
次要行为和次生 行为处理策略
善意提醒 非语言暗示 行为意识请求
忽视次生次要行为 达成部分一致 帮助认知 典型行为 建立重塑计划 反馈和鼓励 重构合作关系 给予定向选择 课后跟进 明示教师期望 询问已有规定
留下合作期望
忽视次生次要行为 回到学习主题
二、行为管理的建立阶段
构建关键阶段 达成基本共识 规则建立步骤 班级守则发布 过渡训练巩固 教师权威建立
6. 教师权威与自信心的建立
职业的意愿和态度 课前的充分准备 前置预案和应对方案 心理准备—接受失误、错误、不易被激怒 建立信任,一视同仁,公正无私 个性化自我展示与恰当课堂用语
语言与非语言的运用 吸引全班注意力的方式
语言和非语言运用
自信、愉悦、轻松的微笑 — 传递潜在的信心 坚定、清晰、镇静的陈述语气 — 表达控制权 开放、放松、中速的动作 — 宽容和成熟 积极、正向、期望性的词语、语音、语调 避免犹疑、羞怯、紧张、侵略性表情和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散或转移注意力
制止和命令
询问错事中的相关内容 从错事中寻找可赞美之处 多关注积极的行为 间接导回至应做的事情上 鼓励帮助其他同学 请其示范正确的做法
非语言制止 重申要求 部分同意 果断命令
重新予以关注
可控范围内的选择
发出有条件的指令 给予定向选择(封闭性选择) 告知拖延后果 避免争论 唤回全班注意力
2. 挑衅和顶撞行为
首要问题、次要 行为和次生行为 易引发无意义无 目标的争论 使用权威性语言
区分对待 避免质问 重获主权
转移焦点
正确行为 核心任务
暂时离开 稍后检查 重建关系 课后跟进
3. 吸引他人注意力行为
学生问题
只有别人注意我的时候自己才存在 别人关注我的时候我才会有归属感
战术上忽视低干扰行为
5. 首要问题和次要行为的关注与处理
首要问题(高干扰行为)
反复发生的问题 过分的言语
侮辱性语言 挑衅性语言 攻击性语言
次生行为:
次要行为 (低干
扰行为) 喧哗 迟到 懒散 忘带东西 坐姿不正 服饰不得体
不恰当的语调 不耐烦的表现 漫不经心的态度 不恰当的眼神
一.课堂行为动力 二.行为管理建立 三.管理语言使用 四.问题行为管理 五.愤怒情绪控制 六.人格魅力提升
一、课堂行为驱动力
个人动机、情感和需求 责任和权利的平衡 师生行为之间相互影响 同伴观众效应 首要问题和次要行为 教师的过度反应和介入
1. 个人动机、情感和需求
双主体地位 彼此尊重 相互满足 合作学习 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
2. 责任和权利的平衡
传递的意图
培养学生通过正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帮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让学生学会主动考虑他人的权利 发展有益的、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强调的重点
享受权利意味着承担责任 行为导致的必然后果而非后果的严重性
3. 师生行为之间相互影响
教师自身的言行极为重要 教师的态度会推动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 并因之引发教师的压力和情绪变化 教师的不当行为会导致偏离管理和教育主 题 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接受的时间 与个别学生的互动对在场同伴均会产生影 响 教师处理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比 结果更重要
给予有条件的要求 注意力转向行为正确的学生 获取其他同学支持
直接制止高干扰行为
简明扼要描述其行为 提醒注意班规 告知何为正确行为 保持聚焦于首要问题 语气坚决、果断、镇定
使用暂停方式
注意将干扰程度降至最低 教师避免最后时刻失控
开放式提问
尽快开展课后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