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浅谈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是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媒介。
新闻报道可以使人们迅速又便捷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大小事情。
如果说文字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那么图片报道则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尤其是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图文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也普遍更受人们的欢迎。
可见,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现主要对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摄影成为记录时代瞬间和促进社会改革的有力工具,从某种角度来说,摄影也是一门记录的艺术。
在新闻传播中,摄影技术通过强大的记录功能与真实性发挥了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信息化时代能有效发挥新闻摄影的传播效力,赋予了新闻摄影新的内容和要求,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新闻摄影的概念新闻摄影,又称报道摄影。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操作手段,以图片、文字为传播媒介,对当前或近期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摄影师抓拍来完成,其根本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用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
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那么图片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不同于文字报道,新闻摄影是将新闻元素合成现场摄影纪实,属于视觉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信息。
和一般摄影图片相比,新闻摄影图片包含的内容信息更具体、更强调真实可信,将“真实性”作为第一要素。
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表现手段,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和文字相比,图像更具直观性,打破了文字的局限性,翻越了语言障碍,使人们不用通过阅读、不必过多思考就能最快速地获取信息。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韩玲萍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除演播室主持人以外,在事件现场以报道突发事件或新闻事件为目的,用声音语言和表情传递信息的电视工作者。
一、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电视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是以画面和声音符号为主的信息,作为出镜记者的传播者是与信息共同出现在受众感知里。
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地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
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
二、角色定位准确与否奠定记者出镜成败。
面对镜头,记者是一个带领(或代替)观众在新闻现场感知信息的人,有责任交代镜头捕捉不到的信息,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职业角色。
另外,出镜记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接触某一事件,不自觉地会做出自己对事件的第一反应,如恐惧、感动或惊讶等,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个性角色。
三、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
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如,在今年春节的元宵灯会上,我台在各个展区和活动地点都策划安排记者出境,通过各现场的记者报道把整个活动串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真实、丰富、现场感强的新闻报道。
四、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细节是新闻现场报道最重要的生命线,所以出镜记者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力。
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白岩松有一段现场出镜是站在“欢迎再到北川来!”的横标前方完成的,当时他这么表述到:“在平常的《新闻1+1》节目结束时从没用过一段语言来收尾,但是当我们结束对北川的采访将离开北川县境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牌子(他指着身后的横标),在平常的日子里,它只是当地一个带着热情的客套话,欢迎再来北川!但是今天老北川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欢迎天下所有的客人,将来也只是会以地震纪念馆的方式迎来天下的游客。
论出镜记者的角色定位
情况 , 促进社会各界对 问题 的共识 , 缩短 了地区与地区 、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距离 ,
工作者付出更多汗水 ,具有更高的素质 。
这就要 求首先要正确认识 电视新 闻记 者
的角 色 。 ( ) 对 电视 新 闻要 有 基 本 认 识 : 一 电
使全球 同为一个整体。
在今天 , 电视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 必需 品, 它正 以不可忽视 的力量影响着人
们 的思 想 、 动 , 动 着社 会 的发 展 。 了 行 推 有 电视 新 闻 , 少 不 了 出 镜 记 者 。 然 现 在 就 虽 很 多 省 、市 的电 视新 闻仍 是 文 字 配 图 像 ,
幕上出现不了的有价值的细节和信息 。 因 此, 信息 的播报 具有鲜明现场感 、 动态特
论 出镜记 者 的角色 定位
■童 瑾
【 摘要 l 随着 电视新 闻事业 的发展 , 记者 已经不是 简单报道新 闻信 息, 电视 而是要去面
对摄 象镜头, 直接 目击第一现场, 当事人 面对面 交流和沟通, 与 这就是 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从
传播本质上讲是介于信源和信宿 ( 众 ) 间的第三者 , 观 之 其本质 功能是尽可 能拉近信宿和信
察和发现 。
、
正确认识出镜记者在新 闻报道 中
( ) 三 评论功能: 现场报道的时间短 , 现场报道记者 的评论应该综 合整个事件 ,
的功 能和 角 色
6 《 6 新闻世界 > 九月 / 月刊 下
黪 WOR D L
声 屏 世 界
把 最 有 价值 的一 点 放 大 , 有 自己的 独 特 要
此 ,他要格外注意 自己在受 众面前 的形 象, 包括言谈举止 、 神态仪表等 , 一定要把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出镜报道_浅谈出镜记者的采访、报道与表达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出镜报道_浅谈出镜记者的采访、报道与表达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也迫使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应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采访、报道与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更是把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推向一个顶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改进。
”① 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自1996年开播起,出镜记者的诞生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筹办第一期“出镜记者”班,它的目标直指5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
耐人寻味的是,第一批“出镜记者”尚未“出徒”,就已被北京电视台“订购一空”,其迫切心情可见一斑:“你培养多少,我需要多少”,大有“一网打尽”的架势。
从长远意义上来看,这预示着出镜记者的队伍将在我国电视新闻界进一步繁衍壮大。
一、出镜记者应该找准角色定位很多电视新闻会因为一些记者的出镜而增色,但是也有因记者现场的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目前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
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和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
而一个出镜记者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准确定位是需要在这两方面内外兼修的。
那么,一个出镜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从而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呢?首先是较强的现场感。
记者在现场描述,要求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给人形象鲜明的感觉。
浅析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和角色意识
浅析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和角色意识摘要:出镜记者,顾名思义,就是直接通过电视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事实的人。
上个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率先出现了出镜记者,我国的出镜记者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年20 年,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新闻从业人员所采用。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大庆典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
然而,随着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成为一种趋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也表现出了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语言水平良莠不齐,在面对镜头时的角色意识不强,在报道中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下面就出镜记者在出镜时应该注意的几方面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出镜记者;出镜语;角色意识一、出镜记者起源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 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现场报道,一则新闻报道是否成功,出镜记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讲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二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信宿与信源的距离,最理想的状态是零距离[1]。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最早建立了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日。
在电视初创时期,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继承广播新闻形式,由记者采写稿件,播音员在摄像机前播出新闻稿,缺少电视新闻的特色。
为了适应开拓新闻报道的题材面和报道深入化的需要,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电视台普通采用杂志型编排方式,开办新闻杂志节目[2]。
新闻节目中出现了在现场的记者,报道各自所在新闻现场的新闻。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 CBS 31岁的记者丹¬-拉瑟用他虽然慌张却有条不紊的大约17分钟的现场报道震撼了美国观众,出镜记者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五十年代后期。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镜记者形式也开始在我国兴起。
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开播,记者高丽萍站在天安门广场向大家做了三分钟的现场报道,1996年,《新闻调查》栏目的开播,中国第一批正式的出镜记者正式形成。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几点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一、找准角色定位首先要有现场感。
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但要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介绍还要详实和深入,以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次要有真实感。
在许多情况下,观众对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看口头播报要高得多。
记者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第三要有亲切感。
现场报道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较一般报道用第三人称更能缩短观众与记者的距离。
记者的普通话也许不如播音员标准,但是由于记者在现场受到感染,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语速较快,讲话抑扬顿挫,感情色彩比较真切,更符合人们日常讲话习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二、摆正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学会提问和倾听。
切忌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
出镜记者在采访时其实是一个问询者、探寻者,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掌握提问的技巧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出镜记者应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他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
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记者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进一步发问的起点。
记者的倾听往往会使对方生成一种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想法的人。
一旦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近距离采访就易如反掌了。
同时,“倾听”会让记者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把握现场报道是关键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最能出彩的地方,把握得好,能抓住观众。
每一次采访的现场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对采访主题灵活应变。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摘要】记者出镜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是电视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突发事件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普通的报道行为。
出镜记者作为出镜的实施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成败,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关键词】记者;出镜;新闻现场;色定位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客观性报道,而有了更高的心理层面需求,对电视新闻的“深、广、新”等特点也有更高的要求。
而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电视新闻记者开始频频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相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介绍、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起到一个串联新闻前后的作用,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开播,正是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栏目催生出了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他们的杰出表现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好评不断。
如今,记者出镜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电视新闻报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出镜记者的作用也就日益凸显。
首先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可以伴随着出镜记者走进新闻现场,再通过记者对现场的描述,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现场出镜这种采访方式的出现,拉近了媒体与电视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觉得更有亲切感。
目前,从国外到国内,从中央到各省市电视台,都有自己电视出镜记者,应该说,优秀的出镜记者确实为电视新闻增色不少,甚至已经形成了名记效应,但也有一些出镜记者,不具备出镜记者的特质、技巧和能力,不能发挥现场报道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的可信度和可看性,现场报道不能锦上添花而成了画蛇添足。
可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
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角色定位
在应急事件 的报道 中 , 出镜记者不 架 , 帮助帮运矿泉水 、 被褥 、 方便面等生
更 是观众 的代言 活物资 , 通过 自己的体验反衬 出救援工 度和可信度不是很高 , 这就要求作 为党 仅代表 的是媒体形象 , 这就要 求出镜记者不能按照常规新 作的强度。在寒冷 的冬夜 , 记者可 以在 和政府 喉舌 的媒体发 出真实 可信 的声 人 ,
历 者 的 角色 定 位
这不仅发挥 了媒体先声夺人 的 的生活安置工作 上 , 救援人员搭建 临时 在 突发事件报道 中, 一般 是事件发 了报道 ,
而且为后续的抢险救援工作 避难 帐篷 、 发放生 活用 品、 灾 区急需物 生后 的第一时 间,记者就会赶往现场 , 重要作用 ,
受到了社会各界 的高 资等就成了媒体聚焦的又一个重点 。 出 报道事件 的发生 , 跟踪事 件的进展 。但 提供 了重要信息 , 在 如今信息 技术飞速 发展 的 自媒体 时 度赞誉 。 代, 事 件发生 的第 一时 间 , 就 会有 亲历
这种方式在突发事件 的报道 好 自己的角色定位 , 稍有 不慎 , 出现角 山路上艰难 爬行 中气 喘 吁吁地做 现场 验式采访 , 在 突发事件 色错位或言语不 当, 就会使 整个报道黯 报道 , 观众一下子就能体会到救援 的难 中 同样适用而且非常必要 。 这肯定 比引述救援人员讲述救援难 尤其是一些灾难 性的抢 险救援 报道 中 , 然失色 , 甚至影响抢 险救援 和突发事件 度 ,
事业发展 的方 向与潮流 , 而且 成了新闻 众在纷繁复杂 的海量信息 中拨 云见 E l , 顾虑而不愿过多地透漏这 方面的情 况 ,
传播 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 还原 了事实真相 , 也发挥 了宣传主 阵地 就要采取其他办法补 救 , 如采访事件 的
浅谈摄像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内容接触 , 摄像记者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节 目内容 , 更好的把 握编导的拍摄 意图 , 从 而更好 的拍摄 出优秀 的摄像作品 。 作为一
素养 , 把握新闻事件的每个关键 , 以独特的视角将新闻事件 以最 适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 摄像机根据使用者和使用 目的可以分为好 几个种类 。而摄
像记者把一个场景完整 的记录下来 ,是一个需要体现技术性的
过程 ,因为新 闻拍摄过程 中出现的各种情 况和各种事件是不受
摄像记者控制 的。 摄像记者本身必须拥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 , 无 名摄像记者就需要 明确 自身 的作用所在 , 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 , 认 论面对作怎样 的 自然环境和突发 事件 ,摄像记者都必须尽职把 真领会编导关于节 目拍摄 的意 图, 发挥 自己的积极作用 。 场景完完整整 的拍摄 出来 。摄像记者还必须拥有熟练地摄像处
理, 将新闻事件所要传递 的画面合理 的展现在 观众 的面前 。 综上所述 ,摄像记者作为拥有 自己主观性 的新 闻采访 工作 人员 , 要充分依据 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水平 , 深 刻把握新 闻事 件的核心思想 , 将最需要表达的 内容真实的反 映在观众面前 。 任
何优 秀的新 闻采访作品都是一个优秀摄像记者的体现。 参考文献 :
新闻现场的感觉 ,可 以以第二视角拍 摄出与新闻事件 当事人进
行沟通的效果 , 同样 , 摄制记者通过第 三视角可 以以旁观者的角 度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展现 。优秀的摄像 记者能够把握新闻事 件发生每一 瞬间, 将高度注意力投入到时 间拍摄后 中来 , 不遗漏 点新闻线索 。优秀 的摄像记者能够 全方位的提升 自己的职业
浅谈如何做用心的“四有”摄像记者
浅谈如何做用心的“四有”摄像记者作者:樊雄斌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9期如何增强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笔者认为用心去学习必将有所成就。
笔者在电视新闻行业从业12年,谈谈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从入职摄像记者岗位以来,带过笔者的老记者们时常提醒笔者要做一名用心的记者。
手拎摄像机,肩抗脚架,干的是粗活累活这是摄像记者给大家的一种印象。
以前摄像机和三脚架个头大,足有三四十斤,现在随着摄像设备改进后,个头小了很多,全套设备也有十多斤,加上有些采访路途远,时间持续比较长,对摄像记者的体力要求比较高,所以电视媒体基本采用女文字记者配男摄像记者。
出去采访时,很多市民见到文字记者喊记者,而见到摄像记者喊师傅,给人感觉就是看扁一些摄像记者。
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师傅的喊法也是对干技術活的工作者的一种亲和称呼,采访对象更愿意和手持摄像机的我们分享现场的一些故事,经常指引我们往这里拍,往那里拍,看来他们也是相当看重摄像记者的。
在这里,我们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电视新闻工作中,画面质量往往被放在首位,可想而知摄像记者的重要性。
摆正心态后,摄像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在电视行业流传一句话,“编导要有摄像意识,摄像要有编导意识”,因为电视新闻的最后呈现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采制过程,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在采访前后都应该有相互交流的过程。
第一,在出发采访前,文字记者应该和摄像记者交待今天的拍摄主题和基本环境隋况。
摄像记者可以根据文字记者提供的信息,准备这次采访的一些设备,是否需要携带暗访设备?带无线话筒还是有线话筒?是否要带新闻灯补充光源?是否需要带航拍设备?是否需要带雨具……看似都是些可有可无的细节问题,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就会发现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多重要。
记得有一次雨天和福彩工作人员一起去一户村民家中采访,来到村民家中发现他家光线昏暗,在不打光的情况下基本拍摄不清他家的设施情况,最终在邻居家中借到手电简,但最后的画面效果对整个片子的质量大打折扣。
浅析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新闻的传播就是为了让观众了解世界,了解事情的真相,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
但是伴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不良新闻媒体为了博眼球、追热度,存在夸大事实、断章取义、胡乱剪辑的假新闻,而这些失真的假新闻就会导致新闻行业的风气混乱。
新闻摄像记者可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摄像记者在新闻传播里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所以,培养出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的摄像记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行业基本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抓住观众的眼球违背了行业底线,但是最能打动人的感情肯定是最真实的,所以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媒体必须守住的。
在事件发生第一线的摄像记者,必须具有的职业操守就是努力还原事情原本的一面,要确保传递到观众手中进入观众视野的是最完整、最真实的场景反馈,尽量对所摄的场景少修饰和避免剪辑,只有当摄像记者更注重新闻拍摄的真实和宣传的真实,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媒体工作人员不敷衍观众,努力做好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传递给观众最真实的新闻,观众也会反馈最真实的感情。
成为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就是敏感的新闻洞察力。
相比较来说,摄像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比文字记者更加重要。
在某件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文字记者可以通过新闻洞察力提前预感选择提前采访,采访可以选择发生时采访,也可以选择发生后采访,这些都不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但是摄像记者则不同,要是想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反映事情的真实性,就必须在新闻发生的那一刻抢拍到珍贵的现场画面,满足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的表达方式不同。
文字记者表达是通过记录文字叙述发生过的事或者正在发生的事。
但是摄像记者不同,他们只可以通过相机拍摄表达,因此摄像记者必须在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进行拍摄记录,不能通过摄像表达发生过的和即将发生的。
因此摄像记者就必须具有极高的新闻洞察力。
新闻摄影记者要把发生的事实真相体现到拍摄的画面里,需要把事情的经过浓缩在一个又一个画面里,因此对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要求高。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隐性采访作者:张凯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8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事件不适合公开采访和报道,隐性采访也就随之产生了。
隐性采访的方式可以拍摄到真实的材料,但是因为记者隐去了自己的身份,在不告知对方的情况下用摄像机暗中采访和拍摄。
很多记者因为使用手法不当而被告上法庭,且败诉的情况不在少数,那么,该怎么去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这就需要记者在其采访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及该注意的问题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隐性采访;角色扮演一、隐性采访的概念和起源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是记者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以体验或是参与的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纽约世界报》任职的记者尹丽莎白.科克伦扮演一名精神病患者,突破纽约一家精神病院的封锁,冒险打入该院,了解到该院许多虐待精神病人的内幕,并以《疯人院的10天》为题公布于众,引起社会的极大震动,促使政府不得不对该院大力整顿,这次采访被认为是最早的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方式隐性采访在今天已经成为记者深入采访获取材料的一种标志,许多报纸和电视台都采用了这一采访方式。
从实践来看,隐性采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侦查式:侦查型主要是记者在不公开身份的情况下对某些违法犯罪行为或社会阴暗面的探访和侦查。
侦查型隐性采访存在较高的风险,要求记者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自我保护能力,既要采访到新闻又能安全脱身。
体验式:体验型的采访是记者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
这种采访主要是用于两个方面的报道,一方面揭露违法犯纪,有力配合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揭露某些官员的不法行为和暴光政府工作部门的不合法制度。
另一方面主要报道揭露批评性的事件。
验证式:当记者对一个消息的来源产生质疑的时候,就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去进行验证,看是否跟接收到的消息是一致的。
论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
论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在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则是确保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
本文将从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在采访中的角色分工、配合方式和应对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达到更好的配合效果。
一、角色分工在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责,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
1. 摄像记者的角色摄像记者主要负责的是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视频拍摄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和采访需求,运用摄影技术和设备,拍摄出精美的视频画面。
摄像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意识,能够捕捉到新闻场景中的关键时刻和细节,及时记录下来。
他们需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手法,让视频画面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文字记者主要负责的是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文字报道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和采访需求,运用文字语言描述事实和分析问题,撰写新闻报道稿件。
文字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新闻事件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二、配合方式1. 充分沟通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充分沟通,了解采访的目的、内容和重点。
他们可以根据采访对象和实际情况,商讨好拍摄的角度和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完成采访任务。
2. 互相配合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需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
摄像记者可以根据文字记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拍摄视频画面,为文字报道提供丰富的素材。
文字记者可以及时向摄像记者反馈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提出合理的要求,方便摄像记者在拍摄时做出调整。
3. 共同协作在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需要共同协作,共同完成新闻报道的任务。
他们可以在采访结束后,共同商讨稿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力求使报道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应对挑战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会面临一些挑战,他们需要灵活应对,共同克服。
浅析摄像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困境
新闻视界浅析摄像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困境薛波(淮北市传媒中心,安徽,淮北 235000)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实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而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对摄像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民生采访过程中必须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民生新闻采访的质量,进而促进新闻行业蓬勃的发展。
本文就摄像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困境加以分析,也提出了几点可行的解决办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闻采访质量,进一步拉近新闻事业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摄像记者;民生新闻;采访;困境民生新闻作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采访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发展,这就需要提高摄像记者人员工作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本身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新闻类别,我们更加需要站在大众的角度来进行采访,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展开,并获得绝佳的采访效果。
一、摄像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困境(一)经费、设备上的困境当前,摄像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经费和设备上,本身新闻采访工作量就比较大,势必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只有高质量的机器设备才能够提升新闻采访的质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摄像记者在实际民生采访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并不高,比如,话筒接触不良、摄像机按键不灵敏,或者是三脚架不平稳等,鉴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影响新闻采访的时效性,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新媒体融合上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经济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行业综合实力,我们应借助新媒体来提升经营利润,然而,在实际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比如,在发生相关事件时,摄像记者往往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对新闻进行实时的跟进,也要确保所拍摄画质的清晰度,这样才能够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浅议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
浅议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摄像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镜头记录下发生在现场的事实,为观众呈现真实的新闻画面。
摄像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拍摄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下面就浅议一些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拍摄前,摄像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了解所要报道的事件或话题的相关背景和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报道过程中出现不了解情况或者被问到相关问题时无法回答的尴尬情况。
需要检查并准备好所需要的摄影设备,包括摄像机、麦克风、三脚架、备用电池、存储卡等,以防万一出现设备故障或者意外情况。
二、构图在新闻拍摄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最终呈现给观众的画面效果。
摄像记者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构图。
在整体构图方面,需要考虑画面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即通过合理的角度和位置来呈现整体画面,使得画面看起来平衡和稳定。
在细节构图方面,需要着眼于画面中的细节,例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物体的纹理、颜色等,以丰富和生动地表现画面内容。
三、灯光灯光是摄像记者在新闻拍摄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环节。
好的灯光可以让画面更加清晰明亮,让内容更加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在室内拍摄的时候,摄像记者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灯具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亮度,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拍摄室外新闻时,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合理调整摄影机的曝光和白平衡,以保证画面质量。
四、运动拍摄在新闻报道中,有时会遇到需要进行运动拍摄的情况,如现场运动比赛、突发事件等。
这时,摄像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拍摄技巧来应对。
要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和角度,以便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运动的过程和规则。
要注意稳定性,运动拍摄中的摄像机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以避免画面抖动和失焦现象。
要灵活运用镜头和焦距,以捕捉到运动中的精彩瞬间和细节。
五、镜头语言在新闻拍摄中,镜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镜头语言是指通过合理运用摄像机的镜头和拍摄技巧,来呈现画面内容,表达主题和情感。
浅议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
浅议摄像记者的新闻拍摄技巧1. 引言1.1 摄像记者的重要性摄像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摄像镜头记录下现场的情况,将真实的画面呈现给观众,让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摄像记者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按下录像按钮,更需要具备专业的拍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抓住关键时刻,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保持画面稳定,正确运用光线,注意背景布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摄像记者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历史的瞬间,可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事件的真相,而不受到信息的篡改和挑选。
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摄像记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他们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随时准备好记录下每一个重要的瞬间,为观众呈现最真实、最全面的新闻画面。
1.2 摄像记者的基本要求摄像记者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素养、熟练的摄像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摄像记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摄像机的操作、拍摄构图、后期剪辑等方面的能力。
摄像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有力的新闻素材。
摄像记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新闻现场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及时抓住重要时刻。
摄像记者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的,不仅需要具备摄像技术上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观察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要求,摄像记者才能胜任新闻报道工作,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每一个影响世界的瞬间。
2. 正文2.1 抓取关键时刻在新闻报道中,抓取关键时刻是摄像记者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
抓取关键时刻意味着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把握住重要的画面内容,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关键瞬间。
这要求摄像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在抓取关键时刻的过程中,摄像记者需要不断保持警觉,随时准备记录下可能发生的重要场景。
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分析
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分析【摘要】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摄像记者负责捕捉画面,传达信息,文字记者则负责撰写报道,深化内容。
二者配合紧密,共同完成报道任务。
有效的配合能够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在信息获取和报道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沟通,协调行动,互相支持。
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如何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档成功的新闻节目。
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对于电视新闻采访至关重要,合作应该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新闻报道增添色彩。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摄像记者、文字记者、配合、信息获取、报道、案例分析、合作、重要性、现实案例、结论、尊重、理解。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是密切配合的关键角色。
摄像记者负责捕捉画面,通过镜头呈现事实,为观众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文字记者则通过采访和撰写报道,将事件进行深入解析和描述。
两者的配合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报道的效果和传播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通过电视的直观性和影响力,观众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世界上发生的重要事件。
而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则是保证报道质量的关键。
通过互相理解和尊重,两者可以更好地协作,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为观众呈现更好的报道。
本文将分析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角色和职责,探讨他们之间有效配合的重要性,探讨信息获取和报道过程中的配合方式,并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展示配合带来的效果。
最终得出结论,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对电视新闻采访至关重要,合作应该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2. 正文2.1 摄像记者的角色与职责摄像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摄像机捕捉现场的画面,为观众呈现真实、生动的视觉效果。
摄像记者需要具备出色的摄影技术和创意,能够准确地捕捉关键时刻和细节,使报道更加生动鲜活。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实践探究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和责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电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新媒体的兴起,让电视新闻传媒面临来自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为电视新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一直扮演着传播新闻事件和信息的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新闻素养和丰富的主持经验等基本素质。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
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快节奏和多样化传播方式。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角色转变和应对策略。
通过对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实践意义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特点和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记者在面对新的报道模式和要求时,需要不断适应和提升自身的能力。
研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实践意义重大,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提高报道质量和观众互动性。
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媒体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朝着更加多元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特点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过去以稿件撰写和现场报道为主要工作内容。
他们需要具备文采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简洁地传递新闻信息给观众。
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貌和声音条件,因为他们需要经常出镜在镜头前进行报道。
论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
论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采访可以获取新闻资讯、证据和见解,从而为新闻报道提供内容支撑。
在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至关重要,二者之间的协作可以提高采访效率,使报道更加全面和真实。
本文将探讨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有效配合,并提出一些具体的配合方式和注意事项。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工作职责不同,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完成一次有效的新闻采访和报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在采访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商讨采访的内容、重点和方向,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
在采访过程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及时交流信息,相互协助解决问题,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在采访结束后,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共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以便在下次采访中更好地合作。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助完成工作。
在采访现场,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可以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完成采访任务。
摄像记者可以帮助文字记者引导采访对象,适时提出问题,照顾和照护好采访对象,让文字记者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和素材。
文字记者也可以帮助摄像记者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引导采访对象的表演,做好后期文字报道的铺垫工作。
在采访整理和编辑时,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可以相互交换信息,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报道的编写和制作。
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助,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采访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对方的工作和需求。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的工作性质和职责不同,但二者都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采访中,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工作和需求,理解对方的工作压力和困难,共同面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应该相互理解对方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灵活调整工作计划,克服困难和挑战,共同完成采访任务和报道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中 可 有 可 无 ,其 实 这 个 观 点 是 错 误 的 。 在 采 访 工 作 合 主 旨 和 编 导 意 图 的 作 品 , 那 么 就 必 须 主 动 参 与 新 闻 采 中 ,摄 像 记者 的角 色 不 仅 不 是 可有 可 无 ,甚 至 可 以说是 访 , 不 是 被 动 地 接 受 工 作 。 目前 的 新 闻 工 作 中 , 许 多 摄 举 足 轻 重 ,不 可 替代 的 。因 为 电视 台如 果 要 播 出的 作 品 像记 者 并不 能 在 节 目录制 过 程 中掌 握 主 动权 ,整 个 节 目 没 有 在 摄 像 方 面达 到 很 高 的 水 平 , 那么 对 于 观 众 来 说 , 过 程 中 只 是被 动 听 取 别 人 的 意见 ,甚 至 有 些摄 像 记 者 根 这 个 作 品 是 失 败 的 。 一个 优 秀 的摄 像 记 者 ,要 知 道 自 己 本就 不知道 自己应 该做什 么 ,编导 怎么 说他 就怎么 做 ,完 全 忘 记 自 己 的 专 业 , 所 以拍 摄 出来 的 作 品 也 没 有 自 己 的 思 应 该在 工 作 中充 当什 么位 置 ,也应 知道 如 何定位 自己。
这 样才 会在 节 目录 制 的时 候 心 中有数 。
面 中 隐藏 的信 息 ,无 论 是遇 到什 么 样 的 拍 摄环 境 ,都 必
摄 像 记 者 必 须 在 摄 像 的 时 候 配 合 编 导 的 工 作 , 同 时 须在 最 短 的时 间 内熟 悉环 境 。对 于 每 一 种 环境 都 需要 展 现 自 己 的 主 导 性 , 表 现 出 自 己 驾 驭 不 同情 况 的 能 力 , 只 要 及 时 向 编 导反 映摄 像 过 程 中 出现 的情 况 ,及 时 沟通 , 这 样 才 能 够提 高工 作 效 率 ,才 能够 拍 摄 出满 足 观 众 需要 的作 品 。摄像 记 者 还 必 须 及 时 联络 团 队 中其 他 的 工 作人 员 , 并 把 编 导 的 意 图 告 知 其 他 人 , 使 整 个 团 队 团 结 一 心 , 避 免 工 作 失 误 , 保 证 节 目 的 进 度 。 摄 像 记 者 是 编 导 在 节 目主 旨 上 的 执 行 者 , 在 主 旨 的 基 础 上 发 挥 自 己 的 专 有 这 样 才能够 成 为 一名 专 业 的摄像 记 者 。 因 此 , 摄 像 记 者 必 须 要 和 编 导 及 时 沟 通 , 只 有 明 白 编 导想 要 表 达 的 内容 , 与编 导 的思 想 相 辅 相 融 ,才 能 够
色。 一部 优 秀 的作 品 不论 是 从 那个 方 面 , 包括语 言 文 字 的 运 用 和 图像 作 品 的制 作 ,都 需要摄 像 记 者 具备 坚实 的基 础 。摄 像 记 者 只有 打 造 具 有 可视 化 而 且现 场 感 的作 品 ,这 样 才 能 够 打 动观 众 ,抓 住 观 众 的眼 球 。
一
、
沟通 与执行 者
路 与特 点 。 这 样 的 工 作 方 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 会 导 致 摄 像 记 者 缺 乏 工 作
宝 , 电视 台如 果 想要 成 功 录 制 一 个 新 闻 ,那 么 需 要 一 个 须要 从专 业 的角度 、社 会 的角度等 各个 方面 去提炼 出最适 团 队联 络 人 ,摄 像 记 者 就 当之 无 愧 。因 为 新 闻录 制 的过 合 的 内容 。一份好 的素 材不 可能 是在 路边随 便用 相机 拍摄 程 十 分 的 复 杂 , 涉 及 的 事 务 也 五 花 八 门 , 其 中 包 括 记 者 出来 的,摄像 记者 必须 在 意新 闻的主题 ,在 实 际操作 中选
彗 C H 需 U A 景 N B 箦 U 0 Y B A N O I J A N
~ d U 1 l 5 0 : L T - - 第 昂 1 l U 期 总 第 昂 2 9 期 删
摄像记者在 采访工作 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黄 博
[ 摘 要 】摄 影 记 者 在 整 个 电视 媒 体 制 作 之 中 的位 置是 很 重 要 的 ,在 节 目形 成 的 过 程 中扮 演 着举 足 轻 重 的 角
结 果 , 只有 参 与 者 通 力 合作 才 会 优 化 工 作 效 率 。每 期 节
l 观 众 的 眼 球 。 同 时 摄 像 记 者 还 必 须 是 用 目都有 自己 的意 图和 宗 旨,这 些 需要 编 导 统 筹 ,所 以在 的精 彩 片 段 吸 弓 心 良苦 者 , 需 要 对 于 细 节 和 重 点 进 行 处 理 , 善 于 表 达 画 节 目开始 录 制 之 前 摄 像 记者 必须 仔 细 领 会 编 导 的 意 图 ,
用 到摄 像 记 者 ,所 以摄 像记 者 的责 任 很 重 ,也是 活动 在 在 拍 摄 过 程 中 , 摄 像 记 者 需 要 发 挥 自 己 的 专 业 , 在 目主 旨 的 拍 摄 视 角 , 及 时 准 确 地 选 择 素 材 , 用 转 瞬 即 逝 团 队 当 中 最 活 跃 的 人 。 好 的 电 视 节 目是 团 队 共 同 努 力 的 思 想 上 主 动 , 围 绕 新 闻 的 内 涵 , 主 动 出 击 , 寻 找 符 合 节
一
的 热情 ,节 目成 效 有 限 。 因此 ,摄 像 记 者 在 拍摄 过 程 中 个 节 目的 成 功 不 是 一 个 人 的 结 果 , 剧 组 是 一 个 必 须 要 发 挥 出 自 己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性 ,展 现 出 属 于 自 己 的 价 团 队 , 团 队之 间 的沟 通 和 合 作 是 提 高 团 队 效率 的制 胜 法 值 。摄像 工作 并不 是简 单将事 物事 件照 搬到 荧屏 上 ,他 必
的 出镜 、文 案 的 策 划 编 辑 、 音 响 的处 理 、 摄像 、录 音 以 取 适合 的角度 去反 映事 件应 该表 达 的思想 。好 的作 品不仅 及 外 出 的很 多 部 分 ,而 这些 过 程 几 乎 所 有 的 部分 都 需要 仅 只是 用高档 的器 材 ,还 需要一 个高 档 的摄 像 记者 。
【 关 键 词 】角 色 ;采访 工作 ;摄 像 记 者
【 作
者】 黄博 ,东莞广播 电视 台。
许 多 人 以 为摄 像 记 者在 节 目中仅 仅 只 是 采 集 照 片 , 误 以为 摄像 是 一 门浅 显 的 工 作 ,甚 至 以为 摄 像 在采 访 工
二 、拍 摄与节 目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