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2018秋)-教学文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小图书馆的概念,理解图书馆对人们的重要性;
2.掌握几何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学会用图形的大小比例判断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图形大小比例的判断。
三、教学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工具:书本、笔、黑板、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后问到在去那个地方需要哪个地方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图书馆的重要性;
2.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小图书馆。
2. 学习新知识
1.呈现小小图书馆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图中的内容;
2.介绍小小图书馆中收藏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图书的摆放方式,即“成排成列、整整齐齐”的原则;
3.利用黑板、小板书等工具,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引导学生区分两种图形的区别和特点。
3. 讲解小故事
1.引出故事主人公在小小图书馆借书的情节,让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图书的借阅原则和标准;
2.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理解使用图形大小比例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4. 巩固练习
1.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判断物品的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用图形大小比例判断面积的大小关系;
2.布置课后作业练习。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理解小小图书馆的概念,认识图书馆对人们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和特点,正确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关系;
3.学生能够用图形大小比例判断物品的大小关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电子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类法。
•学生能够通过找书或借书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电子图书。
•学生能够使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模拟图书馆管理流程。
教学内容电子图书馆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电子媒体来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类法,并通过模拟借阅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分类法我们知道图书馆分类法是图书馆广泛采用的馆藏图书及其他资料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它是按主题或学科把馆藏资料分门别类,使用一系列数字、字母、符号等标记系统所编写的图书分类号,从而标示出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料。
借阅流程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找书或借书的流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查找和选择电子图书。
积木模拟小图书馆通过使用电子媒体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类法,学生可以模拟小图书馆管理流程。
我们将提供积木或其他材料,让学生使用构建小图书馆。
学生可以分别负责借阅台、还书台、图书分类等区域的模拟,通过模拟图书馆管理流程,帮助小伙伴解决借阅问题。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PPT或其他媒体展示电子图书馆,让学生进行浏览和认识,了解图书馆分类法和借阅流程。
步骤二:学生操作电子图书馆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使用电子媒体浏览、找书、借书等操作,了解电子图书馆的使用。
步骤三:引导学生设计小图书馆老师分组让学生自由设计一个小图书馆。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书架、借阅台、还书台、分类号等等。
步骤四:学生合作模拟图书馆的管理流程老师在不同类别的书籍上分发借书卡、还书卡,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借阅和归还图书。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电子图书馆和图书分类法的认识。
•观察学生合作时的表现,包括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观察学生模拟小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是否按照所学知识进行操作的能力,例如正确借阅、分类、归还等。
总结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电子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类法,以及通过模拟图书馆的管理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图书馆书架上书的排列规律;2.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书馆书架上书的排列规律;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找出图书馆书架上书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书、卡片等;2. 学具:学生带回家的图书、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或图书馆看书时,是如何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的。
2.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书架上书的排列,尝试找出规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排列规律,并互相交流心得。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小小图书馆2. 板书内容:观察书架上书的排列找出排列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观察家里或图书馆书架上书的排列,找出规律,并尝试解决问题。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书架上书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类似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超市商品的排列、电影院的座位排列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四节内容,小小图书馆。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参观图书馆和整理书籍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和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图书和分类标签,以及一些整理工具,如篮子、盒子等。
学生们也需要准备一些书籍,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向学生们介绍图书馆的书籍分类和整理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分类和整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分类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3. 实践: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进行实际的操作,将一些书籍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和整理1. 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方法:使用分类标签和整理工具。
3.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尝试使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将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
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如物品的用途、颜色、大小等,将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新)
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教学内容三位数笔算减法。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骰子、方格纸。
教学方法情境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小朋友们,我想请大家帮个忙,我想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买些课外书,可是我不知道他们喜欢读什么书,你能帮我推荐一些吗?一、谈话导入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成为一个渊博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小图书馆。
课件出示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连环画118科技书87二、探索新知瞧!这是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少多少本?(一)解决问题1: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指名汇报,师板书236-118=(3)看算式,试着估计出得数的范围。
(4)指名学生说说估算的过程。
(让学生解释估算过程,目的是让其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5)进行计算。
236-118怎样计算呢?请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此题的计算方法很多。
有的学生用圈方格的方法,有的学生用凑整十数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解数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6)汇报、交流。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为突出。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4节《小小图书馆》。
2. 教学重点: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小小图书馆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小图书馆中的数学问题,如书的数量、借阅情况等。
3.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运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书馆的藏书量、借阅数量等。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统计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小小图书馆相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图书馆》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课后作业六、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提高作业:设计一道与小小图书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4《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图书馆藏书的购买和销售,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图书馆的图书信息,以及购买和销售图书的相关数据。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图书馆有多少本书吗?”,“如果图书馆想购买一些新书,需要多少钱?”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图书馆购买和销售图书的具体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小小图书馆”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类、排序、计数等基本统计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围绕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统计方法。
2. 扩展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分类和检索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如分类、排序、计数。
-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计方法。
难点- 理解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 解决实际问题,如图书馆书籍的分类和检索。
教具与学具准备- 图书馆模型或图片- 纸质图书或卡片- 统计表格- 计数器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书馆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管理图书馆的书籍。
2. 新授:介绍分类、排序、计数等基本统计方法,并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纸质图书或卡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分类、排序、计数。
4. 总结与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和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应用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其他场景,如超市商品分类、学校图书馆管理等。
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主题:小小图书馆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统计方法:分类、排序、计数5. 实践活动步骤6. 应用与拓展思考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制作一份关于自己家书籍的分类统计表。
2. 思考并记录至少两个可以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场景。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习如何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4. 应用:讲解如何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图书馆2. 板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图书馆,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上是对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如图书、书架)展示图书馆的情景,让学生分享他们去图书馆的经历,引导学生谈论图书馆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书籍的数量、借书的次数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1. 教学背景1.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小小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四课:图形组合2。
1.3 学情分析本班25名学生中,有3名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其余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学生习惯较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1.4 教学重难点分析1.4.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小小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
1.4.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过程设计2.1 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小小图书馆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去过小小图书馆,引出小小图书馆的话题。
2.引导学生阅读《小小图书馆》一书,并提问学生图书馆的设施和功能。
2.2 学习新知1.教师进行示范:将红色三角形和蓝色四边形组成楼房,让学生自由发挥,组成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图形。
2.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草图,让学生根据草图组合出相应的图形。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优美的图形组合。
2.3 探究活动1.学生观察小小图书馆,寻找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探究活动台本,完成任务要求。
2.4 拓展与巩固1.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象组合出优美的图形。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图形组合比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价3.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了讲授、示范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取黑板书写、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3 教学成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小小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事物。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3.学生能够建立数学概念,如多边形、正方形等,并能理解其概念内涵。
4.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棱柱、棱锥等物理实物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装。
5.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和图书,激发学生思考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建立数学概念,如多边形、正方形等,并能理解其概念内涵。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3.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棱柱、棱锥等物理实物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装。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建立数学概念,如多边形、正方形等,并能理解其概念内涵。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四、教学用具1.棱镜、棱锥、立方体等实物模型。
2.大量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纸片。
3.笔、尺子等文具。
4.数学故事书籍、科普类图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先通过科普类的幼儿图书,向学生展示图书馆中不同颜色、形状和规格的故事书籍。
激起学生对图书和阅读的兴趣,带领学生探究图书馆的奥秘。
2. 操练(25分钟)老师拿出手中的棱镜、棱锥、立方体等实物模型,邀请学生观察并交流不同形状的物品。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类、整理和归纳这些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角度、边数等特征,逐步建立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概念。
接着,老师把大量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纸片等教学用具拿出来,让学生自由拼装和创造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学生按照大小、颜色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整理。
3. 讲授(20分钟)通过故事书和图片,老师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棱柱、棱锥等物理实物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并讲解每个几何图形的概念内涵。
同时,老师借助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拼装和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4小小图书馆》word教案
小小图书室
教课目的:
1、指引学生探究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指引学生能联合详细情境进行估量。
教课重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计数器
教课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竖式计算
注意问题:(1)同样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个位上加 10再减。
(二)设境导入
1、获守信息
(1)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2)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取、整理信息
(三)探究新知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2、列出算式,小组合作,沟通算法
3、沟通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答(1)
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2)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5、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三)稳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如何才能算得又快又好?(五)作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第4课时小小图书馆【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1.结合“小小图书馆”的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减法(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退位的运算方法。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情境图。
1.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从图中你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小组内互说,再推选代表汇报。
(2)学生汇报。
生1:这是图书馆,有几位同学正在图书馆看书。
生2:我知道了故事书有239本,连环画有118本,科技书有57本。
生3:我知道了故事书最多,科技书最少。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解决图书馆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小小图书馆)二、探究新知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小组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把“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和“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这两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提问。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问题: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板书:239-118=)①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同学们给予指导。
②指名汇报。
生1:可以将118拆成100+10+8,先将239减去100,得239-100=139;然后将139减去10,得139-10=129;最后将129减去8,得129-8=121。
最后结果是121,也就是说239-118=121,所以故事书比连环画多121本。
生2:还可以借助计数器算一算。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数239,即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9个珠子,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在百位上拨2个珠子。
然后在计数器的个位上去掉8个珠子,在十位上去掉1个珠子,在百位上也去掉1个珠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计算图书馆的图书数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细心和耐心的品质。
教学内容教学主题1. 图书馆的图书数量计算。
2. “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2. 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法进行图书数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1. 理解“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2. 运用加减乘除法进行图书数量的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书馆场景布置的图片或模型。
2. 图书卡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展示图书馆场景布置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等分”和“包含”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图书卡片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图书卡片。
2. 学生通过加减乘除法计算自己组内的图书数量。
3.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总结与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减乘除法在计算图书数量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图书馆2. 板书内容:- “等分”和“包含”的概念- 加减乘除法在计算图书数量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并解决一个与图书馆相关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等分”和“包含”的概念,并能通过加减乘除法进行图书数量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 小小图书馆(1)-北师大版
《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小图书馆》一课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三位数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首先安排了解决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问题,然后是退一位的减法问题,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相同数位对齐和“退1当十”的计算道理,同时展示多样的算法。
最后结合情景图和算式,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体会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笔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的计算经验,也明白了“当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1当十”的道理。
同时,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
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人,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大学习过程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教学目标: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减法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减法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减法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计算中“借1当十”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我们的好朋友笑笑也喜欢看书,今天,她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看那里面藏着哪些数学知识?请带上你善于观察的眼睛,乐于思考的大脑,我们出发了!二、探究新知,尝试计算。
1.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数学问题:(1)《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2)《连环画》比《故事书》少多少本?(3)《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4)《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多少本?(5)《连环画》比《科技书》多多少本?(6)《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设计意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有意义。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小小图书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书馆的运作和管理,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和阅读习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书馆的基本构成:书籍、书架、阅览桌等。
2. 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借阅、归还、整理、维护等。
3. 图书馆的数学问题:如何合理摆放书籍、如何计算借阅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构成和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图书馆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书馆模型、书籍、书架、阅览桌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构成和日常管理。
2. 新课导入:讲解图书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图书馆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5. 总结提升:总结图书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图书馆2. 板书内容:- 图书馆的基本构成:书籍、书架、阅览桌等- 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借阅、归还、整理、维护等- 图书馆的数学问题:如何合理摆放书籍、如何计算借阅量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包括书籍的选择、摆放和管理等。
2. 让学生调查并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 小小图书馆(1)-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4 小小图书馆(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使用小小图书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小小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知道如何使用小小图书馆。
2.认识小小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小小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小小图书馆是一种小型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图书。
本次课程,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小小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步骤(1)引入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小小图书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习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小小图书馆的界面,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功能?(3)实践接下来,老师将给同学们出几道题目,请同学们使用小小图书馆自己尝试解决。
1. 某学校图书馆共有400本书,其中100本是英文书,请问中文书有多少本?使用小小图书馆,依次输入数据:总数为400,英文书为100,求中文书。
2. 某学生借了10本书,其中3本是英文书,请问还剩下多少本中文书?使用小小图书馆,依次输入数据:总数为400,英文书为100,已借为10,已借英文书为3,求剩余中文书。
3. 一本中文书的价格是5元,一本英文书的价格是10元,请问这400本书的总价值是多少元?使用小小图书馆,依次输入数据:总数为400,中文书价值为5元,英文书价值为10元,求总价值。
(4)总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次的学习内容,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小小图书馆有哪些作用?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小小图书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操作中,同学们发现使用小小图书馆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兴趣和动力。
课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小小图书馆练习题,巩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规则、竖式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除法。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规则。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步骤以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图书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减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数器”等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减法的计算原理。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体验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数学的美妙之处。
2、通过逐步计算,计数器等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减法中的“退位”:不够减的时候要向前借“1”。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课件2)同学们平时喜欢读书吗?相信很多同学对图书馆并不陌生,但是大家有想过里面各种书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让我们走进“小小图书馆”,看看它的藏书情况。
(二)探索新知
(课件3)通过ppt里的表格,你们知道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吗?知道如何列式吗?
生:知道,239-118
(课件3)师:与上几节课不同,这节课出现了减法,那么减法如何计算呢?
生:也可以用逐步计算,计数器和竖式计算三种方法。
师:有同学说,可以用之前学的三种方法,那么我们一种一种的来尝试吧。
第一种是逐步计算,还是像之前那样,用向右的箭头和数字,线表示吗?
生:有点变化,之前加法是向右,现在减法就得向左,开始的被减数要写在右边。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一位同学上来尝试着画出来吧。
指名学生上台作答并讲解。
(课件4)师:第二种方法是计数器,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计数器,拨一拨,看得数是多少。
指名学生演示并回答:239-118=121。
师:第三种方法是竖式计算,哪位同学能预测下该如何计算?
学生上台写出
239
118
121-。
(课件5)教师讲解不退位三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减。
(课件6)师:以上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让我们看到第二个问题。
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这个问题如何列式呢?
生:118-57
师:同样地,我们要来探索如何计算出这个式子的结果,依然是刚才的三种方法,这次直接请同学们上来演示。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学生上台进行逐步计算,计数器演示,
(课件6,7)此二种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教师只需讲解。
对竖式计算,学生出现不过减的情况时教师引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用竖式计算118-57的时候,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退位减法。
(课件8)同样地,我们需要让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减,再用十位的数相减时,1
-5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向前一位,也就是百位借“1”,百位上的1表示什么呢?
生:100。
师:对,把100放到十位的话相当于多少个10?
生:10。
师:正确,所以我们向前借“1”之后十位就有11个10了,这时候,11-5就够减了。
而百位的1被借走之后已经没有了,所以百位是0。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退位减法的计算。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个数位向前面一位借了1,都相当于这个数位本身增加了10,而前一位减少了1。
(课件9)师:学完了退位减法,请同学们说一个139-57可以解决的问题。
并算一算。
生: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教师根据学生所答讲解。
(三)巩固练习
(课件10) 1、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66-124=
____________________|
266
592-254=
____________________|
592
学生做,老师展示答案并讲解。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算一算。
300+( )=580;( )+80=320;560-( )=350;( )-470=240
(课件11)学生做,老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计算过程,展示课件讲解。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我们学会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逐步计算
计数器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数位相减
不够减的向前借“1”
七、教学反思: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中三位数笔算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小小图书馆”这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本着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继续培养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本节课中,我依据教材创设的情境,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让学生用之前学习加法用过的探索方法进行尝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