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管理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二级学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

二级学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

是刚毕业的学生担任 , 他们 自己就业的经验远远不足 ; 其次 , 辅导员在专业知识上也较为缺乏 , 对于职业指导专业知识也 是通过短期的书籍阅读及 网页搜索积累起来的 ,缺乏专业 性 ,从而更加无法保障课程质量 。 三 对加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 1 .合理设置课程时间,做到贯穿大学学习阶段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1 5年 第 1 1期
二级学院研究 生的管理模 式
孙怀林 扬 州大 学建筑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 国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 具有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任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 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研究生的管理模式也应该进行创新。本文从研究管理的现状出发 ,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指导课程重担的这一实际情况,有利有弊 ,应该取其优势 ,
如更 了解 学生个 性 ,也要 补 其不 足 。


规划 , 当他们真正面对就业压力时就感到手足无措了。 从收 集到的问卷中显示 ,9 0 %的学生表示上课后 ,了解到了就业 中的一些核心竞争力是求职及保职中必须具备的 , 但 由于即 将 走 出校 门进 行 职 业 选择 ,缺 乏 时 间和 途 径再 进 行 能 力 提 升 ,因此均建议将该课程提前到大三开设。甚至有部分学生 建议将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合起来放到低
生管理工作是主要 由高校研究生处负责 ,占主导地位 , 而二 级学 院只是根据高校研究生处 的教学章程来进行本学 院的
了“ 学 校专 门 的职业 指导 老师 ” , 只有 3 . 4 %选择 了 “ 辅 导员 ” 。
人数众多 ,而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往往采取大班授课制 , 而

基于高校研究生二级学院培养模式多样化探析

基于高校研究生二级学院培养模式多样化探析

是衡量一个 国家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 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及
其潜力 的一个基本标 志。川当前 ,由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的 设置呈现 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态势 ,因此 高校研究生管 理逐步走 向二级 院系管理。 伴随着研究生规模 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 日益凸现 ,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尤 其是进入 2 世纪 以后 ,随着发达 国家高等教育 的普及化 和 1
中图分 类号 :G 4 . 630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7 — 6 6( 0 9 3 0 5 — 2 2 54 20 )0 —0 6 0 6
研究生教育是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其质量和数量

些导 师忙于 自己的教学 和科研 ,对研究 生的学术活 动关 的状况 缺乏 了解 ,科研能力 、创 新意识不强 。在调查 中 ,
摘 要 :研 究生教育与社会 、经济 、科 学技 术发展相 互 关联相 互作 用。社会越来越 需要通 才型 、交 叉 型 、复合型 、创 造型人 才,相应地 必然要求 高校研 究生二级 学院建立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多样化 的人 才 培养模 式。对某所理工类高校百名研究生的调 查结果体现 了高校二级学院培 养模 式存在 的问题 ,只有 多样 化 的培养模 式才能完善课程设 置、提 高学术 氛围,从而适应社会 需求 。 关键词 :研究生 ; 教育 ; 养模式 ;多样化 培
心不够 ,使研究生 感到学术视 野狭隘 。对本 学科在 国际上
有将 近 8% 的研究生认 为现阶段 的研究生培养 中 ,学术 氛 0 围不够 浓厚 ,学生 参加本专业及 跨专业 的学术报告 的机 会
都较少。 吲
二、高校研究生二级学院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因素 。随着我 国社会经 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 对 . 高学历 、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许多职位 明确提出仅 招聘研究 生,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攻读研究生来 提升 自己的能力 、水平 ,以谋求 自身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教

对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作者:王洪江等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摘要: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流。

在实行二级管理过程中,一些院校面临着人员经费、责任划分、信息沟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明确责任,提高效率。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校院二级管理;研究生教育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16-03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和研究生教育类型的多元化[1],传统的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实行校、院二级研究生管理模式已成为客观现实的需要。

国内的许多院校已经完成了或正在经由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向二级管理模式的过渡。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做到校、院的统分有机结合,如何高效地提高研究生管理效率和质量,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1经费和人员不足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在校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与研究生数量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高校迫于人事制度、编制等问题,其研究生管理队伍数量仍然保持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各二级学院只能指派少数教师兼职做研究生秘书,负责所有研究生的各项工作,甚至是其他行政事务工作。

这无疑增加了现有管理队伍的工作负担,管理质量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在经费保障方面,一般是由研究生院按计划把一年的研究生经费拨付到二级学院,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支配。

这些经费包括研究生课程课时费、研究生课程实验费、研究生业务费、学生活动经费、管理费等项目。

课程建设费、实习基地建设费一般由学校专项拨付。

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研究生院往往不愿意把经费拨付到二级学院或者拨付经费不充足,导致二级学院在开展工作时往往捉襟见肘,不得不考虑开辟其他经费渠道,比如学科经费等。

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摘要: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是研究生教育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体制。

本文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出发,分析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的现实背景,对二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特定实际管理工作环境下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一级管理模式,即研究生院模式(也称集约式管理模式),行政管理相对强一些;一种是二级管理模式,即松散管理模式,以导师和院系管理为主,学术分量相对强一些。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和培养类型的进一步特色化,研究生统一由学校研究生院(部)进行一级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研究省教育管理模式,逐渐转变自身职能,适当下放管理权限,实施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

而如何在二级管理模式下更为有效的开展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课题。

1 高校研究生教育实行二级管理模式的现实背景1.1 适应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扩大化的需要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在校人数从过去的几十人或几百人发展现在的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有的高校已经达到上万人。

研究生培养方式日益增多:学术型、专业型、工程硕士等。

在这种形式下,原有的研究生院一级管理模式和少量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

从科学的管理的角度出发,实行二级管理成为研究生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对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管理也提出改革的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校级研究生教育职能部门面临着转变职能、下发权利的问题。

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研究生院的职责的规定“根据国家计划、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研究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遴选硕士生指导教师,加强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等等。

研究生教育中的二级管理模式探讨

研究生教育中的二级管理模式探讨

研究生教育中的二级管理模式探讨【摘要】研究生教育中的二级管理是目前众多高校普遍采用的研究生管理模式。

理顺学校研究生部(处)与二级院(系)的关系,将管理规范、科学化,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集约式管理模式,即研究生院模式;一种是松散式管理模式,以导师和院系管理为主。

大部分院校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即二级管理模式。

一、研究生部(处)和院(系)在二级管理模式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二级管理模式中,研究生部(处)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它的主要职责是从宏观上制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发展规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并与相关职能部门保持横向联系,实施宏观调控。

各院系的主要职责是在保证学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根据自己院系的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予以实施。

1、培养过程管理中学校研究生部(处)和院(系)的各自作用培养方案是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规范管理、培养质量检查与评估的重要依据。

培养方案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和论文要求等基本内容。

研究生部(处)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学校层面进行全局性的考虑,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参考其它兄弟院校的做法,最终形成对各院系制定培养方案的统一意见。

2、导师管理中学校研究生部(处)和院(系)的各自作用我国研究生的培养都采用导师负责制,从研究生进入学校,就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初步确定了自己课题的大致研究内容。

然后又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对自己课题有帮助的课程。

导师拥有很大的自由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但由于近几年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平均一个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数也在成倍增长,导师的精力毕竟有限,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得不到保证。

为此,研究生部(处)会同院(系)采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导师水平。

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C lg a u t td ns ec ig Qu ly Mo i rn ol e Grd ae Su e tT a hn ai nt ig e ’ t o
S se / C e w i i u p n , h n ne g y tm / h n Xi e , n igZ a gJ fn LJ i Ab t a t a u t t d n a h n u  ̄ mo i rn y tm n sr c d a es e t e c ig q Mi Gr u t nti g s s o e i
监控 的角度来说 , 教学质量 信息 的收集 、 标准 的建立 、 评价 、 反馈 与激励等构成 了其几大要素 。二级学 院教 学质量监控 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 生教学管理 工作 , 行强有力 的组织 协调 , 进 才能建立科 学 的 、 可操作 的 质量监控体系。
g a u t t e s p sfr r a ur st m p o et e c i g r d a esud nt, ut o wa d me s e oi r v heta h n
q ai mo i r g s s m,a d n u e t e mp o e n o ul  ̄ nt i y t on e n e s r s h i r v me t f
3 二级 学院研 究生教 学质 量监控 中出现的 问题
二级学 院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 “ 研究生部下发通 知 , 学
院按 时完成 , 上交数据 、 材料 ” 的单方 向的培养管理模式 , 没 有发 挥二级学 院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研究 生招生规模 的扩 大 、 究生规格 的丰 富 、 研 管理重心 的下移 , 究生培 养管理 研 出现 了很多新的问题 。 31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制度不健全 . 随着校 院两级管理制度 的实行 ,二级学院主要 承担起 具体 的教学管理工作 , 二级学院已成为 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的 主 体 ,其对 研 究 生 课 程 的教 学 质量 特 别 是 课 程 满 意 度 有 评价和监督 的责任 。 江苏科 技大学 电信学 院为例 , 以 2 1 - 0 2 年共 开设 4 0 2 1 学 1 6门课 程 , 全 院研 究生 9 1 次 进 对 4人 行课程满意度调查 问卷 , 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满意度为 9 . 51 %, 表明学生对本 院研究生教学 质量 还是 比较满意 的,但其 中 也有一些问题急需重视 , 问卷调查中有学生反映个别教师备 课不充分 和授课时数少于 2 1 3课时 , 这与二级学 院的研究 生 教学质量监控 制度还不全 面有关 。虽然学院 已建立 了相 关 的教学管理制度 , 但主要针对本科教学 , 对于研究生教学 质 量监控还 没有形成一套全 面 、 科学 、 效 的规 章制度 , 研 有 对 究生课程教学的内容 、 目标 、 授课 计划 以及执行情况 的监 督 评价标准不够 明确 ,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健全。 32 教 学 质 量 的 信 息反 馈 系统 滞 后 . 教学质量监控 的核心是反馈 , 只有准确 、 有效 的信 息反 馈和及 时处理才能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 , 高 校二级学院教 学质量监控体 系不能发挥作用 的一个 主要 原 因是信息反馈 和处 理的结果不衔 接 , 沟通渠道 不畅 , 没能形 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机制 ,导致 教师不能及时发现 自身存 在 的问题 , 以及 时改正和提高 , 难 使教 学质量监 控难 以执行 、 流 于 形式 。

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实施与模式创新

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实施与模式创新

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实施与模式创新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如何更好地适应规模发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研究生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逐渐转变自身职能,适当下放管理权限,实施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

一、实施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的现实背景1.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一方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人数已经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33万人,在校研究生数由1980年的2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0多万人,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〇〇万人;有的学校或院系在校研究生与在校本科生的人数已经出现“倒挂”的现象。

另一方面,培养类别趋于多样化,除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研究生外,高校还存在非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异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

另外硕士研究生的学制要求也不统一,有的2.5年,有的2年,有的3年,甚至学校内部不同的学科学制也不完全相同。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也在不断推进内部各项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如何在规模扩张的条件下保证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高校都陆续出台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从学校层面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招收优秀生源等;从研究生层面看,陆续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预答辩制度、论文双盲评审制度、论文质量抽查评估制度等。

工作量的成倍增加,给学校研究生教育职能部门(研究生院、部、处)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发展和深化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学科建设是髙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互为需要、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和水平。

研究生规模的迅速发展,促使学校进一步重视学科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

浅析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

浅析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摘要:研究生二级管理制度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模式中,逐渐受到各高校认可。

二级管理制度可以更大更有效的发挥学生团体、学院和研究生院的作用。

不但有利于学院及导师直接与研究生保持较紧密的联系,提高对研究生的管理效率,有利于院系管理人员发挥自主管理功能,更有利于学科及专业的发展及壮大。

关键词:二级管理;学院;研究生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改进和加强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施院校的二级管理便是在此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方式,旨在更好地发挥管理者的作用,提高在校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造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高科技、高水平的人才。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是集约式的管理模式,即研究生院模式。

由学校统一制定各学院、各专业研究生的每个培养环节的实施方案,统筹管理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成绩及日常事务。

第二种是松散式管理模式,即二级管理模式。

此种管理模式中,以院系和导师的管理为主。

研究生院(部)的职能主要变为根据上级和学校的宏观决策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研究生基本管理条例,并与研究生培养的职能部门保持联系,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院系及导师根据研究生院的管理方向及目标,结合学院及专业特色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的日常培养及管理工作[1]。

二、研究生二级管理的重要性1.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

既可以使学校研究生院的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和讨论研究生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又因为学院及导师成为研究生管理和培养的主体,能够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院内部各种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2.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

我国研究生总人数迅速增加。

高校二级单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初探

高校二级单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初探

高校二级单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初探作者:孙鸽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1期孙鸽(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奖学金制度调整后的逆激励问题、导师指导学生能力不足、研究生管理部门停留在事务处理部门等问题,提出了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导向和激励作用、强化导师师德教育及责任感教育,实行动态评价、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反馈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管理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05-022008版培养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松散放养式的研究生培养状况,逐渐形成了由研究生课程学习、专题研讨、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全面的管理制度,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育部从2012年又开始推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对优秀的博士,硕士的奖学金资助力度大幅提高。

优秀的博士三年下来最高可能获得9万元的奖学金资助。

政府通过各种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改革,在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投入,期望以此来提高我国的整体科研能力,让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能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然而从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以本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1 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问题分析1.1 研究生奖学金调整后的逆激励问题目前的研究生奖学金实行的是全面覆盖原则,即只要研究生通过统一考试考入所在高校且档案调入,则100%的研究生享受奖学金的资助。

最初,研究生三等学业奖学金能够提供学费一半的资助。

自2013年开始,三等奖学金资助力度从免一半学费改为学费全免。

这样的奖学金制度的改革本意是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科研活动,多出高质量的成果。

大学校院(部)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细则

大学校院(部)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细则

大学校院(部)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实施规范为充分调动学院研究生教育改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XX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XX大学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规范。

一、学校工作职责学校主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检查评估和服务协调等措施,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工作部(处)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统筹全校研究生教育的改、发展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规章和制度,规范研究生教育全程管理,发挥校内外协调功能,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强化监督与激励机制。

具体职责如下:(一)研究生管理1.在校委的指导下,制订全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计划和有关政策,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活动,指导和服务学院基层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2.指导研究生会开展各项学术、文体活动;3.规划和组织全校研究生“三助”工作;4.组织研究生重大活动与典礼仪式;5.负责研究生奖惩条例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条例的制定与实施;6.组织各类研究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的评定和管理;7.处理违纪事件和突发事件;8.协助做好与研究生相关的其他工作。

(二)研究生招生1.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发展规模,制定上报研究生招生规模计划;2.统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开展对外招生宣传;3.分配各学院招生计划数;4.组织初试自命题科目的命题、阅卷工作;5.根据录取标准,报学校审核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录取要求;6.组织学院实施调剂、复试和政审工作,审核考生资格;7.审核学院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报学校审核录取;8.统印制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三)研究生就业1.发放就业协议书、就业表;2.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发布研究生求职简历;3.组织研究生参加高层次招聘会;4.提供就业指导;5.定期上报就业率和就业数据;6.协调、督促、检查学院就业工作;7.办理就业手续、发放研究生就业报到证。

学校、学院、学科三方协同管理体制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学校、学院、学科三方协同管理体制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学校、学院、学科三方协同管理体制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进入迅速膨胀的阶段。

截至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已达到550000人[1]。

招生规模中博士生65000人,硕士生485000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已达到空前的扩大,人才培养类型不断多元化,学科结构也逐渐趋于完善,目前基本上已经建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由于研究生的招生增长速度过快,培养规模逐年攀升,原有的各校院级的体制已不能很好地管理和监督偌大的一个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各种矛盾和缺陷已愈发凸显[2-3]。

因此如何在校院级管理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校院双向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更趋和谐,并促进研究生教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升,已成为各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迫切任务[4-5]。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实施的背景,论述了该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并探讨了该管理模式运作过程中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一研究生教育的三级管理模式从高校研究生招生发展趋势看来,以往实施的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如何对学校、学院、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关系进行调整,激发学院的活力,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办学资源,从而在现有的条件下获得资源要素重组的最佳效应,这就涉及到如何优化研究生培养中的校院两级管理的问题[6-7]。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在原有的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上增加一个第三级管理,即学科管理。

它的实质是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把大量职权下移到学院(系)、学科两级,通过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内容,规范管理行为,改变职能过于集中的现状,充分调动院(系)、学科两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校级研究生管理机构在研究生院院长领导下,执行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定和实施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监督。

论二级学院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论二级学院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2009年10月第13卷第5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Jo urnal of Y angzho u Uni ver s i t y (Hi gher Ed ucat ion St udy Edi tio n)Oct 12009Vol 113No 15论二级学院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王 琴(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研究生急速扩招后,研究生管理二级学院负责制成为各高校不约而同的选择。

二级学院在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教育管理角色。

建立规范化的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二级学院;二级学院负责制中图分类号:G 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606(2009)0520063203 全国200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475000人,其中国家计划386931人,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招生计划88069人。

招生计划中,博士生60000人,硕士生415000人。

其后又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招收今年考研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而1991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只有近9万人,2004年也才80万人。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高速扩张,旧有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和模式已经严重不相适应,二级学院负责制成为许多培养单位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二级学院负责制模式下,校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申请等各个环节仅实施宏观调控,二级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则担负主要教育管理的角色。

因此,二级学院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建立较完善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各培养单位探索的重点所在。

近年来,笔者所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根据自身研究生培养实际,以规范化为中心,在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制度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以规范化建设为中心,学院内部采取“学院-学科-导师”三级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形势下二级学院的生培养管理

新形势下二级学院的生培养管理

2012年10月第31卷第10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Oct.2012Vol.31No.10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0.004收稿日期:2012-04-28作者简介:李俊萍(1969-),女,河南柘城人,讲师,从事教学教务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二级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李俊萍(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12003)摘要:随着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产生,仅仅依靠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远远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进行督导越来越迫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越来越需要完善。

为此,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了研究生督导组,制定了《研究生督导工作条例》,保证了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质量。

关键词:二级管理;研究生培养;督导制度;质量监控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0-0007-02随着我校研究生培养规格的不断丰富,授权点学科门类的逐渐增多,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逐步推行了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模式。

研究生部,即研究生教学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和宏观管理,为各专业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创造宽松环境,提供良好服务,协调各方面关系[1];基层培养单位,即各专业学院,则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二级管理模式的推进,研究生教学管理重心逐渐下移,教学管理也有原来的学校直接管理发展到现在的由学校宏观管理,学院在研究生招生调剂、研究生复试、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等微观方面进行直接管理的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电子信息学院督导组的成立和督导工作条例的完善。

一、目前学院的研究生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院目前有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传动与电力工程3个学术型学位授予专业,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专业型学位授予专业。

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

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

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高校二级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把学科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控制、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等职责全权委托给院系,实现了高等教育的立体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本文从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进行探析,旨在明确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提供参考。

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内部的组织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职能。

一般来说,高校二级学院相对于专业(系)设置更加综合化,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础上集成师资和教材资源,构建起高校内部的专业群。

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由院系首长负责的学术领导模式、由行政机构负责的职能组织模式、由教学团队负责的专业教学模式以及由全体教师参与的共同管理模式。

学术领导模式是高校二级学院的核心管理模式。

院系首长作为学院的最高负责人,负责院系的发展规划、组织管理和学科建设。

他们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师资队伍,推动学院的发展。

学术领导模式的优点在于强调学术导向,注重培养学院特色和优势学科,有利于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术领导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领导者个人能力和水平对学院的发展影响较大,可能因为个人偏好而导致学院的发展方向不确定。

职能组织模式是高校二级学院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组织和协调学院内部的职能部门,实现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职能部门包括院办、教务处、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科研处等,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职能组织模式的优点在于明确分工、任务明确、管理规范,能够高效地进行学院的日常工作。

职能组织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部门之间容易存在界限不清、协调不畅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效应。

专业教学模式是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由教学团队负责,教学团队由若干专业教师组成,所教授的课程具有深入研究和专业背景的特点。

各二级学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三篇)

各二级学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三篇)

各二级学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二级学院是制度对学校管理和教学进行分层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将学校的管理权限下放至各个二级学院,可以更好地适应各学院的实际情况,提高学院内部的自主权和协调性。

在二级学院中,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学院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对各二级学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学生对这一制度的了解和认识。

一、三会制度三会制度是指学院建立学术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委员会,通过这三个会议形式来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要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

三会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学院内各项工作在各个方面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学术委员会是学院内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学院师资力量和学术影响力较高的成员组成。

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学院的教学计划、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重要事项,并进行相关决策工作。

学术委员会还可以对学院内的教师进行评价和激励,促进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

研究生教育委员会是负责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机构,主要职责是拟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选题和导师分配等工作。

研究生教育委员会还负责对学院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生工作委员会是负责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机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生管理细则、组织学生活动和解决学生问题等。

学生工作委员会还会定期与学院学生代表座谈,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通过建立三会制度,可以使学院内部的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和民主,实现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院的整体发展。

二、两制制度两制制度是指学院建立院系制和实行行政、学术两管制的管理模式。

院系制是将学院划分为若干个院系,并设置相应的院系主任和教学、科研等相关职能部门,将教学与科研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

行政、学术两管制是指学院内的行政管理权和学术管理权分别由行政部门和学术委员会来负责。

两制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院的管理效率,加强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理模 式 , 利于加 强硕 士研 究生教 育 工作 , 高培 养质量 。 有 提 文章通过 在我校 基础 学院实行研 究生教 育二 级管理新 模式 的过 程 中, 根据 不断
的 实践 , 结 一 些 经验 , 论 了如 何 注 重 推 进 和 谐 管 理 . 善 人 员配 置 , 确 引导 学 生 , 强 人 文 教 育 管 理 和 导 师 队 伍 建 设 , 确 保 研 究生 总 讨 完 正 加 以 的培 养 质 量 问题 。 关键词 : 医药院校 研 究生教 育 二级 管理 模 式探索
费 、 医 药 行 业就 业 困难 而 教 育连续 多年大规 模扩 招 , 招 2 确 保 工 作 实 施 , 善 人 员 配 备 完
生 规 模 大 致 以 2 %~ 3 %的 速 度 递 增 , 0 O 到
实行研究生教 育二级管理后 , 系 、 院 研 产 生 了 一 些 心 理 压 力 , 果 不 进 行 正 确 引 如 2 0 年 在 校 人 数 是 2 0 年 的 2 多 。 着医 究 所 在 研 究 生 培 养 工作 中承 担 着更 重 要 更 导 , 会造 成 不 良后 果 。 究 生 群 体 相 对 本 09 02 倍 随 将 研 药 院 校 研 究 生 教 育 规 模 扩 大 , 养 质 量 要 直 接 的 责 任 , 究 生 管 理 人 员要 承 担 更 多 科 生 具 有 更 强 烈 的 自我 认 同 感 科 更 培 研 更 学
中 图分类 号 : 2 G5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9 ( 0 0 0 () 0 1 — 2 1 7 —9 5 2 1 ) 3 a- 2 0 7 5
业 形 势 的 严 峻 , 心 如 意 的 工 作 越 来 越 难 称

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为了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健全责权明晰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根据我校现有研究生教学与管理资源,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学院和各研究生培养二级单位(指具有研究生培养职能的学院等二级单位,以下简称二级单位)应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有关管理文件,实行依法办学。

第二条研究生学院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和校级管理文件,组织安排研究生教学,检查和评估研究生培养质量,协调和指导各二级单位的工作。

第三条二级单位组织落实并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校文件规定的权限内,制定本单位有关的管理文件,负责本单位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

第二章研究生学院工作职责第四条制定和修订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

第五条组织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审核与培训。

第六条审批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资格。

第七条制定和修订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文件,组织审定各类别研究生培养方案,审查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条下达研究生教学任务,统筹安排研究生校级公共课,协调各二级单位安排专业课;下发教学任务书;统一调配研究生教室。

第九条组织研究生网上选课。

第十条办理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印刷手续,安排研究生考试时间、地点。

第十一条负责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和学术报告成绩的备案工作,成绩更正的审核工作;出具考博和就业等校外用成绩单。

第十二条审批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无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二级单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委员会组成,以及硕士生学位论文随机抽查匿名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审核各类研究生毕(结、肄)业信息和学位信息,起草毕(结、肄)业文件和学位授予文件,印制毕(结、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第十四条负责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管工作,包括监督指导二级单位开展教学检查、检查二级单位在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和预答辩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

基于SWTO分析的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探究

基于SWTO分析的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探究

基于SWTO分析的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探究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的探究变得日益重要。

在提升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加强学术研究能力方面,创新性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探究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1. 师资力量雄厚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在我国拥有较高的地位,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

在研究生培养中,师资力量的雄厚将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实验设施完备医学院校拥有现代化的实验设施和医疗资源,能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促进其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

3. 学术氛围浓厚在医学院校,学术氛围浓厚,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其对于学术的执着和热爱。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1. 管理体系滞后医学院校的管理体系相较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无法完全满足研究生二级管理的需求。

这种滞后将对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 人才培养质量不稳定由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和实践环境与资源不足,导致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

3. 教育理念单一医学院校的教育理念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较为僵化和固步自封。

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将为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创新性模式的推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 合作交流机会增多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机会不断增多,医学院校有机会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3. 社会需求增大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能力要求也得到了增加,这为医学院校提供了推行创新性管理模式的需求支持。

四、外部威胁(Threats)1. 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医学院校面临着来自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压力,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提升才能与其他院校竞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1月 第3 3卷第 1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mM o f He i l o n  ̄ i a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J a n . 2 0 1 4
V0 1 . 3 3 No . 1
良好 的效 果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1 0
合, 就是要改 变过去以知识 灌输 为中心 的教育教学模 式 , 注 重学生思考能力 、 想象能力 和创造 能力 的发 展 , 使学 生在学
习中学会思考 , 在思考 中学 习 , 形成 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
注重知行统一 , 就 是要在 教育教学过 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
关键词 : 二级 学院; 研 究生 ; 培养质 量; 管理模式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3 .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4 ) 0 1 — 0 0 0 9— 0 2
1 引 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 中的最高层次 , 其 培养质量
力 的培养 , 坚持教育与生产 劳动 、 社会实践相结合 , 让学生不 仅学会知识 , 还学会动 手动脑 , 学会做事做人 , 学会与别人共
基金项 目: 2 0 1 2 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教学改 革研究项 目“ 自动化领域 研究生 培养质 量保证体 系研 究与实践 ” ; 2 0 1 1 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全日 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 生培养 的全面风 险管 理” ; 2 0 1 3 年 中国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 基于 E R M框架 的协同创新环境下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 教育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 ; 2 0 1 2 年黑 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年度项 目 “ 区域创新体 系中黑龙 江省全 日 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的全面风险管理” 作者简介 : 于立君 ( 1 9 7 5 一) , 男, 黑 龙江安达人 , 教务办主任 , 副教授 , 博士 , 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家的建设靠人 才 ,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研究生教 育是培养创 新型人才的主渠道 , 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在某种意 义上可 以说 代表了国家科学技 术的研究 水平 。高等 学校二 级学 院建立 研究 生教育质 量保证体 系 , 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 教育质量 的 根本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 教育 的一个重要主题 , 也是 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的根本保 证。因此 , 应建立健 全合理 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 建立和完善包括招生 、 培养 、 学 位授予 等各个环节 的专业学位质量保 障体系 , 在研究生 培养 过程 中 建 立质量监控体 系和科学 的管理 制度 , 采取一系列方 法和措 施 对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有效监 控 , 及时发现和解决 存在 的 问题 , 使研究 生培养质量达 到预期 目标 , 并 确保更新教学 内容 ,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 法与 教学手段 的改革与创新 , 自行 开发多媒体课件 , 采用 启发 式 、 讨 论式 、 研究式 、 案例式 等教学 方法 , 推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型 向研究 型教
学 转变 , 促进 学生的学 习方式 由接受型学 习向探究型学 习转
2 自动化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几点做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 院在研 究生 招生 规模不 断扩 大 的同时 , 深刻认识到 培养 质量 的保证尤为突 出和重要。为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学 院针 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监 控体系 中影 响要素进行分析 , 从 以下 方面 开展 管理工 作 , 并取得 了

要: 高等 学校二级 学院建立研 究生教 育质量监控保证体 系是保 证和提 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基 于此 。
根据 目 前研 究生的培 养现状 , 分析 了提 高研 究生培 养质量 的各 关键要 素 , 论述 了二级 学院提 高研 究生培养质量的管
理模式 , 以期为提 高研 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 有效的途径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4 . 0 1 . 0 0 4
二级学 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管理模式探索
于立君 , 刘 胜 , 于 鑫 , 许 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 院, 哈尔滨 1 5 0 0 0 1 )

9 一
同生活 ; 注重 因材施教 , 就是要在统 一教学要求 的同时 , 关注
变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 到“ 三个注 重” , 即注重“ 学思 结合 ” 、 “ 知行统一 ” 、 “ 因材施教 ” 。这 是针对 当前人 才培养 过 程中存在 的重灌输 轻启发 、 重理 论轻 实践、 重共性 轻个性 等 弊端提 出的 , 是新 的人 才 培养模 式 的尝 试。注重学 思结
深刻影响着一个 国家 的政 治 、 经济、 军事、 文化 等 方面 的发 展 。十七 大报告 中发 出了建设创 新型国家的号召 , 创 新型 国
2 . 1 提升理 念 , 优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学 院面向国家的 战略性需 求和行业 需求进行 人 才培养 和科学研 究 , 以“ 三海 一核 ” 办学 方略和 两化融合 需 求为牵 引 , 培养 目标是 : 培养 具有 国际视野 、 民族 精神 、 创新 精神和实践 能力 的精 英人才 , 具 有顾全 大局 , 团队作战 的系 统思维 , 自我校正 、 追求 卓越 的反馈 意识 , 抵制诱 惑, 挑 战极 限的鲁棒素质 , 与时俱 进 、 最佳决策 的驾驭能力 , 使之成 为能 在控制领域从事 系统 分析 、 系统设 计 、 技术开发 及科学研究 等方面的精英人才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