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速解“小窍门”:“一找二绕三回”

合集下载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题作答技巧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题作答技巧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类比推理在14-15年上半年均考查了10道,16-17年考查5道,属于必考题型。

但是近几年的类比推理题选项的相似度越来越高,很多同学都觉得类比推理题目不好把握,导致正确率忽高忽低。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般规律,再加上一些小的技巧,这部分的内容还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这一部分内容,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技巧,帮助大家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一、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两个或三个词,要求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例如:荆棘:困难A.布衣:学生B.折柳:惜别C.心腹:信任D.桎梏:束缚二、题型及解题技巧介绍(一)两项式:此种题型考试中最为常见,即题干给出两个词,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先横向寻找,再纵向对比。

【例】沧桑:白发A、博学:眼镜B、稚嫩:乳牙C、鲁莽:健壮D、清纯:酒窝【中公解析】白发是沧桑的象征,乳牙是稚嫩的象征,两者均和年龄相关。

【例】豺狼:凶残A、喜鹊:报喜B、小鸟:依人C、蜜蜂:勤劳D、梅花:坚强【中公解析】寻找题干中两词之间的关系:凶残的豺狼或凶残是豺狼的典型特征,最先排除B项,再进一步分析,凶残是个形容词,A项中报喜是个动词,可先排除。

C、D中蜜蜂和豺狼均是动物,梅花不是动物,排除D,答案为C。

(二)三项式:题干给出三个词,寻找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可优先选用遣词造句法,若一次造句不能得出答案,可两两互找关系。

【例】树根∶根雕∶工艺品A、纸张∶风筝∶春天B、粘土∶唐三彩∶古董C、消费∶借贷∶信用D、泥沙∶混凝土∶建筑【中公解析】遣词造句“树根可以加工制成根雕,根雕是一种工艺品”,A项中“纸张可加工制成风筝,但是风筝和春天不存在种属关系”,故排除。

C项明显不符合,排除。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

2018国考行测技巧:快速“找茬”的高效方法细节判断题是笔试中的高频考题。

这种题型本身的难度并不大,通过“定位相关信息,对比一致与否”就能求得正确答案。

但是,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会比较久,如何分秒必争,快速锁定答案,就成为了关键。

中公教育专家对真题进行研究发现,细节判断题的选项往往有类型化的设错标志,我们对这些设错标志熟记于心,就能按图索骥,快速锁定答案。

具体来说,常见的设错标志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混淆时态。

当选项出现时态词,如“已经、了、过、正在、将要”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时态表述错误。

二、绝对化。

当选项出现绝对化词,如“必、都、一定、绝、仅”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绝对化表述错误。

三、混淆条件。

当选项出现条件词,如“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等,则此选项可能存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四、无中生有。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在材料没有出现,则此选项为无中生有选项。

五、偷换概念。

当选项陈述的信息概念和材料由本质差异的时候,此选项为偷换概念选项。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看看如何通过识别标志来寻找答案。

【例1】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

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中公解析:C。

A 项有标志“必经之路”,表述过于绝对,容易设错,对比材料,文段说的是“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并非状元,确定为错误选项,排除。

B 项“都”过于绝对,文段说的是“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而非“所有重要官职”,排除。

D 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说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代入排除法解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代入排除法解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代入排除法解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当中,一百多道题目,其实考察的不是考生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分数。

当考试结束,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不是问题,那到底怎么样我们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答案。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行测考试中比较好用的一种思想—代入排除思想。

所谓代入排除,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1.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所以只要有一项满足题目的所有条件,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一个选项只要不满足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它就不是答案。

3.代入排除的时候,最好是先用其他方法如整除思想排除,然后带入。

这样的话,在第一时间将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排除掉,既节省了时间,也能提高我们做题的正确率。

下面我们就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些真题来体会这一思想的妙处。

例1.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五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那么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 A12525 B13527 C17535 D22545答案:A中公解析:从选项开始带入,发现第一个选项中125正好是25的5倍,同时,25125等于原来数12525两倍再加上75,满足题目的两个条件,就是答案。

选A 例2.某城市共有A、B、C、D、E五个区,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5/17,B区人口是A区人口的2/5,C区人口是D区E区人口总数的5/8,A区比C区多3万人,全市共有人口多少万人?()A20.4 B30.6 C34.5 D44.2答案:D中公解析:首先,由已知条件A区是总人口的5/17,而答案给出的均为有限的小数,则说明总人口乘以5/17一定也是有限的小数,则总人口能够被17除尽,排除C。

接下来带入选项,发现只有D选项满足题目所有条件。

答案D例3.三位专家为10副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副作品都有专家投票。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窍门”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行测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一直是广大考生的拦路虎,题型多样,难度不一,也是绝大多数学员失分模块,宁可放弃也不会花过多时间进行备考。

大家都想通过一些解题技巧甚至猜题的手段力求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

今天就一起为大家分享下在行测考场中猜答案有哪些“窍门”,来帮助解题。

其中常见的题干见和差,选项选和差的方法是猜答案的一大窍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观察几个例子,一起体会下这一方法:例1.已知甲、乙两种商品原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8折促销,乙商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标价之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4%,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A.20B.40C.80D.93【中公解析】根据甲乙两种商品的原价之和为100元,答案大胆的A、C中选。

结合题意,发现,甲产品打折多,已产品提价少,结果甲乙两商品总价提高,所以,可以判断乙比甲大,故正确答案C。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中公解析】根据两教室当月共举办培训27次,可判断答案应该在C、D中选择,猜想甲教室每次培训容纳的人数多,甲教室举办的次数多一些,故大胆选择D。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拯救资料分析的计算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拯救资料分析的计算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拯救资料分析的计算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资料分析部分在行测试卷中难度相对较小,对各位考生而言,提分比较容易,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

资料分析大致分为读、列、算、选几个步骤,第一步先读懂材料,第二步理解列式,第三步快速计算,第四步选择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这四步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快速计算,因为考试时间紧题量大,靠精算比较浪费时间,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才是王道。

下面,中公教育为各位考生介绍一种实用的快速计算方法——特征数字法。

三、例题展示例2.“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跨越式发展。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 63.9万公里。

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46.22万公里,其中国道16.39万公里、省道29.83万公里,比“十五”末分别增加了3.12万公里和 6.44万公里。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重点建设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线路中,已建和在建路段达到95%以上。

“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年均增长12.6%,“十一五”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占全部高速公路的44.5%。

2010年,全国公路客运量306.26亿人,旅客周转量14914亿人公里,货运量242.53亿吨,货物周转量43005亿吨公里。

2010年,全国铁路客运量16.76亿人,旅客周转量8762.2亿人公里,货运量36.43亿吨,货物周转量27644.1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 年增长45.0%、44.5%、35.3%、33.4%,年均分别增长7.7%、7.6%、6.2%、5.9%。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客运量72.8 亿人,货运量163.0亿吨,分别比“十五”增长35.9%、42.9%,均创历史新高。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容斥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比较常考的一道题。

这类题型总是令很多考生头疼不已,因为容斥问题看起来复杂多变,让考生一时找不到头绪。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这类题有非常明显的内在规律,只要够掌握内在规律,看似复杂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对于二者容斥问题一般可以用文氏图或者直接用公式来解决,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二者容斥的公式。

容斥问题是一种计数类问题,在计数的过程中重点是每个部分只能计一次,不能重复,如下图I表示全集也就是总数,A、B表示两个集合,A、B重叠的部分我们叫做集合的交集,用A∩B表示,Y表示在整体中但不在A、B里面的部分,那么全集I就可以表示成A+B-A∩B+Y,这就是二者容斥的简单公式。

【例1】公司某个部门有80%的员工有硕士以上学历,有50%的员工有销售经验,该部门既有硕士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验的员工至少占员工的( )?A 20%B 30%C 40%D 50%【答案】选B【中公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者容斥极值问题,求两个集合交集的最小值,用两个集合相加减去全集,所求=80%+50%-100%=30%。

【例2】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力、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A 27人B 25人C 19人D 10人【答案】选B【中公解析】根据二者容斥的公式直接带入数值,两种实验都做对的=(40+31+4)-50=25。

【例3】体育课上老师要求全班50名同学按顺序报数,报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报6的倍数的同学再向后转,那么现在面向老师的有几人( )A 26人B 30人C 34人D 38人【答案】选D【中公解析】在报数之后面向老师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报的数字既不是4也不是6的倍数,一类是报的数字既是4也是6的倍数的同学。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正反比巧解行程问题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正反比巧解行程问题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正反比巧解行程问题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行程问题一直以来是数学运算的一个难点所在,而行程问题在行测考试中可以说几乎是每年必考的题型,而要在考试中快速解决行程问题,最重要的是掌握解行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接下来重庆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一种解行程问题非常实用的方法——正反比解行程问题。

一、正反比的应用环境对于行测考试中的三量问题(基本公式由三个量组成,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利润=定价×利润率、溶质=溶液×浓度、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正反比例就是一个基本的考点。

那么什么是正反比例呢,以行程为例,正反比例就是在题干描述中,当一个量为不变量时,另外两个量的比例关系,如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一个量一定下来后,另外的两个量的正反比值我们就设定为特值,从而梳理计算出题目所求的量。

二、例题示范1、甲地到乙地,步行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

问: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多长时间?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中公解析:选B。

由题意可得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1∶4,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2,故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4∶8,根据路程相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知步行的时间∶骑车的时间∶公交的时间=8∶2∶1。

已知“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可得9份为90分钟,1份为10分钟,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2份时间,则为20分钟。

选择答案B。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快、准、狠的技巧方法:代入排除》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快、准、狠的技巧方法:代入排除》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快、准、狠的技巧方法:代入排除》【导读】对于行测试卷中的数学题,广大考生总是习惯通过各种运算方法努力算出答案,孰不知有些题由于等量关系复杂不易求解出来,与其浪费时间苦苦计算,不如换种思路带入选项,说不定能快速得出想要结果。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带入排除思想。

代入排除法是解决客观选择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对于一些正向求解不易的计算问题,可以根据题干信息能排除的尽量先排除,再根据选择题的选项中一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的特点,将剩余选项代入题干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题型一:代入排除解决数字问题1.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题干分析】题目当中给了一个三位数字,并且给出了三位数字中的几个数位上的数字之间的的关系,再把这个三位数的数字进行调换,得出数字在变换前后的关系,求解出符合题意的数字,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数字问题”。

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数字问题,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代入排除,仅仅是涉及一些加减乘除计算而已,速度快,正确率高。

【答案】B。

中公解析:此题用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C 项;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这一条件可排除选项A、D两项,符合题意的只有B。

答案为B。

题型二:代入排除解决计算问题1.某单位招待所有若干间房间,现要安排一支考察队的队员住宿,若每间住3人,则有2人无房可住;若每间住4人,则有一间房间不空也不满,则该招待所的房间最多有( )?A.4间B.5间C.6间D.7间【题干分析】当发现根据题干的条件无法快速找出答案,例如本题“若每间住3人,则有2人无房可住;若每间住4人,则有一间房间不空也不满”,对于总人数不清楚,可以根据选项给出的数字代入计算,求出最终结果。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

2018国考行测猜答案妙招集锦距离国考所剩时间不多了,已经报好岗位的小伙伴们显得着实焦急,除了稳下心神扎实的学习之外一些好用的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话说技巧一定是通过大量的做题后总结的经验之谈,今天大家可能并没有做非常多的题目但是中公教育会把这积累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原有基础上轻松多拿5分不成问题。

各位考生总结下来的猜答案的方法无非是三短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

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这显然只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顺口溜,现在出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不会再在长度上有太大的区分,更不可能通过长度给我们某种提示,所以上述表述千万不能作为我们判定选项的依据,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示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猜”及推测、推想,即根据已知事实按一定规则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也就是它和“蒙答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的“猜”是有依据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题干分析能力和选项观察能力。

以上题为例,分析题干发现可以将张老汉的话作为做题的突破口,由此可知菊说的一定为假话,因为大女儿说的是假话所以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即菊说假话且不是大姐,所以说假话的只能是老三,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B,所以B一定为正确答案。

通过上面题目我们能看出来猜答案是有依据的猜,要求大家在做题中多总结题目特征,方能百猜百中。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找准突破口 行测朴素逻辑轻松解答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找准突破口 行测朴素逻辑轻松解答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找准突破口行测朴素逻辑轻松解答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朴素逻辑是必然性推理的最后一部分。

虽然属于必然性推理的范畴,但因其灵活多变,常令考生找不到头绪,因而成为行测的难点题目。

在列表法、连线法等常规解题方法基础上,中公教育专家对于突破口法做出了深刻解读,帮助考生们快速高效地作答,用好突破口法关键要掌握如下两方面知识点。

一、什么是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指那些对于解题至关重要的核心信息。

二、怎样找到突破口?常见的突破口有下列特征(一)关联性1、高频词出现次数多的概念。

例1、在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营销、一个是中文。

已知:1. 乙不是学中文的2. 乙不出生在重庆3. 丙不出生在长沙4. 学会计的不出生在武汉5. 学中文的出生在长沙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 )A. 会计B. 营销C. 中文D. 无法判断答案:C。

中公解析:题干的5个条件中,乙、中文、长沙三者均属于高频概念,梳理三者间关系。

结合1、2得出结论:乙不出生在长沙,由此结论再结合3得出:甲出生在长沙,根据5可知:甲出生在长沙学习中文。

2、多维度一个概念具有多个属性特点、或是在多个属性之间建立联系例2、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

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

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A.小王一小兰,小李一小英,小张一小丽B.小王一小兰,小李~小丽,小张一小英C.小王一小英,小李一小丽,小张一小兰D.小王一小丽,小李一小兰,小张一小英答案:C。

中公解析:对搭伴跳舞情况进行梳理,得如下表格:小英的丈夫是多维度感念,它涉及到了舞伴姓名小英,以及其丈夫两个属性,所以小英的丈夫是此题的突破口。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问题你别急 两个诀窍要牢记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问题你别急 两个诀窍要牢记

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问题你别急两个诀窍要牢记1.矛盾法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如果两句话之间是矛盾的关系,那么二者中必有一真一假,这是矛盾的特性,矛盾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解决真假话问题。

根据这个特性为大家创出了一套口诀:“一找二绕三回”,大家只要按照口诀来就能轻松搞定。

“一找”:寻找题干中互相矛盾的两句话,由矛盾特性可以知道,两句话中一定有一句是真话,一句是假话,至于谁真谁假,大家不用纠结;“二绕”:找到矛盾后,接下来我们就绕开这两句话,去看看题干中剩下的几句话,结合题干所给条件,确定其他句子的真假,从而得到相关结论;“三回”:将所得到的结论带回到矛盾的句子中,确定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演练一下吧:【例】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A.甲B.乙C.丙D.丁解析:依照矛盾法的操作步骤解题,一找:由题干知乙和丁为一对矛盾命题,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二绕:绕开矛盾,由题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则甲与丙均为假命题,由甲为假知钱为甲捐。

三回:将该结论代入矛盾,可知乙说假话,丁说真话。

答案为A选项。

2.假设法当小伙伴们发现有些真假话问题,矛盾法解决不了的时候怎么办呢?别着急,大家可以采用假设法。

我们知道真假话问题之所以难,主要在于我们不知道题干所给的几句话究竟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假设其中某一句话为真话,并以此为条件开始推理,看看推出来的结果是否能满足题干所给条件,若能则假设正确,反之则是假设错误,需要重新假设。

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假设法最为关键的点在于,我们所选择的句子是否合适,若是合适,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否则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公务员考试 行测高频考点知识精要-判断推理

公务员考试 行测高频考点知识精要-判断推理

目录判断推理专项 (1)第一章逻辑判断 (1)核心考点一直言命题矛盾关系 (1)核心考点二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3)核心考点三复言命题综合推理 (4)核心考点四朴素逻辑对应问题 (6)核心考点五知果求因型 (8)核心考点六因果共存型 (9)核心考点七知因求果型 (11)第二章图形推理 (13)核心考点一位置变化 (13)核心考点二组合叠加 (15)核心考点三数量关系 (18)核心考点四图形共性 (21)核心考点五立体图形 (24)第三章定义判断 (26)核心考点一核心成分分析 (26)核心考点二主特征分析 (27)第四章类比推理 (29)核心考点一逻辑关系 (29)核心考点二言语关系 (31)核心考点三经验常识 (33)判断推理第一章逻辑判断核心考点一直言命题矛盾关系一、知识精要题型特征:题干给出几个直言命题,并给出这些命题中包含的真/假话数量,要求据此进行推理。

解题思路:“一找二绕三回”。

①找出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②绕开矛盾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判断其余命题的真假性;③通过其余命题的真假性来判断矛盾命题的真假性。

二、经典例题某省游泳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原集训,集训最后一日所有队员进行了一次队内测试,几位教练预测了一下队员的成绩:张教练说:这次集训时间短,没人会达标。

孙教练说:有队员会达标。

王教练说:省运会冠军或国家队队员可达标。

测试结束后,只有一位教练的预测是正确的。

由此可以推出:A.没有人达标B.全队都达标了C.省运会冠军达标D.国家队队员未达标【答案】D。

【解析】张教练和孙教练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只有一位教练的预测是正确的”可知,王教练的话必为假,推出省运会冠军和国家队队员都没有达标。

故本题选D。

核心考点二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一、知识精要题型特征:题干含有一个或多个假言命题,要求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

考点透析:推理规则:(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A⇒B)=(非B⇒非A)。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小技巧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小技巧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小技巧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碰到不会做的题不要空着,可以使用一些技巧猜出答案,从而使自己尽量多得分.下面主要介绍行测科目考场上如何猜答案:(注意:以下猜题技巧仅供参考)一、数字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二、图形推理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2. 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3. 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4. 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三、判断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四、逻辑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五、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2018重庆法检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汇总(8月23日)

2018重庆法检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汇总(8月23日)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窃贼B.乙是窃贼
、乙都是窃贼D.甲、乙都不是窃贼
【中公解析】答案选C。在这个题目中,我们还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更快的解题。那么从谁的话入手呢?四位证人中有一个人被证实是真话,那就是第四位证人,根据题干说第四个证人的话为真,得出第三个证人的话为假。所以推出第一位证人和第二位证人的话都为假。第一位证人的话为假推出甲是窃贼,第二位证人的话为假推出乙是窃贼。故正确答案为C。
一、捆绑法
应用环境:题中出现相邻、挨着、在一起等字眼时使用
使用方式:将相邻元素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
例1.甲、乙、丙、丁、戊,五个同学排队照相,甲乙同学必须站在一起,问有多少种站法?( )
A、20 B、24 C、40 D、48
中公解析:因为甲乙同学必须站在一起,说明甲乙同学要相邻,所以使用捆绑法,将甲乙看成一个人,那么此题相当于四个同学排队照相共有A4 4=24种,但是由于甲乙两人还有A2 2=2种站法,因此共有24×2=48种。因此选择D。
【例】一位乘客在火车上财务被偷,经过乘警及时侦查,在火车上抓到了甲、乙两名嫌疑人,同时还找到了四名证人。
第一位证人说:甲是清白的
第二位证人说:乙是我朋友,为人正直,不可能偷窃
第三位证人说:前面两位证人的证词,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位证人说:第三位证人说了假话,至于为什么,则不清楚
经过警察的调查,第四位证人所说的是真话。
重庆中公教育网相信大家通过以上例题可以了解到盈亏思想的适用环境和应用过程,希望大家能尽快掌握该方法,做到快速解题。
2018重庆法检考试行测技巧:找到突破口,快速应对行测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对于大家而言,真假问题并不难做,但是难的地方在于怎么做得更快,如何快速入手,重庆中公教育网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三步走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三步走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近年来,公职类考试竞争加剧使得笔试进入面试的最低分数线节节攀升,因此如何能在笔试中脱颖而出,拿到高分就成了广大考生复习的核心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考试中所需的知识、技巧,让自己在激烈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几点备考策略,以供参考。

一、夯实基础,把握方向首先,考生应当将行测考试中考查的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第一遍的学习一定要细致,目的是了解掌握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全部知识。

当然,这么多的内容不可能一次就全部掌握,所以我们需要二次复习。

这一次的目的是对于重点知识的再一次梳理,彻底弄通弄懂,达到熟练掌握。

一般来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两次的学习应该可以让你对于考试中行测部分的知识体系和考查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这只是基础,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第二步。

二、熟练应用,迅速提高大家知道,考试中每道题的思考时间是很短的,如此短的时间内还要保证答案正确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也就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题型和考查范围的基础上,加强各部分的专项练习,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将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做到熟练应用。

总是会有同学问我,拿来一道题,我先要想题型,再要想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去解题,这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啊,怎么可能保证那么短的答题时间呢?这就是我们说的熟练的问题。

当你按照方法做了一些题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先看题型再想对策已经固化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了一个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再去刻意思考,看到这种题就好像是你的条件反射一样去按照方法选择答案。

三、重视历年试题,不止一遍刚才我们说到了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速度,提升准确率,这里千万不要忽略了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多劳力合作题型巧解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多劳力合作题型巧解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多劳力合作题型巧解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当中,多劳力作为常考题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在计算的时候,比较浪费时间,中公教育专家把这一部分题技巧给大家梳理一下。

多劳力合作属于统筹问题当中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题型复杂,并且在近几年的国考以及各地的省考里面都有出现过,所以,还是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一、已知效率例1:小王和小刘手工制作一种工艺品,每件工艺品由一个甲部件和一个乙部件组成。

小王每天可以制作15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75个乙部件;小刘每天可以制作60个甲部件,或者制作24个乙部件。

现两人一起制作工艺品,10天时间最多可以制作多少该工艺品?中公解析:首先,我们整体来看这个表格能够发现:纵向,从下往上看,完成甲部件,王和刘的效率之比为150:60=2.5:1,相当于相同时间内,刘放弃一个甲,王可以做2.5个甲。

同理,完成乙部件,王和刘的效率之比为75:24=3.125:1,刘放弃一个乙,王可以做3.125个乙,因为3.125>2.5,所以王更适合做乙,刘更适合做甲;从上往下看,相同时间内,王放弃一个甲,相当于刘做0.4个甲,王放弃一个乙,相当于刘做0.32个乙,所以让王放弃做甲,用来做乙合适。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王师傅适合做乙,刘师傅适合做甲。

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个题的求解过程:10天一共可以做600个甲+750个乙,相当于600套产品加150个乙,最后剩下的150个乙,最好希望经过重新的分配,达到一份甲+一份乙,由于王师傅完成甲乙的效率比为2:1,所以一份甲需要让0.5份的乙来兑换,所以150个乙相当于1.5份乙,所以一份=100乙,所以最后的实际量相当于100个甲+100个乙,可以组合成为100套,600+100=700套)二、已知时间例2: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找准突破口 助你飞升上神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找准突破口 助你飞升上神

纵观近几年各类公考,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省考还是国考的行测题目中都会出现朴素逻辑的题目。

对于朴素逻辑,很多考生总是“望而生畏”,殊不知解决朴素逻辑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其中突破口就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今天就帮你找准突破口,助你飞升上神。

所谓找突破口,其实就是快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些条件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常见的找突破口方法有:(一) 找关联性信息:主要表现为出现多次的概念,或者反复出现的多维度信息。

例题:在某高速公路的一段,一字相逢地搭列着五个小镇,已知:(1)落霞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2)浣溪镇既不临着紫微镇,也不临着荷花镇;(3)紫微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要临着荷花镇;(4)落霞镇没有木塔;(5)有木塔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镇。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镇是:( )。

A.落霞镇B.荷花镇C.浣溪镇D.紫微镇【解析】结合我们刚刚提到的找突破口的方法一,很明显“荷花镇”这个概念出现的此处很多,我就可以把“荷花镇”作为突破口。

再由(1)、(2)、(3)可知,落霞镇、浣溪镇、紫微镇都不临着荷花镇,所以临着荷花镇的只有古并镇;再由(2)、(3)可知,浣溪镇、古井镇、荷花镇都不临着紫微镇,所以临着紫微镇的只有落霞镇。

故可知荷花镇和紫微镇一个排在第一、一个排在第五,古井镇和落霞镇一个排在第二、一个排在第四。

又由(4)、(5)可知,落霞镇不排在第四,则紫微镇不排在第五,而只能排在第一,可知小镇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紫微镇、落霞镇、浣溪镇、古井镇、荷花镇,所以A是正确答案。

(二)找确定性信息:这里又分为完全确定性信息,比如“丙在周五值日”或者“丁的话为真话”等;以及相对确定性信息,比如“甲在五人一排的首和尾”或者“共计5人一排,乙不在两端”等。

例题: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中需要跨越的三重山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中需要跨越的三重山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中需要跨越的三重山在备考行测资料分析的过程当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复习、怎样才能尽快的、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资料分析解题能力?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考生讲解:三重山:总的来讲,大家在资料分析的备考过程当中其实主要是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拿到一道资料分析题的时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明白其所考查的知识点,不能条件反射一样的快速反应。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回到材料找数据的速度非常慢,不能很快的用数据把公式填充起来。

第三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把式子列出来之后,很难快速计算出结果,而且还很容易算错。

这三个问题总结性的来讲就是对大家三个能力的考察:快速列式能力、快速获取信息能力、快速计算能力。

这就是资料分析备考过程中的三重山。

下面专家就如何快速跨越这三重山来做一个深入的分析:跨越第一重山:培养列式能力。

考察的,其实基本都是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这几个量基本占据了资料分析百分之八十一样的考题,也就是说想要突破快速列式能力,首先就是要去认真学习这些常考概念的基本公式以及考试当中的各种问法,比如说当你看到一个题目说“2016年我市人均生活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几?”这样有个问题之后,立刻就能想起他的计算公式是(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份数增长率),那么这个问题瞬间就变得简单了。

当然仅仅熟悉概念和公式必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去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各种形式和问法,那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了,一定要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公式之后再做真题,这样才能非常深入的去弄清楚各个知识点的问法、考法。

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我们在考试中就能非常快的看透题目的考点并且能想起公式。

跨越第二重山:快速获取信息能力。

每一次在封闭班模拟考试的时候,我都会去观察学员做题,我发现很多学员做题速度之所以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花费了很长时间去找数据,这样是十分不值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行测速解“小窍门”:“一找
二绕三回”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在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题型是我们成公路上的拦路虎,这一类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有些同学不得其法,陷入出题人设置的坑,往往一会就被绕进去再也出不来。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例题进行详解:
甲、乙、丙、丁四人对四个抽屉中的物品进行预测。

甲:有些抽屉中没有书本;
乙:所有抽屉中都有书本;
丙:第二个抽屉中没有钢笔;
丁: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项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
B.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
C.四个抽屉中都有书本
D.四个抽屉中都没有书本
碰到这一类题型我们很多东西的第一反应都是假设,觉得反正就有一个是真的,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可是假设之后发现丙、丁说得是钢笔和信件,甲乙说得是书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于是乎就慌了,一慌题就做不对了。

那其实像此类真假话问题我们有一个快速地解决方案,叫“一找二绕三回”:
“一找”是找矛盾通过矛盾定位真话或假话的位置,所谓矛盾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并且A,B永远一真一假。

常见的命题间的矛盾有:
“所有是”——“有些非”
“所有非”——“有些是”
“某个是”——“某个非”
就比如说这个题当中甲说得话和乙说得话就是一组矛盾那么他们这两句话必然一真一假。

也就是说真话一定在甲和乙之间。

“二绕”是绕开有矛盾的两句话,看其他的话,此时其他的话真假情况已经可以判定。

就比如说我们知道了真话在甲和乙之间,那么丙和丁说得就是假话。

此时我们也就知道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第三个抽屉中没有信件了,由此锁定答案A。

“三回”根据其他话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些事实,将事实带回到有矛盾的两句话中,就可以判定两句的真假情况.当然对于大多数考到的真假话问题来说基本上是用不到三回这一步的就比如说这道题,我们知道了信件和钢笔并不知道他们和书本之间的联系,所以无法确定谁真谁假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刚开始用假设法做不出来的原因。

中公教育专家的假设法解真假话就介绍到这,你学会了吗?
重庆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